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税制

英国税制

英国税制
英国税制

英国的税收体制

英国的税收体制

一、英国税收的结构与特点

(一) 英国的税收由直接税和间接税构成,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直接税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资本转移税、土地开发税、石油税、遗产税及赠与税。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关税、消费税和印花税。

直接税中的所得税是英国税收的主体,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为30%略多。

(二) 英国的税收分配和征税权力

英国税收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在政府收入分配上,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非主要来源;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分配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力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地方税权也受到中央的限制,如1980年代英国颁布的《地方税收额封顶法》就是显著一例。

二、英国税制的演变历程

英国的税收制度经历过相当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英国近代税制的第一块奠基石是土地税。这是一种直接税,是汉诺威王朝从斯图亚特王朝继承下来的。1692年,英国国会授权征收土地税。这种简单的直接税在当时是带有“革命”意味的。因为这表示国王此后不再只“靠

自己养活”。此前,在西欧式的封建体系中,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是他们自己领地上的“国王”,英国王室和宫庭的日常开支只能依赖于王室领地的收入,只有战事来临,王室需要额外支出时,才召集国会,商量战争费用的解决办法,临时征收某项特别税收。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由于英王查理一世要求征收对苏格兰作战的费用而与议会发生冲突,最终爆发了英国内战。1720—30年代“无议会统治时期”,查理一世强行征收的“船税”,也是古代英国为抵御海盗进攻而在东南沿海征收的临时税收。查理一世无视传统惯例,欲行强征,激起了极大的民愤。迟至17世纪,税收在英国依然是非常的、战时的特殊现象。18世纪每一项新税的开征总会引起朝野舆论哗然、民众抵触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攻击。

不过,土地税的开征终使英国政府有了一项比较稳定的税收,并成为英国政府的财政基础。斯图亚特王朝末期,其土地税的收入占到政府总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其重要程度。英国的土地税不仅包括对土地征收的税,还包括对房屋、窗户、仆人、马车,甚至化妆扑粉、纸牌等征的税,其税率一般为10%,战时上升到20%。但是,纵观18世纪,土地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尤其是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税额固定的土地税就相应地减少了,到1793年时,土地税的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18世纪末以前,政府还大力征收间接税,其中最重要的是货物税、关税和印花税。18世纪是英国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世纪初英国约有500 万人口,而仅仅在18世纪的头40年中,其人口就净增了57万,故而向日益增长着的消费大众征税无疑是个好主意,所以政府在货物税上下功夫。1723年,沃尔波下令对茶叶、咖啡、可可征收货物税。由于饮茶和咖啡在英国日益普及,因而此税数量颇为可观。

在货物税中,给英国政府带来最大收益的是酒类消费税。据统计,在18世纪30年代的450万英镑年税收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酒类消费税,而到1760—1765年间,在480万年税中,300万英镑来源于啤酒与麦芽酒的消费税。对进口酒类也是征收重税的。如1800年,酒类进口税占总关税收入的60%以上。此外,英国政府还向砖头、淀粉、玻璃、盐、纸张、肥皂、蜡烛、皮革、煤、糖、烟草、木材、丝绸、铁条乃至于粮食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征税。

小威廉·皮特首相是自由贸易的忠实信徒,认为高额关税壁垒不利于经济发展,对付英吉利海峡走私贸易的有效办法是大大降低关税,使走私者无利可图,这个做法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仅仅1790年,英国海关收取的葡萄酒关税就增加了29%,烈性酒关税增加63%,烟草关税则增加了89%,1792年海关给英国带来了100万英镑的关税收入。

近代英国税制诞生的直接推动力则是沉重的债务压力。在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欠下了2460万英镑的债务,随后的北美独立战争使债务增加到了2.31亿英镑,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反法同盟耗资更巨,在滑铁卢战役后,英国的债务总额高达8.2亿英镑。偿还不断增长的巨额债务成了18世纪历届英国政府的大事,从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到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皮特等,无不为开辟财源、清偿债务而竭尽脑汁,而近代英国的税收体系也因此逐步建立起来。

债务压力使政府开始寻找新的税收来源。1798—1799年,小威廉·皮特引进了所得税的概念。由于18世纪后半期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主义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财富的分配愈加不公,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所以一项渐进的所得税是向商人和工业家们收税的合理的逻辑发展。

所得税草创之时,效果并不理想。1799年预计可征收1千万英镑的所得税,结果只征收到了一半左右。只有到了小威廉·皮特的继任者亨利·阿丁顿手中,所得税才逐步成型。亨利·阿丁顿在1803—1804年的财政预算中,修改和调整了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他的所得税后来以财产税而知名。他认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不在于提高税率,而在于保障对财产的准确估价,从而有效地征收税收。他的最高税率,是收入在150磅以上者纳1先令,较小威廉·皮特的税率少了一半;而收入介于60到150磅者,纳3便士。这样温和的税率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实现的税收与预算计划十分接近,如1803年预算收入为450万英镑,结果却征到了476万英镑。阿丁顿把他的财产税划分为A、B、C、D、E五类,分别是土地和建筑物税、土地产出税、基金持有利息税、商业利润和薪水税、年金与养老金税等。这种划分能够对个人收入做出精确的估价,其基本要素一直延用至今。故此,有些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亨利·阿丁顿是现代英国税制之父。

从英国税制史的角度来看,18世纪是一个筚路蓝缕的开创时期。从税制结构的演进来看,

则浓缩了人类社会税制结构演进的一般过程,从简单直接税的开征到间接税大量推行的复合税制,而19世纪初所得税——现代直接税的正式确定,则使英国的税制结构基本定型,一个适应并能促进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税制改变另一个重要的契机。大战前的l911年,英国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为20%,而大战后的1922年就达45.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取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置的一些临时税制,开征了一些新税种。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税收制度又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具体包括:

①完善所得税制,将两种独立的所得税,即基本所得税和附加所得税合并,实行统一所得税,并统一使用累进税率;

②引进增值税,取代了购买税,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实行的消费税和选择职业税;

③降低关税税率,在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贸易中,将关税税率降低20%。

1980年代以后,为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英国再次对税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改革措施有:

①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起征点。个人所得税最高由原来的83%降为60%;基本税率由原来的33%降为30%,1988年以来降为27%,最后预定降为25%。同时,税率档次由原来的11级降为6级,1988年又进一步规范化为25%和40%两级。

②调整公司所得税税率,鼓励投资。公司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52%降为1986年的35%。废止对机械设备及生产性建筑物的特别折旧和库存转换制,以扩大税基。取消国民保险附加税和投资所得附加税,减轻企业负担。

③改革流转税制度,积极推行增值税。将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8%分期提高到12.5%和15%,并扩大了增值税税基。上述改革逐步形成了英国的现行税制。

近些年来,英国一直保持着低税制的商务环境,以利于商业发展和吸引外国投资。英国目前的公司税标准税率是24%,增值税为20%,在欧洲属较低水平。英国还有更多的减免税条款,如对商业利润不征收地方税,高级管理人员享受优惠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英国具有世界上最广泛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网络。对公司内部选择购买股权的灵活税收政策使英国成为欧洲中最支持企业发展的国家之一。

三、英国的主要税法

英国没有独立的税收法典。当涉及某一领域的税收法规数量太多时,则汇编为一部法案。主要的税收法律有如下十五种:

《1891年印花税法》;

《1970年税收管理法》;

《1975年石油税法》;

《1983年增值税法》;

《1984年遗产税法》;

《1988年公司所得税法》;

《1990年资本折扣法》;

《2001年资本折扣法》;

《2003年所得税法》;

《2003年所得税条例》;

《2005年所得税法》;

《2007年所得税法》;

《2009年公司所得税法》;

《2010年公司税法》;

《2010年税法》。

除上述法律外,法庭判决(即案例)也有补充效力,不过,案例只是解释性而不是立法性的,而且法庭判决是以更高级法庭以往的判例作为依据。对税法不够清楚或存在疑问的地方,在实践中形成的特别解释或说明也可以提供司法指导,虽然它没有法律效力,但一般都能得到采用。

四、英国的税务管理

英国政府负责税务管理的是英国收入与海关管理局(HM Revenue & Customs),由以前的英国国内税务局(Inland Revenue)和英国海关与消费局(HM Customs and Excise)在2005年合并而成立。该机构负责增值税、关税与消费税等的征管。

税款的征收一般以纳税人填写的纳税申报表为依据。公司应在申报表之外附加其年度会计报表,如果公司在正常的税款支付期之前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税务官员估定税款(财务结算期结束的9个月之内),那么税务当局可对其处以罚息。

个人应在其纳税申报表中详细填报其所得、利得及其申请的费用、津贴、折扣等。独立个人劳务者也必须在申报其应税的经营或职业所得时附送经营报表。雇员如没有别的投资收入,可由其雇主代扣税款(对于此类纳税人,税务机关一般隔几年才会要求其填报纳税申报表)。纳税人一般须在收到报表30日之内填报。

公司税按每个财政年度(由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规定的税率申报纳税。英国公司所得税亦称“公司税”或“法人税”,是对法人实体的利润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英国公司所得税的开征比个人所得税晚,1947 年才开征公司所得税。1947年前,英国公司利润包括在第四类所得之中,交纳常年利润税。1947年英国在公司所得税以外,单独课征公司利润税。1965年英国税制改革时,废除了以往的所得税和利润税制度,创立了单一的公司所得税,并将资本所得了纳入公司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为了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制订了一些税收优惠措施,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的税负,并且对中小企业采取某些特殊政策,鼓励其发展。

英国的单一公司税制适用于本土和非本土的公司。一般情况下,外国公司设在英国的分支机构不享受较低的公司税率。中国公司设在英国的分支机构,根据中英之间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中非歧视条款,英国税务局允许企业享受低税率。

增值税是指对在英国经营期间,提供商品或服务产生的增值部分所征收的赋税。英国1973年开始征收增值税,1983年颁布《增值税法》。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英国提供应税商品和劳务,旨在通过营业过程获得收入的个人、合伙企业、团体或公司;从事进口业务者。课税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等。

国内商品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收到的销货金额及报酬总额。进口商品的计税依据是支付的报酬或海关确定的价额。英国增值税有三个税率,即标准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或免税。低税率适用于国内使用的燃料和电力。零税率相当于许多国家所说的有收回已纳税款权利的免税,主要适用于食品、书籍与出版物、客运及出口品等。免税主要适用于某些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财产交易、教育与健康服务及某些非营利活动。为避免双重课税,用于应纳税的商品和劳务所缴纳的增值税允许抵扣。增值税纳税人每年向关税和消费税局申报四次,即每3个月申报一次。纳税人必须在每个纳税申报期满后的1个月内提出纳税申报表,并同时缴纳相应的税款。

年营业收入(可征税产品价值)超过5.6万英镑的公司,均须进行增值税登记。英国的现行标准增值税率为20%,某些商业活动、产品享受减免增值税。如果公司年营业收入低于5.6万英镑,登记增值税也是允许的,而且在公司购买用于业务的物品时,可以索回增值税。整个欧盟采用一种相同的关税制度。进口货物到欧盟时征收关税,但在欧盟之间跨境转运则无须缴纳关税。印花税是公司进行收购活动的一项重要税收。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份被收购,则按收购价征收0.5%的印花税。如果是直接收购企业或资产,对超过50万英镑在英国房地产的收购,则征收可能高达4%的印花税。因此,以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来达到拥有企业的目的,比直接收购企业和资产更有利。

个人所得税及资本利得税则按纳税年度(4月6日至次年4月5日)申报。个人所得税由雇主从员工的周薪中代为扣除,每付一次薪水,扣除一次税,即所谓的PAYE(pay as you earn)。每个员工都有一个PAYE号,雇主根据员工不同的纳税税率代扣代缴相应的税额。

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英国居民和非居民。凡一个征税年度内在英国居住满六个月者为英国居民,否则为非居民。英国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就其来源于国内外的一切所得征税;对非居民仅就其来源于英国的所得征税。

英国个人需要纳税的主要税项有:

1)所得税——因自己所挣的工资而发生的税;所得税所针对的收入主要包括:①工资;②每年年终分红奖金;③股息(含股票理财投资);④养老金收入;⑤储蓄和债券的利息收入;⑥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⑦信托的收入。

2)印花税——因拥有财产或股份而发生的税。印花税针对房地产、股份和证券的转让按4%和0.5%税率分别收取。

3)增值税——在欧盟内对商品和服务所征的税;

4)社会保险税——为了加强某些社会保障权利,如养老金、病假工资而征收的税。社会保险税也称国民保险税,是对雇主、雇员以及自营人员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是雇主和雇员以及自营人员。课税对象是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所得,以及自营人员从事各项独立劳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实行定额征收制,没有最低生活费和其他任何宽免。社会保险税实行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的税率相同,由雇主负责扣缴和申报。英国社会保险税的计征办法采用非累计制,即纳税人每周的税款决定于其本周的所得额,而不受前后各周所得多少的影响。

英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所得。应税所得是指所得税分类表规定的各种源泉所得,各自扣除允许扣除的很必要费用后,加以汇总,再统一扣除生计费用后的余额。允许扣除的生计费用包括:基础扣除、抚养扣除、劳动所得扣除、老年人扣除、病残者扣除、寡妇(鳏夫)扣除和捐款扣除等。这些扣除项目的金额,按法律规定,每年随物价指数进行调整。英国居民个人就英国以外来源所得在英国以外缴纳的税(限于直接的海外税),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或英国法律的单边规定给予税收抵免。

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结构是通过扣除和税率档次的制度来运转的。每一个人都有个人扣除额,从税前总所得额中作扣除就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当然各项所得的费用在汇总时已作扣除。个人扣除额依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除个人扣除额之外,还有已婚夫妇扣除额,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另外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级距及扣除额都依当年零售物价指数的升高而作通货膨胀调整。

五、英国的现行税率

2010-11财政年度英国税率表(U.K. Tax Rates 2010-2011):

2010-2011财政年度英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50%。

收入(英镑) 百分比税率%

1-2,440 10

1-37,400 20

37,401-150,000 40

150,000以上 50

2010-2011财政年度英国公司税税率为28%。年收入在30万英镑以下的公司税率为21%。

个人资本利得税一般标准为18%;年度免税额为1万英镑。公司资本利得税一般标准也为18%,免税额根据股东人数相应计算。

纳税人:在英国居住超过183天就需要按年度应税,或者连续4年每年来英国居住超过91天也许要按年度应税。在英国注册或者在英国代管的公司也需要作为英国公司纳税。

英国的税收减免规定:

通常持有一间子公司75%股份的公司可提交一份综合纳税申报表;

折旧扣除使用余额递减法。机械设备折旧率为25%;

工业楼宇按直线法每年折旧4%。

参与企业园区的公司可以申请商业楼宇100%折旧。

个人所得税扣减额:

2010-2011财政年度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额为6475英镑。年收入1万英镑以下者免征个人所得税。65-74岁的纳税人另有税收抵免,75岁以上另有9640英镑的免税额。每个受抚养者各有标准的扣除额。雇员的退休金计划支出也允许扣减。给英国慈善机构的捐赠也有税收减免。

英国社会保险税率为:

雇主5,715英镑以上的薪资税率为12.8%;

雇员5,715- 43,875英镑的薪资税率为11%,43,875以上再征收1%;

自我雇佣者5,715-43,875英镑收入税率为8%,43,875以上再征收1%。

为了鼓励大众增加私人积蓄,为养老做准备,英国给予私人养老金投资合同一定的税收优惠。目的在于帮助大众达到退休后经济上能自给自足,从而减轻英福利系统的压力和相应的财政压力。养老金投资以及其相应的具体退税程序因个人情况不同而各异,特别是高收入纳税人的处理较复杂。大体来说,非纳税人(即年总收入低于相应免税额,而不用交所得税的人)和基本税段的纳税人可以申请20%的退税,高税段的纳税人可以申请高达40%的退税;增税段的纳税人可以申请高达50%的退税。全部或部分退税会直接退进养老金合同,达到投资增值,更重要的是所有养老金合同内部的投资也是免税的。即无论投资债券,股票还是房业,无论投资项目是寻求高额分红还是资产增值,如果这些项目能够打包入养老金合同,则所有项目的分红和增值都无需另外交税。

与养老金相似,英国政府还给予个人免税积蓄帐户税收优惠,目的是鼓励个人积蓄来减轻国家福利的负担。免税积蓄帐户主要有两种,存款型帐户和投资型帐户。存款型帐户内的所得利息的所得税是全免的。若是增税段的纳税人,可以免去高达50%的所得税。

六、英国的税收现状

英国财政大臣每年都通过年度预算报告。其中,每年必调的一个项目就是税务。2012年3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英国国会提交年财政预算案,明年4月起,公司税标准税率明年4月起从25%降低至24%;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50%降至45%,同时将所得税起征点从目前的7475英镑提高至9000英镑,全英2900万纳税人中2300万目前按基本税率纳税者将因此受益。从2014-15年度开始,英国纳税人将收到年度税款花费报告,清楚获知自己的税款被用于何处。

目前,英国政府财政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是所得税,第二大来源是社会保险税,第三大来源是

增值税,第四大来源是公司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税收占英国国民收入的比例从来没有低过36%,也从来没有高过39%。而2010-2011税收年度,英国财政支出总额却占到了国民收入的46%以上。根据英国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公布的《2012年绿色预算》(Green Budget 2012),英国政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将长期徘徊在这一水平附近。英国联合政府的紧缩措施——其中五分之四为削减支出,而非增税——希望最终让政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逐步降回到40%以下,也就是20年前的常态水平。

自1963年以来英国政府历年税收收入表

财政年度税收收入(亿英镑)国内生产总值占比(% GDP)

1964-65 12.3 36.2

1965-66 13.9 38.1

1966-67 15 38.9

1967-68 16.6 40.6

1968-69 19 42.8

1969-70 21.2 44.3

1970-71 23 43.3

1971-72 24.6 41.5

1972-73 26.3 39

1973-74 29.7 39.5

1974-75 37.9 42.1

1975-76 47.9 42.7

1976-77 56.4 43.1

1977-78 63 41.3

1978-79 69.8 40.1

1979-80 85 40.6

1980-81 100.9 42.2 1981-82 119.6 45.5 1982-83 129.8 45.2 1983-84 138 44.1 1984-85 147.2 43.7 1985-86 157.2 42.5 1986-87 164.4 41.5 1987-88 178.8 40.6 1988-89 197.1 40.2 1989-90 211.3 39.4 1990-91 221.7 38.4 1991-92 231.7 38.1 1992-93 227.6 36.3 1993-94 235.2 35.4 1994-95 255.9 36.4 1995-96 276.6 37.2 1996-97 288.7 36.4 1997-98 316.2 37.5 1998-99 335.3 37.7 1999-00 358.5 37.9 2000-01 382.3 38.6 2001-02 389.4 37.8 2002-03 396 36.3 2003-04 422.4 36.5 2004-05 452.6 37.3 2005-06 486.6 38.3

2006-07 519.2 38.6

2007-08 548.9 38.6

2008-09 533.3 37.2

2009-10 513.3 36.5

2010-11 551.7 37.5

2011-12 575.5 37.8

2012-13 594 37.7

2013-14 624 37.7

2014-15 657 37.7

2015-16 694 37.7

2016-17 735 37.8

资料来源:英国财政部(HM Treasury)https://www.doczj.com/doc/135353413.html,

英国税收制度概述

一、英国税制特点

(一)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英国税制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石油税、资本转移税、印花税、土地开发税,以及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等组成。所得税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1991年包括所得税在内的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总额的67.3%。

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1991年,英国间接税收入占当年全部税收总额的32.7%,低于直接税所占的比重。

(二)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

英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构成地方财政主要财源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划分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限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权限也受到中央的限制,如80年代英国颁布的地方税收额封顶法就是显著一例。

二、英国税制的演变

英国的税收制度,经历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以前,英国税制就较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完善,并首创了所得税,但此时是以间接税为主。1799年英国政府废除了具有所得税性质的"三级联合税"法案,正式颁布所得税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是英国税制改变的契机,大战前的l911年,英国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为20%,而大战后的1922年,就达45.1%。"二战"后,英国政府取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置的一些临时税制,开征了一些新税种。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具体包括:①完善所得税制,将两种独立的所得税,即基本所得税和附加所得税合并,实行统一所得税,并统一使用累进税率;②引进增值税,取代了购买税,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实行的包罗万象的消费税和选择职业税;③降低关税税率,在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贸易中,将关税税率降低20%,这对其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尽管英国仍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但在税制改革方面也多受外国的影响和推动。

80年代以来,英国有了一套完整的税收制度,所得税是英国税制中的核心税种。但是,英国经济仍不能逃脱"滞胀"的命运。为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税制改革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其改革措施主要有:

1.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起征点。个人所得税最高由原来的83%降为60%;基本税率由原来的33%降为30%,1988年以来降为27%,最后预定降为25%。同时,税率档次由原来的11级降为6级,1988年又进一步规范化为25%和40%两级。

2.调整公司所得税税率,鼓励投资。公司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52%降为1986年的35%。废止对机械设备及生产性建筑物的特别折旧和库存转换制,以扩大税基。取消国民保险附加税和投资所得附加税,减轻企业负担。

3.改革流转税制度,积极推行增值税。将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8%分期提高到12.5%和15%,并扩大了增值税税基。上述逐步改革,形成了英国的现行税制。

三、英国税制结构

英国的税制由直接税和间接税构成。

1.直接税。主要有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及公司税。个人、合伙企业及信托要缴纳所得税,并就其资产处置所获资本利得缴纳资本利得税。公司就其利润及资本利得缴纳公司税。此外,英国还开征遗产税及赠与税。

2.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关税、消费税、印花税。

四、英国税法的表现形式

英国并无独立的税收法典。当涉及某一领域的法规数量太多时,都会汇编统一的法案。另外,还有如下主要的税收法律:

1891年的印花税法

1970年的税收管理法

1975年的石油税法

1983年的增值税法

1984年的遗产税法

1988年的公司所得税法

1990年的资本折扣法

除上述法律外,法庭判决(即案例法)也起着补充性作用,不过,它只是解释性而不是立法性的,而且法庭判决是以更高级法庭以往的判例作为依据。

对那些税法不够清楚或存在疑问的地方,在实践中形成的特别解释或说明可用来提供指导,虽然它没有法律效力,但一般都能得到采用,除非立法机关的判决导致权力的滥用。

五、英国税务管理

负责税务管理的是国内收入局和关税与消费税署。后者主要负责增值税、关税与消费税的征管,其余税种则由前者负责。1.纳税申报。公司税按每个财政年度(由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规定的税率申报纳税。对个人而言,其所得税及资本利得税则按纳税年度(4月6日至次年4月5日)申报。

税款的征收一般以纳税人填写的纳税申报表为依据。公司应在申报表之外附加其年度会计报表,如果公司在正常的税款支付期之前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税务官员估定税款(财务结算期结束的9个月之内),那么税务当局可对其处以罚息。

个人应在其纳税申报表中详细填报其所得、利得及其申请的费用、津贴、折扣等。独立个人劳务者也必须在申报其应税的经营或职业所得时附送经营报表。雇员如元别的投资收入,可由其雇主代扣税款(对于此类纳税人,税务机关一般隔几年才会要求其填报纳税申报表)。纳税人一般须在收到报表30日之内填报。

2.征收方式。英国对公司及个人分别规定不同的规则,适用直接征收制或预扣制。3.支付方式。公司一般在会计年度结束后9个月内支付其税款。

对个人,如果税款的预扣制不能实施,税务机关则会采取直接征收制-雇员分季按估计收入预缴,待实际数字计算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个人应就其经营所得、职业收入等在每年1月1日及7月1日分两次缴付税款。非职业性所得则以当年收入为基础在1月1日支付。资本利得及其他适用较高税率的所得(如利息)则在下一年度的12月1日前支付。

中国税制的全部计算公式

1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 算扣除数 全率累进税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额×销售利润率)×税率 按超率累进计算的税额=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税率-速算扣除率) 速算扣除率也可以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即本级速算扣除率=上一级最高销售利润率×(本级税率-上一级的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率。 2增值税: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利润+租金+其他属于增值项目的数额 应纳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率-本期购进中已纳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 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10%)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进口货物: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档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其中: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吊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购进材料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3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方法的应纳税额=消费税单位税额×应税消费品数 实行从价定率方法的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应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 消费税应税产品的出口退税:应退消费税税额=出口挥舞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委托加工消费品,如果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进口消费品的纳税人,应在消费品报关进口后,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纳税人用于本企业基建的自制消费品、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和福利设施等方面的自制消费没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的,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4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完税价格(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率) 5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 6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允许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00146中国税制复习题

2011年中国税制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目前,我国耕地占用税主要采取预缴税款、联合办公征收、 同级批地同纺征收和银行扣款四种征税办法。 2.税收的基本原则包括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稳定原则三项。 3.税务检查的形式内容包括:重点检查、分类计谋检查、集中性检查、临时性检查、专项检查等。 4.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原料产品的资源绝对收益和级差收益征收的一种税。 5.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强制性和税收的固定性,本质上税收体现的是一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的分配关系。 6.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属于财产转移税。7.营业税税目中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和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税率为5%,娱乐业的税率为5~20%。 8.印花税采取由纳税人自行贴花、汇贴、汇缴和委托代征的征收方式。 9.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由销货方留存备查; 第二联为发票联,是购货方的记帐凭证;第三联为抵扣联,是购货方的 扣税凭证;第四联为记帐联,是销货方的记帐凭证。10.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分为两种,依据从价计征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据从租计征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的是。[C] A、纳税人销售林木同时提供林木管护劳务的行为 B、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销售酒水 C、电梯销售商销售电梯并负责安装电梯 D、建材城销售建材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 2、以下各项所得中适用加成征税的有。[A]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 3、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从起缴纳房产税。[C] A、生产经营次月 B、房产建成之月 C、生产经营之月 D、房产建成次月 4、位于某市的卷烟生产企业委托设在县城的烟丝加工厂加工一批烟丝,提货时,加工厂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600元,其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应在缴纳元。[A] A、在烟丝加工厂所在地、128 B、在烟丝加工厂所在地、80 C、在卷烟厂所在地、80 D、在卷烟厂所在地、112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下列消费品既征收增值税又征收消费税的有。[BD] A、从国外进口数码相机 B、葡萄酒厂销售自产的葡萄酒 C、烟酒经销商店销售外购的已税烟酒 D、从国外进口小轿车 E、木地板厂家在销售地板时赠送外购的高档手表 2、下列货物销售征收消费税的有。[BC] A、汽车销售公司代销小汽车 B、汽车修理厂销售汽车轮胎 C、金店零售金银首饰 D、化妆品生产企业出口化妆品

英国税制

英国的税收体制 英国的税收体制 一、英国税收的结构与特点 (一) 英国的税收由直接税和间接税构成,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直接税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资本转移税、土地开发税、石油税、遗产税及赠与税。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关税、消费税和印花税。 直接税中的所得税是英国税收的主体,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为30%略多。 (二) 英国的税收分配和征税权力 英国税收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在政府收入分配上,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非主要来源;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分配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力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地方税权也受到中央的限制,如1980年代英国颁布的《地方税收额封顶法》就是显著一例。 二、英国税制的演变历程 英国的税收制度经历过相当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英国近代税制的第一块奠基石是土地税。这是一种直接税,是汉诺威王朝从斯图亚特王朝继承下来的。1692年,英国国会授权征收土地税。这种简单的直接税在当时是带有“革命”意味的。因为这表示国王此后不再只“靠

自己养活”。此前,在西欧式的封建体系中,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是他们自己领地上的“国王”,英国王室和宫庭的日常开支只能依赖于王室领地的收入,只有战事来临,王室需要额外支出时,才召集国会,商量战争费用的解决办法,临时征收某项特别税收。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由于英王查理一世要求征收对苏格兰作战的费用而与议会发生冲突,最终爆发了英国内战。1720—30年代“无议会统治时期”,查理一世强行征收的“船税”,也是古代英国为抵御海盗进攻而在东南沿海征收的临时税收。查理一世无视传统惯例,欲行强征,激起了极大的民愤。迟至17世纪,税收在英国依然是非常的、战时的特殊现象。18世纪每一项新税的开征总会引起朝野舆论哗然、民众抵触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攻击。 不过,土地税的开征终使英国政府有了一项比较稳定的税收,并成为英国政府的财政基础。斯图亚特王朝末期,其土地税的收入占到政府总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其重要程度。英国的土地税不仅包括对土地征收的税,还包括对房屋、窗户、仆人、马车,甚至化妆扑粉、纸牌等征的税,其税率一般为10%,战时上升到20%。但是,纵观18世纪,土地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尤其是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税额固定的土地税就相应地减少了,到1793年时,土地税的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18世纪末以前,政府还大力征收间接税,其中最重要的是货物税、关税和印花税。18世纪是英国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世纪初英国约有500 万人口,而仅仅在18世纪的头40年中,其人口就净增了57万,故而向日益增长着的消费大众征税无疑是个好主意,所以政府在货物税上下功夫。1723年,沃尔波下令对茶叶、咖啡、可可征收货物税。由于饮茶和咖啡在英国日益普及,因而此税数量颇为可观。 在货物税中,给英国政府带来最大收益的是酒类消费税。据统计,在18世纪30年代的450万英镑年税收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酒类消费税,而到1760—1765年间,在480万年税中,300万英镑来源于啤酒与麦芽酒的消费税。对进口酒类也是征收重税的。如1800年,酒类进口税占总关税收入的60%以上。此外,英国政府还向砖头、淀粉、玻璃、盐、纸张、肥皂、蜡烛、皮革、煤、糖、烟草、木材、丝绸、铁条乃至于粮食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征税。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摘要: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但与西方教育体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课程设置;班级制度;作业与评价形式;中英对比 21世纪,世界科技文化水平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竞争激烈。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最终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 英国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他们的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定的课程。 在中国,初中生所学的全是必修科目。主要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等。 根据以上比较,笔者认为英国的课程设置有以下两个优点: 1.学生就必修课以外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他们开发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教长远的规划。

2.学生参加课程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班级制度 英国中学也实行班级授课,但他们的班很小,一般每个班20~30个人。他们的一个班的同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上课。每天早上班上的同学集中,班主任点一下名,布置一下相关事宜,然后就到自己所选的课程的教室与来自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 中国应该可以说是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少则50~60人,多可达80~90人,一个教室除了基本的教学用具和学生就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在分班的时候,很多学校采取的是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分成快、慢班。 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这种班级制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1.小班上课让学生更有学习主体的感觉,有利于教师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2.不同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有利于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维。 3.根据每门课程的学习水平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来上课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各科水平的教学。 三、作业和考试形式 英国中学生的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

英国税收制度简介

英国税收制度简介 英国税制简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税收法规和稽征管理制度的总称。税制体系以所得税为主体,辅之以间接税及其他税收。 英国税制沿革17世纪前,英国税制以原始的直接税为主体,并辅之以某些单项消费税和其他税收。17~18世纪盛行消费税,开始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1799年首创所得税后,税制结构发生变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接税收入已占税收收入总额的50%左右,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开始征收增值税,间接税比重上升,但仍以直接税为主要税收来源。1975年颁布石油税收法令,对石油公司征收石油收入税等。1976年8月对开发土地资源取得的收益或在土地所有权转移中取得的收益课征土地开发税。 到1990年设置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税、社会保险税、国内货物及劳务税、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石油收入税、土地开发税、印花税、资产转让税和关税等。其中,中央税收总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30.21%,公司税占12.09%,社会保险税占20.63%,国内货物及劳务税占34.14%,财产税占2.75%。 英国税制结构个人所得税以分类所得为基础采用对综合所得计税的办法。应税所得分为六类,即①经营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所取得的租赁费、租赁佣金及类似支付的所得;②森林土地所得;③在英国境内支付的英国与外国公债利息所得;④工薪所得;⑤英国居民公司支付的股息红利所得;⑥经营及专业开业所得、外国的经营与财产所得,未经源泉扣缴的利息、养老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外国有价证券利息以及其他类型所得。纳税人分为常住居民、非常住居民、非居民三种。居民指:①在英国征税年度内停留6个月以上;②连续5年中每年有3个月以上居住在英国;③在英国有住所,并在英国居住,不论其停留时间长短。但自己全部时间在国外从事经营、其他职业或受雇佣者等除外。④居民一般要按其在世界范围的所得纳税,居民如果具有英国国籍法规定的英国人资格,可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享受基本生活扣除待遇。非居民则仅就其在英国的源泉所得征税,一般不享有基本生活扣除待遇。但是有英国人资格者可按其英国所得占其在世界所得的比例给予基本生活扣除。纳税人应税所得的计算是将各类所得分别扣除其法定扣除项目(如经营所得的合格经营费用),求得各类所得(包括已从源泉征税的所得)的综合所得,再扣除生计费用后,即为实际应税所得。各类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时,允许依法冲抵盈亏(如经营亏损可用总所得冲抵),然后依分级差额累进税率计征。从源预扣的已缴税款,可抵免应付税款。个人所得税采取自行申报办法纳税,同居夫妇可联合申报或分开申报。公司税即公司所得税,1947年开征。1970年颁发的所得与公司税法和1979年的资本收益税法是征税的主要法规。公司税纳税人是居民公司与非居民公司。公司包括按公司法及其他法令注册的实体(无论是有限的或无限的),也包括商业部批准的除单位信托公司及合伙企业以外的非公司组织。合伙企业成员在合伙企业利润的份额也应作为相应会计期应税利润总额一部分缴纳公司税。居民公司指其中心控制与管理在英国的公司。董事会议所在地是确定居所的基本标准,不管公司注册地与企业进行实际活动地点在何处,居所在英国就是居民公司。居民公司要就其在全世界范围所得纳税。不属居民公司的公司(包括外国公司)为非居民公司。非居民公司仅就英国源泉所得纳税,常应参考双方有关双重征税条约确定。公司税的应税所得范围与个人所得税的6类应税所得相似。应税所得额是将公司在每一会计期的应税利润总额(包括按不同类目计算的该期所得)加上资本收益,扣除允许减除的损失、费用和

自考中国税制重点简答汇总

简单说明我国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依据。 标准答案:中央税:属于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 地方税:税源分散,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税;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积极性。 简述税务机关的权利。 标准答案:执法的相对独立权;征税权(税务机关最基本的权利);税法解释权;估税权;委托代征权;责令提供纳税担保权;税收保全权;强制执行权;行政处罚权;税收检查权;税款追征权。 简述“三性”特征的关系。 标准答案:(1)“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的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3)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4)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5)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简述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标准答案:(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标准答案:(1)前转(由卖方向买方转嫁);(2)后转(由买方向卖方转嫁,厂商让利); (3)消转(提高效益,消化掉税负)。 试比较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的优缺点。 标准答案:——比例税率:优点:(1)计算简便。(2)不论征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税率,不影响流转额的扩大,适合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 缺点:对收入调节的效果不理想。就高,低收入者难以承受。就低,对高收入者缺乏调节作用。 ——累进税率: 优点:(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多得多交,少得少交,无得不交,最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2)据以征税,将缩小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缺点:计算和征收都比较复杂。 ——定额税率: 优点:(1)计算简便,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2)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和规格标准统一的产品。(3)有利于企业改进包装。(4)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客观上会减少税收收入。 论述现代国家税收的经济职能。 标准答案:(1)调节总供求平衡。一般而言,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总需求膨胀时,,应采取增税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应采取减税政策。 (2)调节资源配置。直接税,主要是各种所得税,直接影响投资报酬率,进而影响投资倾向;间接税直接影响的是消费水平,进而影响投资规模的变化,同

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对比分析

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对比分析 班级:会计0902班姓名:袁文岑学号:090310021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与进步,我国相关的税收制度也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中,个人所得税作为其中影响程度最广的税种,似乎在近年来难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存在着政策制度不完善,实施乏力的情况。出现了诸如:调节收入差距力度不够乃至有助扩大的趋势;税种不完善,征税面较为狭窄,难以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实施力度与效率低下,税收结构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国外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经验,因而相较之下,更为完善和进步,也对人民的生活起到更大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种收入差距社会保障 正文: 自从1994年正式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每年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在现代税制体系中,对个人收入起调节作用的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个人所得税是在收入分配的最终环节——个人所得环节征收的税种,属于直接税,最能体现税收普遍、公平的原则。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从而达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的。的确,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国家发挥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然而,我们明显感觉到,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的个税制度日益显现出他的弊端,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都有着消极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国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的初衷,英国在1799年便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开历史先河。作为一种先进的、有助与社会稳定与公平的政治武器便随之被诸多国家所借鉴,并在之后的两百余年里不断完善,发展至今。然而,我们国家现在征收个税的现状是,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尤其是现行的分项按此征税的个人所得税制,对于工薪阶层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对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则采取20%的比例税率,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主体,他们作为社会的中坚阶层,是社会的主要群体。他

中国税制增值税

第四章消费税 1.某珠宝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进珠宝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万元,本月货到并验收入库。 (2)生产领用当期购进的80万元珠宝坯,并全部形成珠宝成品(成本100万元)。 (3)销售珠宝成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额为120万元。 (4)领用珠宝成品(成本价为20万元,按同类产品销售价计30万元)用于金银镶嵌首饰。 (5)零售金银镶嵌首饰,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为20万元;零售钻石饰品,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为15万元零售;零售铂银镶嵌首饰,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为10万元。 (6)批发销售金银镶嵌首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额为30万元。 请计算该珠宝厂当月应纳消费税。 答案: (1)购进珠宝坯属于原材料,不属于消费税的范围,既不征消费税,也不存在外购已纳税的抵扣。 (2)生产珠宝成品属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在销售时征收。 (3)销售珠宝成品应纳消费税=120万×10%=12万元 (4)领用珠宝成品生产属于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金银镶嵌首饰应在领用时征珠宝成品的消费税。 领用珠宝成品的应纳消费税=30万×10%=3万元 (5)金银镶嵌首饰和钻石饰品应在零售环节征消费税,零售铂银镶嵌首饰不属于在零售环节征消费税的范围,应按生产销售征生产环节的消费税。 应纳消费税=[20万/(1+17%)] ×5%+[15万/(1+17%)] ×5%=1.4957万元(6)销售金银镶嵌首饰应在零售环节征税,批发环节不征税。 (7)该珠宝厂当月应纳消费税=12万+3万+1.4957万=16.4957万元 2.某卷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8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A卷烟100箱,每箱售价16800元(不含增值税)。 (2)销售B卷烟200箱,每箱12000元(不含增值税)。 (3)销售C卷烟的价格经常变动,上旬销售75箱,每箱售价5200元;中旬销售60箱,销售价4800元;下旬销售了85箱,销售价5000元。 (4)将20箱A卷烟以每箱5000元的价格销售给某供应商。 (5)用B卷烟28箱抵偿债务。 (6)将10箱C卷烟作为礼品赠送。 (7)期初库存已税烟丝40万元,本期购进已税烟丝60万元,期末库存已税烟丝35万元。 (8)新研制一种低焦油卷烟,提供10大箱用于展览会样品,并分送参观者,这批新产品尚未确定售价,其实际成本为每大箱6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 (9)受托加工一批与A同类的卷烟10箱,收到原材料8000元,收取加工费2000元,垫付辅助材料1000元。 请计算该卷烟厂当月应纳、应扣多少消费税。 答案: (1)A卷烟每标准条单价16800/250=67.2元,适用税率45% 应纳消费税=100×150+100×16800×45%=771000元

00146自考中国税制考前复习重点

001461110中国税制 1.税收“三性”中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税收的“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其 核心特征是无偿性。 2.简述税收的含义? 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社会再生产的 总过程中,是一个分配过程. 3.征税权利主体是什么? 征税权利主体是指征税方。 4.简述我国税法的分类? 我国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规章。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 言是否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是对等的。 6.什么是偷税?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 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 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 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是偷税。 7.什么是抗税?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8.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什么权利? 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政治权力。 9.委托代征权是否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委托代征权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10.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什么? 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强制征收。 11.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哪些? 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适应范围广泛性 ;取得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的稳定性12.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什么措施 ,体现的是经济职能? 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低税或补助 ,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职能. 13简述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 ⒈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依据国家的政治权力,具体表现 在税收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的,税法 作为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必须遵守。⒉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国家征税后 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从财政活动 的整体来看,税收最终通过政府提供公共 产品等方式用之于纳税人,体现了税收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就某一具体的 纳税人来说,其所缴纳的税款与其消费的 公共产品中的价格并不一定是相等的。⒊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 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 定的特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 变。 14简述税收“三性”的关系? 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 ,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 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 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 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1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 言是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否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 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16税收职能中,最首要的、基本的职能是 什么? 税收职能中,财政职能是最首要的、基本 的职能。 17简述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是指构成一国税制的基本要素, 尤其是构成税种的基本元素,也是进行税收 理论分析和税收设计的基本工具。它包括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 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为税收制度 的基本因素。任何税种如果缺少这三个要 素中的某一个,均不能成立。税收分类是 按一定标准对各种税收进行的分类,一个 国家的税收体系通常是由许多不同的税种 构成的。每个税种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 能。 18什么是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是指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 标准。 19从价计征的税收,计税依据也称为什么 ? 计税金额 20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 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税率 2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什么? 超额累进税率 22简述税收要素的构成? 税收要素的构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 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 23什么是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 高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 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 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 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按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24简述税负转嫁的概念及其形式?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 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 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 现象。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 25什么是间接税? 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 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 26对收益额课税,税负不能转嫁,属于哪 类税? 直接税 27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征税对象 28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 可分为什么? 直接税和间接税 29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和联系? 起征点不等于免税,起征点是对征税对象应 当征税的数量界限。征税对象达不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达到并超过起征点,按全部数额 征税。免税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纳的税 额不予征收。两者的区别是:起征点是不需 要纳税,即没纳税义务;免税是应该纳税而 国家减免,有纳税义务而不需要实际交纳, 其法律性质是不同的。两者的法律地位也不 同,由于起征点是决定是否具有纳税义务, 所以一般只有国务院才能设立起征点,而免 税则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税务总局也可以免税。 起征点是不到不征,达到或者超过全额征收; 免征额是不到不征,达到的就其超过部分征收。 30什么是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 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 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 、税率、减免税等,是国家向纳税人行使征 税权和纳税人负担纳税义务的要件,只有具 备这些要件时,纳税人才负有纳税义务,国 家才能向纳税人征税。 31简述税制原则?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 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ShareAmerica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ShareAmerica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ShareAmerica 每年4月15日是美国人报税截止日,今年因为恰逢复活节周末,因此延长到4月18日。交税是民众应守的法律义务,由于美国的税法相当复杂,因此填写税表就成为许多人的“负担”,根据国税局(IRS)的统计,2016年美国人报税填表平均花费13个小时及210美元。对于美国人的税率我们有位读者有兴趣,问道:“听说美国的个税蛮高的,是真的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回答起来还颇费口舌。 根据现有的税法规定,2016年美国的联邦个人收入所得税(个税)的税率最低是10%,最高是39.6%。从最高税率来看,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比较低的,以G7国家为例:个税最高的是法国,最低的是加拿大。以下是G7国家个税最高税率: 法国:59.6% 德国:57% 日本:55.95% 英国:50%

413351—415050美元,税率35% 415050美元以上,税率39.6% 夫妻合报(也可以分开报税,但税率不一样) 0—18550美元,税率10% 18551—75300美元,税率15% 75301—151900美元,税率25% 151901—231450美元,税率28% 231451—413350美元,税率33% 413351—466950美元,税率35% 466950美元以上,税率39.6% 美国的个税税率采取的是大部分国家通用的累进税制,以夫妻合并报税为例,家庭年收入在18550美元以下的,税率为10%;收入在18551美元到75300美元之间的,税率15%。需要指出的是,收入在18551美元以上的家庭,并非所有收

英国税收居民身份认定规则-国家税务总局

英国税收居民身份认定规则 一、个人 自2013年4月6日起,英国的税收居民身份须根据“法定居民身份测试”(Statutory Residence Test)的结果判定,2013年金融法案第45条1列明了法定居民身份测试的内容,并判定什么属于英国税收居民,什么不属于英国税收居民。测试内容包括个人在英国停留的时间、是否仅在英国有家、是否在英国从事全职工作以及与英国的关联等。 一般来说,在英国逗留超过半年的个人很有可能被判定为英国税收居民。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发布了一份有关法定居民测试指引2,同时在网上设置了测试工具(Tax Residence Indicator)以供个人查询自己的税收居民身份。 如个人的情况较为复杂,应同时参考HMRC有关居所(residence)、住所(domicile)和汇款的指引3,也可以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135353413.html,网站的相关网页或向他们的税务顾问咨询。 二、实体 大部分情况下,在英国注册成立或在英国进行管理及控制的实体都被视为英国税收居民。 1https://www.doczj.com/doc/135353413.html,/ukpga/2013/29/schedule/45/enacted 2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35353413.html,/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47118/160803_RDR3_August 2016_v2_0final_078500.pdf 3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35353413.html,/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28018/RDR1-residence-domic ile-remittance.pdf

中国税制增值税真题与答案

【例1】某企业(一般纳税人)3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A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款已付,货未入库; (2)购进B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款未付,货已入库; (3)购进C材料用于职工运动会奖品,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 1000 元,税款170 元,款已付,货已入库; (4)将以前月份购入的用于生产的S材料改变用途,用于职工福 利,帐面成本10000元; (5)生产甲、乙产品各2吨,甲产品单位成本12000元/吨,乙产 品单位成本10000元/吨; (6)将生产的甲产品1吨销售,不含税价格为15000元; (7)将生产的甲产品、乙产品各1吨赠送客户。 要求: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 【答案】 当期进项税额: 作为工业生产企业,A材料未入库,不可计入当期进项税; B材料已入库,3400元进项税可从当期销项税中抵扣; C材料用于职工福利,不可抵扣进项税; S材料在以前月份购入,已计入以前月份进项税,本月做进项税 转出,进项税转出:10000 × 17%=1700元 当期销项税额: 销售1吨甲产品以不含增值税价格15000计算销项税额; 将甲产品1吨赠送客户,以同类货物销售价格15000元计算销项额; 将乙产品1吨赠送客户没有同类货物销售价格,应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率10% 当期销项税额=15000 × 17% × 2+10000 ×(1+10%) × 17%=6970 当期应纳税额=6970-(3400-1700)=5270元 【例2】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购销业务情 况如下: (1)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 的价、税款分别为23万元、3.91万元,另支付运费(取得发票)3 万元; (2)购进钢材20吨,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8万元、1.36万元; (3)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经税务机关批 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 (4)销售产品一批,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未到,向买方开具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42万元; (5)期初留抵进项税额0.5万元。 要求:计算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和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答案】 (1)销售产品办妥托收手续计算销项税额=42 × 17%=7.14万元

个人所得税最新现状分析

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税率结构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该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特别是1994年实施新税制至2004年,各级税务机关以强化对高收入者调节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

的征收管理,从而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从1993年的46.8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737.0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47.5%,年均增收118亿元,大大高于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同一时期收入增长最快的税种。从收入规模上看,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 的1.6%,迅速提升至2004年的6.75%.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 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个人所得税既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手段,还是人才竞争的因素之一,因此税负高低至关重要。而税率是影响税负的最主要因素。在设计税率时,各国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有所不同的。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指导思想是以调节个人收入为主,同时兼顾组织财政收入,并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了分类(项)税制模式,各类所得的适用税率也有所不同,有的实行累进税率,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美国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全国有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各州拥有包括立法权在内的较大的自主权,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均有独立的征税权,有自己独立的税收征管机构,各级税收管理机构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美国税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税制之一。其中以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复杂的扣除、宽免和抵免等规定表现得最为典型。复杂的税制为纳税人带来许多额外负担,加大了税收成本,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税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美国税制目前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公司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体,销售税和消费税等间接税以及财产税为补充的税制体系。 日本 日本税制是由50多个税种组成的复合税制。二战以后,日本形成了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均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体系。1989年消费税的征收使得间接税在日本税制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日本的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重逐渐趋向合理。目前,中央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以及地方政府的事业税、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等是其主要税种。 英国 英国税制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发展历程。17世纪前,英国税制以原始的直接税为主体,并辅之以某些单项消费税和其他税收。17-18世纪盛行消费税,开始建立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1799年首创所得税后,税制结构发生变化,到二战后,直接税收入已占税收收入总额的50%左右,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 法国 法国的税收制度十分完备,是西方国家税收体制的典型。与美国等国家不同,法国大部分税收是由国家征收的,如所得税、增值税和转移税。它们是中央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各地区地方政府所征收的税种是财产税和交易税。 俄罗斯 俄罗斯实行联邦制,俄罗斯税制带有明显的中央与地方税权分离的特点。联邦、加盟共和国(自治区、特定行政区域)和地方三级都有税收立法权,相应的就有联邦税、加盟共和国税和地方税三类税种。 新加坡 新加坡承袭的英国的法律体制,国会拥有税法制定权及修订权,税法的执行由国内收入署负责。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新加坡的经济主要依赖转口贸易,因此,在税制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关税和消费税。8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开始着手进行税制结构调整,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1994年新加坡开征了商品和劳务税(GST),此后一直为降低直接税和提高间接税作不懈的努力,目前新加坡间接税收入已占整个税收收入的35%左右。

中国税制计算练习题与答案

中国税制计算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月销售情况如下∶(1)采取现销方式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100000元,增值税款17000元;(2)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货已发出,托收手续已办妥,应收货款20000元,应收增值税款3400元;(3)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货款总额为100000元,合同规定本月应收货款10000元,由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要求下月付款;(4)收到预收货款20000元,商品尚未发出;(5)收到受托单位的代销清单,本月委托代销部分实现销售50000元。请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 2.某机械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8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外购钢材支付税金1.36万元,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 (2)外购钢材支付运费5万元,建设基金0.15万元,运输装卸费0.5万元,取得运费发票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 (3)从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低值易耗品,支付价款1万元,取得普通发票; (4) 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车床不含税价42万元,货已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 (5) 采用直销方式销售车床不含税价55万元。 请计算该机械厂8月份应纳的增值税。 3.某百货大楼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购销货物的税率均为17%): (1)销售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 (2)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开具普通发票,取得收入58.5万元; (3)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为60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同时支付货物运费10万元,建设基金0.9万元,保险费1.2万元,款项均已支付,并取得运输发票(票据均符合税法规定,并经过税务机关认证); (4)没收包装物押金4.68万元; (5)将上年购进的5万元货物用于职工福利,购进货物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0.85万元。 请计算当月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当月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4.某进出口公司9月进口商品一批,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700万元,当月在国内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900万元。该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 计算该公司9月应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 5.红星日用品加工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9月份取得销售收入总额18.54万元。计算该日用品加工厂9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6.某化工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份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化妆品给某商业企业,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0.40万元; (2)销售化妆品给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2万元; (3)以成本价转给下属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化妆品30万元,门市部当月取得含税收入30万元。 计算该化工厂10月份应纳的消费税。 7.某日用化工厂8月份将一批原材料委托某加工厂加工成化妆品。委托加工合同上注

00146-中国税制自考

税制概论 第一章 1.税收的“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其核心特征是无偿性。 2.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中,是一个分配过程 3.征税权利主体是指征税方。 4.我国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规章。 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对等的。 6.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经税务机关 7. 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是偷税。 8.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9.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政治权力。 10.委托代征权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11.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强制征收。 12.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适应范围广泛性;取得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的稳定性 13.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低税或补助,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职能。 14.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 15.税收“三性”的关系 1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17.税收职能中,财政职能是最首要的、基本的职能。 .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18.计税依据是指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19.从价计征的税收,计税依据是计税金额。 20.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税率。 2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 22.税收要素的构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 23.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体现征税的最基本界限的是征税对象。 24.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25.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26.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 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27.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税率。 税负转嫁的概念及其形式。 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增值税是间接税。 对收益额课税,税负不能转嫁,属于直接税。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征税对象。 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和联系。 税收实体法 第一章税制原则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制原则。 现代西方税收的公平原则,包含的内容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亚当。斯密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节约”税收原则。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标准是公平、简便和节约 提出四项九端税收原则的是瓦格纳。瓦格纳的税务行政原则具体包含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征税费用节约原则 2.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现代西方税收的原则:(1)效率原则: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尽量降低征收费用;((2)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3)稳定原则包括效率、公平、稳定。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1979年我国全面税制改革的核心是利改税。 1.“利改税”第一步改革的实施时间是1983年。 2.试行商品流通税的时间是1953年。 3.我国停征农业税的意义:(1)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除烟叶外的农林特产税),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停征农业税,对确保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农民将更加安居乐业;各民族将更加安定团结;城乡将得到统筹发展;(3)停征农业税,对基层政府职能转换意义重大;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将会逐步得到规范,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4)停征农业税,对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意义重大;有利于农民保护自身利益;(5)停征农业税,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农民生活会得到一定改善。第三章流转税制 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烟叶税、关税 外购的低值易耗品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可以鼓励企业改进包装的计税依据是从量定额征税。 消费税有调节消费的作用,具体指抑制超前消费、调节消费结构、诱导消费行为。 甲方将货物委托乙方代销,甲方销售实现的日期确定为收到代销清单的当天。 搬家公司收取的搬家费应征收营业税。 支付运费进项税额的抵扣比例是7%。 某商店为厂家代销布料属于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应征收消费税的委托加工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不包括增 值税 海关审定进口关税完税价格的基础是到岸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