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一)

姓名:成绩:

单选题:

1、儿童急症救助是指

A.在孩子受伤或患病后,对其采取的停止疼痛并治愈疾病的治疗措施

B.在医护人员和家长到达之前,对受伤或突发疾病孩子进行的紧急救助

C.只在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迅速赶到时进行的救助

D.心肺复苏

2、儿童急症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

A.心肺复苏

B.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救助

C.儿童常见疾病的救助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个步骤是应对紧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A.老师和保育员经过儿童急症救助的培训

B.了解如何联系急救中心

C.把附近医疗机构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固定电话本上

D.所有上述工作

4、观察评估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外观

B.活动

C.呼吸

D.血液循环

5、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血液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苍白

B.青紫

C.咳嗽

D.皮肤花纹

6、当你单独一人见到一气道阻塞的孩子窒息且没有意识反映,你拨打120急救

电话的时间应该是

A.马上

B.等到异物去除时

C.大约2分钟的紧急救助后

D.30次胸部按压没有解除气道阻塞后

7、呼吸急救时,每次人工呼吸的大约时间为

A.5秒

B.4秒

C.3秒

D.2秒

8、引起孩子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是

A.硬币

B.纽扣

C. 玩具

D.上述都是

9、当孩子发生窒息时,咳嗽剧烈,你应该

A.让孩子的双手举过头

B.在孩子背部肩胛骨之间拍

C.给孩子喝水

D. 不需要任何措施,反复评

估观察孩子

10.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外观观察评估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清醒度

B. 运动

C.眼神交流

D.鼻翼扇动

新源幼儿园

2011.11.21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一)答案

姓名:成绩:

单选题:

1、儿童急症救助是指

A.在孩子受伤或患病后,对其采取的停止疼痛并治愈疾病的治疗措施

B.在医护人员和家长到达之前,对受伤或突发疾病孩子进行的紧急救助

C.只在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迅速赶到时进行的救助

D.心肺复苏

2、儿童急症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

A.心肺复苏

B.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救助

C.儿童常见疾病的救助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个步骤是应对紧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A.老师和保育员经过儿童急症救助的培训

B.了解如何联系急救中心

C.把附近医疗机构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固定电话本上

D.所有上述工作

4、观察评估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外观

B.活动

C.呼吸

D.血液循环

5、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血液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苍白

B.青紫

C.咳嗽

D.皮肤花纹

6、当你单独一人见到一气道阻塞的孩子窒息且没有意识反映,你拨打120急救

电话的时间应该是

A.马上

B.等到异物去除时

C.大约2分钟的紧急救助后

D.30次胸部按压没有解除气道阻塞后

7、呼吸急救时,每次人工呼吸的大约时间为

A.5秒

B.4秒

C.3秒

D.2秒

8、引起孩子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是

A.硬币

B.纽扣

C. 玩具

D.上述都是

9、当孩子发生窒息时,咳嗽剧烈,你应该

A.让孩子的双手举过头

B.在孩子背部肩胛骨之间拍击

C.给孩子喝水

D. 不需要任何措施,反复评估观察孩子10.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外观观察评估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清醒度

B. 运动

C.眼神交流

D.鼻翼扇动

幼儿园开展急症救助宣教模式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开展急症救助宣教模式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开展急症救助宣教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要[目的]2007年,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部门共同组织 的“护苗计划”——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急症救助培训正式在上海 启动。该项计划引进了美国儿科学会培训教材,并结合中国国情, 对全市3.05万名幼儿园教师和保育人员进行“儿童急症救助”分层 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关人员施行紧急救助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但由于培训模式和次数的原因,一旦面临紧急情况时,保教人员缺 乏自信、手足无措,由于错过了正确急救的最佳时期,严重影响了 患儿的疾病预后和转归。有关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越来越收到世界 各国的关注,儿童意外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健康 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急症救助宣教模式单一,多采用一般传 统讲授培训。所以,无论从背景与现状,未来与发展来看,我们深 深感到,幼儿园开展急症救助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探索对幼儿园 保教人员和家长强化培训儿童急症救助知识和技能的常态化机制, 提升保健管理质量,有效提高培训效率、保教人员和家长的记忆, 是减少儿童死亡和伤残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急症救助宣教模式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实验幼儿园全体保教人员。在急症救助宣教模式实践 研究的初期,我们通过书面测试、访谈等形式对本园全体保教人员 在急症救助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梳理,我们了解到,大部分 保教人员对于幼儿园常见的急症救助知识有一些了解,但不够系统。 1.2方法:

1.2.1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了解保教人员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年龄、学历、参加急救培训情况等。 1.2.2分类宣教模式,凸显效果:在宣教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急症的不同内容采用了不同的宣教模式,我们将急救归纳为具致命伤害和一般伤害,根据这两种急症的救助方式进行分类宣教。 1.2.2.1具致命伤害中窒息急救的宣教模式: 情景演练:为巩固保教人员窒息急救的操作技能,以每年初一次的教工运动会为平台,进行窒息急救操作的分组比武,使保教人员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操作技能。 专题培训:目前先后开展过2次窒息急救的专题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窒息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急救的流程和方法展开。保健老师通过视频和现场演示,让保教人员清晰地掌握了窒息不同程度的两种急救流程和操作方法,进一步巩固了保教人员对于窒息不同程度的两种急救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理解。 理论测试:为检验保教人员对知识记忆的牢固程度,在急症救助专题培训的前后,进行了相同内容的理论测试,通过对2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培训后测试结果明显好于第1次。 知识竞赛:窒息急救是所有现场急救中最复杂的急救,分小组进行知识竞赛,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竞赛,还穿插操作的竞赛,对巩固保教人员知识、操作技能起到了有效作用。 1.2.2.2一般伤害急症救助宣教模式: 专题培训:保健老师进行了一般伤害鼻出血、烫伤及中暑等应急处理的专题培训。主要从原因、症状、后果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强调了幼儿发生一般伤害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并将各类处理步骤操作示意图发放给保教人员,结合现场演示,来加深他们的操作记忆。 理论测试:为检验保教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专题培训结束后,对保教人员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情况良好。

日常儿童急救知识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免不了会遇到意外伤害。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和处理才能尽量减轻伤害呢? 首先要向家长介绍什么是儿童急症救助:在孩子意外受伤或突然患病时,家长应该具有应对这一类紧急情况的基础技能。家长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对孩子采取的简单救助措施,目的是避免受伤或患病儿童情况进一步恶化,但它不取代常规的医疗急救措施,所以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后,还是会根据患儿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急救。 其次,家长要掌握儿童急症救助四步骤:①观察现场:利用非常短的时间观察现场、了解:是否安全,受伤部位,大概发生的时间。②观察评估三要素:当你接近孩子的时候,立即观察需待评估的三要素(外观、呼吸和血液循环)并决定是否需要打急救电话。这个步骤应该在15~30秒内完成。③检查评估五要素:检查需待评估五要素(外观、呼吸、血液循环、身体活动及其他可能情况),并决定是否要打急救电话,以及需要何种紧急救助。④对受伤或患儿实施紧急救助。 再次,向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1.气管异物:对于幼儿来说,异物卡喉是极容易发生的事情。各种坚果、玩具上面掉下来的小部件等都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清扫掉在地上或桌子上的花生、瓜子、钮扣、硬币、水果核等,并且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吃果冻、瓜子、花生等食品。在孩子吃鱼或喝汤时,更要格外小心卡喉。进餐时,家长勿恐吓、责骂、逗弄幼儿,防幼儿大哭、大笑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幼儿异物卡喉的危险程度远大于成人,因为幼儿虽可自如地咀嚼、吞咽食物,但咽反射弱,一旦异物呛入,较难通过剧烈咳嗽反应咳出异物,导致异物吸入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此时家长切不可惊慌,如果幼儿意识清醒,应立即将幼儿上半身前倾,防止异物进一步深入,家长利用腹部推压法,于幼儿后方将手置于其肚脐上方、胸骨下方尖端和肋弓下方,双手交叉,向后向上在幼儿上腹部施压,用足够的压力推压以产生人为的咳嗽,促使排出呼吸道异物,实施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幼儿不能自主呼吸、咳嗽,意识不清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让他人通知120,单独一人时,先进性2分钟的心肺复苏救助,再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法:(1)用压额抬下颌法开放气道,看、听、感受孩子的呼吸,察看异物有无排出,但不要盲目用手指去抠,因为这样有可能使异物进入更深的部位。(2)呼吸急救:用双手固定幼儿的头和下巴,怀疑有颈椎受伤时,不可移动头部,然后家长用口封住幼儿的口,一手捏住幼儿的鼻子,给予2次呼吸,之间稍有停顿,确保幼儿胸部抬起。(3)胸部按压:用一个手掌掌根放在**连线稍下方的胸骨上按压,30次胸部按压与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按压时,胸部下陷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1/2,心肺复苏急救持续进行,直到救护人员到达。 2.误服:常见的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家长粗心大意或忙碌中拿错了药;幼儿被家中存放药物、化学制剂的鲜艳包装所吸引而误服。因此家长要做好预防措施:(1)家庭所用的各类清洁剂、消毒剂和药类等化学物品一定要摆放在安全处,并上锁,切忌放入果汁瓶、可乐瓶里,以免孩子误服而中毒。(2)家长要及时清理厨房垃圾,以防孩子误食残渣剩饭,损害健康。(3)经常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吃不明物品 万一幼儿误服,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在幼儿神志清醒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先作初步处理。即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若幼儿已神志不清或不愿配合,则立即到医院,不要忘记带上药物外包装或说明书,并大致估算服药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幼儿误服了强酸、强碱(盐酸、氢氧化钠等),不可催吐。另外,如果幼儿误喝的是碘酒,应立即给幼儿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若错喝的是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就要让小孩尽量地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一定的沉淀及解毒作用。 3.宠物咬伤:很多调查显示,在被宠物咬伤的人群中,幼儿占的比例是最多的。这些咬伤事

常见急症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 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 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1)脱离危险环境 (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 (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 (8)现场观察 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 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 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 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 1、病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 三、救治原则 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

常见急症与急救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常见急症与急救试题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选择题(A型题, 每题只选一项答案)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搏骤停(B) A.未能预见时间内突然发生 B.慢性病终末期心脏停搏 C.有效循环突然中止 D.心电图表现为心电—机械分离 E.心室颤动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非心源性停搏(D) A.电击或雷击 B.心脏手术 C.心导管检查 D.原发性电生理紊乱 E.麻醉意外 3.心搏骤停最可靠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C) A.意识突然丧失 B.大动脉搏动消失 C.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D.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 E .瞳孔散大 4.心前区捶击的适应证为(C) A.1分钟内目击心搏骤停 B.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 C.1分钟内目击心搏骤停或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 D.电击除颤无效者 E.现场没有除颤仪 5.有关胸外心脏按压,以下哪一项不正确(D) A.下压深度4~5cm B.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C.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相等 D.放松时掌根部须离开胸壁 E.这一方法于1960年提出 6.双人复苏人工呼吸与胸部按压之比应为(B) A.1:5 B.2:30 C.1:15 D.2:15 E.以上都不对 7.以下哪一项不是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同义词(D) A.二期复苏 B.高级生命支持 C.ALS D.基础生命支持 E.高级生命维护 8.复苏用药以何种途径为首选(B) A.心内注射 B.静脉注射 C.气管滴入法 D.皮下注射 E.肌肉注射 9.有关电击除颤,以下哪一项正确(B) A.电击除颤后,一般需要45~60秒才能恢复正常窦律 B.电击后仍应继续进行CPR

C.电击能量成人第一次为300J D.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不能提高除颤成功率 E.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使室颤波由粗变细而容易被电除颤 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场急救基本技术(A) A.清创 B.止血 C.包扎 D.固定 E.搬运 11.关于指压止血法,适用于以下哪一项(E) A.小动脉出血 B.中静脉出血 C.小静脉出血 D.毛细血管出血 E.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12.包扎是外伤急救常用方法,以下哪一项不确切(E) A.具有保护伤口作用 B.具有减少污染作用 C.具有固定敷料作用 D.具有压迫止血作用 E.具有减轻疼痛作用 13.固定材料中最理想的是(C) A.竹板 B.木棒 C.夹板 D.镐把 E.枪托 14.固定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关固定,以下哪一项欠确切(B) A.可以限制骨折部位的移动 B.不能减轻伤员的疼痛 C.可避免骨折断端因摩檫而损伤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 D.有利于防治休克 E.便于伤员的搬运 15.几种特殊伤员的担架搬运不包括(C) A.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 B.昏迷或有呕吐窒息危险的伤病员 C.四肢损伤的伤员 D.骨盆损伤的伤员 E.脊柱损伤的伤员 16.轻度血气胸属于二级伤情,一般来说可延迟多少小时手术不至于有危险(C) A .1-2h B .2-6h C .6-8h D .8-18h E .18-24h 17.成人窒息的站位急救,一般为快速向上、向后用力冲击患者上腹部(D) A.1-2次 B.2-4次 C.4-6次 D.6-8次 E.8-10次 18.鼻衄出血时间持续超过多少分钟应寻找医疗救助(D)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E.30min 19. 关于急性呼吸衰竭,以下哪一项欠确切(D) A.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急症

常见儿科急症的处理方法

常见儿科急症的处理方法 1. 哮喘持续状态 (1)氧疗:吸氧浓度40% 为宜,流量4~5L; (2)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每日2~6 mg/kg,分2~3 次输注;或氢化可的松每次5~10 mg/kg,q6 hr;或地塞米松每次0.25~0.75 mg/kg;(3)吸入速效β2 受体激动剂:第1 小时,每20 分钟吸入1 次,以后每2~4 小时1 次;每次沙丁胺醇2.5~5 mg 或特布他林5~10 mg; (4)氨茶碱静脉滴注:2~4 mg/kg. 次,口服4~6 mg/kg. 次,每6~8 小时1 次,注意其不良反应; (5)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皮下注射1:1000 浓度,0.01 mL/kg,儿童最大不超过0.3 mL,必要时20 分钟使用1 次,不超过3 次; (6)异丙托溴铵(异丙阿托品):每日3~4 次,<6 岁,0.4~0.6 mL/次,6~14 岁,0.6~1 mL/次,>14 岁,0.8~2 mL/次;

(7)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慎用其他镇静药; (8)沙丁胺醇口服:0.1~0.15 mg/kg. 次,tid; (9)补液、纠正酸中毒; (10)出现呼吸机疲劳、意识障碍、发绀进行性加重、PaCO2 ≥65 mmHg 时,给予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2. 急性喉炎(喉梗阻)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者甲泼尼龙;轻者可口服泼尼松; (3)烦躁时可镇静,痰多时可用祛痰药,不宜使用氯丙嗪和吗啡; (4)注意与气道异物进行鉴别,必要时气管切开。 3. 惊厥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监护生命体征; (2)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3~0.5 mg/kg,10 岁以内可以按照每岁1 mg 计算;5 岁以下不超过5 mg/次,5 岁以上不超过10 mg/次,15~20 分钟后可重复1 次,24 hr 可用2~4 次; (3)10% 水合氯醛0.5 mL/kg 保留灌肠;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髙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I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而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髙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l.lflLW: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査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淸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岀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 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圧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弹性固左、关节盂空虚。紧急处理:(复位)、固能、局部制动、冷敷。 【临床表现】 局部:干燥、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喉头水肿 全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急救处理】 1、中、小而枳烧伤:冷疗一一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四肢:用10~20e C的淸水浸泡或冲洗躯干。 2、大而积烧伤:用清洁单子覆盖,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破损。 4、酸、碱烧伤: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淸水长时间冲洗 5、眼部烧伤:涓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1、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计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环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2、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岀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 3、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 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昴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 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昆虫咬(刺)伤 * 1、局部伤口可用醋涂搽,消肿止痛: 2、若伤口较多,全身红肿,过敏反应大,应及时送院抗过敏治疗。 动物咬伤 1、局部伤口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 【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二、小儿急腹症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高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三、软组织挫伤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1.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四、关节脱位(脱臼)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紧急处理:(复位)、固定、局部制动、冷敷。 五、烧烫伤 【临床表现】 局部:干燥、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喉头水肿 全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急救处理】 1、中、小面积烧伤:冷疗——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四肢:用10~20℃的清水浸泡或冲洗躯干。 2、大面积烧伤:用清洁单子覆盖,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破损。 4、酸、碱烧伤: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 5、眼部烧伤: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六、鼻出血 1、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2、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出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 3、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 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七、咬(刺)伤 昆虫咬(刺)伤 1、局部伤口可用醋涂搽,消肿止痛; 2、若伤口较多,全身红肿,过敏反应大,应及时送院抗过敏治疗。 动物咬伤 1、局部伤口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2、及时送医院注射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 毒蛇咬伤 1、在伤口上方的3-5厘米处结扎; 2、对一对毒牙伤口作竖形轻轻划开1-2cm后,用水反复冲洗20分钟, 不要有力挤压伤口; 3、送大医院注射特效蛇毒血清。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工作规范培训考试重点

填空: 1、第一责任人是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2、人员培训:1年1次,150名儿童至少配1名。内容: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疾病预防、卫生消毒、膳食营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等。 3、健康检查:上岗前要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1年1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工作。 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一日生活制度,为儿童提供营养膳食、体格锻炼、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5、建立健康体检制度,卫生消毒制度、免疫规划。 6、对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做好...工作信息收集。 7、儿童健康体检:托幼机构发现在园的儿童疑似传染病是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离园诊治;传染病的患儿治愈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方可入园。 8、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与要求:一日生活安排、儿童膳食、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与消毒、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伤害预防、健康教育、信息收集。 9、儿童膳食管理: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0、儿童食堂应当每日清扫,消毒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食品加工用具必须生熟标识明确、分开使用、定位存放;餐饮具、熟食盛器应在食堂或清洗消毒间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保洁存放;库存食品应当分类、注有标识、注明保质日期、定位存储。 11、1日生活安排: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不少于2小时,正餐间隔3.5-4小时,进餐时间20-30分钟/餐,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10-15分钟,午睡时间2-2.5小时/日。 12、儿童食品应当在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单位采购,食品进货前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 13、留样食品:冷藏存放48小时,每样不少于100g。 14、膳食营养:制订带量食谱,1-2周更换1次。 15、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询问儿童在家有无异常情况;观察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和皮肤异常;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在园喂药:如果接受家长委托喂药时,应当做好药品交接和登记,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17、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对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对中重度贫血和营养不良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对先心病、哮喘、癫痫等儿童疾病,及对有药物过敏史或食物过敏史的儿童进行登记,加强日常健康观察和保育护理;重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 18、健康教育:膳食营养、心理卫生、疾病预防、儿童安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等。 19、儿童伤害的大多数情况是可以预防的 20、托幼机构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执行....制度,落实......措施。 21、伤害发生率:5-6岁最高;时间:室内外活动时、盥洗用厕时、进餐时、家长接送儿童时,新儿童入园1周内。场所:户外活动场地、盥洗室、活动室、走廊等。 22、宣传和培训:对儿童家长...宣传;开展儿童....演练;对保教人员.....培训。 23、生活用品及玩具:...圆角;....触摸不到;玩具符合安全标准,不给儿童玩弄体积过小,锐利,易破碎的东西。 24、睡眠:不含食物睡觉;定时巡视;纠正儿童蒙被睡。 25、如厕:厕所保持干燥;消毒液..... 26、盥洗: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27、儿童伤害现场急救:又称儿童急症救助。目的:减少儿童痛苦;.....挽回儿童的生命。 28、急救原则和步骤:观察儿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8个步骤:观察现场、观察评估、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完整版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 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 【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高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1.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紧急处理:(复位)、固定、局部制动、冷敷。 【临床表现】 局部:干燥、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喉头水肿 全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急救处理】 1、中、小面积烧伤:冷疗——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四肢:用10~20℃的清水浸泡或冲洗躯干。 2、大面积烧伤:用清洁单子覆盖,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破损。 4、酸、碱烧伤: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 5、眼部烧伤: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1、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2、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出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 3、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 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昆虫咬(刺)伤 1、局部伤口可用醋涂搽,消肿止痛; 2、若伤口较多,全身红肿,过敏反应大,应及时送院抗过敏治疗。 动物咬伤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精修订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 理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 【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高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1.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紧急处理:(复位)、固定、局部制动、冷敷。 【临床表现】 局部:干燥、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喉头水肿 全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急救处理】 1、中、小面积烧伤:冷疗——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四肢:用10~20℃的清水浸泡或冲洗躯干。 2、大面积烧伤:用清洁单子覆盖,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破损。 4、酸、碱烧伤: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 5、眼部烧伤: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1、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2、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出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 3、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 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昆虫咬(刺)伤 1、局部伤口可用醋涂搽,消肿止痛; 2、若伤口较多,全身红肿,过敏反应大,应及时送院抗过敏治疗。 动物咬伤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一) 姓名:成绩: 单选题: 1、儿童急症救助是指 A.在孩子受伤或患病后,对其采取的停止疼痛并治愈疾病的治疗措施 B.在医护人员和家长到达之前,对受伤或突发疾病孩子进行的紧急救助 C.只在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迅速赶到时进行的救助 D.心肺复苏 2、儿童急症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 A.心肺复苏 B.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救助 C.儿童常见疾病的救助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个步骤是应对紧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A.老师和保育员经过儿童急症救助的培训 B.了解如何联系急救中心 C.把附近医疗机构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固定电话本上 D.所有上述工作 4、观察评估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外观 B.活动 C.呼吸 D.血液循环 5、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血液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苍白 B.青紫 C.咳嗽 D.皮肤花纹 6、当你单独一人见到一气道阻塞的孩子窒息且没有意识反映,你拨打120急救 电话的时间应该是 A.马上 B.等到异物去除时 C.大约2分钟的紧急救助后 D.30次胸部按压没有解除气道阻塞后 7、呼吸急救时,每次人工呼吸的大约时间为 A.5秒 B.4秒 C.3秒 D.2秒 8、引起孩子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是 A.硬币 B.纽扣 C. 玩具 D.上述都是 9、当孩子发生窒息时,咳嗽剧烈,你应该 A.让孩子的双手举过头 B.在孩子背部肩胛骨之间拍 击 C.给孩子喝水 D. 不需要任何措施,反复评 估观察孩子 10.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外观观察评估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清醒度 B. 运动 C.眼神交流 D.鼻翼扇动 新源幼儿园 2011.11.21

儿童急症救助培训效果评价(一)答案 姓名:成绩: 单选题: 1、儿童急症救助是指 A.在孩子受伤或患病后,对其采取的停止疼痛并治愈疾病的治疗措施 B.在医护人员和家长到达之前,对受伤或突发疾病孩子进行的紧急救助 C.只在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迅速赶到时进行的救助 D.心肺复苏 2、儿童急症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 A.心肺复苏 B.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救助 C.儿童常见疾病的救助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个步骤是应对紧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A.老师和保育员经过儿童急症救助的培训 B.了解如何联系急救中心 C.把附近医疗机构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固定电话本上 D.所有上述工作 4、观察评估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外观 B.活动 C.呼吸 D.血液循环 5、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血液循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苍白 B.青紫 C.咳嗽 D.皮肤花纹 6、当你单独一人见到一气道阻塞的孩子窒息且没有意识反映,你拨打120急救 电话的时间应该是 A.马上 B.等到异物去除时 C.大约2分钟的紧急救助后 D.30次胸部按压没有解除气道阻塞后 7、呼吸急救时,每次人工呼吸的大约时间为 A.5秒 B.4秒 C.3秒 D.2秒 8、引起孩子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是 A.硬币 B.纽扣 C. 玩具 D.上述都是 9、当孩子发生窒息时,咳嗽剧烈,你应该 A.让孩子的双手举过头 B.在孩子背部肩胛骨之间拍击 C.给孩子喝水 D. 不需要任何措施,反复评估观察孩子10.观察评估三要素中的外观观察评估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清醒度 B. 运动 C.眼神交流 D.鼻翼扇动

10 种儿科常见急症的处理

夜班必备手册:10 种儿科常见急症的处理 刚刚单独值夜班时,往往担心遇到儿科急症,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等,怎么判断病情?该做什么紧急处理?用什么药?剂量是多少? 虽然该汇报的及时汇报,但需要紧急处理,也不能什么都打电话骚扰主任。为此,我总结了一些儿科常见急症的处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评估患儿的病情 根据ABC 评估法评估患儿的病情,提前心里有数,提前查看资料,避免突发情况时不会处理。ABC 病情评估参见: 1.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三角评估法; 2. 手把手教程:三角评估法的临床应用。 二. 常见儿科急症的处理 1. 哮喘持续状态

(1)氧疗:吸氧浓度40% 为宜,流量4~5L; (2)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每日2~6 mg/kg,分2~3 次输注;或氢化可的松每次5~10 mg/kg,q6 hr;或地塞米松每次0.25~0.75 mg/kg; (3)吸入速效β2 受体激动剂:第1 小时,每20 分钟吸入1 次,以后每2~4 小时1 次;每次沙丁胺醇2.5~5 mg 或特布他林5~10 mg; (4)氨茶碱静脉滴注:2~4 mg/kg. 次,口服4~6 mg/kg. 次,每6~8 小时1 次,注意其不良反应; (5)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皮下注射1:1000 浓度,0.01 mL/kg,儿童最大不超过0.3 mL,必要时20 分钟使用1 次,不超过3 次; (6)异丙托溴铵(异丙阿托品):每日3~4 次,<6 岁,0.4~0.6 mL/次,6~14 岁,0.6~1 mL/次,>14 岁,0.8~2 mL/次; (7)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慎用其他镇静药; (8)沙丁胺醇口服:0.1~0.15 mg/kg. 次,tid;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 【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高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1.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幼儿意外伤害急救(通用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意外伤害急救(通用版)

幼儿意外伤害急救(通用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免不了会遇到意外伤害。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和处理才能尽量减轻伤害呢? 首先要向家长介绍什么是儿童急症救助:在孩子意外受伤或突然患病时,家长应该具有应对这一类紧急情况的基础技能。家长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对孩子采取的简单救助措施,目的是避免受伤或患病儿童情况进一步恶化,但它不取代常规的医疗急救措施,所以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后,还是会根据患儿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急救。 其次,家长要掌握儿童急症救助四步骤:①观察现场:利用非常短的时间观察现场、了解:是否安全,受伤部位,大概发生的时间。 ②观察评估三要素:当你接近孩子的时候,立即观察需待评估的三要素(外观、呼吸和血液循环)并决定是否需要打急救电话。这个步骤应该在15~30秒内完成。③检查评估五要素:检查需待评估五要素(外观、呼吸、血液循环、身体活动及其他可能情况),并决定是否要打急救电话,以及需要何种紧急救助。④对受伤或患儿实施紧急救助。

儿童急症救助

儿童急症救助

选22判15名3×2简3*6论2*10 儿童急症救助:在医护人员和家长到达之前,对受伤或突然患病孩子实施的紧急救助。 儿童急症救助八大步骤: 1、观察现场 2、观察评估三要素 3、安排现场其他孩子的看管 4、检查评估五要素 5、实施急症救助 6、通知家长 7、与目睹整个急救现场的其他孩子或成人进行沟通 8、记录事件发生的情况 拖肩法:怀疑有脊柱损伤的孩子 双手分别放在孩子的肩膀上,并用双前臂夹住孩子的头防止头的转动,慢慢拖动孩子到最近的安全地方 观察评估三要素:外观、呼吸、血液循环 检查评估五要素:外观、呼吸、血液循环、身体活动及其他可能情况

开放性伤口: 1、根据标准预防措施。采用一系列防护措施把你的皮肤和孩子出血的伤口隔离开来。当你要压迫伤口时,可以用手套、一叠纸巾或其他任何干净的东西来隔离你的手和伤口。 2、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点直到出血停止。通常直接压迫1-2分钟后出血会停止,如果出血难以控制,压迫伤口至少要持续5分钟。如果压迫时血液从敷料中渗出,不要拿掉与伤口直接接触的敷料,因为拿掉与伤口接触的敷料会同时移去堵住出血点的血凝块。正确的做法是再加一块敷料。如果出血还是无法止住,则用力压住出血部位所在肢体的止血点进行压迫止血(位置:双上肢内侧以及双腿的腹股沟处) 3、如果伤口没有严重污染或碎片,撕脱的部分应尽量保持完整,并放在身体原来的部位;然后像处理其他开放性伤口一样处理撕脱伤口。被截断的部位应该用干燥的消毒布包好,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中,然后放在冰块上。不要把被截断的部位直接浸入冰块中或水中。 4、如果血无法止住,或持续直接压迫5分钟后再次出血,则需通知120急救中心。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修订版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 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儿童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 一、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先兆表现:激惹、或神志淡漠、或精神不振。 惊厥常常发生在发热后12小时内,多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15%为一侧性或局限性发作。 发作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仅数秒到10分钟;发作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引起脑部损伤。 【紧急处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2.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防止外伤; 3.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额部/枕部/颈侧/腋窝腹股沟);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热药或退热栓纳肛; 【临床表现】 肠套叠:腹痛(突发阵发性,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呕吐;便血(果酱样);腹部包块(腊肠样)。 小肠扭转:腹痛(突发腹部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 急性阑尾炎:高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 外伤致脏器破裂:受伤局部红肿/瘀斑/压痛,面色苍白 【紧急处理】 1.禁食、禁饮、禁用止痛药 2.保持气道畅通 3.尽快送医院 多为钝器所致,常为浅表软组织的挫伤。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痛、淤血等 紧急处理:局部制动、冷敷,忌按摩及热敷 1.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擦伤: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水。 3.暴露伤口利器割伤:伤口深,有渗血,包扎后送医院 4.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

5.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 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紧急处理:(复位)、固定、局部制动、冷敷。 【临床表现】 局部:干燥、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喉头水肿 全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急救处理】 1、中、小面积烧伤:冷疗——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四肢:用10~20℃的清水浸泡或冲洗躯干。 2、大面积烧伤:用清洁单子覆盖,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破损。 4、酸、碱烧伤: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 5、眼部烧伤: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1、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2、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出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 3、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 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昆虫咬(刺)伤 1、局部伤口可用醋涂搽,消肿止痛; 2、若伤口较多,全身红肿,过敏反应大,应及时送院抗过敏治疗。 动物咬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