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收集资料的方法——文献法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法——文献法资料

学术写作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育研究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收集资料是研究者的主要任务。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资料来解释和说明研究问题。研究设计当然要考虑如何去收集资料,如何整理分析资料,以及选择什么统计方法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原理 在第一章我们谈到当研究课题确定之后,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具体情况决定研究的类型和方法,以便获取和分析数据资料,从而形成研究结论。 研究设计一般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主题先确定研究方法,列出需要收集的资料种类,然后找出这些资料的可能来源。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确定是采用描述、测验、考试,还是其他形式去收集资料。以下是收集资料的一些目标: (1)描述——对观察的内容用文字概括 (2)分数——测验得分或频数 (3)测量——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验 (4)观点——人们的主观看法或所相信的东西 (5)公文——官方的声明、公开的资料

(6)分析——仔细地、合乎逻辑地分析 研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资料的来源,从哪里去获得资料,通常包括以下来源: (1)参与者——参加研究的人员 (2)程序——在研究进程中操作形式以及获得的资料 (3)情境——教育活动发生的具体环境,外界的背景 (4)实物——客观实在的事物 (5)记录——可供以后参考用的高度概括的记录 (6)文档——出版类、文字材料 (7)信息提供者——提供个人观点、认识、所需资料的人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和证据来支持结论。研究者应该具有这样的理念:当你要说服别人接受你提出的结论时,你首先必须拿出事实和证据来;当你要接受别人的结论前,你应该先问一问他的事实和证据是什么。证据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1、统计性的证据 统计性的证据必须用数据和统计分析来推论,如:“男生的侵犯性行为比女生多”,为了支持这个结论,必须对男女生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观察,收集有关资料,最后以统计数据检验是否男生的侵犯性行为比女生多。一般实证性的研究、量的研究大多采用统计性的证据,需要一定量的数据支持。 2、决定性的证据 决定性证据是以关键的事实为证据的,是唯一的证据。如:“地球是圆的”,这个结论所提供的证据是从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拍摄到

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文献回顾的目的 --藉由文献发展研究问题 一) 厘清问题 (Identifying problem) 二) 发展假设 (Developing hypotheses) 三) 发展方法 (Developing the method) 二、文献的寻找 (一)寻找策略 1. 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s ) 2. 研究的回顾 (reviews research ) (1)一些专家学者已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神,并已整理出与研究 题 目相关的文献资料。 (2)相关的研究不仅汇整出相关的研究资料;同时评论综合出整 合 性的结论。 (3)研究者已提出在研究领域中,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二)摘要 (abstracts ) (三) 征片(microform p ublicati ons ) (四) 索引 (indexes ) (五) 参考书目 (bibliographies ) (六) 分类卡 (card catalog ) 三、实际方法 (一) 学校现有的光盘与数据库 (二) 国家图书馆 (三) 馆际合作的方法 四、 阅读与记录文献须注意之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验设计与操弄的处理 (如果是实验性的研究 ) 问题的陈述 (和研究假设 ) 研究对象的特征 研究工具与测试的使用 测验的过程 自变项与依变项

(七)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八) 研究的发现 (九) 后续研究的问题 (十)其他相关研究引用的出处 五、如何整理所览阅的文献资料 Table 2.1 Criteria for Critiquing a Research Paper I. Overall imp ression (most imp orta nt): Is the paper a sig nifica nt con tributio n to kno wledge about the area? II.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the research plan devel oped with in a reas on abl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curre nt and releva nt research cited and prop erly interp reted? Is the stateme nt of the problem clear, con cise, testable, and derived from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reviewed? III. Method Are releva nt p artic ipants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and are the subjects approp riate for the research? Is the in strume ntati on approp riate? Are testi ng or treatme nt p rocedures described in sufficie nt detail? Ar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es and research desig n sufficie nt? IV. Results Do the results evaluate the stated p roblem? Is the p rese ntati on of results complete? Are the tables and figures approp riate? V. Discussion The purp ose of the review is to dem on strate that your p roblem n eeds inv estigati on and that you have con sidered the value of releva nt p ast research in devel oping your hypo theses and methods. 、研究报告的评论准则 表2-1 、研究报告评析的格式 表2-2 A. B. C. A. B. C. D. A. B. C. A. Are the results discussed? B. C. Are the results related back to the p roblem, theory, and p revious findings Is there excessive sp eculati on? VI. References Are all refere nces in the correct format, and are they compi ete? A. B. Are all references cited in the text? C. A. B. A. B. C. Are all dates in the refere nces correct, and do they match the text citati on? VII. Abstract Does it in clude a stateme nt of the purp ose; descri pti on of subjects, in strume ntatio n, and p rocedures; and a report of meanin gful findin gs? Is the abstract the proper len gth? VIII. General Are key words p rovided? Are running heads pro vided? Does the paper pro vide for use of non sexist Ian guage, p rotecti on of huma n subjects, and approp riated labeli ng of huma n subjects?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收集资料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 1.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正文中应以相对应次序并加方括号排在右上角。 2.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3.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4.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责任说明。 (2)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C N J D R S P 5.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如“文件”建议采用单字母“Z”。 6.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7.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并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要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

最新应该怎样搜集文献资料

一、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那些特点? 答: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 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 第一,数量急剧增加。 第二,类型日益丰富。 第三,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 第四,内容重复交叉 第五,质量良莠不齐。 此外,人类全球化的趋势使文献的语种增多;文献的多样化和急剧增加使其分布异常分散;文献大量涌现但发表的渠道不足使文献的公开化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当代文献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 二、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 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三、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 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 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 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四、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答:在搜集文献的实际过程中,首先应当检索文献。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

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一、文献回顾的目的--藉由文献发展研究问题 (一)厘清问题(Identifying problem) (二)发展假设(Developing hypotheses) (三)发展方法(Developing the method) 二、文献的寻找 (一)寻找策略 1.百科全书(encyclopedias) 2.研究的回顾(reviews research) (1)一些专家学者已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神,并已整理出与研究 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 (2)相关的研究不仅汇整出相关的研究资料;同时评论综合出整 合性的结论。 (3)研究者已提出在研究领域中,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二)摘要(abstracts) (三)征片(microform publications) (四)索引(indexes) (五)参考书目(bibliographies) (六)分类卡(card catalog) 三、实际方法 (一)学校现有的光盘与数据库 (二)国家图书馆 (三)馆际合作的方法 四、阅读与记录文献须注意之处 (一)问题的陈述(和研究假设) (二)研究对象的特征 (三)研究工具与测试的使用 (四)测验的过程 (五)自变项与依变项 (六)实验设计与操弄的处理(如果是实验性的研究)

(七)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八)研究的发现 (九)后续研究的问题 (十)其他相关研究引用的出处 五、如何整理所览阅的文献资料 一、研究报告的评论准则表2-1 二、研究报告评析的格式表2-2 Table 2.1 Criteria for Critiquing a Research Paper I.Overall impression (most important): Is the paper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about the area? II.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A.Is the research plan developed within a reasonable theoretical framework? B.Is current and relevant research cited and properly interpreted? C.Is the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clear, concise, testable, and derived from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reviewed? III.Method A.Are relevant participants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and are the subjects appropriate for the research? B.Is the instrumentation appropriate? C.Are testing or treatment procedures described in sufficient detail? D.Are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research design sufficient? IV.Results A.Do the results evaluate the stated problem? B.Is the presentation of results complete? C.Are the tables and figures appropriate? V.Discussion A.Are the results discussed? B.Are the results related back to the problem, theory, and previous findings C.Is there excessive speculation? VI.References A.Are all references in the correct format, and are they complete? B.Are all references cited in the text? C.Are all dates in the references correct, and do they match the text citation? VII.Abstract A.Does it include a statement of the purpose; description of subjects, instrumentation, and procedures; and a report of meaningful findings? B.Is the abstract the proper length? VIII.General A.Are key words provided? B.Are running heads provided? C.Does the paper provide for use of nonsexist language, 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 and appropriated labeling of human subjects? The purpose of the review is to demonstrate that your problem needs investigation and that you have considered the value of relevant past research in developing your hypotheses and methods.

文献资料收集表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书(文章)名《语文教学方法论》 作者张鸿苓等出处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表)时间1984 阅读时间2015 作者主要观点(文献资料研究法,课题研究中阅读8篇以上的专注,并附上相关的文章资料,组成一个档案盒,六月份之前完成,统一使用电子版。字号五号字体,集中打印) 这本书抓住了培养语文能力这个核心,建立起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体系,旨在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为什么要培养语文能力、培养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和怎样培养语文能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很值得中学语文教育界重视。研究一下《方法论》的成败得失,对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建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学习认识体会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去丰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紧扣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关于收集资料和做文献综述

如何收集、查阅文献和做文献综述 一、文献的搜集查阅 ㈠查阅文献的意义 从文献中我们要找出以下东西: ⒈这个领域都有哪些事情和问题,哪些研究已经完成,哪些研究还要继续。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方向,找到切入点、研究起点和所要研究的重点。 ⒉在本领域内已经做了哪些相关的研究工作,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和手段,先行者是如何定义、分类、解释研究对象,以及如何解释各种变量、各方面事实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对自己有益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并及时修订自己的研究方案,防止研究时走弯路、错路。 ⒊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的背景和基础,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基本背景情况,政策、市场方面的特征,基本数据资料的充足程度及收集难度等。从而进一步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并对研究方案做适当的修改或补充,以减少或避开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㈡文献来源 ⒈书籍 书籍包括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等。 专著就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系统全面地论述,多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果,一般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论文集收录某位专家或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通常论题集中、观点各异、信息量大。

教科书主要阐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研成果,间或介绍有待讨论的问题等。教科书追求学术上的稳定性,名词术语规范,结构系统严谨,叙述概括,可读性强。 资料性工具书一般就某一学科有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方法与结论以及各种争论观点作广泛客观地阐述,不涉及作者本人的见解,类型分明,叙述简练,较为方便实用。百科全书、辞典等均属此类。 科普读物以面向广大群众和以普及知识为宗旨,主要提供实用类信息。 ⒉报刊 报纸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信息快,但材料分散,不系统,纸质不易保存。现在很多报纸都有电子版,检索比过去方便了很多。 ⒊期刊 期刊分为学术理论性期刊和情报性期刊。学术期刊如《统计研究》等,主要反映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情报性期刊主要是各类文摘及复印资料。 ⒋档案类来源 档案是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包括年鉴,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 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信息密集性工具书,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 学术会议文献包括学术会议报告、纪要、提交的论文,能反映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与成果,代表研究发展水平,是研究者的重要资料来源,应该注意搜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后为取得某种学位而撰写并提交的科学论

文献信息的整理方法

文献信息的整理方法 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包括通过检索刊物、计算机和通信手段,一次文献信息调研所得的文献常常数以百计。这些收集到资料应该先加以整理,然后再加以利用。文献信息整理的方法一般要包括文献信息的阅读和消化、文献信息可靠性的鉴别,文献信息的摘录和组织编排。 (1)文献信息的阅读和消化 阅读和消化文献的一般顺序为:主题相同的中外文资料,先阅读中文资料,后阅读外文资料,有助于理解内容,也能加快速度;同一篇文献既有文摘又有原文,先阅读文摘,后阅读原文。根据文摘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需要索取原文,以节省精力和时间。同一类文献既有综述性文献,又有专题性文献,先阅读综述性文献,后阅读专题性文献,有助于在全面了解课题的基础上对专题文献做出选择;同一主题文献发表时间上有先后的,先阅读近期的,后阅读早期的,这样有助于了解最新水平和发展前景。 消化文献的一般步骤为:先粗读或通读,后精读。粗读用以初步确定资料的取舍。粗读时,短文可全读,长文可只读摘要、引言和结论,以求其梗概。通读用以掌握课题的概貌,因此可以选择综述和述评文章,对重要论点、核心数据随时做—下笔记。精读用以消化重点文献,因此精读的文章常常是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专论。精读的笔记内容除了文章著

者的观点、结果以外,甚至可以有自己的评论,以作分析比较。精读的文章,如果是外文资料,则先须摘译、或全译,以求准确理解。例如:如果是一本书,应先阅读内容提要、前言,再浏览目次表。若发现其中确有需要仔细阅读的章节,然后再进一步精读。如果是一篇论文,应先读标题、目录、文摘、前言和总结,浏览图表。若发现有价值的章节,再仔细阅读。 (2)文献信息的鉴别与剔除 * 来源鉴别对所收集的文献信息,应作来源国、学术机构、 研究机构的对比鉴定。看是否出自发达国家的著名学术机构或研究机构,是否刊登在同领域的著名核心期刊上,文献被引用频次多寡,来源是否准确,是公开发表还是内部交流。对那些故弄玄虚,东拼西凑,伪造数据和无实际价值的资料,一律予以剔除。 * 著者鉴别对所收集的文献信息的著者应作必要的考证,看 该著者是否是本领域具有真才实学的学者。 * 事实和数据性信息的鉴别主要是指论文中提出的假设,论 据和结论的鉴别,应首先审定假定的依据、论据的可信程度,结论是否是推理的必然结果,实验数据,调查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于那些立论荒谬、依据虚构、逻辑混乱、错误频出的资料应予以剔除。 (3)文献信息的笔录与卡片

社会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社会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要依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如调查总体的性质、样本规模的大小、调查的目标和重点、调查课题完成的时间要求等等。社会调查中资料收集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特定的优点和不足,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的条件和场合。比较常用的有: 一、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访问者直接向被调出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某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主要用于研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访谈法有两种基本类型:个别访谈,是指访谈对象是单个人情况下的访谈;团体访谈,即是多人同时作为被访对象参与访谈,由调查者搜集资料的方法。 访谈法的优点是(1)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2)适用范围比较广;(3)回复率比较高;访谈法的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调查者受调出者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在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包括关键问题的准确措辞以及对谈话对象所做回答的分类方法。(2)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要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3)访谈所提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记录也可以用类似下列表格整理谈话材料。 二、观察法 在社会学的所有研究方法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所谓观察法,就是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地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法。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观察的类型很多,依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

资料搜集的原则与方法

资料搜集的原则与方法 知道去哪儿查找资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必须了解怎样找到文献资料,这就牵涉到原则与方法的问题。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如何不迷失于浩瀚的信息大潮,排除那些相对而言价值较小的资料,尽快查找到对自己最有用的资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原则与方法。 一、资料搜集的原则 迅速地获得准确、完整、充分的情报是搜集文献资料的总要求。迅速,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能够提供及时的情报。准确,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资料,能够针对特定的需要。完整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能够提供全面的情报。这就要求搜集的文献资料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全面,并非无所不包,而是要反映有关学科或有关课题的全貌,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系统,就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能反映有关内容来龙去脉的发展历程。充分,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资料具有多样性和较高的累积性。多样性指的是文献类型、形式、性质和学科的多样。 与上述总要求相联系,搜集资料应遵循下列四项原则: 1.逆时性 也称回溯性。即在搜集资料时,首先查对最近的8—10种参考资料。这是因为,①这些资料是最新的,反映了该研究问题的当前思想动态;②最新的参考资料中会有最新的书目目录,便于研究者从中了解从事相同或相似课题的其他研究者的课题。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参考资料反复出现在同一目录中,那就说明很值得查阅。逆着时光“隧道”搜集资料有助于全面把握研究问题的进晨情况。 2.全面性 查阅文献资料怎样才算是“足够”呢?文献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查阅文献的目的。换言之,就是所搜集到的资料要能反映研究问题的全貌,揭示其本质。 3.选择性 这是指要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剔除无用的资料,挑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有选择与全面性并不是相对立的,选择性是就文献资料的价值而言的,而全面性则着重强调资料的内容是否能充分反映研究问题的实质。 4.直接性 这指的是搜集的文献资料最好是原始文献。因为二、三级文献不能像一级文献那样提供研究者研究的全貌,它通常是针对特定需要加工而成的。 二、资料的搜集方法 探讨资料搜集的方法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以最少的时间、最佳的途径,获得最满意效果的方法。查阅文献与文献检索是资料搜集的两种最为基本的方法。 l.查阅文献法 (1)查阅文献时应注意的事项 查阅文献时,应注意充分借助别人在文献资料方面已经做过的工作,特别是要善于使用索引、书目、文摘、提要,以及查阅专业文献的各种指导书。查阅时,最好循着一定的流程系统地进行,而不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确定与课题相关的内容,找关键词。然后,根据内容和关键词确定适当的材料,同时剔除无关材料。找到材料后,可以把比较重要的材料复印下来以备用。与此同时,可以对包含相关信息的材料做摘要或总结,写综述,并记下书目目录。这样就免得最后到写参考文献时再回头编目录。以这样的方法查阅文献,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在查阅文献时,要注意本学科中的空白点,以及本学科同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在这些领域从事研究,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并产生成果。当代,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综合。事实上,不少新学科都是在两门学科的边缘处生长起来的。例如管理心理学,它是心理学的

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文献不仅为选题提供依据,选题以后必须围绕选题广泛地查阅文献资料,能否正确的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关系到研究的过程、质量以及能否出成果,因此必须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了解和掌握文献的分类及其特点,是迅速有效地查找所需信息的必要前提。 一、文献的类型 1. 按内容性质分,可分为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一级文献,即原始文献,是由亲自经历事件的人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各种原著。如图书类的专著、研究报告、产品样本、论文、报刊、政府出版物、档案材料、会议文献等出版物和非出版物。这种文献是我们搞好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价值。 二级文献,指对一级文献加工整理而成的系统化、条理化的文献资料。如索引、书目、文摘以及类似内容的各种数据库等。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的特点。这种文献是十分重要的检索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三级文献,指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对一级文献进行分类后,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带有个人观点的文献资料。如数据手册、年鉴、动态综述述评等。这类文献综合性强,具有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2. 按信息载体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音像型和计算机阅读型 印刷型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出版物,如图书、报刊画册,图书,包括教科书、参考工具书、专著等,其优点是内容成熟、系统、可靠,缺点是出版周期长,内容往往陈旧。这些图书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图书目录,利用《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以及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查阅。 计算机阅读型资料是信息时代特有的信息资源,包括光盘、新闻组、BBS、WWW等,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获取方便等特点。

如何收集、整理资料

如何收集、整理资料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资料打交道。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或者是撰写教学设计、研究论文。还是我们主、参研的各级课题,都必须收集和整理资料。说到收集资料,大家都可能要笑,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经常做到的啊!比方说:好的教案收集到。好的论文我发表网上、保存在U盘上等。这些都是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大家天天做,说起来确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形成成果,以期达到学习并创造成果的目的。但是一问到收集资料的原则和要求,可能未必每位教师都答得出来。虽然各学科领域不同,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有差异,但是收集资料的技巧和动因却是相同的。只有掌握了收集资料的技巧并能使用各项资源,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才是最有效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收集并整理资料。 下面我们分七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 一、资料的定义及分类;二、收集资料的目的 三、收集资料的原则;四、收集资料的流程; 五、收集资料的方法;六、资料的鉴别; 七、资料的整理 一、资料的定义及分类 (一) 什么是资料 资料是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各种思想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一切印刷品和视听材料的统称。它通常指书籍、报纸、期刊、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产品目录、产品样本、设计图纸、实物样品、历史档案、电子出版物,如光盘、录音带、录像带,网络出版物,等等。(特征) (二)文献资料的分类 1、按照资料获取方式分为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 直接资料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感受、实验、调查而得来的。(课堂实录、问卷调查等)间接资料是指人们通过问读书籍报刊、听看广播电视及微机、因特网等各种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信息资料。 2、按照资料的呈现方式分为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教育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这里简要地介绍常见的几种。一、文献分析法(一)文献分析法概述1.含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献。它包括图书、报刊、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书面印刷品,还包括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幻灯片等形态的各种材料。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文献分析法是以现存文献记载为资料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中的文献分析法,就是以教育文献为资料,通过教育文献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2.文献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第一,能用以研究不可能或不容易接近的研究对象。第二,文献的坦白程度高,真实性强。第三,文献研究过程简便易行且费用低。第四,研究结果可靠性大。缺点:(1)文献本身存在较多的不完善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许多用于教育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往往出于特殊目的和意图而夸大或掩盖了部分事实,使文献记载偏差。第二,选择性存留和破损。文献的保存常具有选择性,有些人如名人写的文献可以得到

维护,而有些人写的文献则常常不易留存,因此现存的文 献未必就是活动现象的全部。再加之文献由于是用纸张书 写的,它们常常会有破损。第三,信息不完全许多尤其是日记、信件等个人文献,不是为研究目的而是为私人目的而 写的,包含有一些研究者所不熟悉的关于某些事件的知识,这对于缺乏经验或缺乏有关事件知识的研究者来说,信息是不完全的。第四,限于言语行为,即文献提供的仅是关于 一个回答者的言语行为,而不提供关于回答者非言语行为的直接信息。(2)文献收集困难。文献由于具有记载偏差、信息不完全和选择性存留、破损等局限,致使文献的收集 存在困难。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客观事件根本无信息记录,无文献可资利用。除此之外,许多文献由于种种原因而不 能公开,难于收集。(3)抽样缺乏代表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下描述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献资料,有些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容易以文献资料留下来,而有些人的则很难,因此文献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优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观念,而很少反映劣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这 实际上是一种抽样偏差,缺乏代表性。(4)文献的整理和编码困难。各种文献由于撰写目的不同,研究对象各异,内容千差万别,又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文献资料的分类 整理和对比都十分困难。此外,文献一般是用文字而不是 用数字记载的,难以使之数量化。3.文献分析法的功用文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教育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这里简要地介绍常见的几种。 一、文献分析法 (一)文献分析法概述 1.含义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献。它包括图书、报刊、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书面印刷品,还包括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幻灯片等形态的各种材料。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文献分析法是以现存文献记载为资料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中的文献分析法,就是以教育文献为资料,通过教育文献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文献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 第一,能用以研究不可能或不容易接近的研究对象。 第二,文献的坦白程度高,真实性强。 第三,文献研究过程简便易行且费用低。 第四,研究结果可靠性大。 缺点: (1)文献本身存在较多的不完善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许多用于教育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往往出于特殊目的和意图而夸大或掩盖了部分事实,使文献记载偏差。第二,选择性存留和破损。文献的保存常具有选择性,有些人如名人写的文献可以得到维护,而有些人写的文献则常常不易留存,因此现存的文献未必就是活动现象的全部。再加之文献由于是用纸张书写的,它们常常会有破损。第三,信息不完全许多尤其是日记、信件等个人文献,不是为研究目的而是为私人目的而写的,包含有一些研究者所不熟悉的关于某些事件的知识,这对于缺乏经验或缺乏有关事件知识的研究者来说,信息是不完全的。第四,限于言语行为,即文献提供的仅是关于一个回答者的言语行为,而不提供关于回答者非言语行为的直接信息。 (2)文献收集困难。文献由于具有记载偏差、信息不完全和选择性存留、破损等局限,致使文献的收集存在困难。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客观事件根本无信息记录,无文献可资利用。除此之外,许多文献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公开,难于收集。 (3)抽样缺乏代表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下描述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献资料,有些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容易以文献资料留下来,而有些人的则很难,因此文献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优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而很少反映劣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抽样偏差,缺乏代表性。 (4)文献的整理和编码困难。各种文献由于撰写目的不同,研究对象各异,内容千差万别,又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文献资料的分类整理和对比都十分困难。此外,文献一般是用文字而不是用数字记载的,难以使之数量化。 3.文献分析法的功用 文献法研究是教育研究中一种基本的方法,它贯穿教育研究的全过程,从研究问题的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