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初二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初二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初二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初二数学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2)

主备:王大勇审校:叶兴农日期:2013年11月28日

教学目标: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2.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自主探究

展示:已知点A(-1,0)、B(-5,0)、C(-3,5).

(1)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三点.

(2)画出△ABC及BC边上的高AD.

(3)△ABC是等腰三角形吗?AD的长是多少?

二、自主合作

1、如图,点B、点C在x轴上,试在第一象限内画等腰三角

形ABC,使它的底边为BC ,面积为10,并写出△ABC

各顶点的坐标.

讨论:把△ABC沿y轴翻折得到△A′B′C′,你能写出

△A′B′C′各顶点的坐标吗?

再讨论:再把△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你能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吗?

2、数学实验一.

(1)设计趣味性操作活动,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所给坐标准确描出各点;

(2)根据所得到的具有对称性的图案,由观察分别得到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3)让学生自主观察几对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坐标的关系;

(4)将由观察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关于对称点坐标之间关系的一般认识.

3.数学实验二.

(1)按要求平移线段AB到A′B′,写出平移前、后的线段端点的坐标:A(—4,1),B(—2,3),A′(3,3),B′(5,5);

(2)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3)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4)写出平移前、后线段中点D与D′的坐标,并分别探讨它们的纵坐标、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5)写出线段AB上任意一点C(m,n),当AB平移到A′B′后,点C′的坐标,形成关于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关系的一般认识.

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点的纵坐标变化,横坐标不变呢?

三、自主展示

1、填空:

(1)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2)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3)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

2.已知点A(a,b),B(a,c),且a≠0,b≠c,那么直线AB与坐标轴有什么位置关系?

四、自主拓展

1.填空.

(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__坐标相同,_____坐标不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___坐标相同,_____坐标不同.

(2)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3)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特征:

图形左右平移,对应点的_____坐标变化,____坐标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对应点的___ _坐标变化,_____坐标不变.

2.已知点C(b,d),D(c,d),且d≠0,b≠c,那么直线CD与坐标轴有什么位置关系?

五、自主评价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课本132页2(1)(3)4.

教学反思:

苏教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产生的背景,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点,由点求出坐标, 掌握点坐标的特征(包括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象限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和对称点坐标的特征). ● 由数轴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逐步理解平面内的 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而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 在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基础上,可把该知识应用到地理位置识别以及图形平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 重点: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点坐标的特征. ● 难点:掌握点坐标的特征,知道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进行平移. 学习策略: ● 通过类比数轴的相关知识,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的意识, 能根据点的位置关系探索坐 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坐标之间的关系探索点的位置关系. 二、学习与应用 (一)数轴的定义:规定了 、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 (二)指出下图中A 、B 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并在数轴上描出“-3 ”表示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 B A 2 (三)若把向北走7km 记为-7km ,则+10km 表示的含义是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手上记。 知识回顾——复习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 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 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 3.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 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 1、班级召开家长会时你如何向你的家长描述你在班级所坐的位置? 2、看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小丽问:音乐喷泉在哪里? 小明说:中山北路西边50m,北京西路北边30m。 小丽能按小明的描述,找到音乐喷泉吗?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 小亮是怎样描述音乐喷泉的位置的? (2) 小亮可以省去“西边”和“北边”这几个字吗? (3) 如果小亮说在“中山北路东边,中山东路北边”,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 (4) 如果小亮只说在“中山北路西边50m”, 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只说在“北京西路北边30m”呢? 通过研讨,交流,学生充分感受只有按课本中小亮的说法,

小丽才能很容易地找到音乐喷泉的位 置。 二、探索规律,揭示新知 生活中,我们常要描述各种目标 的位置。 如图4-3,如果将北京(东、西) 路和中山(南、北)路看成2条互相 垂直的数轴,十字路口为它们的公共 原点,那么中山北路西边50m可记为 -50,北京西路北边30m可记为+30, 音乐喷泉的位置就可以用一对实数 (-50,30)来描述。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2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如图4-3,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它们统称为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原点.x轴和y轴将平面分成的四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但必须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如图4-4,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一对有序实数(a,b),可以确定一个点P的位置:过x轴上表示实数的点画x轴的垂线,过y轴上表示实数的点画y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P。 反过来,如果点Q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你能找到一对相应的有序实数(m,n)吗?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 例如,图4-4中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横坐标,b称为点P的纵坐标,横坐标应写在纵坐标的前面。由点Q的位置可以知道它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走进“平面直角坐标系”

走进“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确定,因此可以利用有序数对(a ,b )来准确的表示物体的位置。此时一般用a 表示物体的横向位置,用b 来表示物体的纵向位置。如电影票的号码是第8排第6号,我们可以根据一对整数(8,6)便很快找到座位等。 二、点的坐标: (1)点的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这个有序数对就叫做这个点的坐标。如图1点A 可以用有序数对(3,4)表示,3叫做点A 的横坐标,4叫做点A 的纵坐标,有序数对(3,4)叫做点A 的坐标。反过来,每一个有序数对对应着平面内的一个点,如有序数对(-3,-4)表示点B 。 (2)由点求其坐标、由坐标定点的方法:由点求其坐标是:由此点向轴轴y x 、作垂线,根据垂足的坐标来确定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由坐标定点是:先在轴x 上找到表示横坐标的点,再在轴y 上找到表示纵坐标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作轴轴和y x 的垂线,则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画的点。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组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分成了以下六个部分:轴轴、y x 、两坐标轴正方向所夹的部分称为第一象限,从第一象限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分别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六个部分除了轴轴和y x 有一公共的交点(原点)以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

四、坐标平面内点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如图1A 点的坐标(4,4)、B 点的坐标(-3,-4)、E 点的坐标(-3,2)、F 点的坐标(3,-3)。 2、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轴x 的正半轴(+,0);轴x 的负半轴(-,0);轴y 的正半轴(0,+);轴y 的负半轴(0,-)。 3、坐标原点O 的坐标为(0,0)。 五、坐标方法的简单运用: 1、利用坐标平面表示地理位置 我们知道,物体的位置总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时,必须以某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来叙述它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情况,面建立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这一情况是基本方法之一,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 例1、如图2是一所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A 、B 两教学楼、实验楼、运动场、餐厅、旗杆、校门的位置。 解析: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再根据各地点与参照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坐标。此题可以旗杆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3所示。注意所建立的坐标系不同,则各点的坐标也不相同。 由此可见,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步骤如下: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描点,写出各点所表示的坐标及所表示的地点。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每题3分,共24分) 1.已知点P 的坐标是(2,36)a a -+,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3) B. (3,3)- C. (6,6)- D. (3,3)或(6,6)- 2.将点(3,2)A 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则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A. (3,2)- B. (1,2)- C. (1,2) D. (1,2)- 3.在直线l 上有(,)P a b ,(,)Q c d 两点.若直线l 平行于x 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c = B. 0a c += C. b d = D. 0b d += 4.如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部分.若点M 的坐标为(2,2)-,点N 的坐标为(4,2)-,则点G 的坐标为( ) A. (1,3) B. (1,1) C. (0,1) D. (1,1)- 5. 已知点(,1)A a 与点(4,)B b -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的值是( ) A. 5 B.5- C. 3 D.3- 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以原点O 为中心,将点A 顺时针旋转150o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 ) A. (0,2)- B. C. (2,0) D. 1)-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过不同的两点(2,6)P a 与(4,3)Q b b +-的直线PQ 平行于x 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32a b ==- B. 1,32 a b ≠=- C. 1,32a b =≠- D. 1,32 a b ≠≠- 8.若点(,)M x y 满足222()2x y x y +=+-,则点M 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B.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C.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 D.无法确定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9.若点A 的坐标(,)x y 满足2 (3)20x y -++=,则点A 在第 象限. 10. (1) 若点(2,1)A 与点B 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 的坐标是 . (2) 若点(3,2)M a -与点(,)N b a 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的值是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1,0)A -处先向右跳了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跳了2个单位长度到点'A 处,则点'A 的坐标是 . 12.已知点(3,0)P -,若x 轴上点Q 到点P 的距离等于2,则点Q 的坐标是 . 13.已知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1,4)A -的对应点为(4,7)C ,则点(4,1)B -- 的对应点D 的坐标是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3,4)A ,将O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o至'OA ,则点'A 的坐标是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12OA A 的直角边1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1121OA A A ==,以2OA 为直角边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3OA A ,以3OA 为直角边作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34OA A ,...,依此规律,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20172018OA A ,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 漂市一中钱少锋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有序数对 比如教室中座位的位置,常用“几排几列”来表示,而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影响座位的位置,因此用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有序数时,记作(a,b),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a,b). 要点诠释: 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表示不同位置。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注:我们在画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两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通常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坐标轴的正方向。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示点到x轴的距离。 知识点三:点坐标的特征 l.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 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象限,如图2.这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 2.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a,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0,b). 注意:x轴,y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在坐标轴上。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直角坐标系基础专题有答案有解释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直角坐标系基础专题有答案有解释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2排 B.北京市四环路 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 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A.(﹣3,3)B.(3,2) C.(0,3) D.(1,3) 3.如图,是雷达探测器测得的结果,图中显示在点A,B,C,D,E,F处有目标出现,目标的表示方法为(r,α),其中,r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例如,点A,D的位置表示为A(5,30°),D(4,240°).用这种方法表示点B,C,E,F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A.B(2,90°)B.C(2,120°)C.E(3,120°)D.F(4,210°) 4.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廊坊、唐山、邯郸、邢台、秦皇岛、沧州、衡水、承德、张家口和石家庄为中心的区域.若“数对”(190.43°)表示图中承德的位置,“数对”(160,238°)表示图中保定的位置,则与图中张家口的位置对应的“数对”为()

A.(176,145°)B.(176,35°) C.(100,145°)D.(100,35°) 5.我市为了促进全民健身,举办“健步走”活动,朝阳区活动场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设定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2),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为() A.(﹣2,﹣4)B.(﹣1,﹣4)C.(﹣2,4)D.(﹣4,﹣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 A.(3,﹣2)B.(﹣2,3)C.(﹣3,2)D.(2,﹣3)

人教版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教案

7.1.1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3、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利用有序数对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问题:如果老师要提问同学(下面为某教室平面图) 1、只给一个数据“第3列”,你能确定回答问题的同学的位置吗? 2、给两个数据“第3列第2排”,你能确定该同学的位置吗? 3、你认为在平面中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二、探究新知 通过找“列数”和“排数”的交叉点,我们就能找个具体的位置。 问题1、(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 (1) 请在教室内找到下表用数对表述的位置。 (2)观察上面四组数对以及他们所对应的位置,思考:1,3和3,1表示的是不是同一位置? 归纳: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如果约定了前面的数表示“列数”,后面的数

表示“排数”,那么a与b组成的数对就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像表格中的数对可以记作(1,3)、(5,2)(3,6)。 问题2: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准确表示一个位置,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地理位置的例子吗? 三、应用新知 游戏情境:下面我们通过游戏来加强同学们对有序数对的了解。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找出与以下有序数对相对用的同学(1,5)),(5,1),(2,4),(4,2),(3,3),(7,3),看看叫什么名字? 练习1、根据左下图例子(3,2),口答其他圆点的有序数对? 练习2、如右下图,红马的位置是(2,1),你能表示出红帅、红车、红炮的位置吗? 练习3、如果将一张“12排10号”的电影票记为(12,10),那么(10,12)的电影票表示的位置是,“6排25号”简单记为 练习4、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希望路25号 B、北偏东30° C、东经118°,北纬40° D、西南方向50米处 四、总结提升: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序数对 1、什么叫做有序数对? 2、注意的问题:(1)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对;(2)有序数对用符号表示时,中间用逗号隔开,外边必须加小括号。 五、精留作业 课本65页第1题 课本68页第1题

苏教版初二数学讲义--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二数学讲义--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1有序实数对: 楷体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实数对,叫做有序实数对,记作 a , b . 注意:当a b 时,a , b 和b , a 是不同的两个有序实数对. 号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号 在平面内有两条公共点并且互相垂直的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把其中水平的一条数轴 叫做横轴或x 轴,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纵轴或 y 轴,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两数 轴的交点叫做坐标原点; x 轴和y 轴统称为坐标轴;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3?象限 楷体x 轴和y 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称为四个象限,按逆时针顺序依次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 两条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2) 如果所表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实际意义时,要在表示横轴,纵轴的字母后附上单位. 4.点的坐标五号 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一点 A ,过点A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a 、b 分 别叫做点 A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有序实数对 a , b 叫做点A 的坐标,记作 A a , b .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注意: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中间用", 、坐标平面内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号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 点P x , y 在y 轴上 x 0 , y 为任意实数; 点P x , y 即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 x 0, y 0 ,即点P 的坐标为0,0。号 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特征 点P x,y 在第一、三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x y ; 点P x ,y 在第二、四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x y 0 . 4、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 轴直线上的两点,其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平行于y 轴直线上的两点,其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楷体5、坐标平面内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点P a ,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P a , b ,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a ,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P a ,b ,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a ,b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 P a , b ,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 点P a ,b 关于点Q m ,n 的对称点是 M 2m a , 2n b . 楷体五号 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括起来. 点P x,y 在第一象限 x 0 , y 0 ; 点P x ,y 在第二象限 x 0 , y 0 ; 点P x ,y 在第三象限 x 0 , y 0 ; 点P x, y 在第四象限 x 0, y 0 点P x ,y 在x 轴上 y 0 , x 为任意实数;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卷(含答案)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3.4),以点O 为圆心,以OP 长为半径画弧、 交x 轴的负半轴于点A ,则点A 的横坐标为 ( ) A.5 B. -3 C. -4 D. -5 2.点A 在第二象限,距离x 轴3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A 的坐标是( ) A.(-3,4) B. (3, -4) C. (-4,3) D. (4,-3) 3.点(1,3)M m m ++在y 轴上,则M 点的坐标为( ) A. (0, -4) B. (4,0) C. (-2,0) D. (0,2) 4.如图,线段AB 经过平移得到线段11A B ,其中,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11,A B ,这四个点都在格 点上,若线段AB 上有一个点(,)P a b ,则点P 在11A B 上的对应点1P 的坐标为 ( ) A. (4,2)a b -+ B. (4,2)a b -- C. (4,2)a b ++ D. (4,2)a b +- 5.若点(2,3)A a -和点(1,5)B b -+关于y 轴对称,则点(,)C a b 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有,,,M N P Q 四个点,鹏鹏在该网格中建立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然后得到点M 的坐标为(-3, -1),点P 的坐标为(0, -2),则点N 和点Q 的坐标分别 为 ( ) A. (2,1),(1,-2) B. (1,1),(2,-2) C. (2,1),(-1,2) D. (1,1),(-2.2) 7.若点(2,4),(,4)P Q x --之间的距离是3,则x 的值为 ( ) A.3 B.5 C. -1 D.5或-1 8.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 (4,1),(0,1),(0,3)A B C -,则点D 的坐标是 ( ) A. (-3,3) B. (-2,3) C. (-4,3) D. (4,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汇总情况及经典题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七、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例1、平面点的坐标是()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对 D 一个有序数对 学生自测 1.在平面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不在任何象限 B 原点O的坐标是0 C 原点O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 D 原点O在坐标平面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轴上,坐标为(x,0)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轴上,坐标为(0,y)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1,2a-9)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3、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相等 D .互为相反数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 (3)已知点P (3-x ,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 5.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6.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点有第三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四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 例1 .如果a -b <0,且ab <0,那么点(a ,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2、如果x y <0,那么点P (x ,y )在( )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学生自测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 象限. 2、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 点的坐标是 。 3.点 A 在第二象限 ,它到 x 轴 、y 轴的距离分别是3、2,则A 坐标是 ; 4. 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在x 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点P '(-a ,-b +1)在第 象限; 5.点(x ,1-x )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本小题12分)设点P 的坐标(x ,y ),根据下列条件判定点P 在坐标平面的位置: (1)0xy =;(2)0xy >;(3)0x y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上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 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 2、能力目标:能够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指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 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情感目标: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感受“类比”和“坐标”的思想,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与方法。 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难点:确定点的坐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 1、想一想:在教室里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 2、上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票上至少要有 几个数字才能确定你的位置? 3、怎样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 小明:文昌广场音乐喷泉在文昌路南边50米, 汶河路东边30米。 你能根据小明的提示从右图中找出这个 音乐喷泉的位置吗? 想一想: 1、小明是怎样描述音乐喷泉的位置的? 2、小明可以省去“南边”和“东边”这几个字吗? 3、若小明仅说在“文昌路南边、汶河路东边”,你能找到音乐喷泉吗? 4、若小明只说在“文昌路南边50米”或只说在“汶河路东边30米“,你能找到 这个音乐喷泉吗? 二、导入新知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它们统称坐标轴。公共原点O 称为坐标原点。 三、确定点的位置 1、若平面内有一点P ,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它的位置? (过点P 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将垂足对应的数组合起来形成一对有序实数,即为点P 的坐标,可表示为P (a ,b ),强调平面内点的坐标是一对实数,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并且加括号) 文昌路 文昌路 金鹰国际 汶河路 汶河路 万家福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题集

.(2010?泰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B(0,3), 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x轴上向右平移,点Q从B点出 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直线y=3向右平移,又P、Q两点同时出发, 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BPQ的面积为8; (2)连接AQ,当△APQ是直角三角形时,求Q的坐标. 解:(1)设运动时间为t秒,BQ=2t,OQ=4+t, s=1/2(3t+4)×3=8 解得t=4/9 (2)当∠QAP=90°时,Q(4,3), ∠QPA=90°时,Q(8,3). 故Q点坐标为(4,3)、(8,3). (2007?安溪县质检)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直角梯形,BC∥OA,A(8,0),C (0,4),AB=5,BD⊥OA于D.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的速度沿AO方向,经O 点再往OC方向移动,最后到达C点.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 (1)求点B的坐标; (2)当t为多少时,△ABP的面积等于13; (3)当t为多少时,△ABP是等腰三角形. :(1)∵四边形OABC是直角梯形,∴四边形OABC是矩形, ∴OC=BD,BC=OD. ∵A(8,0),C(0,4), ∴OA=8,OC=BD=4. ∵AB=5,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 AD=3,∴BC=OD=5,∴B(5,4); (2)当P点在OA上时,AP4/2=13, AP=6.5,t=6.5; 当P点在OC上时,PO=t-8,CP=4-t+8=12-t ∴(5+8)×4÷2-5×(12-t)÷2-(t-8)×8÷2=13 解得t=10. 故当t为6.5秒或10秒时,△ABP的面积等于13;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五章二次函数综合经典题归类复习(附练习及解析)

2015年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综合题》归类复习 1.图像与性质: 例1.(2014年四川资阳,第24题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与y轴的交点为B(0,3),其顶点为C,对称轴为x=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M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BM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 (3)将△AOB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0<m<3)得到另一个三角形,将所得的三角形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用m的代数式表示S.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根据对称轴可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分三种情况:①当MA=MB时;②当AB=AM时;③当AB=BM时;三种情况讨论可得点M的坐标. (3)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PEF.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易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3+m.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AC的解析式.连结BE,直线BE交AC于G,则G(,3).在△AOB沿x 轴向右平移的过程中.分二种情况:①当0<m≤时;②当<m<3时;讨论可得用m的代数式表示S. 解:(1)由题意可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则,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①当MA=MB时,M(0,0);②当AB=AM时,M(0,﹣3);③当AB=BM时,M(0,3+3)或M(0,3﹣3).所以点M的坐标为:(0,0)、(0,﹣3)、(0,3+3)、(0,3﹣3). (3)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PEF.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 ,解得.则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 △AOB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0<m<3)得到△PEF,易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3+m.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则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 .(5,4) B .(4,5) C .(3,4) D .(4,3) 小华小军 小刚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与D 的横坐标相同。 B . C 与 D 的横坐标相同。 C .B 与C 的纵坐标相同。 D .B 与D 的纵坐标相同。 3.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0) B .(3,0)或(–3,0) C .(0,3) D .(0,3)或(0,–3) 4.如果点P (5,y )在第四象限,则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y ≤0 D .y ≥0 5.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 4,– 1)的对应 点D 的坐标为( ) A .(2,9) B .(5,3) C .(1,2) D .(– 9,– 4) 6.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 1)、(– 1,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 坐标为( ) A .(2,2) B .(3,2) C .(3,3) D .(2,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那么嘴的 位置可以表示成 。 8.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B 在 y 轴上,位于原点的下方,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C 在y 轴左侧,在x 轴下方,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 (第7题图) (第10题图) 9.小华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猫的图案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平移前猫眼的坐标为(– 4,3)、(– 2,3), 则移动后猫眼的坐标为 。 10.如图,小强告诉小华图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5)、(3,5),小华一下就说出了C 在同一坐 标系下的坐标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请以火车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及题型

学习吧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重要知识点及题型 一、特殊点。 (1)在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表示为(x ,0) (2)在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 例1:如果点M (a-1,a+1)在x 轴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例2:如果点M (a-1,a+1)在y 轴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例3:点P (m+3,m+1)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___ 例4:点P (m ,2m -1)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 (3)P (x,y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①若 P (x,y )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x 和y 相等,即x=y 。 ② 若P (x,y )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x 和y 互为相反数,即x+y=0。 例1:已知点P 的坐标(2-a ,3a +6),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 例2:已知:)54,21(-+a a A ,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 在第一象限,求A 点坐标___________ (4)①平行于X 轴的某条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②平行于Y 轴的某条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例1:已知点A(1,2),AC ∥X 轴, AC=5,则点C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 例2:已知点A(1,2),AC ∥y 轴, AC=5,则点C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 例3:如果点A (),3a -,点B ()2,b 且AB//x 轴,则_______ 例4:如果点A ()2,m ,点B (),6n -且AB//y 轴,则_______ 例5:已知长方形ABCD 中,AB=5,BC=8,并且AB ∥x 轴,若点A 的坐标为(-2,4),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 例6:已知点)1,5(-m A ,点)1,4(+m B ,且直线y AB //轴,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 (5)① 在第一象限的点为(+ ,+) ② 在第二象限的点为(—,+) ③ 在第三象限的点为(—,—) ④ 在第四象限的点为(+ ,—) 例1: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M (b-a ,a-b )在第________象限 例2:点M (a ,a-1)不可能在第________象限 例3:点P (22 +a ,-5)位于第________象限 例4:已知点A 的坐标是(a ,b ),若a+b<0,ab>0则它在第________象限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1若x 表示有理数,则点P (12+x ,4--x )一定在第四象限 ○ 2若x 表示有理数,则点P (2x -,4--x )一定在第三象限 ○ 3若ab>0,则点P(a , b)一定在第一象限 ○4若ab=0,则点P(a , b)表示原点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期末复习第五章 一次函数复习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第五章一次函数复习 主备人:殷春妹审核人:初二备课组班级___姓名 基础知识回顾 1、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y=_______(k、b为常数,k______)叫做一次函数。当b_____时,函数y=____(k____)叫做正比例函数。 2、理解一次函数概念应下面两点: ⑴、解析式中自变量x的次数是___次, ⑵、比例系数k_______。 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点(_____)与(______)的一条直线; 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 ),(,0)的一条直线。 5、一次函数y=kx+b(k ≠ 0)的性质: ⑴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⑵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⑶根据下列一次函数y=kx+b(k ≠ 0)的草图回答出各图 中k、b的符号: k___0,b___0 k___0,b__0 k___0,b___0 k___0,b___0 图象辩析: 1、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它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2、一次函数y=ax+b与y=ax+c(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只可能是() 3.(09湖北宜昌)由于干旱,某水库的蓄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若该水库的蓄水量V(万米3)与干旱的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开始后,蓄水量每天减少20万米3

B .干旱开始后,蓄水量每天增加20万米3 C .干旱开始时,蓄水量为200万米3 D .干旱第50天时,蓄水量为1 200万米3 常见的求关系式问题: 1、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 4), (-2, 0)两点, 试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y 与2x-1成正比例,且当x=1时,y=3,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 3、直线y=kx+b 与y=-5x+1平行,且经过(2,1),则k= ,b= . 4、已知一次函数y=kx+3,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使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 4),且与直线y=x-1交于点A,点A 到X 轴的距离为1,试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易错知识辨析 (1)已知,当m=_____时, 是x 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b kx y +=不经过第三象限,则下列正确的是( ). A.0,0>b k (3)若y 与1-x 成正比例,且当2=x 时,1=y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经典例题 例1.某公司在北京、天津分别有库存的某种机器12台和6台,现销售给A 市10台,B 市8台,已知从北京运一台到A 市、B 市的运费分别是4 000元和8 000元;从天津运一台到A 市、B 市的运费分别是3 000元和5 000元. (1)设从北京调往A 市x 台,求运费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及最低的运费. 3)2(3 2+-=-m x m y

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含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 试卷简介: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象限,用坐标表示平移 一、单选题(共18道,每道5分) 1.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五栋四楼 B.1单元6楼8号 C.和平路125号 D.东经110°,北纬114° 答案:A 解题思路:五栋四楼有很多房间,因此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2.若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C(-a+1,3b-5)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解题思路:点A(a,b)在第三象限,所以a<0,b<0,因此-a+1>0,3b-5<0,即点C在第四象限,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3.若点P(m,6-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可知m+6-2m=0,解得m=6,因此点P(6,-6)在第四象限,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a,b),如果ab=0,那么点P的位置在( ) A.原点 B.x轴上 C.y轴上 D.坐标轴上 答案:D 解题思路:因为ab=0,所以a和b中至少有一个为0,因此点P一定在坐标轴上,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5.点M在x轴的上侧,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M的坐标为( ) A.(5,3) B.(-5,3)或(5,3) C.(3,5) D.(-3,5)或(3,5) 答案:D 解题思路:点M在x轴上侧,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可知点M的纵坐标是5,距离y轴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教案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内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领会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现实生活中有关有序实数对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构建有序实数对的平台. 【情感与态度】 认识直角坐标系的作用,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坐标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是认识直角坐标系,感受有序实数对的应用. 【教学难点】 难点是对有序实数对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回顾交流.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数轴?实数与数轴建立了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上的点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师引申:实际上这个实数可以称为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建立铺垫. 2.问题提出. 提问: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投影片,你发现了什么? 投影显示有关有序实数对的情境. 【情境1】 我们都有过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大家知道,影剧院对所有观众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一个座位在剧院中的位置,这样观众就能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地“对号入座”.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发现了电影院中的“几排几号”是有序实数对. 【情境2】 请以下座位的同学今天放学后参加英语口语测试: (1,4),(2,3),(5,4),(2,2),(5,7). 【教学说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体会认识有序实数对的重要性. 二、建立表象,数形结合 新知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 小明:音乐喷泉在中山北路西边50米,北京西路北边100米. 小丽能根据小明的提示从图中用“·”标出音乐喷泉的位置吗? 思考: 1.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需要什么条件? 2.既然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那么能否用两条数轴建立模型来表示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呢? 【教学说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边操作边讲出:为了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这样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确定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横轴),习惯上我们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形成了坐标平面. 有了坐标平面,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 引导观察:如下图中点P可以这样表示:由P向x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2,点P向y轴作垂线,垂足N在y轴的坐标是3,于是就说点P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记作(-2,3),即P点坐标(-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