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

语意重复短语50例

1、杀人的刽子手

2、无声的潜台词

3、胜利的捷报

4、不必要的浪费

5、第一部处女作

6、最高顶点

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

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

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

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

15、过于溺爱 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

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

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

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

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

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

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

45、浑身遍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

资料二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

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赘余)

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

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

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

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

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来家”赘余)

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

十分罕见(“罕见”含“十分”意,“十分”赘余)

随便苟同(“苟同”含“随便”意,“随便”赘余)

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

快要垂危(“垂危”含“快要”意,“快要”赘余)

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

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

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

二、形容词类赘余

炎热、雪白、笔直、通红、稀烂、飞快、精光、崭新、冰凉、死沉、烂熟、巨大、繁多、酷热、众多、广大等本身带比喻性成分或表

程度成分的形容词的前面如果有表修饰的程度副词,那个程度副词是赘余成分。如:“十分炎热”(“十分”赘余),“非常雪白”(“非常”赘余)。

三、名词类赘余

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赘余)

多虑的想法(“虑”有“想”意,改“虑”为“余”)

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两者留一)

目的是为了(“目的”即“为了”,两者留一)目前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赘余)

无用废话(废品、废物……)(“废话、废品、废物……”含“无用”意,“无用”赘余)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意,“人民”赘余)

原因是因为(“原因”即“因为”,两者留一)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意见”赘余)

四、代词类赘余

我的寒舍(舍弟、贱、家严、拙作……)(“寒舍、舍弟、贱、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

诉诸于武力(公诸于众、见诸于报刊、付诸于流水……)(“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与后面“于”重复,可删“于”或改“诸”为“之”)

五、概数词赘余

大约10岁左右(上下)约摸10岁左右(上下)大概10岁左右(上下)

至少3名以上(左右、上下)至多3名左右(上下、以下)

近3名左右(上下、以下)平均85分以上(以下)

最少80分以上最小10岁以上最高85分以下最低60分以上上列表概数的词两者只能留一,如:大约10岁,或10岁左右,或10岁上下。否则赘余,变成病句。

六、副词类赘余

防止不要发生事故、杜绝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例子中“不要”、“不可”、“不受”均属赘余,必须删去,

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例举新选

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例举 1.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实属是。 2.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 重于。 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期间、 此个中。 4.唯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 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 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 6.涉及到、波及到、再次复发、互相 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 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

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 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 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 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 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 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 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 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 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 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 的传统美德。 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 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

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 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 右的距离。 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 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 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 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 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 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 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 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 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 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

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句首介词“经过”,使“老主任的再三解释”的主语地位丧失,可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可去掉“才使”,从而整个句子的主语变为“他”)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①旧中国政治腐败,官吏昏庸,兵连祸接,致使人民生灵涂炭。 ②他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生产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新产品。 ③我们班众多的莘莘学子经过高中三年的刻苦学习,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其中有十多位同学考入了重点大学。 三个成语的使用都有问题,而且属于同一类毛病。都和前面的一个词语语意重复。追根溯源,总体看来,犯这类错误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成语,同时也忽略了成语的使用环境,具体而言又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比如上文涉及的三个成语。“生灵涂炭”一词仔细研究“生灵”就字面上就可以判断是人民之意,“千方百计”则看不出内含的“想尽”之意,而“莘莘”很多人都会错误地根据字型理解为辛苦的意思。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经常翻看成语词典,准确把握其含义。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借助于“代入法”。所谓“代入法”,就是用成语的准确解释取代成语放入句子里,结合上下文,阅读几遍,就可以发现问题,从而避免赘余的毛病。 下面是从各地历年模拟试卷和学生平时作文中收集到的一些成语误用语例: 1、他画的画,在他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分析: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分析:因成语本身含有个“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 3、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的“隐”就是苦衷,与后文重复,去掉“的苦衷”。) 4、看到这个孩子可爱的表情和举动,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5、您的光临让我的居室蓬荜生辉。(分析:“蓬荜”指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后用以称自己的家,和“居室”重复。) 6、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分析:“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7、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8、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汉江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对陶先生和李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耿耿于怀”指“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与后面“未能忘“重复。) 9、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10、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孑然一身的单身汉”错) 11、企业家应该像军事家一样,具有沉着的心态、超人的智慧,这样才能出奇制胜获取胜利,打败竞争对手。(“出奇制胜”与“获取胜利”表意重复,不合使用习惯。) 12、这是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了,他仍然犹豫不决地首鼠两端,真急死人。(其中的“首鼠两端”意思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己有“犹豫不决”的意思,所以再用,重复,要删去) 1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好像”与“如”重复)

语文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标点符号 解读考点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欢迎阅读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1 1、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防止”跟“不要”冲突,去掉一个。) 2、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聚精会神地”和“专心地”去一个) 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作者是”和“写的”重复) 4、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潜台词已是无声的了,“无声”多余) 5、我们非常热爱家乡无比漂亮的山河。(“非常”与“无比”重复) 6此涉及到党群关系.“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 7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其后的“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8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去掉“无声”. 9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

“来”多余,应去掉. 10这些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这些”与之重复,应去掉“这些”. 11切忌不要违规.“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 12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 13邂逅相遇.“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14学习先进楷模.“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去掉其一. 15警匪力量悬殊很大.“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很大”重复.去掉“很大”. 16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与“笑”重复.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2 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前面的“卫生”重复. 2切忌不准随地吐痰. “忌”,认为不适,有否定义,加上“不”,意思相反.去掉“不准”. 3凯旋而归.“凯旋”就已是“胜利归来”之意,这与后面的“归”重复,去掉“而归”. 4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其后再用“教育”就重复了.

高考病句重复赘余现象汇总

部分重复赘余现象 1.卫生洁具(“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2.凯旋而归(“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 去掉“而归”) 3.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 “教育”重复) 4.付诸于实践(“诸”,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 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及”即“到”,所以“到”多余, 应去掉) 6.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 重复,应去掉“间的”) 7.“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 词的背后。去掉“‘无声’的”) 8.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发生”已表“出现”意, 所以“出”“来”多余,应去掉) 9.这些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与“这些”重复,应去 掉“这些”) 10.三十个芸芸众生(“芸芸”有多的意思,前面不能用表示数 量的词语,否则重复) 11.切忌不要违规(“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不要”与“切 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 12.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 重复) 13.邂逅相遇(“邂逅”即偶然偶见,与“相遇”重复) 14.学习先进楷模(“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 词重复,去掉其一) 15.警匪力量悬殊很大(“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 “很大”重复。去掉“很大”) 16.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 发笑”之意,与后之“笑”重复) 17.到会的名与会者(“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之意) 18.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示约数 的,重复,任去其一) 19.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光)临指导工作(“莅(光)临” 有“到某地”之意,再用“到”,重复) 20.1月2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 一天”,重复) 21.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格外”和“多了”重复) 22.人来人往也特别多(“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 23.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的”就 是“空前的”,二者重复) 24.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扪心自问”就已经含有“自 责”的意思了) 25.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威慑”就含有使动意义,与前面“令 人”重复) 26.不要有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有……的 想法”)27.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 刻都”,再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 28.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意为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或见解,与“意见”重复) 29.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相互的”和“对方” 重复,任去掉其中一个) 30.这其中定有问题(“其”就是“这”,重复) 31.他俩互相厮打(“厮”即“互相”) 32.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罕”就有“十分”之意) 33.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浑身”即“遍体”) 34.爵士乐正方兴未艾(“方”就是“正”) 35.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被大方之家(内行)笑话, 与“被”重复) 36.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呵成”就是“书就” 之意) 37.人民的生灵涂炭(“生灵”指老百姓,与“人民”重复) 38.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就包含了“苦衷”,删去“的 苦衷”) 39.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妄自菲薄”中的“自”就是自己 之意,与后边的“自己”重复) 40.托尔斯泰诞辰周年纪念日(“辰”,时日的意思。“诞辰”, 出生的时日,与“纪念日”重复,应改为“诞生周年纪念 日”或“周年诞辰”) 41.国庆周年(“国庆”即开国纪念日,可说“建国”或“开国 周年”) 42.《大地》的付梓刻印使他很兴奋(“把文稿交付刊印”叫“付 梓”,与“刻印”重复) 43.曾经历任了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历”指过去的各个或 多次,与“曾经”重复) 44.最后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最后”与“终于”重复) 45.勿要吸烟(“勿”表示劝阻或禁止,相当于“不要”,所以 “勿”与“要”重复,去掉“要”) 46.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众”即大家,去掉“大家”) 47.使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生活”与“安居乐业”重复, 去掉“的生活”) 48.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之誉”是没有想到的表 扬,与“没有想到”重复) 49.花花世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与“眼花缭乱”重复) 50.每天都要日理万机(去掉“每天”) 51.往事都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出现在眼前”与“历历在 目”重复) 52.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心里”与“怀”重复) 53.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刻骨铭心”已经是“令人难忘” 的了) 54.他流下了感激涕零的泪水(“感激涕零”意为感动得流下了 眼泪) 部分重复赘余现象1 / 2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古代的汉字作品无标点符号,到了19世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不要求掌握)三大类。 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 ?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7)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例如: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标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引号) 括号()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例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例2: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转折。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省略号……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例1:“铃,铃……”小闹钟叫

标点符号和词语重复

在标点符号与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处命题,就是检测考生正确理解文意和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一种必要手段。标点符号与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省略号和“等”“等等”重复。例如: 1.第二代无绳电话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2004湖南省高考题) 2.我家的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分析】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等”也表示内容的省略,显然二者在使用上重复,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二、顿号同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重复。例如: 1.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晨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2.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和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能使用顿号,因为这些连词已经表示并列关系,顿号也表示并列关系。“和”一类的连词,一般用于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三、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例如: 1. 在这所学校,我与李老师最熟:因为在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一直教我们语文和算术,并当班主任。 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这就是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分析】例1中冒号表示解释说明,即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文的解释,但在冒号后面又用了表示解释原因的“因为”,因此造成重复,故应该删除“因为”一词。例2冒号已经是在表示解释原因了,但后文又使用了“这是因为”,因而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复。 四、起解释说明作用的破折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例如: 1.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新选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 语意重复短语50例 1、杀人的刽子手 2、无声的潜台词 3、胜利的捷报 4、不必要的浪费 5、第一部处女作 6、最高顶点 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 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 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 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 15、过于溺爱 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 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 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 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 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 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 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 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

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 45、浑身遍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 资料二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

意,“被人”赘余) 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 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 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 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 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来家”赘

病句中常见的重复、赘余

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重于 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 4、惟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 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 6、涉及到、波及到、再此复发、互相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 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的传统美德、 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 10、妄自菲薄自己、出乎意料之外、真知灼见的见解、黄发垂髫的孩童、难言之隐的苦衷、刻骨铭心的难忘、怙恶不悛不思悔改、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三令五申地强调、亲自耳闻目睹、 11、其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之所以……的原因、大约……左右、大约……上下、约摸……左右(上下)、约略……左右(上下)、大概……左右(上下)、至少……以上、至少……左右(上下)、至多……左右(上下、以下)、近……左右(上下、以上)、平均……以上(以下)、最少……以上、最小……以上、最大……以下、最高……以下、最低……以上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 语意重复短语50例 1、杀人的刽子手 2、无声的潜台词 3、胜利的捷报 4、不必要的浪费 5、第一部处女作 6、最高顶点 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 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 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 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 15、过于溺爱16、一天天日臻完善 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 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 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 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 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 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 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 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 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 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 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 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 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 45、浑身变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 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 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 资料二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

标点符号练习题

标点符号复习要点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 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 ?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四川省天全中学罗小平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的汉字作品无标点符号,到了19 世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 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不要求掌握)三大类。 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 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感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 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 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2) 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 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 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 (4) 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和停顿,能使句子的结构在书面上显得更清楚。标点符号是标号和点号的总称。 点号主要表示语言的停顿和语气,有逗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主要表示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 )、书名号(《》)、间隔号(·)。 标点符号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组: ▓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语调的:句号、问号、感叹号。 ▓表示句中某些部分间的停顿的:顿号、逗号、分号。 ▓表示提示和引用的:冒号、引号。 ▓表示插入转折和删节掉一些词语和句子: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表示特殊词语的: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用法,并把相应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A、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B、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①“唉!西蒙死了。两个孩子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B) ②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蜈蚣”、有“蜻蜓”、有“仙鹤”……(A) ③“有没有同学考卷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丁丁已举起手来说:“老师我已做完了。”(A ) 2、判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语言中断或声音延长。 B、表示意思递进或转折。 C、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 ①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C ) ②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B 递进)

③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爬出。( C ) ④草地上开满了花,招来很多小蜜蜂——它们在花丛中穿梭忙碌着。(B) 3、体会引号的用法。 A、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B、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 C、表示引用特定的词语。 D、表示否定或讽刺。 ①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一种“人”字形线路。(B ) ②湖边的森林里有列宁的“绿色办公室”。( C ) ③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A ) ④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 C) 加标点: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长写的作文得奖了 2、没关系他解释说我反正要走一趟的 3、他低声地说阿姨我们赶快走吧 4、我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他疑惑地问 5、小明说我在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6、她带走了落叶纸屑尘土和果皮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 7、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8、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六、破折号的用法: 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转换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F.表示话没说完)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 4.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6.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七、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

用于讲话稿和工作总结23个单字重复型词语整理

用于讲话稿和工作总结23个单字重复型词语整理 01 力 全力、强力、合力、有力 大力、着力、奋力、极力 举例: 一、认识要更高,全力做好XX工作 二、措施要更硬,强力做好XX工作 三、纪律要更严,合力做好XX工作 点评:经典三段论——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的变化版 02 从 从快、从速、从严、从实、从重 从紧、从细、从优、从简、从高 举例: 一是要求/标准要从高从紧。 二是落实/推进要从快从优。 三是考核要从细从实。 四是问责要从重从严。 03 识 知识、见识、胆识 举例:

(特别适用于与新职工座谈) 一是加强学习,增进知识。 二是扎根一线,增长见识。 三是敢于担当,增强胆识。 04 化 深化、细化、强化 举例: (特别适用于主持词提要求部分) 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 二是细化措施,责任就位。 三是强化督办,落实到位。 05 位 进位、定位、站位、借位、到位就位、补位、换位、错位、有位举例: (适用于党政机关) 一是坚持目标定位。 二是推动发展进位。 三是督促履责到位。 四是确保有为有位。 (适用于企业) 一是找准战略定位。

二是力争营收进位。 三是确保管理到位。 四是防止奖惩错位。 06 劲 冲劲、韧劲、后劲、巧劲、拼劲、干劲举例: 一是发扬冲劲带头干。(领导带头) 二是保持韧劲坚持干。(坚持不懈) 三是会用巧劲创新干。(创新方式) 四是激发拼劲齐心干。(团结协作) 一要有敢闯敢试的冲劲。(开拓创新) 二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坚韧不拔) 三要有借力打力的巧劲。(巧借外力) 07 子 底子、面子、里子、领子 举例: (特别适用于城市管理、文明创建等) 一要打好“底子”。(机制) 二要扮靓“面子”。(治标) 三要做实“里子”。(治本) (特别适用于产业园区建设) 一要抓住规划“领子”。(产业规划)

标点符号知识整理

标点符号 一、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十六种 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1、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⑴句号(。)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⑵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注意点: A、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B、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D、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E、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用句号。 ⑶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2、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⑴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⑵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②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⑶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注意点: A、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就不必用顿号。 B、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C、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D、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例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⑷、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D、用在解释说明的话之前。例如: E、用在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 注意点: ①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②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四、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种。 1、引号(“”‘’)用法

常见的标点符号

小学常见的标点符号 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章的未尽之意,而且,不同的标点符号用在相同的一句话中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这就让学生们常常觉得标点符号难以理解和运用。学生中会有以下这些情况:朗读文章时,读不出文章的语气和意思。写文章时,有的通篇只有一、两个标点符号;有的却想在哪里打标点符号就在哪里打标点符号,以致一段话就有很多个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1、有关标点符号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他们想让当地的老百姓有粮食都不卖给八路军吃,从而让八路军饿死。于是,他们在大街的墙上写了这样一条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但标语没有加标点符号。第二天一早,这条标语就被人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这可把日本人气坏了。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还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它们都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轻视标点符号。 2、比较 出示句子:“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让学生加标点符号。可以有以下几种加标点符号的方法: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2)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妈不见了,着急的是弟弟。 学生经过比较之后就会认识到标点符号加在不同的地方,句子的意思就会不同,应根据不同的意思加标点符号。 3、朗读 出示相同的句子,打不同的标点符号,让学生朗读后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如: (1)他回来了。——表示陈述语气,告诉别人他回来了,读时语气要平缓些。

词语赘余七种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词语赘余七种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人们在阅读时,经常会见到一些重复赘余的句子,辑录如下: 1、五万件中国古代瓷器将等待拍卖。 2.、这个工厂生产了一批不合格的伪劣产品。 3.、在俄罗斯,社会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一、谦敬词赘余 ?谦词是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一种谦逊态度,因而在谦词里面常含有“我的”意思,如 果在谦词前面再加“我的”来修饰,就会造成赘余。 ?敬词是为了表达对别人的一种尊敬之意,因而在敬词里面常含有“您的”意思,如 果再在这一类敬词前面用“您的”来限制的话,就属词语运用赘余了。 例题分析:1、我的家父今年87岁了,身体尚健康。 “家父”是一个谦词,即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前面缀以“我的”,就与“家父”语意重复了,“我的”要删掉。 触类旁通:这一类谦词赘余现象还有 ?“我的舍弟” “我的拙作” “寒舍蓬荜生辉”等等。 例题分析: ?2、我听说您的令尊身体不太好,所以特意前来看望。 “令尊”是一个敬词,用于“对别人父亲”的称呼,本身就含有“您的”意思,在前面再加“您的”,就属于明显多于了。“您的”要删掉。 触类旁通:这一类敬词的赘余现象还有 ?“您的华厦” “您的贵公子” “您的垂询”等等。 二、概数词赘余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有一种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因其本身有一种不确定因素, 故不能与概数词合用,否则就会造成赘余。同理,还有一种表范围或表程度的副词,在它们的后面只能接一个具体明确的数词,这时如果再在数词后面缀以概数词的 话,这个概数词就属于明显的赘余了。 例题分析:1、在这次演讲比赛中,那个表现最突出的女孩大约15岁左右。 “大约”是一个表推测的副词,本身就含有不确定因素,后面再缀以概数词“左右”,语意就重复了,“大约”、“左右”二者删其一即可。 触类旁通:这一类赘余现象还有: ?“大约……上下” “约摸……左右(上下)” ?“约略……左右(上下)” “大概……左右(上下)”等等。 例题分析:2、公安部要求:在奥运会召开前,全省各市公安机关必须打掉至少一个以上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 “至少”是一个表范围的副词,后面要接一个明确的数词,如果在后面再缀以概数词“以上”,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确定性,概数词“以上”要删掉。 例题分析:3、他啊,看样子最多七十岁以下。 “最多”是一个表程度的副词,后面要接一个明确的数词,如果再在数词的后面缀以概数词“以下”,语意就不明确了,概数词“以下”要删掉。 触类旁通:这一类赘余现象还有 ?“最少……以上” “最小……以上” ?“最大……以下” “最高……以下” ?“最低……以上” “近……左右(上下、以上)” ?“平均……以上(以下)”等等 三、兼词赘余

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

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 01句号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02问号 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