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导语:慢性的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的一种,而丙型肝炎也是肝炎的一种,这些疾病并不是同一种,肝炎的种类很多,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肝炎的类型还有

慢性的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的一种,而丙型肝炎也是肝炎的一种,这些疾病并不是同一种,肝炎的种类很多,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肝炎的类型还有甲肝,乙肝,戊肝等,这些都是肝炎,而丙型肝炎一旦成为慢性的话,那么后果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所以丙型肝炎成为慢性的就要及时做治疗,那么这个慢性丙型敢到底该怎么来治疗呢?

慢性丙肝比起乙肝来说治疗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治疗慢性丙肝是怎么治好的。慢性丙肝病患者症状常较轻,但病程往往迁延不愈,氨基转移酶持续增高和伴有慢性肝炎组织学的改变,部分病例经过20-30年转变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要等闲视之,但也不必紧张恐惧。

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要做到生活上动静结合、有规律;饮食上适量进食优质高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不宜过多吃糖及吃高脂肪食物,要禁酒,并配合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只要配合医生治疗,丙肝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慢性丙肝的治疗主要有两种:一、干扰素治疗,丙肝发病一是可能由于丙肝病毒直接侵害肝细胞,二是可能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造成自身免疫性肝损害。这种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法可直接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激活T细胞功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并能阻止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这是治疗丙肝常用的方法。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丙肝的方法,采用的丙肝新免疫靶向疗法,首先提取患者自身免疫因子,然后诱导分化成新免疫调节因子,并输入患者体内,从而激活自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说明书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包装规格】 条型单人份:50人份/盒;板型单人份:4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很小的.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主要引起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据文献报道,90%以上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均为HCV感染所致,且35-5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生相关。HCV主要传播通过血源传播,此外还可以其他方式如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家庭日常接触和性传播等。 【检验原理】 本试剂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原理及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分析技术,试剂含有被预先固定于膜上检测区(T)的包被用HCV重组抗原。 检测时,样本滴入试剂加样处于预包被的胶体金颗粒结合的标记用HCV重组抗原反应。然后,混合物再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是阳性,标记用HCV重组抗原金标粒子在层析过程中先于样本中的HCV重组抗体结合,随后结合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包被用HCV重组抗原结合,在检测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这条带是包被用HCV重组抗原-HCV抗体-标记用HCV重组抗原金标粒子的复合物在膜上结合形成的。如是阴性,则检测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条带。无论HCV抗体是否存在于样本血样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样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内控标准。 【主要组成成分】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包被用HCV重组抗原,标记用HCV重组抗原。羊抗鼠IgG,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纤维; 缓冲液:成份为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25ul吸管 检测记录表 各组份的包装数量如下: 说明: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份不能够互换使用,以免产生错误结果。

慢性肝炎治疗经验

慢性肝炎治疗经验 发表时间:2014-07-03T10:03:44.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仲乐年[导读] 慢性肝炎,病位在肝,以肝气郁滞为主要病机。肝病日久,常可导致胃病。临床治肝不应,可从胃治。仲乐年(青海省互助县东山卫生院 810500) 【关键词】慢性肝炎从胃论治【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71-01 慢性肝炎,病位在肝,以肝气郁滞为主要病机。肝病日久,常可导致胃病。临床治肝不应,可从胃治。从胃论治,并不是不重视从肝论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慢性肝炎治疗过程中的主次问题,若是以脾胃功能失调见症为主者,当以从胃论治为主,兼顾治肝,这样的话,才能在慢性肝炎出现复杂症状的情况下,治疗有重点,有主次。《内经》有:“厥阴不治,取之阳明”,说明肝病治胃的重要性。举治如下: 一、降胃气:肝病治胃,主要是降胃气,以制肝逆,慢性肝炎,迁延日久,气机郁结,缠绵不愈,邪踞中焦,以致胃失和降,气机阻滞其证多见胁肋胀痛、脘痞泛恶、甚至呕吐、胃不欲纳、嗳气、嘈杂、口苦、便燥、溲赤、舌苔黄腻、脉弦滑等。治宜降逆和胃。方用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多获良效。药如:柴胡、川芎、黄连、芍药、枳壳、香附、佛手、吴茱萸、黄连、旋覆花等。多数患者,通过治疗,症情缓解。肝功能亦随之改善,若见黄疸者,可加茵陈、黄柏等。 典型案例 患者,男,24岁,2007年9月初诊。患者5年前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无明显症状,未予系统诊治。近半年来,突觉胃脘胀闷不适,嗳气,嘈杂泛酸,大便燥结,口干口苦,面色稍黄,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341U/L,谷草转氨酶l32U/L。诊时见面色萎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之症。治疗宜健脾疏肝、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饮加减,5剂,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服药后诸症有所缓解,食欲渐增。加减治疗3个月余,诸症消失,后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 按:肝为刚藏,主疏泄,禀春木之性,喜条达,人的精神乐观,心情舒畅,则气血流通畅达,疏泄功能正常。如情志抑郁,精神不舒,肝气郁结,导致消化机能紊乱,横逆犯胃,出现胃部疾患。故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降气和胃,俾胃气和调,则肝病自愈。 二、养胃阴:养胃阴,以抑肝强。《内经》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体赖水谷以充养,胃阴亏虚,脾胃无以行其津液,于是化源不足,肝失所养,从而肝虚久久不复,在慢性肝炎病中最为常见,证见胁痛隐隐,嘈杂善饥,或不思饮食,稍食即胀,口苦咽燥,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而弦。治当充养阳明。兼以柔肝,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每能应手。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乌梅、木瓜、生地、白芍、甘草等酸甘化阴之品,如转氨酶偏高者,加入五味子,屡获佳效。 典型案例 患者,男,46岁,20009年10月初诊。患者10年前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但肝功能稍偏高,无明显症状,断断续续服用过抗病毒药物。近半年来,突觉神疲乏力,右胁下隐痛不适,呕吐反复发作,烦渴思饮,口燥咽干,大便干,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286U/L,谷草转氨酶l48U/L。诊时见面色萎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辨证属胃阴不足之症。治疗宜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6剂,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服药后诸症有所缓解,食欲渐增。加减治疗6个月余,诸症消失。 按:肝病日久,阴津暗耗,胃阳受伤,虚火内扰,和降失司,故出现胃脘嘈杂灼热,饥不欲食。胃中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口咽,故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等,皆属胃阴受伤之征。宗叶天士“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之意,故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以养胃阴,使津液复,肝体柔,则肝病之苦而愈。

丙肝试题

科室: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 丙肝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题,计5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E垂直传播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均为RNA型病毒 B、均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完成其病毒复制 C、均主要为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 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 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的是 A、HBV B、HCV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粪口途径 C、注射途径 D、母婴传播 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谷丙转氨酶〉1000U/L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6检测抗HCV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C、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D、放射免疫试验 E、间接血凝免疫试验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一般超过: A、2周 B、1个月 C、2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8、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HCV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血清抗HCV是有保护性抗体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导语:慢性的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的一种,而丙型肝炎也是肝炎的一种,这些疾病并不是同一种,肝炎的种类很多,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肝炎的类型还有 慢性的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的一种,而丙型肝炎也是肝炎的一种,这些疾病并不是同一种,肝炎的种类很多,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肝炎的类型还有甲肝,乙肝,戊肝等,这些都是肝炎,而丙型肝炎一旦成为慢性的话,那么后果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所以丙型肝炎成为慢性的就要及时做治疗,那么这个慢性丙型敢到底该怎么来治疗呢? 慢性丙肝比起乙肝来说治疗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治疗慢性丙肝是怎么治好的。慢性丙肝病患者症状常较轻,但病程往往迁延不愈,氨基转移酶持续增高和伴有慢性肝炎组织学的改变,部分病例经过20-30年转变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要等闲视之,但也不必紧张恐惧。 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要做到生活上动静结合、有规律;饮食上适量进食优质高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不宜过多吃糖及吃高脂肪食物,要禁酒,并配合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只要配合医生治疗,丙肝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慢性丙肝的治疗主要有两种:一、干扰素治疗,丙肝发病一是可能由于丙肝病毒直接侵害肝细胞,二是可能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造成自身免疫性肝损害。这种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法可直接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激活T细胞功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并能阻止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这是治疗丙肝常用的方法。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丙肝的方法,采用的丙肝新免疫靶向疗法,首先提取患者自身免疫因子,然后诱导分化成新免疫调节因子,并输入患者体内,从而激活自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 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 年后约 10%~20% 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 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 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 30 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隨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最后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HCC,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危害极大,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由于慢性乙肝的特殊性,其治 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治疗终点;那么临 床常用的治疗终点是怎样的呢? 治疗目标应是长期、持续抑制和消除HBV 复制,从而减轻和防止肝炎病变加重、复发和肝纤维化;减少和预防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HCC;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2~4]。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点 治疗终点应符合治疗目标。最终和理想的治疗终点应是 HBsAg 转阴或 HBsAg 血清转换( 血清HBsAg 阴性,抗 HBs阳性) 。 但目前抗 HBV 的药物和方法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治疗终点,可能需要 很长时期的有效治疗。因此,目前抗病毒治疗,尤其是核苷类似物的 治疗终点如下。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 者,应是 HBeAg 血清转换,血清 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ALT) 恢复正常,达到上述指标后,还应继续治疗至少半年,如仍保持上述指标者,可考虑停药观察[2~4]。

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2016

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8.2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1.既往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或既往抗HCV阳性超过6个月且现在为HCVRNA阳性,或6个月前可能有暴露史(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等)。 2.轻度的乏力、纳差等症状或无明显不适症状,可有或无肝掌、蜘蛛痣。 3.ALT、AST轻度升高或正常,血清抗HCV和/或HCV RNA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为主。 2.一般治疗: (1)适当休息: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强调卧床休息,病情轻者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 (2)合理饮食: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3)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或心理医生。 3.药物治疗: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酶(甘草酸制剂等)、退黄(腺苷蛋氨酸等)。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对具备适应证, 且知情同意下应进 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ICD-10:B18.2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血清HCV RNA、抗HCV、HCV基因分型、HBV-M、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ANA)、甲胎蛋白(AFP),妊娠试验(育龄期女性-必要时); (3)心电图、上腹部B超、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胸部X线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2)宿主 IL-28基因多态性分型 (3)上腹部增强CT或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保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酸胆碱等。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 2缩略语 HCV: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抗-HCV:抗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抗体 HCV RNA: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I.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IA:酶免疫检测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超:腹部超声显像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磁共振成像 3诊断依据 3.1流行病学史

3.1.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3.1.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3.1.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3.1.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3.2临床表现 3.2.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3.2.1.1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3.2.1.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疽。 3.2.1.3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3.2.1.4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3.2.2.1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3.2.2.2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3.2.2.3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2.3.1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3.2.3.2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3.2.3.3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3.3实验室检查 3.3.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 3.3.2血清抗-HCV阳性。 3.3.3血清HCV RNA阳性。 3.4组织病理学检查 3.4.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包括:a)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即单个核细胞浸润于肝窦中,形成串珠状; b)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c)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有淋巴滤泡形成; d)常见界面性炎症。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我国颁布实施《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度和2004年度传染病疫情信息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所有传染病之首,而丙肝发病率在病毒性肝炎中又有明显的上升之势。即使是依据1992年至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的丙肝感染者约3800多万人。 我国早已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作为一种被宣传多年的疾病和常规体检项目,为人们所熟知,乙肝疫苗已经广泛被普及,成为对付乙肝的有利的武器,然而,同样拥有极大杀伤力的丙肝则一直得以“偏安一隅”。 相对于乙肝来说,丙肝隐藏得更深,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才被发现,它与乙肝病毒一样,主要经血液传播,它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传播方式:血液或血制品感染;共用针头、注射器械感染;一些特殊的器械感染如透析;其它尚未被证实的因素,如长期密切接触感染(追查患者家属,发现家庭有聚集感染现象)已经引起重视。 丙肝的危害在于,HCV感染后HCV RNA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成为慢性感染,慢性化率为60%~85%。一旦慢性丙型肝炎发生后,HCV RNA滴度开始稳定,感染6~12个月后自发痊愈的病例很少见。除非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后果是进展为肝纤维化,并发展成为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来自6个国家的11项研究表明,感染HCV 7年至5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0.3%~55.0%,肝癌发生率为0~23%,平均感染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约为10%~15%,中年因接受输血感染者约为20%~30%。 我国十五科技攻关的资料表明,感染10年和20年以上的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9.20%和15.29%。 因此,丙肝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危害,在目前还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对病毒进行早期预防就显得相当重要。然而,大众对于丙肝认知的欠缺、患者缺乏明显的丙肝感染症状、在高危人群中早期发现丙肝患者的机制的缺乏,都形成了丙肝防治的巨大障碍。 3月26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组织中国著名传染病学、肝病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颁布《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开始实施,目前,《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已预期发布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机关刊物——《中华肝脏病杂志》。 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指南,它的问世将会给丙肝防治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四期,全文刊发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的。现节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必须指出,临床医学的精髓在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最合理的诊疗措施。因此,不应将本指南看作为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防治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一、丙型肝炎的病原学 (一)HCV特点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1a、2b、3c等)。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HCV感染宿主后,经一定时期,在感染者体内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准种。 (二)HCV基因组结构特点HCV基因组含有一个开放读码框(ORF),编码10余种结构和非结构(NS)蛋白。NS3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氨基端具有蛋白酶活性,羧基端具有螺旋酶/三磷酸核苷酶活性;NS5B蛋白是RNA 依赖的RNA聚合酶,均为HCV复制所必需,是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靶位。 (三)HCV灭活方法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5min或60℃10h、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均可

最新慢性丙型肝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慢性丙型肝炎(2016年版) 一、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8.2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1.既往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或既往抗HCV阳性超过6个月且现在为HCVRNA阳性,或6个月前可能有暴露史(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等)。 2.轻度的乏力、纳差等症状或无明显不适症状,可有或无肝掌、蜘蛛痣。 3.ALT、AST轻度升高或正常,血清抗HCV和/或HCV RNA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2013 1

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 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为主。 2.一般治疗: (1)适当休息: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强调卧床休息,病情轻者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 (2)合理饮食: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3)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或心理医生。 3.药物治疗: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酶(甘草酸制剂等)、退黄(腺苷蛋氨酸等)。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对具备适应证, 且知情同意下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8.2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2

丙型肝炎简介

丙型肝炎(HC)简介 1974年,人们发现输血后肝炎并非由HAV和HBV感染所致,因此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直到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Choo等率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将HCV cDNA克隆成功,才使HC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HCV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 一、HCV病毒分子结构 HCV为一单股、正链RNA病毒,其链长度为10000个核苷酸。该链可分为正5`末端、3`末端及位于两个末端之间的病毒编码开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三部分。 链的5`末端,约有324到241核苷酸组成的区域,有时可形成小的末端发夹样的次级结构,含一个短的直接重复顺序。目前推测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有重要的负调节作用。 3`末端由27-55个核苷酸组成,(不同的分离株,该区的核苷酸长度不一)。 在5`末端与3`末端之间,由9400年核苷酸组成一个大而连续的开读框架。编码3010或3011个氨基酸组成的一个大病毒多肽。从病毒编码框架的上游(5`端)到(3`端),编码不同蛋白质的基因依次为:核衣壳蛋的基因,包膜蛋的基因及非结构蛋的1~5基因。 5`末端里有高度的保守性,其在病毒的复制和保持病毒的性状方面起重要作用。3`末端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可能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单一的ORF称病毒多蛋白前体(Precursor polyprotein)这一大的病毒蛋白前体,但宿主基因和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酸的一系列酶切修饰,形成不同大小和功能不一的病毒蛋白。这些病毒蛋白目前主要分两大类:(1)结构蛋白,位于5`末端,包括核心蛋白(C)、包膜蛋白(E1、E2/NS1),是参与组成病毒颗粒的蛋白质;(2)非结构蛋白,又称功能蛋白,包括NS2-NS5,是参与病毒复制和具有其他功能的蛋白质。HCV基因存在显著的变异,这一变异导致HCV不同的分离株间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以此将HCV分为若干个亚型。 应用HCV各型特异性CDNA探针,作印迹杂交分析,发现HCV基因型各地区不同。在美国主要为原型(即PT型Prot-otypt)占70%,而K1与K2型较少(10%),在日本K1型占77.7%,K2a占16.5%、K2b占5%,而PT型则甚少见。我国HCV基因型初步分析结果与日本相似,K1型占40.3%,K2a占20.9%,而K2bH占13.43%,K1型较多见,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的最新重磅研究进展(完整版)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的最新重磅研究迸展(完整版)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Z AASLD )年会已于本月16日圆满闭幕。作为目前全球最权威的肝脏病学会议之一,AASLD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肝病学专家以及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大家汇聚云端,分享和探讨肝病学领域的突破性硏究成果,尤其是在慢性乙型肝炎(CHB )领域,这些最新硏究进展为未来的HBV治疗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 本届AASLD年会上的重要研究 真实世界数据全面验证TAF在各类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TAF在初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强效、高耐药屏障一直是各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用药准则,在我国最新《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⑴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S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 )以及恩替卡韦(ETV )被推荐为CHB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在本届AASLD年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团队报告了在初治CHB患者中TAF S TDF或ETV治疗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壁报779 )O

研究共纳入了116例初治CHB患者,根据患者意愿,有29例患者接受了TAF 治疗,43例患者接受TDF治疗,44例患者接受ETV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48周的随访,在此期间未观察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AF可获得与TDF和ETV相当的抗病毒疗效,且在病毒抑制率(83.3% vs. 78.1% vs. 78.6%, P=0.871 )及ALT 复常率(81.5% vs. 79.4% vs. 72.4%,P=0.692 ) ±TAF 似乎更有优势。 TAF可改善NA经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得益于核苜(酸)类似物(NA )的出现,很多CHB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尤其是近些年出现的NA治疗药物,让CHB患者看到了临床治愈的希望。不过最近也有硏究表明,即便经一线抗病毒治疗, 也仍有1/5的患者病毒无法转阴而是维持在低病毒血症水平。由于CHB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对于经治患者而言,选择哪种NA ,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更佳呢? 在本届AASLD年会上,就有不少学者对经治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1. 首先是一项多国家、前瞻性的硏究队列(壁报811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在经治CHB患者中,由其他NA转换为TAF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涵盖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年CHB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在转换到TAF治疗之前,都曾接受过至少一年的其他NA治疗。其中199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中国HCV感染具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哪种基因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 A.GT1b型 ? B.GT2a型 ? C.GT3型 ? D.GT6型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 针对NS5B的核苷酸类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 A.达塞布韦 ? B.索磷布韦 ? C.达拉他韦 ? D.格卡瑞韦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 针对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需要关注基线耐药(RAS)情况 ?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C.NS5A抑制剂 ?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含有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C.NS5A抑制剂 ?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针对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索磷布韦的描述,下面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 ? B.耐药屏障高,不易产生耐药 ? C.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 D.索磷布韦在体内的无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下面哪项不是理想的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特点 ? A.PK稳定,每日一次 ? B.联合利托那韦提高疗效 ? C.全基因型 ? D.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 含有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DAA药物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LT/AST升高 ? B.间接胆红素升高 ? C.直接胆红素升高 ?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含有索磷布韦的DAA药物在治疗方案选择中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哪项 ? A.ALT/AST ? B.肾小球滤过率 ? C.直接胆红素 ? D.间接胆红素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 . 全口服DAA时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愈率提升到()以上? ? A.70% ? B.80% ? C.90% ? D.95%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主要由血液/体液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亿人感染HCV。在我国健康人群抗HCV阳性率为%~%,约3800万人。由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宿主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机体免疫往往难以有效清除病毒,致使约 50%~80%HCV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30%将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4%发展成为肝细胞癌症。 一、基因组特征: 丙型肝炎病毒呈球形颗粒,直径约为50nm,有一脂质包膜。基因组为单链正链RNA,链长月。整个基因组只有一个ORF,编码一条由3010~3033个氨基酸组成的聚蛋白前体,该蛋白前体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作用下,裂解为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如图所示) 在HCV基因组中,5’端有一个长度和序列非常稳定的非编码区(UTR),由341个核苷酸组成,形成4个二级结构域,为病毒复制和翻译所必需。此区是整个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区域,所以常常选择该区域的基因序列作为基因扩增的靶序列,这样可以检测出目前已知的所有HCV基因型。3’端UTR包括3个结构域:靠近5’端为基因型特异的多变区(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相同基因型之间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居中部分为一个多聚U区域(poly U),含有50~62个核苷酸,对病毒RNA复制至关重要,但不同基因型的HCV的多聚U区域长度不等;3’端尾部为高度保守的发夹样结构,称为X-tail。通过定点突变破坏这一结构会导致RNA病毒复制的显著降低,说明该区域对RNA病毒有效复制同样重要。5’端和3’端UTR之间是一个ORF并且分成9个区域:核心区→E1区→NS1/E2区→NS2区→NS3区→NS4a区→NS4b区→NS5a区→NS5b区。其中NS5b区域在不同型HCV中同源性较低,可作为HCV分型依据。 二、分类 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

丙型肝炎怎么治疗

丙型肝炎怎么治疗 文章目录*一、丙型肝炎怎么治疗*二、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三、预防丙肝要注意 丙型肝炎怎么治疗1、丙型肝炎怎么治疗之中西药治疗由于西药虽然治疗之后效果比较快,但长时间服用的话也是会有一定副作用的,因此就需要结合中药来进行治疗,因为中药 不但可以保护肝脏以及恢复期肝功能,而且副作用也是比较小的,因此只有结合中西药治疗,这样在治疗之后才会有好的疗效。 2、丙型肝炎怎么治疗之手术治疗 主要针对的是肝功能比较差的患者,在进行这项治疗的时候应该先对肝功能进行检查,在检查之后先进行内科治疗,等到肝 脏功能改善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再考虑进行手术,这样手术之 后才可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3、丙型肝炎怎么治疗之联合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就是以彻底清除体内丙肝病毒为主要目的,但想要彻底的清除病毒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是通过这种方 法治疗之后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在延缓肝脏损害的同时,对改善生活质量是有不错疗效的。 4、丙型肝炎怎么治疗之饮食治疗 丙肝的治疗需要长时间调养的,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 注意合理饮食,这也是治疗丙肝的一种有效方法,患者可以适当

的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这对于肝脏的修复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要特别注意要适量,因为过高的营养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对此患者一定要谨记。 5、丙型肝炎怎么治疗之抗病毒治疗 治疗丙肝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抗病毒的治疗的方案具体的还是要看患者的病情还有就是患者的体质才能决定的,目前主要的方案有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或者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疗法。 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1、饮食注意 患者应选用富有营养、易消化,符合个人饮食习惯的饮食,同时注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饮食不宜过量,以不导致肥胖为度,忌偏食、暴饮暴食,忌饮酒。 2、休息和运动 发病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平卧时肝供血量增加40%~50%,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恢复期可制定动静结合的作息制度,运动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3、消毒隔离 被褥、食具、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可采用煮沸法、日晒法、擦拭消毒法等方法。 4、注意个人卫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5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2015年10月22日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 B和C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表1,根据GRAD分级修订)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

一、术语 慢性HBV感染(chronic HBV infection) —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 个 月以上。 慢性乙型肝炎(chro nic hepatitis 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 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血清HBsAg阳性,HBeAg 阴性,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AL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 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 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 乙型肝炎康复(resolved hepatitis B)—既往有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史,HBsAg阴性,HBsAb阳性或阴性,抗-HBc阳性,HBV DNA氐于最低检测限,ALT在正常范围。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 作(acute exacerbati on or flare of hepatitis) —ALT 升至正常上限10 倍以上。 乙型肝炎再活动(reactivation of hepatitis B)—常常发生于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康复者中,特别是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时。在HBV DNA 持续稳定的患者,HBV DNA升高》2 log10 IU/mL,或者基线HBV DNA阴性者由 阴性转为阳性且》100 IU/mL,或者缺乏基线HBV DNA者HBV DN侔20 000 IU/mL。 往往伴有肝脏炎症坏死再次出现,ALT升高。HBeAg阴转(HBeAg clearanee)—既往HBeAg 卩日性的患者HBeAg?肖失。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 seroconversion)—既往HBeA?日性的患者HBeAg?肖失、抗-HBe出现。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 资料来源: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发布者: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时间:2011-9-9 浏览量: 154次 (一)治疗前应进行HCV RNA基因分型(1型和非1型)和血中HCV RNA定量,以决定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和利巴韦林的剂量。 (1)HCV RNA基因为1型,或(和)HCV RNA定量≥2×106拷贝/ml者,可选用下列方案之一: 1.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 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1000mg/d,至12周时检测HCV RNA:(1)如HCV RNA 下降幅度<2个对数级,则考虑停药;(2)如HCV RNA定性检测为阴转,或低于定量法的最低检测限,继续治疗至48周;(3)如HCV RNA未转阴,但下降≥2个对数级,则继续治疗到24周。如24周时HCVRNA转阴,可继续治疗到48周;如果24周时仍未转阴,则停药观察。 2.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IFNα3MU~5MU,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1000mg/d,建议治疗48周。 3.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治疗方案:可单用普通IFNα、复合IFN或PEG —IFN,方法同上。 (2)HCV RNA基因为非1型,或(和)HCV RNA定量<2×106拷贝/ml者,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案之一: 1.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 注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800mg/d,治疗24周。 2.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IFNα3MU每周3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800~1000mg/d,治疗24~48周。 3.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治疗方案:可单用普通IFNα或PEG-IFNα。 注:(1)国外文献报道,PEG-IFNα-2b (1.0~1.5μg/kg)与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口服48周,两法治疗丙型肝炎的SVR率相似,前者在我国也即将被批准上市;(2)在采用普通IFNα治疗时,有人采用所谓“诱导疗法”,即每天肌肉注射IFNα3MU~5MU,连续15~30d,然后改为每周3次。国外研究表明,患者对这一方案的耐受性降低,且能否提高疗效尚不肯定;(3)利巴韦林用量参考:体重>85kg者,1200mg/d;65~85kg者1000mg/d; <65kg者,800mg/d。有文献报道,利巴韦林的有效剂量为>10.6mg/kg体重。 (3)对于治疗后复发或无应答患者的治疗 对于初次单用IFNα治疗后复发的患者,采用PEG-IFNα-2a或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可获得较高SVR率(47%,60%);对于初次单用IFNα无应答的患者,采用普通IFNα或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其SVR率较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检验目的】 定性测定人血清(浆)中的HCV抗体,用于临床术前的初筛查检测。 【实验原理】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维素膜上预包被金标鼠抗人lgG抗体(anti-lgG Ab),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丙肝混合抗原(Core、NS3、NS4、NS5)和人lgG抗体。检测阳性样本时,血清样本中HCV-Ab与胶体金标记鼠抗人lgG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结合形成“Au-anti-lgG Ab-HCV Ab-HCV 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金标鼠抗人lgG 抗体则在对照线处与人lgG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15分钟内观察结果即可。 【样本要求】 1、采集静脉血样本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并避免样品溶血。 2、如果血清和血浆样品收集后7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0-4℃保存;大于7天必须-20℃一下冷冻保存。 3、常规抗凝剂不影响实验结果。 4、溶血、粘稠及高指标本不适于本试剂。含特殊物质的标本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 在检测前须清除。 5、在标本中加0.1%NaN3不影响实验结果。 【试验方法】 测试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试纸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10μl)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试纸条指示箭头下端的加样处。 4、随即滴加2滴样本稀释液(约100μl)。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测试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测试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测试卡上的S孔。 4、随即滴加2滴(约100μl)样本稀释液到测试卡上的D孔。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判断】 阳性:试纸条/试卡在检测区和对照区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 阴性:试纸条/试卡只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失效:对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