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要

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要

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要
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要

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要辅导习题共计108题,其中单项选择59题,多项选择49题。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

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

(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应有的仪态是坐姿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习题1)。

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习题60):①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注视着求助者;②坐姿随意、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③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开求助者。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那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初诊接待时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你希望我能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习题2)。

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习题61):①您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吧;②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③您找我究竞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说明保密原则时亦须说明保密例外(习题43)。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习题63):①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②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正确的描述是心理咨询不能够解决他的全部问题(习题3)。

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描述是(习题62):①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②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③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问题。

(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参考教材P74的内容)

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习题95):①如实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

②要按共同商订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应按时完成作业并协商解决收费问题(习题4)。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门诊、电话、网络等)

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三)危机的处理

(四)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四、注意事项

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习题64):①避免紧张情绪;②避免使用方言;③严守保密原则。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初诊接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可以适当地使用专业术语(习题6)。

对初诊接待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应禁止使用专业术语(习题44,0511-3-102)。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正确的是求助者对于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习题5)。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习题7)。

(五)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 (4)

一、学习目标:学会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

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74):①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②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

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101):①对方自我探索过多;②谈话内容过于具体。

二、工作程序

(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65):①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②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③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正确的做法是对求助者的许多内容分别进行谈话(习题8)。

(二)确定提问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开放式提问,不用封闭式提问,特殊情况下使用半开放式提问)

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习题66):①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②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习题9)。

(三)倾听

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们听,不要随便打断(习题10)。

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67):①全神贯注地倾听;②不随便打断谈话。

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自然随意地倾听,给予恰当评论(习题45)。

对释义的理解和运用:对释义的理解正确的是释义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员所提问题很合理(习题46)。

对释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96):①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②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③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是涉及问题时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习题11,0511-3-105)。

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习题68):①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②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③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

关于中断: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97):①强迫对方停止谈话;②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建议变换地方再谈,时间有限下次再谈,暂时休止然后再谈都是正确的。

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习题47,0511-3-103)。

关于引导:对引导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把目前话题转向另一话题(习题48,0511-3-101)。

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98):①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②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③经由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注:关于“经由终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的做法,48题和98题的答案不一致,48题认为是不正确的,98题认为是正确的,答案矛盾。)

(五)对会谈内容归类(会谈之后必须对问题进行归类)

谈话中不正确的操作是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做录像(习题49,0511-3-104)。

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是(习题99):①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②谈话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③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六)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三、相关知识(会谈法简介)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2.态度(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69):①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②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习题12)。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70):①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②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③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正确的是会谈中不应该明确表明自已的态度(习题13)。

3.区别(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十分重要)

4.会谈法的种类(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危机性会谈)

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习题71):①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②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③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④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习题14)。

最常使用的“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经常选用桑德伯格制定的一个17项提纲;马隆和沃德总结出了结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的12个题目。

5.怎样提问题

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是解释性询问(习题16)。

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习题72):①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②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③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习题15)。

不恰当提问所带来的消极作用:①造成依赖(不问不说话);②责任转移;③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④产生不准确的信息;⑤求助者因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⑥提问过多会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可减少对方自我探索的主动性(习题50,0511-3-98)。

对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习题100,0511-3-143):①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索的主动性;②可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

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习题73):①间接性询问;②开放式询问(包括“修饰性反问”和“解释性询问”)

凯利将临床交谈提问的性质做了6条归类:①“为什么……”的问题;②多重选择性问题;③多重问题;④修饰性反问;⑤责备性问题;⑥解释性问题。

修饰性反问引起的后果是对求助者毫无益处(习题17)。

修饰性反问引起的不良后果是对求助者毫无益处(习题51)。

6.会谈内容的选择(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⑴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咨询师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是符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习题18)。

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中正确的是符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习题52)。

⑵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⑶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⑷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⑸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⑹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求助者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

⑺会谈法的有效性

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习题102):①可把思维障碍的症状加以讨论;②能够改变求助者的个性和态度。

对会谈法临床价值的评价是不能够用来预测学习成绩(习题19)。

四、注意事项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使用摄入性谈话时,正确的做法是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习题20)。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作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13)

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75):①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②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

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不正确的是(习题103):①为深入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②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③特殊情况下可打破操作规定实施测验;④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

二、工作程序

(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会谈,再行评测。

三、相关知识(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

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

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SCL-90)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若怀疑有精神疾病可使用MMPI;若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若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

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要求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选择恰当的测验项目(习题21)。

四、注意事项

(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正确的是任何情况下都应按操作规定实施测验(习题53)。

(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15)

一、学习目标:学会对临床资料的整理

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归类的目的是为最终诊断提供确切依据(0412-112)。

二、工作程序

整理归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习题80):①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②求助者人际、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条件;③他人对求助者印象和治疗情况的评价;④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

(一)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

①人口学资料;②生活状况;③婚姻家庭;④工作记录;⑤社会交往;⑥娱乐活动;⑦自我描述;⑧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⑨其他资料。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习题76):①娱乐活动;②自我描述;③工作记录(不包括“身体状态”);④生活状况。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生活状况(习题22)。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家庭教养方式(习题54,0511-3-99)。

(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可列表填写)

①婴幼儿期;②童年生活;③少年期生活;④青年期;⑤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

化及对它的评价。

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习题77):①围产期母亲身体状况;②家庭教养的方式如何;③婚姻是否受到过挫折;④目前对既往事件的评价。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对成长中事件的评价(习题23)。

对求助者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不包括情绪体验的描述(习题55)。

(三)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①精神状态(知、情、意和人格);②身体状态;③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整理归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习题26)。

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职业和法律意识(习题56)。

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习题78,0511-3-144):①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②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包括躯体感觉和体检报告(习题24)。

(四)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

(五)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三、相关知识

(一)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

(二)不管从哪方面入手去归纳和解释资料,都有一个先决条件——资料的可靠性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习题79):①补充提问;②测验资料;③亲友资料。

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测验资料(习题25)。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赋予意义时采用的方法不包括控制决策(0511-3-97)。当我们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①就事论事;②寻找相关;③迹象分析。

(三)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可能是(习题81):①过分随意的交谈可能形成暗示;②咨询师的倾向性可能形成暗示;③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策者;④不能依情况灵活做出交谈计划。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不包括能够依情况灵活做出交谈计划(习题57)。

(四)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生物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去平衡的角度看问题(习题27)。应为生态学者。

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82):①临床医生从来访者是否有病的角度看问题;②行为主义者从学习和认知障碍的角度看问题;③生态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去平衡的角度看问题;④非专业观察者常从自然发展的角度看问题;⑤生物学者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

四、注意事项

(一)一定要仔细、严格和按技术要求去搜集和评价各类资料的内容

(二)咨询师给出的评估有错误或把握不大时,应进行集体讨论,以保证意见的正确性

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21)

一、学习目标:学会从求助者以往的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以利于形成正确的诊断。

二、工作程序

(一)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二)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应该包括(习题83):①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情况;②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③对以往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不应该包括目前的心理诊断及咨询过程是否正确(习题28)。

三、相关知识

(一)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二)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原因哪些是躯体方面的,那些是心理方面的,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

(三)求助者过去曾经历过心理咨询,很可能由于咨询(或治疗)效果不好而来。

(四)有的原来确实患有精神病,但这次的问题不是原来的问题,而是另外的问题,要仔细区分。

(五)有的求助者经过以往的心理咨询之后,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四、注意事项

(一)对那些曾经有过咨询经历的求助者要说明详细了解既往史的重要性

(二)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失误是难免的,不可对以往的失误进行挑剔和嘲讽。

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23)

一、学习目标:学习将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其真实可靠性;学会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关键点。

二、工作程序

(一)按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是资料分析时既要可靠真实又要符合客观逻辑(习题30)。

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不包括(习题104):①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②咨询师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做定性分析;③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是该因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习题29)。

对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84):①该因素随着形式的改变,其本身性质也改变;②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三、相关知识

对临床诊断来说,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案例]

四、注意事项

(一)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二)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第二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25)

一、学习目标:学会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则。

二、工作程序

(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对判断病与非病的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背离一条原则者就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习题31)。

对判断病与非病的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85):①背离一条原则者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②背离两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③背离三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对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106):①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则必然正常;②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一致;③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对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习题58)。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习题107):①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标准之一;②正常人群与异常人群的标准之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108):①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②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

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习题59)。

(二)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而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求助者很少主动求医。

对求医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105):①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②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③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

对求医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望不强烈(习题32)。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是有“自知力”的;相反“重性精神病”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

[案例]

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正确的是求助者能找出问题原因及与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为完整(习题33)。

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86):①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说明自知力丧失;②求助者能认识自己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③求助者能认识问题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

(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对某些问题不一定能起到作用(习题34)。

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87):①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②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提出指导性意见;③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该妥善的解决。

第三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35)

一、学习目标:依据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临床初步印象。

二、工作程序

(一)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是逐个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项指标”进行衡量(习题36)。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三、相关知识

(一)关于“第一印象”问题(参见教材《社会心理学》知识中的相关部分)

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习题35)。

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习题88):①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②行为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习题89):①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

②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③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二)关于心理诊断(心理诊断的内涵和外延,广义的心理诊断和狭义的心理诊断)

对心理诊断的理解正确的是能确切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习题39)。

(三)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习题90):①任何单项测定均应该有可以比较的常模;②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习题37)。

1.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

2.各单项测定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性,同时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相对一致性。

3.心理诊断的提出和方法设计都应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为依据。

4.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四)心理诊断的目标(心理诊断是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

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确定个体的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习题38,0511-3-100)。

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习题91):①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②寻求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

(五)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对心理诊断适用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不适合于心理疾病边缘状态(习题40)。

与心理诊断概念不符合的是(习题92):①内延方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②不应限制在临床心理学范围内。

四、注意事项

(一)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应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二)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38)

一、学习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把握主导症状

(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近期发生,未泛化,强度不太强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案例]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反应强度不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习题41)。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习题93):①问题内容尚未泛化;②咨询效果一般较好;③反应强度不太剧烈;④人格没有明显异常。

(三)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案例]

三、注意事项

(一)采集资料是初学者的基本功,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不能怕麻烦。

(二)在收集资料操作中应主动地体会各类资料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44)

一、学习目标:学会对严重心理问题做出诊断。

二、工作程序

(一)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二)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三)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四)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习题42)。

(五)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习题94):①是否经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②内心的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③心身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④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

三、相关知识(通过案例学习)

四、注意事项

(一)健康心理咨询的心理诊断,力求与典型的神经衰弱、神经症相鉴别。

(二)心理冲突的性质,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对青年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通常都属于高强度刺激。

第六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46)

一、学习目标:综合初诊材料,对求助者的问题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原因做出评估。

二、工作程序

(一)临床资料的核实(使用调查法)

(二)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三)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四)综合上述三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

三、相关知识(通过案例学习)

熟读教材中的案例

心理诊断技能.doc

(二级)心理诊断技能 心理诊断思路: 1.找症状(心理/生理/社会) 2.定诊断(明确/具体/详细) 3.立依据(定性/定量/分析) 4.作鉴别(相近/相似/同类) 5.觅原因(心理/生理/社会) 6.举措施(诊断/咨询/测量) 7.列方案(咨询方案十类) 8.作评估(五方面四角度) 一、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心理)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B.情绪、情感表现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 从所给出的文字中找出症状,包括心理症状(如:焦虑,恐惧),以及生活状态异常(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社会功能方面(如: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不能参加聚会等活动)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1、一般诊断 判断出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还是精神病。 (三级考试倾向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二级考试倾向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2、诊断依据(诊断鉴别):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判断有无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从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时间、有无泛化等方面,判断是否是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不用鉴别一般心理问题) 注:二级需要进一步 (1)通过症状确定为何种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 (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进行支持。

心理诊断技能三级知识点.docx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工作? 8个方面 (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3.保持正常社交距离和咨询位置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那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七)向求助者: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遵守保密原则的要点 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向求助者说明保密范围及保密例外。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需要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在没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 2、保密例外 保密例外情况: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老人等;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当遇到以上保密例外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体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遵守保密原则: 1)尊重了求助者的自主性; 2)体现了心理咨询师的诚信; 3)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 4)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 5)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如何进行危机处理? 在咨询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 (一)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及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和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 ●摄入性会谈时怎么记录会谈信息? (一)不能当着求助者的面做记录、录音 (二)会谈时头脑中事先要有框架和条理 (三)所有摄入信息都要在会谈后追忆 ●●(四)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 问题的严重程度:轻、中、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诊断技能(笔试部分)

学校德育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资料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工作程序: 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礼貌接待和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避免直接询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初诊接待注意事项。 1、避免紧情绪。 2、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清楚,语义清晰。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 工作程序 1、确定会谈的目标、容与围 参照点如下: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2、确定提问方式: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式提问。但如果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使用封闭式提问。 选择哪种提问方式要依据会谈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容来确定。3、倾听 (1)全神贯注,不打断、不评论; (2)用耳、用心、用脑; (3)找关键点最重要。 4、控制会谈容与方向: 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方法有:释义(也称容反应)、中断(倒水)、情感反射(刺激)、引导等。 5、对会谈容归类。(成长、现实、婚姻、人际、主观症状、情绪体验) 6、结束会谈(结束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相关知识 会谈法要点简介: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2、持非评判性态度。理解 3、对求助者的会谈容进行区分和鉴别。(A程度鉴别:分清情绪和行为。B真伪鉴别、C因果鉴别) 4、会谈法的种类包括: A摄入性会谈(收集资料)、 B鉴别性会谈(测验方法)、 C治疗性会谈(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D咨询性会谈(职业选择、子女教育等)、 E危机性会谈。(突发意外精神创伤) 最常用的摄入性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采集法。附一:桑德伯格提纲。 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 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其他任何材料。 .学习帮手.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复习要点》(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共8点) (一)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 (2)具有保密的功能。 (3)能提高适当宽敞的空间. (4)配置舒适的座椅。 (5) 配置必需的设备。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3、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2、保密例外。 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七)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危机的处理 (三)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P4) 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五)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 一、学习目标 学会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 二、工作程序:(6点) (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的技巧:) 1、释义:也称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 (重复求助者话语的重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 2、中断:指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 3、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 问题。(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此办法,治疗中也需慎用。) 4、引导:指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转换,而是引申出新话题)(五)对会谈内容归类(非经同意不得现场记录)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直观症状)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7、其他 (六)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鉴别诊断 【考查要点】 1.学会对神经症与心理不健康状态、其他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 2.掌握常见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并能准确识别; 3.了解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识别人格障碍。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与神经症相关的鉴别诊断 一、工作程序 (一)熟练掌握神经症的临床简易评定方法 以下介绍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 1.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1)在精神科工作中,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到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几乎都是症状比较重且患病比较长的。但是,在内科或基层保健室里,这个问题就会经常发生。这里,关键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理冲突的性质。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①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

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上述的例子便是如此。 ②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2)对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①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②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③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2.神经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对每一位可疑的神经症病人都必需进行常规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这也是内科和神经

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 初诊接待 1. 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按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可分为: 1)恋爱婚姻家庭( 2)心理成长发育( 3)情绪反应( 4)社交适应( 5)人际关系( 6)躯 体疾病( 7)其他 问题的严重程度(轻中重) 问题的一般原因(生物原因、认知原因、社会原因) 问题的具体原因(躯体原因、人格因素、具体压力的特点) 2. 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酒,交谈时注意力集中,不东张西望等。 第二节 摄入性会谈 1. 工作程序 2)确定提问方式;( 3 )倾听;( 4)控制会谈的内 2. 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3. 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 状况等;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 2)鉴别性会谈:通过会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2)语言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 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 5)心理咨询时,在仪态上应注意不吸烟, 不多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接待求助者前不饮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容与方向( 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 5)对会谈内容归类;( 6)结束会谈 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精品文库 3)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 4)咨询性会谈: 针对健康人 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等进行的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求助者发生意外,如突然的精神创伤时进行的会谈。 4. 桑德伯格 制定的采集客观背景材料的提纲: 人口学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婚姻、住址、出生日及地点、宗教、教育、 文化水平和文化背景。 5. 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出现提问过多错误的原因(提问的数量和频率) 1)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所说内容缺乏基本理解; 2)咨询师没有掌握或不善于使用语言交 流的技巧。 最有效办法:把封闭式问题变为开放式提问) 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影响: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 5)求助者处于被审问的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流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了解问题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G.Kelly ) 为什么”的问题:有强烈暗示性,可改成“什么、怎样”的形式 多重选择的问题:获得的信息收限制,可去掉选择部分 多重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的急躁和没耐心 使会谈陷入僵局,把会谈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离开具体问题, 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6.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可接受性、有效、积极 7. 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提问中避免失误 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在摄入性会谈后不能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结束语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避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第三节 心理测验 1. 工作程序 1) 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产生威胁感,引起心理防卫 6)解释性问题: 减少了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1) 心理咨询师必须保持中性的态度

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总结

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总 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总结 理论知识中,三级考试考核教材基础知识和三级技能两本书,基础知识的比例在 50% 左右;一般都在习题册上。请多做两遍习题册,以保证正确率。二级考试考核教材基础知识、三级技能和二级技能三本书。心理测验学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请各位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理论考试大家一般不担心,虽然知识点比较多且碎,但是还是可以找到方法去记。相对来说技能试卷的难度就大了。 技能考试分为案例不定项考试和案例问答题两部分。 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考核三大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 三级考试考核三级教材全部内容,二级考试考核三级及二级全部内容。 《案例不定项》考试的内容 《案例不定项》考试一般是由八到十二个案例组成;每个案例又分为“一般资料”(求助者自然情况)、“求助者自述”、“补充资料”(或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资料)、“提取资料”(或会谈资料)、“心理测量结果”几个部分组成。 考生根据案例中所给内容回答案例后面的相关问题。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可先浏览一下问题,然后再看案例,这样更有针对性。建议大家平时多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或者把书上的案例都看一遍。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就不那么紧张了。有时,考卷上的案例就是书上的原内容。不过,不要因此而不看试卷上的案例,如果改了一个时间,那么对我们做诊断来说,可能就会产生干扰。 《案例问答题》考试的题量: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题量为100道;分单选和多选 《案例问答题》考试的时间: 《案例不定项》的考试与《案例问答题》的考试合并为120分钟。 《案例不定项》考试的范围: 涉及基础理论、咨询技术、测量技术、诊断技术等。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 复习要点》(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共8点) (一)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 (2)具有保密的功能。 (3)能提高适当宽敞的空间。 (4)配置舒适的座椅。 (5)配置必需的设备。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3、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2、保密例外。 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七)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危机的处理 (三)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P4) 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五)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 一、学习目标 学会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 二、工作程序:(6点) (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的技巧:) 1、释义:也称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 (重复求助者话语的重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 2、中断:指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 3、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 问题。(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此办法,治疗中也需慎用。) 4、引导:指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转换,而是引申出新话题)(五)对会谈内容归类(非经同意不得现场记录)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直观症状)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情绪管理)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技能题与案例题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谈谈吧! 求助者: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越来越不想见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求助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三年的女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中检查出乙肝,虽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推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愿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我的前途全给这病毁了!唉!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的叙述我也很为你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却因为乙肝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上班了,这让你心情感到烦恼痛苦,前途渺茫,生活没意思,不想见人,是吗? 求助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愈后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想得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得乙肝的病人,人家怎就活得好好的呢,所以就来求您了?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求助者:是啊!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 单选: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不包括()。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单选: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多选题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 多项选择题: 66、心理咨询室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保密功能;配置舒适的座椅。 67、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地注视着求助者;坐姿随意、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开求助者。 68、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您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说吧;您能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您找我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69、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表述是: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按照求助者的要求解决问题。 70、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师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71、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避免紧张情绪;避免使用影响交流的方言;严守保密原则。 72、心理咨询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必要时通知有关部门;在必要时通知他的家属。 73、在摄入性谈话中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是:依上级咨询师真短的结果进行谈话;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依咨询师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74、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不随便地打断谈话。 75、控制谈话的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不正确的是: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控制会谈的内容对咨询师最重要。 76、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只有持非批判性的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77、对非批评性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可使求助者感到获得支持。 78、对谈话法的种类正确描述的有: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79、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缺乏理解;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的内容缺乏理解;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80、不恰当的提问可能会带来的消极作用包括:造成依赖;责任转移;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81、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间接性询问;开放式询问。 82、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可接受;有效;积极。 83、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的内容;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84、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既可以施测。 85、所谓乱用心理测验,是指: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各种心理量表;在临床上使用直接翻译的测验工具;单纯依据数据结果进行诊断和矫治。 86、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工作记录。 87、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围产期母亲的身体状况;家庭教养的方式如何;婚姻是否受到过挫折;目前对既往事件的评价。 88、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89、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补充提问;测验资料;对同一资料从不同来源进行比较。 90、对临床资料进行解释的思路包括:在现象与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找出偏离正常标准的现象。 91、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可能是:过分随意的交谈可能形成暗示;咨询师的倾向性可能形成暗示;收集

心理咨 询师二级历年真题问答题与答案

二级历年全真问答题型及答题要点 出题主要章节: 1.心理诊断技能(较多) 2.变态心理学(少) 2.心理咨询技能(最多) (一)心理诊断 一、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每次必考题) 答题要点: (一)下诊断:答题原则:先重后轻,先粗后细 1是否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 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确实是否精神病(障碍)。2心理问题是否由现实刺激引起。 3心理问题有无泛化。 4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害。 5病程时间短,近两个月。 6是否由躯体疾病所引起。 如果是神经症,要用许又新的评分标准。 例: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第一题: 对该求助者作出初步诊断并说明依据。 答: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排除精神病,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个性)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2症状表现: 主要心理症状是: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后悔、心烦、气愤、苦恼、发脾气、兴趣下降。 主要躯体症状是:入睡困难、头昏脑胀、食欲下降、体重下降。 3症状由事业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4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但由于现实性冲突所引起。 5病程:症状近半年。 6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 7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二、对求助者身心和社会功能进行整理。 答题要点:本题实际上是对其症状分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1)精神状态:如兴趣下降,委屈,情绪低落; (2)生理功能状况或生理功能改变:如睡眠不好,多梦等; (3)社会功能状态:如工作效率低,不能按要求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等。

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 1.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按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可分为: (1)恋爱婚姻家庭(2)心理成长发育(3)情绪反应(4)社交适应(5)人际关系(6)躯体疾病(7)其他 问题的严重程度(轻中重) 问题的一般原因(生物原因、认知原因、社会原因) 问题的具体原因(躯体原因、人格因素、具体压力的特点) 2.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心理咨询时,在仪态上应注意不吸烟,不多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接待求助者前不饮酒,交谈时注意力集中,不东张西望等。 第二节摄入性会谈 1.工作程序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4)控制会谈的内容与方向(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5)对会谈内容归类;(6)结束会谈 2. 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3. 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 (2)鉴别性会谈:通过会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3)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 (4)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等进行的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求助者发生意外,如突然的精神创伤时进行的会谈。 4. 桑德伯格制定的采集客观背景材料的提纲: 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婚姻、住址、出生日及地点、宗教、教育、文化水平和文化背景。 5.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出现提问过多错误的原因(提问的数量和频率) (1)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所说内容缺乏基本理解; (2)咨询师没有掌握或不善于使用语言交流的技巧。 (最有效办法:把封闭式问题变为开放式提问)

2017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专业技能考试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17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专业技能考试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案例一:求助者:男性,46 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母亲于两个月前去世,求助者感觉父亲一直没能从悲痛解脱出来,担心父亲身体出问题,为解决父亲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咨询记录。第一次咨询: 心理咨询师:您好!您有什么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我提供帮助吗? 求助者:您好,我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想请教怎么帮助我父亲从母亲去世的悲伤里走出来。 心理咨询师:您来这里是解决您父亲的问题? 求助者:是,我已经找过两个咨询师了,他们都说我来咨询只能解决我的问题,老爷子快 80 岁的人了。腿脚不利落,我没法带他出来,我请他们帮忙出诊到我家里跟老爷子聊聊。他们说不行,我挺生气的。这次到您这来,不知道能不能帮我? 心理咨询师:看来您真挺为您父亲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担忧的,我感觉您现在相当疲惫您想喝点水,然后把您父亲的情况和我说说。 多选:1.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对话中用到的调节方式包括() A.直接逼问 B.开放式提问 C.间接询问

D.封闭式提问 多选:2.本段对话中,表现出的咨询态度包括() A.尊重 B.热情 C.共情 D.真诚 单选:3.本段对话中可以反映出该求助者() A.咨询目标明确 B.咨询动机正确 C.了解咨询过程 D.对咨询有期待 单选:4.心理咨询师在“看来您真挺为您父亲的身体……”的这段话中用到的技术是() A.内容反应 B.内容表达 C.情感反应 D.情感表达 单选:5.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在于() A.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B.为求助者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C.真确进行心理诊断 D.双方共同制定合适的咨询目标 多选:6.在求助者方面影响咨询关系建立的因素包括() A.咨询理念 B.咨询动机 C.期望程度 D.悟性水平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心理诊断技能、简答及量表要点总结

心理诊断技能总结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四、神经症的判定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三级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与量表要点

问答题: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P9 答:(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P11 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P12 答:(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5、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P12 答:(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心理诊断技能重点

201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心理诊断 (一)心理正常与异常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常形与变形 评定方法: 1、心理冲突的常形 首先它是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关系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 其次是他带有明显道德(社会评价)的性质,无论你持什么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一方视为道德(合适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不合适的) 2、心理冲突的变形 首先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知的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其次是不带明显道德的色彩。如上例,你不能说吃药和不吃药何者道德何者不道德。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 3、病程情况 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 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 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4、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 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出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 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5、社会功能 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 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分;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6、总体评价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患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需要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二)CCMD-3诊断标准 (0)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级咨询师心理诊断技能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5分) A.心理测量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B.为使对方信任可适当夸大测量的功能来源:考试大 C.在咨询范围以外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帮助 D.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 正确答案是:D 2、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5分) A.可造成互相依赖和责任转移 B.容易使咨询师产生防卫心理来源:考试大 C.可减少时方自我探索的主动性 D.可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 正确答案是:C 3、摄人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正确的做法是()。(5分) A.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 B.对求助者的许多内容分别进行谈话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74496357.html, C.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 D.依咨询师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正确答案是:B 4、在摄人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5分) A.自然随意地倾听,不要随便打断 B.全神贯注地倾听,给予恰当评论 C.自然随意地倾听,给予恰当评论 D.全神贯注地倾听,不要随便打断 正确答案是:D来源:考试大 5、对求医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5分) A.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B.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望不强烈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74496357.html, C.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 D.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 正确答案是:B 6、谈话中不正确的操作是()。(5分) A.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B.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做录像 C.谈话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 D.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 正确答案是:B来源:考试大 7、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5分) A.恰当的给予评价可以增加求助者的信任感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74496357.html, B.只有在取得信息时才可中断求助者的谈话 C.即使听不懂谈话内容也要表现出很感兴起 D.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正确答案是:D 8、对初诊接待的理解不正确的是()。(5分)

二级技能知识_心理诊断技能(一)模拟题

[模拟] 二级技能知识:心理诊断技能(一)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用以描述精神病性症状不包括( )。 A.幻觉 B.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度 C.精神运动迟缓 D.妄想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心理冲突,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常形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碍 B.变形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C.常形与现实处境没有关系 D.变形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 参考答案:A 第3题: 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不正确的是( )。 A.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为1分 B.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回避者,评分为2分 C.症状轻者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2分 D.病程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3分 参考答案:C 第4题: 神经症的正确评分是( )。 A.病程只要超过半年者可为3分 B.精神痛苦完全无法摆脱者可为2分 C.尽量避免某些社交场合者为2分 D.只要总分大于6分者诊断就能成立 参考答案:C 第5题: 关于神经症与非器质性精神病状态,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神经症患者以后都会出现非器质性精神病状 B.神经症患者以后都不会出现非器质性精神病状 C.以后都会出现非器质性精神病状的神经症患者,几乎都有人格障碍 D.神经症患者以后会出现典型的非器质性精神病状 参考答案:C

第6题: ( )不是神经衰弱的情绪症状。 A.烦恼 B.焦虑 C.易激惹 D.心情紧张 参考答案:B 第7题: 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不包括( )。 A.运动性不安 B.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C.焦虑性情绪 D.抑郁性情绪 参考答案:D 第8题: 恐怖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 A.植物神经功能正常 B.社会功能受损 C.感到生活无意义 D.不回避害怕处境 参考答案:B 第9题: ( )不是恐怖性神经症的典型表现。 A.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B.感到很痛苦,并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C.感到无法控制 D.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强迫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 A.间接造成了社会功能的严重受损 B.本人意识到异常,但无法摆脱 C.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间断性交替出现 D.观念违背他人意愿但无法控制 参考答案:B 第11题: 疑病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 )。 A.对健康状况存在某种忧虑

2021年考点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亦适合二级考试重点

心理征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鉴定根据(即病与非病、与否属于心理征询工作范畴鉴定根据): 1、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与否有自知力。(涉及与否有积极求医行为。) 三、普通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 四、神经症鉴定: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 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2)道德性。

2、神经症:心理冲突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小事;(2)不带明显道德色彩。 Ⅱ.诊断技能与征询技能中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大题): 1、如何拟定谈话内容和范畴?P4 答:应根据如下参照点: (1)求助者积极提出求助内容。 (2)心理征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测到疑点。 (3)心理征询师可以根据心理测评成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征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会谈目的。 (5)会谈目的中若有一种以上内容,应分别解决。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桑德伯格提纲。P9 答:(1)身份资料。 (2)来就诊因素和对治疗服务盼望。 (3)当前及近期状况。 (4)对家庭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本。 (14)自我描述。 (15)生活转折点和选取。

(16)对将来看法。 (17)求助者附加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悲观作用。P11 答:(1)导致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自我摸索。 (4)产生不精确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概括与阐明。 4、错误提问性质种类。P12 答:(1)“为什么……”问题。 (2)多重选取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怪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5、选取会谈内容原则。P12 答:(1)适合求助者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兴趣。 (2)对求助者病因有直接或间接针对性。 (3)对求助者个性发展或矫正起核心作用。 (4)对进一步摸索求助者深层病因故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鉴别诊断故意义。 (6)对变化求助者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和对的理解问题有协助。 (7)会谈法有效性。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2)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Ⅱ.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P9 答:(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P11 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P12 答:(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5、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P12 答:(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会谈法的有效性。 6、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P13 答: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 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 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 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 进行测评。 注意事项: (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7、摄入性会谈应注意哪些内容。P13 答:(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 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 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 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8、乱用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P14 答:(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不对照临床表现, 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以及常模的 时限便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 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 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 床。 9、如果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P14 答:(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求助者有 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 (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 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 (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 SCL-90)。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 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怀疑 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 10、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P15 答:(一)一般资料: (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2)求助者生活状况。 (3)婚姻家庭。 (4)工作记录。 (5)社会交往。 (6)娱乐活动。 (7)自我描述。 (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二)个人成长史资料: (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 价。 (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 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 (2)身体状态。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11、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则。P24 答:(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 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 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 本身性质不变。 12、正确的五种咨询态度是什么?P53 答: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13、如何做到恰当地表达尊重?P54 答:(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3)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14、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56 答:(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切。 (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15、表达真诚时需注意什么?P58 答:(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