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

冯敏良

(江苏,225002)

摘要: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入手,深刻剖析了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传统行政性和准市场化福利供给模式下利益相关者互动的比较,揭示出隐藏其中的利益需求并试图建立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式;协调机制

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异常迅猛,具体表现在数量激增、规模扩大、种类丰富等方面。利益相关者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主体,对机构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和制约双重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相关者较少,易于处理;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相关者明显增多,关系也变得非常复杂,正确分析和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福利机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概述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初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使用范围也主要局限于商业性组织,而对于非营利性组织特别是在社会福利机构中运用有关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尚属首次。

1、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1965)在他《公司战略》一书中受次提及(陈维政等,2002),它泛指与公司存在各种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但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利益相关者”则是由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于1963年提出的(王辉,2003),而这一术语能被广泛使用,应归功于弗里曼(Freeman,1984)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的出版。

尽管“利益相关者”一词被商业管理者普遍接受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但对于其定义并未达成共识。SRI提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离开其支持,组织就无法生存的团体。”弗里曼(1984)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其他学者的定义,如斯威齐(1981)的“利益相关者是受组织活动的影响,并且有能力影响组织活动的人”,布瑞纳(1995)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企业,又能够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等(王辉,2003)。虽然理论界对利益相关者的涵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但从其各自的提法中不难看出,利益相关者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或多或少与组织存在着某种利益联系。因而可以这么定义,利益相关者是与组织保持一定利益交互影响的社会实体。

2、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关于社会福利机构,其内涵随着社会福利概念的不断扩展而发生演变的。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福利机构投资主体单一,服务对象也仅限于“三无对象”和“五保护”等传统民政对象,所以社会福利机构指的是国家和政府为传统救助对象而设立的供养机构,如社会救济院、敬老院、光荣院等等。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投入的加大和社会关注的增强,社会福利机构迅速崛起并快速成长,以回应弱势群体规模的扩大。此时,社会福利的概念已经开始扩展。1999年,国家民政部颁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个人或团体以多种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2000年,《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话的意见》出台,指出了一条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在这个阶段,社会福利机构被定义为“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办法》

[1999])。随着社会福利的对象从“专为弱者服务”扩大到“为全民服务”,社会福利机构的概念也将走出狭隘的定义,实现服务对象的大众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和服务水平的专业化。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社会福利资源提供、输送和消费过程中,与福利机构保持一定利益交互影响的社会实体。由于社会福利机构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所以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也相应发生变动。在传统的福利供给模式下,福利投资主体单一、服务形式单调、受益面狭窄,故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相对较少,两者关系也比较简单。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捐赠者、内部员工和受助对象(如图)。而在新型的准市场化的福利供给模式下,国家的发展目标

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利益相关者分析图

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使利益相关者的范畴得以极大拓展,与社会福利机构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在这里,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原有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和竞争对手等等。

3、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

20世纪90年代初,在弗里曼(Freeman)、布莱尔(Blair)、克拉克森(Clarkso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引人注目并在实践中得到认可(陈宏辉、贾生华,2002)。人们逐渐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相对于商业性组织而言,本身所拥有或能获取的资源相当有限,缺乏资金是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社会福利机构有序发展的瓶颈。但其利益相关者背后隐藏的社会资源却是异常丰富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获取这种宝贵资源。根据Pfeffer和Salancik(1978)提出的著名“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获取和维系资源的能力决定其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来讲,社会福利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有赖于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所获得资源的丰富程度。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机构主动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性互动,积极响应各利益主体的合理要求,正确

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纷争。

要获得和保持资源,首先要学会识别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相关者。因为利益相关者可以是机构内部的,也可以是机构外部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所以准确识别利益相关者也并非一件易事。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列举法来识别:①社会福利机构日常运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的提供者;②其行为能直接影响到社会福利机构的社会实体;③福利机构的日常活动所能影响到的任何组织或个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相关者。

其次,要确定各利益相关者对社会福利机构的重要程度并加以排序。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偏好不同,必将会导致某种形式的利益冲突。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根据其对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优先权来平衡各利益主体的需求。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提供资源的效用越大,对社会福利机构而言就越重要,排序越靠前;反之,则越次要、越靠后(如图)。如提供核心资源的利益相关者最靠前;提供匮乏资源和辅助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和排序就相对靠后,而提供低效资源的则排最后。

社会福利机构资源分析图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排序图

总之,社会福利机构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发生关系的媒介是利益,两者之间的互动也以此为平台。复杂在于,利益相关者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代表,利益冲突的必然性和微妙性造成协调工作的低效性和艰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而前途和基础是清楚把握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下面将重点考察传统行政性和准市场化福利供给模式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

二、 传统行政性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完全处于同一条福利供给线上。该福利输送线具有明显的纵向和单线特征,层次分明,关系简单。政府利用其强大的行政手段对社会福利资源进行统分统配,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作用于社会弱势群体。

1、传统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的属性 在传统行政性福利供给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最大的特点是内生于政府体制。作为政

府行政体系的内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隶属关系明确,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由于行政命令代替价值规律行使资源配置的功能,社会福利机构无须面对市场,只要求按照政府行政指令提供一定量的福利产品或服务。其行为是机械化、程序式的:根据年度计划,由政府财政投入所需资金,依照科层制管理模式运作,产品或服务实行统一调配。因此,社会福利机构俨然是承担国家福利责任的执行机构,与政府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行为呈现出明显的非独立人格特征。 2、传统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

重要性 可得性 前 排序 后

既然社会福利机构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行为和意志必然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那么传统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可以简化。此外,在计划经济时代,捐赠者的行为动机是出于奉献爱心、而非追名逐利,一般以个人或团体名义向国家捐赠。从这个意义上讲,捐赠本身是一种单向行动,与利益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可以忽略捐赠者与社会福利机构间的利益互动。至于内部人员与机构之间的互动早已通过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实现了利益补偿,故也可不加以考虑。因此,传统科层制福利供给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能够简化为国家与受助对象间的互动(如图)。

公民作为个体,具有生存权;一旦出现生存危机,国家就有责任保护公民的生存权利。所以,国家在提供社会福利资源、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完全垄断了社会福利资源,使得福利服务市场成为一个典型缺乏弹性的寡头市场,不可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社会需求。而作为受助对象,社会弱势群体对国家的依赖性很强,迫切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帮助。然而官僚主义的弊病、社会需求的增加造成了社会福利资源的巨大缺口,加上供给线的单向性切断了信息交流,必然导致利益相关者冲突的不断升级。

从严格意义上说,在传统福利供给模式下。两大利益相关者之间并不存在互动现象。那是因为在行政性福利制度下,福利市场是卖方市场,福利服务是稀缺资源,强大的供求差使单向性就足以维持福利供给的促动力,倘若供给线变为双向互动式,那么必将大大增加供给输送的负荷,而这却是脆弱的单向供给线难以承受的。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缓减福利供求矛盾,就应该对福利供给线进行流程改造,构建新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这就是准市场化的福利供给模式。

三、准市场化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

市场化的福利供给模式是应对现实生活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减慢,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社会问题丛生,使“福利国家”的弊病日益凸现。在这种形势下,福利多元主义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制定福利政策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减少政府直接供给福利的角色,强调福利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我国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与现有福利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社会福利市场化是必由之路。

1、社会福利机构的环境审视

现阶段,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恢复了在资源配置中原有的基础性作用;国家也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模式下简政放权,为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从外部看,它基本处于由政府、社会、市场三大角色组成的环境结构中。在政府层面上,政企分开后,政府从社会领域逐步后撤,社会福利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增强,活动空间得到扩展。但国家和政府仍扮演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以致未能改变社会福利机构对政府的经济依附性。国家也因此找到了干预福利机构内部事务的合理化解释。鉴于这种情况,社会福利机构在谋求独立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利用国家的权利体系和符号功能获得体制内外的资源,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在社会层面上,许多社会职能的回归,客观

上促进了社会的自我发育和健康成长,“大社会”的雏形日趋形成;社会职能的不断扩充,有助于公民社会的生成。公民社会的兴起,是社会福利机构正常发育和持续发展的肥沃土壤。从市场层面上看,社会福利机构将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市场游戏规则运作。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但竞争基点是平等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全面审视自身内在的优势、弱点与外在的机遇和威胁并作出正确的角色定位。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福利作为公共物品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模式操作,只能满足于准市场化。但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福利机构将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由管理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市场属性不断增强。

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福利机构存在观念陈旧、管理混乱、操作不规范等症状。在传统行政体制下,社会福利机构内部人员多为国家事业单位身份,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官僚作风严重,结果导致机构内部死气沉沉,一切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牢牢限定于固有框架。经济依附性引起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缺失,使机构不得不按照国家和政府的纵向命令链实施管理。众所周知,我国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管理的人治色彩突出,反映在福利机构内部则体现为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变动的随意性。工作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单凭本能和经验办事,服务水平可想而知。所以社会福利机构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努力营造一个思维活跃、信息畅通、管理科学的内部环境。

2、准市场化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

在准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动引发其地位与角色的调整并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不仅数量增加不少,而且关系更为复杂。所以社会福利机构应明晰利益相关者的位置,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在图示中,不难看出,政府与社会福利机构的隶属关系被解除,取而代之的是契约;这表明,福利机构与政府在法律地位上相对平等。政府保留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的责任,把原来直接提供福利资源的功能让渡给社会福利机构集中精力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加强宏观管理。

投资者和捐赠者在与福利机构的互动中,立场趋于一致。原因在于,捐赠者在资助社会福利机构获得一定资源的同时,希望能从中得到某种回报性质的利益补偿。而福利机构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使用这些资源,必须尊重他们的投入意向。这种捐赠行为明显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本质上无异于投资。

社会福利机构行业协会是自愿成立的行业性管理组织,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福利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管理。各福利机构必须服从行业协会的监管,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章,履行各项应尽的义务;同时,在人员培训、法律纠纷等方面可向行业协会求助。而行业协会应

受助对象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目标群体,自主权和选择权不断扩大,交流也转为双向互动式。受助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选择质优价廉的服务。各福利机构也应主动将“市场消费者”的概念引入福利服务,以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层次、高水准的福利服务,并保证福利供给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受助对象的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可向行业协会提出申诉,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加以解决;也可直接向社会福利机构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直到满意为止。

竞争对手是利益相关者中的新成员。它与福利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竞争与合作。一方面,社会资源的稀缺性、福利服务的替代性和目标群体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的必然性。竞争的任何一方,只要在资源获取能力、福利服务质量以及目标对象规模上胜过对方,它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社会的总资源是有限的,单个福利机构的独立作战能力也是有限的,要完成较大的福利项目风险大、难度高,在衡量利弊得失后选择了合作策略。

而志愿者也是社会福利机构不可小视的利益相关者。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挖掘潜力巨大。在非营利性组织中,志愿者的参与,对于降低组织活动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李珍刚、王三秀,2002)。而志愿者则希望通过在社会福利机构的志愿活动提升个人能力、体现自我价值。因此,福利机构要获得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就应当创造有利于志愿者自我实现的各种条件。

至于福利机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则可以通过明晰产权关系、树立人本管理和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来实现。董事会是权力机关,制定福利机构的发展战略,掌管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免。管理层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决定服务人员的聘用和解雇。董事会、管理层和服务层三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以合同或协议的法律形式确定利益分配。

以上关于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描述是一种理想状态,尚停留于理论层面。在现实生活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纷争是客观存在的,一时很难调解,必须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利益协调机制。

四、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协调机制

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加速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其目的在于改变福利供求紧张的局面。据测算,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这足以证明大力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福利机构的健康发展是社会福利供给的源泉,而福利机构本身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理顺和良性互动的实现。

1、明确社会福利机构的历史使命

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和理由,代表了组织的职能范围和发展方向。概括地说,社会福利机构的历史使命是以弱势群体为目标对象,运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和科学的服务手段,履行国家的福利责任,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它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机构的经营管理目标是谋福利,而不是牟利润,也是判断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是否合理的标准。

历史使命是组织获得社会资源的基本依据,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要确定适合各机构实际情况的具体使命并非易事。设置过宽,往往会使福利机构摇摆于空洞的使命陈述与诱人的契约关系,容易遭受利益诱惑而偏离原有的历史使命。设置过窄,会缩小福利机构的职能范围,降低获取资源的能力。所以社会福利机构应根据国家的社会政策和自身的发展战略,从本机构的目标、规模、资源和利益相关者等实情出发,逐步设定自己的具体使命。历史使命一旦明确,就框定了利益相关者的互动空间并标志着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创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的内外分机制。

2、构建“政府出资、行业管理、机构操办”的运作模式

“政府出资、行业管理、机构操办”运作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政府负责制定福利政策, 划拨专项资金;民政部门具体落实政策,实行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进行监督评估,实行中观管理,从而形成“政府、民政部门、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具体来说,政府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整体战略;在资金划拨上,改变传统财政不固定、无比例的拨款方式,实行按比例、定期给付。民政部门根据政府授权,管辖所属范围内的社会福利事业,全面负责各项政策的落实。行业协会的职责包括制定行业规范、规定服务范围和服务标准等工作,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中观管理(如图)。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府职能被浓缩,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统筹规划各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民政部门主管福利事业的事权范围,重新审核社会福利的经费指出原则和比例,实行规范的拨款方式。经费问题解决以后,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福利政策的趋向,设计适合本地区的福利发展布局,研究对不同类型福利机构的具体资助方式、优惠政策和管理措施,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管理办法、开展业务培训、进行国际交流等(甑炳亮,2002)。行业协会按照已制定的行业标准对各福利机构进行全程监督和定期评估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评估结果优秀的福利机构给予公开表彰并介绍其成功经验,而对于评估不合格的机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重新予以评估。如果服务仍不达标,则将其已承接的社会福利项目转给其他福利机构。

“政府出资、行业管理、机构操办”的模式一旦确立,就意味着社会福利机构外部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基本完成,最后一项工作是如何导入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来规范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

3、建立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结构

在准市场化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实体化运作的环境已经接近于市场。对于最适应市 场操作平台的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有效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制度安排。在社会福利机构内部引入治理结构,不失为一条探索解决利益纷争的好途径。

建立社会福利机构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是明晰机构的产权关系并获得法人资格。国有福利机构的产权十分清晰,所有权永远归属国家,使用权转移给机构的经营管理者。而民办福利机构的产权归于投资人(包括国家、投资者和一部分捐赠者),以其出资额占福利机构总

提供一线服务 社会福利机构内部利益相关者图示

资产的比重界定产权份额。至于社会福利机构合法登记注册、获得法人资格的问题,可援引《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条列》的有关规定加以解决。

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投资者、董事会、管理层和服务层责权利的制度安排(见上图)。它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社会福利机构的历史使命,以契约为联系纽带,通过各种机制,既充分调动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又对其形成有效约束,即通过相互制衡形成责权利的内在统一,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出资份额不同造成利益享受、风险承担和信息获取上的差异,可能出现大投资者蚕食小投资者的现象。鉴于此,可以在董事会内部引进独立董事制并安排代表国家和社区利益的席位。管理层由董事会任命,实行聘任制和年薪制;服务层由管理层聘用,实行劳动合同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由投资者、董事会、管理层和服务层组成的金字塔式治理结构从制度上详细规定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和权利,最大程度地维护了他们的各自利益。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机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相信对利益相关者的解析也必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①陈维政,吴继红,任佩瑜:《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的利益相关者模式》,

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②王辉:《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

文献的回顾与述评》,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期

③Freeman,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1984,Boston:Pitman/Balinger

③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12月30日

④国务院办公厅:《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2000年3月

31日

⑤陈宏辉,贾华生:《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载《社

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⑥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载《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

⑦甑炳亮:《社会福利社会化管理体制分析》,编入《社会福利与弱

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联系方式:江苏省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225002

(0)138********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我国2009年度进出口相关税率情况,某进口设备的离岸价是100万美元,已知:国外运费费率6%,国外运输保险费费率0.35%,外汇牌价1美元=7.5元人民币,进口关税税率10%,增值税税率17%,该设备的进口关税为()万元。 A B C D 2 A B C D.联合试运转费 答案:[D] 3.某投资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建设期为2年,分年的工程费用比例为第1年45%,第2年55%,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指数为4%,则第2年的涨价预备费为()万元。

A.72.00 B.73.44 C.88.00 D.89.76 4 A B C D 5 A B.从公司债权人立场看,优先股可视为项目债务资金C.优先股股东补偿金公司经营管理,当享有公司的控制权D.优先股相对与公司债务,通常处于较先的受偿数顺序答案:[A]

6.下列关于投资项目债券融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可以执行决定发行普通企业债券 B.企业债券资信评级较高的,需一较高的利率发行 C.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高于普通企业债券利率 D 7 ()A B C D 8.设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为4%,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12%,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为1.2,则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普通股资金成本为()。 A.9.6% B.13.6%

C.16.0% D.18.4% 答案:[B] 9.某项目借款,有效年利率7%,若通货膨胀率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扣除 A B C D A B.10.8% C.11.5% D.12.8% 答案:[A]

申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

申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 为加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我市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湖北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特向社会公开《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 ?所谓社会福利机构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各类、各种所有制的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凡依法成立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工作的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依法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认真接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均可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一、认定条件 (一)符合本行政区域的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 (二)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三)有合法使用的固定场所; (四)开办经费应与拟办福利机构规模和服务内容相适应,平均每张床位不低于2000元; (五)有机构章程及管理制度; (六)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符合下列规定和要求: ?1、由国家和集体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冠以市、县、区、乡(镇)的名称,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的应执行民政部制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规定》。 ?2、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 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智残人社会福利机构、聋哑人社会福利机构、精神病人社会福利机构或综合性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七)有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医务、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炊事员有岗位技术等级证书或上岗证;服务对象超过200人的有1名专职营养师(士);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工作人员与生活能自理的服务对象的比例最高为1︰6,与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务对象的比例最高1︰3。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用于分析与客户利益相关的所有个人(和组织),帮助客户在战略制定时分清重大利益相关者对于战略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组织,他们的意见一定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保持一致意见,其中一些群体要比另一些群体的影响力更大,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战略制定考虑的关键问题。 1、核心利益相关者对酒店发展的影响 ①股东 股东包括在该酒店投资,拥有合法的经济利益的个人和组织,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是现代酒店追求的目标,但是,目前大部分酒店仍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②管理者 各项决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管理者的行为决定酒店的生死存亡,决定酒店的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同时他们还掌握酒店的关键资源。关键资源的丧失或利用无效率会带来酒店利益的损失,影响酒店的经营发展。 ③员工 酒店员工主要指的是除管理者之外的普通员工。他们投入酒店的是简单劳动的人力资本要素,获取的利益不仅是工资、奖金,还有直接的法律和道德的利益。但在核心利益相关者当中,普通员工拥有的权力最低,因此,普通员工一般会采取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来降低其承担的风险,从而降低酒店整体利润,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④顾客 他们与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核心利益是一致的,虽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表现形式上仍为经济利益,但这决不是顾客利益的核心,顾客利益的核心是消费经历的质量和满足感。 2、战略利益相关者对酒店发展的影响 ①政府 政府是酒店仅次于顾客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的行为对酒店有生死存亡的重要影响。有人说酒店是最不被政府关注的行业之一,一方面因为酒店与社会稳定没有直接关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报告中“酒店”关键词很少出现;另一方面酒店创造的税收少。第三是管理不足和管理过度同时存在。

2020年(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发文部门]民政部 [发文号]民发〔2001〕24号 [发文时间]2001年2月6日 [生效时间]2001年3月1日 1、总则 1.1为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帮助残疾人适应社会,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HT〗款均为最低要求。 1.5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关联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SOCIALWELFAREINSTITUTIONFORDISABLEDPERSONS为肢体、智力、视力、听力、语言、精神方面有残疾的人员提供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承担教育、养护和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 3、服务 3.1膳食 3.1.1有由主管部分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3.1.2厨师和炊事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及其它饮食。 3.1.4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会,征求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及其他残疾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之上。 3.1.6照顾不同残疾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3.2护理 3.2.1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2为供养人员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且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3整理床铺。 3.2.4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5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穿衣、脱衣。 3.2.6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1次;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3.2.7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3.2.8协助残疾人上厕所排便。 3.2.9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仗、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 3.2.10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且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11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关于公司治理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 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ICS 13.200 A 90 备案号:XXX-XXXX DB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2) 5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要求 (3) 6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4) 7参考文献-----------------------------------------------------------------------------------------------------------------------7

前言 本标准第4、5、6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由北京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社会福利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鲁芝、彭嘉琳、李放、赵惠霭。本标准2008年3月28日首次发布。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设备设施安全要求、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要求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DL 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JGJ 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MZ 008—200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 009—200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 010—2001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DB11/ 065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2 安全责任人 representative of security services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3 安全管理者 manager of security services 组织实施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单位安全责任人负责的人员。 3.4 安全工作人员 staff of security services 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利益相关者分析及管理策略

利益相关者分析及管理策略 东方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郭成:东方建筑设计院高层领导。负责监督,审核整个系 统的建设成果。 影响程度:决定该项目是否顺利通过的关键人物 特征:为人处世稳重,注重工作效率,对工作要求高 管理方法:争取按照合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工作要求,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 档案管理主任:主要负责提出管理系统的需求,协助系统分析员的工作。 特征:事无巨细,关注细节。性格偏内向,最近喜得贵子。 影响程度:影响到该系统是否全面满足顾客和用户的需求。 管理方法:多和其沟通,找到他喜欢的话题,如:幼儿的养育,让其打开心扉,使我们的业务沟通更彻底和清晰。 系统分析员***:负责系统的需求分析,需要沟通好用户和程序员的工作。需要提交需 求分析说明书。 特征:性格活泼,交际能力强,沟通能力强。持续工作能力较差 影响程度:其工作是否到位影响到系统是否全面掌握客户要求及后续的使用 管理方法:自由支配工作时间,只要工作能有质量的完成 程序员***:负责整个系统建设的编程工作,工作量大。 特征:性格古怪,酷爱计算机编程,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效率高 影响程度: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能够真正代替手工工作 管理方法: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测试员***:运用一定的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专业测试,验证软件能否达到预期功能的。 需要提交测试报告 特征:编程知识较丰富,有丰富的软件测试经验。非常有自信,接受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强,有耐心,细心。 影响程度:测试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该系统是否运行良好,是否收尾。 管理方法:为其提供软件测试等相关的培训,掌握新知识后运用到此次项目工作中。 项目管理专家***:向东方建筑院提供项目管理咨询 特征: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对项目管理研究颇深。 影响程度:其看法,观点和评价对我们的项目进行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方法:和其沟通,获取相关信息,服务此次项目。

社会福利机构优惠政策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 哈政综〔2008〕5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以下简称福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市福利机构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福利机构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的福利机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老年福利事业,拓展福利机构建设的投资渠道;坚持服务对象公众化,面向全体老年人服务;坚持服务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坚持服务队伍专业化,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坚持运作机制市场化,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福利机构的运营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之间福利机构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标准。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要不断完善促进福利机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构建起政策法规配套、机构布局合理、考核评估有力的全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促进市属福利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福利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主要目标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国美利益相关者分析报告材料

简述:国美之争的起因是,在贝恩三股东是否继续担任董事一事上,黄光裕持反对态度。由2008年黄光裕控制的两家控股公司,投票反对贝恩的三维股东连任国美董事。但董事会一致同意推翻股东大会结果,重新任命竺稼、雷彦、王励弘三人继续担任董事。随后黄光裕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至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8月5日,国美电器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对黄光裕的行为进行反击。而黄光裕方面则呼吁投资者支持重组董事局。 在9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方面提出的5项议案中,除第四项议案即取消一般授权得以通过外,罢免陈晓等其他4项议案均未通过。 有的人认为这次国美之争是陈晓赢了,而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是黄光裕赢了。两派各执己见,当然也有保持中立的人,更多的是看“热闹”的人。许多媒体认为国美之争是控制权之争,陈晓的董事会主席之位得到保全,拥有执掌大权,是最大的赢家。其实,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不在股份,不在高层团队,而在于公司的文化氛围,在于一个个业务现场的员工,在于公司的一个个利益相关者。谁能够走进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心里,谁就控制了公司。 这次国美之争,几乎挑战了所有人的想象力和忍耐力,从公关战、心理战到真刀实枪、欲擒故纵的拉票战,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管是谁输谁赢,利益相关者都站在深受影响的角色。

一、小股东的利益到底谁来保护?经理人对一个人(如大股东或创业者)还是对全体股东忠诚? 国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后,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唯一区别就是股份多少,但在权益保护上并无差别,并非唯大股东意志,而必须做均衡考量。国美之争中,小股东的选择会对于陈黄有重大影响。对于国美的小股东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一边是创始人黄光裕,曾经带领国美电器走到巅峰;一边是临危受命的陈晓,曾经将国美电器从危机中带领到现在。 有知名的财经评论家提出一种奇特逻辑:如果我是小股东,如果我拿不准谁更好,那么我宁愿选一个可以随时被董事会拿下的人,而不是一个永远扳不倒的太上皇,这样至少我们能够保留纠错的机会。这逻辑是典型的文字游戏。同样的文字游戏可以举很多:既然这个人能随时被董事会拿下,那么我应该重点考虑的是这个太上皇倒了对我更有利,还是不倒对我更有利;我是把我的钱交给当铺一个随时准备走人的甩手掌柜打理比较靠谱,还是交给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当铺老板比较放心? 一位小股东说:“我在为我的利益拉票。谁能把国美经营好?是精细化管理还是扩张?我想我们讨论一年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解决,到底国美的权益是谁的?” 小股东的利益到底与大股东更一致,还是与职业经理人更一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内部人控制”发生时,大小股东都是“弱势群体”,大股东和小股东的收益损失比至少是一样的。而小股东可以随时撤退,创始大股东则往往视公

新基本法新人利益

业务系列人员利益明白卡 一、营销员利益一览表: 1、佣金收入 2、伯乐奖 新人第7-12个月累计FYC6000,伯乐奖1500 3、推荐新人奖 4、组经理晋升奖 初次由业务系列人员晋升为组经理的营销员,在晋升的次月发放组经理晋升奖500元;初次晋升的组经理在六个月后经考核满足组经理职级维持条件的,再次发放500元。 合计:1000元 5、成功增员奖(过渡办法) 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直接推荐新人入司的营销员。 奖励标准 (1)新人在签约满3个月时晋升业务主任,奖励推荐人300元; (2)新人在签约后第4-6个月晋升业务主任,奖励推荐人200元。

第二次及以上签约的人员不纳入奖励计算范围 6、预备组经理奖(过渡办法) 取得预备组经理资格的人员,自次月起按个人当月FYC对应比例计发预备组津贴: 当月FYC(元)预备组津贴比例(%) 6000(含)及以上 6 2000(含)~6000 3 预备组经理津贴最多发放6个月,发放至2011年12月止。若预备组经理未能在6个月内晋升组经理,自次月起停止发放预备组津贴。预备组经理仅授予一次。 7、展业津贴 按照业务经理、高级业务经理当月FYC一定比例计发。 展业津贴= 当月FYC×展业津贴比例×业务品质考核系数 二、业务员考核与晋升标准:

三、业务员合同终止: 合同终止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1、业务员3个月FYC为0,或签约9个月不能升业务主任,解除合同; 2、业务主任不能维持,调整为考降业务主任;考降业务主任连续3个月FYC为0或6个月不能晋升业务主任,解除合同。 四、新人专属利益一览表: 1基本新人津贴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Standards of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for the Elderly) 前言 为了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民政部人教科字〔2000〕第24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服务、管理、 设施设备。 本规范由民政部人事教育司归口管理,授权主要起草 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民政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常宗虎、李建平、贾晓九、蔡安财、孟志强、郭幼生、彭嘉琳。 1总则 1.1为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促进老年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款均为最低要求。 1.5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老年人 The Elderly 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 2.2自理老人 The Self-care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3介助老人 The Device-aid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2.4介护老人 The Nursing-car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5老年社会福利院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由国家出资举办、管理的综合接待“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6养老院或老人院 Homes for the Aged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全文 无删减)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008-2001 前言 为了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民政部人教科字〔2000〕第24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服务、管理、设施设备。 本规范由民政部人事教育司归口管理,授权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民政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常宗虎、李建平、贾晓九、蔡安财、孟志强、郭幼生、彭嘉琳。 1总则 1.1为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促进老年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款均为最低要求。 1.5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老年人The Elderly 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 2.2自理老人The Self-care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3介助老人The Device-aid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2.4介护老人The Nursing-car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5老年社会福利院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由国家出资举办、管理的综合接待“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6养老院或老人院Homes for the Aged 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7老年公寓Hostels for the Elderly 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简介 用于分析利与客户利益相关的所有个人(和组织),帮助客户在战略制定时分清重大利益相关者对于战略的影响。 (二)详解 利益相关者是指有与客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群体,可能是客户内部的(如雇员),也可能是客户外部的(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可分类如下: 所有者和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 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 广告商管理人员 雇员工会 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 管制者媒体 公众利益群体政党和宗教群体以及军队 其它 1.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组织,他们的意见一定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保持一致意见,其中一些群体要比另一些群体的影响力更大,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战略制定考虑的关键问题。

除了对战略制定产生影响以外,利益相关者分析也是评价战略的有力工具。战略评价可以通过确定持反对意见的股东和他们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的影响力来完成。 2.绘制利益相关者图 利益相关者图清晰地描绘谁是利益相关者集团,在采取新的战略时,代表哪个集团的利益,他们是否可能推者阻碍变革,他们的力量如何,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绘制时首先确定所有利益相关者,标出他们之间的重要关系,然后分析这张图表所显示的风险与机会,识别任何可能的变化对这张图影响,以便为此做好准备。如图1: 图 1 在确定了最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后,这里有许多应付他们的方法。如图2所示,权力/动态性矩阵可以用来确定在发展新战略时如何引导政治权力。 图 2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关于建筑出入口 1、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1.50m 的轮椅回旋面积。 2、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3、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过坡道有困难时,出入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6、出入口顶部应设雨蓬;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关于过厅和走道 1、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 B、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C、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2、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0m。 3、老年人出入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0.65m高处宜设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关于坡道和电梯 1.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设踏步。 2、缓坡楼梯踏步蹋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蹋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蹋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 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蹋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3.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B、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C、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4、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5、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关于居室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发文部门] 民政部 [发文号] 民发〔2001〕24号 [发文时间] 2001年2月6日 [生效时间] 2001年3月1日 1、总则 1.1为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帮助残疾人适应社会,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HT〗款均为最低要求。 1.5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SOCIALWELFAREINSTITUTIONFORDISABLEDPERSONS为肢体、智力、视力、听力、语言、精神方面有残疾的人员提供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承担教育、养护和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 3、服务 3.1膳食 3.1.1有由主管部分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

3.1.2厨师和炊事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及其它饮食。 3.1.4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会,征求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及其他残疾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1.6照顾不同残疾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3.2护理 3.2.1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2为供养人员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3整理床铺。 3.2.4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5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穿衣、脱衣。 3.2.6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1次;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3.2.7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3.2.8协助残疾人上厕所排便。 3.2.9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仗、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 3.2.10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11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利益相关者分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例)

XX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群体工作职责及内容、资源关心的利益或问题对我们的 态度他们的期望我们的期望所需要的信息及行 动 街道负责项目所在社区服务工作的 指导和监督。街道社会事务办:社 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非常支持打造品牌项目;铺开 社区服务。 获得部分项目经费的资助 和支持。 基金申请;街道义工 联支持网络等。 团委承担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引和协 调工作。社区共青团及青少 年工作的开展。 非常支持通过项目化合作做好 社区青少年服务。 充分运用团委资源开展青 少年工作,并通过合作获得 一些项目经费的支持。 社区青少年基本情 况、团干志愿服务队 伍建设情况 妇联交接一些与社区妇儿领域方面 的工作。妇女儿童领域工作 的进展与成效。 比较支持通过项目拓展其服务 领域,逐渐深入妇女 儿童家庭等领域。 希望妇联能够积极提供相 关活动方面的资源。 学校引导和支持青少年领域的社区 服务工作。学生辅导、家长义工 等需要社工。 非常支持希望社工入驻开展青 少年服务。 提供部分活动经费支持和 场地支持以及学校义工支 持。 掌握校团委及相关 家长义工信息和教 师义工信息。 社区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服务工 作,积极加入社区义工组织。社区各方面的需求。观望希望社工能够切实解 决社区居民的需求。 居民愿意参加活动;愿意培 养自我服务的组织 居民的需求;资源 社区居委会积极组织和发挥社区居委会的 功能协助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服 务工作。社区居民是否能够 真正的获得服务。 非常支持希望项目能够在社区 服务中得到较好的反 响。 希望居委会能够支持项目 运作,对服务领域和工作的 开展进行相关配合和提供 部分支持。 民政局对项目运作和中心的运营进行 监督。项目化运作模式是 否能够逐渐完善和 成熟。 非常支持希望社区能够逐渐将 项目化机制运作成 熟。 希望能够大力支持社区项 目工作的开展。

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一)简介 用于分析与客户利益相关的所有个人(和组织),帮助客户在战略制定时分清重大利益相关者对于战略的影响。 (二)详解 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客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群体,可能是客户内部的(如雇员),也可能是客户外部的(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可分类如下: 所有者和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 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 广告商管理人员 雇员 工会 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 管制者 媒体 公众利益群体 政党和宗教群体以及军队 其它 1.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组织,他们的意见一定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保持一致意见,其中一些群体要比另一些群体的影响力更大,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战略制定考虑的关键问题。 除了对战略制定产生影响以外,利益相关者分析也是评价战略的有力工具。战略评价可以通过确定持反对意见的股东和他们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的影响力来完成。 2.绘制利益相关者图 利益相关者图清晰地描绘谁是利益相关者集团,在采取新的战略时,代表哪个集团的利益,他们是否可能阻碍变革,他们的力量如何,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绘制时首先确定所有利益相关者,标出他们之间的重要关系,然后分析这张图表所显示的风险与机会,识别任何可能的变化对这张图影响,以便为此做好准备。如图所示:

确定利益相关者的位置有两种方法:权力 / 动态性矩阵和权力 / 利益矩阵。(1)权力 / 动态性矩阵

分析如下: 图示列出了一个权力/动态性矩阵,在这个矩阵上可以画出各利益相关者的位置。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估和分析出在新战略的发展过程中在哪儿应该引入“政治力量”。 1. 最难应付的团体是处于D区内的那些团体,因为它们可以很好地支持或阻碍新战略,但是它们的观点却很难预测。其隐含的意思非常明显:在已建立一个不可改变的地位前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测试这些利益相关者对新战略的态度。 2. 相反,在细分市场C内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通过管理人员的参与过程来影响战略,这些管理人员同意他们的’观点’并建立那些代表他们期望的战略。 3. 虽然细分市场A和B内的利益相关者权力很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事实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支持本身,会对权力更大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产生影响。 (2)权力 / 利益矩阵 分析如下: 权力/利益矩阵的一个有价值的发展如图示中所示,它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其持有的权力的关系,以及从何种程度上表现出对组织战略的兴趣对其分类。这个矩阵指明了组织需要建立的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种类。 1. 显然,在制定和发展新战略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主要角色(细分市场D)是否接收该战略。 2. 那些最困难的利益相关者经常是细分市场C内的利益相关者,虽然这些利益相关者总的来说是相对被动的,但要注意利益相关者影响战略的方式受特定事件的影响,即特定事件促使他们对战略产生影响。因此,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对未来战略的可能的反应非常重要。如果低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突然重新定位于细分市场D内并且阻止采用新战略,那么情况就会很糟。 3. 类似地,需要正确地对待细分市场B中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主要通过信息来满足。在影响更有权力的利

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规范方案 (1)

《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规范(试行)》 前言 为加强残疾人托养机构服务规范化管理,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以及《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一、总则,二、术语,三、机构托养服务规范,四、居家托养服务规范,五、服务管理,六、服务质量考核及评价。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 一、总则 (一)本规范所指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是指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

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等方面的社会服务。 (二)本规范第(一)款中所指的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是指: 1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的智力残疾人; 2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且通过专业医疗机构精神科医师风险评估适宜托养的精神残疾人; 3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包括同时存在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的多重残疾人)。 (三)本规范的宗旨是通过专业化托养服务,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内为残疾人提供寄宿托养、日间照料及居家托养等服务的各类机构或组织。 (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管理服务标准及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