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中防腐剂的调查(优秀案例)

食品中防腐剂的调查(优秀案例)

食品中防腐剂的调查(优秀案例)
食品中防腐剂的调查(优秀案例)

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温州第十四中学)

课题组负责人:金丽雅班级:高二(4)班指导老师:王素燕

课题组成员:金琼坚、林帆、金鸥、谢昌盛、郭亮、孙露婵、李智博

内容摘要:

我们这一课题组,按照计划中的实地调查法、问卷分析表、实验证明法等,对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概括出了目前食品防腐剂的种类、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识状况及其食品防腐剂对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健康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的认识也日益完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品的优败与健康又息息相关,人们不是说“病从口入”吗?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对影响我们健康的各种食品添加剂进行研究。其中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食品要长久保存需要防腐剂,而人们对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又存在担心。

我们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食品中人工合成添加剂尤其是防腐剂的关注与重视,充分了解食品中所含各类人工合成成份的真实状况,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生产、流通各环节加强社会监督,关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状况,防患于未然,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创造关爱健康、追求天然、崇尚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研究方法、过程及结果

(一)食品防腐剂的相关知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食品添加剂,我们于高二第一学期开题之前,认真地查找了有关食品防腐剂的资料。

据专家介绍,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

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苯甲酸的毒性比山梨酸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已逐步改用山梨酸。但因苯甲酸及其钠盐价格低廉,在我国仍作为主要防腐剂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山梨酸及其盐类抗菌力强,毒性小,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并被转化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山梨酸由于防腐效果好,对食品口味亦无不良影响,已越来越受到欢迎。另从今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看,天然防腐剂将成为发展主角。

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

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

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份;

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

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份。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

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

(二)、目前防腐剂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

有关食品防腐剂的种类问题,我们采取了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于第一学期先后对百大超市、好又多超市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网上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归类。见下表:

(三)、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识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识状况,我们在第二学期的四、五两周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这次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反馈率为93%。问卷对象主要是学生、职员、商人及教师等。年龄层次包括从15到65岁的各阶层人群。总的来说,本次问卷对象范围广,年龄跨度大,知识结构不同,职业状况也各异。被调查者大都能认真如实地填写问卷,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的数据统计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数据显示,我们不难发现,食品中使用防腐剂方面存在着许多不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消费者对食品中的防腐剂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1)、部分消费者对防腐剂的概念十分模糊。

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表面熟知率偏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食品中有添加防腐剂。如问卷第一题所示:问:您知道一些食品中有添加防腐剂吗?

消费者经常在食品标签上见到一些看不懂的化学名词,却不知道它们的成份和真实用途。如看到山梨酸、苯甲酸这两个词时,会以为它们是某种调节酸味的物质。其实,山梨酸和苯甲酸都是常用的防腐剂,广泛使用在饮料、方便食品、调味品等各种食品中,食品要长期保存往往离不开防腐剂。如我们原先设计的第二题“问您知道以下哪些是食品防腐剂?”至少有90%的人连最常见的山梨酸、苯甲酸也不知道。由于此题专业知识性较强,清楚率又极低,因此不列入上表统计。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健康绿色消费意识较强,但实际关注率不高。(4、5题所示)

问:您在选购食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包装上的成分说明?

(2)、对一些防腐剂的毒性认识不足。

食品中的防腐剂带有一定的副效应,甚至含有微量毒素,使用不当便会给人体带来危害。以目前广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例,苯甲酸及其钠盐因有积蕴中毒现象的报道,国际上对其使用一直存有争议,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作出了严格限制。但由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作为防腐剂价格低廉,目前仍被国内食品业广泛使用。

问:您知道如果长期过量摄入含防腐剂的食品会导致什么病变(不定项选择)

(3)、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利用防腐剂兼具抑菌、消毒的特点,把防腐剂视为万能药剂,在加工食品时普遍使用防腐剂,将防腐、抑菌、消毒等多种工序合而为一,这就需要加大防腐剂的使用剂量,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4)、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在需要使用防腐剂时使用最廉价但毒副作用也较大的防腐剂类型,只顾赚钱而不顾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5)、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后,由于怕消费者有疑虑,而不在标签中标注;有的甚至使用了防腐剂而在包装上宣传“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以此来误导和欺骗消费

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6)、部分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饮料、食品中,防腐剂用量严重超标,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北京晨报》2002年8月15日报道: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查抄一销售劣质榨菜的黑窝点。经过抽样检测,现场查获的25000余袋“小和佬”牌榨菜,苯甲酸纳(防腐剂)含量超出国家规定标准6倍之多,这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这家黑窝点位于丰台区大井地区,是浙江海宁来京人员魏某承租的库房。自今年7月份以来,魏某通过非法渠道进得标有“浙江海宁市富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和佬”牌榨菜340余箱,其中已有214箱被分别销往六里屯、立水桥、新发地以及附近的农贸市场,非法收入万余元。黑窝点被发现之后,执法人员对未售出的126箱、合计25000余袋“小和佬”牌榨菜依法扣押。后经检测,这些榨菜中的苯甲酸纳(防腐剂)严重超标。

(7)、少数不法之徒为牟取暴利,生产销售劣质食品尤其是制售劣质香肠时,使用变质的畜肉作原料,为不影响香肠的外观并掩盖变质的真相,竟使用福尔马林等作为防腐剂,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研究的必要性如问卷最后一题所示:问关于“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课题的研究学习,您觉得是否有必要?

(四)、生化验证性实验:

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还表现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社会调查、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等,不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协力,而且要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说到这不能不提我们的实验了。

起先,我们采取了用含防腐剂的食品喂养小白鼠的方法。同学们分工负责,精心准备了实验器材和用品。然而——没几天实验就被迫宣告结束——由于饲养小白鼠方法不当,三只小鼠全部“牺牲”。但我们并不气馁,接着有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采取极限化的思维方式,直接给小动物食用防腐剂。而“小白鼠”改为了饲养方便的“小金鱼”。

1.实验目的:检验食品中常见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盐类的毒性强度与用量多少的关系。

2.实验用品:三只健康的小金鱼,苯甲酸及其盐类的样品,鱼类必需食品,玻璃皿,小药匙等

3.实验过程:在外部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给三只健康程度近乎相同的小金鱼服食不等量的同种防腐剂苯甲酸。根据其服用后的状况来推断用量与毒性的关系。(由于此实验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在服食防腐剂时采用过量的方法——属于定性实验)

4.实验误差预测:三只小金鱼的健康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且外部条件会对实验产生影响;防腐剂即使服用过量,其效果仍不明显。

资料卡(苯甲酸)

示性式:C6H5COOH

相对分子质量:122.12

性状:片状或针状结晶,能升华,难溶于冷水,

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醚等有机溶剂

“防腐剂用量与毒性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2003年3月30日——2003年4月25日

标号之前状况苯甲酸用量之后状况疑问与讨论

a 正常无近期内正常,于4月25日死亡死后为何先沉于水底,是否与食用过量防腐剂有关?用量与存活时间是否存在正比关系?鱼类与人等哺乳动物是否相似?

b 正常1 mm3 于3月31日死亡,沉于底部水中,后浮起

c 正常8 mm3 于3月30日夜里死亡,沉于瓶底,3月31日浮出水面

实验后ABC三条鱼的对照实物照片B鱼放大图C鱼放大图

初步实验看出,防腐剂的食用量直接关系到鱼的健康。至于防腐剂是否能抑制某些疾病,此实验善未得出。

三、思考:

1.防腐剂是否对人体有害?

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不影响消化道菌群;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2.“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是否可信?

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后,由于怕消费者有疑虑,而不在标签中标注使用了防腐剂;有的甚至使用了防腐剂而在包装上宣传“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以此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据中消协近期所作的121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比较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有7种饮料使用防腐剂而未在标签中标注,占所测含防腐剂饮料总数的8%。

3. 如何正确认识食品中的防腐剂?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腐剂,明确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但同时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

四、我们提出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提醒广大消费者:

1、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食品中的防腐剂。消费者应掌握有关食品防腐剂的常识,以便在购买食品时能明明白白选购。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腐剂,明确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但同时,也应懂得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2、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以保护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

3、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宣称的“本品绝对不含任何防腐剂”往往名不副实,消费者应避免上当受骗。

4、针对一些厂家的食品标签不真实标注的问题,建议消费者选购时应购买有信誉、质量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这类产品的标签往往更真实,产品中使用防腐剂等人工合成添加剂时也更慎重、稳妥,安全性方面更能够得到保障。

5、倡导绿色消费,关注新型的天然防腐剂。绿色健康消费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首选绿色天然食品的观念已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同样,一些食品中必用的防腐剂也在向着安全、营养、无公害的方向发展。一些如葡萄糖氧化酶、鱼精蛋白、溶菌酶、乳酸菌、壳聚糖、果胶分解物等新型防腐剂已经出现,并被国家批准使用,消费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首选含天然防腐剂的食品,选择绿色,选择健康,放心消费。

(二)、呼吁食品生产企业:

1.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根据专家建议,食品中使用人工合成防腐剂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以不损害人的健康为原则,即消费者长期食用也不会有积蕴中毒的危险;

⑵用量越少越好,不能超出要求的数量;

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严禁在食品中使用诸如工业用途等类型的防腐剂。

2. 防腐剂的使用方法、用量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防腐剂,禁止非法使用的行为和现象。

3. 使用防腐剂必须在标签中注明,让消费者完全知情,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欺骗消费者。

4. 提供绿色健康产品。

(三)、呼吁政府管理部门:

1.加大对违法滥用防腐剂行为的打击力度,杜绝严重侵犯消费者健康权益、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恶性违法案件的发生;

2.不断完善人工合成添加剂尤其是有关防腐剂的法律法规,将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

3.针对产品标签标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标签标注作出更详细的规定,如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明确写明“含防腐剂:×××或×××”,并标明所使用防腐剂的剂量,使消费者在选购时一目了然,能作出客观明确的判断。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使相关部门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使我们的研究成果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创造关爱健康、追求天然、崇尚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水产品物流现状及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我国水产品物流现状及进展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水产贸易量持续增长。全球水产品约有38%在国际间进行贸易流通。贸易额50%以上产生于发展中国家,而大约80%水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1985年,水产品价格全面放开后,渔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渔业经济总量及对外贸易持续增长[1]。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极大地支持了中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总额从1981年的3.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44.6亿美元;贸易总量从1981年的15.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652.8万吨;出口额从1981年的3.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7.4亿美元;出口数量从1981年的10.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06.4万吨;进口量由1981年的5.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46.4万吨。中国水产品出口于2002年开始超过泰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以国内自产水产品出口为主、来进料加工相结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2]。 2常见的水产品保鲜方法 水产品的保鲜技术就是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原料进行处理,从而保持或尽量保持其原有的新鲜程度。水产品新鲜度的下降,其原因主要是酶、微生物的作用,以及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要想保持鲜度或减缓腐败速度,可以采用一些措施,例如使酶钝化,使微生物失活,以及使各种化学反应速度变慢甚至停止等等。目前实际应用于水产品中的保鲜技术已有低温保鲜、高压保鲜、辐照保鲜、气调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等项技术。这些保鲜技术基本可以保持原有水产品的属性,如果再将保鲜概念向更为广义延伸,还可以用脱水保鲜、密闭加热保鲜等多种方法[17]。 以上所有这些方法中,以低温保鲜应用得最为广泛,研究得最为深入。因为降温后,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水产品原有的性质,特别是新鲜度改变得很小。根据低温保鲜的目的和温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冷却保鲜、微冻保鲜、冷冻保鲜。 3水产品冷链技术研究现状 水产品冷藏链是建立在食品冷冻工艺学、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制冷技术、包装技术、物

常用食品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悠久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以未解离的分子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视介质的PH而异,一般PH<5时抑菌效果较好,PH2.5~4.0时抑菌效果最好。例如,当PH由7降至3.5时,其防腐效力可提高5~10倍。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规定,苯甲酸的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mg/kg。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使用标准见表: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的使用标准

使用苯甲酸时,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再添加到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钠时,一般先配制成20%~30%的水溶液,再加入到食品中,搅拌均匀即可。 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臭,耐光耐热,但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变色,防腐效果也有所降低。山梨酸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山梨酸钾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高浓度蔗糖和食盐溶液,因而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 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人体内参与正常的代谢活动,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国际上公认其为无害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的ADI 为0~0.25mg/kg(FAO/WHO,1994)。 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属于酸型防腐剂,以未解离的分子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随PH降低而增强,但适宜的PH范围比苯甲酸广,以PH<6的介质中使用未宜。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定(GB2760-1996)规定,山梨酸与山梨酸钾的使用标准如下:

浅谈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和应用

浅谈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和应用文/杜德春现代中点烘焙新技术研发中心 食品防腐剂作为允许使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使用已经很久。它一般分为酸性防腐剂、酯型防腐剂、无机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4类,其作用主要是防止食品在存储、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的可以食用的添加剂。由于食品被污染时会引起腐败、霉变等现象,使食品的色泽改变、营养破会、产生异味,产生有损健康的毒素,所以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就能突显其价值。食品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中: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城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使其体内的酶和代谢产物溢出导致其失去活力。 防腐剂的安全系数,一直深受人们关注。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管理规定,食品防腐剂的生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和毒性试验,在确认对身体没有安全隐患后才能被允

许使用,然后在此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防腐剂的一个安全使用范围,在此范围内,正确使用食品防腐剂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 根据其防腐剂原理可以看出,防腐剂只是起到抑制细菌作用,而将细菌杀死的功效却是微乎其微。由于部分企业对食品防腐剂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添的越多,其食品保质期就会越长,从而导致防腐剂超标。实际上,抑制细菌不能杀细菌的防腐剂是需要与食品原料和清洁生产配合,才能达到食品的保质期效果。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防腐剂在种类、性质、使用范围、价格和毒性等不同的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后再合理地使用。 1.在添加防腐剂之前,应保证食品灭菌完全,不应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否则防腐剂的加入将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例如:苯甲酸钠,不但不会起到防腐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营养源。 2.应了解各种防腐剂的毒性和使用范围,按照安全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进行添加。例如:苯甲酸钠,其毒性较强,在有些国家已经被禁用,而我国也严格规定了其只能在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饮料类中使用。 3.应了解各种防腐剂的有效使用环境,酸性防腐剂只能在酸性环境中使用才具有较强的防腐作用,但用在中性或偏碱性的环境中却没有多少作用,如山梨酸、苯甲酸等。 4.应了解各类防腐剂所能抑制的微生物种类,有些防腐剂对霉菌有效果,有的对酵母菌有效果,有的对乳酸醋酸菌有效果,只能掌握好防腐剂的特性,才可对症下药。实际应用中采用复配形式来进行综合防腐保鲜的较多。 5.根据各类食品加工工艺的不同,应考虑到防腐剂的价格和溶解性以及对食品风味是否有影响等因素,综合其优缺点,灵活应用。 下面浅析以下烘焙糕点制品的防腐的主要因素: 1.不同产品需要制定不同的配方:主料辅料的搭配找到最合理的临界点 2.对制品前和成品后的水分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质期不同,要求水分量不同 3.针对不同的产品要采取不同的复合有效的防腐措施:蛋糕主要考虑如何抑制沙门菌和大肠菌群的问题,而面包要考虑其它菌群 4.内部生产环境的洁净和空气质量的控制要求:生产工具、生产场所要采取措施定期的消毒以及对员工有规范的卫生要求 5.外部环境的措施:外部防腐包括喷洒菌液、真空包装等措施 烘焙糕点产品所用的防腐产品: 脱氢错酸钠,丙酸钙,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山梨醇液,单干脂,尼泊金脂,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对羟基苯甲酸丙脂,对羟基苯甲酸丁脂,黄元胶,丙酸,盐类,亚硫酸钠,

常见饮料中防腐剂及其测定讲课讲稿

饮料中防腐剂 1.防腐剂种类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 2.饮料中常见防腐剂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

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防腐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过量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各个国家对防腐剂的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的准确检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滴定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分析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配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安赛蜜的标准溶液,以230nm为检测波长,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超声波脱气、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按上述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得到各种组分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最常用的方法。现在通用的较佳方法是将样品用乙醚萃取, 再将萃取后的样液在水浴烘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此试验种用超声萃取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使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但是此法仅限于某种食品,应用于多种食品时,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 化工11-2班谢佳璇311031324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洗涤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献综述主要从洗涤剂的现状、洗涤剂的类型发展历史、质量标准及未来洗涤剂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简单的概述,让我们加深了对洗涤剂的了解和认识。 洗涤剂, 是指以去污为目的而设计配方的制品, 由活性组分和辅助组分构成。作为活性组分的是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组分的有助剂、抗沉淀剂、酶、填充剂等,其作用是增强和提高洗涤剂的各种效能。洗涤剂的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 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状洗涤剂及膏状洗涤剂几大类。衣用(或其他纺织品)洗涤剂是洗涤用品中生产最早,用量最大的洗涤剂,人们日常使用较多 的衣用洗涤剂主要是洗衣粉、皂粉、液体洗涤剂和肥(香)皂。[1] 1 洗涤剂现状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 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 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区别于家用洗涤剂,专业洗涤剂是个独立分类,主要有宾馆、医院、酒店洗 涤剂,用于洗衣房等大型洗涤业的需求。包括公用设施用清洗剂、纺织工业清洗剂、皮革清洗剂、食品工业清洗剂、交通工具清洗剂、金属清洗剂、光学玻璃清 洗剂,塑料橡胶清洗剂以及其它工业清洗剂。 工业清洗剂常用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 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低泡沫清洗剂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 2 各类洗涤剂 2.1 粉状洗涤剂 粉状洗涤剂主要为洗衣粉和皂基洗衣粉。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再加一 些辅助剂, 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皂基洗衣粉为近几年上市的洗化用品, 与 合成洗衣粉不同点在于: 它的主要成分为皂。另外加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洗 涤助剂而成。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烷醇酰胺等去污力较强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同时加入助洗剂。常见的洗衣粉配方如下[3]: 配方一:含磷重垢洗衣粉配方(质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9,羧甲基纤维素

食品添加剂习题第二章防腐剂--复习题

第二章防腐剂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纳他霉素属于( ) A. 合成防腐 B. 植物天然防腐剂 C. 动物天然防腐剂 D. 微生物天然防腐剂 2. 壳聚糖属于( ) A. 合成防腐 B. 植物天然防 C. 动物天然防腐剂 D. 微生物天然防腐剂 3. 以下属于天然防腐剂的是( ) A. 山梨酸 B. 双乙酸 C. 纳它霉素 D. 仲丁胺 4. 苯甲酸别名() A花楸酸 B尼泊金酯 C安息香酸 D脱氢乙酸 5. 防腐剂应在食品中的细菌诱导期()加入 A 之前和期间 B 期间和之后 C 期间 D 都可以 6.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中抗菌活性最强,同时毒性也是最大的是() A.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B.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C.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D.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7. 食品添加剂中,又被称为花楸酸的是() A. 苯甲酸 B. 脱氢醋酸 C. 山梨酸 D. 丙酸 8.在美国,可用于啤酒的防腐剂是() A. 对羟基苯甲酸庚酯 B.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C.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D.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9.下列防腐剂中,作用效果基本不受pH的影响的防腐剂是() A. 脱氢醋酸 B. 富马酸二甲酯 C. 乳酸链球菌素 D. 苯甲酸 10.防腐剂中,特别适用于水果防腐保鲜的是() A. 鱼精蛋白 B. 纳他霉素 C. 乳酸链球菌素 D. 甲壳素 11. 从防腐剂的组成看,属于多肽类物质的是() A. 甲壳素 B. 纳他霉素 C. 乳酸链球菌素 D. 鱼精蛋白 12. 下列微生物中,最能耐受低水分活度的是() A. 沙门氏菌 B. 一般霉菌 C. 耐热细菌 D. 渗透性类酵母 13.下列防腐剂中,抑制霉菌效果较差的是()

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标准定义 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 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

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廖小军.食品添加剂.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食品级添加剂白色素.白色素[引用日期2013-05-25] 3. 郑晔; 王皓; 刘震华;.浅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工业, The Foo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2012年07期 4. “勾兑”代人受过消费者对餐饮标准化存三误区 5. 添加剂恐慌——谈《食品真相大揭秘》.书汇网[引用日期 2013-04-1] 6. 那些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得添加.食品安全检测[引用日期 2014-11-24] 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二、主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秦贺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食品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食品工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对于食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新鲜度,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则成为食品工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食品保质期直接决定着产品营销定位与档次,是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随着消费者"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加,对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尽量保持食品原料的原始状态、减少热处理等加工过程,又要尽量延长食品保质期。这对食品加工技术及防腐机理提出了极大的 挑战,只有精确掌握与控制整个食品生产链条,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防腐系统的正确认知。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食品特性热处理保质期加工过程发挥作用细菌总数产品开发过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原料 【正文】: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使食品获得一定的保 存时间和货架寿命。它与冷藏,辐照,巴氏灭菌等保藏方法比较,有试用方便,效果好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等特点。 据报道,我国的微生物污染十分严重,每年由此污染造成的食品变质、腐败等现象十分的严重,这种变质不仅使食物丧失食用价值,而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要想延长食物的保存期,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添加食品防腐剂,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就是防止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食品的变质或者腐败,从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延长食品保存期。它在食品中含量不高,也不会影响食品的味道。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可以采用多种的食品添加剂,以延长食品保质期。每种防腐剂的作用原理都不一样,有些防腐剂之间形成拮抗作用,有些防腐剂之间的作用又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所有防腐剂的最后结果都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以达到杀死细菌,保持食品新鲜度的作用。 为了抵御微生物对食品的损害,在一定条件下使用防腐剂作为一种保藏的辅助手段,对防止某些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的损失有显著的效果。防腐剂试用方便,经济,可使食品在简便包装条件下短期储存。近年来,随着食品市场的发展,食品低盐,低糖化和含水量多的生鲜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多以及方便食品,盒饭和加工菜肴等市场需要的激增,市场对食品防腐剂的需要量也在逐年增加。 食品防腐剂的最新发展方向:添加量少,效果好,从天然植物和微生物 中提取的防腐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一些天然植物和微生物提取天然食品防腐剂是国内外都提倡和关注的。它不但对人身体健康无害,有的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今后开发的方向。于是许多食品添加剂公司竟相进行复配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开发,不仅新开发了许多可直接添加在食品中的新产品,而且还积极的研究开发了可用于盒饭,家常菜的防腐剂复配制剂,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目的。 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30T08:47:48.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陈聪汉[导读] 摘要: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 广东新创华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样品中苯甲酸的最小检出量为 0.0010mg/ml, 回收率为 98%。该方法简便易行, 灵敏准确。 关键词:防腐剂;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 ,通常采用乙醚提取碱滴定法和水蒸气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这两种方法测定程序复杂且周期长 ,回收率也较低。本文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采用了新的测定方法。即乙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行。 1食品防腐剂 对微生物或霉菌具有杀灭、抑制或阻止生长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为防腐剂。我国准许使用的防腐剂GB2760-1986 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及其钾盐、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丙酯、脱氢醋酸、双乙酸钠、葡萄糖-δ-内酯和乳酸链球菌素。1996 年对GB2760-1986 作很大修订,把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及其钠盐列入漂白剂。将葡萄糖-δ-内酯归到稳定和凝固剂中。特别是把保鲜剂、过氧化氢、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统统归到防腐剂中。这与日本相反。1997 年以前日本把噻苯咪唑、联苯、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列为防腐剂,1997 年单列项为防霉剂。食品防腐剂 GB2760-1996共有 28个品种,1997 年新增丙酸、纳他霉素和液体二氧化碳(催化法)。1998 年增补单辛酸甘油脂。1999 年增加脱氢醋酸钠。2002 年增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截止到2003 年共 36 个品种。 2试剂与仪器 苯甲酸标准溶液:0.05mg/ml (准确称取 0.5000g 苯甲酸以 0 .01mol/L 的 NaOH 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使用时再以蒸馏水稀释 10倍)。 756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3实验条件的选择 取 0.05m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 3ml 于 125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再加入一定量的1:1HCl 和 25ml 乙醚, 充分振荡后静置。弃去无机相, 以空白试剂为试样参比, 在 λmax 处测定吸光度。 2.1 λ max 的选择如前操作, 以不同波长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 λ max 为 223nm 。 2.2 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量的影响取数份标准溶液,只改变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用量(不足 20ml 以蒸馏水补足 20ml)实验结果表明15.0ml 以上时吸光度最大且趋于稳定, 实验中加入20.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2.3 1:1HCl 加入量的影响改变 1:1HCl 的加入量, 测定其吸光度。实验结果表明 , 随着 HCl 用量的加大 ,吸光度上升, 大于 6.0ml 以上时 ,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 ,加入 10.0mlHCl。 2.4 振荡时间和萃取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光度在振荡 4 分钟之后出现最强的稳定值。本实验振荡时间控制在 4 ~ 6 分钟。萃取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低吸光度越大, 在接近室温时吸光度趋于稳定值 ,为了操作方便 ,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4结果与讨论 4.1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 0 .05 m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 0 .5,1 .0, 2.0 ,3.0, 4.0, 5.5ml 于 125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10ml 1:1HCl 和25 ml 乙醚。充分振荡 5 分钟 ,静置分层后弃去无机相 ,以空白试剂为参比 , 在 223nm 处测定其吸光度 ,绘制 A~ C 曲线。 4.2样品测定 4.2.1 苹果汁中苯甲酸的测定 准确称取样品 10 .0g于 250m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取上述溶液 3ml 于125ml 分液漏斗中,操作同前。由所测得的A 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得 C 值, 再由下面公式计算结果 X = c ×10-3×25 ×250V ×G×10 6 (ppm) 其中 C 为标准曲线中查得的值(mg/ml)、V 为样品体积 ml ,G 为样品重量(g)。五次测定查得 C 的平均值为 5 .45, 计算结果 X=908 .33(ppm)。 4.2.2 酱油中苯甲酸的测定 因酱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酯类物质 ,需要进行氧化处理。称取 10 .0g 样品于250ml 烧杯中加入 25mlK 2 Cr 2 O 7 (0.4mol/L)溶液、7ml 硫酸溶液(8mol/L), 在水浴上加热 30 分钟 ,然后冷却,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用以水稀释至刻度, 以下操作同前。在本实验中 G=28.0g ,V =3ml ,三次测定查得 C的平均值为 3.84 ,计算结果 X =285 .71(ppm)。平均回收率为 98 .0%。 5饱和硫酸铵蒸馏法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醋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九种防腐剂同时测定法。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 ,试样前处理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用气相色谱法定量, 近年来发表很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8, 这些方法试样前处理简单, 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多数方法仅限于某种食品 ,应用于多种多样食品时 ,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试样预处理时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HBA -Es)的回收率低 , 用饱和硫酸铵-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试样预处理, 用 HPLC 法测定苯甲酸(BA)、山梨酸(SOA)、脱氢醋酸(DHA)和 PHBA-ES。用GC 法测定丙酸(PA)。研究水蒸气蒸馏盐析效应 , 分别用 NaCL 、KCL、NH4CL 、Na2SO4、K2SO4和(NH4)2SO4饱和溶液做试验 ,结果(NH4) 2SO 4 效果最好, 回收率达 100%。 6回收率实验 将处理样品上机测试,比较不同比例提取剂的回收率。

食品防腐剂概述

食品防腐剂概述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对纤维和木材的防腐用矿油、煤焦油、丹宁,对生物标本用甲醛、升汞、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硝基糠腙衍生物或香脂类树脂。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特殊的防腐剂有乙酸等有机酸、以油酸脂为成分的植物油、芥子等特殊的精油成分。对于生物体的局部(如人体表面或消化道),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各种防腐剂(如碘仿、水杨酸苯酯、苯胺染料或吖啶类色素等)。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应具备的条件: 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 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 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作用机理: ①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②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④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种类: 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二者常因浓度、作用时间和微生物性质等的不同而不易区分。按性质也可分为有机化学防腐剂和无机化学防腐剂两类。此外还有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含34个氨基酸的肽类抗菌素。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食品防腐剂约有30多种。食品防腐剂在中国被划定为第17类,有28个品种。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如乳酸链球菌素是从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肽物质,多肽可在机体内降解为各种氨基酸,世界各国对这种防腐剂的规定也不相同,我国对乳酸链球菌素有使用范围和最大许可用量的规定。

浅谈食品防腐剂

* 0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杨彬余旭平何胤苏阳且让我们为你分解。丰富多彩的食品,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你知道它们含有什么防腐剂吗?你知道这些防腐剂是怎样起作用的吗?你知道这些防腐剂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吗?1.食品防腐剂的种类2.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4.食品防腐剂的危害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食品 防腐剂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化学合成防腐剂新型生物防腐剂天然绿色防腐剂1.食品防腐剂的种类苯甲酸 及其钠盐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山梨酸 及其盐类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

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X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尼泊金酯,无臭无味, 有麻舌感, 易溶于热水和醇、醚、丙酮,微溶于冷水、苯。适用pH值X围为4.10~8.10, pH = 5.15 时,抗菌能力最强, 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对霉菌、酵母菌作用较强,对细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乳酸菌作用较弱。抑菌效果比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更强。其毒性低于苯甲酸, 是较为安全的防腐剂。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是以下几类:1.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化学合成防腐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广谱、安全、高效的食品防腐剂的研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向“绿色”和“天然”等方向转变,因此,天然、安全的功能性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就成为必要。近年来被人们关注和使用的绿色天然防腐剂主要有:天然动物型食品防腐剂天然植物型食品防腐剂蜂胶是蜜蜂从植物树芽及树干上采集的树脂,经蜜蜂加入用上鄂腮分泌物及蜂蜡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天然物质。具有极强的抗细菌、真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的作用。由于蜂胶有广谱抗菌作用,日本已将蜂胶用于果冻、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的防腐保鲜。鱼精蛋白是鱼类成熟精细胞中的一种碱性蛋白,对部分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水产品、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面食和蔬菜等食品的防腐保鲜。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天

白蔹抗菌活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白蔹抗菌活性的研究 1 前言 微生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严峻问题,由多重耐药菌和许多新的病原微生物引起 的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性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细菌感染在临床上也有逐年上升趋势[1]。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速度,远远大于抗生素研制速度。与此同时,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滋补、抗菌等作用, 且毒副作用小、耐药性小, 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 白蔹为葡萄科植物自蔹 Ampelopsis japonica(Thunb)akino的干燥块根 ,又名白根 , 五爪藤 ,山地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痈肿疮疡、瘰疬、烫伤、扭挫伤;外用于痈、疖、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等。白蔹入药历史悠久,早在《名医别录》中已有记载 ,是历代医家治疗疔痈的重要药物[2]。 临床报道白蔹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疗效显著[3]。现代研究表明,白蔹含有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富马酸、没食子酸等多种抗细菌和抗真菌成分,与其临床应用相一致[4]。 2 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人类自从古代就记载了许多具有杀虫或控制害虫、抗菌或杀菌作用的植物, 如中国、印度等东南亚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劳动人民积累了许多利用植物杀虫防病的经验。几个世纪前, 我国人民就已知道植物中含有抗菌物质, 在许多实例中,这些化合物能以天然的抗性或防御体系来抵抗微生物或其他病害。某些化合物具有特殊味道或气味, 已经在香料工业中使用, 使用药草和香料作为调味品或食品防腐剂, 许多文献已报道了它们的特性及活性成分[5~6]。 不同的抗菌、杀菌植物, 其有效成分分布在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不同部位, 如厚扑存在于叶中、苦瓜存在于果实中等。同种植物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含量亦存在差异, 黄梁绮龄等对香港地区四种红树植物的根、茎分别用95%乙醇浸取, 其浸取物对三种植物病菌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7]。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中分布, 应针对具体的杀菌、抗菌植物, 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采用生物测定法来分析活性成分在植株中的部位, 只有

常用食品防腐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常用食品防腐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10材料化学王珊20101103962 指导教师王喜贵教授 摘要:食品的腐败变质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防止腐败是食品科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常用的防腐措施是添加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分为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 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防腐剂。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食品防腐剂分类和对防腐剂安全使用进行阐释。 关键词:天然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复合型防腐剂 防腐剂的定义 防腐剂(preservative)是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 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1. 化学合成防腐剂 凡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 延长食品腐败变质或生物代谢的化学制品都是化学防腐剂。目前常用的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

丙酸盐、亚硫酸及其盐类、硝酸及亚硝酸盐类。 1.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悠久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 味微甜有收敛性, 在空气中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1.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臭,耐光耐热,但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变色,防腐效果也有所降低。山梨酸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山梨酸钾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高浓度蔗糖和食盐溶液,因而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 1.3对羟基苯甲酸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对羟基安息香酸酯或尼泊金酯( Nipagin),是苯甲酸的衍生物。商品名对羟基安息香酸, 分子式为C7H6O3。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防腐效果最佳。此类物质为无色小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开始无味,随后稍有涩味,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1.4丙酸盐 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的丙酸盐通常是丙酸钠和丙酸钙,两者均为白色的结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有异臭,易溶于水。

食品防腐剂介绍

食品防腐剂是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因兼有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又称抗微生物剂。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由于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食品防腐剂应具备如下条件: 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 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 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食品防腐剂防腐作用机理如下:· ①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②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④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食品防腐剂分类如下: 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二者常因浓度、作用时间和微生物性质等的不同而不易区分。 按性质也可分为有机化学防腐剂和无机化学防腐剂两类。此外还有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含34个氨基酸的肽类抗菌素。 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食品防腐剂约有30多种。食品防腐剂在中国被划定为第17类,有28个品种。 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如乳酸链球菌素是从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肽物质,多肽可在机体内降解为各种氨基酸,世界各国对这种防腐剂的规定也不相同,我国对乳酸链球菌素有使用范围和最大许可用量的规定。 食品防腐剂种类使用范围如下: 苯甲酸及盐:常用于,碳酸饮料、低盐酱菜、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果汁饮料、食品工业用桶装浓果蔬汁。 山梨酸钾:用于除以上介绍外,还有鱼、肉、蛋、禽类制品、果蔬保鲜、胶原蛋白肠衣、果冻、乳酸菌饮料、糕点、馅、面包、月饼等。 脱氢乙酸钠:常用于,腐竹、酱菜、原汁桔浆。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常用于,果蔬保鲜、果汁饮料、果酱,糕点陷、蛋黄陷、碳酸饮料、食醋、酱油。 丙酸钙:常用于,生湿面制品(切面、馄饨皮)、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食品. 双乙酸钠:常用于,各种酱菜、面粉和面团中。 乳酸钠:常用于,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类产品和酱卤制品等。

浅谈食品防腐剂的安全

浅谈食品防腐剂的安全 发表时间:2015-04-08T14:03:00.9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张雪梅[导读] 防腐剂的效果并不是绝对的,它只对某些食品具有在一定限度内延长贮藏期的作用。张雪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0300) 【摘要】介绍食品的防腐剂分类,分析食品防腐剂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随着消费者“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加,对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尽量保持食品原料的原始状态、减少热处理等加工过程,又要尽量延长食品保质期。短期内我们可以采取完善法规、严格监管和加强认识的措施,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利用,逐渐代替化学防腐剂,才是解决食品防腐剂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安全【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43-02 Talking about the safety of food preservatives Zhangxuemei 150300 A city of Harbin City , Heilongjiang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stract】 classification of food preservatives , food preservatives in food safety issues arising . As consumers increase the " return to nature" desire , put a higher demand for food : it is necessary to keep the original state of food raw materials, reduc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 but also to try to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food . The short term we can take to improve the legal , regulatory and strict measures to raise awareness , but in the long ru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preservatives , and gradually replace chemical preservatives, food preservatives safety issue is resolved fundamental way . 【Keyword】 food ; preservatives ; safety 防腐剂是指以防止食品腐败为目的,添加于食品中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的添加剂。防腐剂的效果并不是绝对的,它只对某些食品具有在一定限度内延长贮藏期的作用。防腐剂一般分为酸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和生物型防腐剂等。 1 酸型防腐剂酸型防腐剂有许多种,常用有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山梨酸、丙酸及其盐类(包括丙酸、丙酸钾、丙酸钙)等十余种;其抑制菌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它们未离解的酸分子,其效力随pH而定,酸性越大效果越好,而在碱性环境中则几乎无效。 1.1 苯甲酸及其盐类在酸性环境中,苯甲酸对多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pH 5.5以上时,对很多霉菌及酵母的效果也较差。它的作用pH在4.5~5.0为宜,在高酸性食品中抑菌效力为微碱性食品的100倍;苯甲酸抑制微生物的机理是它的分子能抑制微生物呼吸酶系统的活性,特别对乙酰辅酶A合成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苯甲酸通过抑制微生物的呼吸酶系统,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处于停滞状态,而达到抑菌效果[1]。苯甲酸在生物转化过程中,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葡萄糖苷酸,并由尿排出体外。但苯甲酸可能会引起叠加中毒现象,在使用上有争议,各国虽仍允许使用,但应用范围较窄。如在日本的进口食品中受到限制,甚至部分禁止使用。由于本品价格低廉,在中国仍作为防腐剂广泛使用。中国规定最大使用量0.2~1.0g/kg。ADI值0~5mg/(kg体重·d)(苯甲酸及盐的总量,以苯甲酸计。FAO/WHO,1994)。小鼠摄入苯甲酸及其钠盐,会导致体重下降、腹泻、内出血、肝肾肥大、过敏、瘫痪甚至死亡。若持续给小鼠饲以80mg/kg的苯甲酸,可导致32%的小鼠死亡。对大鼠经口LD50为2530mg/kg体重[2]。 1.2 山梨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为无色、无味、无臭的化学物质。山梨酸难溶于水(600:1)易溶于酒精(7:1),山梨酸钾易溶于水。山梨酸分子能与微生物细胞酶系统中的—SH结合,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防腐的目的,抗菌力强,当溶液pH小于4时,抑制活性最强,而pH大于6时,抑制活性降低。能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的生长,防腐效果好,对食品风味亦无不良影响。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并被同化而产生CO2和水,故对人体无害,是目前国际上公认较安全的防腐剂,已为所有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山梨酸最大的缺点是溶解度小,故常用其钾盐,价格较贵。 1.3 丙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是广泛用于食品防腐的三大品种之一,常用的是丙酸钙。丙酸钙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400℃以上,无臭或具轻微特异臭,可溶于水(30%),微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苯或丙酮,10%水溶液pH等于7.4。主要用于面包、糕点类食品,对pH值较高的面包制品有较好的抑制霉菌作用,但对酵母菌无效,故不致影响面包的正常发酵且价格价廉。丙酸钙的产气时间短,应用于面包时可缩短生产周期,但与膨松剂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不溶性盐类而影响口感,故只能改用钠盐或钾盐。丙酸是具有类似乙酸刺激酸香的液体,由于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丙酸钙大鼠经口LD50为3340mg/kg体重,丙酸钠大鼠经口LD50为6300mg/kg体重。其ADI值不加限制(FAO/WHO,1994)[3]。 2 酯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主要是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又称尼泊金酯(nipagin A),其特点是在pH值4~8范围内均有较好效果,酯型防腐剂与酸性防腐剂不同,一般不受pH影响,故可被用于代替酸型防腐剂,且毒性低于苯甲酸,但高于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胃肠中能被完全吸收,在体内水解成对羟基苯甲酸并从尿中排出,不易在体内蓄积。羟基苯甲酸丙酯对小鼠经口LD50为6700mg/kg体重,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与丙酯ADI值均为0~10mg/(kg体重·d)(FAO/WHO,1996)。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作用机理是抑制微生物呼吸酶与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其抑菌的能力随烷基链的增长而增强。对霉菌、酵母有较强作用,但对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和乳酸菌的作用较弱。其缺点是有特殊味觉,在水中溶解度差,其溶解度随酯基碳链长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为达到较好的效果往往将两种酯型防腐剂配合使用。 3 生物型防腐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