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一)引言

关于意识形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得解释较为祥尽,也较为客观,它解释为“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得一种形式.其中实践得因素与理论得因素具有同等重要得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最早采纳‘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名词是法国革命时代得一位名叫a.l.c.德斯图.斯.特拉西得哲学家,他用那个名词表示他所称谓得‘观念科学’,与那些解释性得理论,体系或哲学是有区不得,它是一种负有使命得科学;它得目标在为人类服务,甚至挽救人类,使人们摆脱偏见,而为理性得统治作好准务.”这所以是对意识形态较为狭义得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进而归纳出它五个方面得特点:

1、它包含一种关于人类经验和外部世界得解释性得综合理论;

2、它以概括、抽象得措词提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得纲领;

3、它认定实现那个纲领需要斗争;

4、它不仅需要讲服,而且要汲取忠实得信徒,还要求人们承但义务;

5、它面向广阔群众,但往往对知识分子授予某种特别领导任务[1].

广义讲来,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社会中所盛行得、具有强势得思想形态都可泛称为意识形态,如形形色色得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各种流派得社会主义.较之于古代、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争端,如中东、两伊纷争,东欧得民族争端,都可归并为意识形态之争[2].意识形态得广义定义,似可暂定为: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得、被强化得思想形态.wM在社会中占主导得思想形态意指已形成稳定势态,在社会上已广为推行得思想,而且具有完整得一整套理论体系表述方式.它被强化得方式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教育机制、或采取极端得武力形式强迫同意等.在特别情况下,诸如战争、灾难之时,意识形态起到凝聚人心得功用,这是其他一般思想形态所望尘莫及得,这种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会起到良性作用.而在通常得、一般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强势得思想形态,负面得作用是:它也会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群得意识深处等角落,从而对各类具有相对独立存在得价值体系造成极大侵害.从常识看,每一个社会中都具有相应得意识形态,它既能够来自于传统文化、思想,也能够从其他来源获得,它也是是社会赖以凝聚、团结得思想倾向、动力,但本文得意识形态除了包含这一点,更重要得是意指具有极权倾向得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在现代社会盛行得经济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经常跨越出自身界限,侵犹进其它领域.前苏联三十年代得大清洗运动、希特勒在法国掀起得排犹狂潮、美国得麦卡锡主义、法国六十年代得学潮运动某种程度上都可视作这一类强化得思想形态侵蚀、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内所造成得后果.在我国,自1958年大跃进伊始,成为强势得政治意识形态一直在各种学术思想、社会思潮和艺术门类中占君临地位,它所造成得巨大破坏力早已有目共睹、无需多讲.那么,这一类强化得意识形态必定有其历史得源头. (二)意识形态得起源

英国数学、科学哲学家、罗素得老师诺斯.怀特海讲过一句关于思想史极其精辟得一句话,大意是西方哲学基本上一系列关于柏拉图哲学得足注[3].柏拉图得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既是西方政治思想得源头,又是最早而又最完整得极权主义理论[4].对此理论得梳理远非本文所能做到,它得理论其结论可大意表述为:国家本身是至高无上得,凡于此有利得情况便可行,反之应该禁止.柏拉图据此构建了一个“理想国”,在那个完美得“理想国”中,国王,即最高统治者是什么人呢?

柏拉图得回答是“哲学家国王”,因为只有他才明白得“理念”得隐秘,明白得永恒不变得原则,洞悉万物得本质.什么原因在柏拉图得理想中,哲学家应做为国王?答案是:柏拉图得思想决定了如此得安排,柏拉图得思想中,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得世界,而尘世、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得影子或摹本,但在尘世之中,能够感知、洞察到真正理念世界得唯一一类人,确实是哲学家,他能够看到普遍化得真理,能够知晓理念世界得存在.在那个国家中,艺术家乃至音乐家没

有地位,假如有得话,那么它们也是用来鼓舞士气或凝聚人心得,假如只有愉悦、游戏得功用,那么就应被从国家中清除掉[5].这种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就可表述为:对占统治阶级地位得一切文化活动,必须设立审查制度,并进行有效而不断得宣传,以模造和统一他们得思想;对教育、立法和宗教得一切改变都必须加以防止或压制.以常识眼光看,这种理论所以有些走极端,但千百年,很多胸怀大志得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一再受其诱惑,通过各种方式阐释它、继承它、发扬它,留下很多这种理论得摹本,必须承认,这其中有一些极粗疏,而有一些却通过精心构造,十分精巧而具有极大煽动力、号召力,它们正是现代盛行得种种意识形态理论得来源[6].黑格尔得艺术史思想渗透了柏拉图理论思想得痕迹,这种思想力图从历史得现象中推论出一种绝对得先验之物,透过错综复杂得现象去把握绝对精神得流变.把某一类艺术或某一类音乐视为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得代言物、代表,这正是艺术或音乐中意识形态得表述.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对从事艺术史得人具有极大得诱惑力,它力图从复杂多变得艺术进展过程中理出清楚得线索,关于划分线索,统观整体得确不可或无,但它无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究特定情境中得艺术事件和作品[7].却衍生了许多空洞得话语.音乐美学及中外音乐史研究中,由于长期受制于此类意识形态,长期以来不仅导致提不出重大得原创类咨询题,而且还导致了一些伪咨询题得提出,而从逻辑角度看,从一个假咨询题或伪咨询题是引不出真答案得,如“中国音乐应走向何方”、“中国特色得民族音乐应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音乐”等等.一个闻名得例子是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在国内得许多音乐史书中、音乐观赏类书籍中大都把此曲与列宁格勒保卫战联系起来,且绘声绘色,逐段解释,但据最近重印、首次公开发行得《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中,肖斯塔科维奇自己却回忆:“《第七交响曲》是战前设计得,因此完全不能视为在希特勒进攻下有感而发,‘侵犯得主题’与希特勒得进攻无关.我在创作那个主题时,想到得是人类得另外一些敌人……我得交响曲大多是墓碑……”[8].这本据记录者伏尔科夫所讲,在这本每一章都有肖斯塔科维奇签名得回忆录中披露了在斯大林时代政治意识形态重压下,音乐家得处境和所遭受得从肉体到精神上得压制,值得所有从事音乐学工作得研究者深思,但至今在中国音乐思想界却少有回响.中国情境中,尤其是音乐思想、方针中意识形态得妨碍得另一源头,便是前苏联极左艺术理论.尽管这一派得理论在今天早已被从各个方面加以批判,但其留下得妨碍仍存在于许多人得心中,在意识形态妨碍最为严峻得音乐学研究领域,还极少有人触及那个“元咨询题”.

正象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得事物一样,中国情境得意识形态除了有源自西方思想中得源头之外,它在中国之因此长盛不衰,也有其中国思想文化中得以生长发育得温床.那个温床得起点似应划在西汉董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后.在此之前,儒家应该讲只是个松散得民间性思想流派,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中,它有时略占上峰,有时又隐没不现,还有时它甚至不是最为突出得一员.在孔子得言论记录《论语》之中,充满着各种常识性得论点,同时也带有一种怀古倾向,对音乐得态度,既有“移风易俗,其善于乐”得功利主义观,观点,又有“三月不知肉味”得个人化观点,同时还有偏激一些得如“放郑声”得论点.总之,先秦儒家在音乐趣味上倾向于正统、怀旧,儒家在其理论上偏重于强调“关系”,重群体,重阶层,轻个人.西汉之后,儒家一跃而成为官学,通过强化得儒教,原本便具有强烈得功利性,入世性,成为官方得“儒教”之后,重“集体”或“集团”而轻个人或“个体”得一面得到强化,它得理论在许多方面被视为“绝对”而不能更改,孔子也一跃而成为“素王”,在此之后,儒家学讲历经每一代后继者得阐释、注释、理解,从而成为中国历代知识阶层得深层意识形态,也能够称之为“文化心理”.它与西方意识形态思想得契合点差不多有:

(1)整体主义-整体大于部分,整体重要性强过个体;

(2)民族或国家、“集团利益”大于个人、个体;

(3)重权术-即重权力得集中与分配秩序.

从现代得角度看,这些特点都具有传统社会思想形态特征,在传统类型得社会中,知识和

利益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他们作为既得利益得获益者,为了维护氏族、部落或城邦得整合性,必定要借助于整体性观念,并使这一观念神奇化、神圣化,拒斥任何意义上得变化,维护被神化得等级次序.当传统类型得社会面临解体得危机时,这一类整合性观念便一再得到强化……我们差不多看到,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上有其源起,这足以讲明它得源远流长,但在二十世纪它难道愈演愈烈,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人,前苏联斯大林主义时期知识分子,艺术家等残酷迫害,以及中国文革之中对文化、思想得极端仇视,虽有许多揭露性、研究性文章,但大都针对意识形态得公布者、创立者,却对其具体行动得实施者-群众或人民抱以同情或开脱,并以“受人利用”“蒙蔽利用”而不予质疑,但实际上,意识形态理论形态中维护整体性得一面所笼络得正是很多社会中缺少自我意识得大众,这也正是它施以权术得隐秘.正是千千万万由个人组成得“群众”“人民”具体实施了许许多多残酷得行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实践纲领,它唤起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存在得原始欲望.意识形态理论对其异端得镇压,全然不输于历史上得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或焚书坑儒,由很多个体组成得大众深深受其诱惑,那么这些种种强势意识形态理论能在许多人心中激起狂热,除了历史文化得传承因素,时刻因素之外,还有超时刻得心理起源.意识形态在心理上得起源,从人类学方面看确实是原始部族得居民或早期人类社会中得人们对宇宙万物得神化或魔化,这其中也包括对音乐、绘画、文字等艺术得神化心理,即给予音乐、图画等艺术以魔力[9].

古希腊音乐理论中;尤其柏拉图理论中关于禁上某种类型音乐得讲法、中国古代儒家得“放郑声”,墨子理论中得“非乐”,直至二十世纪纳粹德国和斯大林时代禁止犹太人音乐得官方规定,既有其理论形态本身得缘故,更有其更普遍意义上得心理起源.人们普遍对音乐、艺术既敬畏其奇妙,又仇视其力量,既兴奋它们能妨碍情感,又恐惧它们能麻痹斗志,意识形态理论中得艺术功能讲恰好投合了这种心理,这也是现代意识形态艺术理论得重要心理起源.相关于几百万年得人类原始时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得时刻极为短暂,人类心理中存在得神化事物得情结历经宗教意识形态而至现代得思想意识形态而保存至今,甚至还要一直存在下去.

由此观之,音乐救国论与音乐亡国论起因于同一源头,正在于它们共同夸大了音乐得魔力,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塞壬王歌声得传奇,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黑色星期五”和种种对音乐得神化传奇,都足以作为佐证. (三)意识形态理论得特点

作为强势得思想形态理论,它之因此投和人心,广泛对社会生活和每一个体进行渗透,妨碍艺术理论得进展,侵入许多相对独立存在得价值系统,正在于它自身具有十分鲜亮得特征,尽管存在着种种意识形态,它们能够千差万不,但至少有三个特征是它们所共同具有得,这三种特征形成大多数意识形态得特点,使其具有其它哲学理论,文化理论所不具得坚实性.

首先是整体主义.当黑格尔把思想得运动归结为回归理念得运动、当国家主义者把国家做为一个有机体、当极端得民族主义者强烈排斥异族“不纯得血液”时,他们是在用整体主义得思维把复杂得社会结构,思想流变,不同个体千差万不得形态简化成抽象得实体,名词.这得确让人产生一切都一目了然得幻觉.把艺术史上纷纭多变得进展简化成清楚明了得公式,得确非常有诱惑力,但这却让我们不记得了另一端,那确实是:艺术史得主体是艺术家本身,而不仅是某种民族或风格得混合整体[10].意识形态得执行者在建立艺术审查机构时,奉行得也是整体主义,正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讲,“为了国家得利益”,个人必须让步.现代社会则以“人民得利益”“民族得利益”“政党集团得利益”等等理由取缔或推行某类音乐、书籍,乃至异类思想.

其次是历史决定论或历史主义.它得要紧思想可表述为:历史得运动有其方向、趋势,而且这趋势、方向不以人得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艺术史中它往往以艺术进化论得形式出现,正象有体生物得进化一样,音乐体裁,形式也有以简单到复杂得进展得趋向,从中国许多地点音乐得进展一直到西方音乐中奏鸣曲式得进展都可见出进化论得运用,但简单得套用生物进化论,却忽视了艺术本身独立得审美价值、人文价值.进化论泛滥在艺术史研究中起始于十九世纪

达尔文进化论,生物进化论随着十九世纪社会运动得进展,逐渐成为强势得意识形态,渗透入许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以及艺术史之中.德国音乐学家保罗·贝克在最近一本通俗音乐史中开宗明义讲:“历史是一幅展示人类生命历程得画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任何时期得音乐都完全平等,而且能够反映音乐制造者得性格特征.艺术形式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这是我们研究音乐历史得差不多观点.”这段话能够让我们深思音乐史、艺术史研究中隐藏得意识形态因素究竞有多少.

意识形态第三种特征,便是它所宣称对科学主义得信奉.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理论自身得科学性,这种以科学性、或唯科学论、以科学得周密为准绳得倾向源自于西方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由于近代科学进展迅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科学得严密性和客观性衡量各类理论和规范.直至当代,仍有大多数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强调自身理论得科学性.以科学性去衡量理论自身得严密、逻辑一致,自然可不能有错.然而意识形态理论强调自身科学性,实际上是把科学等同于某种绝对得,不可争议,不可辩驳得权威性.这种误解源自于十九世纪人们对科学得理解,现在我们认识到,科学理论也要通过证伪,同意检验,科学之因此在那个时代取得飞速得进展进步,正在于它经受了最苛刻,最严密得检验,而科学得方法便是经由最严格得批判所操纵得解决我们咨询题得试探性尝试[13].科学得成长正在于它迅速更新得能力,我们对科学自身得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在中国,逐步摆脱传统意识形态外衣得马克思主义也承认其自身也在进展、汲取其它合理因素,扬弃掉原本残存得不合理部分,这才是它自身真正具有科学性得标志.回到前面,我们看到,意识形态理论一方面误解了科学得性质,另一方面又亮出其科学性,凸显其权威性,拒绝任何角度,任何意义上得证伪和辨驳,变成现代意义得神话,这又是古老得极权主义理论、一元论在现代得翻版.

(四)意识形态得危害和艺术(音乐)得特别性意义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强势思想形态,它势必要求进入宽阔多变得社会生活和每一个单独得个体思维之中,但我们回忆往昔,德国得排扰主义对门德尔松等犹太人音乐家、艺术家得抵制,俄国(前苏联)对犹太人音乐得排斥四五十年代日丹诺夫对苏联音乐家艺术家得迫害,中国文革期间对德彪西、瓦格纳等“腐朽没落得资产阶级音乐家”得大批判、纳粹德国对非我族类得犹太人思想家、艺术家得屠杀、查禁等基本上以意识形态得强势思想介入音乐艺术领域得直截了当或间接恶果.我以为我们一般知识分子,尤其是从事音乐学或艺术史研究得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专门是政治意识形态,对音乐、艺术等相对独立得价值形态侵害得直截了当后果,便是使其对象本身成为其附属品、依附之物.意识形态用先在、先验(也确实是不可证伪得理论)得思维定式来框定艺术得功能、作用,而无视音乐、艺术自身相对独立得规律,对其自身得健康而多元得进展造成极大损害.

假如有足够得认识,我们应能看到,而且应该能认识到,组成社会得三大系统、政治、市场、文化必须保持相互妨碍,但更要相对独立得关系.专门是在我们得国家正在形成得市场化趋势(这是继政治意识形态之后又形成得一种强势语语,一种新得意识形态语言).所以,在音乐艺术相对独立得前提之下,市场化会极大促进音乐艺术得繁荣和兴盛、传播和进展.然而一个健全得社会,绝不仅仅靠市场机制分配知识和艺术.举众所众知得例子,美国一年一度得电影艺术学院奖,假如客观地看,它更多得着眼点是那些取得艺术与市场价值相对平衡得影片,而置某些标房收入极高而艺术性差得影片而不顾.假如一味听任市场机制,让它得标准膨涨到极端,那么如此带来得危害和恶果并可不能小于大跃进或文革期间极端政治化带来得对艺术、知识得损害.在并不太遥远得过去,我们曾经犯过把政治标准与音乐文化价值等同得错误,而今却走到另一极端,即把市场价值与文化价值完全等同起来.音乐,正象人类任何得文化制造一样,它在人类价值系统中自有其自身超越其生存得价值地位,它既被很多个体得心灵所感受,又提供了为它所化得人超越现实生活得理想和生存动力.然而当如此一种相对独立得价值屈从或臣服于另一类完全不同得价值观念之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因为这将对音乐、对任何一种门类

得文化艺术造成深深得创伤.在我们日趋进展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大背景之下,音乐艺术得繁荣与多样,其前提既不在于完全走向市场,也不在于依附任何一类权力集团,更深一层得前提应是它自身独立存在得价值得到承认,其二便是音乐艺术自身得多元化、多极化,从任何一种强势意识形态系统中走向相对独立.在以往,我们曾走到音乐政治化得极端,八部样戏,一本语录歌;而今却大概走向另一极端,在艺术市场化得意识形态口号之下,将一切都拿到市场上去衡量其价值,但其结果并未形成音乐艺术多元化得繁荣,却造成低劣得流行音乐,大众卡拉ok得泛滥,严肃音乐得品质也日益下落.把文艺团体和音乐院校片面、极端地推向市场,这背后不仅是商品经济得强势意识形态,事实上它也是社会得治理者在推卸自己得责任.音乐艺术得多元化真正得动力应来自于思想得多元化,没有思想便无从拿出真正象样得作品,事实上这也正是我们日趋疲软和苍白得流行文化得教训之一.

我们得文化传统以及长期以来推行得政治意识形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确实是重集体、集团、轻视个人和独立得思想,我们许多人,对现代社会中民主制得理解也大多仍停留在“少数服从多数”得水平上,极端之时甚至以国家、民族得名义去压制个人制造.在市场经济得今天,这种传统思维形态也披上一层新得外衣,以“大众”“多数人”“群众”等名义去推行强势意识形态,造成品质低劣得流行艺术、流行音乐大肆泛滥.

我们应该明白得常识是,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在推进文化、进展艺术得主体,既非某一种集团和利益团体,又非抽象得民族国家,而是富于制造力得个人,正是很多这些有独立个性、富于天赋得个人才真正去推进了音乐及一切艺术水准,只有营造一个同意他们生长得大环境,建立一种宽松得制度性构架,把意识形态得直截了当、间接渗透减到低程度,才能便其走向真正得百花齐放.争相辉映得局面.

从事音乐学研究得人,正如其它从事理论工作得知识分子一样,其制造性不仅在于解决什么咨询题,而更在于提出什么样得咨询题,在我看来,意识形态与音乐得关系正是如此一个咨询题,而且是一个元咨询题,任何从事音乐研究得学者迟早都会遇到它,我们应该正视那个咨询题得存在,并尽量做出自己得回答.作为知识分子得一种,音乐学者假如缺乏对思想史,对社会现实得关注、了解,缺少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得人文精神,缺乏对除物质之外更深远得精神生活得追求,那他非常难配上知识分子得称呼.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注释:

1,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参见《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杨灏城、朱克柔主编,人民出版社

3,参见《科学与近代世界》,怀特海著,商务印书馆

4,参见《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波普尔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5,参见《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

6,参见《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波普尔,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7,参见《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奇著,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8,参见《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口述,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叶琼芳译,花城出版社

9,参见《关于艺术家形象得传奇,神话和魔力》,克里斯、库尔茨合著,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0,参见《图像与观念》,范景中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11,参见《理想国》,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

12,参见《音乐得故事》,德国保罗·贝克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13,参见《猜想与反驳》卡尔·波普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书目: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朗格著

《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伏尔科夫记录

《西方音乐史》,格劳特著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波普尔著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奇著

《美学》,黑格尔

《图像与观念》,范景中

《永恒得旋律-音乐与社会》,布劳考普夫

小学音乐歌曲《小螺号》教学案例与评析

让情感和美育融为一体 —人音版小学音乐歌曲《小螺号》教学案例与评析关键词: 情感美育融为一体 [背景会析]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将给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农村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因此,让学生的情感和养育融为一体,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受传统音乐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农村的音乐课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现在就以《小螺号》这首歌曲为例,来谈谈农村音乐课的新歌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了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我们上音乐课,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感受、体验、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音

乐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方案] 一、以情激趣——发现美 (多媒体配乐展示:汹涌澎湃的大海以及海边的景物……)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画面: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有一位身穿短袖短裤的健壮小男孩儿,在海风的吹拂下,吹着螺号,似乎在等着出海的亲人回家……同学们,看了画面,你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小螺号》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窄,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住,然后,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状态中了。 二、以情示范——感受美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优美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那么,现在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生:(齐)想听老师给我们唱一遍《小螺号》这首歌。 师微笑着点头,有感情地边弹边唱,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 [点评]音乐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作者带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进行创作的,因此,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音乐作品,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心放到作品中去,让自己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情感具有感染性”当教师用激昂的感情,声情并茂地开始范唱或范奏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就会随着教师学习新知。

小学音乐案例分析(1)

小学音乐案例分析《爱劳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去音乐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议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在这一课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培养了学生在亲身体验模仿过程中,不断探究的主动学习。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地教学氛围。 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一会音乐、表现音乐。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放音乐、师生同做律动表演《拉钩钩》,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师于学生们拉钩钩,音乐课在轻松愉快中开始。 分析: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主体,师生互动,教师应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去理解学生,让学生随歌曲旋律自由律动表演,放松学生心情,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时间很短,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教师变得亲切,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接着: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轻快的情绪并表演。

(1)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歌,歌中唱了一个 很有意思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 2、观看多媒体《三个和尚》学生神情专注。 3、歌曲听完,同学们举手讲故事。 4、师再次放音乐。 5、师:我们听的这一首乐曲中是怎样用约起来描述《三 个和尚》这个故事吗? 6、师:同学们能听出有几种乐器来代表这三个和尚? 7、师介绍。三个和尚音乐及代表乐器音色。 8、再次听乐曲,请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对象,合上节 拍,随音乐表演,(用自己创作的动作来表现) 分析:一年级学生无论钻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带有幼儿的特征:行动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等倾向; 且容易被感染,通过播放多媒体展示,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讲故事、发挥思维能力、想象力。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就由讲故事开始,慢慢学习的也学习了乐曲中所用的乐器。并随乐曲即兴表演,编配动作。主动地曲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 其次:以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 1、复习已认识的节奏(卡片)教师扫地,请学生听

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音乐英译为POP MUSIC,意为时髦、现代、时尚的音乐。众所周知,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尤以欧美国家的流行音乐最发达。其范畴所指极其广泛,在器乐方面,它包括诙谐幽默的轻音乐、爵士乐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配乐等,特点为: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风格风趣轻盈,色彩丰富,织体简练,乐队编制规模一般不大;在声乐方面,曲调顺口,歌词生活化,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演唱者在风格上自成一格,发声方法各不相同,不受所谓声乐规范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自由不羁,自然亲切。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并被之接受。在此,我们主要谈谈声乐方面。 欧美流行音乐的种类及发展 欧美流行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科学的风格体系,而且具有其娱乐性和商业性,影响最大的如爵士乐(Jazz)、乡村音乐、摇滚乐、Hip-Hop、R&B等,都起源于黑人音乐。 1、爵士乐 爵士乐起源于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其主要来源是布鲁斯——“蓝调”英文Blues的直译。蓝调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其中混合了在教会中类似朗诵形式的节奏及韵律,其原意是哀怨、忧郁的音乐,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歌词内容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每段歌词采用AAB的结构曲式,节奏常为慢4/4拍,音阶使用降三音和七音。并较多使用切分节奏。演唱非常自由,演唱者可以根据演唱内容模仿一些其它日常生活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者的情绪。伴奏乐器一般有吉它、班卓等,后来逐渐加入其他乐器。爵士乐自诞生以来,风格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发展又经历了农村布鲁斯、古典布鲁斯和城市布鲁斯等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爵士乐比较简单,后来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们的参与,使得专业音乐创作技巧与爵士乐的创作相融合,才逐渐发展成比较复杂的结构形式。尽管如此,以黑人音乐为基础的爵士乐特点依然存在——连续的切分节奏、特殊的乐器音色以及演奏法和表演上即兴性等。 2、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最早叫山区音乐,该音乐形式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地区。它是英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带有许多英国民歌的风格。其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后来又受到其他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再后来流行全美国,才被称作为乡村音乐。乡村音乐形成的初期,其风格带有些许的乡土气息,歌词内容涉及家庭、恋爱、流浪、宗教等,其歌曲带有一定的叙述性和分节歌的形式,音乐伴奏常用小提琴、班卓或吉它等。 3、摇滚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声乐器的出现以及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流行音乐注入了丰实的乡村音乐和一些其它民间音乐的新鲜血液,促进了摇滚乐的发展。此时电影《一堆混乱的黑板》片中的主题歌《震动、嘎嘎作响的摇滚》迅速窜红,标志着后来风靡世界的摇滚乐产生。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舞蹈节奏,由爵士鼓奏4/4拍中的第一和第三拍,其它乐器如电吉它等奏第二和第四拍组成。 4、Hip-Hop 流行音乐包括了所有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它是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

中国歌曲特色分析

中国歌曲特色分析 一、根据古诗、词及近现代诗创作的艺术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律发达的国家,诗词的历史渊源流长,数量庞大,仅唐代 一朝,就创作了近5万首诗,名家辈出。所以说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而作曲家在选择古诗或名诗进行音乐创作时,自身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学 功底,从形式上把握诗歌的结构、句法语气、节奏、合仄押韵,对内容 有深刻的情感领悟和共鸣,而且还应有很高的艺术创造能力,能够选择 恰当的音高、节奏、音色、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将诗歌、旋 律与钢琴伴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完整、统一、和谐的艺术形式。我国的作曲家根据一些著名的诗词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下面仅举 三个实例(谱例略)。 1、黄自根据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创作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年少万兜鍪,/满眼风光北固楼,/坐断东南战未休。/千古兴亡多少事?/ 天下英雄谁敌手?/悠,悠,/曹刘。/不尽长江滚滚流,/生子当如孙仲谋。词的上片即景抒情,通过眺望神州抒发了作者对千古兴亡的感慨,下片 表明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及抗金北伐的决心和对中原的怀念。 黄自在音乐的创作上主要运用欧洲传统技法,使旋律与语言紧密结合, 为了表现歌词中宽广的气势,旋律多处出现了大跳跃。钢琴伴奏将旋律 与丰满的和音组成音型,右手均匀的三连音节奏从引子开始就使作品充 满了稳健而深刻的内蕴,充分抒发了词作者的壮志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涉江采芙蓉》是罗忠熔根据古诗创作的,作者运用了20世纪十 二音序列技法,是中国古诗风格与现代创作技法相融合的范例。涉江采 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 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欲终老。/歌词通过对芙蓉、芳草的描写把人 带入时空隧道,好似回到从前美好的境界中,不过长路漫漫,同心而离居 又让人回到现实离别的忧伤情感之中。充分地表现了一位长者对远方 亲人的思念之情。歌唱旋律部分与钢琴伴奏部分都是由基本序列及它

小学音乐小白船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小白船》案例分析 郭春燕 一、问题描述 新课程的实施与普及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原本有些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但不得不承认在这热闹的表象之下却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们竞相开出别出心裁的公开课,以展现自己的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才华,而常常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第一关键对象的作用。时代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张扬以空间,个性已成了21世纪的代名词,每个人都追求着个性,当今的学生可不像以往一样只会让老师牵着走,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甚至在公开课中他们也会毫不收敛地展现着另类的个性,可我们教师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教学时常常一味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教学情景中而较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课例《小白船》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2、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通过听唱形式学习歌曲。

3、在节怕、分句结构、歌曲与器乐形式、中外间乐风格等的比较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感知音乐要素。 教学准备: 1.教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音乐第六册尹史荣作曲的《小白船》。 2.一张满月和一张弯月的图画。 3.奥芬巴赫的《船歌》(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4.自制的一支“活动音符”(用一根竹棒在共顶端粘贴一个和黑板+上五线谱符头同样大小的圆片,表示间符)。我用一个教学研究课例,试图发掘教材内涵,加大教学容量,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审美体验通道。具体做法如下。 1、看图说月亮 教师出示满月和弯月的图画,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吗?”学生争先说了中秋节吃月馐和关于玉兔、桂花、嫦娥奔月的传说,等等。教师赞赏:“同学们知道得真多。 大家知道吗,毛主席写过的一首有名的诗词也借用了我们的民间传说。说的是两位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他们轻轻扬扬地飞到了天 上,这时”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在万里长空为烈士他们献舞,多么美好的想象啊!好,现在我留一个课外作业,请同学每人回去收集一个或者自己创编一个关于月亮的美丽故 事画在月高上,下次上课时我们来展示交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挑选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在此过程中,只是我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欣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音乐以声音为媒介,从而体现出其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人们的情绪起激发作用,因此,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 六、音乐是一门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以塑造自己本门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一定的内容”。[6]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它既看不见,又不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只是一种依靠人的听觉才能被感知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所以说音乐这一门类的“形象”是比较特殊的。当然,由于音乐最擅长的是抒发情感,抒情手法就成了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最主要手法,因此,音乐的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们在音乐营造的情感气氛中,产生了自我情感的跌宕起伏,使精神世界在某些方面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并从中受到熏陶。所以,音乐一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审美需要,进行教育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审美价值是音乐最根本的价值,音乐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欣赏与愉悦中实现其教育价值。3.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能更深入、更强烈地打动人,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中国古代音乐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创造的音乐,直至1840年,中国社会性质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为止,都是中国古代音乐的范围。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时间跨度大,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全部时期。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源自劳动,在劳动人民的智慧中繁衍生息,伴随着劳动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慢慢开始走向兴盛和繁荣。其中,起着最主要推动作用的便是物质生产生活基础,尤尔,可以将中古古代音乐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时期音乐、奴隶制社会时期音乐、封建制社会时期音乐。 (一)原始时期音乐 在艺术起源中,众多国内外的学者都倾向劳动创造艺术的理论说法。的确,在劳动中的生产口号、劳动工具撞击所产生的节奏,在时间的慢慢演变之下,加之人工的创作,逐步形成了最初的音乐样式。从周口店到元谋,我国的土地上早在约10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也大大促发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音乐的传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某某氏为名的古乐,如朱襄氏之乐、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等;另一类是被尊为古代帝王的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和夏禹等时代的古乐。这是的中国古代音乐已经出现了很明显得氏族为单位的音乐变现,有着明显的各具不同的音乐特征。《吕氏春秋》中曾记载:“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音乐还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多半是配合这舞蹈进行表演,多以模仿动物为题材,伴奏的乐器也只是为一些简易制成的笛、鼓等,从而达到祭祀或者祈求丰收的目的。 在原始时期的音乐,表现的简单而质朴,更多的是具有实际象征意义的类似于巫术的活动,表达上随意而具有随机性,未能形成固定的曲目。 (二)奴隶制社会时期音乐 在长达1700年的奴隶制社会中,中国古代音乐有着很大的进步。这也是伴随着劳动力的发展和阶级制度的产生而来的。物质生活的相对充盈让百姓开始有机会去创作音乐,并且,处于奴隶主阶级的贵族也开始要求又文娱生活的享乐,价值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制作出更多的乐器,而曲谱等也能较为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有着空间大的发展。 从夏代开始,音乐的功能便具有多极化,在现在发现中的夏代音乐中,很大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来颂扬功德、祭祀祖先为目的的音乐。到了商代,更是出现了带有占卜意义的乐曲出现,而到了周代,更是将以前的音乐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歌舞的主要表现对象变成了鬼神祭祀占卜活动,让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出了浓重的统治阶级色彩。 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仍然是在舞蹈的配合下进行演出,在器乐的门类上有所增加,制作器乐的材料更加丰富,制作工艺也更加精良,走向更加成熟的道路。 (三)封建制社会时期音乐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的建立开始,我国进入到了封建君主制时期。这也是中国古代史中最漫长的一页,在这一期,从不断地战火纷争到民族统一,到中原文化的兴起,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区域交融客观上大大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探索竞赛教学的音乐课堂模式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音乐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主题容: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难控制及发生意外事件等一些问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不知道各同行是否遇到过。 案例描述一: 有的同学在大家听音乐的时候窃窃私语,还有的写别学科的作业等。我都会采用“目光暗示”的方法提醒他们,效果往往也很好,孩子们有时会不好意思,有时会和我开心的一笑,赶紧收起自己的“作业”,专心听课。我还时常会为自己的这种方法暗自得意。可是今天…… 当我走进这个教室,学生就沸腾了。“音乐课是我们放松的一节课。”学生是这么想的。我站在讲台上默不做声的看着他们,直到5分钟后,才有少部分同学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都端正的坐好;可是大部分还是自顾自的翻看着音乐书,唱着“自创”的歌曲。我有些急了,怎样才能让处在兴奋状态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呢?我知道这是一个纪律有些“活“的班级,便在心里叮嘱自己要注意学生的情况。我打开了录音机,把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用最大的音量播放出来,学生们也自觉的跟唱起来,一曲唱罢,我抓住这个时机,说:“今天我们的音乐课要进行一个比赛!”学生们都安静的看着我,等着我说下去,我心中有些得意,总算是安静下来了。我继续到:“每个小组为一组,回答对一个问题或者坐得比其他组好的就奖励一个五角星,课后那组获得星星多就是冠军组,反之纪律等不好的就要扣除你组得来的星星。”很快,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的回答着问题,有次序的进行着律动,如果真有不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出现的话,同组的同学马上就警告他。我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给他们加上象征他们劳动成果的星星即可。一节课相当顺利的结束。 案例分析: 这个班级是学校有名的调皮捣蛋的班级,学生的自觉性都相当差,然而让他们在课堂上井然有序的良药竟是一颗小小的五角星,竟是我这节课要比其他组的小朋友坐得要好,不让自己组输给他们组的集体荣誉感。看来竞赛的力量不可小窥。 我意识到,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不但教师本身能省下许多组织纪律等闲杂的时间,学生也能在这种氛围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养成自觉的行为规。 案例描述二: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在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以外部活动和游戏为兴趣的特点,在上课前,我把学生分成蜗牛队和黄鹂鸟队来展开听音视唱的音乐游戏竞赛,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心得

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心得 这几周上了一节有关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的通识课,在老师的穿针引线的指导下,学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欣赏了很多好听的,耐人寻味的歌曲,知道了许多音乐方面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同时学到了很多的有关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真是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门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音乐,有它自己的所长,又有自己的局限。就是说,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所运用的声音,是从客观世界里的各种声音现象抽象、挑选出来的有组织的一群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时它还包括一些经过选择、加工的噪音。 二、音乐是属于听觉的艺术,要了解音乐的特性,必须了解声音、听觉感受和听觉表象的实质,也即从感性基础进入到音乐审美意识的全部过程。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 三、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特别是在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中表现得更清楚。一首乐曲,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发展,以及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 四、音乐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音乐通过演奏、演唱,才能为人们所感知而产生艺术审美效果。表演,应该说是音乐的二度创作。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许多有意义的内容,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在后来的课上,我们又听了许多的西洋交响乐。我觉得听这些交响乐又和传统的民族器乐不同,应该有文化的差异,而且交响乐是很多器乐一起演奏,表现出来给人复杂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当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一个作品后,我懂得了要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了解当时作者的心理状态,自己融入到当中去,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阐明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唯有与作者当时心灵和心理距离的缩短,才能真正品味作者的作品。 除了欣赏音乐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外,我们更要透过音乐思考背后深层意义。比如通过作品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一个时代的历史。而音乐给我们的更多的也是思想情操上的陶冶,培养我们高尚、健康的兴趣追求。在我们紧张大学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操的培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我们的心灵清澈明亮,生活更加愉悦美好。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分析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分析 勃拉姆斯是维也纳的音乐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曲家,那么勃拉姆斯音乐特点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看起来是极其矛盾冲突并且格格不入的,谁都不会想到古典主义交响乐会重新站会舞台,也不会有人想到浪漫主义跟交响乐会交织在一起,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勃拉姆斯的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勃拉姆斯是古典主义交响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完美结合,他严格的将自己对交响乐的理解和浪漫主义思维的理解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所以单纯的从勃拉姆斯的作品来看就像一层带着面纱的交响乐,拥有交响乐的形式,但是在交响乐的背后确实隐藏着某些东西。 听到勃拉姆斯的音乐如果感觉有些东西在指引着心里的话,那可能是对未来美好的的追求,也是对过去的深刻怀念。在勃拉姆斯的世界里,由于他对美好感情的寄托和感情的不断失落,勃拉姆斯将自己隐匿的感情宣泄在他的作品中,他的音乐是一种悲观的世界,但是这种悲观是成熟的,是自己的舍身忍让,也是将一种美好的寄托。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反应他的感情经历和自己对感情的理解,他没有在刻意追求什么,过去的总是让人怀念的,带着这种怀念,未来还是值得憧憬的还是美好的。他的作品是温润优美的,在这种温润优美

中,勃拉姆斯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来自对过去的呼喊,也是对未来的信心,但是回到生活中还是一样的循规蹈矩。 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勃拉姆斯,古典主义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浪漫主义中期的作曲家,这些看似矛盾的称号,却也真实的反应在了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国汉堡,但他一直把维也纳作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也是在维也纳逝世的,并且他大部分的创作时间都是在维也纳,是维也纳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勃拉姆斯的音乐不喜欢掺杂太多的因素,他追求简单而又纯粹的音乐形式,他的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有两部钢琴协奏曲,分别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五重奏。 除了在协奏曲方面的造诣,他在其他音乐领域也有很多代表作,比如管弦乐学院节庆序曲,合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匈牙利舞曲等等。波拉姆齐热烈崇拜舒曼对浪漫主义新音乐的见解,也无限接近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理想。在浪漫主义创新的思潮用,勃拉姆斯用自己的执着和见解开创了人们对古典主义交响乐的重新认识。 勃拉姆斯代表作体现了他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在人们热衷于浪漫主义思潮的冲击的时候,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勾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交响乐的怀念和新理解。他用自己独到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对命运的挑战,他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勃拉姆斯摇篮曲创作背景1864年的时候,勃拉姆斯当时正好在

音乐案例分析

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教学案例分析 设计思路:在浓郁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风格,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感受新缰歌曲的情绪及风格,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文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北唱这首歌。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了解王洛宾的概况,主要作品及新疆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提高表现能力。 2、难点: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 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录音机、新缰帽。 教学过程: 一、用录音机播放新疆民族《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歌词赋予的情绪的风格。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葡萄瓜果香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葳”优美的歌声 向我们传递着新疆的神奇和美丽,新疆地域辽阔,特产资源十分丰富。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美新疆 为祖国的“一块宝地”,你能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学生交收集到的材料(材料来 源:八年级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新疆的了解。) ①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

②新疆盛产的家作物。 ③新疆蕴含的主要资源。 ④新疆的民族风土人情及服饰特点。 (师生共同体验歌曲风格,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步伐。) (录音机播放歌曲)教师戴着新疆帽随着音乐律动。学生通过观看师的“微颤”、“绕腕”、 “托帽式”、“移颈”等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再一次感受新疆舞别具一格的独魅力。 三、学唱歌曲 (1)师激情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 (2)理解歌词的内涵: 播放录音机,请学生随歌曲歌词的节奏朗读,理解歌词内涵。 (3)自学歌曲 ①听录音,用“啦”模唱:听老师弹歌曲旋律一小节一小节的填词。 ②演唱,找出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速度、情绪、咬字吐字等方面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四、表现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略) 2、节奏练习(乐器敲击体验) 3、角色分配:手鼓敲击节奏①铃鼓敲击节奏②沙锤敲击节奏③学生表演时师引导学生按歌曲歌绪 做到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五、拓展延伸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 (2)欣赏王洛宾的作品之一《半个月亮爬上来》。 六、小结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

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艺术的特征 江海琴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它超越时空在人们广阔的精神世界里自由翱翔。它使数以亿万计的人为之动情,为之感奋,为之倾倒,也曾使人类的精英:伟大的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为之发出由衷的赞叹。春秋战国时,孔子“在齐闻《韶》(《韶》是远古虞舜时的乐舞,最为著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罗曼·罗兰说:“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乐西。”古希腊人认为神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而音乐是人和诸神之间相互取悦的工具和媒介。所以,他们在节庆等纪念诸神的活动中便广泛使用音乐,音乐一词MUSIC的词根便是从希腊神话中掌握文学、艺术的缪斯女神MUSE变化而来的,从词义关系可见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同“真、美”相关。 可见,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音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灵的世界,如同宇宙本身一样无限广阔和神秘莫测。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满怀感激之情说:“音乐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多种礼物中最美妙的乐西。” 1、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一切美的表现都是在时间过程中以乐音运动的形式进行的。人们在欣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音乐的进行,情感运动也跟随音乐的起伏、节奏的缓急、力度的强弱不断变化,这种随时间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正是音乐艺术的最大特征。 管子曲《江河水》悲痛激越,二胡曲《二泉映月》深沉抑郁,丝竹乐《喜洋洋》欢快喜庆,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典雅抒情,音乐之所以特别善于表现

影视音乐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分析

影视音乐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分析 【摘要】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旋律和音乐语言,迎合故事中不同的风格和场景。本文欲通过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及协调性等方面试述音乐在影视中的功能和重要性。从而使人们在观赏影视的同时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及音乐的独特魅力,以便更好的了解影视音乐及特点。 【关键词】影视音乐;功能;重要性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人们用眼睛和耳朵同一时间接受信息的一种综合艺术,是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在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时,将其音乐的音频关掉,然后,对比一下看看有影视音乐和无影视音乐的效果有什么不同。“2006年4月24日,美国电影界的配乐大师约翰.威廉斯的音乐会上半场威廉斯领导纽约爱乐乐团演奏了伯纳德.赫尔曼的电影音乐,下半场著名演员斯皮尔伯格放映了四分钟的《圣战骑士》的追杀戏,没有配乐。画面虽然精彩绝伦,但略显冗长。然后,斯皮尔伯格又把这段戏重新放了一遍,这次由威廉斯现场演奏他创作的配乐,顿时,画面如虎添翼,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起来。”⑴影视音乐的重要性,没有比这个例子诠释得更完美的了,如果不相信,可以尝试一下把电视音响关了,看一下你最迷恋的电影片段,看看其效果有什么不同,那么影视音乐的重要性是如何表现的呢? 一、叙事与创造情感的作用 很多人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但音乐和画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很多的人常常熟视无睹,好像这些画面是带着音乐一起诞生。对影视音乐的欣赏,就意味着改变被动的观影,是刻意训练我们的耳朵,使之从习以为常的声画合一中将音乐分离出来,但不是绝对的分离,而是把音乐当做审视的主体,音乐是怎样为其他元素服务的,如同欣赏一位高超的配角如何为主角配戏一样。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电影配乐就好比那个伟大的女性,让在外面抛头露面的男人(画面)表现出最佳的状态,为整个家庭(影片)创造完美和谐的环境。⑵ (一)叙事功能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巧用生成资源,收获别样精彩 ——《十分钟》教学案例 温泉小学王丽丽 一、案例背景 以情境的导入为出发点,通过节奏的拍击,唱名的熟悉、歌词的诵读,表演的创编,达到学习新歌的目的,这已是新课程音乐教学的常规模式。《十分钟》一课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第七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校园歌曲。在新课教时,我从学生交流课余生活引入到课间会玩些什么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使这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灵活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二、案例描述 在导入新课时,凭借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我动听的内容讲解,使孩子们在回忆愉快的课间生活的同时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为下面的新歌教学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十分钟》这首歌曲中有变化切分的节奏,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先解决节奏的难点。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我引导学生拍击节奏。可是多次练习后,学生有点懒散。接着按节奏读歌词,两段歌词读完后,学生长长地松了口气,与刚才相比,显然没有刚才那么专注了。我立刻意识到这堂课不会像我预期的那样顺利。但不管怎样,总得按着教学方案继续上课吧。 学生在哼唱旋律后,新歌的教学开始了。“我们来一场接龙比赛,好不好?”“好”。在多媒体课件的提示下我与学生开始了一场我唱你接的比赛。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刚刚还懒散的状态不复存在,与我愉快的完成了歌曲的接龙。紧接着我又让同学之间进行歌曲的接龙,让学生随意的点名接,同学的情趣空间高涨。在歌曲的接龙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歌曲。连我也没有想到歌曲的教学任务就在这你来我往中完成了。

甜美的音乐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1 甜美的音乐 马丁吉他公司成立于188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那不勒斯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Steinway的大钢琴、Rolls Royce的轿车,或者Buffet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 000美元,却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这家家族式的企业历经艰难岁月、已经延续六代。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弗雷德里克·马丁四世,他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他甚至遍访了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为它们举办培训讲座。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持久的声誉。那么,公司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的重要问题。 马丁吉他公司自创办起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即使近年来在产品设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特定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木材品种。基于对顾客的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然而,这在其他厂家看来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雇员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所制作的吉他要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雇员极为专注和耐心。家庭成员弗兰克·亨利·马丁在1904年出版的公司产品目录的前言里向潜在的顾客解释道:“怎么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它需要细心和耐心。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关注每一个位演奏者感到炬意的细节。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优

音乐的艺术特征

音乐的艺术特征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并积极影响人们心理的一种艺术。音乐即能够具体的表达人们的情感状态,也能够表现与感情有关的概括性思想。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意识现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人际间精神交流的手段。每件音乐作品都是一种感情的表达与诉求,但是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独特方面,如它以单纯的乐音作为物质手段惟以直接体现概念、判断、推论等抽象的概念性内容来直接诉说人类的理性世界,但是它却可以体现感性的、具体的感情内容来诉诸人的感情世界。 所以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 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 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但在中外音乐美学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则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十九世纪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运动的形式。”俄罗斯现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音乐无力表达任何东西,我的音乐不表现任何现实。”我国古代音乐家稽康则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等。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它不像绘画、雕塑、小说、戏剧等那样直接、具体的描绘生活。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

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有些描写生活本身的音乐,其目的还是为了通过生活本身去表现由此引起的情感,因此以情动人是音乐的特征之一。因为它通过音响传达了音乐创造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通过音乐感染听众,在听众的头脑中发生了共鸣,产生了和音乐家体验过而且予以表现的情感。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的时间艺术。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持续八分钟;他的《第九交响曲》持续一个小时,就是音乐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的有力确证。正像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音乐才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三、音乐长于抒情

音乐欣赏的过程与特点分析

音乐欣赏的过程与特点分析 音乐欣赏的过程与特点分析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动情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色彩。原因有二: 其一是由于不同的欣赏者艺术修养水平的差异以及联想、想象能力的高低而造成的。每个人的艺术修养都源于其对各种艺术的广泛涉猎,并具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能把握各种艺术的个性特征,而且深谙各种艺术之间密切联系的规律,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程度。这样,艺术修养水平较高的欣赏者就能以更为宽泛的审美体验去接受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平素欣赏诸类艺术所积累的心得体会,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如喜爱古诗和民族舞蹈的人在聆听《春江花月夜》古曲时,就能从悠扬缠绵的旋律体会到轻歌漫舞的律动与诗一般的仙境。 一个想象能力很强的人在欣赏音乐时,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捕捉音乐中每个音符所描绘的对象,将抽象的乐音嬗变成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音画形象。当然,这样的联想和想象要以一定的艺术修养为基础,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和庸俗的牵强附会。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文化积累和思维能力的不同,必然会造成艺术修养与想象能力的差异。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所获得的审美享受,必然要有不同欣赏层次的差异。 其二是不同欣赏者对于某个音乐作品在情感体验上的差异。 情感,简言之就是人们对与其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体验。《礼记礼运》说: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但弗学而能不甘于无故而生,情感虽然与有机体的生理唤醒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但产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人们对作用于他们的事物的判断和评估,才是情感产生的直接原因。体验是这种判断和评估的过程,情感是体验的结果。由于每个欣赏者的生活经历、生理条件、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主观努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差异的实质,它反映了人们在整个精神面貌上的不同,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力量,它制约和调节人的所有心理活动,使人对于外来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音乐欣赏也是如此,即是某种乐器的音色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例如长号的声音会让欧洲听众联想起虔诚、严肃的感情,这是由于在他们的经验中知道这种乐器曾为基督教圣咏合唱伴奏,因而产生崇高的意境。经历过浩劫的人,在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马上会被带回到动乱而痛苦的时代。由此可见,欣赏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对音乐作品情感体验的媒介与前提。 四、音乐欣赏的形象化思维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最根本的性质,是规定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关键特征。形象是艺术的本质属性,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也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音乐是一种例外,神秘而抽象的声音只表现某种情感倾向,并未刻画某种形象。这就涉及音乐的主观化与客观化两种表现手法的问题。 音乐的本质是由主观流露出来的,就是客观的主观化,将客观外界的事物化为已有,成为作曲家想象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在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我们所感受到的与其说是作曲家观赏

音乐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那天是一节七年级八班的音乐欣赏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冰山上的雪莲》等音乐。我刚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了教学内容,开始组织教学播放《冰山上的雪莲》时,“都什么年代了还听这个,难听死了”、“真没劲,都想睡觉了”、“老师从网上下载点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一片乱哄哄。“你们怎么这样……反正书上的曲子是一定要学的。”我激动且语无伦次了。 突然,这个班的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较差的张延同学站了起来,也不打个招呼就往音乐室外面走。我追上去责问 道:“你去哪?干吗去?”他毫无表情地回答:“这节课没劲,书本上的歌曲不好听,唱起来没感觉,也学不会,真浪费时间。”“老师,教我们唱流行歌曲吧。”此时教室里同学们的声音更大了。虽然我当时很生气,但无奈之下,我只得让步了。“好吧,既然你们这么不想听曲艺音乐,那这节课我们就破例唱唱流行歌曲吧,不过你们别说我上课不认真啊!”话音刚落,包括在内的所有学生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大声欢呼太好了、太好了!随后每个同学都在争先恐后的报出自己想要听的歌名让我下载,《三国》、《童话》、《不想长大》……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一个个都像着了魔似的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觉地跟着音乐哼唱起来,顷刻间便沉醉在这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 正由于有了上述事例的发生,我随后就对本班50名在校生进行了抽样无记名调查统计: 1、你喜欢上音乐课吗? A、喜欢(98.3%) B、不喜欢(1.7%) 2、你希望老师教一些其它的东西,你希望是哪些?(多选题) A、流行音乐(84.58%) B、中国戏曲(10.77%) C、外国歌曲(26.06%) D、民族音乐(31.52%) E、古典音乐(43.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