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简述

中国近代史简述

中国近代史简述
中国近代史简述

中国近代史简述

现在的中国,从铺满残骸与鲜血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回首看看,太多的历史需要铭记。在艰难与痛苦之中,不论怎么走过,曾经的成长,都是一个值得回忆、并且永远传承的经历。

近代的中国,在苦难中一步步的成长壮大。近代的中国,将王朝的蜕变和工业发展历史压缩在一起,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一步步向着自由、民主的社会转变。然而,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帝制的封建国家,由于清朝后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及人们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缚,在18世纪中国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英法联军用中国发明的火药,硬生生的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将中国这一古老的国家拉入了世界上国家的行列,是被世界潮流所淘汰,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重新开始大国崛起的道路,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随着国门的开放,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开始慢慢瓦解,中国自古传承下的自给自足经济体制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工业越来越占据优势,城镇也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放弃了田地间的劳作,而是去工厂生产赚钱更快的工业产品。当人们因为工作而走出家门后,看到的是工业渐渐发展的新景象,以及社会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眼界也随之开阔,思想也就渐渐放开。

但整个社会的沉沦并不会因为工业化进程而放慢速度,伪政权的统治让国民依旧食不果腹,通货膨胀日益加剧,人们的积蓄也一点点的贬值,战乱让国家动荡不安。人们从被迫的改革渐渐变成主动的顺应,社会的动荡让人们只想着和平。这也就促使人们对改革的期盼。一个稳定的政权的诞生。

近代的中国,失去的太多,变化的太多,得到的更多。没有浴火,怎么重生?中国近代的一切苦难,即使让祖国流血,在我认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要继续存在下去,要么被吞没。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国人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自19世纪以来,中国的落后早已与西方列强的强大形成强烈的反差,总会有人认识到,一个被愚昧的统治者统治着的国家,即使是维护正义的战争,对这个国家来说,胜利也是渺茫的。但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不容选择的,要在世界之林中毅力不倒,强大是最基本的要求。国人认识到这一点时,已走过了很多的弯路,或者说事必须走的弯路。在不停的挫败中摸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醒悟,奋起。

当辛亥革命粉碎了帝国的千年梦境时,一个粒希望的种子正在萌芽。中国在血与火的锤炼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现在,站在一个新世纪的高台,纵观一路走来的历史,多少丰碑值得人们去缅怀,多少墓碑又值得我们去祭奠。其实不论怎样,一切的苦难,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无非是国家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文化的一个交融和发展过程。

历朝历代,光是中国历史中,先进文明的发展,总会伴随着落后文明的衰亡。而战争,也只是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一个手段,在历史的角度,所有一切的根本目的,只是在先进文明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交融罢了。如若是没有1840年的那场战争,中国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大海的对面,有这强大到可以粉碎皇宫里人们黄粱美梦的一个新文明的存在。而也正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从此走上了一条为了民主和自由而奋斗的艰难旅程。

近代的中国,困惑与希望交织,污秽与崇高辉映,黑暗与光明相搏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最曲折,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着一整套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封建思想文化。因此,任何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斗争,必然同时表现为反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斗争。应当说,近代中国人民真正的思想解放,是从维新派对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严厉的批判开始的。维新派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国家的进步主张,还在于为其开辟思想道路,举起了新学即西学的旗帜来与旧学即中学相对抗,大胆冲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牢笼,从而为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潮流开了闸门。虽然维新派宣传的还

只是庸俗的进化论,但在当时毕竟是最先进的理论。它相信,人类的历史是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就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武器,使之得以突破君权神授的思想桎梏,看到了中国社会必然进步的前途。维新派的历史进步,在于他们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变法图强、振兴祖国的强烈愿望。谭嗣同等慷慨捐躯,表明他们是真诚爱国的先进中国人。但是,维新派终究是改良主义者。他们虽然热情宣传科学与民主,尊崇人民是“真主”,痛斥君主为“盗贼”,但并没有因此得出彻底推翻君主专制的结论,严复说:“然而及今而弃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

维新派大胆戳穿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赘疣,但缺乏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把它铲除。他们仍无法最终摆脱封建君权的羁绊。

近代中国历史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显然加快了行进步伐。人民思想解放的洪流,如大江东去,后浪推前浪。康有为、严复等维新派,昨天还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曾几何时却被挤到后边,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之成了历史舞台上的真正主角。他们高举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决心最终埋葬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

如果说维新派君主立宪的主张,曾鼓舞人们冲破了君主专制的思想网罗;那么孙中山建立共和国的理论与实践,则是鼓舞中国人民最终摧毁了君主专制的藩篱。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维新派同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学生。但是,他们各自仿效的对象显然不同。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誓不两立,正是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主义精神。

铲除中国君主专制的千年赘疣,无疑是孙中山革命派的一大历史功绩。但是,和洪秀全、康有为、严复等一样,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这就决定了他们领导的辛亥革命不能不归于失败,艰难创建的共和国徒具虚名。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了,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仍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赘疣被铲除了,封建专制的遗毒依然肆虐于国中。中国资产阶级无力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它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肩上。

但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与反封建斗争的深化相一致的。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在反封建斗争的不同历史阶段分别提出的三种国家组织方案。从洪秀全的“天国”到孙中山的“民国”,生动地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的进步与人民思想解放的历程。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自救,曾走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洪秀全仿效西方基督教教义,幻想在中国开创地上“天国”;维新派和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企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和共和国的方案,分别实行于中国。尽管他们方案的历史作用不尽相同,但都进行了英勇斗争,作出流血牺牲;其结果也无不陷于失败,中国并未因之得救。只是到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此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终于创建了人民共和国,使民主革命抵于完成,真正将中国引向了光明。近代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但是,中国封建主义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固然无力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只是赶跑了皇帝,结束了帝制,终无力铲除封建主义的劣根;而“四人帮”的横行说明,即便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封建主义的余毒仍然不可低估。我们必须坚持批判封建主义,并肃清其流毒,才能保证革命事业顺利发展。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 第三章辛亥革命 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 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论述题 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提纲详细版

2018 中国近代史提纲 概况 1. 三条线索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双半社会开始形成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双半程度进一步的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双半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双半社会最终形成 ⑤1901-1949 中国双半社会性质不断深化 (2)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②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④无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走进近代社会 2. 分期:前期: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晚清:1840-1912 封建君主专制 民国: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 (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官僚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 3. 近代化内容 ①1840-1919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 ②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4. 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 ①民族独立——是前提和基础②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保障和目的 5. 近代化特点 ①发展缓慢,艰难曲折(原因“两半”社会,受多种势力阻挠,三座大山为主要代表) 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互交叉,同步进行 ③地区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城市 ④集中在工业领域——轻工业,农村农业没发生深刻变化, ⑤欧风美雨的产物,受外来因素影响 6.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条件 ①先天不利:资金不足——没有资本原始积累 技术不足——缺乏科学技术 人才不足——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培养封建官僚 思想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②三大障碍: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 ③缺乏安定的环境(客观) 7. 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阶段性特征及后果 ①1840 以前 特征:走私鸦片 后果: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清政府腐败 ②1840-1895

中国近代史复习(简答、论述)

中国近代史复习 简答、论述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在于二者的内容和主体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现状,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状况,是要充分发展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个任务,才能为第二个任务创造条件。一方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便,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局限性: 1、没有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论述题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

《中国近代史纲要》1~7章复习摘要简答题

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不得不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重点复习思考题(简答和论述)下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灾难?P98 (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死者达30万人以上。其他屠杀惨案。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投放有毒病菌,大量中国居民死亡。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掳掠大量的中国劳工。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在东北,独占了东北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矿产资源。在关内,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目的是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 (4)损失数字: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多亿美元。 2、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P101 3、简述瓦窑堡会议及其意义。P102 4、试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5、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项要求。P102 6、试述国民党正面战场溃退的原因。P1104 7、简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P105 8、简述193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P108 9、论述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P108-109 内容:①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战。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②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③它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10、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P109 11、试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P110 12、简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P111 13、简述抗日战争中的大生产运动。P113 14、试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及其意义。P114 内容:1940年前后,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1)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和特征:指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概述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概述 【近代部分】 (一)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①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1840年6月、1842年止。结果失败和所订条约《南京条约》。1741年三 元里人民VS英国佬,打击Englishman的嚣张。 ③鸦片战争中几位英雄的名字: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邓延桢等。 ④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天朝田制度》:平均分配。 ⑤洪仁邗和《资政新篇》;USA提出“门户开放”。 理解: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洋务运动、甲午战争 ①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央是奕訢,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②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间:1894年7月;黄海大战邓世昌英勇抗战精神。 理解《中日马关条约》内容: 主要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①维新变法运动地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维新变法是由“公车上书”揭开。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百日维新”。 ②义和团运动时间:1899年主要领导人:赵三多、阎书勤口号:“扶清灭洋”。 ③八国联军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刽子手。 理解《辛丑条约》内容:主要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 (四)辛亥革命 ①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黄兴联合创立)。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统治中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③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的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 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种》。 ⑤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历史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信念深入人心。结果;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口号: “科学”和“民主”。 ②五四运动暴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后来转到上海);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 交的失败;领导者:学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精华汇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①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②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4.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②评价: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 5. 太平天国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历史地位: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作用:一.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二.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三.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8.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的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政变。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变法的举措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提倡廉洁;取消旗人的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2.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3.注重农业发展,建立新式农场4.修铁路,办学堂,设立商会的组织5.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1.裁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2.采用西式兵制,习洋枪文化教育方面:1.创设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2.提倡西学,废除八股等3.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4.奖励新著,奖励创办办刊等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9.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并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即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8.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

2018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题

20.简述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系统地明了持久抗战的永方针,他指出“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弱力量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战争,中国是大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还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意义: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系统的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分别指什么?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①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②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③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 2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①政治纲领,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文化纲领,就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3.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内的三种建国方案 ①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种方案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宣告其破产。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这种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③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一方案是科学的建国方案,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了道路。 2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①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 ②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2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那些新的严峻考验? ①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③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6.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②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27.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三反运动指: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意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对于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反运动指:1952.1中共中央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意义:这场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2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案: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 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五、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意义: 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019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模拟题及答案三

; 2019 年 4 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模拟题及答案三 三、简答题 4l. 筒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答: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 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第二,它人数虽 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予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 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鞋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 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 有力量的阶级。 42. 简述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认识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 答:第一,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 支持。第二,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 可操作性。第三,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 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43. 简述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 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44. 简述毛泽东指出的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原因。 答:(1)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明确而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 而且能够打败他。 (2)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 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不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中华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3)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 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 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4)毛泽东还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虎”的著名论断,并预言人民解放军的“小米加步枪”一定能够战胜国民党军队的“飞机加坦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