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06真题答案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06真题答案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06真题答案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06真题答案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1. (10%)求取图1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 21()/()

U s U s 。

解: 23112

1

//()

()

1()

//()

Ls R U

s Cs

U s R Ls R Cs

+=++ (1) 22

32

()()U s R U s Ls R =+ (2) 2

32212

22

121131212

()()()()()()1

R U s U s U s R R R R R C L U s U s U s LCs s R R R R +=?=+++++ (3)

2. (10%)系统如图2所示,绘出信号流图,并求

()

()

C s R s 。

解:

两个前向通道,

1123P G G G =,234P G G =,11?=,211111()1G H G H ?=--=+

32111231213121G H G H G G G H H G G H H ?=++++

1233411(1)

()()G G G G G G H C s R s ++=?

3. (20%

)复合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3

所示,图中1K ,2K ,1T ,2T 是大于零的常数。 (1) 确定当闭环系统稳定时,参数1K ,2K ,1T ,2T 应满足的条件

(2) 当输入0()r t V t =时,选择校正装置()c G s ,使得系统无稳态误差(误差定义为R C -)。

图3

解:应用线性系统叠加原理,复合系统可处理为以下2个子系统:

(1)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2

212121()

(1)()

()()1(1)(1)

c e K G s s T s E s s K K R s s T s T s -

+Φ==+++=12211212

(1)(1)()(1)(1)(1)c s T s T s K G s T s s T s T s K K ++-+=+++

32

121212()()D s TT s T T s s K K =++++

列劳斯表:

3

s 12T T 1

2

s 12T T + 12K K

s

1212

12

12

T T TT K K T T +-+

s 12K K

因 1K ,2K ,1T ,2T 均大于零,所以只要121212T T TT K K +> 即可满足稳定条件

(2)12210

20

1212(1)(1)()(1)lim ()()lim (1)(1)c ss e s s s T s T s K G s T s V e s s R s s s T s T s K K s

→→++-+=Φ=?

?+++

20

12()lim

1c s V G s K K K s →??=-???

?令===0 故()c G s =2

s K

4.(10%)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δ%=16.3%,峰值时间p t =1s,试求:(1)开环传递函数()G s ;

(2)闭环传递函数()s Φ;

(3)根据已知性能指标%δ及p t 确定参数K 及τ。

图4

解: (1) 10

10(1)()10(110)1(1)

K

K s s G s s s s s s ττ+==+++

+

(2)2()10()1()(110)10G s K

s G s s s K

τΦ=

=++++

(3

)%16.3%1p e t ξπδ-?==??==??

解出:0.5

3.628n ξω=??

=? 又因:2

1013.16110220.5 3.628 3.628n n K ωτξω?==??+==??=??

故 1.316

0.2627

K τ=??

=?

5. (20%)已知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

()()(22)(25)

K G s H s s s s s =++++ *0K > 但反馈极性未知,欲保证闭环系统稳定,试确定根轨迹增益*

K 的范围。

解:若反馈极性为负时,使系统闭环稳定的*K 范围为(,)a b ,而反馈极性为正时,使系统闭环稳定的*K 范围为(,)c d ,则选择*

(,)K e f ∈,而(,)e f 为(,)a b 和(,)c d 的公共区间,即可保证系统闭环稳定。 (1)反馈极性为负时:做常规根轨迹,系统开环有限极点12j -±和1j -±,实轴上无根轨迹。 根轨迹有4条渐近线,且

1a δ=-,45,135,225,315a ?=o o o o

根轨迹起始角为:

1,212,p j =-± 1270p θ=o 2270p θ=-o

3,41p j =-±, 390p θ=o 490p θ=-o

由根轨迹的分离点方程

222(1)2(1)02225s d s s s s s s =++??

+=??++++?? 解得12,31,1 1.581d d j =-=-±。 由根轨迹方程得 1*4s d K ==- 2,3

* 2.25s d K

==

故2,3d 为常规根轨迹的复分离点。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2

2

*

()(22)(25)D s s s s s K =+++++

432*41114100s s s s K =+++++=

列劳斯表: 4

s 1 11 *

10K +

3

s

4 14

2s 7.5 *10K +

1

s *

6547.5

K -

当*K =16.25时,劳斯表中1

s 行的元素全为零。由辅助方程2

65

()7.51004

A s s =++

=解得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1,2 1.871s j =±。概略绘制系统反馈极性为负时的根轨迹如图5-1所示。

(2) 反馈极性为正时:作零度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区间为(,)-∞+∞,根轨迹有四条渐近线,且

1a δ=-;0,90,180,270a ?=o o o o 。

根轨迹的起始角为 190p θ=o ,290p θ=-o ,3270p θ=o ,4270p θ=-o

根轨迹的分离点由前求得为 1d =-。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4

3

2

*

()41114100D s s s s s K =++++-=

由劳斯判据可知,*

K =10时,系统闭环临界稳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为0s =。作反馈极性为正时的根轨迹如图5-2所示。

由图5-1知,反馈极性为负时,使系统闭环稳定的*

K 范围为[)0,16.25;由图5-2知,反馈极性为正时,

使系统闭环稳定的*

K 范围为[)0,10。因此反馈极性未知时,使系统闭环稳定的*

K 范围为[)0,10。

6.(10%)有a ,b 两个开环稳定的Ⅱ型系统,该开环系统组成相应的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幅相特性如图6所

示,试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如系统不稳定,指出不稳定的极点数。

图6

解:因为是Ⅱ型系统,所以ω=0-

0+

→时,产生-360o

(顺时针) 又系统开环稳定,∴P = 0;

∴ Z = P – 2N = 0 – 2*(-1)= 2 ? 2个不稳定闭环极点。 系统b :当|K| > 1,幅相曲线包围(-1,j0)点,N = -1。

∴ Z = P – 2N = 2 ? 2个不稳定闭环极点

当|K|< 1, N = 0. Z = P –2N = 0 ? 系统稳定。

7.(15%,每小题5分)可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1. 已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u x x ??????+??????--=111002&;[]cx y 10=,求使闭环极点为-2、-2的状态反馈阵K 。 2.若已知该系统的状态均不可测,要求:采用期望极点为-10,-5的2维状态重构实现上述状态反馈。

3. 求系统???????????

?--=??????21213001x x x x &&的李亚普诺夫函数,并判别其稳定性。 解:

1. 因为系统的能控性判断矩阵:?

?

?

?

??--=1121C Q ,显见。系统完全能控(也可从系统为对角阵,b 阵对应元素均不为零,系统一定可控条件判别)。故可以设计状态反馈器满足要求使闭环极点任意配置(当然可以为-2、-2)。期望特征多项式为

44)2)(2(2*++=++=?s s s s

令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反馈阵为[]21

k k K =,则控制器的闭环多项式为:

22)3(12212++++++=+-=

?k k s k k s bK A I c λ

令c ?=?*

,可得:[][]1021

==k k K (实际上,从A 阵可知,第一个极点已经是期望极点-2, 不

需要通过极点配置得到,故k1=0)

2.因为系统的能观判断矩阵:?

?

?

???-=????

??=1010cA c Q o ,显见。系统不完全能观,故不满足设计状态观测器的条件,不能设计满足期望极点为-10,-5的状态观测器。

3.(1)令0=x

&,解之得平衡点0=e x (2)因为是线性系统,故从李亚普诺夫方程 Q PA P A T

-=+中解出P 和Q ,若它们均正定,则系统渐

近稳定(其实直接可以判别出系统是稳定的,因为A 为对角阵,其特征值为-1,-3)。

第一种方法:令Q=I,, 則 ??????--=?????

?--??????+???????

?????--10013001

30012221121122211211

P P P P P P P P 联立方程:-2P 11 = -1 解联立方程得:P 11=1/2

4 P 12 =0 P 12 =P 21=0 -6 P 22=-1 P 22=1/6

故:

????

??????=??????=610

02

12221

1211

P P P P P ;显然P 是正定的,故系统渐近稳定。李亚普诺夫函数:2

2216121)(x x x V += 第二种方法:令P=I,, 求Q 。即Q -=?

?

?

???--??????+??????????

??--3001100110013001 解之: ??

?

?

??--=6002Q ; 0211>=q ;012>=Q 。故 Q 正定,-Q 负定。系统渐近稳定。

李亚普诺夫函数:2

22

1)(x x x V +=。

8.(15%)已知一状态能控系统的系统矩阵 ?

?

???

????

???-=020*********

0010

A ,求A 的特征值,并求: I A A A 32579++-(提示:根据Cayley-Hamilton 定理)。 解:(1) 因为A 阵为能控标准形,其特征多项式可以直接写出 由A阵:a 4=1, a 3=0, a 2=-2, a 1=0)

故,A 的特征方程:012)det(2

4

432

23

14

=+-=++++=-λλλλλλλa a a a A I

A 的4个特征值: 10)1(122

2

2

4

±=?=-=+-λλλλ

根据Cayley-Hamilton 定理,矩阵A应满足其特征方程,因此:012

=-A

I A A I A A A I A A A 3)1(3)12(32225145579+-=++-=++-

?

?

???

????

???==+-300003000030

000333)1(2

25I I A A

9.(15%)如图所示离散系统,试求使系统稳定的采样周期T S 值。

解: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

()

1(2))(1()1()

1(2])

1(1[)1(2])1(1[]2[)(1111Ts Ts

Ts Ts

s T s

T e z z e e z z z e z z s s Z z z s s e e

Z z A S S ------------=

----=+-=+-?=

Let b e Ts

=- Then )

()

1(2)(b z z b z A --=

系统特征方程为:1+A (z )=0; 故:0222

=-+-b bz z (————(1)) 后面步骤略(可用劳斯稳定判据,可用根轨迹,可用代数法)。

(1) 若用劳斯稳定判据。将z=(1+w )/(1-w )代入式(1),则得 w 2(3-b )+ w (4b-2)+1-b = 0

w 2 3-b 1-b 欲使系统稳定:第一列需大于零,则: w 1 4b-2 b <3;b <1;b >0.5 → 0.5<b <1

w 0 1-b 因为 b e

Ts

=-,故 b T S ln =-

因此,0693.0<-<-S T ,从而得到使系统稳定的采样周期T S 值为 693.00<

(2) 代数方法参见沈平书,答案相同。 由式(1)得:))1(8(2

1

22,1b b b z --±=

当发生等幅振荡时,必有 | z | = 1,即 1]2

)1(8[)21(222

=--+b b b

化简得:2(1- b )= 1, 故 b=0. 5

(3)根轨迹方法

因为系统特征方程为:1+A (z )=0; 故:0222

=-+-b bz z (————(1))

02)2(12=++-

z z b , 故,等效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2

)

2()(2

++=z z b z A e 须按正反馈的规则求取根轨迹。

10.(15%)给定下列状态空间方程

u x x ????

?

?????+??????????----=210311032010&,[]x y 100= (1)试画出其状态结构图;

(2)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3)变换为能控和能观标准形。 解:(1)状态图此略

(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B A sI C s G 1)()(--=

????

????

??---???????

=--1)(1

A sI (只需要计算最后一行,因为:C=[0 0 1]) )1)(2)(3()3(2)3(3

110320

12+++=+++=+-+-=?s s s s s s s s s

[])

3)(2)(1()3)(12(61163

72210)1)(2(151100)()(2321+++++=

+++++=?????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B A sI C s G

(3)判别其能控性和能观性 [

]

3211527313102<=????

?

?????---==b A Ab

b

rankQ C ;系统不能控,所以不能变换为能控标准形。

3971311100

2=????

??????---=??????????=CA CA C rankQ O ;系统能观,所以能变换为能观标准形。

而且:

??????????---==-61011016001o o o AT T A ;????

??????==-2731

b T b o o ;[]100==o o cT c

若需要求出转换矩阵,则:

????

?

?????---=??????????---??????????=????????????????????=-100311215100311971100610116110

010121211

C CA CA a a a T o

????

?

???

??----=??

???

?????---==---60013515116

1100311215)(1

11

o o T T

11.(15%)图示被控系统,设状态变量选取如图示,请你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极点为:-4,-2+j2,-2-2j 。

解:(1)先由方框图列出系统的状态方程:

??????????=200120001A ,????

??????=101b 因为能控矩阵[

]

32==b A Ab

b rankQ C ,系统能控,可以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闭环极点的任

意配置。

(2)期望特征多项式为

32248)22)(22)(4(23*+++=-++++=?s s s j s j s s

(3)状态反馈后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

2

31231312

3

123121321244)348()5( )1()2(])2)[(1(k k k k k k s k k s s k s k s k k k k k s k s bK A I c -++-+--+---=+-+---+-+-=+-=?λ

(4)期望特征多项式与状态反馈后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一定相等

另一条途径是:不用写出状态方程,而是先用信号流图等方式求出闭环特征方程,再求出反馈系数。答案是相同的(有可能相差一个符号)。但这里是要求采用状态方程的方法,故若是这种方法,将扣10分。

(65,120,-52)

2016年10月现代汉语真题带的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现代汉语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汉语不靠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而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是()。 A.综合语 B.黏着语 C.孤立语 D.屈折语 【答案】C 【解析】汉语属于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不像印欧语系中的屈折语那样,词与词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 【考点】绪论——现代汉语的特点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标准是()。 A.天津语音 B.北京语音 C.上海语音 D.长沙语音 【答案】B 【解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考点】绪论——汉语的规范化和汉语课程的学习 3.属于单元音韵母的是()。 A.本 B.白 C.不 D.别 【答案】C 【解析】A项的韵母是由元音带辅音构成的,B、D两项的韵母是复元音韵母。 【考点】语音——韵母 4.下列音节中,调值为214的是()。 A.定 B.梨 C.开 D.猛 【答案】D 【解析】A项的调值是51,B项的调值是35,C项的调值是55。 【考点】语音——声调

5.说话时“啊”会变读为“呀”的是()。 A.快说啊 B.真酷啊 C.真好听啊 D.天啊 【答案】A 【解析】前一音节的韵腹或韵尾是a、o(ao、iao除外)、e、i、v时,“啊”读成ya,文字可写作“呀”。 【考点】语音——音变 6.从总体来看,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是()。 A.简化 B.泛化 C.字母化 D.拼音化 【答案】A 【解析】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历史来看,总的趋势是由繁难变为简易,当然又是为了区别字义或注明字音,也有添加组字成分而使汉字繁复化的现象。不过,从总体上看,简化是汉字主体演变的主流。 【考点】文字——汉字的形体 7.“六书”中,属于汉字挺用方式的是()。 A.指事 B.假借 C.会意 D.象形 【答案】B 【解析】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使用方式,故答案选B。 【考点】文字——汉字的构成 8.下列汉字书写正确的是()。 A.针贬 B.仓库 C.题纲 D.婉惜 【答案】B 【解析】A项“针贬”应为“针砭”,C项“题纲”应为“提纲”,D项“婉惜”应为“惋惜”。【考点】文字——汉字的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9.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羽 B.走

2006年注电公共基础真题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共12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 已知k aj i 3-+=α,k j ai 63+-=β,k j i 622++-=γ,若α,β,γ共面,則a 等於:(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答案:C 。 解析:若α,β,γ共面,則下列行列式的值為零。 () ()()01262361218661218612186 2 2633 1 222=++-=++-=---=--+---=---a a a a a a a a a a a 求解該方程得21--=或a 。 2. 設平面π的方程為02543=---z y x ,以下選項中錯誤的是:( )。(2006年真題) (A )平面π過點(-1,0,-1) (B )平面π的法向量為k j i 543++- (C )平面π在z 軸的截距是5 2 - (D )平面π與平面0222=+---z y x 垂直 答案:D 解析: 選項(A ),把點(-1,0,-1)代入方程02543=---z y x , ()()()025*******=-+-=--?-++?-,正確。 選項(B ),我怎麼感覺平面π的法向量應該為k j i 543--呀? 選項(C ),把0=x ,0=y 代入02543=---z y x ,得5 2 - =z ,正確。 選項(D ),()()()()()0810********≠=++-=-?-+-?-+-?,兩平面不垂直,錯誤。 3. 球面9222=++z y x 與平面1=+z x 的交線在xoy 座標面上投影的方程是:( )。 (A )() 912 2 2 =-++x y x (B )()?? ?==-++0 9 1222z x y x

2006—数二真题、标准答案及解析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二) 一、填空题 (1)曲线4sin 52cos x x y x x += -的水平渐近线方程为 . (2)设函数23 1sin ,0, (), x t dt 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3)广义积分 22 (1)xdx x +∞=+? . (4)微分方程(1) y x y x -'= 的通解是 . (5)设函数()y y x =由方程1y y xe =-确定,则 A dy dx == . (6)设矩阵2112A ?? = ?-?? ,E 为2阶单位矩阵,矩阵B 满足2B A B E =+,则B = . 二、选择题 (7)设函数()y f x =具有二阶导数,且()0,()0f x f x '''>>,x ?为自变量x 在0x 处的增量,y ?与dy 分别为()f x 在点0x 处对应的增量与微分,若0x ?>,则 (A )0.dy y <

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2.7 求题2.7图所示各三角形联结网络的等效星形联结网络。 解 题2.7图 )(a Ω=++?= 1530205030501R Ω=++?= 1030205020502R Ω=++?= 630 205020303R )(b 和)(c 的解法类似。 2.8 求题2.8图所示各星形联结网络的等效三角形联结网络。 解

题2.8图 )(a 1 23 Ω=?+?+?= k R 33.53 2 2233212 Ω=?+?+?= k R 82 2 2233223 Ω=?+?+?= k R 82 2 2233231 )(b 和)(c 的解法相同。 2.9 求题2.9 图所示各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 )(a 将结点1、2、3上半部分的3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等效成星形联接, 由于三

角形的3个电阻值相同,故等效星形的3个电阻值也相同,为: Ω 100 Ω Ω 题2.9图 Ω ? = = =100 3 1 3 2 1 R R R,等效后的电路如右图,故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Ω = + + =100 3 100 ) 3 100 100 ( 2 1 eq R ) (b 解法与) (a相同,将Ω k 21、Ω k 7和Ω k 15三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变换成星形,或将Ω k 7、Ω k 15和Ω k 2三个电阻组成的星形联接变换成三角形形,即可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2.10 求题2.10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解 (a)

2 12 1R R R R + (b) (c) 2 121R R R R + (d) 题2.11图 2.1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比 S u u 0,已知Ω=21R , Ω==132R R 。

2010年408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 1. 若元素a 、b 、c 、d 、e 、f 依次进栈,允许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操作,则不. 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______。 A .d c e b f a B .c b d a e f C .b c a e f d D .a f e d c b 2. 某队列允许在其两端进行入队操作,但仅允许在一端进行出队操作。若元素a 、b 、c 、d 、e 依次入此队列后再进行出队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队序列是______。 A .b a c d e B .d b a c e C .d b c a e D .e c b a d 3.下列线索二叉树中(用虚线表示线索),符合后序线索树定义的是______。 A . B . C . D . 4.在右图所示的平衡二叉树中,插入关键字48后得到一棵新平衡二叉树。在新平衡二叉树中,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______。 A .13,48B .24,48 C .24,53 D 、24,90 5.在一棵度为4的树T 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 的叶结点个数是______。A .41 B .82 C .113 D .122 6. 对n (n ≥2)个权值均不相同的字符构造成哈夫曼树。下列关于该哈夫曼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 .该树一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B .树中一定没有度为1的结点。 C .树中两个权值最小的结点一定是兄弟结点。 D .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权值一定不小于下一层任一结点的权值。 7.若无向图G=(V , E )中含有7个顶点,要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_____。 A .6 B .15 C .16 D .21 8.对右图进行拓扑排序,可以得到不同的拓扑序列的个数是_____。A .4 B . 3 C .2 D .1 9. 已知一个长度为16的顺序表L ,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L 中不存在的元素,则关键字的比较次数最多的是_____。A .4 B .5 C .6 D .7 10.采用递归方式对顺序表进行快速排序。下列关于递归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无关。 24 13 53 37 90

2006年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真题解析

2006年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真题解析 The homeless make up a growing percentage of America's population. 1 homelessness has reached such proportions that local government can't possibly 2 . To help homeless people 3 independenc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ust support job training programs, 4 the minimum wage, and fund more low-cost housing. 5 everyone agrees on the numbers of Americans who are homeless. Estimates 6 anywhere from 600,000 to 3 million. 7 the figure may vary, analysts do agree on another matter: that the number of the homeless is 8 , on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studies 9 that the number of the homeless will reach nearly 19 million by the end of this decade. Finding ways to 10 this growing homeless popul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11 when homeless individuals manage to find a 12 that will give them three meals a day and a place to sleep at night, a good number still spend the bulk of each day 13 the street. 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at many homeless adults are addicted to alcohol or drugs. An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he homeless have serious mental disorders. Many others, 14 not addicted or mentally ill, simply lack the everyday 15 skills needed to turn their lives 16 . 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edy notes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17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18 Edward Zlotkowski, director of community service at Bentley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19 it. "There has to be 20 of programs. What we need is a package deal." 1.[A]Indeed[B]Likewise[C]Therefore[D]Furthermore 2.[A]stand[B]cope[C]approve[D]retain 3.[A]in[B]for[C]with[D]toward 4.[A]raise[B]add[C]take[D]keep 5.[A]Generally[B]Almost[C]Hardly[D]Not 6.[A]cover[B]change[C]range[D]differ 7.[A]Now that[B] Although[C] Provided[D] Except that 8.[A]inflating[B]expanding[C]increasing[D]extending 9.[A]predicts[B]displays[C]proves[D]discovers 10.[A]assist[B]track[C]sustain[D]dismiss 11.[A]Hence[B] But[C] Even[D] Only 12.[A]lodging[B]shelter[C]dwelling[D]house 13.[A]searching[B]strolling[C]crowding[D]wandering 14.[A]when[B]once[C]while[D]whereas 15.[A]life[B]existence[C]survival[D]maintenance 16.[A]around[B]over[C]on[D]up 17.[A]complex[B]comprehensive[C]complementary[D]compensating 18.[A]So[B] Since[C] As[D] Thus 19.[A]puts[B]interprets[C]assumes[D]makes 20.[A]supervision[B]manipulation[C]regulation[D]coordination 文章背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社会中的无家可归者,以及他们目前的现状:他们的数量已经增长至地方政府对付不了的地步,需要联邦政府采取措施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自立。但是,许多无家可归者即使在解决温饱之后仍然游荡街头,这是因为他们要么酗酒或吸毒成瘾,要么患严

2006年真题答案及解析_6

200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监考老师发给你的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纸。 2、测试开始前,请在试题本和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先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然后再开始答题。 3、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4、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将试题本和答题纸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不得将试题本带出考场。 6、特别提醒: a.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b.所有试题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资料 1.2008年夏天,上海一篇满分的高考作文《他们》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专家称这是上海近年来高考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么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

浙江大学电路原理离线作业解析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路原理》课程作业 姓名: 学 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第一章 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 路电流I 。 解:I=Us/R=12V/12?=1A 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压方向相反, 设如图电流方向为正, 则支路电流I 为-1A 。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a R=(10-4)/2=3Ω b U=10+2×2=14V c U=2×2+10=14V 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 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解: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题图1-1 U s I I U U =?4V 2Ω10V Ωa b c 题图1-2

1-4.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 i U U,再求电源发出 的功率和负载 L R吸收的功率。 解:i I I K I- = R R K R I R I U U L I i L i - = =0 电源发出功率:UiIi P Ui- = 负载 L R吸收的功率:i i L I L R U I R R K R I P L2 2 0= = 1-5.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 S I A =,电阻 1 1 R=Ω, 2 2 R=Ω, 3 3 R=Ω,4 6 R=Ω,求电流 I。 解: S S S I R R R I I R R R I I I I + = + = + = 1 1 2 2 1 2 1 2 1 ,可得 A I A I 2 4 2 1 = = 题图1-3 题图1-5

(精选)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试题卷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二部分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 A.任务 B.职责 C.职务 D.职责细分 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 最早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类并按职业属性聚居的人是 A.管仲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4. 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原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的人是 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 C.泰勒 D.吉尔布雷斯 5.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是“动作研究之父”的人是 A.泰勒 B.斯科特

C.巴鲁什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6. 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 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 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 C.入伍新兵分类 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 工作分析试题卷第1页(共6页) 7.由心理学家弗莱内根开发的,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 A.工作要素法 B.关键事件法 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D.任务清单法 8.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的工作日写实法是 A.个人工作日写实法 B.访谈法 C.工组工作日写实法 D.观察法 9.对某工人压实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1s、l_3s、1.7s、1.8s、1.6s,按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 A. 1.4s B. 1.5s C. 1.6s D. 1.7s 10.对不同组织内管理层以上的职位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 A.关键事件分析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 A.职业数据 B.职业信息网 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D.职位的任职者 12.选择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时,对职责目标十分清晰且易于衡量的职责,一般是以什么为导向 A.时间 B.结果 C.关键点 D.差错率 13.在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引导任职者的行为改进的方法是 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 C.利克特量表法 D.比较法 14.更适用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构建的模型是 A.胜任特征模型 B. GATB模型 C. HAY的冰山模型 D. SWOT模型 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 A.职位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 D.要素计点法 16.在海氏职位评价方法系统中,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职位责任两级因素权重分配为(70%+30%)的形态被称为 A.上山型 B.中间型 C.下山型 D.平路型

2006年广东专插本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6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英语试题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35%) 1.By the end of this month, all this ______. A.is changed B.had changed C.will have changed D.has changed 2.Such questions are often _____ through negotiations. A.settles B.settle C.settled D.settling 3.Since you are a college student now, you should ______ yourself more than you used to. A.rely on B.work on C.run out D.carry out 4.He stopped ______ last week and feels much better now. A.smoking B.smoked C.smokes D.smoke 5.We ______ so smoothly that the passenger could hardly feel it. A.got rid of B.tore off C.called off D.took off 6.You wouldn’t have seen her if it ______ not been for him . A.has B.had C.have D.is having 7.She insists that he ______ his vacation now. A.takes B.took C.take D.taking 8.The teachers don’t make us wear a school uniform and we can wear ______ we like. A.any B.that C.as D.what 9.I don’t know the man ______ you are talking about. A.who’s B.whose C.whom D.who 10.Metals expand ______ heated and contract when cooled. A.where B.when C.that D.which 11.Even though she herself has never had such an experience, it’s ______ she can recognize from what has happened to her good friend. A.that B.one C.such D.all 12.Only after the storm was over ______. A.could we start off B.we could start off C.had we started off D.we had started off 13.That was one example of having responsibility ______ I’m on my own and of making my own decisions. A.since that B.as that C.now that D.because of 14.The new government building is ______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located B.stationed C.set D.found 15.Doctors are developing a new ______ for treating that disease. A.operation B.mean C.technique D.cure 16.Religinon has a great ______ on man’s thought. A.effects B.affect C.affection D.influence 17.In that country, hospital doctors don’t go sightseeing very often because their work ______ almost all their time.

2006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793505484.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06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某寡头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它们之间进行古诺产量博弈。如果市场需求为P=130-Q 这里Q 代表市场需求量,且Q=q1+q2,q1和q2分别是两寡头市场的产量。现在假设厂商1的边际成本为10,厂商2的边际成本为30,两厂商皆没有固定成本,又假设贴现因子δ=0.9假设该市场有长期稳定性,这两个厂商为保持这种长期稳定性,想达成一个默契的协 议,该协议规定厂商1和厂商2按照(3/4,1/4)的比例来分配有合作形成的垄断产量,请问 1、达成该协议后,两厂商是否会老实的执行该协议?或者说它们会不会偏离该协议所规定的市场份额来组织生产?为什么? 2、如果协议能够长期维持,其条件是什么?(19分) 二、某企业的生产边际成本为mc=3q ,其中q 是该企业的产量。但该企业的生产所产生的污 染给社会带来的边际成本为2q ,市场对该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曲线为p=420-q 。 1.如果该企业是个垄断者,那么企业的均衡产量是多少?价格是多少? 2.考虑到污染成本,社会的最优的产量应该是多少? 3.现在,政府决定对每单位产品征收污染税,那么税率应该是多少才能够使企业的 产量与社会的最优产量相一致?(19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亿元,政府购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装备与控制。世界电力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力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国际趋势,电力市场的运作涉及电气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技术领域。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包括电力市场技术、电子商务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广泛交叉的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领域之一。电气装备与控制方向着眼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专业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目前我国生产的机电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还极少,许多领域近于空白,诸如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以及大型成套生产加工设备等还多数依赖进口,电气装备与控制是为国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提供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加入WTO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专业现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17名,所在的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本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特点是强电

与弱电、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本专业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核心课程,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本专业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继电保护、高压、电机及其控制、电气装备及其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电气控制、自动控制元件等实验室。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电机及其控制、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四个研究所。毕业生有广泛继续深造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去向,不仅在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有大量需求,还受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技术领域行业的欢迎。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课程。高年级根据社会需求,分设电气装备的控制与设计分析、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黄进,男,招生专业:电机与电器;研究方向:电气装备的计算机控制,电机控制与电气传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为研究生新开设并主讲课程两门。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1名。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同事一道,成功地将传统的电机制造专业改造成电机及其控制专业。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90年以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近10项。科研成果1项获国家教委科

十套模拟试题详细答案及解析

第十一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 本题答案为C。 2. 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父结点数为int(n/2),而叶子结点数等于总结点数减去父结点数。本题n=699,故父结点数等于int(699/2)=349,叶子结点数等于699-349=350。 本题答案是B。 3. 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重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符号名的命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含义,以便于对程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本题答案为A。 4.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本题答案为B。 5.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本题答案为A。 6.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它们是: 1、自顶向下。这种方法是先从抽象级别高且普遍性强的对象开始逐步细化、具体化与特殊化。 2、由底向上。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具体的对象开始,逐步抽象,普遍化与一般化,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图设计。 3、由内向外。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最基本与最明显的对象着手逐步扩充至非基本、不明显的其它对象。 本题答案为D。 7. 数据流相当于一条管道,并有一级数据(信息)流经它。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向文件或从文件流向加工,并且可以从外部实体流向系统或从系统流向外部实体。 本题答案为C。 8.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本题答案为B。 9. 当数据表A中每个元素距其最终位置不远,说明数据表A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在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情况下,采用插入排序所用时间最少。 本题答案为B。 10.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记录其内部结构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记录的集合,

2006—数一真题、标准答案及解析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真题 一、填空题 (1) lim Xln(1 x) X 01 COSX ----------------- (2 )微分方程y y(1 x)的通解是__________________ . X (3)设是锥面z x2—y2( 0 z 1)的下侧,贝U xdydz 2ydzdx 3(z 1)dxdy (4)点(2,1, 0)到平面3x 4y 5z 0的距离z = (5 )设矩阵A E为2阶单位矩阵,矩阵B满足BA B 2E ,贝U B (6)设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均服从区间[0, 3]上的均匀分布,则P max{X,Y} 1 = 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7)设函数y f(x)具有二阶导数,且f (x) 0, f (x) 0 ,x为自变量x在x0处的增量, y与dy (A) 0 dx y. (B) 0 y dy (C)y dy 0. (D)dy y 0 1 04d 0f(rcos,rsin )rdr等于 (A) 02dx x f (X, y)dy. (B) 0勺x°1x2f(x,y)dy. (C) 0「y1y2f(x,y)dx. (C) ^dy J 7 f(x, y)dx. 【】 (9)若级数a n收敛,则级数 n 1 (A) a n收敛. n 1 (C) a n a n 1收敛. (B) ( 1)n a n收敛. n 1 (D) 3n 3n 1收敛. 【 】 分别为f(x)在点X。处对应的增量与微分,若x 0,则(8)设f(x, y)为连续函数,则

(10)设f (x, y)与(x, y)均为可微函数,且y (x, y) 0 ?已知(x 0, y 0)是f (x, y)在约束条件 (x, y) 0 下的一个极值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0,则 f y (x 0, y 0) 0 0,则 f y (x 0, y 0) 0 0,则 f y (x 0, y 0) 0 0,则 f y (x 0, y 0) 0 (A) 若a !, a 2,L , a,线性相关,则 (B) 若a !, a ?丄,a,线性相关,则 (C) 若印,玄2丄,a,线性无关,则 (A ) P(A B) P(A). (B ) P(A B) P(B). (C ) P(A B) P(A). (D ) P(A B) P(B). 【 】 14 )设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 1, 2 12 ) , Y 服从正态分布 N( 2, 2 ),且 P{| X 1 | 1} P{| Y 2 | 1}, (A ) 1 2. (B ) 1 2. ( C ) 1 2. (D ) 1 2. 【 】 (12 )设A 为 3 阶矩阵,将 A 的第 2 行加到第 1 行得 B ,再将B 的第 1 列的 -1 倍加到第 2 列得 C ,记 1 10 P 0 1 0 ,则 0 01 (A ) C P 1 AP. (B ) C PAP 1 . (C ) C P T AP . ( D ) C PAP T . 【】 13)设 A, B 为随机事件,且 p(B) 0, p(A|B) 1 , 则必有 (D) 若a !, a ?丄,a,线性无关,则 】 (A) 若 f x (x 。,y 。) (B) 若 f x (x 。,y o ) (C) 若 f x (X o , y o ) , (11)设a i , a ?丄,a,均为n 维列向量, A 是m n 矩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 1, Aa 2,L , Aa, 线性相关 ? Aa 1, Aa ?,L , Aa, 线性无关 ? Aa 1, Aa ?,L , Aa, 线性相关 ? Aa 1, Aa ?,L , Aa, 线性无关 ?

10月全国综合英语(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综合英语(一)试题 课程代码:00794 Ⅰ.用适当语法形式或词汇填空。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This dress cost me()the one I am wearing. A. twice as much as B. as twice much as C. as much twice as D. much as twice as 2.John suggested that we()have the evening party this Sunday. A. didn’t B. not C. wouldn’t D. not to 3.Our team()three matches so far this year, and we still have some more games to play. A. was winning B. has won C. wins D. had won 4.John’s never been to London.(). A. And hasn’t Tom B. Nor Tom hasn’t C. Neither has Tom D. Tom hasn’t neither 5.I’m interested in()you told me that day. A. all that B. which C. all what D. that 6.My sister has always regretted()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college. A. not to take B. not take C. having not taken D. not having taken 7.I()to attend a social gathering, but something came up. A. have wanted B. had wanted C. want D. have been wanting 8.Cynthia said that she was not feeling well,() A. didn’t she B. did she C. wasn’t she D. was she 9.()is reported in today’s newspaper, a medical team will be sent to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country. A. It B. Which C. That D. As 10.()cold and windy, most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stayed indoors. A. Being B. It being C. It was D. To be 11.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outside. A. it was a young man B. there was a young man C. a young man was D. I saw a young man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