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历史(1921-1978)

近代中国历史(1921-1978)

近代中国历史(1921-1978)
近代中国历史(1921-1978)

近代中国历史(1921-1978)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1928年上半年逐渐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的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炸毁柳条湖段路轨,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守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妄图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军队展开激烈战斗,最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持续六周的大屠杀中,被屠杀的中国人达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

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阻击日军,歼敌一万多人。这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1945年8月底—10月10日,重庆谈判。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令,百万大军从湖口到江阴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进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1950年10月至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_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955年周恩来出席亚非国家首脑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展示了新中国的风采与和平外交政策。

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7、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政治舞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史的一件大事。

1973年著名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釉型杂交水稻。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课程标准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本课不仅是第七单元的阶段性总结,而且也是对本册书的总结。本课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经历的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以及中华民族为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多进行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总结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规律,让学生充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史为“鉴”,要求本课主要落脚点应放在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上;同时,通过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弘扬,升华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课应着重加强学生情感价值目标的落实。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设计和花样,让学生在史实中直接达到情感上的冲击和感悟就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了解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体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 2、能够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了解它(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3、学会在世界大背景下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收集历史资料,初步掌握获取阅读,理解有效信息并重组这些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对百年历史的回顾中去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并能分析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同学知道这百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吗?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 【新课教学】 百年回眸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百度上一搜,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太多太多,然而似乎总是千篇一律。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沉重,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样的提问。对待这个问题或许我思考的还没有百度上的深刻,但就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说一些自己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一直充斥在我们的学习中,却游离在大多数人思想外的话题,忽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论述。 当被问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我们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这么回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多么漂亮的回答啊,但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不是说这样的回答不对,只是我们从初中乃至大学,谈到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时无不这一套说辞,是否这样的回答太过空洞。 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想我对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我猜有的人可能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清楚,然而他一样可以答得这么优秀。对于从小接受现代教育,一直被强调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我们,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何其的悲哀!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随着历史

车轮的滚滚向前,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民族不断地承受着各种外来文化的猛烈撞击,然而,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优良传统犹如一道道坚实的堤防,捍卫着华夏文明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上古时期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儒家,墨家,老家,道家,法家,百家争鸣。直到秦汉一统帝国,文化终于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儒学独尊经学也兴起了。魏晋南北朝时乱世中的文化呈多元走向。玄学兴起;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儒、玄、道、佛相与激荡。但文化并没有湮灭,它继而走向了隋唐的隆盛时代,展现了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两宋时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理学建构;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之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臻至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沉暮与开新,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早期启蒙思潮。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可是,当传统文化遭遇到了现代的我们,不知是其不幸,还是这是历史对它的又一大考验。 “文化热”已经持续了那么久,是的,不少研究者发表了诸多有益见解,不仅涉及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等问题。但对我们而言,真正有影响有作用的又有多少?至少在我看来,是学者们争论他们的,我们生活我们的,似乎都没有了关联。还有,“现代新儒家”更是不遗余力地论证中国文化儒家主流论,“孔子”如今也享誉全球了,外国人倒是知道中华文化了,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淮军各营的历史命运

淮军各营的历史命运 淮军是1861年,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建立起来的,最初的设想是由曾国荃来创立,但由于曾国荃想攻打南京争夺首功,左宗棠督军闽浙,曾国藩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鸿章毛遂自荐,才使用的李鸿章。 李鸿章最早随侍郎吕贤基回安徽办团练,后由于吕贤基与李鸿章屡战屡败,李鸿章不得已投靠恩师曾国藩,所以李鸿章本来就在安徽有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加上本身他的父亲李文安在安徽一带很有影响力,所以李鸿章统带淮系各营有一定的先天条件。淮军各营最初是收编安徽本地已有的团练开始形成的。当时在安徽有三大本地团练,刘铭传、周盛波和吴长庆,而这三个人都与李文安有一定的源缘。李鸿章通过张树生进行收编,也就有了淮军最初的四个营,铭字营、树字营、盛字营和庆字营,后又发展出潘鼎新的鼎字营,曾国藩赠送太平军降将程学启部的开字营,唐仁廉的仁字营,杨鼎勋的勋字营,郭松林的松字营,这就是最终成为淮军十军的雏形,最终形成的是,刘铭传铭军、程学启开军、刘士奇的奇军、潘鼎新和随后继承者聂士成的鼎军、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盛军、张树生张树珊张树屏兄弟的树军、吴长庆刘秉璋的庆军、郭松林的松军、杨鼎勋的勋军、唐仁廉的仁军。加上李鸿章和李昭庆兄弟直辖的武毅军,和戈登率的洋枪队常胜军,淮军共十二军。 铭军: 刚开始时,这十军里战斗力最强的是铭军,是刘铭传在安徽

合肥时办的团练班底,后归李鸿章淮军。参与了太平军、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的多次内战。中法战争时,刘铭传调所部驻防T灣,在台北、基隆和沪尾多次打败法军,后铭军奉命调驻奉天大连湾,由刘铭传的侄儿刘盛休接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刘盛休统铭军十二营赴前线抗敌,相继败于九连城、大东沟、孤山、岫岩,刘盛休因兵败被罢,改由临元镇总兵姜桂题接统,兵败的铭军改营制,新编成为姜杜题的桂军,铭军由此淡出历史舞台。 此后姜桂题随宋庆驻守辽河下游牛庄、高坎、营口一带,参加反攻海城,争夺大平山及保卫田庄台等战斗。直至战争结束。甲午战争结束后应袁世凯之招入新建陆军,统左翼,铭军历史彻底结束。 鼎军: 除铭军之外,后期淮军各军中,战争力最强的就是鼎军了。鼎军原为潘鼎新组建,潘鼎新组建鼎字营,原是在曾国藩的授意下成立的,最早由李元安统管,后随李鸿章驻防上海。在铭军成名之前,鼎军原没有露脸的机会,但与李秀成在淮上,保卫上海一战中,一战成名,从此被上海各坤和洋人所重视,当时说淮军衣帽粗陋,其实说的就是鼎军,他与铭军一样,都是最早配备新式炮械的淮军主力之一。僧格林沁被击毙后,鼎军筑墙于运河沿线,阻击赖文光部,后在广西,扼守屯梅谷松等地,中法战争时期,驻守谅山失败,潘鼎新被革职,鼎军由聂士成统带,归武毅军。 后在荣禄的管理下,搞武卫军护卫北京,编为武卫军前军,当时武卫军是这样的,聂士成的武毅军为前军,宋庆的毅军为左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

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 《道家思想的核心》由春秋时期的老聃创立,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之广,言论争风热闹非常。百家争鸣,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在诸多竞争之下,《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到底如何,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 道家思想在对生命的观点、养生与哲学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得不提及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在历史千年运转中得多朝多代君主力捧,尤其在汉武帝时期更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究竟是如何呢?战国时期,儒术为先,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争,以道家思想的失败而告终,满腹道家理论的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自此去了秦国。从此,道家思想为秦统治集团所接受,但引起儒家和法家等学派的不满和恐惧,以秦国的高居于西北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而言,一旦接受道家思想作为他的国家哲学,秦国称王天下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事实上,后来秦始皇的确统一了中国,并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的传扬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儒家抗衡的只有道家,综观中国思想史也确是如此。汉初,道家思想简直成了官学。张良避地下邳圮上老人授于太公兵法,也就是一本黄老之学,潜心钻研,终于成为老子思想的实践者,辅佐刘邦夺取天下。 《道家思想》的高峰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时期,关键人物是窦太后,她对文帝时期执行按道家思想制定的政策具有非常明显的有效性。正由于她的坚持,这条路线方才一直执行到武帝初年,她去世以后。期间,淮南王刘安因谋反而自杀,使用的理论武器竟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严重挑战。此事对道家思想造成了重大打击,从此,道家思想开始走向衰落,若没有窦太后的维持,肯定衰落得更为严重。 三国、两晋时期道家思想大有复兴之势,玄学和清谈的流行使道家思想的地位局部得到恢复。道家的思想逐步与儒家和佛教有所融合,儒、道两家的敌对状态不复存在。历史游走至唐朝,由于皇家姓李,道家思想因创始人老子也姓李而得到大肆宣扬。此后历朝历代,儒、道两家不复相争,道家思想亦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走向稳定的流传发展。 信息来源:简单购-中国,转载请保留链接,谢谢。https://www.doczj.com/doc/795049025.html,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各位专家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这节课我计划按六个部分来说:1、说教材、2、说学情、3、说目标、4、说重难点、5、说教法学法、6、说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不仅是第七单元的总结篇、感悟篇和升华篇,而且也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内容的总结。本课回顾了近代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中,经历了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经过坚持不懈的抗争和探索,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曲折历程。从此,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掌握因果推理、比较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加上初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性强,因此适合用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目标 1.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线索和主要事件、重要人物;了解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历程。 2.学生能学会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并能整理和分析有效资料、解读材料。 3.分析中国人民探索独立和进步的历程,并能对此有历史的反思和启示;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线索和主要事件、重要人物 难点:重温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情感上有所升华并能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落实到实际的行动。 五、教法学法选择:侧重于如何突破重难点? 学法:研读材料、自主探究、角色体验、倾听讲解 教法:情景教学、材料导读、问题探究、教师讲授 六、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 1、新课导入 由课本标题直接提问入题: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同学知道这百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吗? (由标题直接引出本课的内容,以此明确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中,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以坚船利炮惊醒了清朝统治者的迷梦。面对勃勃生机的工业文明,以农耕文明著称于世的中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惊醒了沉睡的巨龙,此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寻求民族独立和富国之路。历经百年的血雨腥风,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沉痛的代价时刻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致于落伍。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 2、讲授新课 活动一:历史在这里沉思 为了纪念在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过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我国建造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可事先准备好八幅浮雕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指出碑身底层的八块巨大汉白玉浮雕分别展示了百年中先辈壮烈的重大斗争: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胜利渡长江八件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大事。 能力大展示:

近代中国历史启示

近代中国历史启示(八年级) 八年级上册: 1、中国近代史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鸦片战争给我们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有民族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裸游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广大中国人民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 4、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 5、辛亥革命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6、新文化运动的启示: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7、中国共产党成立给我们的启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国强大,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要要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 8、国民革命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我党必须独立掌握武装力量。 9、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必胜。 10、解放战争的启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八年级下册: 1、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启示: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九年级上册: 1、从拿破仑夺权建国的过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时势造英雄。 2、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南北战争最终北方取得胜利给我们的启示: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支持是战争的关键。 4、日本和俄国通过改革发展起来,对我们中国的启示: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开放,我国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九年级下册: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战胜邪恶势力。 2、从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要重视教育,坚持科技兴国的战略。 3、对日本右翼势力拒不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我们对日本政府的这一立场不仅表示强烈愤慨,更应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复活,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发展及思考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发展及思考 xx院xxxxx xxxxxxx 论文摘要: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奋斗图强的伟大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重大事件。中国国家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早已超出百年前先人的所有构想。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已为中国百年历史做出了不可置疑的结论。 如何看待中国的百年历史,不但是身历其中的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现象,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应做出正确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于这样一个以历史事实和中国现实发展为背景的课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看待,才能得出科学的符合历史逻辑的认知,否则只能如坠迷雾。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人士,偏离开这个科学的认识方法,都不可能真正正确地认识中国百年历史。这是我们在回顾中国百年历史时特别需要提出的根本问题。 关键字:辛亥革命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势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运动全民抗战三年解放思考国史国情 一、引文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百年历史是一次伟大的洗礼,不但是血与火的洗礼,更是现代化的洗礼。正是通过这样的洗礼,中国社会才实现了跨越时代的巨变。没有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脱胎换骨”,走上现代化道路,走向民族复兴。因此,任何否定中国革命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百年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要对中国百年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必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对于这一百年历史,我们可根据社会发展的主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革命阶段,时间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要是通过革命来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主要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第三阶段是改革发展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至今,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百年历史也可作个大致的时间段划分,即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革命,第二个“30年”是探索,第三个“30年”

中国近代史时间表汇总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论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

论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 赵沛霖 中国神话自诞生以来,受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决定,经历了特殊的历史命运,走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其命运是幸抑或不幸,其道路是得还是失,都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所能解决的。认识一个民族神话的历史命运和特点,只能从这个民族神话的具体情况出发,并从这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土壤去寻找原因,同时如有必要,还要与其他民族神话进行横向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看清楚一些。关于神话的历史命运,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经过系统加工整理的希腊神话似乎优于没有经过系统加工整理的中国神话。笔者经过考察,在揭示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得出了与此不同的结论:从神话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来看,前者优于后者;从神话的原始性和多样性来看,则后者优于前者。产生干不同历史文化土壤,经历了不同历史命运,走着不同发展道路的东西方神话,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长,都是人类古代文化的瑰宝。简单地用一方之长比另一方之短,不但有失公允,而且也不科学。 神话具有强烈的人类共同性,因为“真正的神话是对人类共同特点的记录,它和纯意识形态相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语言、精神、文化、传统以及宗教的联络媒介”[1]。 但是,神话历史命运的民族性却是十分鲜明的,不同民族神话的历史命运完全不同。就我国来说,作为史前时代文化精华的神话在进入文明时代却没有被作为文明受到重视,并以其所遭到的种种厄运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神话。 由于神话产生的野蛮时代尚无文字,缺乏必要的记录手段,因此,对于神话的记录只能被推迟到文字产生的文明时代。这就是说,神话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与诗歌(文人诗歌)、散文等直接诉诸文字的文学创作不同,它的创作实际是分两步完成,而且这两步跨越了两个时代:原始神话创作于原始时代,而记录神话则是在历史跨过了文明门槛以后的事情。神话创作决定着它的面貌和性质,固然是重要的,但记录神话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特点和气质,同样也是重要的。因为记录神话就是加工整理,就是创作——一种特殊的创作(详后)。这就是说,记录神话与我们一般所说的记录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要求。对于记录神话来说,有一个最为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这个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其特定的要求,并不是文明程度越高越好。因为高度发达的文明,距离神话产生的童年时期毕竟遥远,不但失去了童年特有的天真与稚气,而且失去了原始人感受神话的心理。 神话“一方面极尖锐地表现与反映心灵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极严格的规范与淘汰选择”[2],那么,什么是最适宜记录神话的社会文化环境呢?其中有两个决定性的因是时间,一个是记录者的主观心态。记录神话的最佳时间是在文明发展能够满足记录神话要求的前提下,距离神话时代越近越好。这个时间不可能太早,不可能在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教案 人教版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本课不仅是第七单元的阶段性总结,而且也是对本册书的总结。本课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经历的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以及中华民族为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多进行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总结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规律,让学生充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史为“鉴”,要求本课的落脚点应放在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上;同时,通过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弘扬,升华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课应着重加强学生情感价值目标的落实。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设计和花样,让学生在史实中直接达到情感上的冲击和感悟就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始末和浮雕刻画的历史事件了解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体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 2.能够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了解它(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3.学会在世界大背景下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收集历史资料,初步掌握获取有效信息、理解信息并重组这些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对百年历史的回顾中去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并能分析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 教学过程 在课前将学生分组(4或8组)结合P128页大事填充表,收集近代史上在中国发生的大事和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或影音)。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总结。 听完学生的介绍,完成P128页的表格,对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内容加深把握。 一百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谈一谈】了解了中国近代百年磨难史,你有什么感想?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讨论: 1.落后就要挨打! 2.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 【讨论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上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本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历史阶段如何划分?有何基本线索?每条线索下涵盖了教材上哪些具体知识点? 自主学习篇 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 【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 「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 抗日战争时期:1937、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1945、9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 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 【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 【思考探究】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发生过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 二、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思考探究】7.根据教材编排,中国现代史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1、过渡时期:1949、10新中国成立-1956、12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近代史大事件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 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王韬、郑观应 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一场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

《近代中国的历程》读后感

近代中国 ——1840年-1912年的中国历程

内容简介: 书名:《近代中国的历程》 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主要内容:该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一共包括了七个章节,分别是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女界革命、乡下人进城、晚清的上海租界、尚武的精神、革命。本书不仅仅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明定国是:背景与意义”、“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等等。本书将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包含在内,并且细致的描写了各个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过程。 近代中国 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近代的中国,所以总是觉得近代中国的历史离我很遥远,但是在阅读了《近代中国的历程》这本书,我想,其实我们距离那些历史并不遥远。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由封建帝制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且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又出现了诸如戊戌变法、兴建新式学堂、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事件。在这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中,告诉了我们近代中国如何由封建国家发展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又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我觉得说起近代中国,不得不从清王朝开始说起,清朝统治时间为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本应该统治时间再长一点的国家,由于专制、闭关锁国、落后世界而灭亡,其过程也是惨淡。然而,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而签署了《南京条约》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国家都不可能长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交流,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出访,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访问,而是一种文化与发展的交流,只有互相汲取,取长补短,才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显然,清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导致了被迫开启大门的结果。或许我们也可以给予理解,毕竟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封建国家,所谓封建,必然不会用这种新式的思想去管理一个王朝,或者说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其次,在本书中“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写的也是非常好。《少年中国说》是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第35册上发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篇《少年中国说》至今都对中国少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对唤醒中国的近代国家意识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就像是一把不灭的火,激起了当时中国少年奋发向上的决心,燃烧着那一代人的斗志。就连早年的毛泽东也深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的启发,创立了“新民学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萌芽组织之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是有了这篇《少年中国说》,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必须承认,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确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篇流传至今的《少年中国说》中,我想最让人激昂澎湃的就是这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