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做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淡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看了纷纷称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镇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

为把躯干蚊蝇的样子。您没有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导。”

------------

故事中的戴嵩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却能虚心听取一个小小牧童的意见,虚心之美德让人感动,同时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习大画家的虚心,知错就改,也要学习小牧童勇敢,善于观察。

《画家和牧童》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画家和牧童》 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学生齐读。 二、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1、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吗? 2、本领如此高超的大画家和一个小小的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3、大家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你

低年级语文分层教学课例研讨

分层教学课例研讨 ---------课堂转型系列活动 (燕执教二年级语文分层教学《画家和牧童》研讨纪实) 一、研讨专题: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我校因地理环境及周围搬迁,在籍生日趋减少,农民工子女较多,因家庭环境原因,这些借读生父母识字少,也不能很好的培养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识字困难,教师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教生字,识字教学效率低。其次,教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第三,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起点其实不是完全针对于和适应每一个详细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容、同进程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尺度”等“一刀切”作法,底子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孕育发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克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引起他们的学习踊跃性受到严重挫伤,故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讨厌课堂、讨厌学习,引起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这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的学习: 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4、分层教学的目标 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六环节”《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课文原文

《画家和牧童》课文原文 画家和牧童 作者:杨学良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躯赶牛蝇的样子。您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唐朝时期,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谨慎的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牧童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让人回味无穷。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点训练点,指导朗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

全国小学语文赛课评课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桂林) 嘉宾评课实录(详细版)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 一. 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一直是在学习体会文章的内容,不是体会感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标的转变,是革命性的,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语文课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方向。 第一个转型是从原来以围绕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后教学过程组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组织。 第二个转型是语文课要从教师讲的课文课堂形态,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课堂教学常态。课标提出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以往对综合性研究得比较深刻,而对实践性的研究相对少,56年教育部做了教育报告,发现语文课的问题有五个方面,可以说这五个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甚至更严重,如运用语言文字训练技巧,现在就是不够。 80 年代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现在语言训练少的现象为何改变不了,是老师的问题吗?是与语文课选择讲读课文的形式有内在联系,老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这种讲读课是与生俱来,如何改变,我想一定要解放思想,要跳出讲读的泥沼,一从教师讲读为主的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教学形态。一个是从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语言文字实践。 二、提高语文课的实效——创新 我们一直在研究阅读教学如何高效,现在很多课我们都会发现并没有从困境中走出,问题仍很多。从本次研讨课16节课来看,我认为当前问题最大的还是阅读课。昨天评委会上说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清,教学形式不新,我认为比较客观,和上一届比较没有突破性,我同意崔峦老师的看法。我的话很尖锐,我和崔峦老师说我该怎么说。课文围绕思想理解为主要目标,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研究太阳特点是常识课,中彩那天关于道德的难题,怎么面临这个难题是思品课,比如詹天佑教成怎么修路。这些都不是语文课堂的问题,原因就在我们把非本体教学,把教材内容教成语文课程,陈老师在大会开幕词上说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学内容综合性很强,除了知识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本体性教学和非本体性教学 我把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本体性是本质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语言文字,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讲,但是这是非本体性。围绕内容,本体和非本体的错位,这里添加一个语言动作表现,这里添加总分总,这是碎片性的添加,语文浓不浓就要看添加的够不够。

21、画家和牧童(导学案).doc

21、画家和牧童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学习重难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学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人教版二年级 第四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瞧,他们来了。(多媒体出示戴嵩和牧童的画像)谁认识他们呢? 生:画家、牧童。 (教师边板书: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师:你发现了什么?能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生: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

的小。 师:一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师板书:和)和一个小小年纪的牧童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时,画家、牧童的字体一大一小,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进行猜测,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知道怎么默读课文吗? 生:不用手指着读,不出声音在心里读。

师:老师再给你一条建议,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想:大画家戴嵩是怎么画这幅斗牛图的?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默读方法的教学,为中高年级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读代讲,体验情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可结合学生读的有关大画家戴嵩画这幅斗牛图的语句,出示句子。教师边有意识的范读边点击鼠标,使一会儿、很快变红) 师:小朋友,这句话中一会儿说明什么? 生:一会儿说明画家动作很快。

生:一会儿还说明画家技艺高超。 师:一会儿在这句话中可以读得怎样? 生:读得稍快一些。 (学生自由练读这句话。) (指名读,以评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 全班齐读。 师: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小朋友,你们接着往下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

《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1、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画家,他叫——戴嵩。 [示课件: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 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 价钱购买。]自由读——指名读 2、读了这段文字,你都知道了什么? (1)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2)很多人很喜欢他的画。(你从哪里知道?——指导朗读) 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3、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跟他有关,题目叫——《画家和牧童》。 二、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板书:画家和牧童(一大一小)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大一小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为什么把“画家”写得特别大,“牧童”写得特别小? 生1: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 师:真聪明,知道他们年龄不同。 生2:画家很有名,牧童是一般的放牛娃。[板书:著名] 师:你很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同。 师:你还知道什么家? 师:真是了不起,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大家。 师:这个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2、生自由读。 3、检查:小朋友的读书态度很认真,连生字朋友都迫不及待地要考考大家了。 (1)带拼音的词语。(重点正音:嵩幅抹蝇)指名读 (2)去拼音的词语。自由读——齐读 戴嵩价钱购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批评驱赶牛蝇惭愧拱手夸赞赞扬斗牛图沉思片刻绝妙之作翘起来 随机点拨: B、做动作理解:拱手翘起来沉思 C、斗:dǒu北斗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òu斗争战斗奋斗

听课周听课记录和反思性评课

听课周听课记录和反思性评课 尚田镇校胡巧慧执教者汪梁峰上课内容二下《画家和牧童》上课班级镇校201班上课时间09年4月2日 教学过程反思建议 一、直接导入 1.齐读课题。 2.画家是谁?(生答:戴嵩') 3.画家最会画什么?(生答:牛) 4.读课文P99的我知道,思考:戴嵩最有名的画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初读要求: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 1.同桌交流认识了哪几个字。 2.请生上台选择识字的生字宝宝,并介绍如何认识它们。其余生在书上找到自己熟悉的生字,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 (1)台上的学生展示识记的窍门。 (2)师编儿歌帮助学生记“戴、翘、蔼”。 (3)齐读生字。 (4)小老师带读。 在学生说出“戴嵩”后可以进行生字“戴”的教学,告诉学生这个字既可以作为姓,可也可作为动词,如“戴帽子,戴红领巾”。这样,学生既认识了这个字,也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然后学生理解“牧童”就放牛的小孩子,这个理解为后面牧童能指出大画家画错了图打好铺垫,牧童的知识来自于他的生活体验。 P99的资料袋资料应该让学生读,读完后再回答。只是看一下就回答,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很多孩子可能没有读)。 让学生自主识字,找到识字的小窍门,学生乐学效果也不错。当学生说明“蝇”中“绳”换偏旁得来后,教师可否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区分并加深印象。同理“惭”和“渐”也如此。

四、精读课文 默读1-4自然段,找出戴嵩如何画斗牛图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1.出示“他一会儿浓墨……画成了。” (1)教师范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生跟读。 (2)教师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3)想象戴嵩作画的样子,并朗读“他一会儿浓墨……画成了。” (4)指名读戴嵩作画的句子,小老师领读。 (5)理解关联词“一会儿……一会儿”(从中可以看出他作画的速度很快)。 2.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周围的人看了怎么说?(理解“纷纷称赞”) (2)出示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理解“称赞、夸赞、赞扬”(3)角色体验朗读。 (4)男女生合作读。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也说明戴嵩画画得好? (2)出示“他的画一……观赏” (3)指读,就读“一”“就”这两个字。 (4)齐读此句。 这里的“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借助教师动作让学生理解很好,如果能让学生边动手边朗读效果会更好。 汪老师抓住了关联词“一会儿……一会儿”引导学生明天画家作画速度很快,课文后面有个句式训练,可否在此处进行句式训练? “纷纷称赞”这个词教学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夸夸画家《斗牛图》画得好,然后教师因势利导:这样你夸一句,他夸一句就是纷纷称赞。 第一自然段教学时,汪教师问:“哪一句话也说明戴嵩画画得好?”学生说到了“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点头称赞的,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其实这句也是说明戴嵩画画得好。这里要让学生明白没有一个不点头称赞,其实就是每个人都点头称赞(事后我问了班里的孩子,他们还真回答不出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另外,对于戴嵩和我国一些著名的画家,学生知道的很少,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的话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1 / 4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三种意识: 1、自主意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两位新朋友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识字中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创造意识。 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 (摘录) 杨屹校长评课实录(会场一) 【杨屹:特级教师,现任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 各位代表大家好,非常珍视能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来分享我的心得。 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是从事语文教学同仁们心中期盼的盛会。回顾着全国小语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思索着上课教师展示的研究成果,不禁想起贾平凹先生的《一只贝》。 一只贝,因痛苦磨制而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 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 一群执着教育的人,因对信念的追求与坚守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问题提出 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研究主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从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从依据认知规律,进行知识认知,转向帮助掌握主动获取知识,认知未知世界的方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们多年的研究进程及时代发

展需求,是一次语文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式探索。 (一)研究进程 每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都围绕我们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任务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交流探讨、反思总结,其研究成果已起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里程碑式的作用。 2002年第四届观摩活动,正值课改初期,肩负着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责任,会议研讨主题是: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目标三维整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2004年第五届观摩活动,正值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的重要时刻。会议以“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为主题,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创新。 2006年第六届观摩活动,立足语文学科的特性,针对“得意而忘言”的失衡做法,关注“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力图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2008年第七届观摩活动,继续关注语文本体的回归,将“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确定为研讨主题。 在研究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历程中,我们共同迎来了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将审视语文教学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师怎样教好,到思考学生怎样学好。 (二)时代背景 这是在课程改革进行到第九年的今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牧童与黄牛

《画家与牧童》第一课时教案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镇中心小学姚忠惠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 2.会写12个生字。 3.初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看图激趣。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出示课题幻灯片)。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拿书姿势。准备好了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学生初读课文。(设计意图:初步感悟文章内容,在读中初步接触本课生字词语。)老师仔细听,注意学生没读正确的地方,字词教学时重点指正,不是本课字词的后面随文更正。 3.老师要考考你们检查一下哪些同学是真正做到了“心眼口信皆要”的。(出示课件:课文插图)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围绕什么展开故事的?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1.师: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围绕一样什么东西展开 了这个故事?学生回答老师随机板书。特意把“画家”写大点,

把“牧童”写小点。为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做准备。 2.请找找图上谁是牧童,谁是画家?并说说你的理由。 3.抽举手的孩子上台指出谁是牧童,谁是画家?并说出理由。(预设 全部学生都能很准地能找出牧童,找画家有一定难度,多数孩子很容易把拿着画的书童当成画家,因为他们可能没有“书童”的概念,初读课文还不会细看人物表情神态。也不排除有孩子能找准画家。) 4.师:哎呀,姚老师也糊涂了,不知道谁是画家了?因为上台的同 学说的理由我觉得都很好。我相信等学完课文的时候一定能知晓谁是画家了。我们今天还是先解决字词吧。 二、自主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里的新词,但都不带拼音。 2.师:自己读一读,如果不认识的可以请教边上的同学,也可以看 看课文下面的生字头上的拼音。 3.学生自由读词语,自由选择方法解决自己不认识的。(设计意图: 把识字的自主权首先交给学生,学会自己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5.师:赶快自己拼读一下,看看刚才自己都读对了没有。刚才读错 了的就多拼读几遍。(设计意图:让孩子每确认一个认读对了的词语就增加一份“我真能干”的自信。有针对性地巩固不同学生的认字难点。) 6.孩子自由拼读。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铁西第一小学党彦博 【教材解读】 《画家和牧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基于上述理念,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 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教学准备】戴嵩的补充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启思。 1、课前猜谜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21课(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请大 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把故事的 大致经过向在座的教师介绍一下呢? 二、研读文本 过渡:画家戴嵩和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做进一步的交流。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并交流。 (一)体会戴嵩 1、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体会到他的“著名”的? 出示:戴嵩的画一,就。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2011.6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阳光实验学校胡林霞 我校语文教研组现有语文教师12人,这是一个年轻向上、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的优秀集体。组内教师具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和扎实的业务功底,治学严谨,教育教学气氛浓厚。 本学期,本教研组按照期初工作计划,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灵活、踏实、有效地开展活动: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修炼内功,提高业务素质。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课题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具体如下: 一、引导自主学习,丰厚底蕴 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自己必须先学会学习。加强学习是适应多种文化“传喻”方式并存的时代需要,是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学习难为人师。在教师学习方面,我们实行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在自主学习时,我们提倡教师以阅读专业书籍和课堂观摩研讨为主要内容,讲究多记录,多反思,多实践。每月组织一次读书笔记展览或学习心得交流。这样,既解放了教师,又成就了教师,提升了教师的语文水平和专业素养。本学期,我校老师学习了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低头找幸福》、《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 二、搭建平台,展示青年教师风采。 1、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是我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经常相互听课,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上好校级教学研讨观摩课。 本学期,我们搬入了新的教学楼,各种硬件也随着提高了很多,比如:学校的多功能室装上了现代化的电子白板。为了让老师们尽快的熟练掌握电子白板的用法,每位教师都需要使用白板上一节课。为了让老师们通过上课和听课有所收获,语文组分别上了不同形式的课。在3月30日,李翠萍和陈瑜老师上了“同课异构课”《检阅》,老师从

画家和牧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

画家和牧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生动的儿童故画,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在。 二、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喜欢画什么呢?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分析: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画家和牧童》 2、想认识这位作家吗? 出示:[唐朝有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指导读好生字:戴嵩 3、师讲述“我知道”中关于戴嵩的内容。 4、出示第一段。 自由读——指名读——理解读 师:您从哪儿看出戴嵩是为著名的画家。 预设:(1)“一……就……” (2)“看画的人没有不……” 5、师小结:可见戴嵩的确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识字。 1、再次出示课题,质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带着你们的问题自己去读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给每段话标上序号。 3、生字朋友来考考大家了。 自由读——指名分行读(及时说发现)——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小节读课文。 5、解决质疑,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2——4小节。 1、那么别人都是怎样夸戴嵩的呢?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 自由读 2、你从哪儿看出戴嵩画技高超,是为著名的画家? [出示第二段] 预设:(1)“沉思片刻”(说明戴嵩成竹在胸,思考得非常快。) (2)“他一会儿……一会儿……,很快就画成了。”(首先说名他绘画技术高超/ 其次说明戴嵩绘画的速度非常快,非常娴熟/ 还可以看出戴嵩拧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段作画。)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夸夸戴嵩吗?

杨屹校长评课实录[宝典]

杨屹校长评课实录[宝典] 杨屹校长评课实录 (修改稿) 评课者: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杨屹 整理者:四川雪梅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21日11:10—11:30(第一会场) 主持人:下面欢迎杨屹校长评课,掌声有请。 杨屹:各位代表大家好,非常珍视能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来分享我的心得。 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是从事语文教学同仁们心中期盼的盛会。回顾着全国小语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思索着上课教师展示的研究成果,不禁想起贾平凹先生的《一只贝》。 一只贝,因痛苦磨制而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 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 一群执着教育的人,因对信念的追求与坚守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问题提出 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研究主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从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从依据认知规律,进行知识认知,转向帮助掌握主动获取知识,认知未知世界的方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们多年的研究进程及时代发展需求,是一次语文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式探索。 (一)研究进程

每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都围绕我们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任务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交流探讨、反思总结,其研究成果已起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里程碑式的作用。 2002年第四届观摩活动,正值课改初期,肩负着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责任,会议研讨主题是: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目标三维整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2004年第五届观摩活动,正值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的重要时刻。会议以“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为主题,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创新。 2006年第六届观摩活动,立足语文学科的特性,针对“得意而忘言”的失衡做法,关注“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力图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2008年第七届观摩活动,继续关注语文本体的回归,将“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确定为研讨主题。 在研究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历程中,我们共同迎来了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将审视语文教学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师怎样教好,到思考学生怎样学好。 (二)时代背景 这是在课程改革进行到第九年的今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学习实施阶段,在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更加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它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在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视野下,明晰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我们深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仅仅依靠已经掌握的知识,就能赢得竞争的可能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 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 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教学准备:几位着名画家的作品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戴嵩价钱购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绝妙之作商人和蔼牛蝇驱赶惭愧拱手翘起来批评 二、板书课题 “画家”写得大,“牧童”写得小,写完学生发现老师这样写的用意: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子。 师:画家指谁?(戴嵩)他是画家。“牧童”是放牛的小孩,那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呢?我们 一起去课文看看。 三、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感悟“着名” 1、认识了画家戴嵩,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着名) 2、从哪看出戴嵩是一位着名的画家?(随学生的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3、欣赏戴嵩的名画。 4、引读:瞧,画家戴嵩笔下的牛是那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怪不得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怪不得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怪不得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三)朗读感悟 1、师:戴嵩在朋友的请求下,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出示:戴嵩的画一,围观的人就。 练习说话:一_______,就___________。 2、自由读 3、4自然段,你听到了哪些夸赞声?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个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①欣赏《斗牛图》,理解“绝妙之作”(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 积累词语:绝妙之作上乘之作神来之笔神乎其神出神入化妙手丹青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②“神笔”谁有一枝?戴嵩的画就像是那枝神笔画的,让人觉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1《画家和牧童》11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1+1群文阅读)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 单元主题:优秀品质 课型:1+1以文带文 教学内容:《画家和牧童》+《萧伯纳的感慨》 课时: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樊春辉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二篇课文。《画家和牧童》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萧伯纳的感慨》中萧伯纳对自己骄傲的心理感到惭愧的感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3.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他们能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重点的词句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可以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4.学习目标: 1.在识记生字、练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画面,看清图意,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戴嵩面对错误时谦虚谨慎和小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既要勇敢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2.拓展阅读,知道萧伯纳的感慨是什么,加深对谦虚的认识。

《画家和牧童》评课稿

《画家和牧童》评课稿 听了于青圆和廉晓两位老师在龙山小学执教的《画家和牧童》,让我们获益匪浅。《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第六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听了两位老师的执教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从两位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来说,比较合理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情和年段特点,较充分地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能力训练。 在整节课中,两位老师采用了自由读文、同桌读、指读、默读、师生共读等方法。因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而且从课堂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语感非常好。尤其是廉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戴嵩画画一段,感悟了解戴嵩画技高超时,力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明白戴嵩画画既快又好,从而发自内心地读好商人、教书先生称赞的话。 二、抓关键词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条重要途径是指导精读。所以对于关键词句,教给学生要学会咬文嚼字,从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例如:当学生感受了戴嵩的著名后,在理解“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时,力求让学生读好这句话,听出著名的前提下,再让学生用上“一……就……”说话,这样抓住重点语句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训练了说话,而且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注重语言积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本课教学中,老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学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夸赞”、“称赞”、“赞扬”一组同义词;在理解“纷纷夸赞”这个词语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短句反复”的语言形式,说一说还有哪些人夸奖戴嵩的《斗牛图》,巧妙设计提问,激发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牧童和画家产生对话。如,“你是围观者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称赞他?”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文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老师先让学生根据字义理解,又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国画,用图中的不同画法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我认为这种方法很适合低年级儿童。这些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在为实现目标的同时步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渗透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老师还特意安排“一会儿……一会儿……”、“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两个句式的口语表达训练,达到读说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两位老师激情优美的语言,雍容大方的态度,及时点拨的教学艺术,形象巧妙的课件设计以及工整美观的板书,都是十分令人佩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