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及分析

国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及分析

国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及分析
国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及分析

国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及分析

发布人:厦门市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12月04日发布访问次数:4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之一,创业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外学者关于创业研究中“创业”和“创业者”的概念、研究焦点和成果、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趋势四个方面的文献梳理,分析了国外近三十年来创业研究的成果和动态,旨在为我国起步不久的创业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业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创业活动或创业现象是人类较早的实践活动之一,但是到了20世纪后期,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创企业和小企业,创业活动才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之一,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创业活动进行系统研究。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创业研究在学术研究中随处可见”①。本文通过从四个方面梳理和分析国外近三十年创业研究成果和动态,旨在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创业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关于“创业”和“创业者”概念的定义之争

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是创业研究的对象。因此,创业研究是从对“创业”以及“创业者”概念的定义开始的。英文中表示“创业”概念的有两个单词:“entrepreneurship”和“venture”。但“entrepreneurship”的最初字面意思是“企业家精神”或“企业家活动”,“venture”一词通常也是指“风险”。这两个单词的最初字面意义都不是“创业”之义,是人类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它们有了“创业”内涵。由于“entrepreneurship”和“venture”最初的字面意义在新形势下已经扩展和延伸,导致了它们的含义变得十分宽泛,以至于学术界至今对创业概念的解释仍各持己见,没有人给出一个反映创业全貌的完整概念。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在建构创业研究领域的概念框架中,存在的最大障碍也许一直就是定义的问题。”②。

国外研究者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基于创建新组织和开展新业务活动;有的定义基于识别和捕捉创业机会;有的定义基于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质。Low和Macmillan (1988)建议为了使各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最宽泛的层面上有一个总体目标和对话平台,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创业定义。他们提出的创业定义简单明了,认为创业就是创办新企业

③。Singh(2001)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创业需要建立一个新企业④。但是,德鲁克认为仅仅是开张一家“既没有创造出新的令人满意的服务,也没有创造出新的顾客需求”的熟食店,这种没有创新的企业创建活动不是创业⑤。Timmons(1999)认为创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创建企业的概念,在各种形式、各个阶段的公司和组织中都存在创业活动,并提出了一个很宽泛的创业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制约,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⑥。Shane和Venkataraman (2000)也提出了基于创业机会的广义定义:作为一个商业领域,创业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的机会是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所发现或创造的,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或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①。

面对学术界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分歧,不少学者试图通过归纳这些定义得出一个综合的概念。Gartner(1990)通过使用德尔菲法对创业的概念进行了探究,结论认为创业概念的涵义包括创业家的个人特性和创业的行为结果两个方面。创业家个人特性包括人格特征、创新性、独特性、开拓新事业和谋求发展;创业行为结果则被理解为价值创造、追求利润、成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创建组织②。Morris(1998)总结了欧美地区创业核心期刊文章和主要教科书中出现的77个创业定义,通过对这些定义内容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揭示了创业的内涵。在77个定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开创新事业,创建新组织;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创新;捕捉机会;风险承担;价值创造③。

由于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存在分歧,作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者概念的定义也自然存在分歧。比较狭窄的定义是把创业者视为创办新企业的人。但也有研究者从广义上把创业者视为发现和利用机会,负责创造新价值过程的人。这样,创业者不仅仅包括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甚至包括在各种非营利机构和社会组织中具有创业精神的活动家。

国外学术界对“创业”和“创业者”概念的定义分歧,本人认为这是创业研究过程的一个必然现象。创业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来探视创业这个复杂的现象,必然产生对创业概念的不同解释。比如,经济学家强调的是创新、风险和信息;心理学家强调的是创业者的个性心理和认知特性;管理学家强调的是资源组织和价值创造。但是,尽管学术界对创业概念的涵义有不同解释,仍然没有影响学者们在创业研究中的对话交流,更没有使创业研究止步不前。相反,在一个宽泛的创业概念下,学者们可以在一个更自由的想象空间里研究创业现象,有力地推动了创业研究向纵

深发展。何况不同学者对创业定义的表述虽不同,但对其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即创业活动强调创新、把握机会、组织资源、承担风险、价值创造。本人认为,随着创业研究的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参与创业研究,必将出现更多的创业和创业者概念定义。当然,也会有很多学者试图融合各种定义,提出综合的定义,但这将是一件比下定义更棘手的事情。

二、关于创业研究的焦点和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之一,创业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具体从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创业环境以及它们三个要素的交集区域四个方面来论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1、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

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关注的是创业个体或团队的特征及其认知行为、智力资本,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比较等问题。随着创业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视角从个体或团队创业,到关注公司创业、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机构创业以至社会创业。

对创业个体或团队,早期研究集中在谁是创业者以及创业者的基本职能、个性特征、行为特征等问题。因为创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渊源关系,这种研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经济学里的企业家理论。法国经济学家Cantillon把“Entrepreneur”一词引入经济学,把创业者视为商品购销过程中市场风险承担者(林强等,2001)。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提出劳动、土地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分别得到工资、地租和利息,而企业家作为协调者按市场价格支付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其自身的报酬是企业剩余。奈特(Knight,1921)认为,企业家应该是那些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承担风险并进行决策的人,其报酬就是产出的市场价格与固定支付之间的差价①。熊彼特(Schumpeter,1934)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学者们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而分析其认知行为。有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创业是创业家特有的一些个性特征或行为,他们试图通过对创业家心理特征和功能方面的描述来解释创业现象。Kirzner (1979)提出了一个描述创业者心理认知特征的术语——“Alertness”(“创业机敏”,国内也有人译作“敏感”、“洞察力”或“警觉”),认为创业者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的“Alertness”②。Shave和Scott(1991)强调了创业的社会认知理

论和归因理论的重要性③。还有的学者从外部环境来研究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问题,Woodward(1988)认为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他在建立和发展企业过程中获得充足而及时的资源,因此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建立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帮助新创企业的成长④。Shane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存储和使用信息的心智结构,从而说明其创造力和机会识别的基础⑤。Sternberg提出成功创业者需要实践智能、分析智能和创造智能。创造智能可以产生新想法,实践智能找出实施这些想法的途径,分析智能来评价这些想法,并决定他们是否值得去做⑥。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如Schere(1982)和McClelland(1986)等认为创业家普遍具有共同的个性与心理特征⑦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征与其创业决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Sexton和Bowman(1985)实证研究得出了成就需要与创业决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Gartner(1985)观察到创业家之间的差别和创业家与非创业家之间的差别一样多。由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创业研究令人失望,Baker和Obstfeld得出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心理学领域就成功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征所共同作出的种种研究并没有生产有价值的观点⑨。同样,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创业家的特征和创业行为方式会千差万别。

随后,因为“创业”概念延伸到了已有公司、社会组织、非营利机构等,学术界对创业主体的研究也从个体层面延伸到群体、组织、社会活动家等多个层面。其中,理论界对组织层面的创业,即公司创业或内部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简称CE)予以了高度关注。1983年Miller提出了公司创业的概念,并对公司创业作出了定义①。随后,公司创业受到管理学界的关注。Chandler和Lyon2001年分析了创业研究层面的统计数据,他们对9个创业期刊1989-1998年十年内发表的416篇文献进行了分析,其统计结果表明,35%的文献是从企业家层面进行创业研究的,53%的文献则是从公司层面进行创业研究的。因此,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焦点已经从创业家个人的研究转变到对公司层面创业行为的研究上。理论界普遍认为,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必须能够不断培养及利用内部创业家(intrapreneurs),持续从事产品或过程创新,用来提高和维持公司的竞争地位。

总之,创业者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创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术界通过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没有归纳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创业者个性心理特征的描述,从而难

以揭示创业活动的本质,使得学者转而研究创业活动的行为本身,以创业过程和创业环境为导向的研究成为趋势和主流。

2、创业过程层面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过程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学者们试图归纳创业过程的理性成分,论证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揭示创业现象背后的真正法则。Gartner(1985)认为创业的本质就是建立新组织,对创业家的研究仅仅只是创建新企业这个复杂过程的一部分。他认为,发现谁是创业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创业家在做什么。一个创业过程包括了与捕捉机会和创建新组织相关的所有动态过程,即机会的识别、商业概念的定义、资源的评估和获取、新组织的创建和对新业务的管理②。Low和MacMillan(1988)认为谁在创业,创业者有什么个性和心理特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业行为是什么,创业者是如何完成创业行为的,即从环境和创业过程为导向来探询创业活动本质。Gartner和Reynolds(1996)提出创业过程包括商业计划成为现实企业组织过程中的所有事件③。Timmons(1999)强调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过程,这种行为过程是机会驱动、注重方法和与领导相平衡。Shane 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过程是围绕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的一系列过程。

对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的探讨,大致遵循了由侧重复杂性的理论模型过渡到注重动态性的理论模型,最后强调动态性和复杂性融合的理论模型的内在逻辑。复杂性的理论模型侧重创业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其代表是Gartner(1985)提出的构成创业过程的四个关键要素:个人、环境、组织和创立过程。William(1997)改进了Gartner的模型,从新企业成败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创业过程模型由人(people)、机会(opportunity)、环境(environment)、风险与报酬(risk and reward)等要素构成。

具有代表性的侧重动态性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是Holt(1992)与Olive(2001)构建的理论模型,这种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探讨创业过程中相关活动的逻辑顺序。Holt(1992)从企业生命周期出发,认为创业过程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前阶段(pre-start-up stage)、创业阶段(start-up stage)、早期成长阶段(early growth stage)、晚期成长阶段(later growth stage)。他还提出了各阶段不同的活动内容与重点:在创业前阶段,创业者应做好创业计划及前期工作,包括筹集资金与创建企业;在创业阶段,创业者需要确认企业的市场定位,为确保新企业存活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早期成长阶段,创业者必须应对市场、资金与资源使用方面的变化;在晚期成长阶段,创业者应构建专业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活动效果与效率①。Olive(2001)从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将创业

过程区分为八个阶段:决定成为创业者;精选创业机会;进行初步分析;组建管理团队;制定创业计划;拟定行动计划;早期的运营和成长;取得个人与公司的成功。

针对创业过程,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角强调了不同内容,但创业过程研究中创业机会是最受关注的范畴。Venkataraman(1997)认为研究如何识别和捕捉商机比创业家职能和特征研究更有意义、更有成效,创业研究是“考察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去发现、评价和利用创造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他还提出创业机会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创建新公司;另一种是把创业机会出售给现有企业②。创业机会范畴从对市场和环境的研究演化而来,学者们围绕着创业机会是如何产生和存在的;机会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有哪些;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创造或者限制了机会;创业者如何与创业机会相结合等等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者用认知属性作为分析工具,认为对同样的事件,由于认知属性不同,有人把它看作机会,而另一些人把它看作风险。有的学者从社会关系的视角,认为一些人拥有社会资本而获得了信息,而另一些人则没有。还有的学者利用机会成本的分析概念,认为由于搜索信息的成本不同,进而产生了在发现和开发机会上的差异。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影响机会识别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识别机会所必须拥有的预先信息;二是评估机会所必需的认知特性。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创业决策不可能是一个最优化的过程。成功地发现并利用创业机会是由机会本身的特性和企业家所拥有的创业信息与认知能力共同决定的。

Kirzner(1973)认为创业机会存在于对新产品、新原材料或新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创造之中,任何时候,只有一部分人能发现存在的机会。Kirzner(1997)还提出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不能充分达到均衡,这种非均衡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为创业家留下了机会空间。创业机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们拥有的信息不同,拥有优质信息的人发现了机会,拥有劣质信息的人失去或不能识别机会。

3、创业环境层面的研究

创业环境研究范畴关注的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经济或市场要素的基础上,促进或抑制创业活动的影响变量。关于解释创业环境与创业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资源依存理论,另一种是种群生态学理论(张健等,2003)。资源依存理论认为,组织不可能从内部生成所有的必要资源,所以任何一个组织都处于与环境因素相交易的关系。Moyes(1990)等人认为新企业的创建、生存和发展与其获取可预测的、稳定的必备资源的能力直接相关③。种群生态学以组织群落为分析单位,通过检验新创企业的“出生”和“死亡”率来研究进化

和选择。Specht(1993)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必要资源的可获得性,而且也与取得合法化和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

Gnyawali和Fogel(1994)指出,外部环境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创业环境是创业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组合,这个组合包含五个纬度:政府和规程、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创业资金支持、创业的非资金支持。因此,政府、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为促进创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⑤。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比较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如Ohe(1991)等人和Suzuki等人(2002)比较了美国硅谷与日本不同的社会文化与商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有的学者研究和概括了影响公司创业的内部环境,如Morris和Kuratko指出影响公司创业的内部环境变量包括组织结构、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①。

在国际创业研究领域富有盛名的全球创业观察(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提出了解释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部分提出了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和创业就业的传导机制,并详细介绍了创业环境的九个条件,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文化及社会规范。通过对这些环境因素的观察分析,GEM报告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对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评分排名。

4、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创业环境三个要素交集区域层面的研究

Busenitz(2003)等人通过对美国1985—1999年有关创业研究的97篇重要文献的具体统计分析发现,创业研究主要集中创业机会、创业个体或团队、创业环境以及组织模式等单一要素上,各要素之间交叉区域研究的文献很少。他们认为,动态环境下创业者、创业机会和创业组织模式等变量的交叉研究将成为创业研究的发展方向②。Harrison和Leitch也早就对这种研究视角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只关注单一维度给人一种“累积性的碎片”的感觉,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复杂的创业活动规律③。

于是,有的学者考察和讨论了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一些融动态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这些模型试图识别创业过程的内在机理与规律。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是Timmons模型与Christian模型。Timmons(1999)提出创业过程是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之间适当配置的高度动态平衡过程,创业机会、资源与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的关键构成要素(见图1)。

创业初期,关键是机会的挖掘与选择,此时创业团队的决策重心在于迅速整合资源以抓住创业机会;随着新企业的创立与成长,资源日渐丰富,企业面临更复杂的竞争环境与市场环境,创业团队的决策重心转向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管理体系以抵抗外部竞争与不确定性等活动。

资料来源:Timmons,J.A.,New Venture Creation:A Guide to

Entrepreneurship[M].Illinois,Irwin,1999.

Christian(2000)提出了基于创业者和新企业互动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认为创业者与新企业是创业过程的关键构成要素,创业过程实质上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的创业者与新企业紧密互动过程①。

总之,近30年来国外创业研究涉足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1987年美国管理学会将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正式纳入了管理学科,同年《Journal of Management》正式开辟创业研究专题。《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和《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这两份杂志已成为公认的创业研究的重要期刊。

与创业研究相辅相成的是,国外的创业教育也已经相当普及和完善。例如,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几乎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在美国商学院,创业学普遍成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培养有关创业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不仅如此,在工程学院、护士学院甚至艺术学院都开始开设创业学课程(张健等,2003)。

三、关于创业研究的框架和理论体系

尽管学术界对创业活动的研究十分活跃,创业管理理论得到长足进展,但创业研究毕竟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创业研究仍处在解释性阶段。Busenitz(2003)等人也认为创业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还没有形成累积性的学术成果,也还没有发展出一个有别于其它领域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理论②。当然,创业管理理论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也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创业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很难发展成为一个研

究问题明确、研究焦点一致的独立学科领域,创业研究更应该为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提供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研究要发展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建立一套独特而规范统一的能够解释和预测创业现象的概念框架。

从研究现实情况看,对创业活动的研究框架,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试图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概念框架结构模型。Gartner1985年提出了个人、组织、创立过程和环境的创业研究模型;Low和Macmillan1988年提出了创业研究一般可以从五个层面上展开:个人、团队、公司、行业和社会(区域和国家),并提出创业的成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仅仅从单一层面来研究创业是不够的,解释创业现象、发展创业理论还需要进行多层面的研究;Morris等人1998年提出创业研究需要从创新(Innovativeness)、承担风险(Risk-taking)、超前行动和认知(Proactiveness)三个纬度去把握①;Timmons1999年提出了机会、资源和团队实现动态平衡的研究模型[7];Christian2000年提出了创业家与新事业之间互动模型,强调创立新事业、随时间而变化的创业流程管理和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是创业研究的核心。

在各种研究框架中,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框架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的关注。Shane 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机会是创业研究中其它学科没有涉及到的核心范畴。创业的本质就是发现和利用有利可图的机会,因而创业研究的焦点将是解释为什么存在创业机会,以及为什么它们在价值上有所不同。在他们基于创业机会的理论框架中,创业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利用这些机会?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时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他们的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框架对推动创业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Singh(2001)认为以往的创业研究缺乏清晰的边界和独特的变量,而创业机会应该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独特概念。Busenitz(2003)等人通过研究也指出,创业机会可能是创业研究的一个独立领域③。

Davidsson(2001)在Shane和Venkataraman机会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研究包括的四个基本问题:1、创造新的或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如何以及为谁存在;2、个体、组织、区域、产业、文化、国家等分析单元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新的创业点子;3、创业者在开发这些创业点子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4、针对不同的创业分析层次,开发创业点子的努力产生了什么结果或产出④。

把“机会”界定为创业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有助于确立创业研究的范围,使创业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创业机会将是创业研究的焦点。而且,本人认为未来的研究不仅仅是认识和判断创业机会的好坏,而是要把对机会的研究与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过程、资源组织等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分析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从而构建一个独立于其它领域的创业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四、关于创业研究的方法和趋势

在创业研究方法上,在大量经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纵向研究,使用多元技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范式。如Low和Macmillan1988年提出了创业研究者应遵循的研究范式,即目的、理论视角、研究焦点、分析层次、时间框架和方法论六方面的规范。这一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创业管理研究。Shane(2001)提出基于信息概念的研究范式,认为信息在经济系统人群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由于拥有的信息异质,因而创业机会才存在并得到确认。既然一些人拥有别人没有的信息,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存在一个可能产生利益的买卖资源的机会。基于信息概念的创业研究可以形成并利用共同的一般框架来解释创业过程的若干组成部分。

在创业研究中,学者们除了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外,由于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方法论上进行复杂的动态研究和序列分析,因而使用了更复杂的计量经济工具、演化理论工具、实验设计方法等工具。比如,可利用随机模型发掘出尚未观察到的机会和个体的异质性;在对机会捕捉的研究中采用赫克曼选择修正。

至于创业研究的趋势,正如上文所述,创业研究的焦点正在从关注创业者本身和创业环境要素等单一层面,向创业过程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如何联系和制约等多层面转变。因此,未来的创业研究将侧重于研究创业主体特性、创业环境因素、机会的识别和信息收集、资源的获取和组织、新企业成长模式和经营战略、创业活动结果的考核等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本人相信正如Shane(2001)所说的,创业研究将成为社会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应用性领域,而且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论上的不断完善,创业研究的学术成就不久将达到与主流社会科学和商科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团队管理研究综述

团队。科研团队通常有三种组织形式:专职团队,独立于组织的日常运行,并保持财务的独立性;跨部门临时团队,其特点是研发工作与日常工作并行,在管理上注重部门协调;技术改进团队,其特点是范围小,方式灵活,但是注意把握项目运行的时机‘21。 科研团队有效性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衡量:(1)团队绩效,即团队的工作是否能满足需要和接受检查或是否能满足数量、质量和时效方面的要求;(2)团队成员满意度,即团队成员是否能在团队中体验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3)团队生命力,即团队成员是否能持续不断地共同工作。测量科研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常用模型是“输入—过程一输出”(IPO)模型。“输入”主要是指团队的结构、成员和环境特征等;“过程”主要是指团队中的质量以及一些社会心理因素,质量因素是与团队互动质量有关的变量,如沟通、合作以及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是与团队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有关的变量,如群体效能感(群体对组织实现目标的总体能力的共同信念);“输出”则是指团队的有效性‘21。 2.科研团队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综述 国外主要集中在科研团队绩效的实证研究,-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对欧洲六国所做的一项跨国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结果发现领导力、研究单元规模、科学家之间及研究团队之间的沟通、激励、任务规划、配置和执行方面的特征与科研群体绩效显著相关,并未发现财力、物力因素与科研团队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31。 国内蒋日富、郭传杰等人通过对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调查分析,认为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团队激励、团队任务特征、团队凝聚力、团队异质性、团队目标、成员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关系是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H】,陶沁认为团队的领导方式、团队的激励机制、团队管理制度和团队文化与团队创新能力和绩效密切相关∞J,实证结果如下:(1)团队领导和团队目标是影响科研团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团队规模。(2)团队领导应该具有很强的学术洞察力、社交能力、崇高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而对是否具有成功领导重大项目的经验和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没有过高的要求。 3.科研团队管理研究综述 科研团队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研发团队组 建、团队冲突、团队学习、团队激励、团队精神建设、团队报酬设计和团队工作机制等角度。 Torres等人提出了基于技能的柔性的“圆”型科研团队代替基于过程的“金字塔”型团队;Nurmi等人认为冲突一方面产生成本,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对团队的管理不是避免冲突而是有效地管理冲突;Keren等指出要动态地分析冲突,在引入时间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冲突出现的时间段以及在此时间段内冲突的类型,使绩效和各种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一个动态的冲突分析框架∞1。 雷家骑等人认为通过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关系来激励科研人员创造知识性资产的积极性,给予他们知识产权的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企业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激励框架:兴趣激励、报酬激励、工作环境激励、信任与职位激励、以及产权激励Ⅲ。柳卸林等人提出团队科研知识要进行三方面的整合,团队自有技术知识与新构思及新技术知识整合、与模仿所得技术知识进行整合、与市场需求进行整合【Bl。曾德明等人对我国企业科研团队管理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采用项目团队的组织模式进行科研活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要素的总体评分不高;(2)只有1/3的企业考虑了核心人员的权利,团队成员对现行激励政策的满意度偏低;(3)国内科研人员对金钱财富的激励需求比国外的强烈的多一1。 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文化的资源支配权高度集中下的集体主义对科研人员有着很深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来资源支配权一直高度集中,其原因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参与生产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少数服从多数等不良决策后果的出现,社会把资源配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精英群体。另外,全民族制度创新能力的有限性阻碍了人们构思设计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使群体中的人才在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下都能够共享资源支配权,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进而产出最大化。 组织内成员资源配置权的差别导致组织内部权力差距大,权力差距与等级观念、论资排辈相近,组织内看重称号、头衔和地位,使成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相反,权力差距小的社会能淡化不平等,上级仍拥有权威,但下属并不恐惧或 一61—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1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1

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创业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自谋职业,自己创业。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一,一方面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磨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推动或阻碍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前有关创业的众多研究中,直接针对特定区域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重点较多的集中在人格特质上,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博德的创业意愿维度分析,而该分析也并未针对大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其对大学生创业模型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并不强。因此,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

个人特质方面 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arit)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亦是个体对压力源的感受或压力源对个人的主观意识,对个人解决问题之过程有极大的影响。早在1970年,Hornadya和Bunker在《人事心理学》一书中就开始讨论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特征。钱永红(2007)研究指出个体特质对个体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创业意愿。Murry&MacMillan(1988)研究归纳出了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心理特征有成就欲望、内控信念、风险承担倾向、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模糊性承受能力、处理问题的风格、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选择等,以上特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下面是就每种特质相关研究的归纳:第一、冒险精神。人们通常认为创业者是些喜欢冒险的人。对于冒险性的测量可以分为投射法和自陈法两种方式。对以往采用自陈法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的冒险性高于非创业者(J.Miner&Raju,2004;W.Stewart&Roth,2004;张玉利和杨俊,2003)。国内学者张玉利和杨俊(2003)做了有关的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包括:(1)个体冒险性和能力经验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之间正相关;(2)在越有利创业的文化环境和越好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家的冒险性就越高,也越自信;(3)企业家个人所具备的创业必须的能力经验越高,其冒险性也越强。 第二、内源控制。Brockhaus(1980)研究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大多属于内控型人格。他们习惯于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自己的生活。 第三、风险承担。许多学者想要探讨创业家是否比一般经理人更为偏好风险,其中以Brockhaus在1980年进行的研究最为具有代表性。Brockhaus将创业家与经理人分为两组,透过许多与实际商务行为相同的情境模拟,来观察二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但这项实验的结果却指出,创业家与经理人的风险偏好并无显著差异(李乾文,2004)。计划行为模型方面 许多学者认为人们在采取具体行动之前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倾向(Intention),而这一倾向反过来又会决定具体行为。Bird(1988)指出新企业的成立需要投入时间制定详细的计划,因此计划行为理论很适合用于创业意愿的研究。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模型(TPB),他指出创业意愿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起主导作用:第一、创业态度。Brayfield&Crockett(1955)首次解释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而学者Cialdini等和Cacioppo(1981)进一步做了实证检验,证实了态度与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Shapero(1982)的研究,独立、财富、挑战等都将影响创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 (一)传统产业集群理论 1、外部经济论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并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2、工业区位论 韦伯(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工业区位论是农业区位论在微观层次上的发展,是在给定“向心力”和“离心力”基础上的企业定位决策理论。韦伯认为,定位决策的决定因素是成本最小化。在决策过程中,韦伯利用了等运费线等工具,构造了集聚地区发展的模型,提出了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以及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四个因素影响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3、增长极理论 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认为,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然后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的。 (二)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1、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意大利的社会学者马格那斯科(1977)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

S企业团队建设研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S企业团队建设研究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21世纪是人才战略的时代,在社会生产中,人不仅与物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人发生关系,在生产中建立平等、互助、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使人有一个团结、和谐、友好相处的生产工作环境,这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重要。团队这一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依靠团队推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健康而顺利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团队建设是一种组织创新。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团队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掘员工的潜力,为建设高绩效的企业作出巨大贡献。 本课题就是就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概念——团队,进行的一些分析和讨论。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的理论和抽象的归纳概念,结合企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团队建设的原理,主要从对团队建设的定义和内涵出发研究“什么是团队、怎么建设团队”,了解团队建设的结构和功能。 2、介绍S企业简介、企业内的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该企业团队建设内部环境综合诊断评估。 3、以S企业为具体案例,进行调查数据研究,深入分析企业的团队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4、最后针对S企业的特点,建议制定S企业团队建设的目标模式企业内的团队建设推进方案,指出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二)基本要求 1、进行团队建设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要求查阅文献资料不得少于10篇,并按时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资料翻译。 2、认真解读资料内容,在充分理解该课题主要内涵和技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撰写结构和主要内容,写出开题报告。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行政管理秦高文 【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 一、引言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

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4」2013年6月,迪拜专门成立智慧政府部门(Dubai Smart Government Department),负责指导和监督迪拜电子政务的转型与实施,迪拜智慧政府项目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是该地区为企业和社区生活提供政府在线服务的开创性举措,标志着迪拜开始进入智慧政府时代。「5」2014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推出“资讯媒体总体规划2025”(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 2025),该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将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智慧政府,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ICM技术使用者和倡导者,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交易,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收入,帮助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问题,从而制定更适当的政策。「6」 国内在政策方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电子政务向智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建设实践方面,中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计划,而智慧政府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7」北京、上海、南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2015春季MBA2班 任彦乐 学号:1550301221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本文分析的是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集合体。企业社会责任既是社会对企业的道义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具,是企业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动态整合,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道德责任、慈善责任的综合。随着企业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影响能力的增强,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不断高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日益受到“赚取工人血汗钱”的指责,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开始在各国被提起,到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CSR 运动,跨国公司纷纷开始要求其供应商接受有关劳工标准和CSR的审查。这股声势浩大的CSR浪潮,要求企业在营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它更是一种需要付诸实践的法律制度。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渊源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1.社会责任(Society Responsibility SR),它没有一个标准而且统一的定义。美国的一些学者通常认为:企业社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决策者采取保护与促进社会福利行动的义务;琼斯福.马可圭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更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其他责任;而我认为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在追求利润和经营的过程中对这个社会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或者义务来回馈给国家和人民,也是一种需要国家规范的法律制度,还是一种企业寻求长久发展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企业必须承担保护环境,对公众不造成不利影响,有助于规范社会风气等措施。即要求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及国家的利益,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 2.企业社会责任性质:正是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客观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人类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外在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组织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组织是存在于社会组织当中,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也正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公民要对国家屐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更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企业建立和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对这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社会环境,使得这个社会整体环境更适合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发生,企业应承担自己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1.从法律角度可分为:法定和非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 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性条文规定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比如,企业所缴纳的税金,企业的产品质量等。非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除国家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以外的,企业愿意自主承担的社会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14395774.html,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方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2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国内外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综述

The Capital Luck Camp | 资本运营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74国内外公司创业投资研究综述 杨烨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公司创业投资(CVC)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鉴于在实践中的普及,CVC投资近几年在学术界也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公司创业投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分别从CVC母公司和创业企业两个视角对CVC 投资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现有研究现状提出不足之处并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公司创业投资;CVC母公司;创业企业 公司创业投资(CVC),是非金融企业进行的少数权益投资,投资对象为创业企业,投资目标主要是希望获得战略收益。一项CVC 投资活动涉及的对象包括投资方、投资中介和被投资方。投资方,即CVC母公司;被投资方,即被投资的创业企业。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国外学者就对CVC活动展开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逐渐加大对CVC投资的关注和投入。本文将从国内外两方面,基于CVC母公司和创业企业视角,探究近年来关于CVC研究的相关文献理论,归纳总结当前CVC研究成果概况。 一、国外基于CVC母公司视角的研究文献 (一) CVC母公司的投资动机 Lantz等(2011)基于理论研究,对CVC投资的动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分别是:技术需求、提高R&D能力、追踪市场以及财务收益。和内部创业相比,CVC投资帮助CVC母公司管理风险,应对不确定性,通过学习增加议价能力(Henley,2007)。此外CVC投资的战略目标还包括识别潜在的并购目标、接触创业企业思想和文化等(Dushnitsky等2010)。CVC投资作为技术市场的预警系统和事前评价机制,可以了解到潜在并购目标的细节信息(Benson &Ziedonis,2009),为未来CVC母公司选择并购企业提供帮助。 (二)CVC投资实践影响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行业因素可能会影响CVC母公司的投资实践。Dushnitsky& Lenox(2005a)依据美国1990-1999年所进行的CVC投资的数据进行实证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弱、技术变革高、互补性营销能力强的行业最能吸引CVC投资。Tong & Li(2011)探索环境因素对CVC投资决策的影响。另外,地域因素也会影响到公司的CVC投资决策。Gaba& Meyer(2008)基于跨界扩散视角的研究发现,当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靠近VC发达地区时,或者VC发达地区的投资效果更好时,更可能采用CVC项目。从内部因素看。Gaba& Bhattacharya(2012)[8]认为当创新绩效在期望水平以上时,企业采用CVC单元的可能性较小;Noyes等(2014)探究CVC活动的企业网络联接位置对CVC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企业与参与CVC投资活动的公司有直接网络联接或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时,更有可能采用CVC投资。 (三)CVC投资价值 学者们在研究CVC投资与公司价值间关系时,得出不同的观点。Dushnitsky& Lenox(2005a)的实证结果显示当CVC母公司的投资目标是获取新技术,则CVC投资会显著提升母公司价值。然而,Uotila等(2009)针对1989-2004年期间279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CVC投资的相对份额与公司的财务绩效间存在“倒U形”关系。此外,Yang等(2014)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从CVC投资组合多元化视角,采用1990-2004年参与CVC活动的189家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实证检验发现,CVC投资组合多元化与母公司价值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 二、国外基于创业企业视角的研究文献 (一)创业企业CVC融资动机 创业企业参与CVC活动,除了为获得创业资金,还为获取战略效益:比如分销渠道和营运经验等,并且CVC投资为创业企业提供声誉担保,建立与知名公司间的联系与合作(Ivanov&Xie,2010),提供发展机会。Maula等(2005)也同样认为创业企业能从母公司获取生产与销售方面有关的资源,例如新技术、资源、销售团队等。CVC 活动能帮助创业企业吸引新客户,建立商业信誉、提供新技术等,因此CVC投资越来越成为创业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 (二)创业企业CVC融资影响因素 创业企业的生产关系、资源需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都会影响创业企业的CVC融资决策。具体来看,Hellmann(2002)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认为:当创业企业与战略投资者的生产关系之间是互补的,战略投资者是其最佳融资选择对象;当存在的是强替代关系,最佳融资选择是同时进行CVC和IVC融资。Katila等(2008)实证研究发现,当一家公司具备某种独特专用资源时,即使CVC母公司可能会不当占用资源,这时创业企业基于资源需求的考虑还是会冒险选择其作为伙伴。Dushnitsky& Shaver(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较差的地区,当创业企业的技术发明和CVC母公司的产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更易建立起CVC投资关系;而在知识产权保护很强的地区,行业交叉更易形成CVC投资关系。 (三)CVC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CVC活动可以促进创业企业获取知识,发展其战略能力。Weber & Weber(2007)的研究表明当CVC母公司与创业企业关系匹配时,会促进对创业企业的知识转移,双边互补性会对社会互动产生正向的影响,增进学习效益(Maula等,2009)。另外,具备不同特征的CVC母公司,对创业企业的能力发展影响不同。比如技术型投资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并增加社会资本,咨询类投资者有助于培育创业企业的战略能力(ZuKnyphausen-Aufseβ,2005)。CVC活动能影响创业企业的战略价值,为创业企业带来声誉支持(Ivanov&Xie,2010),助力创业企业成长。R劵hm等(2017)依据CVC的投资动机对CVC进行分类,发现具有战略投资动机的CVC对创业企业的估值低于具有分析性投资动机的CVC,而具有财务投资动机的CVC的估值与具有分析性动机的CVC的估值没有显著差异。 三、国内学者基于CVC母公司视角的研究文献 (一)CVC投资实践活动 彭学兵和胡剑锋(2011)通过企业访谈和年报挖掘的方法发现,成熟企业更倾向于选择CVC投资;乔明哲(2013)对沪深市场1999-2010年期间的上市公司所参与的创业投资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参与CVC投资主要是为获取战略利益,投资模式由早期间接投资发展到后期的直接投资,多在创业企业的早期阶段进行CVC投资。 (二)CVC活动对CVC母公司价值影响 国内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得出以下不同的结论。林子尧和李新春(2012)经过实证检验结得出,CVC投资金额数与上市公司成长价值间呈现负相关。与之相反的是,孙健和白全民(2010)却发现上市公

大学生创业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创业 姓名汪传坤 学号 2013213990 所在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献类型电子文献 检索词大学生创业文献综述 信息源NoteExpress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 学院:物理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类班级:电信三班 姓名:汪传坤 学号:2013213990 【摘要】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更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加之往年未就业学生的滚动因素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的就业矛盾较为突出。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自谋职业,自己创业。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一,一方面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磨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推动或阻碍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前有关创业的众多研究中,直接针对特定区域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重点较多的集中在人格特质上,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博德的创业意愿维度分析,而该分析也并未针对大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其对大学生创业模型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并不强。因此,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政府高校引导/社会关注/调查报告

【主题】 1.就业现状分析:前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2.大学生与创业: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3.大学生创业必备条件:首先创业必须先要创新。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业,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带有开拓性的社会变革,是在当今改革开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国外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地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断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萌芽期和推进期。2010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萌芽阶段。继2010年宁波市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风生水起,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截止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 2016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26部委将共推100各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根据《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无锡、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珠海、佛山、厦门、广州等。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整体智慧化程度较低,建设能力及落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表现出区域差异,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良好,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相对偏远区域,发展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在各省份、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研究表明,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在通过“两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摘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量显著增加,大学生为解决就业压力过大的严峻社会问题,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与个人追求,不断向自主创业领域寻求突破。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类,总结相关经验与不足。研究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主要包含创业教育现状和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两个方面。其次是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论述。然后总结归纳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内涵,主要涵盖创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和实施模式四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研究综述理论研究 创业是在当前就业困境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积极推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与创业环境。大学生主动探索创业,在推动就业,提高自身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但尽管其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外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依旧存在不足。本文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1] 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旨在寻求推进大学生创

业的最优对策。[2] 一、大学生创业研究概述 2004年至2013年,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学术论文共计约77888篇,各年研究成果数量所占比例大致如下表所示: 从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是呈现递增趋势的,并且自2008年起有了更热的关注度,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大,稳定在较高水平。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大学生创业情况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要性。 由数据可得出,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大学生创业政策三方面,除此以外,还涉及针对创业环境、创业障碍等方面的研究。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其内容不仅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模式、实现途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并涉及高校、政府、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同样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关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通过不同研究方法得出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创业意愿。创业政策研究主要讨论了政府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重点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三大视角,综合分析大学生创业研究现状。[3] 二、大学生创业典型做法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各地区、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方式,从资金、政策、教育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大学生就业现状 美国一国企业今年雇用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较去年锐减40%,处於数十年来低档,而根据密西根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中心最新年调,2010年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好不到哪裡。 密西根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中心主任贾德纳表示,情况在过去一年急转直下,但大学以上毕业生就业市场似乎已触底。美国2009年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景气程度确实远超乎预期。1年前,贾德纳预期,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至多年减10%。当时,美国的失业率為6.8%,如今已攀升至10.2%。根据最新年调,美国明年硕士职缺将较今年减少11%,主因会计硕士的就业市场景气更趋低迷。明年博士职缺将增加20%,不过企业管理硕士的职缺将年增11%。美国大型企业拟於明年招募的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较今年减少3%,中型企业拟雇用人数年减11%,小型企业拟雇用人数则比今年多出15%。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他们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 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30 年使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增长趋势,这直接刺激了大学生创业。但是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加速进入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虽然总体的经济形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逐渐的复苏,但是新的风险,新问题新挑战还是不断的发生,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真正的摆脱,人们对经济的担忧正与日俱增。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国家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如2009 年《经济蓝皮书》强调,高校毕业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是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大数据的概念 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企业在大型机上部署财务、银行等关键应用系统,存储介质包括磁盘、磁带、光盘等。尽管当时人们称其为大数据,但以今日的数据量来看,这些数据无疑是非常有限的。随着PC的出现和应用增多,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以公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包括Word、Excel文档,以及后来出现的图片、图像、影像和音频等。此时企业内部生产数据的已不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包括大量的办公人员,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量的增长。互联网的兴起则促成了数据量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几乎全民都在制造数据。而与此同时,数据的形式也极其丰富,既有社交网络、多媒体等应用所主动产生的数据,也有搜索引擎、网页浏览等被动行为过程中被记录、搜集的数据。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丰富,数据已呈指数级的增长,企业所处理的数据已经达到PB级,而全球每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更是到了惊人的ZB级。在数据的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大数据”的概念逐渐在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引起热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的数据因为“大”,摆脱了传统对随机采样的依赖,而是面对全体数据;因为所有信息都是“数”,可以不再纠结具体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坦然面对信息的混杂;信息之“大”之“杂”,让我们分析的“据”也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变为相关关系。 大数据热潮的掀起让中国期待“弯道超越”的机会,创造中国IT企业从在红海领域苦苦挣扎转向在蓝海领域奋起直追的战略机遇。传统IT行业对于底层设备、基础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在起点落后的情况下始终疲于追赶。每当企业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技术突破时,IT革命早已将核心设备或元件推进至下一阶段。这种一步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有望得到改变。大数据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会受困于基础设备核心元件的相对落后。与在传统数据库操作层面的技术差距相比,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中外技术差距要小得多。而且,美国等传统IT强国的大数据战略也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阶段。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也为这一产业发展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大数据对于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随着对大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等各个角度研究的开展,企业逐渐认识数据已经逐渐演变成“数据资产”。任何硬件、软件及服务都会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逐渐被淘汰,只有数据才具有长期可用性,值得积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可以是也应该是独立于软硬件系统及应用需求而存在的。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演化的最新产物,确立了数据这一信息技术元素的独立地位。正因为数据不再是软硬件及应用的附属产物,才有了今天爆炸式的数据增长,从而奠定了大数据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