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XT-II轨道感应器调整方法

NXT-II轨道感应器调整方法

NXT-II轨道感应器调整方法
NXT-II轨道感应器调整方法

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分公司 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分公司 二O一七年九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起重机吊装的工艺装备和吊装方法 (3) (一)、吊装工艺装备及检验器具 (3) (二)、吊装方法 (4) 三、起重机械主体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 (5) 四、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工艺顺序图 (6) 五、起重机安装工艺 (7) (一)起重机安装前准备工作 (7) (二)起重机桥架吊装 (7) (三)小车的吊装 (8) (四)附属设施安装 (8) (五)电气安装 (9) 六、起重机安装负荷试验 (15) (一)空载试验 (15) (二)静载试验 (15) (三)动载试验 (15) 七、起重机安装竣工交验 (16) 八、起重机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6) 九、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6) 十、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7)

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大连管片厂共两座轻型彩钢结构厂房需安装双梁桥式起重机,共计配置15台,1号厂房长184米,宽78米,分为三跨,18米边跨布置4台,30m 中跨布置4台,30米边跨布置2台;2号厂房长112米,宽60米,分为三跨,18米边跨布置2台,24m中跨布置1台,18米边跨布置2台。 详见附件1:大连管片厂起重机布置图 2)、起重机结构与技术性能参数: ①起重机结构:双梁桥式起重机由主梁和端梁组成的桥架起重小车、司机室、机电设备等组成,整机为箱结构: 二、起重机吊装的工艺装备和吊装方法 (一)、吊装工艺装备及检验器具

根据桥式起重机单件重量及车间安装高度、起重机安装,我公司计划采用汽车起重机为主要吊装设备,汽车起重机起重量为 50t一台,叉车起重量3t 一台,50t拖车1台,检验器具见下表。 (二)、吊装方法 根据起重机使用现场条件和吊装具体要求,我公司确定采用如下步骤安装: ①用拖车把主梁、小车等分别运到车间适当部位,用枕木或垫架临时垫起主梁和小车; ②让汽车起重机停在安装现场选定的位置,支好汽车起重机的支腿,作好吊装准备; ③用汽车起重机分别把主梁1和主梁2吊起,落位在轨道上,并在上面连接两端梁用螺栓紧固; ④让汽车起重机收杆、重新更换位置,把小车吊起,落位在小车轨道上; ⑤吊装附件;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文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 【摘要】通过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及京沪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静、动态两个阶段的轨道精调技术实践,结合高速动车组轨栓结果分析,对无砟轨道状态调整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精调施工方法,提出静态适算控制标准,给出动态阶段的分析方法、调整原则和目标管理值。【关键字】无砟轨道轨道精调 一、轨道精调简介 待铺轨单位对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结束后,即展开轨道精调作业。前后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静态调整达到静态验收标准后,开始联调联试。开始联调联试后,精调工作进入轨道动态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16 0km/h 轨检车和350km/h动车组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 静态调整阶段:是根据轨道小车依据CPIII控制点进行静态测量轨道几何状态,通过软件分析后进行线形不断完善的调整过程。包括对轨道线形(轨向和高低)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达到规X 要求。 动态调整阶段:主要通过对动态轨检车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点利用静态调整的方式对轨道进行调整。动态检测结果评估分四级,一级点只需养护,二级点需重点调整,三级点限速行车,四级点停止行车。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最终使得无砟轨道轨道状态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

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二、轨道扣件系统 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WJ-8C型扣件系统。 扣件组成:轨道板采用WJ-8C型扣件,WJ-8C型扣件(以下简称扣件)由螺旋道钉、平垫圈、弹条、绝缘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 三、调轨仪器和机具安排 每个小组配置的主要测量仪器、施工机具

桥式起重机啃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

桥式起重机啃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 起重机是一种常用设备,不仅在陆地上我们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起重机,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机械制造加工等行业。随着企业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正常使用保养中,桥式起重机会经常出现啃轨的现象。下文我们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啃轨的定义 啃轨是指在起重机大车或小车运行过程中,大车或者小车的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应该保持一定间隙,但由于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接触产生水平侧向推力,引起轮缘与轨道的摩擦及磨损,通常称为啃轨。 2啃轨的危害 ①. 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

由于起重机的车轮的材料一般是使用铸钢,经过淬火等工序之后,一般可以使用10年以上。但是由于啃轨的原因,车轮的寿命会大大减小,这会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②.磨损轨道 啃轨情况的发生,车轮和轨道由于是刚性接触,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轨道的磨损,随着磨损量的增大,起重机大小车的稳定性减小,严重影响安全。 ③.脱轨危险 当车轮或轨道磨损严重时,车轮可能会爬到轨道顶面,致使大车或小车脱轨,引发安全事故。 ④影响厂房的结构 用于起重机啃轨时会发出噪声、引起震动,而且起重机运行时会产生水平侧向力,使起重机产生不正常的振动,从而是厂房建构产生振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3啃轨的判定及表现形式 ①.在起重机轨道的侧面有很明显摩擦很光亮的平面,导轨上有很锋利的棱角,轨道顶面有雪白色的亮斑。 ②.桥式起重机行驶时,轮缘与轨道之间的间隙有明显的变大或者变小现象。 ③.桥式起重机在运行中,车体产生歪斜,车轮走偏。

④.大车运行时会产生刺耳啃轨声,啃轨严重时,大车不仅会产生刺耳的噪声,而且会引起大车轻微的跳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爬轨现象。 4 啃轨原因分析 引起起重机啃轨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这两个方面:一是轨道变形;二是起重机工业制造技术上存在缺陷以及安装者安装能力及技术不足。 引起轨道形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起重机的大车和小车经常在轨道上来回行走,轨道上承受的这种压力在外部表现为间歇性的,而在轨道内的应力表现形式为交变应力,这来来回回反复的作用,就会使轨道产生变形或位移。 ②.起重机大小车行走机构在理想设计下,是按直线行走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是负重行走的,这本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有差异,这就会存在外拉斜吊的现象,这现象势必会啃轨。 ③.轨道基础发生变化。比如地质下陷。起重机能否行走正常,主要取决于轨道的状态。而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经常不断地调整轨道。 车轮的安装质量以及车轮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是造成啃轨现象的重要原因:①.起重机长时间超载运行,或起重机主梁残余应力等引起起重机的主梁、端梁、车架产生形变,引起车轮的歪斜,造成啃轨。 ②.两主动轮踏面的直径不对等。起重机运行时,因为轮直径不同,两侧车轮在电动机转速相同的情况下,运行速度必然不同,这就会引起“画圆”现象,从而使得轮缘与轨道两侧刚性接触,造成啃轨现象。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长昆(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IV标段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 第四项目分部 二0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准备工作 (1) 1.全站仪操作流程 (1) 2.精调软件GRPwin的设置 (3) 四、资源配置 (4) 1.人员配置 (4) 2.工器具配备 (4) 五、轨排几何形位精调 (5) 1.全站仪设站 (5) 2.轨检小车的组装与校准 (6) 3.轨排几何形位调整 (6) 六、精调作业后的检查工作 (7)

1.精调后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7) 2.轨排精调后注意事项 (8) 七、精调小车和全站仪注意事项 (8) 1.精调小车 (8) 2.全站仪 (9) 八、其他注意事项 (11)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四标第四项目分部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管段起始里程为DK197+555,终点里程为改DK202+790,全长5235米,本管段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境内。管段内有特大桥2座,大桥4座,隧道4座,其它均为路基。本线路设计时速250km/小时,主体工程预留时速350km/小时。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三、准备工作 1.全站仪操作流程 全站仪的校准 补偿器校准、组合校准、水平轴倾斜误差(a)校准

a.补偿器校准: 理论上,盘左整平后,盘右“倾斜L”和“倾斜T”应与盘左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若偏差较大,应进行补偿器校准。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选项,点击补偿器(L,T),进入相应界面,点击测量,测量一个测回后校准完成,再次进行盘左盘右检查,如不好,可继续进行校准。 b.组合校准: 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选项,点击组合校准(l,t,i,c,ATR)进入组合校准界面,将ATR校准选项打开,这时瞄准距离大于100米的一个棱镜目标,利用人眼精确对准棱镜内的十字丝,然后点击测量,仪器转变方向后再精确瞄准十字丝,点击测量进入显示各项指标差值的界面。再点击测量后,瞄准棱镜十字丝后再点击测量,测量两个测回,并保证δ值在1秒以内,校准完成,最后点击继续会出现一个显示各个选项的新值的界面,校准完后进入测量模式,利用正倒镜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保证水平角,竖直角在照准大于100米目标的时候保证在3秒以内。 c.水平轴倾斜误差(a)校准: 水平轴倾斜误差(a)的校准步骤如下: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选项,点击水平轴倾斜误差(a),进入校准界面。瞄准站标的十字丝点击测量【选择一定距离上高为(27度至63度)或低为(117度至153度)的目标】,测量一个测回。之后进行正倒镜测量符合,如不满足要求需重新进行校准。

桥式起重机啃轨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桥式起重机啃轨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09级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业余班 XX 云南安宁:650302) 摘要:叙述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中的啃轨现象及造成后果,从轨道缺陷、车轮缺陷、桥架变形等方面分析了桥式起重机的啃轨原因,对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并对板带厂热轧车间的五号行车进行了整改,现今运行正常。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车轮啃轨原因分析整改 前言: 桥式起重机是起重设备的主要机种,国家列入特殊设备管理,在冶金生产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桥式起重机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工况条件和运行频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车或小车运行啃轨现象。起重机运行过程中大车或小车的轮缘与钢轨侧面接触,发生强烈的磨损,称为啃轨。轻微的啃轨不影响使用,常常被人们忽视,严重的啃轨,使车轮与轨道剧烈磨损,并且大大增加附加载荷,运行阻力比正常状态时增大三倍左右,致使起重机运行扭摆,发出响声,运行电动机和传动机构超载运转,随着啃轨的加重,会发生烧坏电动机或扭断传动轴的设备事故,还有脱轨的危险。啃轨严重可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引发安全隐患,所以要及早发现及早修复,下面针对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啃轨现象进行探讨分析。 1、啃轨现象及其造成不良的后果 1.1啃轨现象 1.1.1通常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之间设计有一定的间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它们不会接触。但有时车轮不在轨道中心部位运行,从而发生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相接触(摩擦)的啃轨现象。 1.1.2轨道侧面或车轮轮缘内侧有斑痕,严重时痕迹上有毛刺或掉铁屑。 1.1.3桥式起重机行驶时,在短距离内轮缘与轨道间隙有明显的改变。 1.1.4桥式起重机在运行中,车体产生歪斜,车轮走偏。 1.1.5大车运行时会发出较响亮的“嘶嘶”啃轨声。 1.1.6啃轨特别严重时,大车运行会发出“坑坑”的撞击声,甚至出现爬轨。 1.2车轮啃轨造成不良的后果 1.2.1缩短车轮使用寿命。在正常情况下,中级(A 4—A 5 )工作级别的桥式起重机其车轮可以使用15 年以上,重级(A 6—A 8 )及冶金桥式起重机的车轮可使用8年左右,但是对于一些啃轮较严重的桥式 起重机,车轮只能使用1-2年。 1.2.2加快轨道磨损。啃轨产生的侧向力能使轨道位置偏移或磨出台阶。 1.2.3增大运行阻力,增大电动机功率消耗和机构的传动负荷。 1.2.4对房梁结构的影响。由于起重机运行啃轨,必然产生水平侧向力,这种侧向力将导致轨道横向位移,致使固定轨道的压板及螺栓松动。另外,由于运行啃轨,将引起整台起重机较大的震动,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房梁结构。 2、啃轨的原因分析 啃轨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轨道的原因、车轮的原因、桥架变形而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几者之间的问题。据相关资料,由于轨道问题,车轮问题引起的啃轨情况占大部分。 2.1轨道 2.1.1轨道安装质量不合格:“轨道承轨梁安装时倾斜导致轨道安装在承轨梁上时随着倾斜,使运行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目录 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控制网复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资料复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测量人员及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扣件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粗调 ...................................................................... 错误!未定义书签。4轨道精调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仪器检校................................................................... 错误!未定义书签。全站仪设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精调小车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轨道精调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附件7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1.CPⅢ网重新复测,经评估合格方可应用于精调。 2.各位零配件安装到位,无缺少。 3.无碴轨道经过冲洗,无杂物,无灰尘。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完毕且焊联、锁定。 二、准备工作 1.各种规格材料基本到位。 2.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小车经检验、调试合格。 3.各类机具齐备(轨距调整器、内燃扳手、无碴液压起道机、轨道仪、照明工具、数显道尺、塞尺、弦线、扭力测试仪、撬棍、改道小撬棍等)。 三、精调步骤 1.总体流程。

2.精确测量。 为监测线路设备的变化,指导线路设备养护,需对轨道实测中线、高程进行绝对精度测量。主要采用安博格小车与线路CPIII控制网实现对轨道精测。 ⑴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①输入并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如存在断链,需分别输入,上、下行线也要分别输入)。 ②设置项目属性,如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基准等。

③定期对全站仪及小车进行保养、检定。 ⑵测量的现场工作 ①检查钢轨表面状态,检查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确保零配件无缺少,扣件扭矩达标。 ②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α)校准;检查全站仪ATR 照准是否准确,有无ATR的偏差也应小于3秒。 ③使用至少8个CPIII控制点自由设站,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有6个CPIII控制点,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状况好时控制在6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 ④设站的同时组装轨检小车,将双轮部分靠近低轨。 ⑤在稳固的轨道上校准超高传感器,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 ⑥将全站仪对准轨检小车棱镜,检查通信,关闭全站仪强力搜索,并锁定棱镜。 ⑦放样60米以上的一个控制点对设站进行检核。 ⑧进入施工模式,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变化范围超过 0.7mm),将小车向前推,找到数据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再次重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docx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行车调度工作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调度机构及其组成 2、掌握行车调度工作的主要设备及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行车调度命令 1.讲授法 2.讨论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板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一、调度机构及其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密集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调度机构的生产组织体系中通常设有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控调度等调度工种。 二、行车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 三、行车调度工作的主要设备及功能 1、人工调度指挥系统 2、电子调度集中系统 3、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调度设备 四、行车调度命令 1、行车调度命令的分类 2、书面调度命令的填记标准 3、下达行车调度命令的作业要求

一组织教学 以点名的形式熟悉每个学生,完成教具的准备工作,上课后注意上课纪律二复习提问 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及步骤 2、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的划分原则 三、讲授新课 行车调度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由调度控制中心实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 挥,以使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协调工作,保证列车安全、正点地运行。行车调 度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客运输任务的完成情 况。 一、调度机构及其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密集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 调度机构的生产组织体系中通常设有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控调度等调度工种。 二、行车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 (1)组织指挥各部门、各工种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工作。 (2)监视列车到达、出发及途中运行情况,确保列车运行正常秩序。 (3)当列车运行秩序不正常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秩序。 (4)及时、准确地处理行车异常情况,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 (5)随时掌握客流情况,及时调整列车运行方案。 (6)检查监督各行车部门执行运行图情况,发布调度命令。 (7)当区间或车站发生行车事故时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积极参与组织救援工作。 三、行车调度工作的主要设备及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控制设备正逐步向自动化、远程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行车调度工作也已从人工电话调度指挥方式向电子调度集中和计算机调度集中控制设备发展。 1、人工调度指挥系统 (1)调度所设备 : 调度电话总机,传输线。 (2)车站设备 : 调度电话分机,传输线。 (3)车上设备 : 无线调度电话。 由调度员通过电话与车站值班员直接对话,由车站行车值班 员安排列车进路。通过值班员报点,了解列车到达、出发信息,下达列车运行调 整调度命令,通过车站行车值班员调度电话分机呼叫列车司机室的无线调 4 分主要复习上节课的 重点内容,注意学生 6 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 15 分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15 分引导学生自己查找

桥式起重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桥式起重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桥式起重机也叫行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轮与轨道常见的故障为车轮的啃道及小车的不等高、打滑。其中造成啃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啃道的形式是多样的。啃道轻者影响起重机的寿命,重者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对于啃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啃道的主要原因是安装时产生不符合要求误差的、不均匀摩擦及大车传动系统中零件磨损过大、键连接间隙过大造成制动不同步。避免起重机发生啃道的机械故障,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找出啃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小车车轮的不等高是起重机运行中的极不安全的因素,小车的不等高使小车在运行中一个车轮悬空或轮压太小可能引起小车车体的震动。造成小车车轮不等高的因素是由多方原因引起的,但是主要原因是安装误差不符合要示求及小车设计本身重量不均匀,因此对小车不等高的故障要全面分析,把小车不等高的问题解决好。大体我觉得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轨道不清洁、行车工启动过猛、小车轨道不平、车轮出现椭圆、主动轮之间的轮压不等的原因使得小车产生打滑环象,这就要求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佃,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产生小车打滑的现象。 我们车间10T的行车常见的故障: (1)10t双梁桥式起重机,其电源指示灯亮,操纵联动台指示灯亮,但却不能启动。经维修人员到现场检查,发现从司机室到走台的安全门没有关上。当维修人员将安全门关好后,起重机的一切操作正常,这就是一种假故障。在起重机的安全保护中,对舱口门、司机室门和检修门上均有一个门开关,当起重机司机或维修人员到到起重机上检修时,必须打开舱口门到起重机走台上,或打开检修门到起重机轨道梁上,这是打开的门上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断开,电气箱的主接触器释放,进而切断起重机电源,使起重机无法启动。同时这种保护使检修人员免桥架上小车滑线带电的威胁,也可防止他人启动开车伤及检修人员。可见安全门开关的保护作用非常必要。 (2)一台10t双梁桥式起重机的供电正常,各安全门关闭完好,但无法启动。经维修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起升控制凸轮的零点标志虽在零的位置上,但零位保护触电没有接触上,因为这是一台使用多年的起重机,其触电弹力减弱,产生有时接触不上的假故障。将触电更换为新的,不启动问题得到解决。从凸轮控制器的结构可知,只有在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时,

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 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段)XCZQ-7标(DK218+521.59~DK253+434)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西成客专项目部一工区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施工准备 (1) 3.1CPIII控制网复测 (1) 3.2人员设备 (1) 3.3轨道长钢轨作业条件及各项检核 (2) 4 轨道长钢轨精调 (2) 4.1轨道长钢轨精调概述 (2) 4.2轨道几何状态及不平顺性 (3) 4.3长钢轨精调作业操作流程 (4) 4.4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钢轨检测测量前要求 (5) 4.5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钢轨检测测量要求 (5) 4.6影响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数据精度因素 (6) 5 轨道静态模拟调整 (6) 5.1轨道静态模拟调整的基本要求 (6) 5.2长钢轨精调作业平顺性允许偏差 (7) 5.3轨道静态模拟调整的方法 (7) 5.4扣件调整量说明 (10) 5.5长钢轨扣件调整 (13)

CRTS I型板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指导和规范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作业,明确作业流程、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确保精调作业快速、有序,使工程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2.2 《高速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2.3 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2.4 设计文件; 2.5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使用说明; 3施工准备 3.1 CPIII控制网复测 为满足无砟轨道高精度要求,在进行轨道长轨精调时,必须将CPIII控制网复测完成,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长轨精调作业。 3.2 人员设备 (1)人员配备 一个作业面共需15人来共同完成。其中:1人负责操作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两人负责全站仪设站以及CPIII棱镜的摆放,两人负责内业数据的处理及复核,10人负责更换和紧固扣件。施工前,精调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 (2)设备配备

传感器调整

1.空氣壓力傳感器 MPS-P3RC-G 的設置方法,內容及步驟過程. 該傳感器的設置內容分通用設置和系統設置,通用設置共有8段,第一,二段針對輸出1(OUT1)(這也是我們機器中使用的訊號),第三,四段針對輸出2(OUT2),第五段針對真空設置,第六,七,八段為其他通用設置. 第一段為輸出1(OUT1)的數據設置,第二段為輸出1(OUT1)的模式設置.數據是和模式有關的,所以應首先設置模式. 按 “MODE” ,出現 “- 1 –“,這時再按 “▲或▼” 至出現 “- 2 –“,等候3秒鐘,然後有 “OUT1”及其模式數據 “HYS 或 CnP 或 OFF” 交替顯示,按 “▲或▼” 選擇“CnP”後再按 “MODE”,出現 “END”即完成該段設置; 按 “MODE” ,出現 “- 1 –“,等候3秒鐘,出現輸出1(OUT1)的數據,按 “▲或▼”先設置低限值A後再按 “MODE”,又按 “▲或▼”設置高限值b後再按 “MODE”, 出現 “END”即完成該段設置; 第三,四段完全按第一,二段的設置方法及步驟進行即可; 第五段為真空度自動偵測教導, 按 “MODE” ,出現 “- 1 –“,這時再按 “▲或▼” 至出現 “- 5 –“,等候3秒鐘,即進入其自動偵測教導; 第六段為數據更新時間及傳感器反應時間設置. 按 “MODE” ,出現 “- 1 –“,這時再按 “▲或▼” 至出現 “- 6 –“,等候3秒鐘,出現 “Dsp”及其數據交替顯示,這是數據更新時間設置,範圍是 0.1~3 秒鐘,按 “▲或▼”設置該值後再按 “MODE”,出現 “AuE” 及其數據交替顯示,這是傳感器反應時間設置,該數據乘以 2 便是反應時間,例如數據為 1 時反應時間是 2毫秒,按 “▲或▼”設置該值後再按“MODE”, 出現 “END”即完成該段設置; 第七段為瞬間最高值,最低值的采集及顯示設置. 按 “MODE” ,出現 “- 1 –“,這時再按 “▲或▼” 至出現 “- 7 –“,等候3秒鐘,出現 “Pb” 和 “OFF 或 ON” 交替顯示,ON為采集,OFF則反之, 按 “▲或▼”設置該值後再按 “MODE”,出現 “PbL” 及其數據交替顯示,這是采集時間,範圍是 2~99 秒鐘,按 “▲或▼”設置該值後再按 “MODE”,出現 “Pbd” 及其數據交替顯示,這是采集數據顯示設置,”PE”為顯示最高值,”bo”為顯示最低值,”du”為兩者均顯示. 按 “▲或▼”設置該值後再按“MODE”, 出現 “END”即完成該段設置; 第八段為瞬間最高值,最低值的顯示方式設置. 系統設置如下: 同時按 “MODE” 和 “▲”後, 出現 “OUT1”和 “n.c. 或 n.o.” 交替 壹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方案

无碴轨道精调技术方案 1、编制依据 1《无碴轨道铁路工程工程测量技术》。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 4 业主下达的相关文件。 2、编制范围 新建兰渝铁路1标段DK84+950—DK100+707段范围黑山隧道无碴轨道施工。 3、无砟道床施工前具备的条件 ⑴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应在隧道施工结束后,并对隧道沉降变形等进行系统的观测和分析,满足《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要求并经业主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评估合格并出具评估报告后,开始安排施工作业。 ⑵无砟轨道控制网(CPⅢ网)的测设工作已完成,测量精度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并已报设计单位评估合格。 4、测量网控制 无砟轨道测量基础网采用CPⅢ控制网技术,测量精度严格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执行。在道床施工准备期间,必须查验与铺设段轨道工程有关的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报告、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及评估报告,接收线下工程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控制基桩,对线路范围内CPⅡ网进行加密、复测后,在施工工点范围内建立独立、完整、

精确的基标控制网。CPⅢ控制基标每50-80m设一对。成对布设在线路两侧的两个基标点里程差不超过1m。一次布设的CPⅢ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最短长度不得少于2km。 5、测量放线 步骤1:通过不少于4对CPⅢ控制点按设计道床板位置在每一个纵断面上放出道床板边线控制点(直线段10m一个断面,曲线段5m 一个断面),采用钢钉精确定位做好标记,红油漆标识,用墨线弹出道床板边线。 步骤2:通过不少于4对CPⅢ控制点按设计道床板轨面标高在两侧护墙上放出道床板轨面绝对标高点(直线段10m一个断面,曲线段5m一个断面),采用黑色记号笔在两侧护墙上做好标记,红油漆标识,用墨线弹出道床板轨面绝对高程线。 ▲人员:测量员3人,普工2人。 ▲机具、材料:测量仪器1套(放线定位);墨斗(弹线);钢卷尺;红油漆。 6、轨排粗调 粗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粗调顺序为:1→4→5→8→2→3→6→7→1→2→3→4→5→6→7→8。(见图1) 图1 轨排粗调顺序 步骤1:中线调整。配备全站仪和测量手簿,采用自由设站法定

桥式起重机轨道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起重机轨道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起重机轨道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起重机的运行质量。只有从源头上把握质量关,才能保证起重机轨道安装质量。 1. 起重机轨道 起重机运行轨道有起重机钢轨、铁路钢轨和方钢。钢轨的顶部是凸状的,底部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平板,增加了与基础的接触面;轨道的截面多为工字形,具有良好的抗弯强度。方钢可以看作平顶钢轨,由于对车轮磨损大,一般只用于起重量较小、运行速度较慢、工作不频繁的起重机。钢轨的通常用含碳、锰较高的钢材(C=015%~018%、Mn=016%~115%)轧制而成。起重机轨道的典型材料为U71Mn钢。方钢主要用Q275的方钢或扁钢制成。 起重机钢轨是用作起重机大车及小车用的特种截面钢轨,标准长度为9、915、10、1015、11、1115、12、1215等8种。常见规格为QU70、QU80、QU100、QU120,QU后面数字表示轨道头部宽度。铁路钢轨分重轨和轻轨2种、钢轨规格用每米长度公称重量表示。重量大于30kg/m的钢轨,属于重轨。标准轨长度有12150m和25100m2种规格。轻轨的量不大于30kg/m的钢轨,通常长度5~12m。轻轨用钢,多是普通碳素结构钢的镇静钢和半镇静钢,为提高钢轨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近年采用Mn、Si、P 等合金元素的低合金结构钢。

2. 起重机轨道的安装方式 用于安装轨道的轨道梁常用的有2种:一种是钢结构梁,一种是混凝土预制梁。混凝土预制梁必须留有预埋孔,以备安装时穿螺栓,或者在混凝土预制梁中预埋螺栓。起重机轨道的安装方法有用压板固定法、钩形螺杆固定、焊接和螺栓联用固定等。为了进行水平方向的调整,轨道压板上的孔通常做成长孔,垂直方向的调整可在钢轨下加垫。轨道压板在设计时,要具有足够的刚性,每块压板,根据受力的大小可以制成单孔的或双孔的。只有轨道与轨道梁或者轨道梁上固定的钢垫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车档方可焊接在轨道上。 3. 轨道铺设前对轨道梁的安装要求 3.1 对混凝土轨道梁的要求: (1) 轨道梁制作时必须保证沿梁横向及纵向的预留螺栓孔位置偏差≤5mm,螺栓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7mm,梁顶面要求平整,但不得抹压光滑。 (2) 轨道梁的安装偏差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否则要调整好轨道梁后才允许用混凝土找平。 ①梁中心位置对设计定位轴线的偏差≤5mm。

长轨精调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HQTJ-X标无砟轨道静态精调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哈齐客专项目部 2014年05月01日 无砟轨道静态精调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工管技[2011]35号); 2)《哈齐客运专线CRTSI型无砟轨道板施工设计图》;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当地资源、交通状况、运输条件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4)《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6]158号); 5)《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50号); 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8)《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9)现行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10)哈齐客运专线有限公司下发的各类相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HQTJ-X标段由中铁XX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承担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起讫里程为DK173+600~DK218+000, 途经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齐家、高家、泰康等地,全长44.4km。 哈齐客专线路设计时速250km/h;全线桥5座/19.672km,占线路全长的44.3%;路基长度22.678km,占线路全长的51.08%;站长2.05km,占线路全长的4.62%。区间采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道岔区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共铺设无砟轨道双线88.8km。三、无砟轨道静态精调施工总体安排 X标段无砟轨道单线长44.4km。轨道精调首件工程计划于2014年5月15日前通过评估。根据哈齐公司的各标段节点工期要求,轨道精调在2014年5月16日开始,2014年8月18日完成。X标段无砟轨道静态精调施工节点工期详见“附表一:哈齐客专铺轨及轨道精调进度计划表”。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施工工法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施工工法 京沪项目翟春辉 一.前言: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是我国引进德国博格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板式无砟轨道技术。 轨道板精调是将预制好的CRTSII型轨道板,通过测量安放在指定承轨槽上精调标架棱镜的三维坐标,计算出轨道板实测坐标与设计计算坐标之间的偏差值,调整安装在轨道板下的精调千斤顶,使轨道板位置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二.工法特点. II型轨道板精调系统要求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工序控制严格。精度高体现在位置、几何尺寸、时间、温度等方面,譬如:现浇梁的顶面平整度控制4m/8mm;底座板高程精度±5mm,轨道板粗定位≤10mm,轨道板精确定位控制在≤0.2mm;CA 砂浆从搅拌成品到提升上桥,最终到灌注入板缝控制在30 分钟内;底座混凝土基本浇筑段必须在一天内完成等。因此,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是II型板施工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三.CRTSⅡ型板精调施工工艺 1、CRTSⅡ型板精调采用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要求 1.1 采用标准 ⑴、《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7]85号); ⑵、《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 号文); ⑶、《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 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⑸、《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2.2主要技术要求 CRTSⅡ型板(博格板)精调的基础是:每块CRTSⅡ型板结构上具有10对在工厂经过精确打磨过的承轨槽;CRTSⅡ型板调板时控制点为相对精度能够达到平面0.2mm、高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试题

试卷代号: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试题(90分钟) 201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 )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通过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的实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使各个环节协调运作,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A. 行车组织指挥体系 B. 供电指挥体系 C. 应急指挥体系 D. 信号指挥体系 2. ( )世界上第一条用蒸汽机车牵引的地下铁道线路在英国伦 敦建成通车,全长6 . 2 km . A. 1763 年 B. 1813 年 C. 1863 年 D. 1913 年 3. 高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达到( ),属于该种类型的轨道交通 系统主要有重型地铁和轻型地铁。 A. 1000-5000人 B. 5000-15000 人 C. 人 D. 30000 人以上 4. ?地铁设计规范》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 A. 25%0 B. 30%。 C. 35%0 D. 40%。 5.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 ( )一般多用于车辆段线路的道岔段。

A.钢筋混凝土轨枕 B. 木枕 C. 复合材料轨枕 D. 高强度塑胶轨枕 6.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包括( )和其他标准。 A. 线路标准 B. 轨道标准 C. 车站标准 D. 车辆标准 E. 供电标准 7. 施工负责人除了负责办理该组作业请点及销点手续外,其职责还包括( ) A. 负责该组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 B. 负责作业过程的组织指挥 C. 负责及时与车站或车辆段、控制中心等联系作业有关事项 D. 组织设置、撤销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E. 负责恢复施工所涉及设备的正常状态,并出清作业区域 8. 行车调度命令根据其发布形式分为( )。 A. 口头命令 B 书面命令 C. 信号命令 D 数字命令 E. 文字命令 9. 长交路具有( )等优点,但如果各区段客流量不均衡,则会产生运能的浪费。 A. 对中间站折返线路要求不高 B. 行车组织运行方式简单 C. 乘客无需换乘 D.且换乘方便 E. 运营经济 10. 一般对于列车正常运行影响较大的设备故障包括( ) 、供电泵统故障、通信系统故障及其它设备设施故障。 A.列车故障 B. 信号系统故障 C. 轨道线路故障 D. 电路故障 E. 冷气设备故障

桥式起重机安装工艺流程

字号:大中小1.桥式起重机安装工艺流程 土建验收、测量放点 轨道安装 二期砼浇筑 行走机构安装 小车组装 各齿轮、连接轴、制动器安装调试 滑轮、钢丝绳、卷筒主、副钩连接 防腐 负荷试验 移交 电气设备安装、检查、调整、试验 联合调试 桥机大梁安装组合 2 作业方法及要求 2.1 轨道安装(适用于安装在砼、钢梁结构基础上的P型QU型轨道) 2.1.1 作业方法

2.1.1.1 按图纸设计的位置、高程安装轨道、钢轨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安装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宜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 2.1.1.2 钢梁上铺设轨道结构的,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钢梁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且不大于钢梁腹板厚度的一半。 2.1.1.3 轨道铺设在钢梁上,轨道底面应与钢梁顶面贴紧。当有间隙、且长度超过200mm时,应加垫板垫实,垫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宽度应大于轨道底面10--20 mm,每组垫板不应超过3层,垫好后与钢梁焊接固定。 2.1.1.4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的水平位置的偏差,对于通用的桥式起重机不应大于5 mm 2.1.1.5 起重机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10m时,轨道跨距允许偏差为± 3.0 mm。 2.1.1.6 当起重机跨度大于10m时,偏差按下式计算,但最大不应超过±15 mm。 △S=±[3+0.25(S-10)] 式中: △S—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mm) S—起重机轨道跨度(m) 2.1.1.7 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通用桥式起重机不应大于1/1000,每2m测一点,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应大于10 mm。 2.1.1.8 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相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为±10 mm。同一截面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桥式起重机为±10 mm。 2.1.1.9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轮的基距。 2.1.1.10 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轨道现场精调方法

轨道现场调整方法 一、现场调整 首先明确基本轨,然后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高低、后水平;先方向,后轨距”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每个作业面分为两个调整小组,一组调高程,一组调轨向。 1、高程调整 根据调整方案和对应的轨枕号首先用石笔在基准轨表面或轨腰处标记调整量。标示要有专人复核。 根据现场的标示,把调整件准确无误的摆放在承轨台的两侧。调整件摆放要有专人复核,摆放要整齐,以便于更换。 高程调整时,不能同时松开两股钢轨的扣件,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松开另外一根。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10个扣件。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①、钢轨高低位置正调整时,可采用轨下调高垫板或铁垫板下调高垫板进行。 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进行调整时,先松开弹条,取出绝缘块,提升钢轨,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的型号分别为0.5mm、1mm、2mm、5mm、8mm),钢轨落下后再用可控扭矩的扳手或机具扭紧螺母,使弹条安装到位。轨下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数量不得超过2块,并把最薄的垫板放在下面,以防止下调高垫板窜出。当调高量需0.5mm级别时,可紧贴铁垫板承轨面加垫0.5mm厚的轨下调高垫板,

数量可为3块。 采用铁垫板下调高垫板进行调整时,先卸下锚固螺栓,提升钢轨,在铁垫板和绝缘缓冲垫板之间垫入需要厚度的铁垫下调高垫板,钢轨复位后检查轨向和轨距,必要时进行调整,确认合适后用可控扭矩的扳手机具以300-350N.m的扭矩扭紧锚固螺栓,铁垫板下调高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16mm,数量不得超过2块。 ②、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应先卸下锚固螺栓,提升钢轨,将铁垫板下6mm厚的绝缘缓冲垫更换为2mm的绝缘缓冲垫,钢轨复位后检查轨向和轨距,必要时进行调整,确认合适后用可控扭矩的扳手或机具以300-350N.m的扭矩扭紧锚固螺栓,然后根据调整量,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范围-4~+26mm,施工调整范围为-4~+6mm,可按下表选用所需厚度的绝缘缓冲垫板和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