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大地信15年GIS基础算法试题

武大地信15年GIS基础算法试题

武大地信15年GIS基础算法试题
武大地信15年GIS基础算法试题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4-2015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

《GIS 图形算法基础》试卷(A )

年级:

学号: 任课教师:

专业:

姓名: 系主任签名: 一、 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常见的曲线有哪几种形式,并说明曲线与控制点的关系。

2、如图所示,推导出X ’O ’Y ’坐标系(数字化仪坐

标系)到XOY 坐标系(地图直角坐标系)的相

似变换的计算公式,地图的实际比例尺横向、纵

向分别为S1、S2。(可写出变换算子,不计算)

3、给定一个多边形,设计2-3种思路与方法,生成一点使其落在多边形内部。

4、简述矢量/栅格数据压缩的主要实现方法。

5、简述线、面类要素实现空间格网索引的实现方法。

6、简述离散点集构建TIN 的几种常见算法的思路。

7、常见的空间数据内插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至少3种的基本原理。

8、给定具有拓扑关系的道路网数据,说明实现图中两点间最短路径的主要数据结构与思路。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市政道路拓宽规划中,涉及路边绿化带树木、路灯、电力线迁移与房屋拆迁等实际问题,相关数据包括道路网数据(面状)、绿化带相关数据(面状)、路灯(点状)、电力线(线状)和房屋数据(面状)等。假定沿某条道路单侧拓宽50米,请分析涉及的主要算法与步骤。

2、开发一个简单的GIS 系统,主要包括点、线、面类等矢量要素,核心部分是数据的可视化。试根据数据类型不同,说明整个符号库可能的组织方式,并对对应的符号化过程做必要说明。

三、编程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给出函数原型,要求完成函数实现语句,并给出必要的注释。

1、实现计算多边形面积与周长。

void getAreaAndPerimeter(CPoint pts[],int n,float *area,float *perimeter)

{//pts为传入多边形点坐标数组,n为点数目

//area为返回面积,perimeter为返回周长

}

2、编程实现给定点与线状目标(折线段)的距离量算。

float getPointToPointsDistance(CPoint pts[],int n,CPoint pt)

{// pts为传入多边形, n为点数目,pt为给定点

//返回:量算距离

}

3、编程实现一给定点位于折线段哪一侧判断。

int getPointSidePolygon(CPoint pts[],int n,CPoint pt)

{//pts为传入多点线段, n为点数目,pt为测定点

//返回: -1左侧,0线段上,1右侧

}

4、编程实现近似计算一段三次Bezier曲线长度。

曲线参数方程为:P(t)=(1-t)3p

0 + 3t(1-t)2p

1

+ 3t2(1-t)p

3

+ t3p

4

float getBezierSegmentLength(CPoint pts[],int n=4) {// pts为传入多边形, n为点数目

//返回:Bezier曲线长度

}

备注: CPoint可以理解为一个类,定义为:

class CPoint

{

public:

int x;

int y;

}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B[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正确答案】D 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正确答案】A 3.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正确答案】D 4.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A 5.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8.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9.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10.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1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二、单选题 12.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历年考研《马原》试题库完整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D] 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D]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7.1971年迪尼斯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下草种,5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完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启示是[AB] A.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B.要尊重实践的要求C.不要对任何自然事物做改变 D.要求对事物本来的面目做直接反映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由于[ABC]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1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CD] A.阶级斗争说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论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二.多项选择题。 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CD]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ACD]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学习帮手.

GIS高校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G I S高校主要课程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马原期末试题B及其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B及其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期末考试试题(B) 专业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的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这句话说明() A.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革命性。 D.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政治立场。 (2)“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这说明()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B.阶级斗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C.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群众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他还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上述论断说明() A.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C.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一个因为地图错误而导致惨重损失的事件。1943年11月,美军准备在日本占领太平洋上的小岛塔腊瓦登陆。由于当时美军指挥部使用的是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图,结果美军登陆舰到达塔腊瓦岛海岸时,已淤浅的港湾致使登陆舰不能靠岸,海军陆战队士兵只得涉水登陆,美军部队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了日军炮火无情攻击的目标。这张过时的旧水图,使美军付出了伤亡3000多名士兵的高昂代价。 这件事情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B.美军指挥部瞎指挥是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 C.历史与逻辑一致原理的重要性 D.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复习.docx

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复习 —、名词解释 1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 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 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矢量数据结构:对矢量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的组织。它通过记录实体坐标及 其关系,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 许任意位置、长度和而积的精确定义 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过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 产出 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5. 拓扑^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它是实现地 理空间信息共亨的核心标准之一。 8 ?空间索引:依据空问对彖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2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 定 的顺序排列的一利嗷据结构。 9?空间数据査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屮找 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0?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并空间数据运算、 空间数与属 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 字 信息处理技术。 二、填空题 1、空间实体的四个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空间关 系特 3 ?数据模型: 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 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 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7卿据: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在地理空间信息屮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 11. 又称DEM, 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 12 ?数字地形分析:

GIS数据结构与算法复习

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指组成整体的各元素的搭配和安排 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组成数据整体的各元素的搭配和安排。 “数据结构”的意义 “数据结构”并不关注数据整体中各个元素的具体数值,而是关注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 同一类型信息的不同实体所对应的数据整体,在元素的具体数字上可能并不一致,但在结构(关联方式)上往往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Data):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指的是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项(Data Item):一个数据元素可由若干个组成。数据项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数据项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特性的数据描述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算法”:将信息处理过程转换为运算过程的理论。 算法的表达:形式化方式(流程图,伪代码)——算法的设计 计算机程序代码和机器码——算法的实现 数据结构的形式化表达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概念明确化,信息符号化,结构规则化 算法的特征

自主、序贯、操作指令 算法的要求: IPO 正确性:对于任意符合预定义要求的输入数据,算法给的对应输出结果都应该是正确的(符合预定义); 确定性:算法的每步操作都必须有明确的、与执行者无关的结果; 可计算性:算法的每步操作最终都由有限几种运算操作组成; 有穷性:对于任意输入数据,算法都能在运行有限次操作后结束,尽管“有限次”可能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文件头 存储与文件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数据(元数据) 信息记录 几何体空间坐标记录,相当于文件的正文 .shp文件的文件头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细致的结构 任何.shp文件的文件头都具有相同的长度和结构 总体上看,文件头包含基本识别信息和空间信息概况两部分 #.shp文件的空间信息记录这部分内容没有固定的长度,其长度由存储的几何体数量和几何体具体特征决定; #总体上是由同类型的几何体空间定位坐标记录依次排列连接而成; #虽然长度不固定,但是空间信息记录仍然遵循统一的格式,每一个单独的几何体记录都由记录头信息和记录信息两部分组成。 是文件中真正的空间信息部分; 每一个几何体信息分为两部分: 开始的部分为intShapeType 之后是空间坐标记录

100道马原选择题(答案修正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是(B )A、辩证法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法国启蒙哲学; D 、德国古典哲学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 、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 E 、现代西方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 ) A 、控制论; B 、细胞学说;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生物进化论; E 、信息论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变化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 A 、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 B )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B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C )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D ) A 、客观性; B 、无限性; C 、方向性; D 、一维性 1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 16、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 A )A 、世界万物在一个共同的本原; B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 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矢量数据结构:对矢量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的组织。它通过记录实体坐标及其关系,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3.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 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过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 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5.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6. 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7 元数据: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 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8 .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 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9.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 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0.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 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1.数字高程模型:又称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12.数字地形分析: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二、填空题

近5年考研的马原大题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摘自:《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年2月11日) 材料2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摘自:《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材料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从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新要求。

"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四个全面"的提出以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为深刻根据,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为新时期的战略布局,这是一个过程。(1分)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现从认识到实现的飞跃需要具备条件。作为实践指南和行动纲领,"四个全面"在现实中的协调推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始终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现实可行的情况下,不断被群众所接受和掌握,才能真正指导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也是一个过程。 总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四个全面"已经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战略布局,落实"四个全面"就是一个新征程。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5分)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关系。"四个全面"不仅揭示了

历年马原试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2 2、阶级的实质是() A、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 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生产过程中的执行者和指挥者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3、生产力之所以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C、生产力是物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精神性的因素 D、生产力是经济因素,生产关系是政治因素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4、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5、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这一阶段,而是直接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却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人民的历史选择具有随意性 B、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C、社会形态发展具有不充分性 D、社会形态发展需要“补课”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7、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行为是() A、市场竞争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劳动力买卖关系 D、追求利润最大化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8、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 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

GIS算法原理知识点总结

GIS算法原理知识点总结 算法设计和分析: 1、算法设计的原则: 正确性:若一个算法本身有缺陷,那么它将不会解决问题; 确定性:指每个步骤必须含义明确,对每种可能性都有确定的操作。 清晰性:一个良好的算法,必须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2、算法的复杂性包括: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 3、时间复杂性:用一个与问题相关的整数量来衡量问题的大小,该整数量表 示输入数据量的尺度,称为问题的规模。利用某算法处理一个问题规模为n 的输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4、算法的概念:算法是完成特定任务的有限指令集。所有的算法必须满足下 面的标准: ◆输入 ◆输出 ◆明确性 ◆有限性 ◆有效性 GIS算法的计算几何基础 1、理解矢量的概念:如果一条线段的端点是有次序之分的,我们把这种线段 称为有向线段(directed segment)。如果有向线段p1p2的起点P1在坐 标原点,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矢量P2。 p2 p1 O 5.矢量叉积:计算矢量叉积是直线和线段相关算法的核心部分。 设矢量P = (x1,y1),Q = (x2,y2),则矢量叉积定义为(0,0)、p1、p2 和p1p2 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带符号的面积,即P×Q = x1·y2-x2·y1, 其结果是个标量。显然有性质P×Q= -(Q×P)和P×-Q= -(P×Q)。 P X Q>0,则P在Q的顺时针方向;

P X Q<0,则P 在Q 的顺逆针方向; P X Q>0,则P Q 共线,但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 6、判断线段的拐向:折线段的拐向判断方法,可以直接由矢量叉积的性质推 出,对于有公共端点的线段p0p1和P1P2,通过计算(p2-p0)×(P1-p0)的符号便可以给出折线段的拐向。 理解矢量的概念通过矢量差积的方法就可以判断的拐向了。 7.判断点是否在线段上:设点为Q ,线段为P1 P2:(Q-P1)X(P2-P1)=0且Q 在以P1,P2为对角顶点的矩形内。前者抱走点在直线上,后者保证点不在线段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 8、判断两线段是否相交(算法一): 快速排斥实验:设以线段P1P2为对角线的矩形为R ,设以线段Q1Q2为对角 的矩形为T ,如果R 和T 不相交,显然两线段不会相交 p0 p1 p1 p0 p1 p2 基(p2-p0)×(P1-p0)<0,则 P0P1 在P1点拐向左侧后得到P1P2 基(p2-p0)×(P1-p0)=0, 则P0P1P2三点共线 基(p2-p0)× (P1-p0)>0, 则 P0P1 在P1 点拐向右侧后得到 P1P2

GIS算法基础——计算点到直线、射线、线段的距离

点到线距离的计算 1、作业说明 1.1 任务 点到线距离的计算(包括直线、射线、线段) 1.2 要求 人机交互,鼠标屏幕取点进行计算,输出计算结果 2、程序说明 2.1 大体上分三步进行: 2.1.1 首先进行画线操作:鼠标在屏幕上取两点(鼠标左键两点) 1、画线段 直接利用DrawLine函数,将在屏幕上获取的两点坐标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即可。 2、画直线 由于直线是无限的,所以此时要借助于屏幕上所取两点的直线方程,通过求出 与所在容器边缘的交点,结合具体情况,将求出的交点的坐标传递给DrawLine 函数的参数,即可画出当前范围内的直线形状。 3、画射线 画射线与画直线的思路大致相同,不过需判断射线的方向,此处借助所取的第 二个点和第一个点的位置关系判断方向,最后再将所取的第一个点和求得的射 线方向与容器边缘的交点坐标传递给DrawLine函数的参数即可。 2.1.2 开始绘制第三个点(鼠标右键取该点) 借助于DrawEllipse函数(详情参见代码部分) 2.1.3 线和点绘制完成后,开始进行距离的计算 1、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直接利用点到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2、点到线段的距离:由于点在线段上的投影可能不在线段上,故还需要求出点到 线段两端点坐标的距离,再将最小值作为结果输出 3、点到射线的距离:同理,若点的投影不在射线上,则其最小距离为点到射线起 始端点的距离

2.2 窗体界面介绍 首先是ComeBox,对其添加三项:计算点到线段的距离、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点到射线的距离 在PictureBox里进行点和线的绘制,在TextBox里显示点到线的距离值 3、源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doczj.com/doc/7a15113704.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me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篇一:2021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及解析 2021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及答案解析 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适度原则。AC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D 表述错误,现象表现本质的。只有B与题干相符,所以答案为B。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A【解析】前一句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后一句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体现出来的是唯意志论,所以正确答案为A。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20% B.50% C.100% D.200%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部分。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来表示:m′=m/v。此题中资本家投资100万,一轮生产后总资本达到了120万,说明剩余价值是20万。购买劳动力支付10万,也就是指可变资本是10万。所以剩余价值率为20/10=20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武大地信15年GIS基础算法试题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4-2015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 《GIS 图形算法基础》试卷(A ) 年级: 学号: 任课教师: 专业: 姓名: 系主任签名: 一、 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常见的曲线有哪几种形式,并说明曲线与控制点的关系。 2、如图所示,推导出X ’O ’Y ’坐标系(数字化仪坐 标系)到XOY 坐标系(地图直角坐标系)的相 似变换的计算公式,地图的实际比例尺横向、纵 向分别为S1、S2。(可写出变换算子,不计算) 3、给定一个多边形,设计2-3种思路与方法,生成一点使其落在多边形内部。 4、简述矢量/栅格数据压缩的主要实现方法。 5、简述线、面类要素实现空间格网索引的实现方法。 6、简述离散点集构建TIN 的几种常见算法的思路。 7、常见的空间数据内插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至少3种的基本原理。 8、给定具有拓扑关系的道路网数据,说明实现图中两点间最短路径的主要数据结构与思路。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市政道路拓宽规划中,涉及路边绿化带树木、路灯、电力线迁移与房屋拆迁等实际问题,相关数据包括道路网数据(面状)、绿化带相关数据(面状)、路灯(点状)、电力线(线状)和房屋数据(面状)等。假定沿某条道路单侧拓宽50米,请分析涉及的主要算法与步骤。 2、开发一个简单的GIS 系统,主要包括点、线、面类等矢量要素,核心部分是数据的可视化。试根据数据类型不同,说明整个符号库可能的组织方式,并对对应的符号化过程做必要说明。

三、编程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给出函数原型,要求完成函数实现语句,并给出必要的注释。 1、实现计算多边形面积与周长。 void getAreaAndPerimeter(CPoint pts[],int n,float *area,float *perimeter) {//pts为传入多边形点坐标数组,n为点数目 //area为返回面积,perimeter为返回周长 } 2、编程实现给定点与线状目标(折线段)的距离量算。 float getPointToPointsDistance(CPoint pts[],int n,CPoint pt) {// pts为传入多边形, n为点数目,pt为给定点 //返回:量算距离 } 3、编程实现一给定点位于折线段哪一侧判断。 int getPointSidePolygon(CPoint pts[],int n,CPoint pt) {//pts为传入多点线段, n为点数目,pt为测定点 //返回: -1左侧,0线段上,1右侧 } 4、编程实现近似计算一段三次Bezier曲线长度。 曲线参数方程为:P(t)=(1-t)3p 0 + 3t(1-t)2p 1 + 3t2(1-t)p 3 + t3p 4 float getBezierSegmentLength(CPoint pts[],int n=4) {// pts为传入多边形, n为点数目 //返回:Bezier曲线长度 } 备注: CPoint可以理解为一个类,定义为: class CPoint { public: int x; int y; }

历年马原考试真题加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 A.客观性B.相对性 C.绝对性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GIS复习

填空、选择(老师没要求但可能出选择、填空) 第一章绪论 1 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①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②地理数据库系统:属性数据库、图形数据库;③用户: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人员; 3、GIS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4、空间数据库:①空间图形数据:矢量结构、栅格结构。②非空间属性数据。 5、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功能(2)查询、检索、统计、计算功能(3)数据的处理和组织(4)空间分析功能(5)显示(地图输出)功能。(⑹二次开发和编程) 第二章GIS的空间信息基础 1 方向正交闭合曲面。由于重力等影响,也是一个不规则曲面。 2 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通常称为地图投影。 3、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地图投影:①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②墨卡托(Mercator)投影——等角正切圆柱投影③通用横轴墨卡托(UTM)投影——横轴墨卡托投影/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④兰伯特(Lambert)投影——等角正轴割圆锥投影⑤阿尔伯斯(Albers)投影——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

4:指具有形状、属性和时序特征的空间对象或地理实体,包括点、线、面、体,他们构成地球圈层间复杂的地理综合体,也是地理信息系统表示和建库的主要对象。 5 选择地将复杂的三维现实世界的某些内容投影到二维平面媒介上,并用符号将这些内容要素表现出来。 6 的位置及其空间关系的一种数据格式。适宜表达离散的空间特征,如土地利用、房屋等。(掌握) 7(扫描数据或图像)通过一系列栅格单元表达连续分布的地理现象,如温度分布、土壤湿度、污染分布等。(掌握) 8、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①邻接关系:空间图形中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②关联关系:空间图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③包含关系:空间图形中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掌握) 9 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10、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1)根据拓扑关系,可以确定一种空间实体相对于另一种空间实体的位置关系。(2)利用拓扑关系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3)可以根据拓扑关系重建地理实体。 11描述数据的数据。作用:帮助数据生产者管理、维护数据;提供数据的生产信息;帮助用户选择数据;提供数据的处理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