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危机

第0章从热能与动力工程改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谈起

前言写在前面的话

2013年6月13日,江苏扬子晚报报道,今年高招出现不少“新专业”,有的的确是新的,不少是老专业改了个名字,扬子晚报接着详细分析各专业的情况。

其中三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不约而同进行了改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改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南京师范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系改为能源动力类。表面上看,专业名称只是根据教育部最新版本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实则含有深刻的意义:地球环境保护与能源的危机。中国人终于深刻意识到,中国经济正处于能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关口。

我们知道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即普通的热能工程,有几个专业方向,最经典的是锅炉和汽轮机专业,主要讲的热力发电厂朗肯循环,其次有内燃机专业讲的柴油和汽油发动机等,再次有能源利用专业,主要讲采暖(制冷空调)、通风、废热锅炉、核能、水能、风能、新能源等,最后是水处理专业。以前普通的热能工程系学习热力发电厂相关知识,如锅炉、汽轮机专业、水处理和能源利用,能源利用放在最后的位置。但是时代在变化,让我们来看看世界能源状况。

2008年,世界煤炭探明储量8260亿吨,其中中国1145亿吨,煤炭产量全世界为47.5亿吨,其中中国原煤产量为20.21亿吨,这是BP数据。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中国原煤产量为27.2亿吨,全球煤炭产量应调整为54.5亿吨,中国占全球原煤产量的一半。中国煤炭产量,2009年30.5亿吨,2010年32.4亿吨,2011年35.2亿吨,2012年36.5亿吨,这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某煤炭网统计数据2012年产量前11个月为35.1亿吨全年在37.5亿吨以上)。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煤炭储量约983亿吨,每年按2012年的煤炭产量只可以开采26.9年。如中国煤炭产量年递增4%,理论上可以采18.64年,即到2031年,中国原煤全部采完。

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煤炭消费比重占全部能耗的接近70%,现在正在缓慢下降,但即使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仍可能接近60%。即使煤炭产量和消费每年只上升2%,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将达到42.8亿吨。

1990年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以消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来拉动的,并且高能耗和重化工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目前钢材产量占全球47%,平板玻璃产量占全球48%,水泥产量占全球超过50%,纯碱产量占世界44%,多种高能耗的工业品和装备占世界总产量的30%到50%。2012年中国能耗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155倍。

第一章中国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工业发展以高能源高物耗为基础。2012年前,中国工业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主要生产设施投资规模每年按40%速度发展,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导致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消耗和需求越来越大。在生产要素中,基础设施、生产装备、工艺技术、人才、信息和资金充足,已经不存在约束要素。但是毕竟市场容量不是无限的,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的提供也不量无限的。

二、能源利用效率落后

由于过于强调工业发展速度和GDP,近二十年中国工业发展过程是粗放式。能源工艺设计技术落后,许多设计院能力和水平较差,设计的产品能耗过高,再加上装备制造和生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中国能源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中国产品挤压代替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品时,单位产品能耗是上升的。单位产品能耗中国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50%。

例:纯碱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能耗约高60%。

三、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

中国一次能源中煤炭消费比例很高,由此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费比例偏低。

清洁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比例偏少。核能和生物质能源比例也偏低。

四、一次能源资源逐渐枯竭

如前所述,由于中国工业耗费了大量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资源逐渐枯竭。

但是,并不说明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如桔杆垃圾焚烧产生热能发电) 枯竭。

五、能源管理体制落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2008年6月30日,山东省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第一个能源管理体系标准。2009年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正式发布实施。

2012年中国参加ISO“能源管理体系”编制工作,是四个主要编制国之一。2012年11月,中国发改委发文,中国万家高能耗企业必须在2015年建成能源管理中心。2012年,四标一体化,等同采用ISO“能源管理体系”,GB/T 19001-2012和GB/T 24000-2012正式发布实施。

虽然中国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对各地区能源消耗总量确少目标控制,各地区能源消耗总量仍在高速增长。

六、环境污染严重

2007年,中国成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最大排放国。

中国空气污染严重,例如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粉尘)小于20微克/标准立方米,中国放宽到50微克/标准立方米,因为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全国任一个地区包括西藏在内,全年可能没有一天是合格的。中国酸雨严重,40%地区存在严重酸雨,中国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中90%由燃煤引起,70%可吸入颗粒物是由燃煤引起,世界银行曾经预测,到2020年,中国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需付出经济代价(治疗费用)为390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GDP的13%。如果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10%,相应的环境污染能降低25%。节能和环保,保护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土壤、水文、空气,发展低能低碳工业,关停高能源、高物耗、高污染重化工业,成为二十一世纪前50年中国人的首要难题。

七、能耗增长速度过快

以下为国家统计局数据,从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主要耗能行业产量增速均开始放缓,原煤产量和火电发电进入低增长期。2012年全年粗钢产量71716万吨,同比增长4.7%,增幅较2011年回落2.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95317.6万吨,同比增长7.6%,增幅回落2.3个百分点;水泥产量22.1亿吨,同比增长5.3%,增幅回落5.5个百分点;化肥产量7296万吨,同比增长10.1%,增幅上涨12个百分点。

其他石化能源产品产量公布:2012年原油产量2.07亿吨,同比增长2.3%;天然气产量107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

2012年煤炭主要相关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明显地,火力发电增长速度下降,这是有深刻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原因的。也是教育部将热能与动力工程改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原因:燃烧原煤的热能,按民国时期消费量我国原煤能使用近千年,而按2012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只能使用不到19年。也许,等学生将热能专业即锅炉汽轮机学完后,电力和工业系统开始拆掉锅炉汽轮机,因此此专业改名标志节约能源和资源才是专业方向,能源专业的重点是可再生能源,即太阳能生物物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及垃圾电厂,以及核能等。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已经引起知识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

第二章中国能源利用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3年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需求旺盛,浪费也很旺盛。如一些大城市拆除近20层小高层楼房,盖50层以上的高楼。中国能源资源有限,人均能源资源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中国能源和资源利用率低下,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事故和环境污染。

一、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节能技术开发方面,目前种类繁多。如热电联产、工业废热利用、节能型

建筑等重点节能工程。工业窑炉节能技术。工业窑炉用煤炭约4亿吨原煤,很多窑炉能效不高,节能量也很大。

1、锅炉节能技术

电力锅炉目前向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展,再热蒸汽温度在575到600℃之间,锅炉正在大型化。目前电力行业1000吨/时30万千瓦以下机组正在拆除。电力锅炉在相当长的时间(约30年内)还得保留。

工业锅炉节能:工业锅炉节能能效更低,很多工业锅炉正平衡热效率约60~75%,与电力系统92%以上差距较大。

工业锅炉燃烧效率非常低,正常在80%左右,与电力系统锅炉99%以上的燃烧热效率无法比。虽然锅炉教材中说,排烟热损失是工业锅炉最大热损失,事实上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才是工业锅炉最大热损失。

过去工业锅炉链条炉较多多数35吨/时以下,目前35吨/时~250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炉正在增加。链条炉配风常存在一些问题,给煤系统也会存在问题,渣中含碳量大。近15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较快,主要是对排入大气二氧化硫的限制,为了环评达标能工程上马不得不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但是由于环境保护部门松懈,很多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并没有加入石灰石粉,进行脱硫,同时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比煤粉炉低约2~5%,这些年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迅速发展造成相当大的能源损失。

电力系统较为规范,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加入石灰石粉进行脱硫,但多数锅炉脱硫效果并不好,并且热效率下降较大,运行上不经济。近几年,电厂倾向于使用煤粉炉加干式或湿式脱硫装置代替流化床锅炉。

其他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有给煤装置改造、炉拱改造、(煤粉)燃烧器改造、辅机节能改造和其他新技术技改如高温热红外涂料、燃煤催化剂等等,这些只是暂时临时性的(淘汰工业锅炉才是永久性)。

2、工业窑炉节能技术

工业窑炉用煤炭约4亿吨原煤,约占我国工业用煤的40%。主要有水泥窑(年耗煤1.7亿吨)、建筑材料窑炉(0.7亿吨)、钢铁窑炉(0.8亿吨)、石灰窑等等。

中国窑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能耗高,燃烧技术落后,绝大多数窑炉没有脱硫设备,对空气污染严重,运行管理水平粗放,装备落后。部分窑炉设备陈旧、规模小。

中国大量使用工业窑炉是高能源消耗的重要原因。

节能技术:如水泥余热产蒸汽和发电技术(废热锅炉)、高炉煤气余压发电技术等。

3、电动机节能技术

⑴工艺需求分析、水泵和风机选型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艺需求参数分析不准,扬程选择过高。如循环流化床风机一次风机扬程普遍选用过高(约高60%左右),一些工业使用的蒸馏干燥用蒸汽压力选用过高。

一般设计,按正常流量的1.15倍、风压余量的10%选用风机,电动机再有10%的余量,这样选用的电动机容量常常远高于实际需要的容量,从而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

⑵软启动节能

软启动节能很少,使用软启动节能量只相当于直接启动时能耗的20%,但启动一次能源消耗也没有几度电。

直接启动的缺点是:一启动电流大,一般直接启动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4到7倍,带负荷启动为额定电流的8到10倍或更大,可导致用户单位电网电压下降产生冲击。二电动机消耗大。电动机绕组发热,加速绝缘老化,影响电机使用寿命;机械冲击大造成电动机转子鼠条、端环断裂、转轴扭矩大、传动齿轮损伤和皮带撕裂等。三对拖动机械产生冲击,影响机械传动精度。

⑶调速节能

电动机调速有多种技术:如液力藕合器、永磁调速,变频调速等。

使用变频调速最大的误区认为变频调速是节能的,其实与用户负荷有关。日本有论文论证,水泵或风机负荷必须长期保持在70%以下才有节能效果,因为变频器能效约93%,负荷高于85%不仅没有节能效果,反而浪费了更多的能源。当然,当负荷低于30%,可能不满足工艺要求如压力的要求。

空气压缩机和制冷压缩机节能

压缩机为速度类和容积式。速度型有离心型/轴流式/混合式。容积式有回转式和往复式,其中回转式有滑片式和螺杆式。往复式有转子式、膜式和活塞式,其中活塞式压缩机应用较为广泛。

压缩机是整个制冷系统关键设备,它将蒸发器内的低压蒸汽压缩到冷凝压力(外界对工质做功,表示为负值),送入冷凝器中凝结成液体(高压放热过程),液体经过减压阀门,在蒸发器挥发成气体(低压制冷过程)。空调系统是能耗大户,在夏季美国50%以上电力负荷为民用空调。

顾客全寿命成本:

选择制冷系统应该从温度调节范围、制冷器大小及日月年负荷变化、一次性投资、安全环保、运行费用、检修维护工作量大小等方面综合考虑。应该在制冷系统全寿命过程中,总成本费用最少,同时要考虑安全环保因素。

各类压缩机适用不同的客户,制冷(热)量高于580KW特别是高于1500KW 时,且长期较稳定时,使用离心机压缩机较好,它易损件少维护简单连续工作时间长振动小润滑油与制冷剂不接触,负荷变化在30-100%范围内,当制冷量在350 KW以下时不推荐使用。

当负荷变化大,如10-100%范围内,制冷量在350-1500 KW使用螺杆压缩机可实现无级变频调速,制冷量在750KW以下时,它比往复式压缩机有更高的效率和运行可靠性。螺杆压缩机的缺点是噪声大、耗油量大,价格高。

压缩后冷凝压力越高,压缩机耗电量越大,制冷机的单位功耗就高,单位电能制冷量就小,制冷系数就小。在制冷设备实际运行中,应尽量降低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放热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增加冷凝器的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冷凝器应定期清洗除垢,适当放空气;冷凝器安装在通风效果良好的位置;制冷空调机的室外冷凝器(室外机组)安装在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应避免太阳直晒,当然制热时室外机组应在温暖有太阳的环境内为宜。

压缩机节电器

电机节电器采用微处理器CPU数字控制技术,控制实时电压和谐波电流,提高功率因素,它能在不改变电动机转速的情况下动态调整电压和电流,减少电机的损耗,合理匹配输出转矩,减少温升和噪声,还具有软启动性能。

变频空调通过对压缩机转速的调节来改变制冷量,当开始工作时,满负荷运行,当接近制冷温度时,低速低能耗运行。低速运行降低了冷凝压力,单位电能制冷量就大,制冷系数就大,当然这也与制冷工质的冷凝成液体时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计算机和数控技术的发展,目前能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精确控制压缩机的

转速,实现无级调速。

⑷高效节能电动机

新设备建议用Y3和YX3(IP55)节能电动机。

4、照明节能技术

中国照明用电量约占总用量的12%,年照明用电量为1500亿度左右。照明节能可达20%即3000亿度左右。中国照明存在的第二个问题的过度照明,特别是中大城市,光污染较为严重,很多城市路灯下半夜1时后几乎无人通过,可以通过减少电压减少照明度。

电光源特性

不同种类的电光源在消耗电能时,转换为可见光的多少不同,光视效能就是表征这种转换能力的参数,简称光效,单位是流明/瓦。光视效能等于电光源发光的全部光通量与输入电功率的比值。

主要电光源简介:

⑴、白炽灯,使用钨丝,目前已经被淘汰,仅存在极少数特种较小的灯具。与此同时被淘汰的还有灯座卡口接口。

技术参数:

色温2400-1900K,显色指数Ra约95-99,光视效能7-18流明/瓦(lm/W),使用寿命约1000小时。

⑵、卤钨灯,灯管中充入惰性气体和溴碘等卤族元素提高寿命和光视性能。

技术参数:

光视效能21流明/瓦,使用寿命约1500-2000小时。

⑶荧光灯(日光灯),灯管内汞蒸汽放电后产生紫外线,激发涂在灯管内壁上的荧光粉面发光,部分劣质产品发光不均匀。荧光灯光线柔和,结构简单。

技术参数:

光视效能约45流明/瓦左右,使用寿命约3000小时。

⑷低压钠灯,低压钠蒸汽放电发光,用特殊玻璃管防钠蒸汽侵蚀。优点的光色柔和,透雾性能好。缺点是显色性能差。

技术参数:

光视效能约180-220流明/瓦。

⑸高压钠灯,蒸汽放电发光,用氧化铝陶瓷管防钠蒸汽侵蚀并用发光管,管内充入钠汞蒸汽和作为启动用的氙、氩、氖混合气体。优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光源发光效率最高的,光通量大,透雾性好,光色呈金黄色较柔和,寿命长。缺点,显示色彩性能差,适合车站码头广场和工厂厂房使用。

⑹高压汞灯,汞蒸汽和氩气发光灯。特点,光效较高,寿命长,发出蓝绿色光,缺少红光,显色指数不高。

⑺金属卤化灯,是高压钠灯的派生灯种,它在灯管内再充入某些金属的卤化物,它提高了光效,改善了显色性能,使用寿命也加长了。金属卤化灯可代替高压钠灯的灯种,适用于要求显色性能好的场所。

⑻氙灯,它是由氙气激发放电的弧光灯,光谱连续性好,光色好,与日光非常接近,有小太阳的称号。适用于要求显色好的场所,如机场、体育场、广场等

⑼高频无极荧光灯,使用寿命长,可达数万小时,显色好,无闪。微波硫灯也是无极荧光灯,光谱中可见光连续,最接近自然光。

技术参数:

光视效能约60流明/瓦。

⑽LED发光二极管,半导体光源,冷色光源。寿命十万小时左右。

第四代技术参数:

光视效能约180流明/瓦。

一般家庭客厅、饭厅内可使用20到30瓦的荧光灯(日光灯),老式T12荧光灯管径38毫米,耗材多,光效低,目前已经被T8式26毫米荧光灯取代(光效提高15%,成本低30%),新式T5式16毫米荧光灯与T8式比更节能约20-30%(光效106流明/瓦)。

节能灯是紧凑型荧光灯,它是灯管和镇流器一体化灯种,分一级二级和三级节能,目前价格低廉,种类众多7/9/11/13/18/24/36瓦,是替代白炽灯的理想灯种。目前以13瓦节能灯能效最好(约62流明/瓦),其次是11瓦节能灯能。

5、工艺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余热余压以烟气为主,部分以热水排放。按温度分:

⑴高温余热,温度高于650℃,以余热锅炉产蒸汽和发电为主,烟气量较少以预热器预热空气和工艺物料为主。高温固体余热如炼焦企业干熄焦技术,它利用惰性气体冷却赤热焦炭,烟气再回废热锅炉。

⑵中温余热,烟气温度200~650℃。以预热器预热空气和工艺物料为主,可用换热器换热。如锅炉连续排污热水温度约200~370℃,可利用闪发器闪发蒸汽。

⑶低温余热,烟气温度小于200℃,热水温度小于100℃。可利用换热器换热,也可利用热管或热泵换热。

如茶叶风干,传统工艺是采用火焰热风器(或家用锅灶,炒),它很难控制茶叶加工质量;采用热泵传述,能稳定干燥温度,不仅提高炒作茶叶的质量,还能为贮存茶叶提供冷源,同时解决了茶叶收获加工贮存的问题,茶叶质量提高的同时,能耗也有所下降。

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只能缓解中国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不能解决资源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而在一次能源的开发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鼓励不足。

二、减少煤炭使用量,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主要来源),风能,水能,潮汐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桔杆、垃圾等)。

不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常规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核能和地热能等。其中地热能由于热水回收排入地下,可称为清洁能源。

化石能源污染较大,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氧化氮、粉尘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全球唯一没有工业锅炉的国家是冰岛,主要使用地热能发电。

水能资源主要为河流水能,也包括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流能。河流水能利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是不得已的选择,目前河流水能利用占发电量的第二位,如果将来中国关停大部分电力锅炉,可能会上升到第一位。

生物质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桔杆和垃圾电厂也是唯一一千年后可保持的发电工业锅炉。生物质工业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还有待开发,也有待于政

策支持,主要为农业桔杆收集,目前需要开发新型能最大限度收集桔杆的收割机(小麦和稻米)。生物质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可再生能源,虽然它不属于清洁能源,但同样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将来生物质能发电可能会上升到第二位左右。

可控核聚变:氢氚氘可控核聚变目前技术上没有实现的可能,如果人类利用可控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仅大海内的氚氘可供人类使用几百亿年。

三、关停高耗能产业,关停大部分工业锅炉

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化石原料煤石油天然气等随着人类的开发速度加快而不断减少,目前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传统的高耗能工业,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化肥业、水泥业、建筑材料业、重化工业如纯碱、烧碱、硫酸等,包括电解铝、有色金属业、钢材业,平板玻璃,能耗都非常高。

由于世界级的煤炭危机,我国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是存在问题的。首先它是不可持续的,其次不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它可能造成冰川融化等等严重环境问题,第三它不能保证全国能源需求。因此,改变工业发展方向,关停高耗能行业是摆在中国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最大挑战与危机。

中国,不能再发展高耗能工业,而在未来花更长的时间去拆除它。过去二十年发展的高耗能行业,要花四十年去拆除,这是2050年前中国人最可怕的前景。

第三章对工业界的影响

40年内,中国目前90%的工业锅炉将被关停,这种影响是巨大的。

1、电力界

趋势:

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适当发展水力发电,少量发展核能。桔杆和垃圾电厂是将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停止审批和建设以原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火力厂,未来40年内将逐步拆除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火力发电厂。

煤炭危机对电力界影响最为深远。

预测:2060年后,中国水力发电占据第一位,桔杆垃圾火力发电厂占据第二位,核电第三,其他为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钢铁有色金属

大部分高耗能钢铁有色金属工厂,在40年内被关停。

3、石油炼化业

绝大多数炼油厂关停。

4、化工

50年后,目前90%高耗能的化工厂被关停。

5、建材

50年后,目前90%高耗能的建材厂被关停。

第四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煤炭石油危机对人类生活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低碳生活,低能生活,将取代美国人的日常生

活方式:高耗能生活方式。

其次,是软服务行业的信息和知识行业的兴旺,知识经济将取代目前的工商业经济。关键词,软件、服务、信息。

再次,人类环境的改善,预期2060年后人类用不可再生能源,产生二氧化碳的能源不到目前的10%。大气质量和水质量全面得到改善。

第五章结束语

英国经济学家E.P.舒尔茨说:“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是完全构架在能源之上的。虽然能源可以像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不仅仅是一种货物而已,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与空气、水和土地等同的要素。”工具装备、工艺生产技术、信息、资金、人、能源,是生产制造的诸要素,所有商品中都是以能源耗散为加工前提的。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证。

浪费煤炭石油,浪费能源,就是对人类犯罪。目前粗放的高耗能业就是这样的。中国人,千万不能对不起子孙后代啊。现在做还来得及。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渴望欢乐、追逐理想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处于痛苦和黑暗现实中的人,对欢乐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逐就更为强烈。让我们回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去感受诗人何其芳忧郁中的欢乐,去触摸“雨巷诗人”戴望舒那颗迷惘而又彷徨的心灵……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站在此岸,面对湍急的河流,焦桐辞别“老板”“以及这座曾经流连的城市”,携带“发黄的稿纸”“未读完的旧书”“半生的荣辱与悲喜”,向彼岸进发,一路欢歌…… 而“山民”却在此岸徘徊不前,虽然他已感到此岸的沉闷,虽然他对彼岸也是那样的渴望,但那漫长和遥远的路途,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只能留下无限的遗憾和怅惘…… 欣赏,未必要登临山巅。 流岚飞雾,峰峙崖端,山后叠山,海上升月,都让人心旷神怡。浩叹天宇广袤,神州万象。 欣赏,也未必要置身影院。飞瀑轰谷,烈马长啸,耕牛欢哞,鸟鸣啁啾,皆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于鼓瑟吹笙,转轴拨弦。真正善于欣赏的人,无处不可以欣赏:上坡时的蹬足,逆流中的奋篙,盲人挪动的拐杖,乃至一块丑石、一截根木。真正善于欣赏的人,无时不可以欣赏:公鸡的雄唱,

【课内挖掘】 1.何其芳本人嗜书如命,据他自己的说法是“一生难改是书癖,百事无成徒赋诗”(《忆昔》),“喜看图书陈四壁,早知粪土古诸侯”(《偶成》),即使“大泽名山空入梦”,也要“薄衣菲食为收书”(《自嘲》)。当年的何其芳家住东单,离王府井不远,那时王府井的东安市场还没有改造,旧书店鳞次栉比,据说每到礼拜日,何其芳就去逛旧东安市场的书肆,天黑时才拉上满满一平板车的书回家。何其芳晚年“患了心脏病以后,还每每从书店里用拐杖背回一捆捆书”。 [运用方向] 书生本色知识概述爱好 2.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他的成名作《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受到了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样妩媚动人,诗意地活着,她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做人的高贵的头颅,像一面旗子一样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坚持人的尊严和保持顽强生命力的思想。 [运用方向] 理想与现实面对挫折尊严诗意地生活顽强的生命 精彩运用 1.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地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诗意地生活》) 2.韩东诗歌中的山民,在对大山里的处境不满时只是一味地空想,不付诸行动,决定了他和他的后辈们也只能生活在大山中的命运。人生在世,面对生活中的困惑,要敢于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更要敢于去奋斗、去拼搏。用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去赢得最后的辉煌。若只畏惧、妥协,也只能生活在无尽的幻想中,落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结局。【课外运用】 江南小城 细雨绵绵,飘飘洒洒,在江南,在江南的小城,在江南小城的雨巷……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青砖黛瓦的屋檐下,穿旗袍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漫步在小巷。小雨淅淅沥沥,似要挡住姑娘行走的脚步,雨滴溅在伞上,崩出滴答的声响,四周静极了,小巷愈发显得幽深。恰道是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不知姑娘从何而来,她又要去往何方?在这静谧的雨巷,除了雨声,就是姑娘心跳的声音。听得出来,姑娘的心声早已写在她幽怨的脸上,只是她的美丽容颜,怕是油纸伞也遮不住的,还有她的青春,分明绣在牡丹花的丝质旗袍上,娉婷袅娜,俨然雨中开放的花朵。 多雨的季节,总是相思。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否如这丝丝小雨,有挥之不去的愁绪?踽踽独行在雨巷,姑娘的满怀心思一定是凄冷的,想对雨诉说,雨一如既往地下,从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对外关系结束了一个多世纪屈辱的历史,开创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新纪元。从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概念的提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外交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在人权问题上相互配合,不断挫败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企图。为世界范围内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赞扬,中国对外关系的顺利发展,使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60年代成为核大国,70年代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作为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国,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连续多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高盛证券公司2003年10月份发表《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全球经济报告,预言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是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一场危机世界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经济危机,使多数国家的经济模式和发展受到冲击,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还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有关经济专家表示,进入21世纪,引领世界风骚的经济发展模式,由根源于美国的盎格鲁-萨克森模式转变为中国模式。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这使中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其次,在国际政治方面,中国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社会在探索与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该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努力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寻求互利共赢。而中国始终坚持以邻为善、以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当二十世纪临近尾声之时,经历长期政治动乱的中国终于恢复了元气,开始重新扮演她自记忆以来一直扮演的角色。"述往事,思来者"。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这个古老的民族以其生命的痛苦为代价获得新生的悲壮的史诗。这场持续至今的革命实质是中华帝国自前二二一年问世之后发生的第三次也是最大一次改版-----其三版宋元明清帝国作为一种高雅而孱弱的实验国家(类似柏拉图笔下由哲学家领导的"理想国")在西方帝国主义扩张的压力下迅速崩解;不屈不挠的中国民族以普遍野蛮化为代价重建适应西方国家关系体系的现代中华帝国-----这一新版的大样在正在进行的邓小平革命中已经最后成形。在中国历史的这一阶段,领导宋元明清帝国长达千年的优雅的知识贵族因其无能被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交出统治中国的印信-----白话运动就是一个信号-----并在此后遭到历史的放逐;绚烂的中国文明亦随其载体的失位破坏殆尽(配合中华民族野蛮其体魄的需要)。在残酷的内战中崛起娴于权力斗争的新一代王者-----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他们缔造了适应群雄逐鹿之"大战国时代"的第四版中华帝国-----人民中国。第三中华帝国至其末期文极而敝,与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列强相比如同一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老人。"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人者出,为了恢复古代中国的光荣领导族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千百万热血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终于旋转了乾坤。"泰山如砺,黄河如带",在大一统国家新生之日,我们不能忘记为了民族的复兴鞠躬尽瘁的五位伟大的中国人。孙先生是再世的耶稣基督。当华族困顿不堪之际,这位伟大的医生挺身救治一个在当时世人的眼里无药可医的民族,为此耗尽了毕生的精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正是其平生写照。在历史的最危急的时刻,蒋先生以其钢铁般的意志领导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终于赢得胜利-----正是八年抗战扭转了华族百年颓运。临终之际,这位失败的英雄仍然念念不忘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国民族。起身布衣,奄有天下,毛先生辉煌的一生就是一曲贝多芬的"英雄"。当其战友沉缅于富强之梦的时候,这位旷代天才挥动手中的权杖,唤醒了华族心灵深处沉睡的伟大的理想,八亿人民为之如醉如痴。他给族人造成巨大的痛苦,而其族人仍然尊之为神。为了"中华之崛起"的理想,周先生投身革命、建军开国,终于在生前以其高度的智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没有这位融黄老之"柔弱"与墨者之"无我"于一身的奇人,幼稚的大一统国家也许会因一位天才的即兴创作毁于一旦。从政治迫害的痛苦中邓先生领悟出高贵的宽容,由此化解了中国革命带来的深重的戾气。因其豁达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中国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商鞅变法以来最为成功的改革。伟大的英雄以其多采的人生见证了华族生生不息的原始生命,正是这原始生命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创建更加辉煌的业绩。近五百年的历史是基督教民族和基督教文明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现在已经到了退潮的时候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渡尽劫波的中国文明必如不死鸟浴火重生。文明开化四千余年的华族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最为元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当前面临的困境早在中国民族之幼年时期即以其独特的形式发生。两千八百年前的幽厉时代,周文明的"上帝"就随着中国民族心智之发育被迫"退隐",由此引发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之际五百余年的政治动乱。在历史的阵痛中,与原始的天帝崇拜相适应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而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终于在战国时代呱呱问世。信仰危机孕育了历史上最早的哲学繁荣-----诸子纷纷起而创说,不懈地探索可以折服日益成长的"理性"的天道性理;而直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这场掀翻天地的伟大的宗教革命才尘埃底定。此前的中国是"刑名之士"和权谋家的舞台;他们以世人为利欲"原子"设计优良的制度和政策,使华族在自然法则之机括中愈陷愈深。而当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终于大彻大悟之后,她就开始在历史文化精神的引领下学习超脱主宰为其订立的法则,从而长盛不衰达两千年之久。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必将从华族宝贵的历史经验中获得无尽的教益,而处于"失忆"状态中的中国似乎尚未意识到她对人类的责任。七十年前,当胡适之发起"整理国故"运动的时候,古典中国学术文化可悲地沦为解剖台上的一具木乃依-----以"发扬国粹"为倡的所谓"国学"说穿了不过是运用西洋学术的解剖刀野蛮分解中国文明的外科手术-----真可谓

历史上三大数学危机之三

第三次数学危机 一、起因 魏尔斯特拉斯用排除无穷小量的办法来解决贝克莱悖论,而在本世纪60年代,鲁滨逊又把无穷小量请了回来,引进了超实数的概念,从而建立了非标准分析,同样也能精确地描述微积分,进而也解决了贝克莱悖论。但必须注意到,贝克莱悖论只是在相对意义下得到了解决,因为实数理论的无矛盾性归结为集合论的无矛盾性,而集合论的无矛盾性至今仍未彻底解决。 二、经过 经过第一、二次数学危机,人们把数学基础理论的无矛盾性,归结为集合论的无矛盾性,集合论已成为整个现代数学的逻辑基础,数学这座富丽堂皇的大厦就算竣工了。看来集合论似乎是不会有矛盾的,数学的严格性的目标快要达到了,数学家们几乎都为这一成就自鸣得意。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1854—1912)于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夸耀道:“现在可以说,(数学)绝对的严密性是已经达到了”。然而,事隔不到两年,英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罗素(1872—1970)即宣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集合论是自相矛盾的,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严密性!史称“罗素悖论”。1918年,罗素把这个悖论通俗化,成为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的发现,无异于晴天劈雳,把人们从美梦中惊醒。

罗素悖论以及集合论中其它一些悖论,深入到集合论的理论基础之中,从而从根本上危及了整个数学体系的确定性和严密性。于是在数学和逻辑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形成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 产生集合论悖论的原因在于集合的辨证性与数学方法的形式特性或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矛盾。如产生罗素悖论的原因,就在于概括原则造集的任意性与生成集合的客观规则的非任意性之间的矛盾。 三、影响 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物——数理逻辑的发展与一批现代数学的产生。 为了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数学家们作了不同的努力。由于他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遵循的途径不同,所以在本世纪初就形成了不同的数学哲学流派,这就是以罗素为首的逻辑主义学派、以布劳威尔(1881—1966)为首的直觉主义学派和以希尔伯特为首的形式主义学派。这三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把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大学派的数学成果首先表现在数理逻辑学科的形成和它的现代分支——证明论等——的形成上。 为了排除集合论悖论,罗素提出了类型论,策梅罗提出了第一个集合论公理系统,后经弗伦克尔加以修改和补充,得到常用的策梅罗——弗伦克尔集合论公理体系,以后又经

中国的第8次危机

中国的第8次危机——08年金融危机以及发展机遇 梅矩 摘要:通过阅读《八次危机》,了解2008年中国产生危机的原因分析,了解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对应对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中国政府颁布的三农政策对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进而由国内的政策分析扩大到对目前国际贸易格局分布情况的认识,展望中国未来可行的战略发展方向。 关键词:八次危机,2008年,三农政策,国际贸易,战略发展 一、背景 1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力,由最开始国内产能过剩的推力变为了外部需求为主的推力;金融体系上,中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由核心国家的金融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新循环。 2国内经济结构矛盾——三大过剩与三大马车失衡的加剧。劳动力、金融资本、产能过剩进一步导致投资、消费、出口比例的失衡;内需不足,资本过剩投向股市异化与实体经济;外贸依存度2006年高达66%。 3公司化地方政府“以地套现”:城市化主导的“高投资+高负债=高增长”发展模式形成。地方政府的财政金融权利上交,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因此地方政府唯有土地资源可以支配,”以地套现” 4三农政策:修复农村调节功能,支持三农,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医疗体系。 二、事件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的演变: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带来外资大举进入;2002年中国完成金融市场化改革:2003年新政府换届各地开始进入“第三轮圈地运动”,投资过热和对外依存度上升,使中国经济以平均11%的增长率增长;在中国的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导致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致使中国出口严重下降,沿海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1国际外部环境:资本市场上的热钱大量转向原材料期货,造成其价格的严重波动,美国已经难以发展实体经济,只能通过创造国债和货币等金融资本来推动货币流向原材料市场,来向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 2 危机引发原因:资本在国内的扩张和出口产品结构的初步调整,使得中国经济受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70%),持续依靠外需拉动,中国的开发需求转向对外部金融市场的依赖。 3 解决:财政投资带动内需增长,新增投资4万亿元主要用于民生项目和涉农投资;稳定利率同时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并且弱化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 三、分析 属于中国九十年代中期转向外向型经济为主之后由外部因素诱发的输入性危机,依托其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来分散转移各种经济和社会成本,内生于工业文明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对城市乃至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发展得冲击有多大,取决于城市多大程度上能将危机成本向农村和农民转移,向农村转嫁危机——城市“软着陆”,不能向农村转嫁危机——城市“硬着陆”——国家财税制度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外资控制高附加值值产业及出口,对中国经济占有主导地

中国着名现代诗十首

中国著名现代诗十首(不得不读) 一、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第七首,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 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2.1数据描述 本数据包括2000年到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活动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一 年份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第一产业增 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全国财政收入(亿元) 2012年 38,459.47 52,373.63 199,670.66 231,934.48 117,253.52 2011年 35,197.79 47,486.21 188,470.15 205,205.02 103,874.43 2010年 30,015.05 40,533.60 160,722.23 173,595.98 83,101.51 2009年 25,607.53 35,226.00 135,239.95 148,038.04 68,518.30 2008年 23,707.71 33,702.00 130,260.24 131,339.99 61,330.35 2007年 20,169.46 28,627.00 110,534.88 111,351.95 51,321.78 2006年 16,499.70 24,040.00 91,310.94 88,554.88 38,760.20 2005年 14,185.36 22,420.00 77,230.78 74,919.28 31,649.29 2004年 12,335.58 21,412.73 65,210.03 64,561.29 26,396.47 2003年 10,541.97 17,381.72 54,945.53 56,004.73 21,715.25 2002年 9,398.05 16,537.02 47,431.31 49,898.90 18,903.64 2001年 8,621.71 15,781.27 43,580.62 44,361.61 16,386.04 2000年 7,857.68 14,944.72 40,033.59 38,713.95 13,395.23 续表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镇登 记失业 人数(万 人) 374,694.74 210,307.00 4.95 78,894.00 102.6 102 917 311,485.13 183,918.60 4.79 78,579.00 105.4 104.9 922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八大外部挑战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八大外部 挑战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体系变化、低碳潮流化、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摩擦常态化、国际热钱进出等多种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将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普遍联系、互相影响、纵横交错,共同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外部挑战。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从预警的角度对这些外部挑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参考建议。 挑战之一:国际分工体系面临巨变 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全球技术与产业的大变革,全球利益的大重组,可能形成国际分工体系的大“换血”,从而最终再造全球经济分工体系。 综合来看,目前国际分工体系已经或将要发生的巨变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经济再平衡,国际分工体系将出现新的格局。危机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的讨论中缺乏话语权,八国集团(G8)一度以工业国代表的名义对国际重大事务指手划脚。但在本轮危机中,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国际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 其二,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力量寻求新的平衡,国际分工体系将面临重新洗牌。金融体系是本轮危机的爆破口,其受损程度也最为严重,尽管目前恢复速度很快,但却让仰仗虚拟经济聚拢资金的西方国家心有余悸。因此,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纷纷提出战略转型,重振制造业,巩固实体经济根基。无论这些努力最终是否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和金融业都将面临重新调整,产业中心和全球布局都将出现新的变化。 其三,科技革命将进一步再造国际分工体系的基础,使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格局性巨变。新能源革命或许将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基础、重构人类使用能源的创新体系。目前欧美日纷纷抢占新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其更深的意图在于建设更为先进、更具竞争力、面对未来的基础设施,以再次开启经济增长引擎,并再次主导全球经济发展,重塑全球国际分工体系。 其四,经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正试图从当前的美元本位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 何其芳 一、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6岁人私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于此时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小说和诗词。14岁,怀着对新环境的渴慕,人县城读书。在万县一中,他接触新文学,阅读冰心,也阅读泰戈尔和安徒生。1929年初中毕业后到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就读,翌年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先进了清华大学外文系,1931年又人北京大学哲学系。 何其芳20年代末开始写诗,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1935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汉园集》,初次显示他艺术创作的才华。他早期的著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倾向于表现个人,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郁悒与苦闷。‘ 1935年何其芳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师范任教。开始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上发生很大变化,写了一批关注现实的作品,如散文集《还乡杂记》等。1938年他奔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歌颂新生活、歌唱光明的主题和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构成他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星火集》,诗集《夜歌》。1942年5月,他参加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彻底

的变化,他不再做个人的梦,而是做着“大多数的中国人的梦”了,散文《我歌唱延安》标志着他的创作出现另一个新起点。何其芳后期的作品,与前期迥异者,在于他的不事雕琢,平实无华上。 二、生词: 簌簌(sù)潺潺(chán)萤火虫 三、基本解读。 何其芳早期的诗深受法国象征派诗风的影响,又喜爱李商隐、李煜的冶艳之词。尤其着迷于文字的色彩、图案,常常能捕捉住心灵里浮现的各种颜色,并用形象化的文字加以表达。他在追述《燕泥集》的写作情况时说,那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正是青春的热情和美好的梦想,,使池早期的诗有着各种“欢乐”的颜色。《欢乐》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收进《预言》集中,体现着何其芳将东西方诗学熔为一炉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里,诗人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快乐。“欢乐”是什么?欢乐是一种颜色——“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一种声音——像“芦笛”,像“潺潺 的流水”;欢乐是“温情的手”,“爱怜的眼光”,“颤抖”的“心灵”。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可握、可闻、可触,有它具体的形态、迹象和声响。欢乐的情感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而获得体验的,诗人正是根据这种经验,将各种感官打通,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

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

21世纪的世界格局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着所谓‘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世纪论也开始在世界流行,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上也属奇迹。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向亚太地区移动的大背景下,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但挑战不容小视。 对于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们不能过于乐观,仅仅在经济上取到了巨大的成就不足以让我们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四个方面来阐述21世纪世界变迁中的中国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是否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在政治方面,国家的政治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包含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国内方面是指对内的能力,属于执政能力的范畴;国际方面属于久交的一部分。中国政治力爱中国政治发展进程表现两重性特点优势和劣势并在,即中国政治对内保持强大的凝聚力,而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主政治了解不多,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感召力弱小。从国内与国孙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力的国内动员能力强大,而国际动员能力弱小,这样的特点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很难改

变。因此强强中国政治能力建设既是提高中国政治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内部政治系统与外部政治系统相互交流的保证。 虽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走上正规,未发生重大的变故,但国内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却存在极大的不完善性,对中国的稳定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危害。首先政府重要官员的选拔普通民众参与度不高,而他们的考核又以GDP为重,普通民众的感受似乎对他们的升迁没什么影响。往往官员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了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中国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表现为:一方面,社会冲突的总量在迅速主升,制度内和制度外的社会冲突都呈现上升态势;另一方面,制度内的社会冲突在社会冲突总量中的比例在下降,相应制度外的社会冲突的比例在上升。这些小范围的冲突没有转化为大规模的冲突,一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官民对话互动的机会增加;二是中国政治日益开放的前提下,中国各级政府与民众的对话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其次,宪法的权威未得到足够的维护,宪法对政治的稳定性不够。由于法律未能有效的独立于政治,容易造成国家的政策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放变,极易造成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又如“薄熙来事件”,应该引起我们极高的重视。最后,人民享有的权益我们应该得必要的保护,如果政府为了发经济发展而不顾人民的生活感受,那么我们发展的目的又何在呢?

数学史上的三大危机

数学史上的三大危机 无理数危机、无穷小是零危机和悖论危机 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的悖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总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项重大贡献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由此也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不可通约)的情形,如直角边长均为1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如此。这个悖论直接触犯了毕氏学派的根本信条,导致了当时理解上的"危机",从而产生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到了公元前370年,这个矛盾被毕氏学派的欧多克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解决了。他的处理不可通约量的方法,出现在欧几里得《原本》第5卷中。欧多克斯和狄德金于1872年给出的无理数的解释与现代解释基本一致。今天中学几何课本中对相似三角形的处理,仍然反映出由不可通约量而带来的某些困难和微妙之处。第一次数学危机对古希腊的数学观点有极大的冲击。这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反之却能够由几何量来表示出来,整数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而几何学的身份升高了。危机也表明,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从此希腊人开始重视演译推理,并由此建立了几何公理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无穷小是零吗?-第二次数学危机 18世纪,微分法和积分法在生产和实践上都有了广泛而成功的实验过,绝大部分数学家对这个理论的可靠性是毫不怀疑的。 1734年,英国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发表《分析学家或者向一个不信正教数学家的进言》,茅头指向微积分的基础--无穷小的问题,提出了所谓贝克莱悖论。他指出:"牛顿在求xn的导数时,采取了先给x以增量0,应用二项式(x+0)n,从中减去xn以求得增量,并除以0以求出xn的增量与x的增量之比,然后又让0消逝,这样得出增量的最终比。这里牛顿做了违反矛盾律的手续──先设x有增量,又令增量为零,也即假设x没有增量。"他认为无穷小dx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是荒谬,"dx为逝去量的灵魂"。无穷小量究竟是不是零?无穷小及其分析是否合理?由此而引起了数学界甚至哲学界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争论。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 18世纪的数学思想的确是不严密的,直观的强调形式的计算而不管基础的可靠。其中特别是:没有清楚的无穷小概念,从而导数、微分、积分等概念也不清楚,无穷大概念不清楚,以及发散级数求和的任意性,符号的不严格使用,不考虑连续性就实行微分,不考虑导数及积分的存有性以及函数可否展成幂级数等等。 直到19世纪20年代,一些数学家才比较注重于微积分的严格基础。从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赫利等人的工作开始,到韦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的工作结束,中间经历了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摘要:文章拟以新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作出诠释。通过分析得出有三大有利因素支撑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一是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孕育着新的增长潜力;三是“巨国经济”优势的显现带来强有力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 关键词:要素禀赋; 发展阶段性; “巨国经济” 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发展初期的“人口红利”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红利”以及我国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制度红利”。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债务风险阴霾重重,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乘势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然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据世行估计,过去30年,“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必然造成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不利的“外围”地位。 “人口红利”的优势日趋减弱。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中,因没有科技、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只能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利用充裕便宜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参与全球分工链条,实行比较优势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产业国际转移高潮,我国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低端制造业,每年多至20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被整合到这一体系中,使得中国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中国对外贸易开始以远高于全球水平的速度增长。以出口为例,从1998年至今的年均增速达到23%,几乎每3年就翻一番。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处于不利地位,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若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导致一个经济体在低端产业上实现专业化,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带来暂时繁荣的同时又损害了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毋庸质疑,过去30多年我国比较优势战略是成功的,但在取得经济剩余的同时,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局面。 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大幅提升。我国制定颁发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

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

论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 柴静:各位好,今天是公元2000年12月31号,这里是XX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青年》千年论坛的北大直播现场,现在是下午三点,距离21世纪的到来只以小时来计算了。但是在今天开播前的一个分钟,我觉得下午还是很寻常,阳光很温和,外面的人走来走去、行色匆匆。有一个小孩子正看着天上飞过的飞机,在猜测它来自哪里、去向何方。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所有的人在一起谈论21世纪中国发展的趋势,其实也不过是像这个小孩子一样,怀着一样的谦恭跟好奇来探寻自己以及这个时代跟中国来源与去向。我们选择了北大作为我们凝视的一个角度,是因为在我身后的北景板当中写的这段话,在1915年,有人写下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作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X、传延、流转无穷,把陈腐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扫荡催尽,别开一种新局面,这样的发韧,才能配称为新纪元,这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那么在这个世纪已经走到尾声的时候,我们重新回到北大,站在这里问问自己,那黄钟大吕的声音,还能否在今天的心底激起同样的回响?而我们今天的自己是否具备了足够的道德、勇气和能力去前瞻属于自己的未来?今天节目中,我们特别请来了两位北大的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者跟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看一看在我们这个以文明传承的强大伟力占有了这个星球上最悠久历史的民族,能否在下个世纪以自己最独特的文化跟历史的基因创造与发展。首先请各位一起用掌声有请来自北大

的著名学者,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薛汉伟教授。我们希望这一场真正的发问与问答能够成为新纪元的贺礼。来,有请薛教授。 薛汉伟:《世纪之交》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世纪本来是计算时间的一个符号。但是到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之所以那么重视它,跟一个原因有关。就是世纪之交往往是划时代的标志。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18、19世纪之交是工业文明到来的标志;19、20世纪之交和20 、21世纪之交这两次世纪之交,恰恰是两次技术革命达到高潮的时候,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的较大发展,因此就成了一个划时代的世纪。但是这两次世纪之交给中国提供的机会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就这个问题,我先讲四点。第一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并没有给中国现代化提供机会;而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给我们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机会。当西方国家实现了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向东方侵略,同时侵略了俄国、日本、中国,但是三个国家做出了三种不同的反映,俄国反应最快,日本反应最强烈,而中国的清朝政府却表示出惊人的麻木。结果俄国和日本开始了改革,而清朝政府没有及时的开展改革,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时,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之时,俄国和日本利用这次机会走向了现代化,而中国却没有机会走向现代化,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样一个后起的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它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最重要的条件。第一,要有一个有现代化趋向的强大的政府;第二,要培育出一个强大的市场力量,由于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的软弱和没有发动广大的基层群众,因此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这两个课题,国民党政府它并没有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实现中国的统一,抵抗外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一)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一) 当二十世纪临近尾声之时,经历长期政治动乱的中国终于恢复了元气,开始重新扮演她自记忆以来一直扮演的角色。"述往事,思来者"。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这个古老的民族以其生命的痛苦为代价获得新生的悲壮的史诗。这场持续至今的革命实质是中华帝国自前二二一年问世之后发生的第三次也是最大一次改版-----其三版宋元明清帝国作为一种高雅而孱弱的实验国家(类似柏拉图笔下由哲学家领导的"理想国")在西方帝国主义扩张的压力下迅速崩解;不屈不挠的中国民族以普遍野蛮化为代价重建适应西方国家关系体系的现代中华帝国-----这一新版的大样在正在进行的邓小平革命中已经最后成形。在中国历史的这一阶段,领导宋元明清帝国长达千年的优雅的知识贵族因其无能被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交出统治中国的印信-----白话运动就是一个信号-----并在此后遭到历史的放逐;绚烂的中国文明亦随其载体的失位破坏殆尽(配合中华民族野蛮其体魄的需要)。在残酷的内战中崛起娴于权力斗争的新一代王者-----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他们缔造了适应群雄逐鹿之"大战国时代"的第四版中华帝国-----人民中国。 第三中华帝国至其末期文极而敝,与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列强相比如同一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老人。"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人者出,为了恢复古代中国的光荣领导族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千百万热血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终于旋转了乾坤。"泰山如砺,黄河如带",在大一统国家新生之日,我们不能忘记为了民族的复兴鞠躬尽瘁的五位伟大的中国人。 孙先生是再世的耶稣基督。当华族困顿不堪之际,这位伟大的医生挺身救治一个在当时世人的眼里无药可医的民族,为此耗尽了毕生的精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正是其平生写照。 在历史的最危急的时刻,蒋先生以其钢铁般的意志领导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终于赢得胜利-----正是八年抗战扭转了华族百年颓运。临终之际,这位失败的英雄仍然念念不忘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国民族。 起身布衣,奄有天下,毛先生辉煌的一生就是一曲贝多芬的"英雄"。当其战友沉缅于富强之梦的时候,这位旷代天才挥动手中的权杖,唤醒了华族心灵深处沉睡的伟大的理想,八亿人民为之如醉如痴。他给族人造成巨大的痛苦,而其族人仍然尊之为神。 为了"中华之崛起"的理想,周先生投身革命、建军开国,终于在生前以其高度的智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没有这位融黄老之"柔弱"与墨者之"无我"于一身的奇人,幼稚的大一统国家也许会因一位天才的即兴创作毁于一旦。 从政治迫害的痛苦中邓先生领悟出高贵的宽容,由此化解了中国革命带来的深重的戾气。因其豁达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中国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商鞅变法以来最为成功的改革。 伟大的英雄以其多采的人生见证了华族生生不息的原始生命,正是这原始生命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创建更加辉煌的业绩。 近五百年的历史是基督教民族和基督教文明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现在已经到了退潮的时候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渡尽劫波的中国文明必如不死鸟浴火重生。文明开化四千余年的华族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最为元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当前面临的困境早在中国民族之幼年时期即以其独特的形式发生。两千八百年前的幽厉时代,周文明的"上帝"就随着中国民族心智之发育被迫"退隐",由此引发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之际五百余年的政治动乱。在历史的阵痛中,与原始的天帝崇拜相适应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而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终于在战国时代呱呱问世。信仰危机孕育了历史上最早的哲学繁荣-----诸子纷纷起而创说,不懈地探索可以折服日益成长的"理性"的天道性理;而直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这场掀翻天地的伟大的宗教革命才尘埃底定。此前的中国是"刑名之士"和权谋家的舞台;他们以世人为利欲"原子"设计优良的制度和政策,使华族在自然法则之机括中愈陷愈深。而当这个饱经沧桑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隐患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隐患 关键字: 4万亿贷款环境中国不高兴 今天,欧美的各大银行风雨飘摇,亚洲各国则经济下滑、失业人口成千上万。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任何国家都不能全身而退。对中国而言,它如何面对未来的全世界,需要审时度势、从长计议、仔细应对。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关注的,基本只是经济的全球化。随着外国资本的大量到来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几十年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一极。 去年秋天,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所占比例最大,总投资额达1.5万亿元。现在这些投资已经开始落实。 4月份,各国都开始疯狂的竞相报道有关中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逆境中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虽然仅比上年同期增长6.1%,但是已经呈现出复苏的迹象。 今年第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6%。3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2.4,显示出经济增长的后劲。 3月份中国汽车销量为110.98万辆,同比增长了5%,已连续3个月超过美国,排在世界首位。 出于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大的预期,钢铁产品价格在年初出现上涨,铁矿石进口量也在3月刷新最高纪录。 3月中国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下降17.1%。这是中国出口可连续第5个月出现下降,但降幅地域经济学家的预测,也低于上个月创纪录的25.7%。中国的进口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5.1%。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始终保持强势不可挡的势头,这一点无疑会引来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他们不停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做出不同的预测:6.5%、7.2%、8%、9.3%、10.2%……这也是的许多中国人民的信心开始膨胀,有些言论甚至认为中国即将引领全世界。仅仅靠眼前这些表面的经济预测增长率就可以断定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了吗?但我看到一篇又一篇关于中国即将解救世界的报道言论之后,没错,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让我们每个中国人为之鼓舞与骄傲,艳阳天那么的灿烂,也曾一度的蒙蔽过我的双眼。激动过后的平静会让我觉得不安,因为平静的海面下总会隐藏着暗涌,事情进展得过于顺利,反倒是更叫人为之担心。许多东西的发展都不能只观察表面而忽略了背后的隐患的,那只会让中国的发展不如一种而行循环的境地。所以,现在就让我们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暗涌呢? 一、4万亿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一)中国银行机构业绩“过于美好” 由于中国的银行属于政府所有,因此,它们实际上正受命于全球衰退作战。去年11月,中国宣布了一项约586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分析人士预计,其中一半的资金将通过中国的银行注入。这就意味着银行没有太多时间去发问———对借款者的信用进行合理的认真评估;他们只是打个招呼,然后把钱送进那些得到巨额基础建设合约的国有企业,中国正在分发这样的合约。 经济学家承认,这样的行为不管是贷款的总体增长还是贷款的流向都存在风险。而现在,银行再次疯狂向那些政府寄予希望的部门发放贷款,在第一季度的新增贷款约有64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