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税制1

英国税制1

英国税制1
英国税制1

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view/4275762.htm

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view/2cce654a9025657743559eaffe6531f8.html

英国税制(1)

[ 2005/9/5 8:38:00 | By: wangli3071 ]

1

推荐

关键字:英国、税制

英国是老牌经济发达国家,属于高收入国家,在高收入国家中,英国税负属于中等水平的。英国税制也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复税制。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税制概况

英国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高度集权的政体决定了税收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英国税收的立法是由财政部向议会提出财政法案,经议会讨论通过后,还需经过王室同意后才生效。中央政府课征了几乎所有的税种,只有财产税由地方政府课征。英国中央政府课征的税收包括以下三类:(1)对所得的课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税和石油收益税、国民保险税;(2)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3)对资本的课税,包括资本收益税和资本转移税等。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央政府最重要的税收依次为:所得税、国民保险税、增值税、公司税和石油税。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90% 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10% 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划分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限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权限也受到中央的限制。

英国是所得税的鼻祖。 1798 年,英国政府为弥补英法战争所需经费,英国首相威廉 . 彼得创怔了一种新税“三部联合税”,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所得税。但当时英国还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种。 1799 年英国政府废除了具有所得税性质的“三部联合税”法案,正式颁布所得税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税制改变的契机,大战前的 1911 年,英国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为 20% ,而大战后的 1922 年,就达到了 45.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取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置的一些临时税种,开征了一些新税。

二、税制特点

(一)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英国税制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石油税、资本转移税、印花税、土地开发税,以及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等组成。所得税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1991年包括所得税在内的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总额的67.3%。 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1991年,英国间接税收入占当年全部税收总额的32.7%,低于直接税所占的比重。

(二)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

英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构成地方财政主要财源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税收收入划分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限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权限也受到中央的限制,如80年代英国颁布的地方税收额封顶法就是显著一例。

三、税法来源

英国没有独立的税收法典。英国税法主要来源于成文法、欧盟法律、判例法和税务机关声明。同其他英国法律一样,税收的法律框架由一系列的议会法案构成。议会法案设定了税法的基本原则,法庭负责法案解释。

(一)成文法:

成文法构成了英国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生效的法规如下:1970 年的税收管理法、 1979 年的关税与消费税法、 1984 年的遗产税法、 1988 年的所得税及公司税法、 1992 年的可征税收益法、 1994 年的增值税法以及 2001 年的资本补贴法。

英国每年的三月或者四月财政大臣根据税收管理实践,提出年度财政法案,对上述法规进行修订,从而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新法规。

(二)欧盟法律:

欧盟成员国都要遵从欧盟的法律,一旦欧盟成员国的法律与欧盟的法律出现冲突,欧盟的法律将优先适用。这一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税法和其他法律范畴之中。欧盟的法律对英国税法的影响可能会与日俱增。目前,主要的影响在增值税方面,其法律形式是欧盟的指令。这些法律指令要求英国要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国内法律。

(三)判例法:

多年来,法院处理了大量的涉税案例。法官的判决意见也是构成英国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税务机关声明

国内收入局的主要声明有:

1、实践声明。实践声明包含了税务机关对税收立法的法律解释,明确了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法规外特别减让。特别减让是给予纳税人一定的放宽政策,使得纳税人有权不直接面对严格的法律文书。特别减让尤其适

用于解决异常情况和特殊困境下的税收问题。

3、发行出版物。国内收入局每年度出版大量涉税专题声明。例如在预算日发行的预算声明涵括对预算提议的详尽解释。

4、内部指导手册。国内收入局印制了一系列内部指导完全手册来指导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这些手册可通过税务局的咨询中

心或互联网查看,也可以购买得到。

5、小册子。其目的在于以通俗语言向普通大众宣传解释税制体系。

关税与消费税署同样也发行和印刷关于增值税的宣传手册。所有这些涉税信息在国内收入局和关税与消费税署的各自网站上都可以查到。

英国税制(2)

[ 2005/9/8 8:24:00 | By: wangli3071 ]

推荐

关键字:英国、税制

四、主要税种

英国现行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增值税、国民保险税、石油收入税、遗产和赠与税等。

(一)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英国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种。

1、纳税人。

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英国居民和非居民。凡一个征税年度内在英国居住满六个月者为英国居民,否则为非居民。

2、征税对象:

英国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就其来源于国内外的一切所得征税;对非居民仅就其来源于英国的所得征税。英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

税所得。应税所得是指所得税分类表规定的各种源泉所得,各自扣除允许扣除的很必要费用后,加以汇总,再统一扣除生计费用后的

余额。允许扣除的生计费用包括:基础扣除、抚养扣除、劳动所得扣除、老年人扣除、病残者扣除、寡妇 ( 鳏夫 ) 扣除和捐款扣除等。

这些扣除项目的金额,按法律规定,每年随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英国居民个人就英国以外来源所得在英国以外缴纳的税 (限于直接的海外税 ) ,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或英国法律的单边规定给予税收抵免。

3、税率:

2003 年英国个人所得税税率:

级次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英镑) 其他所得税率(%) 股息税率(%)储蓄所得税率(%)

1 3000以下的部分 10 10 10

2 超过3000至23700的部分 22 10 20

3 超过23700的部分 40 32.5 40

4、应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结构是通过扣除和税率档次的制度来运转的。每一个人都有个人扣除额,从税前总所得额中作扣除就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当然各项所得的费用在汇总时已作扣除。个人扣除额依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1995 年个人扣除额的最低额是 3445 英镑。除个人扣除额之外,还有已婚夫妇扣除额,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另外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级距及扣除额都依当年零售物价指数的升高而作通货膨胀调整。

5、征收方法:

英国个人所得税采用源泉扣缴和查实征收两种方法。前者主要适用于对工资、薪金、利息所得征税;后者主要适用于对其他各项所得征税。

(二)公司所得税

英国公司所得税亦称“公司税”或“法人税”,是对法人实体的利润所得征收的税种。英国公司所得税的开征比个人所得税晚, 1947 年才开征。 1947 年前,英国公司利润包括在第四类所得之中,缴纳常年利润税。 1947 年英国在公司所得税以外,单独课征公司利润税。 1 965 年英国税制改革时,废除了以往的所得税和利润税制度,创立了单一的公司所得税,并将资本所得纳入公司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政府为了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制订了一些税收优惠措施,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的税负,并且对中小企业采取某些特殊政策,鼓励其发展。

1、纳税人:

在英国有住所的公司为居民公司;在英国无住所的公司为非居民公司。英国公司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所有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不仅包括所有按英国《公司法》登记的经济实体(公司),而且包括任何法人团体或非公司组织(如体育俱乐部、工会、居民协会等),但合伙企业、独资商人、慈善机构、同业公会和地方政权机构除外。对房屋建筑协会和人寿保险公司(Li f e Assurance Companies),则另有特殊规定。

2、课税对象:

英国对居民公司就其世界范围的利润收入征税;对非居民公司,仅就其分支机构或代理人在从事经营活动或在英国处理财产所取得的收入征税。英国税法规定,公司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以各种名义和方式从事业务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所得和资本利得。公司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以下5类:

(1)所得税中适用于公司税的一部分表和类的所得:

主要包括:①D表第1类—经营利润。指居民公司从事任何事业所取得的利润,以及非居民公司在英国境内从事任何事业取得的利润。公司是以本会计期(最长为12个月)的利润为估税依据。如果公司的会计期大于12个月,则必须将该经营利润在两个会计期内进行合理分配。②D表第3类—利息。在会计期发生的利息应纳公司税。“发生”一词意谓着该利息已经实现并应记入公司账户上。银行支付给公司账户上的利息属于D表第3类所得,是应税毛收入。③其他表类收入。除E表和F表外,适用于公司税的其他表类和与所得税完全相同,只需要用“会计期”代替所得税中的“纳税年度”。例如,在任一会计期内A表的应税数额为该会计期“应取得的租金减去已支付的费用”。如果会计期大于12个月,D表第6类所得必须根据时间在两个会计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按D表第4类和第5类计算的外国所得总额,也属于公司税的课税对象,但该所得在多个会计期间的分配方法将依据所得的不同来源而定。

(2)非免税投资收入:

这主要包括公司来自于英国其他公司的债券和贷款利息,以及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由于在计算公司税的应税利润中,这类收入已经从支付公司的总利润中被扣减掉了。因此,对接受公司来说,它是一种税前利润,因而是“非免税的”。英国法律条文中并未使用“非免税投资收入”这一术语,只是实际中为了方便区分“免税投资收入”(见下面(5))之需要。

(3)房屋建筑协会的利息:

按规定,房屋建筑协会的利息被认为是已按所得税基本税率课税后的净收入(不包含在非免税投资收入之中)。在计算公司税时,应将取利的利息“返计还原”为房屋建筑协会的利息总额,但该认为已扣除的所得税额可用来抵免公司在本纳税年度的主体公司税义务。

(4)应税利得:

按照规定,应税利得应当计算交纳资本利得税,但是公司在本纳税年度实现的利得并不缴纳资本利得税,而是缴纳公司税。公司应税利得的计算方法与资本利得税的方法基本相同,即销售收入减去进货成本。

(5)免税投资收入:

它是指公司从英国其他居民公司取得的股息和其他分配收入。称这部分收入“免税”,是因为它是来自于英国其他居民公司已纳公司税的那部分利润。接受股息公司与个人不一样,它不能享受免税投资收入的税收抵免,因为该公司并没有支付所得税。但是,接受公司却可以用它们的免税投资收入来减少分配股息时应交纳的预付公司税。

3、税率:

英国公司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一年一定。 1994~1995 年公司所得税的标准税率是 33% ,小公司的降低税率是 25% 。具体如下:每年应税利润 ( 英镑 ) 边际税率 (%) 平均税率 (%)

300000 以下 25 25

300000至500000 35 35~33

1500001以上 33 33

在 2003 年 3 月 31 日结束的纳税年度,公司所得税的标准税率是 30% ;对公司利润不超过 30 万英镑的,其税率为 20% ;对公司利润超过 30 万英镑不超过 150 万英镑的,税率相应增加;对非常小的公司,仍然适用 10% 的税率。

4、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英国的公司所得税按照每个财政年度(由 4 月 1 日起至次年 3 月 31 日止)规定的税率征收,但公司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根据财政年度确定,而是严格按照公司的事业年度的所得计算征收。通常每年 4 月以前,英国政府就会公布本财政年度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应税利润是计算公司所得税的基础,应税利润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根据税法的规定经过调整后的利润,调整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可扣除项目。会计利润减去可扣除项目后,即为应税利润(应税所得额),应税利润与税率的乘积即为应纳税额。

5、征收方法:

英国公司所得税一般按会计年度纳税。英国公司的会计年度可以超过 12 个月,超过 12 个月的部分,另算一个纳税周期。新成立的公司在成立后的第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 9 个月内纳税。过期未纳税征收 9.5% 的滞纳金,如缴纳的税款超过应纳税款,也按 9.5% 支付利息。

征收方法——预付公司税:

预付公司税是指当公司每次将其利润进行分配时,必须立即将分配收入的20/80(所得税低税率为20%时的比例)作为预付公司税缴入国库,到会计年度结束后,公司将本期内预付的公司税从其本年度应纳的公司税中减去,最后计算出实际应纳的公司税净额。公司最后应交纳的公司税净额称为主体公司税其计算公式为:

主体公司税=应纳税额-预付公司税

例如,某公司1998年3月31日财务年度结束时,有应税利润1500000英镑,在整个财务年度期间已发生了下列财务业务:

①收到股息16000英镑,相应获得的税收抵免为:16000×1/4=4000英镑

②支付股息24000英镑:相应地预付公司税(24000×1/4)=6000英镑

这样,支付的预付公司税=6000-4000=2000英镑

公司的应纳税额为465000英镑(即1500000英镑×31%);本财务年度已预付公司税2000英镑,剩余的税款463000英镑(即4650 00英镑-2000英镑)为主体公司税,应于1999年1月1日付清。

预付公司税并不是一独立税种,只是公司税的提前支付。实行预付公司税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经常的收入来源。因为英国大多数公司的财务年度都集中在3月31日和12月31日结束,若不实行该征收方法,则税款大多集中在这两个时期解缴,使财政收入很不平衡。

此外,预付公司税的计算比例在各财务年度可能不同。

英国税制(3)

[ 2005/9/12 8:37:00 | By: wangli3071 ]

推荐

关键字:英国、税制

(三)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应税商品和劳务课征的税种。英国 1973 年开始征收增值税, 1983 年颁布《增值税法》。

1、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英国提供应税商品和劳务,旨在通过营业过程获得收入的个人、合伙企业、团体或公司;从事进口

业务者。征税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等。

2、征税对象:

国内商品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收到的销货金额及报酬总额。进口商品的计税依据是支付的报酬或海关

确定的价额。

3、税率:

1994~ 1995 年,英国增值税有三个税率: 17.5% (标准税率)、 8% (低税率)和零税率或免税。 8% 的税率适用于国内使用

的燃料和电力。零税率相当于许多国家所说的有收回已纳税款权利的免税,主要适用于食品、书籍与出版物、客运及出口品等。

免税主要适用于某些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财产交易、教育与健康服务及某些非营利活动。为避免双重课税,用于应纳税的

商品和劳务所缴纳的增值税允许抵扣。

4、征收管理:

增值税纳税人每年向关税和消费税局申报四次,即每 3 个月申报一次。纳税人必须在每个纳税申报期满后的 1 个月内提出纳

税申报表,并同时缴纳相应的税款。

(四)国民保险税:

国民保险税也称社会保险税,是对雇主、雇员以及自营人员征收的税种。英国法律规定,一旦开始工作,必须在6周内加入

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号也就是你加入这个保险后取得的帐号。NI 是英国国家社会保险号(NA TIONAL INSUR ANCE NUMBER)的简称。英国的社会保险,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英国的福利制度,这是一个非常负杂的体系。NI和在英国的

工作收入是息息相关的。

1、纳税人:

国民保险税的纳税人是雇主和雇员以及自营人员。

2、征税对象:

国民保险税的征税对象是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所得,以及自营人员从事各项独立劳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实行定额征收制,

没有最低生活费和其他任何宽免。

3、税率:

国民保险税实行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的税率相同,由雇主负责扣缴和申报。英国国民保险税的税率为10%。个人所得税和国民保险税通常由雇主在工资中自动扣除后代缴。年收入在4385英镑以下的领取国家救济金的个人则免缴任何税收。

五、征管制度

英国税收管理部门由国内收入局和关税与消费税署组成。国内收入局负责直接税的管理,关税与消费税署负责间接税的管理。国内收入局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1、执行与直接税有关的法律法规;

2、向财政大臣提出对直接税管理的相关建议;

3、管理众多下属分支机构及办公部门。

国内收入局下设专门办公室,分别负责如津贴计划、原油税收等专项事务;而大多日常税务工作是由地方税务办公网络实施。这些地方税务办公网络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

一是咨询中心。该中心负责处理纳税人的一般咨询和分发税务表格及税务宣传小册子。

二是服务办公室。这些部门负责日常评估和征收工作。

三是地区办公室。这些部门负责检查纳税人是否遵守税收法规。

英国的纳税年度(亦称财政年度或评估年度)与中国不同,始于当年 4 月 6 日止于次年 4 月 5 日。

在 1995-1996 纳税年度以前,对个人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评估完全是税务部门的职责。自 1996-1997 纳税年度以来,随着纳税人自行估税体系的引入,评估责任由税务部门转移到了纳税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税额评估的准确性和上缴的及时性。

(一)自行估税体系:

如果纳税人的当期应纳税额通过源泉扣缴制或者随薪付税制仍不能被全额征收,其应纳税额必须经过正式的纳税评估。纳税人可自行计算年度内应纳税额,税务机关负责核查;纳税人也可选择由税务机关计算应纳税额。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第一步须进行纳税申报。其具体程序如下:

1 、每年四月初,税务机关向有关纳税人发放纳税申报表。申报表格包括八页基础表格和一系列辅助表格。每页基础表格可用于申报不同类型的收入和所得,辅助表格用于申报特殊情况的收入。

2 、税务机关还为那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系统申报的纳税人提供电子申报表式(磁盘版)。个人纳税人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申报。

3 、纳税申报表上只须填报本年度的相关纳税信息。

4 、纳税申报信息应完整。申报表不允许遗漏数字或者信息缺失。纳税人应保存相关账目及证明资料,以备税务部门调查纳税申报信息的准确性。

5 、纳税申报表中设有“税额计算”一栏,纳税人可选择填写或保持空白。在后一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将代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的复印件交给纳税人。这两种情况,均被称为自行估税。

6 、纳税申报表必须在下述日期以前交回税务部门备案:

(1)由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的,为次年 1 月 31 日;

(2)由税务部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为次年 9 月 30 日。

7 、纳税人未能在 9 月 30 日前上交纳税申报表的,将失去由税务部门计算其应纳税额的权利。同时,税务部门有权拒绝纳税人在 9 月 30 日之后报送的任何纳税申报表(除非“税额计算”栏填写完整)。在申报表被拒收的情况下,纳税人必须自行填写“税额计算”栏,且即便是项目填写齐全的纳税申报表,其最终申报也很有可能被延迟至年度备案日期之后并被处以罚款。因迟申报造成的延期缴纳税款仍不能免除被加收附加费及滞纳金利息。

8 、税务部门有权在纳税申报表备案后 9 个月内对纳税人的自行估税结果予以调整。

9 、纳税人有权在当年度纳税申报表备案后 12 个月内就其自行估税的结果予以调整。如纳税人发现自行评估的税金出现错误导致其多缴税款,可在申报表备案之日起五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

10 、自行估税应纳税款支付方式如下:

(1)第一次支付日是在自行估税年度当年的 1 月 31 日;

(2)第二次支付日在自行估税年度当年的 7 月 31 日;

(3)最后的余额支付必须在年度纳税申报表备案日之前完成,即次年的 1 月 31 日前。

例如,对于 2002~03 年度的应纳税款,其支付日分别为 2003 年 1 月 31 日、 2003 年 7 月 31 日和 2004 年 1 月 31 日。

(二)可征收税额告知:

没有收到纳税申报表的个人纳税人,但有税务部门未掌握的应税收入或所得的,必须在纳税年度结束前六个月内向税务部门申报其收入所得。如不执行该项规定,税务部门将予以处罚。下列情况纳税人免于告知:

1、纳税人无资本所得;

2、非高税率纳税人;

3、纳税人所得取决于税收源泉扣缴或者按照 PA YE 体系处理。

(三)调查:

在自行估税体制下,税务部门采取先接收后检查的方法进行纳税申报表备案管理。申报表中信息的明显错误于当时调整,而对于申报的收入和所得总额当期不予核查,但所有的申报表都会进入后期核查和抽查。

1、税务部门的调查一般是申报信息进行核查,多数调查案例基于随机选择。

2、一般说来,调查必须开始于年度申报表备案日起的 12 个月内。如果在 12 个月内税务部门没有进行调查,纳税人就可以确定其自行估税结果(即申报表上对于涉税事实的全部披露)即为最终申报。然而,如果纳税人被发现没有做出全部披露,税务部门在 12 个月后可以采取…发现评估'的办法。自行估税体系下的…发现评估'时间期限规定如下:

(1)涉税事实披露不完整,但无疏忽和隐瞒的,为自行估税年度后的第六个税收年度的 1 月 31 日前;

(2)有疏忽和隐瞒的,为自行估税年度后的第二十一个税收年度的 1 月 31 日前。

(四)决定:

如果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纳税申报备案的,理事会官员有权就应纳税额做出决定,其计算依据是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在决定做出之后,纳税人无权就此进行申诉,也无权缓缴税款。避免决定的唯一方式是纳税人按期完成申报备案。

(五)申诉:

在自行估税体系下,纳税人有权就税务部门做出的有关决定提出申诉。申诉主要有下面几类:

1、就所处罚款的申诉;

2、就所处附加费的申诉;

3、就税务部门在调查期间要求提交的文件、记录等进行申诉;

4、就自行估税调查后作出的调整意见进行申诉;

5、就…发现评估'中与相关情况不符的结果进行申诉;

6、就…发现评估'进行申诉。

(六)申诉程序:

一般说来,申诉应在税务部门做出相关决定 30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对于有争议的自行估税和发现评估,纳税人可以在等待申诉结果时申请缓缴其全部或部分税款。具体如下:

1、缓缴税款申请需经税务机关同意。税务机关未同意的缓税申请可以提交给诉讼官员。

2、对于有争议的评估中需按期支付的税款,应于纳税期限前正常支付。如果诉讼结果有利于纳税人,多缴税款将予以返还。

3、大多数的申诉通过以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非正式探讨的方式来解决,最后就应纳税额达成一致。若以此种方式仍无法解决的,申诉可以提交至诉讼官员。诉讼官员有两类:一般官员和特别官员。

4、一般官员由大法官任命,负责听取地方的诉讼案件。他们一般没有正式的税务资格,很类似地方法官,兼职无薪。他们的助手是地方的律师或会计师,薪金由税务局支付。一般官员处理的案件多为简单直接的案例。

5、特别官员同样由大法官任命,很类似巡回法官,巡视全国和听取复杂的涉税案件。他们是全职带薪的税务专家,至少应具备十年以上的合法资格。

6、诉讼官员可以确定、减少或者增加有争议的评估,且他们的结论是最终结果。但无论是税务机关或者是纳税人都可以对这些结论中的法律观点表示不满意和采取进一步上诉,首先上诉至高级法院,然后是上诉法院,最后是上议院。

7、申诉到诉讼官员所需费用通常不高。各方负担各自的费用且诉讼官员正常情况下不能要求败诉方向胜诉方支付费用(如果特别官员认为纳税人的行为完全不合理,他们也可能会这样做)。上诉至高级法院及以上则需相当高的费用。败诉的纳税人会被要求支付税务机关的辩护费用和自己的相关费用。

英国税制(4)

[ 2005/9/16 10:23:00 | By: wangli3071 ]

推荐

关键字:英国、税制

(三)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应税商品和劳务课征的税种。英国 1973 年开始征收增值税, 1983 年颁布《增值税法》。

1、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英国提供应税商品和劳务,旨在通过营业过程获得收入的个人、合伙企业、团体或公司;从事进口

业务者。征税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等。

2、征税对象:

国内商品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收到的销货金额及报酬总额。进口商品的计税依据是支付的报酬或海关

确定的价额。

3、税率:

1994~ 1995 年,英国增值税有三个税率: 17.5% (标准税率)、 8% (低税率)和零税率或免税。 8% 的税率适用于国内使用

的燃料和电力。零税率相当于许多国家所说的有收回已纳税款权利的免税,主要适用于食品、书籍与出版物、客运及出口品等。

免税主要适用于某些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财产交易、教育与健康服务及某些非营利活动。为避免双重课税,用于应纳税的

商品和劳务所缴纳的增值税允许抵扣。

4、征收管理:

增值税纳税人每年向关税和消费税局申报四次,即每 3 个月申报一次。纳税人必须在每个纳税申报期满后的 1 个月内提出纳

税申报表,并同时缴纳相应的税款。

(四)国民保险税:

国民保险税也称社会保险税,是对雇主、雇员以及自营人员征收的税种。英国法律规定,一旦开始工作,必须在6周内加入

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号也就是你加入这个保险后取得的帐号。NI 是英国国家社会保险号(NA TIONAL INSUR ANCE

NUMBER)的简称。英国的社会保险,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英国的福利制度,这是一个非常负杂的体系。NI和在英国的工作收

入是息息相关的。

1、纳税人:

国民保险税的纳税人是雇主和雇员以及自营人员。

2、征税对象:

国民保险税的征税对象是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所得,以及自营人员从事各项独立劳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实行定额征收制,

没有最低生活费和其他任何宽免。

3、税率:

国民保险税实行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的税率相同,由雇主负责扣缴和申报。英国国民保险税的税率为10%。个人所得税和

国民保险税通常由雇主在工资中自动扣除后代缴。年收入在4385英镑以下的领取国家救济金的个人则免缴任何税收。

五、征管制度

英国税收管理部门由国内收入局和关税与消费税署组成。国内收入局负责直接税的管理,关税与消费税署负责间接税的管理。

国内收入局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1、执行与直接税有关的法律法规;

2、向财政大臣提出对直接税管理的相关建议;

3、管理众多下属分支机构及办公部门。

国内收入局下设专门办公室,分别负责如津贴计划、原油税收等专项事务;而大多日常税务工作是由地方税务办公网络实施。这些地方税务办公网络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

一是咨询中心。该中心负责处理纳税人的一般咨询和分发税务表格及税务宣传小册子。

二是服务办公室。这些部门负责日常评估和征收工作。

三是地区办公室。这些部门负责检查纳税人是否遵守税收法规。

英国的纳税年度(亦称财政年度或评估年度)与中国不同,始于当年 4 月 6 日止于次年 4 月 5 日。

在 1995-1996 纳税年度以前,对个人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评估完全是税务部门的职责。自 1996-1997 纳税年度以来,随着纳税人自行估税体系的引入,评估责任由税务部门转移到了纳税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税额评估的准确性和上缴的及时性。

(一)自行估税体系:

如果纳税人的当期应纳税额通过源泉扣缴制或者随薪付税制仍不能被全额征收,其应纳税额必须经过正式的纳税评估。纳税人可自行计算年度内应纳税额,税务机关负责核查;纳税人也可选择由税务机关计算应纳税额。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第一步须进行纳税申报。其具体程序如下:

1 、每年四月初,税务机关向有关纳税人发放纳税申报表。申报表格包括八页基础表格和一系列辅助表格。每页基础表格可用于申报不同类型的收入和所得,辅助表格用于申报特殊情况的收入。

2 、税务机关还为那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系统申报的纳税人提供电子申报表式(磁盘版)。个人纳税人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申报。

3 、纳税申报表上只须填报本年度的相关纳税信息。

4 、纳税申报信息应完整。申报表不允许遗漏数字或者信息缺失。纳税人应保存相关账目及证明资料,以备税务部门调查纳税申报信息的准确性。

5 、纳税申报表中设有“税额计算”一栏,纳税人可选择填写或保持空白。在后一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将代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的复印件交给纳税人。这两种情况,均被称为自行估税。

6 、纳税申报表必须在下述日期以前交回税务部门备案:

(1)由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的,为次年 1 月 31 日;

(2)由税务部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为次年 9 月 30 日。

7 、纳税人未能在 9 月 30 日前上交纳税申报表的,将失去由税务部门计算其应纳税额的权利。同时,税务部门有权拒绝纳税人在 9 月 30 日之后报送的任何纳税申报表(除非“税额计算”栏填写完整)。在申报表被拒收的情况下,纳税人必须自行填写“税额计算”栏,且即便是项目填写齐全的纳税申报表,其最终申报也很有可能被延迟至年度备案日期之后并被处以罚款。因迟申报造成的延期缴纳税款仍不能免除被加收附加费及滞纳金利息。

8 、税务部门有权在纳税申报表备案后 9 个月内对纳税人的自行估税结果予以调整。

9 、纳税人有权在当年度纳税申报表备案后 12 个月内就其自行估税的结果予以调整。如纳税人发现自行评估的税金出现错误导致其多缴税款,可在申报表备案之日起五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

10 、自行估税应纳税款支付方式如下:

(1)第一次支付日是在自行估税年度当年的 1 月 31 日;

(2)第二次支付日在自行估税年度当年的 7 月 31 日;

(3)最后的余额支付必须在年度纳税申报表备案日之前完成,即次年的 1 月 31 日前。

例如,对于 2002~03 年度的应纳税款,其支付日分别为 2003 年 1 月 31 日、 2003 年 7 月 31 日和 2004 年 1 月 31 日。

(二)可征收税额告知:

没有收到纳税申报表的个人纳税人,但有税务部门未掌握的应税收入或所得的,必须在纳税年度结束前六个月内向税务部门申报其收入所得。如不执行该项规定,税务部门将予以处罚。下列情况纳税人免于告知:

1、纳税人无资本所得;

2、非高税率纳税人;

3、纳税人所得取决于税收源泉扣缴或者按照 PA YE 体系处理。

(三)调查:

在自行估税体制下,税务部门采取先接收后检查的方法进行纳税申报表备案管理。申报表中信息的明显错误于当时调整,而

对于申报的收入和所得总额当期不予核查,但所有的申报表都会进入后期核查和抽查。

1、税务部门的调查一般是申报信息进行核查,多数调查案例基于随机选择。

2、一般说来,调查必须开始于年度申报表备案日起的 12 个月内。如果在 12 个月内税务部门没有进行调查,纳税人就可以确

定其自行估税结果(即申报表上对于涉税事实的全部披露)即为最终申报。然而,如果纳税人被发现没有做出全部披露,税务

部门在 12 个月后可以采取…发现评估'的办法。自行估税体系下的…发现评估'时间期限规定如下:

(1)涉税事实披露不完整,但无疏忽和隐瞒的,为自行估税年度后的第六个税收年度的 1 月 31 日前;

(2)有疏忽和隐瞒的,为自行估税年度后的第二十一个税收年度的 1 月 31 日前。

(四)决定:

如果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纳税申报备案的,理事会官员有权就应纳税额做出决定,其计算依据是纳税人的相关信息。

在决定做出之后,纳税人无权就此进行申诉,也无权缓缴税款。避免决定的唯一方式是纳税人按期完成申报备案。

(五)申诉:

在自行估税体系下,纳税人有权就税务部门做出的有关决定提出申诉。申诉主要有下面几类:

1、就所处罚款的申诉;

2、就所处附加费的申诉;

3、就税务部门在调查期间要求提交的文件、记录等进行申诉;

4、就自行估税调查后作出的调整意见进行申诉;

5、就…发现评估'中与相关情况不符的结果进行申诉;

6、就…发现评估'进行申诉。

(六)申诉程序:

一般说来,申诉应在税务部门做出相关决定 30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对于有争议的自行估税和发现评估,纳税人可以在等待

申诉结果时申请缓缴其全部或部分税款。具体如下:

1、缓缴税款申请需经税务机关同意。税务机关未同意的缓税申请可以提交给诉讼官员。

2、对于有争议的评估中需按期支付的税款,应于纳税期限前正常支付。如果诉讼结果有利于纳税人,多缴税款将予以返还。

3、大多数的申诉通过以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非正式探讨的方式来解决,最后就应纳税额达成一致。若以此种方式仍无法解

决的,申诉可以提交至诉讼官员。诉讼官员有两类:一般官员和特别官员。

4、一般官员由大法官任命,负责听取地方的诉讼案件。他们一般没有正式的税务资格,很类似地方法官,兼职无薪。他们的

助手是地方的律师或会计师,薪金由税务局支付。一般官员处理的案件多为简单直接的案例。

5、特别官员同样由大法官任命,很类似巡回法官,巡视全国和听取复杂的涉税案件。他们是全职带薪的税务专家,至少应具

备十年以上的合法资格。

6、诉讼官员可以确定、减少或者增加有争议的评估,且他们的结论是最终结果。但无论是税务机关或者是纳税人都可以对这

些结论中的法律观点表示不满意和采取进一步上诉,首先上诉至高级法院,然后是上诉法院,最后是上议院。

7、申诉到诉讼官员所需费用通常不高。各方负担各自的费用且诉讼官员正常情况下不能要求败诉方向胜诉方支付费用(如果特

别官员认为纳税人的行为完全不合理,他们也可能会这样做)。上诉至高级法院及以上则需相当高的费用。败诉的纳税人会被要

求支付税务机关的辩护费用和自己的相关费用。

英国税制(5)

[ 2005/9/20 11:58:00 | By: wangli3071 ]

推荐

关键字:英国、税制

六、国际税收

(一)个人所得税

1.对居民的税收:

英国所得税法案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四大类,即居民、普通居民、永久居民和非居民。所得税法案本身并没有对这些概念作出明确定义,具体的确定规则体现在法院判例之中。英国法的主要特点是从判例中概括规则。

按照判例法,税收意义上的英国居民一般指如下三大类:(1)事实上在英国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2)在英国有可使用的住房,且不在国外从事全日制工作者;(3)虽然不符合上述两项条件,但习惯或实际逗留在英国的人。

除了居民以外,英国还有普通居民的概念。年复一年地居住在英国的人为英国普通居民,大部分居住在英国的人既是居民,又是普通居民。按照上述第(3)条规则确定的居民同时也是普通居民。对那些在英国拥有住房者,若住房是其习惯住所,则既是居民,又是普通居民。但在某种情况下两者有所区别。如果你常住在国外,一年内在英国逗留183天以上,则视为居民而不视为普通居民;如果常住在英国,某一年去国外工作或度长假,不在英国落足,则视为普通居民而不视为居民;在英国购买或长期租赁住房仅供度假之用,偶尔光顾者,则是居民而非普通居民。纯粹的居民者和既是居民又是普通居民者在海外所得的纳税责任上稍有不同。如果纳税人仅是居民而非普通居民,其海外所得中的受雇工薪所得、投资所得(包括银行和房屋协会的存款利息、股息、证券利息、租金所得),只就其汇入英国部分承担纳税责任,即按汇入原则征税;当纳税人既是居民又是普通居民,且不是英国永久居民时,只有从非居民雇主取得的受雇工薪才能按汇入原则征税,其他从海外挣来的所得要全额申报纳税(某些项目可有扣除)。

在英国法律中,永久居民的概念对所得税而言只有极有限的意义。大多数居住在英国的人既是居民,又是永久居民和普通居民,任何形式的海外所得都不能按汇入原则征税,而要全额纳税。对于原来是英国永久居民,后移居国外,又返回成为居民或普通居民,有海外所得;或原来为外国永久居民,现来英国定居,有海外所得的情况下,就涉及永久居民的认定问题,以便确定哪些所得能按汇入原则征税,哪些不能。英国判例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相当模糊,并且前后不一致。大多数判例主张,如果父母为英国永久居民,儿女除非特别声明才放弃,否则自然为英国永久居民,不论现在居住何处、有何国籍;移民、结婚等场合,要通过法律程序特别声明,才能放弃或成为英国永久居民。在实际生活中,极少用到永久居民的规则。在绝大多数场合,通过居民身份的确认就可以完成纳税人性质及纳税责任的认定工作。总之,在英国税法中,被确定为居民者可能是非普通居民,普通居民和永久居民也可能是非居民。

虽然有上述原则性的分类规定,但现实生活是错综复杂的,有些情况通过原则难以明确地加以规范。这就需要对原则进行诠释、推理、具体化,以便能运用于各个具体情况。在英国,此项工作历来是由法院来完成的。100多年来,有许多判例涉及这个问题,所形成的主要规则可以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6个月的计算:由于6个月的概念很模糊,因此在法律中就明确6个月等于183天,即在英国逗留183天以上者为英国居民,不管是大年、小年,还是大月、小月。这一规则是在Wilkie v.CIR中确立的。在这一案中,当事人于1947年6月2日下午2时抵达英国,打算11月底离开。偶然事件迫使他选择购买11月30日的班机,然而航空公司取消了这一次航班,他只得于12月2日离开英国,因此,他在英国逗留了182天又20小时。当事人在与税务局的争讼中获胜,不被判定为英国居民。法官在审判中认为,6个月不能作月历而要作日历理解,6个月就是183天。在计算这183天时,不考虑在这一年内纳税人来英国的次数,只要在一年内累计达183天,才将其视为居民,到达的这一天和离开的这一天不计入这183天中。另外,这是英国会计年度的183天,而不是公历或任意的183天。因此,一个人从4月6日抵达英国,仅住183天即成为其居民;而另一个人从10月5日起在英国住了整整12个月,却不被看作居民。

(2)关于拥有可资使用住所的解释:当事人虽然没有在英国逗留达183天以上,但在英国拥有可资使用的房屋,且不在外国从事全日制工作,不论在英国逗留的时间长短,也是英国居民。这一规则是在In reY oung一案中确立的。在这一案中,一个外国商船船长在哥拉斯哥拥有一幢房屋,供其妻子和儿女居住,虽然他本人在该纳税年度仅在英国逗留了88天,但仍被认定为英国居民。

在Cooper v.Cadwalader一案中,将拥有解释为包括长期租赁,也就是说,当事人虽然并没有在英国购买住房,但如长期租赁了一个可自由支配使用的住处,即成为英国居民。

拥有住房必须是以本人名义,若是以妻子或家庭其他成员的名义拥有住房,则不构成使本人成为居民的条件。在Turnbull v.F oster一案中,一个纳税人在马耳他做生意,且为该国正式居民。他的妻子在英国拥有一幢房子,他及妻子几乎每年都要光顾那里,住上一段时间,他本人的居住时间不到成为英国居民的标准,也不因其妻拥有住房而成为英国居民。

住房不必是严格意义上的,只要是可居住的场所,如游艇、猎房等,都可作为判断的根据。在Bayard Brownv.Burt一案中,一个美国人多年居住在他所拥有的游艇上,这艘游艇一直停泊在英国Colcherstein的港口内,这个人被判定为英国居民。

上述住房概念不包括旅馆。在CIR v.Zorab一案中,一个英国国民在印度充当公务人员,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印度,退休前获得两年假期来英国度假,居住在旅馆里,被判定为非居民。

在运用上述规则时,当事人是否在英国实际出现,不被作为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个人不需要实际出现在英国而成为其居民。在Rogers v.IRC一案中,一个船长整个纳税年度不在英国,但家庭仍在英国,他被认定为英国居民。

后来,所得税法案作了更明确的规定,即已经在英国具有普通居民身份的英国和爱尔兰国民,如果仅为偶然原因离开英国在国外居住,仍作为居民进行征税;为获得英国居民身份的目的而非偶然原因居住他国,则不在此列。

仅仅拥有可资使用的住房还不是判定居民身份的唯一条件,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工作状况。如果当事人在国外从事全日制工作,该纳税年度不在英国落足,即使该当事人在英国有住房,也不能认定其为英国居民。在Reed v.Clark一案中,一个英国普通居民在英国拥有一幢房屋,与其父母共住。1978~1979年这一纳税年度,他在美国从事史志编撰工作,该纳税年度他被判定为非居民。

(3)关于习惯和实际逗留的解释:所谓习惯和实际逗留,是指当事人连续4年里每年在英国逗留91天以上,或在连续4年(以上均指会计年度)里访问英国,每年平均逗留91天以上或4年中累计在英国逗留1年以上。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从第5年起,就将其视为英国居民。如果当事人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意图,那么从一开始就可认定其为居民。这一规则是在上议院对Levene v.CIR和Lysaght v.CIR两个案例的判决中作出的。

英国居民应就其世界范围内的所得缴纳所得税,而不论其是否汇入英国。英国非居民可就其某些境外所得享受优惠待遇。对英国和其他国家都应课税的所得,英国将单方面或根据税收协定给予双重税收抵免。

英国居民的定义不是税法规定的,而是通过法院判决和税收实践发展起来的。其他国家的居民可能同时还是英国的居民,因为他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居住在几个国家。国籍对判断居民身份并不重要。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英国停留183天的个人,被视为英国居民。判断居民或非居民身份一般以整个纳税年度为基础,但下列情况除外:

①一个新的永久性居民从其入境之日起即为英国公民。

②到其他国家永久定居的人,从其离开英国之日起不再是英国居民。

③在整个纳税年度,在国外从事全日工作的人,如果他在一个纳税年度回英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或连续5年中平均每个纳税年度不超过3个月,则从其离开英国之日起即为非居民。上述个人从恢复在英国的永久居住之日起又成为英国居民。

年度总所得是把各项所得汇总并扣除一定可扣除费用,总所得减去个人宽免额为应税所得。1991~1992年,应税所得在23700英镑以下,适用税率为25%,超过部分为40%;若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入了应税所得,纳税人有权就已纳的预扣税要求给予抵免。

2.对非居民的税收:

对非居民,英国仅就其源于英国的所得征税,如果他在英国通过分支机构或代理人从事商业活动,则对其资本利得征税。(1)投资所得。直接支付给非居民的租赁所得,应由支付者按基本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有时也可由英国银行代扣代缴。英国非居民的来源于英国特定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免缴预提税及利息税。一些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对英国的股息规定有全部或部分税收抵免,但一般不适用于非居民。

(2)受雇所得。非居民在英国境内的受雇所得要缴税。税收协定规定,非居民在英国某些部门从事短期工作的收入免税。在英国工作时间不超过183天,雇主不是英国居民,且不是由雇主的英国分支机构支付的雇员工资,也可以免税。

3.资本利得税:

资本利得税是对处理固定资产取得的资本利得征收的一种税。英国非居民来源于英国境内的利得要纳税,对来源于境外的利得仅就汇入英国的部分纳税。利得税按个人边际所得税税率来征收,全权信托为35%。

资本利得或损失根据其销售收入或市场价格扣除成本,或按照1982年3月3日的市价计算得出,某些购置费用和处理费用可扣除。

个人从受赠资产及其他营业资产获得的资本利得,可以延付资本利得税。个人年资本收入的第一个5500英镑免税,这项免除也适用于残疾人和代理人或为残疾人设立的信托,其他信托则有2750英镑的免税额。

资本损失只能冲减资本利得,但可以无限期向前结转,与关联方交易发生的资本损失只能冲减该关联方交易发生的资本利

得。

4.旅居国外者的税收:

根据临时合同在海外从事工作的人,可保留英国的居民身份,但只要他离开的时间符合条件,则他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可免税。在国外某些部门工作的人员及从事短期性工作的人的海外收入可免税。

(二)公司所得税:

1.英国采用的是管理及控制中心标准,公司的管理控制中心在英国,被称为是居民公司。通常依照董事会的开会地点,而不考虑主要的经营中心所在地。

2.1994年4月1日至1995年3月31日这一财政年度,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当公司全部利润不超过30万英镑时,适用25%的“小公司税率”;当全部利润处于30万至150万英镑之间时,有边际减除措施,以保证超过这一限额的利润统一按33%的税率纳税。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与英国公司同样纳税,资本利得作为普通所得纳税(英国的公司税1994年进行了调整,此前的税率与上述税率不同)。

最低所得税是按公司资产调整价值的2%确定的。当确定所得税时,公司必须将运用一般制度(即净利润的30%)所确定的税额与最低所得税(即资产的2%)相比较,两者的较高额为公司的应纳所得税。新机器和设备在头两年不承受最低所得税;就出口公司而言,应收帐款和存货也不承受最低所得税。

3.外国来源股息。从持有外国股份中收取的股息,要作为应缴的公司税的所得来处理。借助于外国税收抵免机制,或是通过单边减除,或是根据英国与子公司所在国之间的税收协定,来避免双重征税。税收抵免不仅适用于在支付股息时承受的任何预提税(直接税收抵免),而且只要在非英国公司中持有10%的选举权股份,也适用于由子公司承担的和由第二层、第三层等子公司承担的外国公司税(间接税收抵免)。

抵免以与有关股息相关的英国公司税税额为限,它是参照各项所得来源计算的,既不采用全球综合限额为基础,也不采用分国限额为基础。任何抵免或没有使用的部分抵免,不可以向以后结转或转回以前的会计期间。

4.支付给国外关联企业的股息、利息及特许权使用费。公司在向海外关联企业支付股息时,必须按正常方式支付预提所得税。支付给国外关联企业的利息及特许权使用费、版权费(但商标及其他专利权除外),在扣除25%后再计征所得税。许多协定对此类付款提供较低的预提税税率,或者规定免征预提税;但只有在款项的支付不超过正常交易水平时,才可获得上述税收抵扣。

支付给关联企业的利息适用较低预提税税率时,应对付款方的债务与自有资产的比例进行检查,如果比例超过1:1,税务机关将不同意对支付的利息进行税前扣除。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或债务人能够证明与关联方的交易同与非关联企业的同类条件相同时,那些在某些工业领域更高的负债率也是允许的。

如果税收协定取消,则利息不可扣除,或虽可扣除,但适用25%的非税收协定预提税率。被拥有75%股份的英国子公司支付给国外母公司,或另一国外的被同一母公司拥有75%股份的兄弟公司的利息,不适用有关税前扣除的规定。

5.集团公司。英国没有税务上的合并制度,但对公司集团的课税给予某些优待。

英国的集团减除规定允许纳税损失可以在同一公司集团的成员之间转移。可以转移用以冲抵利润的损失,包括营业损失、超额折旧或资本备抵、超额利息等。为了有资格获得此规定的优惠,公司必须有75%的成员关系来构成为此目的的集团。假定在公司间存在必要关系,损失通常可以转移给集团中的任何公司。对此规定的要求,必须在亏损公司会计期间结束之后的2年之内提出。

当母公司拥有子公司50%以上的普通股股份时,子公司可以在不用考虑缴纳预提公司税的情况下,支付股息。此外,当母公司缴纳了不能冲抵其公司税纳税义务的预提公司税时,它可以把这类预提公司税的全部或一部分,转移给50%以上经济利益受其控制的子公司,然后,子公司可以用那一项预提公司税冲抵自己的公司税纳税义务。

6.资本弱化。虽然有人认为英国对资本弱化方面并没有特殊规定,但是英国公司在支付给外国母公司股息时有确定的条件,这些是1992年7月16日英国议会

通过的税收法案中规定的。税收法案为能分配的股息制定了特别条件:

(1)借款者是英国公司;

(2)贷款者是非英国公司;

(3)贷款者拥有借款者75%的股份,或者一家非英国公司同时拥有借款者和贷款者75%的股份。

(任何国家的税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此文仅供学习参考。)

一、英国税制概况

作者:网上搜集文章来源:网上搜集点击数:1232 更新时间:2005-7-13

英国属于高收入的国家,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240 亿美元,人均GDP 为23753 美元。在高收入国家中,英国属于中等税负水平的国家。

一、英国税制概况

英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 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 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构成地方财政主要财源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划分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限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权限也受到中央的限制。

英国税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复税制。早在1798 年,英国政府为弥补英法战争所需经费,英国首相威廉. 彼得创办了一种新税,名为“三部联合税”,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所得税的鼻祖。但此时英国是以间接税为主。1799 年英国政府废除了具有所得税性质的“三部联合税”法案,正式颁布所得税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税制改变的契机,大战前的1911 年,英国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为20% ,而大战后的1922 年,就达到了45.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取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置的一些临时税种,开征了一些新税。

本篇文章来源于东搜站长站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83

二、英国1973 年的税制改革

作者:网上搜集文章来源:网上搜集点击数:703 更新时间:2005-7-13

二、英国1973 年的税制改革

1973 年英国政府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在税收制度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完善所得税制,将两种独立的所得税――基本所得税和附加所得税合并,实行统一所得税,并统一使用累进税率。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英国撒切尔下令采用货币学派理论为刺激经济增长也进行了税制改革,其主要措施是降低所得税税率,同时提高起征点。1977 年到1978 年度的10 档税率减少为1980 年到1985 年度的 6 档,最高税率也相应地从83% 降为60% ,起征点则由1978 年的6000 英镑提高到1985 年的15400 英镑。1983 ――1987 年中,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降低法人税税率,同时扩大税基。1988 年后,税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其主要内容是规范所得税税率;改变所得税中的扣除方法;

简并资产转移税级次,扩大免征额。

?引进增值税,取代购买税,改革流转税制度。1973 年英国引进增值税,对英国税制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其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后来,英国扩大了增值税范围,大幅度调整了增值税税率,使增值税的比重不断增加。

?降低关税税率。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贸易中,关税税率降低20% ,这对英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英国的税制改革,主要是围绕所得税、法人税、增值税三个税种进行,对战后税制格局进行根本性变革,其中心目的来实现经济的增长。1990 年,英国受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其经济增长率只有 1 。4% ,所以,梅杰政府开始了新的税制改革,主要内容是降低所得税,提高消费税。梅杰政府决定继续降低公司税税率,1991 年从35% 降到34% ,1992 年再降到33% 。为弥补收入损失,提高了消费税的征收比率,除增值税税率提高 2.5% 外,还提高了烟税、酒税、饮料及燃料等消费税税率。总之,英国的税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复税制。

本篇文章来源于东搜站长站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82

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translate?hl=zh-CN&sl=en&u=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ei=ZUPE TLjvPIXqvQPPs7nRCA&sa=X&oi=translate&ct=result&resnum=1&ved=0CCYQ7gEwAA&pre v=/search%3Fq%3DUK%2Btax%26hl%3Dzh-CN%26newwindow%3D1%26safe%3Dstrict%26c lient%3Daff-9991%26hs%3DIM2%26channel%3Dlink%26source%3Dhp%26biw%3D1280%26b ih%3D615保险税费

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translate?hl=zh-CN&sl=en&u=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ei=ZUPE TLjvPIXqvQPPs7nRCA&sa=X&oi=translate&ct=result&resnum=1&ved=0CCYQ7gEwAA&pre v=/search%3Fq%3DUK%2Btax%26hl%3Dzh-CN%26newwindow%3D1%26safe%3Dstrict%26c lient%3Daff-9991%26hs%3DIM2%26channel%3Dlink%26source%3Dhp%26biw%3D1280%26b ih%3D615印花税

中国税制的全部计算公式

1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 算扣除数 全率累进税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额×销售利润率)×税率 按超率累进计算的税额=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税率-速算扣除率) 速算扣除率也可以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即本级速算扣除率=上一级最高销售利润率×(本级税率-上一级的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率。 2增值税: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利润+租金+其他属于增值项目的数额 应纳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率-本期购进中已纳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 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10%)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进口货物: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档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其中: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吊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购进材料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3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方法的应纳税额=消费税单位税额×应税消费品数 实行从价定率方法的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应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 消费税应税产品的出口退税:应退消费税税额=出口挥舞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委托加工消费品,如果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进口消费品的纳税人,应在消费品报关进口后,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纳税人用于本企业基建的自制消费品、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和福利设施等方面的自制消费没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的,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4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完税价格(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率) 5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 6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允许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00146中国税制复习题

2011年中国税制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目前,我国耕地占用税主要采取预缴税款、联合办公征收、 同级批地同纺征收和银行扣款四种征税办法。 2.税收的基本原则包括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稳定原则三项。 3.税务检查的形式内容包括:重点检查、分类计谋检查、集中性检查、临时性检查、专项检查等。 4.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原料产品的资源绝对收益和级差收益征收的一种税。 5.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强制性和税收的固定性,本质上税收体现的是一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的分配关系。 6.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属于财产转移税。7.营业税税目中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和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税率为5%,娱乐业的税率为5~20%。 8.印花税采取由纳税人自行贴花、汇贴、汇缴和委托代征的征收方式。 9.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由销货方留存备查; 第二联为发票联,是购货方的记帐凭证;第三联为抵扣联,是购货方的 扣税凭证;第四联为记帐联,是销货方的记帐凭证。10.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分为两种,依据从价计征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据从租计征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的是。[C] A、纳税人销售林木同时提供林木管护劳务的行为 B、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销售酒水 C、电梯销售商销售电梯并负责安装电梯 D、建材城销售建材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 2、以下各项所得中适用加成征税的有。[A]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 3、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从起缴纳房产税。[C] A、生产经营次月 B、房产建成之月 C、生产经营之月 D、房产建成次月 4、位于某市的卷烟生产企业委托设在县城的烟丝加工厂加工一批烟丝,提货时,加工厂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600元,其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应在缴纳元。[A] A、在烟丝加工厂所在地、128 B、在烟丝加工厂所在地、80 C、在卷烟厂所在地、80 D、在卷烟厂所在地、112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下列消费品既征收增值税又征收消费税的有。[BD] A、从国外进口数码相机 B、葡萄酒厂销售自产的葡萄酒 C、烟酒经销商店销售外购的已税烟酒 D、从国外进口小轿车 E、木地板厂家在销售地板时赠送外购的高档手表 2、下列货物销售征收消费税的有。[BC] A、汽车销售公司代销小汽车 B、汽车修理厂销售汽车轮胎 C、金店零售金银首饰 D、化妆品生产企业出口化妆品

英国税制

英国的税收体制 英国的税收体制 一、英国税收的结构与特点 (一) 英国的税收由直接税和间接税构成,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直接税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资本转移税、土地开发税、石油税、遗产税及赠与税。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关税、消费税和印花税。 直接税中的所得税是英国税收的主体,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为30%略多。 (二) 英国的税收分配和征税权力 英国税收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在政府收入分配上,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非主要来源;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分配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力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地方税权也受到中央的限制,如1980年代英国颁布的《地方税收额封顶法》就是显著一例。 二、英国税制的演变历程 英国的税收制度经历过相当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英国近代税制的第一块奠基石是土地税。这是一种直接税,是汉诺威王朝从斯图亚特王朝继承下来的。1692年,英国国会授权征收土地税。这种简单的直接税在当时是带有“革命”意味的。因为这表示国王此后不再只“靠

自己养活”。此前,在西欧式的封建体系中,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是他们自己领地上的“国王”,英国王室和宫庭的日常开支只能依赖于王室领地的收入,只有战事来临,王室需要额外支出时,才召集国会,商量战争费用的解决办法,临时征收某项特别税收。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由于英王查理一世要求征收对苏格兰作战的费用而与议会发生冲突,最终爆发了英国内战。1720—30年代“无议会统治时期”,查理一世强行征收的“船税”,也是古代英国为抵御海盗进攻而在东南沿海征收的临时税收。查理一世无视传统惯例,欲行强征,激起了极大的民愤。迟至17世纪,税收在英国依然是非常的、战时的特殊现象。18世纪每一项新税的开征总会引起朝野舆论哗然、民众抵触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攻击。 不过,土地税的开征终使英国政府有了一项比较稳定的税收,并成为英国政府的财政基础。斯图亚特王朝末期,其土地税的收入占到政府总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其重要程度。英国的土地税不仅包括对土地征收的税,还包括对房屋、窗户、仆人、马车,甚至化妆扑粉、纸牌等征的税,其税率一般为10%,战时上升到20%。但是,纵观18世纪,土地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尤其是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税额固定的土地税就相应地减少了,到1793年时,土地税的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18世纪末以前,政府还大力征收间接税,其中最重要的是货物税、关税和印花税。18世纪是英国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世纪初英国约有500 万人口,而仅仅在18世纪的头40年中,其人口就净增了57万,故而向日益增长着的消费大众征税无疑是个好主意,所以政府在货物税上下功夫。1723年,沃尔波下令对茶叶、咖啡、可可征收货物税。由于饮茶和咖啡在英国日益普及,因而此税数量颇为可观。 在货物税中,给英国政府带来最大收益的是酒类消费税。据统计,在18世纪30年代的450万英镑年税收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酒类消费税,而到1760—1765年间,在480万年税中,300万英镑来源于啤酒与麦芽酒的消费税。对进口酒类也是征收重税的。如1800年,酒类进口税占总关税收入的60%以上。此外,英国政府还向砖头、淀粉、玻璃、盐、纸张、肥皂、蜡烛、皮革、煤、糖、烟草、木材、丝绸、铁条乃至于粮食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征税。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摘要: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但与西方教育体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课程设置;班级制度;作业与评价形式;中英对比 21世纪,世界科技文化水平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竞争激烈。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最终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 英国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他们的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定的课程。 在中国,初中生所学的全是必修科目。主要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等。 根据以上比较,笔者认为英国的课程设置有以下两个优点: 1.学生就必修课以外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他们开发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教长远的规划。

2.学生参加课程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班级制度 英国中学也实行班级授课,但他们的班很小,一般每个班20~30个人。他们的一个班的同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上课。每天早上班上的同学集中,班主任点一下名,布置一下相关事宜,然后就到自己所选的课程的教室与来自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 中国应该可以说是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少则50~60人,多可达80~90人,一个教室除了基本的教学用具和学生就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在分班的时候,很多学校采取的是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分成快、慢班。 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这种班级制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1.小班上课让学生更有学习主体的感觉,有利于教师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2.不同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有利于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维。 3.根据每门课程的学习水平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来上课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各科水平的教学。 三、作业和考试形式 英国中学生的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

英国税收制度简介

英国税收制度简介 英国税制简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税收法规和稽征管理制度的总称。税制体系以所得税为主体,辅之以间接税及其他税收。 英国税制沿革17世纪前,英国税制以原始的直接税为主体,并辅之以某些单项消费税和其他税收。17~18世纪盛行消费税,开始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1799年首创所得税后,税制结构发生变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接税收入已占税收收入总额的50%左右,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开始征收增值税,间接税比重上升,但仍以直接税为主要税收来源。1975年颁布石油税收法令,对石油公司征收石油收入税等。1976年8月对开发土地资源取得的收益或在土地所有权转移中取得的收益课征土地开发税。 到1990年设置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税、社会保险税、国内货物及劳务税、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石油收入税、土地开发税、印花税、资产转让税和关税等。其中,中央税收总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30.21%,公司税占12.09%,社会保险税占20.63%,国内货物及劳务税占34.14%,财产税占2.75%。 英国税制结构个人所得税以分类所得为基础采用对综合所得计税的办法。应税所得分为六类,即①经营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所取得的租赁费、租赁佣金及类似支付的所得;②森林土地所得;③在英国境内支付的英国与外国公债利息所得;④工薪所得;⑤英国居民公司支付的股息红利所得;⑥经营及专业开业所得、外国的经营与财产所得,未经源泉扣缴的利息、养老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外国有价证券利息以及其他类型所得。纳税人分为常住居民、非常住居民、非居民三种。居民指:①在英国征税年度内停留6个月以上;②连续5年中每年有3个月以上居住在英国;③在英国有住所,并在英国居住,不论其停留时间长短。但自己全部时间在国外从事经营、其他职业或受雇佣者等除外。④居民一般要按其在世界范围的所得纳税,居民如果具有英国国籍法规定的英国人资格,可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享受基本生活扣除待遇。非居民则仅就其在英国的源泉所得征税,一般不享有基本生活扣除待遇。但是有英国人资格者可按其英国所得占其在世界所得的比例给予基本生活扣除。纳税人应税所得的计算是将各类所得分别扣除其法定扣除项目(如经营所得的合格经营费用),求得各类所得(包括已从源泉征税的所得)的综合所得,再扣除生计费用后,即为实际应税所得。各类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时,允许依法冲抵盈亏(如经营亏损可用总所得冲抵),然后依分级差额累进税率计征。从源预扣的已缴税款,可抵免应付税款。个人所得税采取自行申报办法纳税,同居夫妇可联合申报或分开申报。公司税即公司所得税,1947年开征。1970年颁发的所得与公司税法和1979年的资本收益税法是征税的主要法规。公司税纳税人是居民公司与非居民公司。公司包括按公司法及其他法令注册的实体(无论是有限的或无限的),也包括商业部批准的除单位信托公司及合伙企业以外的非公司组织。合伙企业成员在合伙企业利润的份额也应作为相应会计期应税利润总额一部分缴纳公司税。居民公司指其中心控制与管理在英国的公司。董事会议所在地是确定居所的基本标准,不管公司注册地与企业进行实际活动地点在何处,居所在英国就是居民公司。居民公司要就其在全世界范围所得纳税。不属居民公司的公司(包括外国公司)为非居民公司。非居民公司仅就英国源泉所得纳税,常应参考双方有关双重征税条约确定。公司税的应税所得范围与个人所得税的6类应税所得相似。应税所得额是将公司在每一会计期的应税利润总额(包括按不同类目计算的该期所得)加上资本收益,扣除允许减除的损失、费用和

自考中国税制重点简答汇总

简单说明我国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依据。 标准答案:中央税:属于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 地方税:税源分散,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税;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积极性。 简述税务机关的权利。 标准答案:执法的相对独立权;征税权(税务机关最基本的权利);税法解释权;估税权;委托代征权;责令提供纳税担保权;税收保全权;强制执行权;行政处罚权;税收检查权;税款追征权。 简述“三性”特征的关系。 标准答案:(1)“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的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3)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4)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5)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简述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标准答案:(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标准答案:(1)前转(由卖方向买方转嫁);(2)后转(由买方向卖方转嫁,厂商让利); (3)消转(提高效益,消化掉税负)。 试比较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的优缺点。 标准答案:——比例税率:优点:(1)计算简便。(2)不论征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税率,不影响流转额的扩大,适合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 缺点:对收入调节的效果不理想。就高,低收入者难以承受。就低,对高收入者缺乏调节作用。 ——累进税率: 优点:(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多得多交,少得少交,无得不交,最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2)据以征税,将缩小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缺点:计算和征收都比较复杂。 ——定额税率: 优点:(1)计算简便,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2)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和规格标准统一的产品。(3)有利于企业改进包装。(4)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客观上会减少税收收入。 论述现代国家税收的经济职能。 标准答案:(1)调节总供求平衡。一般而言,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总需求膨胀时,,应采取增税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应采取减税政策。 (2)调节资源配置。直接税,主要是各种所得税,直接影响投资报酬率,进而影响投资倾向;间接税直接影响的是消费水平,进而影响投资规模的变化,同

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对比分析

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对比分析 班级:会计0902班姓名:袁文岑学号:090310021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与进步,我国相关的税收制度也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中,个人所得税作为其中影响程度最广的税种,似乎在近年来难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存在着政策制度不完善,实施乏力的情况。出现了诸如:调节收入差距力度不够乃至有助扩大的趋势;税种不完善,征税面较为狭窄,难以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实施力度与效率低下,税收结构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国外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经验,因而相较之下,更为完善和进步,也对人民的生活起到更大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种收入差距社会保障 正文: 自从1994年正式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每年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在现代税制体系中,对个人收入起调节作用的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个人所得税是在收入分配的最终环节——个人所得环节征收的税种,属于直接税,最能体现税收普遍、公平的原则。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从而达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的。的确,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国家发挥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然而,我们明显感觉到,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的个税制度日益显现出他的弊端,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都有着消极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国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的初衷,英国在1799年便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开历史先河。作为一种先进的、有助与社会稳定与公平的政治武器便随之被诸多国家所借鉴,并在之后的两百余年里不断完善,发展至今。然而,我们国家现在征收个税的现状是,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尤其是现行的分项按此征税的个人所得税制,对于工薪阶层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对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则采取20%的比例税率,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主体,他们作为社会的中坚阶层,是社会的主要群体。他

中国税制增值税

第四章消费税 1.某珠宝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进珠宝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万元,本月货到并验收入库。 (2)生产领用当期购进的80万元珠宝坯,并全部形成珠宝成品(成本100万元)。 (3)销售珠宝成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额为120万元。 (4)领用珠宝成品(成本价为20万元,按同类产品销售价计30万元)用于金银镶嵌首饰。 (5)零售金银镶嵌首饰,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为20万元;零售钻石饰品,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为15万元零售;零售铂银镶嵌首饰,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为10万元。 (6)批发销售金银镶嵌首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额为30万元。 请计算该珠宝厂当月应纳消费税。 答案: (1)购进珠宝坯属于原材料,不属于消费税的范围,既不征消费税,也不存在外购已纳税的抵扣。 (2)生产珠宝成品属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在销售时征收。 (3)销售珠宝成品应纳消费税=120万×10%=12万元 (4)领用珠宝成品生产属于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金银镶嵌首饰应在领用时征珠宝成品的消费税。 领用珠宝成品的应纳消费税=30万×10%=3万元 (5)金银镶嵌首饰和钻石饰品应在零售环节征消费税,零售铂银镶嵌首饰不属于在零售环节征消费税的范围,应按生产销售征生产环节的消费税。 应纳消费税=[20万/(1+17%)] ×5%+[15万/(1+17%)] ×5%=1.4957万元(6)销售金银镶嵌首饰应在零售环节征税,批发环节不征税。 (7)该珠宝厂当月应纳消费税=12万+3万+1.4957万=16.4957万元 2.某卷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8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A卷烟100箱,每箱售价16800元(不含增值税)。 (2)销售B卷烟200箱,每箱12000元(不含增值税)。 (3)销售C卷烟的价格经常变动,上旬销售75箱,每箱售价5200元;中旬销售60箱,销售价4800元;下旬销售了85箱,销售价5000元。 (4)将20箱A卷烟以每箱5000元的价格销售给某供应商。 (5)用B卷烟28箱抵偿债务。 (6)将10箱C卷烟作为礼品赠送。 (7)期初库存已税烟丝40万元,本期购进已税烟丝60万元,期末库存已税烟丝35万元。 (8)新研制一种低焦油卷烟,提供10大箱用于展览会样品,并分送参观者,这批新产品尚未确定售价,其实际成本为每大箱6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 (9)受托加工一批与A同类的卷烟10箱,收到原材料8000元,收取加工费2000元,垫付辅助材料1000元。 请计算该卷烟厂当月应纳、应扣多少消费税。 答案: (1)A卷烟每标准条单价16800/250=67.2元,适用税率45% 应纳消费税=100×150+100×16800×45%=771000元

00146自考中国税制考前复习重点

001461110中国税制 1.税收“三性”中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税收的“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其 核心特征是无偿性。 2.简述税收的含义? 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社会再生产的 总过程中,是一个分配过程. 3.征税权利主体是什么? 征税权利主体是指征税方。 4.简述我国税法的分类? 我国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规章。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 言是否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是对等的。 6.什么是偷税?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 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 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 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是偷税。 7.什么是抗税?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8.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什么权利? 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政治权力。 9.委托代征权是否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委托代征权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10.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什么? 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强制征收。 11.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哪些? 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适应范围广泛性 ;取得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的稳定性12.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什么措施 ,体现的是经济职能? 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低税或补助 ,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职能. 13简述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 ⒈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依据国家的政治权力,具体表现 在税收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的,税法 作为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必须遵守。⒉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国家征税后 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从财政活动 的整体来看,税收最终通过政府提供公共 产品等方式用之于纳税人,体现了税收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就某一具体的 纳税人来说,其所缴纳的税款与其消费的 公共产品中的价格并不一定是相等的。⒊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 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 定的特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 变。 14简述税收“三性”的关系? 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 ,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 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 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 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1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 言是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否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 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16税收职能中,最首要的、基本的职能是 什么? 税收职能中,财政职能是最首要的、基本 的职能。 17简述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是指构成一国税制的基本要素, 尤其是构成税种的基本元素,也是进行税收 理论分析和税收设计的基本工具。它包括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 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为税收制度 的基本因素。任何税种如果缺少这三个要 素中的某一个,均不能成立。税收分类是 按一定标准对各种税收进行的分类,一个 国家的税收体系通常是由许多不同的税种 构成的。每个税种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 能。 18什么是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是指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 标准。 19从价计征的税收,计税依据也称为什么 ? 计税金额 20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 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税率 2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什么? 超额累进税率 22简述税收要素的构成? 税收要素的构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 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 23什么是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 高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 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 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 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按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24简述税负转嫁的概念及其形式?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 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 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 现象。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 25什么是间接税? 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 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 26对收益额课税,税负不能转嫁,属于哪 类税? 直接税 27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征税对象 28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 可分为什么? 直接税和间接税 29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和联系? 起征点不等于免税,起征点是对征税对象应 当征税的数量界限。征税对象达不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达到并超过起征点,按全部数额 征税。免税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纳的税 额不予征收。两者的区别是:起征点是不需 要纳税,即没纳税义务;免税是应该纳税而 国家减免,有纳税义务而不需要实际交纳, 其法律性质是不同的。两者的法律地位也不 同,由于起征点是决定是否具有纳税义务, 所以一般只有国务院才能设立起征点,而免 税则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税务总局也可以免税。 起征点是不到不征,达到或者超过全额征收; 免征额是不到不征,达到的就其超过部分征收。 30什么是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 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 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 、税率、减免税等,是国家向纳税人行使征 税权和纳税人负担纳税义务的要件,只有具 备这些要件时,纳税人才负有纳税义务,国 家才能向纳税人征税。 31简述税制原则?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 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ShareAmerica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ShareAmerica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ShareAmerica 每年4月15日是美国人报税截止日,今年因为恰逢复活节周末,因此延长到4月18日。交税是民众应守的法律义务,由于美国的税法相当复杂,因此填写税表就成为许多人的“负担”,根据国税局(IRS)的统计,2016年美国人报税填表平均花费13个小时及210美元。对于美国人的税率我们有位读者有兴趣,问道:“听说美国的个税蛮高的,是真的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回答起来还颇费口舌。 根据现有的税法规定,2016年美国的联邦个人收入所得税(个税)的税率最低是10%,最高是39.6%。从最高税率来看,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比较低的,以G7国家为例:个税最高的是法国,最低的是加拿大。以下是G7国家个税最高税率: 法国:59.6% 德国:57% 日本:55.95% 英国:50%

413351—415050美元,税率35% 415050美元以上,税率39.6% 夫妻合报(也可以分开报税,但税率不一样) 0—18550美元,税率10% 18551—75300美元,税率15% 75301—151900美元,税率25% 151901—231450美元,税率28% 231451—413350美元,税率33% 413351—466950美元,税率35% 466950美元以上,税率39.6% 美国的个税税率采取的是大部分国家通用的累进税制,以夫妻合并报税为例,家庭年收入在18550美元以下的,税率为10%;收入在18551美元到75300美元之间的,税率15%。需要指出的是,收入在18551美元以上的家庭,并非所有收

英国税收居民身份认定规则-国家税务总局

英国税收居民身份认定规则 一、个人 自2013年4月6日起,英国的税收居民身份须根据“法定居民身份测试”(Statutory Residence Test)的结果判定,2013年金融法案第45条1列明了法定居民身份测试的内容,并判定什么属于英国税收居民,什么不属于英国税收居民。测试内容包括个人在英国停留的时间、是否仅在英国有家、是否在英国从事全职工作以及与英国的关联等。 一般来说,在英国逗留超过半年的个人很有可能被判定为英国税收居民。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发布了一份有关法定居民测试指引2,同时在网上设置了测试工具(Tax Residence Indicator)以供个人查询自己的税收居民身份。 如个人的情况较为复杂,应同时参考HMRC有关居所(residence)、住所(domicile)和汇款的指引3,也可以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网站的相关网页或向他们的税务顾问咨询。 二、实体 大部分情况下,在英国注册成立或在英国进行管理及控制的实体都被视为英国税收居民。 1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ukpga/2013/29/schedule/45/enacted 2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47118/160803_RDR3_August 2016_v2_0final_078500.pdf 3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4893122.html,/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28018/RDR1-residence-domic ile-remittance.pdf

中国税制增值税真题与答案

【例1】某企业(一般纳税人)3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A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款已付,货未入库; (2)购进B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款未付,货已入库; (3)购进C材料用于职工运动会奖品,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 1000 元,税款170 元,款已付,货已入库; (4)将以前月份购入的用于生产的S材料改变用途,用于职工福 利,帐面成本10000元; (5)生产甲、乙产品各2吨,甲产品单位成本12000元/吨,乙产 品单位成本10000元/吨; (6)将生产的甲产品1吨销售,不含税价格为15000元; (7)将生产的甲产品、乙产品各1吨赠送客户。 要求: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 【答案】 当期进项税额: 作为工业生产企业,A材料未入库,不可计入当期进项税; B材料已入库,3400元进项税可从当期销项税中抵扣; C材料用于职工福利,不可抵扣进项税; S材料在以前月份购入,已计入以前月份进项税,本月做进项税 转出,进项税转出:10000 × 17%=1700元 当期销项税额: 销售1吨甲产品以不含增值税价格15000计算销项税额; 将甲产品1吨赠送客户,以同类货物销售价格15000元计算销项额; 将乙产品1吨赠送客户没有同类货物销售价格,应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率10% 当期销项税额=15000 × 17% × 2+10000 ×(1+10%) × 17%=6970 当期应纳税额=6970-(3400-1700)=5270元 【例2】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购销业务情 况如下: (1)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 的价、税款分别为23万元、3.91万元,另支付运费(取得发票)3 万元; (2)购进钢材20吨,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8万元、1.36万元; (3)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经税务机关批 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 (4)销售产品一批,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未到,向买方开具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42万元; (5)期初留抵进项税额0.5万元。 要求:计算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和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答案】 (1)销售产品办妥托收手续计算销项税额=42 × 17%=7.14万元

个人所得税最新现状分析

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税率结构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该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特别是1994年实施新税制至2004年,各级税务机关以强化对高收入者调节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

的征收管理,从而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从1993年的46.8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737.0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47.5%,年均增收118亿元,大大高于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同一时期收入增长最快的税种。从收入规模上看,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 的1.6%,迅速提升至2004年的6.75%.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 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个人所得税既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手段,还是人才竞争的因素之一,因此税负高低至关重要。而税率是影响税负的最主要因素。在设计税率时,各国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有所不同的。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指导思想是以调节个人收入为主,同时兼顾组织财政收入,并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了分类(项)税制模式,各类所得的适用税率也有所不同,有的实行累进税率,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美国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全国有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各州拥有包括立法权在内的较大的自主权,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均有独立的征税权,有自己独立的税收征管机构,各级税收管理机构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美国税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税制之一。其中以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复杂的扣除、宽免和抵免等规定表现得最为典型。复杂的税制为纳税人带来许多额外负担,加大了税收成本,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税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美国税制目前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公司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体,销售税和消费税等间接税以及财产税为补充的税制体系。 日本 日本税制是由50多个税种组成的复合税制。二战以后,日本形成了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均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体系。1989年消费税的征收使得间接税在日本税制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日本的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重逐渐趋向合理。目前,中央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以及地方政府的事业税、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等是其主要税种。 英国 英国税制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发展历程。17世纪前,英国税制以原始的直接税为主体,并辅之以某些单项消费税和其他税收。17-18世纪盛行消费税,开始建立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1799年首创所得税后,税制结构发生变化,到二战后,直接税收入已占税收收入总额的50%左右,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 法国 法国的税收制度十分完备,是西方国家税收体制的典型。与美国等国家不同,法国大部分税收是由国家征收的,如所得税、增值税和转移税。它们是中央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各地区地方政府所征收的税种是财产税和交易税。 俄罗斯 俄罗斯实行联邦制,俄罗斯税制带有明显的中央与地方税权分离的特点。联邦、加盟共和国(自治区、特定行政区域)和地方三级都有税收立法权,相应的就有联邦税、加盟共和国税和地方税三类税种。 新加坡 新加坡承袭的英国的法律体制,国会拥有税法制定权及修订权,税法的执行由国内收入署负责。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新加坡的经济主要依赖转口贸易,因此,在税制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关税和消费税。8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开始着手进行税制结构调整,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1994年新加坡开征了商品和劳务税(GST),此后一直为降低直接税和提高间接税作不懈的努力,目前新加坡间接税收入已占整个税收收入的35%左右。

中国税制计算练习题与答案

中国税制计算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月销售情况如下∶(1)采取现销方式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100000元,增值税款17000元;(2)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货已发出,托收手续已办妥,应收货款20000元,应收增值税款3400元;(3)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货款总额为100000元,合同规定本月应收货款10000元,由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要求下月付款;(4)收到预收货款20000元,商品尚未发出;(5)收到受托单位的代销清单,本月委托代销部分实现销售50000元。请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 2.某机械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8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外购钢材支付税金1.36万元,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 (2)外购钢材支付运费5万元,建设基金0.15万元,运输装卸费0.5万元,取得运费发票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 (3)从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低值易耗品,支付价款1万元,取得普通发票; (4) 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车床不含税价42万元,货已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 (5) 采用直销方式销售车床不含税价55万元。 请计算该机械厂8月份应纳的增值税。 3.某百货大楼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购销货物的税率均为17%): (1)销售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 (2)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开具普通发票,取得收入58.5万元; (3)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为60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同时支付货物运费10万元,建设基金0.9万元,保险费1.2万元,款项均已支付,并取得运输发票(票据均符合税法规定,并经过税务机关认证); (4)没收包装物押金4.68万元; (5)将上年购进的5万元货物用于职工福利,购进货物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0.85万元。 请计算当月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当月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4.某进出口公司9月进口商品一批,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700万元,当月在国内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900万元。该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 计算该公司9月应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 5.红星日用品加工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9月份取得销售收入总额18.54万元。计算该日用品加工厂9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6.某化工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份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化妆品给某商业企业,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0.40万元; (2)销售化妆品给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2万元; (3)以成本价转给下属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化妆品30万元,门市部当月取得含税收入30万元。 计算该化工厂10月份应纳的消费税。 7.某日用化工厂8月份将一批原材料委托某加工厂加工成化妆品。委托加工合同上注

00146-中国税制自考

税制概论 第一章 1.税收的“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其核心特征是无偿性。 2.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中,是一个分配过程 3.征税权利主体是指征税方。 4.我国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规章。 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对等的。 6.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经税务机关 7. 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是偷税。 8.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9.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政治权力。 10.委托代征权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11.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强制征收。 12.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适应范围广泛性;取得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的稳定性 13.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低税或补助,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职能。 14.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 15.税收“三性”的关系 1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17.税收职能中,财政职能是最首要的、基本的职能。 .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18.计税依据是指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19.从价计征的税收,计税依据是计税金额。 20.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税率。 2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 22.税收要素的构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 23.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体现征税的最基本界限的是征税对象。 24.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25.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26.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 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27.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税率。 税负转嫁的概念及其形式。 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增值税是间接税。 对收益额课税,税负不能转嫁,属于直接税。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征税对象。 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和联系。 税收实体法 第一章税制原则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制原则。 现代西方税收的公平原则,包含的内容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亚当。斯密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节约”税收原则。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标准是公平、简便和节约 提出四项九端税收原则的是瓦格纳。瓦格纳的税务行政原则具体包含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征税费用节约原则 2.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现代西方税收的原则:(1)效率原则: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尽量降低征收费用;((2)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3)稳定原则包括效率、公平、稳定。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1979年我国全面税制改革的核心是利改税。 1.“利改税”第一步改革的实施时间是1983年。 2.试行商品流通税的时间是1953年。 3.我国停征农业税的意义:(1)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除烟叶外的农林特产税),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停征农业税,对确保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农民将更加安居乐业;各民族将更加安定团结;城乡将得到统筹发展;(3)停征农业税,对基层政府职能转换意义重大;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将会逐步得到规范,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4)停征农业税,对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意义重大;有利于农民保护自身利益;(5)停征农业税,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农民生活会得到一定改善。第三章流转税制 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烟叶税、关税 外购的低值易耗品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可以鼓励企业改进包装的计税依据是从量定额征税。 消费税有调节消费的作用,具体指抑制超前消费、调节消费结构、诱导消费行为。 甲方将货物委托乙方代销,甲方销售实现的日期确定为收到代销清单的当天。 搬家公司收取的搬家费应征收营业税。 支付运费进项税额的抵扣比例是7%。 某商店为厂家代销布料属于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应征收消费税的委托加工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不包括增 值税 海关审定进口关税完税价格的基础是到岸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