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习题精选.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习题精选.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习题精选.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习题精选.

第九章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一)填空题

1.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主要是在______调节下完成的。

2.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和它们所发出的______组成。前两者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______系统。它们发出的神经,叫______系统。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4.神经元的突起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前者或长的后者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做______。______末端细小的分枝叫做______,几乎遍布全身各处。

5.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______,并能把______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做______。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7.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部分构成。

(二)选择题

1.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可以构成[]

A.神经中枢或神经节B.灰质或白质C.灰质或神经D.白质或神经

2.神经纤维是指[]

A.轴突和长的树突B.轴突或长的树突

C.树突或长的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D.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B.反射C.应激性D.神经冲动

4.神经系统中,兴奋传导的形式是[]

A.刺激B.神经冲动C.反射D.应激性

5.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离体心脏的节律收缩舒张现象B.受惊吓后,心脏的跳动加快

C.叶镶嵌现象D.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6.构成周围神经系统的是[]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

(三)判断题

3.肌肉和腺体构成的就是效应器。[] 4.一切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5.神经纤维集结成束,构成的是神经。[] 7.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汇集而成的是神经中枢。[] 8.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能调节一定生理活动的区域。[]

模拟电路典型例题讲解

3.3 频率响应典型习题详解 【3-1】已知某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渐近波特图,并指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f H ,下限频率f L 及中频增益A I 各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1)由传递函数画波特图的方法;(2)由波特图确定放大器频响参数的方法。 由传递函数可知,该放大器有两个极点:p 1=-102rad/s ,p 2=-105rad/s 和一个零点z =0。 (1)将A (s )变换成以下标准形式: (2)将s =j ω代入上式得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写出其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表达式如下: 对A (ω)取对数得对数幅频特性: (3)在半对数坐标系中按20lg A (ω)及φ(ω)的关系作波特图,如题图3.1所示。

由题图3.1(a )可得,放大器的中频增益A I =60dB ,上限频率f H =105/2π≈15.9kHz , 下限频率f L =102/2π≈15.9Hz 。 【3-2】已知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试问该放大器的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及增益带宽积各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由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确定其频率参数的方法。 将给出的频率特性表达试变换成标准形式: 则 当ω = 0时,A (0) =200,即为放大器的直流增益(或低频增益)。 当ω =ωH 时, ωH =106rad/s 相应的上限频率为 由增益带宽积的定义可求得:GBW=│A (0)·f H │≈31.84MHz 思考:此题是否可用波特图求解? 【3-3】已知某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特性波特图如题图3.2(a )所示,试写出β的频率特性表达式,分别指出该管的ωβ、ωT 各为多少?并画出其相频特性的渐近波特图。

5章 模电习题解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自 测 题 ☆一、(四版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 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 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 (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A.0.5倍 B.0.7倍 C.0.9倍 即增益下降 。 A.3dB B.4dB C.5dB (4)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 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当f = f H 时,o U 与i U 的相位关系是 。 A.-45? B.-135? C.-225? 解:(1)A (2)B ,A (3)B A (4)C C

★二、(四版二)电路如图T5.2所示。已知:V C C =12V ;晶体管的C μ=4pF ,f T = 50MHz ,'bb r =100Ω, 0=80。试求解: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sm u A ; (2)' C ; (3)f H 和f L ; (4)画出波特图。 图T5.2 解:(1)静态及动态的分析估算: ∥178 )(mA/V 2 .69k 27.1k 27.1k 17.1mV 26) 1(V 3mA 8.1)1(A μ 6.22c m be e b'i s i sm T EQ m b be i e b'bb'be EQ e b'c CQ CC CEQ BQ EQ b BEQ CC BQ R g r r R R R A U I g R r R r r r I r R I V U I I R U V I u (2)估算' C : pF 1602)1(pF 214π2) (π2μc m ' μT e b'0 μπe b'0 T C R g C C C f r C C C r f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调节过程(教案)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教案) 资中一中周巍 一、教学内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的结构组成; 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神经传导的过程及对人体活动的条件方式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感觉抽象,不易理解。 四、解决办法: 借助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变微观为宏观具体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2、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六、教学过程 【知识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神经调节起着主要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的组成如图所示:由细胞体①和突起②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按功能分: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2、神经系统的组成

3、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经调节(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归于高等动物而言,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联系: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借助于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逐步形成。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了能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给予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2)反射弧 如图所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 经④和效应器⑤五个部分组成。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一起称 为感受器;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神经中枢是 指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 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如图所示的膝跳反射。

南邮模拟电子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习题标准答案

习题 1. 设2AX81的I CM =200mA ,P CM =200mW ,U (BR)CEO =15V ;3AD6的P CM =10W (加散热板),I CM =2A ,U (BR)CEO =24V 。求它们在变压器耦合单管甲类功放中的最佳交流负载电阻值。 解:当静态工作点Q 确定后,适当选取交流负载电阻值L R ',使Q 点位于交流负载线位于放大区部分的中点,则可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此时的L R '称为最佳交流负载电阻。 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和截止区,则有L CQ CC R I U '=。 同时应满足以下限制:CM CQ CC P I U ≤?,2 (BR)CEO CC U U ≤ ,2 CM CQ I I ≤ 。 (1)对2AX81而言,应满足mW 200CQ CC ≤?I U ,V 5.7CC ≤U ,mA 100CQ ≤I 。取 mW 200CQ CC =?I U 。 当V 5.7CC =U 时,mA 7.26CQ =I ,此时L R '最大,Ω=='k 28.07 .265 .7L(max)R ; 当mA 100CQ =I ,V 2CC =U 时,此时L R '最小,Ω=='k 02.0100 2 L(min)R ; 故最佳交流负载电阻值L R '为:ΩΩk 28.0~k 02.0。 (2)对3AD6而言,应满足W 10CQ CC ≤?I U ,V 12CC ≤U ,A 1CQ ≤I 。取 W 10CQ CC =?I U 。 当V 12CC =U 时,A 83.0CQ =I ,此时L R '最大,Ω=='46.1483.012 L(max)R ; 当A 1CQ =I 时, V 10CC =U ,此时L R '最小,Ω=='101 10L(min)R ; 故最佳交流负载电阻值L R '为:ΩΩ46.14~10。 2. 图题8-2为理想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电路,设U CC =15V ,U EE =-15V ,R L =4Ω,U CE(sat)=0,输入为正弦信号。试求 (1) 输出信号的最大功率; (2) 输出最大信号功率时电源的功率、集电极功耗(单管)和效率; (3) 每个晶体管的最大耗散功率P Tm 是多少?在此条件下的效率是多少?

2017模电习题课复习

模电典型例题分析 第一章 题1.1 1、对某放大电路进行测试,u s=15mv,Rs=1kΩ,R L=12 kΩ。若测得ui=12 mv,则可知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 kΩ。若当开关S断开时,测得uo=1.5v, 当开关S闭合时,测得uo=1.2v,则可知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 kΩ。 2、对某放大电路进行测试,当接入一个内阻等于零的电压信号源时,测得输出电压为5V,在信号源内阻增大到1,其它条件不变时,测得输出电压为4V, 说明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 ______kΩ。若在接有2负载电阻时,测得输 出电压为3V,在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断开负载电阻,输出电压上升到7.5V,说明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 kΩ。 3、用两个放大电路A和B分别对同一个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当输出端开路时,U OA=U OB;都接入负载电阻R L时,测得U OA

=8.26和=2.5 第二章 题2.1 1.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其电源电压±VCC=±14V ,Ui=1V ;R1=10k,Rw=100k 。请问:当Rw 滑动端分别在最下端、最上端和中点时时,输出Uo =?V ; 解:14V ,1V ,6(7)V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其电源电压±VCC=±14V ,Ui=1V ;R1=10k,R2=200k 。请问: 当R2滑动端在最左端、最右端、中点时输出Uo =?V ; 最左端时Uo = -14 V ;最右端时Uo = 0 V ;中点时Uo = -10 V 。 题 2.2 在题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Ω=====k R R R R R 1087521, Ω===k R R R 201096∶ ① 列出1O u 、2O u 和O u 的表达式; ② 设V u I 3.01=,V u I 1.02=,则输出电压?=O u s i s i i v v R R R += L o L i O o R R R A V +=v v s v v o = VS A L o L o R R R A +=v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知识点+巩固提高新版济南版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知识点】 1.(考点1)人体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 2.(考点2)什么叫神经元?其功能是怎样的?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 3.(考点3)神经元的结构是怎样的? (1)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的。 (2)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突起包括轴突(长)和树突(树枝状)两种。 4.什么叫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1)神经纤维:神经元长的突起(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在外边的髓鞘。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5.什么叫做神经?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 6.脊髓的位置是怎样的?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 下缘平齐。 7.(考点4)脊椎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1)脊椎分为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2)灰质位于脊髓中央,横切面呈蝴蝶状,色泽灰暗, 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具有反射功能,可以调节人体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 如排尿、排便、膝跳反射、小儿麻痹等都是脊髓灰质的作用。 (3)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上行神经纤维和下行神经纤维,具有传导功能。是人体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8.(考点5)什么叫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的区别是什么?

(1)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在一起,完成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的神经结构叫神经中枢。大脑里的神经中枢是高级的,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 (2)神经中枢是指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 9.(考点6)脊蛙反射实验中为什么要切除蛙的脑部? (1 (2 10.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11.大脑的结构是怎样的?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1)表面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分。上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 (2)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将大脑皮层的各功能区、两大脑半球以及小脑、脑干、脊髓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大脑皮层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运动。 12.(考点7)大脑的功能是什么?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 (1)躯体运动中枢:支配身体对侧骨骼肌随意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接受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 (3)语言中枢:能够支配说话、理解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区。 (4)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的部位。 (5)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的部位。 13.小脑的位置和功能是怎样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课时课题: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3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大脑的结构组成及功能。(重点、难点) ②描述小脑和脑干的结构组成及功能。(重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模型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②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认同脑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脑的意识。养成勤于用脑,善于用脑的好习惯。 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我校的“情智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本节内容不多,但很抽象。脑的结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正确说出大脑皮层上各功能区及各部分作用。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将教材内容任务化、问题化,通过设置问题将课堂教学设计成探究任务型教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再适时点拨,突破了重难点。本节课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较多,我利用问题驱动,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资料;制作精美课件。

复习提问3分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回忆并回答: 生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主管接收、分 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 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脊神经。能够传递信息。 生2:脊髓的结构:灰质和 白质。功能:反射和传导。 温故知 新,强化 知识的 识记和 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资料1】1987年,瑞士一位受伤的男银 行职员,内脏、四肢全部损坏,而大脑却 完好无损。同时有一位受伤的女芭蕾舞演 员,她的大脑已死亡,但其它器官完好。 医生们提出一个“改头换面”的方案,专 家们把男人大脑植入女人的颅腔内,并把 二人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根接起来。 结果,大脑依稀记起撞车的情景。从此, 这个“男人”便驾驭一个女人的身躯。 【资料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科学 院的斯宁德教授给一只小兔移植了一颗猫 头获得成功。这颗植入的猫头能指挥兔体, 不仅猫性十足,还能捕鼠呢! 师:读了这两个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脑的结构与功能。 板书课题: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3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生1:人脑有记忆功能,协 调功能,指挥功能....... 生2:被称为人体的最高 “司令部” 通过设 疑激发 学生探 究兴趣, 从而引 入课题。 知识点一:大脑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84页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 让学生 通过自 主学习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 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 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 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 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 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 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 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 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 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 (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 (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 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 成立。由,可得 (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

最新模电数电复习题(已整理)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 三、写出图Tl.3 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图T1.3 解:U O1=1.3V , U O2=0V , U O3=-1.3V , U O4=2V , U O5=1.3V , U O6=-2V 。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求图Tl.4 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 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试问: (1)R b =50k Ω时,U o=? (2)若T 临界饱和,则R b =? 解:(1)26BB BE B b V U I A R μ-= =, 2.6C B I I mA β==,

2O CC C c U V I R V =-=。 图T1.5 (2)∵ 2.86CC BE CS c V U I mA R -= =, /28.6BS CS I I A βμ== ∴45.5BB BE b BS V U R k I -= =Ω 习题 1.2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试画出i u 与 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 解:波形如解图Pl.3所示。

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探究+训练学案-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无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探究案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思考与讨论,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对“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的讨论,强化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 【情景构建】 探究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如图是神经系统的组成图,请据图思考讨论: 1. 你能说出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吗? 2.一个人喝醉了酒,语无伦次,走路摇晃不稳,说明已伤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哪一部分?根据是什么? 3.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但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逝世。霍金因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俗称为“渐冻人症”而全身瘫痪,不能言语,但他的勇气和坚持却鼓舞了全世界。请思考回答

有关神经元的问题: 1.一个神经元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且树突很多,这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章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训练案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训练目标】 1.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分析,加强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对“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学以致用 训练习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和小脑D.脑神经和脊神经[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789898348.html,] 2.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节目时,协调身体平衡动作的器官( ) A.小脑B.大脑 C.脑干D.脊髓 3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理工模电习题 2章 基本放大电路题解1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 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 真。() 解:(1)× (2)√ (3)× (4)× (5)√ (6)× (7)× 三、在图T2.3所示电路中,已知V CC=12V,晶体管的=100,=100kΩ。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0V时,测得U BEQ=0.7V,若要基极电流I BQ=20μA, 则和R W之和R b=≈ kΩ;而若测得U CEQ=6V,则R c=≈ k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5mV时,输出电压有效值= 0.6V,则电压放大倍数 = ≈。 若负载电阻R L值与R C相等,则带上负载 图T2.3后输出电压有效值==V。 解:(1)。 (2)。 四、已知图T2.3所示电路中V CC=12V,R C=3kΩ,静态管压 降U CEQ=6V;并在输出端加负载电阻R L,其阻值为3kΩ。选择一 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 om≈ ;

A.2V B.3V C.6V (2)当=1mV时,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减小R W,则输出电压的幅值将;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3)在=1mV时,将R w调到输出电压最大且刚好不失真,若此时增大输入电压,则输出电压波形将; A.顶部失真 B.底部失真 C.为正弦波 (4)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A.R W减小 B.R c减小 C.V CC减小 解:(1)A (2)C (3)B (4)B 2.5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80,r be=1kΩ,= 20mV;静态时U BEQ=0.7V,U CEQ=4V,I BQ=20μA。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图P2.5 (1)()(2)() (3)()(4)() (5)()(6)() (7)()(8)() (9)()(10)() (11)≈20mV ( ) (12)≈60mV ( ) 2.10已知图P2.10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100,r be=1kΩ。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 CEQ=6V,估算R b约为多少千欧;(2)若测得和的有效值分别为1mV和100mV,则负载电阻R L为多少千欧? 图P2.10

模电放大电路的例题

4-1.在图示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β=50,r bb’=200Ω. ①试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 ②试估算r be和A v; ③假设换上β=100 三极管,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则Q 点将如何变化? ④如果换上β=100 的三极管后,仍保持I EQ(≈I CQ) 不变(此时需调整基极电阻R b), 则A v如何变化? ⑤假设仍用原来β=50的三极管,但调整R b使I EQ 增大一倍,则A v= ? ①估算Q I CQ≈βI BQ= 50×0.02 = 1mA≈I EQ V CEQ=V CC-I CQ R C= 12-1×5 = 7V ②估算r be和A v

③当β=100时,如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则I BQ不变,即I BQ仍为0.02mA,但是I CQ和V CEQ将发生变化,此时 I CQ=100×0.02 = 2mA ≈I EQ V CEQ=12-2×5=2V 可见当β=100 增大时,I CQ增大V CEQ减小,静态工作点移近饱和区。 ④当β=100,I EQ不变时 r be = 200+=2826Ω≈2.8kΩ A v = - =- 89.3 计算结果表明,当β由50增大到100,而I EQ 保持不变时,由于r be增大了将近一倍,因此|A v| 虽略有增加,但不显著。 ⑤当β=50,I EQ=2mA时 r be= 200 +=856Ω

A v= - =-145.3 上面计算得到的A v值表明,虽然虽然三极管的β不变,但是由于I EQ提高,使r be减小,结果有效地提高了|A v| 。但应注意,不能为了增大|A v| 而无限度地提高I EQ,因为I EQ太大将使静态工作点进入饱和区,从而导致输出波形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失真。 4-2.试用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所示放大电路 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已知三极管的β=50, r bb’=100Ω。假设电容C1 , C2和C e足够大。

模电 习题答案(精选.)

2.10 在图P2.9所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 C Q =2mA ,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 E S =0.6V 。试问:当负载电阻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各为多少伏? 解:由于I C Q =2mA ,所以U C E Q =V C C -I C Q R c =6V 。 空载时,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饱和失真。故 V 82.32 CES CEQ om ≈-= U U U Ω=k 3L R 时,当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截止失真。故 V 12.22 ' L CQ om ≈= R I U 2.11 电路如图P2.11所示,晶体管的β=100,'bb r =100Ω。 (1)求电路的Q 点、u A &、R i 和R o ; (2)若电容C e 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 化? 解:(1)静态分析: V 7.5)( A μ 101mA 1 V 2e f c EQ CEQ EQ BQ e f BEQ BQ EQ CC b2b1b1 BQ =++-≈≈+=≈+-= =?+≈ R R R I V U I I R R U U I V R R R U CC β 动态分析: Ω ==Ω≈++=-≈++-=Ω≈++=k 5k 7.3])1([7 .7)1()(k 73.2mV 26) 1(c o f be b2b1i f be L c EQ bb'be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I r r u ββββ∥∥∥& (2)R i 增大,R i ≈4.1k Ω;u A &减小,e f ' L R R R A u +-≈& 2.18 电路如图P2.18所示,晶体管的β=80,r b e =1k Ω。 (1)求出Q 点; (2)分别求出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u A &和R i ;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神经元的结构。 (2)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2.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交流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双人花样滑冰比赛视频。同学们,我们刚才观看的是双人花样滑冰比赛,运动员默契的配合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体现了运动员极好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我们不是运动员,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这些功能需要哪一系统调节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意境,启发学生思考。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学生阅读课本81-82页的内容及神经系统模式图,完成学案探究一。 1. 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的。 2. _____和____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能够传递信息。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神经系统示意图,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二: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教师出示神经细胞结构示意图及问题: 1.神经细胞由哪两部分构成? 2.树突和轴突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结合屏幕上神经元图片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树突——呈树枝状,数目多;轴突——较长,只有一条。 学生2人一组,利用橡皮泥,3分钟时间内制作神经细胞模型,并选同学代表上台展示。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神经细胞模式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和学生制作的模型的差别。借助模型讲解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三个概念。 项目概念 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 教师:在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神经细胞具有这样的结构,它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呢?同学们观看神经元功能演示动画结合课本82页第一段内容概括神经元的功能。 学生: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冲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1具有相同参数的两级放大电路在组成它的各个单管的截止频率处,幅值下降 [ ] A. 3dB B. 6dB C. 10dB D. 20dB 5.2在出现频率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 ] A. 正弦波 B. 三角波 C. 矩形波 D. 方波 5.3 多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波特图是 [ ] A. 各级波特图的叠加 B. 各级波特图的乘积 C.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窄者 D.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宽者 5.4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幅值约为中频时的 [ ] 倍。 A.0.7 B.0.5 C.0.9 D.0.1 5.5 在阻容耦合放大器中,下列哪种方法能够降低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 A .增大耦合电容 B .减小耦合电容 C .选用极间电容小的晶体管 D .选用极间电容大的晶体管 5.6 当我们将两个带宽均为BW 的放大器级联后,级联放大器的带宽 [ ] A 小于BW B 等于BW C 大于BW D 不能确定 5.7 填空: 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为 6100010 (1)(1) 1010 u f j A f f j j = ++ (式中f 单位:Hz ) 表明其下限频率为 ,上限频率为 ,中频电压增益为 d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段的相位差为 。 5.8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统称为失真(a.交越b.频率),它属于失真(a.线性b.非线性),在出现这类失真时,若u i为正弦波,则u o为波(a.正弦b.非正弦),若u i为非正弦波,则u o与u i的频率成分 (a.相同b.不同)。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交越失真都属于失真(a.线性b.非线性),在出现这类失真时,若u i为非正弦波,则u o为波(a.正弦b.非正弦),u o与u i的频率成分 (a.相同b.不同)。 5.9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晶体管主要频率参数之间的关系是。 a.f a

模电练习题

模电练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练习题一 1. 填空题 贴片电阻多用数码法标示,如512标示Ω。() 色环电阻,红+红+橙+金+棕,表示阻值和误差为。(Ω±1%) 某采样电阻标注为R005,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Ω。() 一瓷片电容其标示为104J,表示其容量为 uF、误差为±5%。() 电容具有通,阻的电气特性。(交流,直流) 电感在电路中常用“L”表示,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线圈阻抗越大。(高) 低频扼流圈应用于电流电路、音频电路或场输出等电路,其作用是阻止电流通过。(低频交流)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电子) 温度增加时,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将会变。(小) PN结最大的特点是。(单向导电性) 硅整流二极管1N4001的最大整流电流为 A,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为 V。(1,50) 用指针式万用表R×1k挡测量某二极管电阻,在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极。(正) 三极管有三个引脚,基极用表示、集电极用C表示、极用E表示。(B,发射) 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为型和型两种。(NPN,PNP) 指针式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三极管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极中的任一电极,若指针偏转角度很大,说明被测管子是型。(NPN) 驻极体话筒与电路的接法有输出和输出两种。(源极,漏极) 用万用表测出的扬声器电阻值是电阻值,比标称阻抗值要,这是正常现象。(直流,小) 压电陶瓷片是一种结构简单、轻巧的器件。(电声) 电烙铁按结构可分为电烙铁和电烙铁。(内热式,外热式) 焊接电子元件时,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时间是在 s内完成。(~4) 用数字万用表测试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显示为。(1) 2. 选择题 有几位同学拿来一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Ω1A”的字样,这几位同学讨论时说出了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C)

第2章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第2章神经调节 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图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大脑 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C.④是神经胶质细胞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②是脑,③是大脑,A项错误;③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项错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可见④是神经元,C项错误;⑤是突起,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D项正确。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和小脑 D.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外周神经系统。 3.外周神经系统由() A.脑和脊髓组成 B.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C.脊神经和脑神经组成 D.脑和脑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外周神经系统。 4.下列关于脊神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脊神经大都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B.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神经 C.脊神经大都分布于头部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D.脊神经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支配身体 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A项正确;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B项正确;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C项错误;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外周神经系统,D项正确。 5.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在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 ,上端与脑相连,两旁发出成对的脊神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的皮肤、躯干和内脏,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灰质里有许多非条件反射的中枢,白质是脑与脊髓联系的通道。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即完成一些低级的反射活动),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6.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维持身体的平衡。 7.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主要位于()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A项不符合题意;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项不符合题意;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C项符合题意;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通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D项不符合题意。 8.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细胞 C.神经细胞均含有一条轴突多条树突 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

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

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熟练掌握脑的位置和组成,以及小脑的主要功能。 2.可以理解大脑皮层的功能和主要功能区(重点) 2.能力目标 1.能达到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2.让学生养成勤于分析、思考问题和大胆假设的习惯。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学生能体验到生命的物质性。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初步形成神经系统知识建构。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而且,通过半年的生物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讨论交流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准备。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小组讨论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既锻炼了能力,又可以使知识记得牢固,还可以使学生开阔思维。当然,教师讲授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本节课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脑结构模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经,那还有缺少哪部分没学呢?教师出示脑 模型。问题:你知道脑在哪里吗? 脑没学,通过观察并回答 在颅腔。 熟悉,但都是一些 浅显的认识,他们 很希望进一步了 解。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 知识点一:大脑 观察脑模型,你能看到脑由几部分组成的 呢?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 下面咱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大脑的模型。 教师呈现大脑结构模型。 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大脑由哪几部分组成?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教师点拨:左半球控制右半身,反之亦然。 2、大脑有哪些结构特点呢? 1)表面上看起来怎么样? 2)表面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成分? 3)里面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成分? 重点讲解一下大脑皮层。观察模型并回答。 生一:大脑,小脑和脑干。 生一:大脑由左右另个半 球组成。 生二:大脑表面是灰色的 灰质。 生三:里面是白质。 参照课本图3.5-9大脑皮 层的主要功能区并讨论。 生:有运动,触觉,听觉, 视觉,嗅觉,味觉,语言 神经中枢。 学生阅读小资料并讨论 先来个小活动。 学生都会仔细观 察,调节了课堂的 气氛。 问题比较简单,学 生不会有课堂压 力。 学生都对模型比 较感兴趣,可以留 几分钟,让学生传 看模型。 用多媒体展示图 片非常直观。

(完整版)哈工大模电习题册答案

【2-1】 填空: 1.本征半导体是 ,其载流子是 和 。两种载流子的浓度 。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 有很大关系。 3.漂移电流是 在 作用下形成的。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征是 ,与此有关的两个主要参数是 和 。 5.稳压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 特征,而制造的特殊二极管。它工作在 。描述稳压管的主要参数有四种,它们分别是 、 、 、和 。 6.某稳压管具有正的电压温度系数,那么当温度升高时,稳压管的稳压值将 。 1. 完全纯净的半导体,自由电子,空穴,相等。 2. 杂质浓度,温度。 3. 少数载流子,(内)电场力。 4.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压降U F 和反向饱和电流I S 。 5. 反向击穿特性曲线陡直,反向击穿区,稳定电压(U Z ),工作电流(I Emin ),最大管耗(P Zmax )和动态电阻(r Z ) 6. 增大; 【2-2】电路如图2.10.4所示,其中u i =20sinωt (mV),f =1kHz ,试求二极管VD 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假设电容C 容量足够大。 - +- +C R +k 5ΩV 6i u VD +- D u D i a) ( 图2.10.4 题2-5电路图 1.静态分析 静态,是指u i =0,这时u i 视作短路,C 对直流视作开路,其等效电路如图1.4.2(a)所示。不妨设U D =0.6V 则 D D 6V (60.6)V 1.08mA 5k U I R --= ==Ω 对于静态分析,也可以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用图解法求解。 2.动态分析 对于交流信号,直流电源和电容C 视作短路;二极管因工作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很小的范 围内,故可用动态电阻r d 等效,且D d D 1i r u ?=?,由此可得等效电路如图1.4.2(b)所示。 二极管伏安特性方程: )1e (T D /S D -=U u I i (1.4.1) 由于二极管两端电压U D ?U T =26 mV ,故式1.4.1可简化为: T D /S D e U u I i ≈ T D D D d d d 1U I u i 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