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化学实验教案

普通化学实验教案

普通化学实验教案
普通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分析天平的使用和固体密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分析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练习天平的称量操作。

(3)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析天平是一种十分精密的称量仪器,根据天平结构的情况,称重精确度可达0.001 g (即1 mg)或0.0001 g(即0.1 mg),常用的分析天平有摆动天平、空气阻尼天平、半自动电光天平和电子分析天平等。这些天平在构造和使用方法上虽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应用了杠杆原理构成的。而电子分析天平则是精确、快速、使用方便的自动化分析天平。

本实验将介绍电子分析天平,练习操作分析天平及一般称量方法。

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称为密度,它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密度的单位一般以mg·L-1或kg·L-1表示。固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密度逐渐下降,而压强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对固体密度影响甚微。测定固体的密度可将称得的一定量的固体浸没在一个不与之反应的液体中,然后测定它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实验中容器的体积及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可以通过称量来精确求算。

三、仪器和药品

电子分析天平,干燥器,烧杯(250 mL),10 mL比重瓶,温度计,铜片(质量< 1 g,已称重),金属粒,10 L沸腾并冷却后的蒸馏水,带测定密度的金属。

四、实验内容

(1)直接法称量练习

向指导教师领取一块已知质量的铜片(质量在1 g以下),在分析天平上称出其质量,并交指导教师核对,称量误差不应超过0.5 mg。

(2)差减法称取固体粉末样品

将装有固体粉末样品的称量瓶放在天平上粗称,记下读数。然后使用分析天平,用差减法精确称取0.2 ~ 0.4 g固体粉末样品(读数应读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样品倒入烧杯中。(3)固体密度的测定

在天平上称取一个干净的10 mL的比重瓶(带瓶塞),在比重瓶中放入待测密度的金属粒,使其体积约占比重瓶容积的一半左右,塞上瓶塞。再将比重瓶置于天平上称量。

在比重瓶中注入少许经沸腾并冷却的蒸馏水,使金属粒全部浸没在水中,摇动比重瓶以除去留在金属粒空隙中的气泡,再将水加满,盖上瓶塞,擦干溢出的水。将比重瓶放在天平上称量。

将瓶中的金属粒倒入回收瓶,用蒸馏水再次注满比重瓶,塞紧瓶塞,然后进行称量。

数据记录及处理如下:

空比重瓶的质量m1=

比重瓶+ 金属粒的质量m2=

比重瓶+ 金属粒+ 水的质量m3=

比重瓶+ 水的质量m4=

该温度下水的密度d水=

金属的质量m5=

金属的体积V=

金属的密度d金属=

五、思考题

(1)电子天平如何调平衡?

(2)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

附录一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概述

分析天平是定量分析操作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仪器,常规的分析操作都要使用天平,天平的称量误差直接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必须了解常见天平的结构,学会正确的称量方法。

常见的天平有以下三类:普通的托盘天平、半自动电光天平、电子天平。

普通的托盘天平是采用杠杆平衡原理,使用前须先调节调平螺丝调平。称量误差较大,一般用于对质量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调节1 g以上质量使用砝码,以下使用游标。砝码不能用手去拿,要用镊子夹。

半自动电光天平是一种较精密的分析天平,称量时可以准至0.0001 g。调节1 g以上质量用砝码,990 ~ 10 mg用圈码,尾数从光标处读出。使用前须先检查圈码状态,再预热半小时。称量必须小心,轻拿轻放。称量时要关闭天平门,取样、加减砝码时必须关闭升降枢。

电子天平是最新一代的天平,它是根据电磁力平衡原理,直接称量,全量程不需要砝码,放上被测物质后,在几秒钟内达到平衡,直接显示读数,具有称量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它的支撑点采取弹簧片代替机械天平的的玛瑙刀口,用差动变压器取代升降枢装置,用数字显示代替指针刻度。因此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此外,电子天平还具有自动校正、自动去皮、超载显示、故障报警等功能。以及具有质量电信号输出功能,且可与打印机计算机联用,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如统计称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等。由于电子天平具有机械天平无法比拟的优点,尽管其价格偏高,但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逐步取代机械天平。

称量时,要根据不同的称量对象和不同的天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称量方法操作。一般称量使用普通托盘天平即可,对于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样品和基准物质应使用电子天平来称量。

2)电子天平的称量:

(1)称量前的检查

取下天平罩,叠好,放于天平后。

检查天平盘内是否干净,必要的话予以清扫。

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若不水平,调节底座螺丝,使气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检查硅胶是否变色失效,若是,应及时更换。

(2)开机

关好天平门,轻按ON键,LTD指示灯全亮,松开手,天平先显示型号,稍后显示为0.0000g,即可开始使用。

(3)电子天平的一般使用方法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较半自动电光天平来说大为简化,无需加减砝码,调节质量。复杂的操作由程序代替。

下面简单介绍电子天平的两种快捷称量方法:

直接称量:在LTD指示灯显示为0.0000 g时,打开天平侧门,将被测物小心置于秤盘上,关闭天平门,待数字不再变动后即得被测物的质量。打开天平门,取出被测物,关闭天平门。

去皮称量:将容器至于秤盘上,关闭天平门,待天平稳定后按TAR键清零,LTD指示灯显示重量为0.0000g,取出容器,变动容器中物质的量,将容器放回托盘,不关闭天平门粗略读数,看质量变动是否达到要求,若在所需范围之内,则关闭天平门,读出质量变动的准确值。以质量增加为正,减少为负。

3)基本的样品称量操作

(1)直接称量法

用于称量洁净干燥的不易潮解或升华的固体试样的质量。如称量某小烧杯的质量:关好天平门,按TAR键清零。打开天平左门,将小烧杯放入托盘中央,关闭天平门,待稳定后读数。记录后打开左门,取出烧杯,关好天平门。

(2)固定质量称量法

又称增量法,用于称量某一固定质量的试剂或试样。这种称量操作的速度很慢,适用于称量不易吸潮,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粉末或小颗粒(最小颗粒应小于0.1 mg)样品,以便精确调节其质量。

本操作可以在天平中进行,用左手手指轻击右手腕部,将牛角匙中样品慢慢震落于容器内,当达到所需质量时停止加样,关上天平门,显示平衡后即可记录所称取试样的质量。记录后打开左门,取出容器,关好天平门。

固定质量称量法要求称量精度在0.1 mg以内。如称取0.5000 g石英砂,则允许质量的范围是0.4999 g ~ 0.5001 g。超出这个范围的样品均不合格。若加入量超出,则需重称试样,已用试样必须弃去,不能放回到试剂瓶中。操作中不能将试剂撒落到容器以外的地方。称好的试剂必须定量的转入接收器中,不能有遗漏。

(3)递减称量法

又称减量法。用于称量一定范围内的样品和试剂。主要针对易挥发、易吸水、易氧化和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

用滤纸条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瓶,用纸片夹住瓶盖柄打开瓶盖,用牛角匙加入适量试样(多于所需总量,但不超过称量甁容积的三分之二),盖上瓶盖,置入天平中,显示稳定后,按TAR键清零。用滤纸条取出称量瓶,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用瓶盖轻击瓶口使试样缓缓落入接收器中。当估计试样接近所需量(0.3 g或约三分之一)时,继续用瓶盖轻击瓶口,同时将瓶身缓缓竖直,用瓶盖敲击瓶口上部,使粘于瓶口的试样落入瓶中,盖好瓶盖。将称量瓶放入天平,显示的质量减少量即为试样质量。

若敲出质量多于所需质量时,则需重称,已取出试样不能收回,须弃去。

4)称量结束后的工作

称量结束后,按OFF键关闭天平,将天平还原。在天平的使用记录本上记下称量操作的时间和天平状态,并签名。整理好台面之后方可离开。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在开关门,放取称量物时,动作必须轻缓,切不可用力过猛或过快,以免造成天平损坏。

(2)对于过热或过冷的称量物,应使其回到室温后方可称量。

(3)称量物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在固定质量称量时要特别注意。

(4)所有称量物都必须置于一定的洁净干燥容器(如烧杯、表面皿、称量瓶等)中进行称量,以免沾染腐蚀天平。

(5)为避免手上的油脂汗液污染,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容器。称取易挥发或易与空气作用的物质时,必须使用称量瓶以确保在称量的过程中物质质量不发生变化。

实验二溶液的配制与酸碱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方法。

(2)学会用滴定法测定溶液的浓度。

(3)学会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根据溶质的性质而定。

(a)对于某些易于提纯而稳定不变的物质如乙二酸(H2C2O4·2H2O)、碳酸钠(Na2CO3)、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精确称取其纯晶体,利用容量瓶等仪器直接配成所需一定体积的精确浓度的溶液。

(b)对于某些不容易提纯的物质如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等可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已知精确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来测定它们的准确浓度。

(2)溶液浓度的测定——滴定法

滴定法是常用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将标准溶液由滴定管加入到待测溶液中(也可反过来加),使它们相互作用达到终点,这种操作称为滴定。若待测溶液的体积是精确量取的,则其浓度可以通过滴定而准确求得,这种滴定常称为标定。

滴定终点常用指示剂来确定,选用的指示剂能在终点附近发生颜色变化。

本实验是利用标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结构式为HOOC-C6H4-COOK,其中含有一个可解离的H+,标定时的反应式为

KHC8H4O4 + NaOH = KNaC8H4O4 + H2O

HOOC-C6H4-COOK + NaOH = NaOOC-C6H4-COOK + H2O

酚酞在KHC8H4O4溶液中是无色的,当全部KHC8H4O4与NaOH作用完全时,由于一定过量的NaOH溶液使整个溶液呈碱性,因此酚酞呈红色,此时表明滴定已达终点。

从反应式可知1mol NaOH需要1mol KHC8H4O4,因此NaOH与KHC8H4O4反应所需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c1V1:c2V2 = 1:1;

c1 = c2V2 / V1

根据上式可求得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式中,c1为NaOH准确浓度;V1为NaOH所消耗的体积;c2为KHC8H4O4的标准溶液;V2为准确量取KHC8H4O4的体积。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碱式滴定管(50 mL)、移液管(25 mL)、锥形瓶(250 mL)、滴定台、洗耳球、电子天平、量筒(250 mL)、烧杯(250 mL)洗瓶。

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0.1000 mol·L-1)、NaOH(s)、酚酞(0.1 %)、去离子水。

四、实验内容

(1)配制0.1mol·L-1 NaOH溶液250 mL。

在天平上称取NaOH(s)______g放于干净的250 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25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备用。

(2)NaOH溶液浓度的标定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25.00 mL放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 ~ 3滴酚酞指示剂。

在洗净的碱式滴定管中装入NaOH溶液,赶走滴定管下端的气泡,记下滴定管内液面的读数V0。滴定时,滴定管尖嘴深入瓶口内约1 cm(不要过高或过低),然后用右手持锥形瓶,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挤压玻璃球外面的乳胶管,使碱液逐滴滴入瓶内,同时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在接近终点时必须严格控制滴定的速度,务必使碱液一滴一滴的滴下,防止过量,并且要用洗瓶挤少量去离子水淋洗瓶壁,以免有残留的液滴未起反应。直到一滴碱液滴入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并经摇动在半分钟内不再消失时即可认为已达终点。记下液面读数V1,它与滴定前管内液面位置读数之差(V1 - V0),即为滴定时所用去碱溶液的体积。

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份滴定。直至两次滴定的数据相差不超过0.05 mL为止。将数据填入表内,并计算出NaOH溶液的浓度。

项目 1 2 KHC8H4O4溶液的体积/mL

KHC8H4O4溶液的标准浓度/(mol·L-1)

滴定后滴定管内液面读数V1/mL

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V0/mL

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mL

NaOH的准确浓度(平均值)

五、思考题

(1)怎样洗涤移液管?为什么最后需要用移取的溶液来洗涤移液管?滴定管和锥形瓶最后是否也需要用同样的方法洗涤?

(2)滴定管装入溶液后,为什么先要把滴定管下端的气泡赶净,然后读取滴定管中液面的读数?若不赶净气泡,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3)滴定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去离子水将附着在锥形瓶壁上的溶液洗入锥形瓶中?

(4)在滴定操作中出现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a)滴定完后,滴定管尖嘴上残留有液滴;

(b)在滴定过程中摇动太剧烈,致使锥形瓶内溶液外溅。

实验三氯化钠的提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提纯氯化钠的方法。

(2)进一步练习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结晶及干燥等基本操作,熟悉天平和煤气灯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除主要成分氯化钠外,尚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K+以及硫酸根离子这几种离子)。

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过滤等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的去除要依下列次序进行:首先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使SO42-离子完全转化成硫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使食盐溶液中的镁离子、钙离子和为沉淀的硫酸根例子而加入的过量的钡离子相应地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这几种沉淀,再过滤除去它们。然后用纯盐酸中和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蒸发浓缩食盐溶液使氯化钠结晶。而少量的可溶性钾离子等因含量少,仍留在溶液中不会随氯化钠析出,最后吸滤将之除去,便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天平、烧杯(150mL),普通漏斗,漏斗架,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石棉网,滤纸,玻璃棒。

(2)药品粗食盐,BaCl2(1mol·L-1),NaOH(2 mol·L-1),Na2CO3(1mol·L-1),HCl(2 mol·L-1),(NH4)2C2O4(0.5mol·L-1),镁试剂,pH试纸。

四、实验内容

(1)粗食盐的提存

①用天平称取8g粗食盐,放到150mL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加热并搅拌使其溶解。

②溶液沸腾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1mol·L-1BaCl2溶液(约加2mL)直至沉淀完全。可用

如下实验检验是否已沉淀完全:停止加热,等沉淀沉降后于上层清液中加1~2滴BaCl2溶液,观察清液中是否有浑浊现象,如有浑浊产生,说明硫酸根离子尚未沉淀完全,需继续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现象,说明已沉淀完全。然后继续加热5min,以使沉淀颗粒长大而易于沉降和过滤,用普通漏斗过滤实验溶液。

③在滤液中加入1mL 2 mol·L-1NaOH溶液和3mL 1mol·L-1的Na2CO3溶液,加热至沸腾,

再滴加1mol·L-1的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如何检验?),用普通漏斗过滤。

④在滤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HCl溶液并用玻璃棒沾取滤液在pH试纸上试验,直至溶液

呈微酸性(pH≈6)。

⑤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稀粥状的稠液为止,但切不可将溶液蒸

发至干。

⑥冷却后用减压过滤法过滤,尽量将结晶吸干。将结晶放在蒸发皿中,在石棉网上用小火

加热干燥。

⑦称量产品质量,计算产率。

(2)产品纯度的检验

称取提纯前、后的食盐各1g,分别用5mL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各分盛于三支试管中,组成三组样品以对比检验它们的纯度:

①SO42-离子的检验在第一组溶液中分别加入两滴1 mol·L-1BaCl2溶液,观察是否用白色

BaSO4沉淀产生。

②Ca2+离子的检验在第二组溶液中分别加入两滴0.5 mol·L-1草酸铵溶液,看是否有白色草

酸钙沉淀产生。

③Mg2+离子的检验在第三组溶液中先各加入2~3滴2mol·L-1NaOH溶液,使溶液显碱性(用

pH试纸检验),再各加入2~3滴镁试剂(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观察是否有天蓝色沉淀(表明有Mg2+离子)产生。

通过以上对比试验,试对提纯前、后的食盐纯度作出评价。

五、思考题

⑴本实验是用什么方法除去粗盐中的Mg2+,Ca2+,K+和SO42-等杂质离子的?写出有关离

子方程式。

⑵怎样除去过量的沉淀剂BaCl2,NaOH和Na2CO3?

⑶提纯后的食盐溶液浓缩时为什么不能蒸干?

⑷如何检验产品的纯度?

实验四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一、实验目的

⑴学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⑵掌握配位滴定的原理,了解配位滴定的特点。

⑶熟悉钙指示剂或二甲酚橙指示剂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常用H4Y表示)难溶于水,常温下其溶解度为0.2g·L-1(约0.0007mol·L-1),在分析中通常使用其二钠盐配制标准溶液。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溶解度为120 g·L-1,课配制成0.3 mol·L-1以上的溶液,其水溶液的pH≈4.8,通常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标定EDTA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Zn、ZnO、CaCO3、Bi、Cu、Pb等。通常选用基准物的原则是:选择其中与被测物组分相同的物质作基准物,这样滴定条件较一致,可减少误差。

EDTA溶液若用于测定Pb2+、Bi3+,宜以ZnO或金属锌为基准物,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5~6溶液中,二甲酚橙指示剂本身显黄色,与Zn2+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因此在临近滴定终点时,二甲酚橙被游离了出来,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

EDTA溶液若用于测定Ca2+、Mg2+含量,则宜用CaCO3为基准物。首先可加HCl溶液,将CaCO3溶解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然后把溶液转到容量瓶中并稀释,制成钙标准溶液。吸取一定量钙标准溶液,调节酸度至pH≥12,用钙指示剂。钙离子与钙指示剂生成的配合物为酒红色,当用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附近时,由于EDTA与Ca2+形成的配合物比酒红色的配合物(Ca2+与钙指示剂生成的)更稳定,钙指示剂则被游离出来,溶液由酒红色转为钙指示剂在该pH下显出的蓝色。

用此法测定钙时,若有Mg2+共存[当pH≥12时,Mg2+将形成Mg(OH)2沉淀],则Mg2+不仅不干扰钙的测定,而且使终点比Ca2+单独存在时更敏锐。当Ca2+、Mg2+共存时,终点由酒红色到纯蓝色;当Ca2+单独存在时,则由酒红色到紫蓝色。所以测定单独存在的Ca2+时,常加入少量Mg2+。

以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选用铬黑T为指示剂时,由于在pH=10时铬黑T与Ca2+形成的配合物不够稳定,将造成终点过早到达,若在溶液中加入MgY2-(Mg2+与EDTA 的配合物),因发生下列置换反应,而克服终点过早出现的问题:

MgY2- + Ca2+ = Mg2+ + CaY2-(CaY2-比MgY2-稳定)

游离的Mg2+与铬黑T指示剂形成的配合物显酒红色。

用EDTA滴定时,EDTA先与游离的Ca2+结合,最后再从Mg2+与铬黑T形成的配合物中置换出铬黑T,使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加入的MgY2-滴定至最后仍为MgY2-,所以它不消耗EDTA溶液,只是起了辅助指示终点的作用。

三、试剂与器材

1)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s,A.R.)。

以ZnO为基准物时所用试剂:ZnO(G.R.或A.R.)、HCl(1:1)、NH3·H2O(1:1)、二甲酚橙指示剂(0.5%)、200g·L-1六亚甲基四胺溶液。

以CaCO3为基准物时所用试剂:①用钙指示剂时,CaCO3(s,G.R. 或A.R.)、1:1 NH3·H2O、硫酸镁溶液(溶解1g MgSO4·7H2O于水中,稀释至200mL)、100g·L-1NaOH、钙指示剂(固

体指示剂);②用铬黑T指示剂时,CaCO3(s,G.R. 或A.R.)、pH10氨性缓冲溶液(内含少量MgY2-溶液)[1]、铬黑T指示剂。

2)器材

台秤、分析天平、烧杯、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

四、实验内容

1.配制0.02mol·L-1EDTA溶液

在台秤上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6g,溶解于300~400mL温水中,稀释至1L,若浑浊,应过滤。转移至1000mL细口瓶中,摇匀。

2.以ZnO为基准物标定EDTA溶液

(1)锌标准溶液的配制(0.02 mol·L-1):准确称取在800~1000℃灼烧过(需20min以上)的基准物ZnO 0.5~0.6g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然后逐滴加入1:1HCl,边加边搅至完全溶解为止。将溶液定量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并摇匀。(2)标定:移取25mL锌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30mL水、2~3滴二甲酚橙指示剂,先加1:1氨水至溶液由黄色刚变橙色(不能多加,若多加再用1:1HCl回滴),然后滴加200g·L-1六亚甲基四胺至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后再多加3mL[2],用EDTA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紫色变亮黄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先加入氨水调节酸度是为了节约六亚甲基四胺,因六亚甲基四胺的价格较昂贵。

3.以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溶液

1)0.02 mol·L-1标准钙溶液的配制

置碳酸钙基准物于称量瓶中,在110℃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准确称取0.5~0.6g (准确称至小数点后四位)于小烧杯中,加水润湿,盖上表面皿,再从杯嘴边逐滴加入(目的是防止反应过于激烈而产生的CO2气泡溅起CaCO3粉末造成损失)数毫升1:1HCl至完全溶解,用水把可能溅到表面皿上的溶液淋洗入烧杯中,加热至沸,待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标定

(1)使用钙指示剂:用移液管移取25mL标准钙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约25mL水、2mL镁溶液、5mL100g·L-1NaOH溶液及约10mg(绿豆大小)钙指示剂,摇匀后,用EDTA 溶液滴定至由红色变至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2)用铬黑T指示剂:用移液管移取25mL标准钙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pH10氨性缓冲溶液(内含Mg-EDTA溶液)、适量铬黑T指示剂(使锥形瓶内有较明显的红色即可),立即用EDTA溶液滴定至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4.记录和计算(以ZnO为基准物为例)

称取ZnO的质量:

平行测定次数

ⅠⅡⅢ记录项目

EDTA体积终读数

EDTA体积初读数

V EDTA/mL

C EDTA

ˉC EDTA

个别测定的绝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C EDTA,i = m ZnO

M ZnO=81.39

V EDTA,i×10?3×M ZnO×10

【注释】

[1]含MgY2-氨性缓冲溶液的配制:用MgSO4·7H2O配制成0.01mol·L-1溶液,在pH10下,以0.02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为MgY2-溶液,取溶液300mL用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稀释为1L。

[2]此处六亚甲基四胺用作缓冲剂。它在酸性溶液中能生成(CH2)6N4H+,此共轭酸与过量(CH2)6N4构成缓冲溶液,从而能使溶液的酸度稳定在pH5~6范围内。

五、思考题

(1)为什么通常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配制EDTA标准溶液,而不用乙二胺四乙酸?(2)以HCl溶液溶解CaCO3基准物时,操作应注意什么?

(3)以铬黑T为指示剂时,变色的最适宜的pH在什么范围?用什么方法调节pH?如果溶液的pH>11.6,结果将如何?为什么?

(4)当用二甲橙为指示剂时,变色的最适宜酸度在什么范围?用何种缓冲溶液?

(5)以CaCO3为基准物,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少?为什么?怎样控制?

(6)配位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哪些不同点?操作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根据实验数据联系作图。

二、实验原理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以反应方程式中该物质的计量数为指数)的乘积成正比。此规律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实际上,许多化学反应不是基元反应,而是分几步(几个基元反应)进行的,这时,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其中的每一步(每一个基元)反应,而不适用于总反应。

碘酸钾(KIO3)与亚硫酸氢钠(NaHSO3)可发生如下反应:

2KIO3 + 5NaHSO3= Na2SO4 + 3NaHSO4 + K2SO4 + I2 + H2O

反应中生成的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若在反应系统中预先加入淀粉,则淀粉变蓝色所需要的时间t的长短,可以用来表示反应速率的大小。反应速率与时间t成反比,而与1/t成正比。如果固定NaHSO3的浓度,改变KIO3的浓度,可得到1/t与KIO3浓度间的直线关系。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显著,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通常是增大的。本实验根据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出现蓝色所需时间的长短,定性地表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系统中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性,因而能使反应速率成倍增大。

4.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平衡就被破坏而发生移动。例如,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就向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方向根据吕?查德里原理判定。

三、试剂与器材

1)试剂

KIO3(0.05mol?L-1)、NaHSO3(0.05mol?L-1)[1]、H2O2(3%)、FeCl3(0.1mol?L-1)、KNCS (0.1mol?L-1)、MnO2(s)、火柴。

2)器材

量筒(5mL)、移液管(5mL)、烧杯(500mL)、试管(25mL)、温度计(100℃,最小刻度0.1℃)、秒表、装有NO2气体的50mL容量瓶两个、六孔井穴板。

四、实验内容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两人合做)

用5mL移液管量取0.50mL 0.05mol?L-1 KIO3 溶液,用量筒量取3.5mL蒸馏水,一并倒入六孔井穴板的孔中,再用量筒量取1.0mL 0.05mol?L-1NaHSO3溶液(含有淀粉),迅速倒入该孔穴中。立即计时,并搅匀。记录溶液开始混合至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同上述操作,按下表中实验编号2、3、4、5的要求进行实验,逐一记录反应所需时间。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完成下表中其他内容。以KIO3浓度×100为横坐标,(1/t)×100

为纵坐标作图(横坐标以2cm为单位,纵坐标以1cm为单位),说明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实验编号用量/mL 溶液变蓝

时间/s KIO3溶液

浓度×100

(1/t)×100

KIO3溶液H2O NaHSO3溶

1 0.5 3.5 1.0

2 1.0 3.0 1.0

3 1.5 2.5 1.0

4 2.0 2.0 1.0

5 2.5 1.5 1.0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两人合做)

取三支25mL试管。用量筒量取1.0mL 0.05mol?L-1KIO3 溶液倒入第一支试管中,用量筒量取2.0mL 0.05mol?L-1 NaHSO3溶液(含有淀粉)和7.0mL水倒入第二支试管中,用量筒量取9.0mL水倒入第三支试管中并插入一支温度计,然后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用作水浴)中。1~2min后,使试管中溶液的温度与烧杯内水的温度相等,记下温度(温度计不要取出)。将第二支试管中的NaHSO3溶液速度倒入第一支盛有KIO3 溶液的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不要从烧杯中取出)。立即计时,摇匀(不要取出试管)。记录溶液从开始混合到出现蓝色所需要时间。

往烧杯中加热水,使水温升高10℃,重复上述操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实验编号温度/℃溶液变蓝时间t/s 1

2

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试管中加入1.0mL 3% H2O2,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用药匙加入少量(米粒大小)MnO2固体,观察气泡产生情况,并试验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写出反应方程式。

4.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取4.0mL蒸馏水倒入六孔井穴板的孔中,然后加入1滴0.1mol?L-1FeCl3溶液和1滴0.1mol?L-1 KNCS溶液,搅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用移液管将所得溶液均匀分于三个孔穴中,然后往第一个孔穴中加入1滴0.1mol?L-1FeCl3溶液,搅匀;向第二个孔穴中加入1滴0.1mol?L-1 KNCS溶液,搅匀;第三个孔穴留作比较。观察前两个孔穴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5.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两个50mL容量瓶中,装入处于平衡状态的NO2与N2O4气体。

2NO2(红棕色)≒N2O4(无色)⊿H(298K)=-67kJ?mol-1

将一个容量瓶放入热水中,另一个容量瓶放入冷水中进行比较,观察颜色变化,说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实验中的两个容量瓶公用,观察后立即从水中取出,放回原处。

【注释】

[1] NaHSO3(0.05mol?L-1)溶液配制:称取5.2g分析纯NaHSO3和1g可溶性淀粉,配成1L

溶液。配制时先用少量水将淀粉调制成糊状,然后倒入100mL~20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NaHSO3溶液,加水稀释到1L。

五、思考题

(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表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2)什么是化学平衡?如何表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怎样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实验六茶叶中微量铁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鉴定茶叶中铁(Fe)元素的方法。

(2)学会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3)掌握分光光度法测茶叶中微量铁的方法

(4)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茶叶属于植物类,为有机体,主要由C、H、N和O等元素组成,其中含有Fe、Al、Ca、Mg等微量金属元素。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从茶叶中定性并定量鉴定Fe元素。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干灰化是式样置于敞口的蒸发皿后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预处理。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

铁的特征反应式如下

Fe3+ + nKSCN(饱和)→Fe(SCN)n3-n(血红色)+ nK+

根据上述特征反应的实验现象,可鉴定出Fe。

茶叶中铁含量较低,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pH为2 ~ 9的条件下,Fe2+与邻菲罗啉能生成稳定的红色的配合物,反应式如下

Fe2+ + 3 C12H8N2→ [Fe(C12H8N2)3]2+

该配合物的lgK稳= 21.3,摩尔吸收系数ε530 = 1.10×104。

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成Fe2+,其反应式如下

4Fe3+ + 2NH2OH = 4Fe2+ + H2O + 4H+ + N2O

显色时,溶液的酸度过高(pH < 2),反应进行较慢;若酸度太低,则Fe2+水解,影响显色。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煤气灯、鼓风干燥箱、干燥器、水浴锅、分析天平、研钵、称量瓶、蒸发皿、坩埚、容量瓶(50 mL和250 mL)、烧杯(150 mL)、长颈漏斗、中速定量滤纸、标签纸、试管(5 mL)、点滴板、比色皿、722型分光光度计、吸量管(5 mL和10 mL)。

试剂:茶叶、蒸馏水、Fe标准溶液(0.010 mg·L-1)、硫氰化钾(KSCN,饱和)、HCl (6 mol·L-1)、NH3?H2O(6 mol·L-1)、HAc-NaAc缓冲溶液(pH = 4.6)、0.1%邻菲罗啉水溶液、1%盐酸羟胺水溶液。

四、实验内容

(1)茶叶的灰化和试验的制备

取在100~105℃下烘干的茶叶7 ~ 8 g于研钵中捣成细末,转移至称量瓶中,称出称量瓶和茶叶的质量,然后将茶叶末全部倒入蒸发皿中,再称空称量瓶的质量,差减得蒸发皿中茶叶的准确质量。将盛有茶叶末的蒸发皿加热,使茶叶灰化(在通风橱中进行),然后升高温度,使其完全灰化,冷却后,加10 ml HCl(6 mol·L-1)于蒸发皿中,搅拌溶解(可能有少量不溶物)后将溶液完全转移至150 mL烧杯中,加水20 mL,再加6 mol·L-1NH3·H2O,适量控制溶液pH为6 ~ 7,使产生沉淀,并置于沸水浴加热30 min,过滤,然后洗涤烧杯和滤纸。弃去滤液。另取一个250 mL容量瓶置于长颈漏斗下,用6 mol·L-1 HCl 10 mL重新

溶解滤纸上的沉淀,并少量多次地洗涤滤纸。完毕后,稀释容量瓶中滤液至刻度线,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Fe3+试液,待测。

(2)Fe元素的鉴定

从Fe3+试液容量瓶中倒出1 mL试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然后从试管中取2滴试液于点滴板上,加饱和KSCN 1滴,根据实验现象,做出判断。

(3)茶叶中Fe含量的测定

(a)邻菲罗啉亚铁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0mL、2.0 mL、4.0 mL分别注入50 mL容量瓶中,各加入5 mL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再加入5 Ml HAc-NaAc缓冲溶液和5 mL邻菲罗啉水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 min,用3 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在722型分光光度计中,在波长420 ~ 600 nm范围内分别测定其光密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邻菲罗啉亚铁的吸收曲线,并确定最大吸收波峰的波长,依次为测量波长。

(b)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0mL、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6.0 mL于7个50 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0 mL盐酸羟胺、5.0 mL HAc-NaAc缓冲溶液、5.0 mL 邻菲罗啉水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 min。用3 cm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其光密度。以50 mL溶液中铁含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邻菲罗啉亚铁的标准曲线。

(c)茶叶中Fe含量的测定

用吸量管从Fe3+试液容量瓶中吸取试液2.5 mL于50 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0 mL 盐酸羟胺、5.0 mL HAc-NaAc缓冲溶液、5.0 mL邻菲罗啉水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 min。用3 cm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同一波长处测其光密度,并从标准曲线上求出50 mL容量瓶中Fe的含量,并换算出茶叶中Fe的含量,以Fe2O3质量分数表示。

【注意事项】

(1)茶叶尽量捣碎,利于灰化,

(2)灰化应彻底,若酸溶后发现有未灰化物,应定量过滤,将未灰化物重新灰化。

(3)茶叶灰化后,酸溶解速度较慢时可小火略加热,定量转移要安全。

(4)测Fe时使用的吸量管较多,应插在所吸的溶液中,以免搞错。

五、思考题

(1)应如何选择灰化的温度?

(2)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铁的作用原理如何?用该法测得的铁含量是否为茶叶中亚铁含量?为什么?

(3)如何确定邻菲罗啉显色剂的用量?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初中化学实验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2、将白纸折叠成纸槽,从试剂瓶中取半药匙铜绿放到纸槽上, 将纸槽小心地送至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起来。3、将铜绿平铺于试管底部,管口梢向下倾斜固定于铁 架台上,先来回移动酒精灯预热试管,然后集中于有固体物 质的部位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课 堂 小结 1、药品的取用 2、酒精灯的使用和镁条的燃烧 3、物质加热 作 业 设计 完成实验报告 板 书 设计 1、取用锌粒。 2、量取2毫升稀盐酸。 3、酒精灯的使用和镁条的燃烧 教 学 反思 通过实验让学生操作,掌握药品的取用方法和酒精灯的使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学科组化学主备人执教人 课题 1、实验基本操作课型新课授课时间 2019年9月6日 教 学目标1、初步学会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以及加热等实验操作。 2、学习观察、表述、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 重点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药品的使用 教学 难点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现象、酒精灯的使用 教法 学法 实验操作及归纳 教学仪器 药品:铜绿、稀盐酸、镁条、锌粒、酒精。 仪器:酒精灯、坩埚钳、镊子、铁架台、试管、药品、石棉网、量筒、滴管、研钵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修订、增减实验1药品的取用 1、取用锌粒。取1支干燥洁净的试管, 将试管横放,使用镊子将锌粒放到试管 口,然后慢慢竖立试管,使锌粒缓慢滑 到试管底部。 2、量取2毫升稀盐酸。取10毫升的量筒1只,将试剂瓶中的稀盐酸倒入量 筒中,在接近2毫升刻度时,放平量筒,然后用滴管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 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持水平。 3、将稀盐酸倒入盛放锌粒的试管内,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 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 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 个、玻璃片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 瓶空气和1 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Q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O 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 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高一化学 实验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中感受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 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具体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收集气体、仪器连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 是否有勇于实验的精神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量筒、玻璃棒、蒸发皿、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药匙、滤纸、玻璃片、托盘天平、研钵、火柴、酒精灯、木条、剪刀、胶头滴管 CuSO4?5H2O晶体,KClO3粉末,饱和NaOH溶液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 [幻灯] 托盘天平、过滤装置、蒸发装置。 [提问]这三套装置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回答]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粗称)。 过滤装置——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蒸发装置——用于蒸发溶液的溶剂而得到固体溶质。 [提问]怎样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1、称量前先调零点。 2、称量时,左物右码,不可颠倒。 3、取用法码,使用镊子,添加法码由大到小。 4、不能直接称量热的物质。 5、不允许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垫两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称量物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6、称量完毕,法码归盒,游码归零。 [提问]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1、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缘。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如果滤液浑浊应再次过滤。 [提问] 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初中部分 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通榆县新发学校 教案学部:中学部

学科:化学 任课教师:马志强 授课班级:九年一班 授课年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导处制

教案编写说明 一、编写原则 1.教案编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合理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教师应在学期提前备出一周课,平时提前备出两节课,并在每次授课时携带教案授课。 二、编写说明 1.“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必须填写。 2. “教学目标”: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要点。 3.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6.“课程资源准备”:包括教具准备、多媒体或电子教案准备、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 7.“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本次授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模式(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等设计内容。

《走进化学实验室》人教九年级化学 优秀教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从容说课 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设计时,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设计特点,并力争使学生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做到手、脑并用,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资料。 2.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带导管的胶塞、量筒、水槽、烧杯、普通漏斗、滴瓶、三角架、蒸发皿、试管架、试管夹、试管刷、试管、锥形瓶、胶头滴管、药匙、坩埚钳。 3.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故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板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讲解]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26、图1—27和图1—28) [师]大家实验台上放着的就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另外还有几种化学试剂(分别是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问]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试一试!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台上的实验仪器(仪器种类如课本图1—27所示),并熟悉它们]

《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目录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一)教学大纲 (1)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二)教学大纲 (7) 《物理化学实验》(基础三)教学大纲 (11)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四)教学大纲 (16)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实验一 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 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 三、课程性质:必修 四、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4 总学分:4 实验学时:64 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 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相关。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无机物的一般分离、提纯和制备方法,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动手、观察、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无机化学中的“解离平衡”、“氧化还原”“配位化合物”“d区元素的重要性质”以及常见的无机基本操作。 九、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及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老师课堂只讲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和部分难点 4.实验1人1组。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一、试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广泛意义 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家长的智力与能力、培 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培植和方法论、来判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 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 需要一个演化过程。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 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 断得到发展、完善。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语汇也 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须要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 消化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还是智 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两项措施。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的原理改进 无机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 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 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 使之发展和深化。临床实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立论、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 想情操都具有非常极其重要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 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引导、启迪,逐渐培 养而成。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高分子实验中的作用及提 高观察能力的意义,要经常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 的观察战斗部队,实施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所必须的具体方法。这 样不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并使 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师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篇一: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a)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高中优秀教案化学 必修1 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5)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4)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75) 第二节离子反应 (90)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0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11)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1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27)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5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87)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89)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206)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224)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254)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 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 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 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 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 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此外,教科 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 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 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 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 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 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 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 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是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 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教 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 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课时安排

初三化学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 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②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③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1教学重点 ①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2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专家建议 让学生亲自动手比老师讲效果要好得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教师: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水等。 学生: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1课时 引入新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 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镇海中学陈志海 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教学难点】 1.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2.遵守实验室规则及实验规范的重要性的认识及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准备】 仪器:铁架台、量筒、滴瓶、试管架、试管夹、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药匙、镊子等。药品:稀盐酸、碳酸钠粉末、大理石、锌粒、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 一、导入新课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然要了解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 二、推进新课 1.实验室规则 [讲解]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请大家不要轻视这些规则,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功的重要保证!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室规则。 [交流]讨论遵守实验室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成宏观印象,加强纪律、安全措施的教育。 2.常见化学仪器介绍 [讲解]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 [观察]引导学生观看课本P17相关图片。大家看实验台上放着的就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另外还有几种化学试剂。(分别是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提问]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试一试! [阅读]看课本中的附录I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 [讲解]老结合实验台上常见仪器讲解其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新乡医学院 有机化学 实验课教案首页.

新乡医学院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 樟脑的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NaBH 4还原樟脑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了解薄层层析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用NaBH 4还原樟脑得到冰片和异冰片2个非对映异构体。由于立体选择性较高,所得产物以异冰片为主。冰片和异冰片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两者极性不同。 NaBH 4H OH H OH +樟脑异冰片冰片(龙脑) 色谱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色谱速度不同,从而使各组份完全分开的分离方法。薄层层析是是色谱法中的一种。 三、试剂 2 g (0.01 3 mol )樟脑,1.2 g (0.032 mol )硼氢化钠,20 mL 甲醇,25 mL 乙醚 四、实验步骤 1. 樟脑的还原 在50 mL 圆底烧瓶中将2 g 樟脑溶于20 mL 甲醇,室温下小心分批加入1.2 g 硼氢化钠,边加边振摇。必要时可用冰水浴控制反应的温度。当所有硼氢化钠加完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回流至硼氢化钠消失。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40 g 冰水的烧杯中,充分冷却,抽滤收集白色固体,用冷水洗涤数次,晾干。将固体转移至100 mL 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5 mL 乙醚溶解固体,然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将溶液转移至预先称好的50 mL 锥形瓶中。在通风橱中蒸发溶剂,得白色固体,产量约为1.2 g ,熔点212 ℃。 2. 产物的鉴别 取一片5×15 cm 的薄层板,分别用冰片、异冰片、樟脑和樟脑的还原产物的乙醚溶液点样,置于层析缸中展开。取出层析板,待薄层上尚残留少许展开剂时,立即用另一块与薄层板同样大小并均匀地涂上浓硫酸的玻璃板覆盖在薄层板上,即可显色。将4个点的R f 值对比证明樟脑已被还原成冰片和异冰片。也可用溴化钾压片做产物的红外光谱。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2化学实验室之旅(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常用的化学仪器或图,能正确说出并写出常用仪器的名称。 2.识记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导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那么,如何做实验,做好化学实验都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实验的知识. 一、自学:(10分钟)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略读课本第7页-13页内容,精读8-9页,在预习过程中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交流:(15分钟) 1.写出下列各仪器的名称。 、、、、、、、、 2.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因受热不均而发生炸裂)。 3.集气瓶的用途;胶头滴管的用途,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玻璃棒的用途。 4.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中。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三、总结 1.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 四、检测:(10分钟) 1.请你指出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下列各种仪器的名称 在化学实验中,若取用48ml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A.100ml的量筒B.托盘天平C.50ml的量筒D.50ml的烧杯 3.下列可以加热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集气瓶C.滴瓶D.量筒 4.某学生称药品时,错将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了,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加起来共克,此药品的质量为() 克克克克 5.下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B.集气瓶C.蒸发皿D.量筒E.烧杯F.燃烧匙 G.石棉网H.漏斗 6.课本13页习题1、3题(1). 【知识链接】 几种药品的存放: 1.白磷放在水中。 2.浓硫酸、浓盐酸用磨口瓶盖严。浓硝酸用棕色磨口瓶盖严。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2.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验问题来初步体会化学研究的方法。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操作。本节选择粗盐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离子检验等基本操作。进而继续学习蒸馏和萃取等新的分离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3.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三维目标的层面上来看,掌握化学实验方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在初步掌握溶解、过滤的基础上学习蒸馏、萃取的操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可为选修课《实验化学》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初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在本章中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可以看到第一节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提纯后溶液依然存在的杂质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分离提纯,对

《化学趣味实验》教案

《化学趣味实验》教案【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一节趣味实验课,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及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 【教学设计】 1、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 棉手帕、70%的酒精、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 实验步骤: 将棉手帕侵泡在70%的酒精中,用坩埚钳夹起棉手帕放到酒精灯出点燃,边燃烧变晃动,等火焰熄灭后,拿下手帕观察手帕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因为棉手帕是用70%的酒精侵泡过的,酒精燃烧时,30%的水分蒸发需要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所以火焰熄灭后,棉手帕还是完好无损。 2、魔棒点灯: 实验用品:

玻璃棒、表面皿、酒精灯、高锰酸钾、浓硫酸等。 实验步骤:?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观察酒精灯能否被点燃?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灯被点燃。 3、喷雾作画: 实验用品: 画纸、画笔、喷雾器、酚酞、醋酸等。 实验步骤: 先用画笔蘸取酚酞溶液在画纸上作画或者写字,等风干后观察不到痕迹,再用装有醋酸的喷雾器对着画纸喷,观察画纸上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无色的酚酞遇酸变成红色。 4、水火相容?: 实验用品:

玻璃杯、镊子、玻璃棒、水、氯酸钾、浓硫酸、白磷等。 实验步骤: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白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 实验原理: 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白磷,白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氧又与白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5、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步骤: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设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 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 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⑴试管⑵试管夹 ⑶玻璃棒⑷酒精灯 ⑸胶头滴管与滴瓶⑹铁架台 ⑺烧杯⑻量筒 ⑼集气瓶⑽漏斗 ⑾长颈漏斗⑿锥形瓶 ⒀蒸发皿⒁导气管 ⒂其它仪器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 课题: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 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授新: (一)药品的取用: 1.讲解要注意的事项; 三不原则; 节约药品原则; 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 滴管的使用方法; 浓酸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学生操作练习: 1.练习用小纸槽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 2.练习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3.用50 mL量筒取45 mL水;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物质的称量与加热 教学目标:1.掌握称量化学物质的方法;了解物质加热应注意的事项。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天平的使用。 难点: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课 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 重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难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 教学过程(https://www.doczj.com/doc/7711983400.html,): 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 .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⑴试管 ⑵试管夹 ⑶玻璃棒 ⑷酒精灯 ⑸胶头滴管与滴瓶 ⑹铁架台 ⑺烧杯 ⑻量筒 ⑼集气瓶 ⑽漏斗 ⑾长颈漏斗 ⑿锥形瓶 ⒀蒸发皿

⒁导气管 ⒂其它仪器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 课题: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 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https://www.doczj.com/doc/7711983400.html,): 一.教师授新: (一) 药品的取用: 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 三不原则; 节约药品原则; 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 滴管的使用方法; 浓酸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学生操作练习: .练习用小纸槽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 2.练习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3.用50mL量筒取45mL水;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篇一:化学实验教学反思通过对我校九年级化学实验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分析,探究了当前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等进行了反思。 1.实验设计能力差。从实验设计分析来看,部分学生实验整体设计意识差。多数学生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对仪器、药品的合理使用,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才修改完成。 2.基本仪器、药品的使用技能差。在实验考查具体动手操作时,九年级学生对于那些常用的仪器药品的实验操作,如液体的量取、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试纸的使用、滴管的使用等都有不足之处。 3.缺乏探究性实验技巧。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和实验往往是最薄弱的。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生怕学生在实验中会有差错、闪失,不让学生亲自验证,通常只是将最佳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并对试剂的用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陈述得一清二楚,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开拓性思维的最佳场所和机会。 4.没有引导学生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应当引导学生方泛地开展对平时家庭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新教材提供了许多家庭小实验,如石墨导电、生成炭黑、清洗餐具等,可以让学生在家动手验证所学知识,同时在课堂上结合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有些教师却不能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机会。5、缺乏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技巧。长期以来,教师包办学生实验设计方案,觉得实验技能仅仅是操作技能,学生只要能动手操作就可以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顺利完成化学实验所需要的观察、设计、数据处理等技能,这就势必会影响学生解决实验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形成。二、改进今后实验教学的想法: 1、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知识与科学素养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创新、协作学习能力。每一堂实验课,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根据实验步骤和所需药品仪器;课堂上强调使用仪器的规范性,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错,对误差进行原因分析。 2、研究课标,充分理解化学实验在教学的作用。 3、研究科学探究的教学技巧和技术,使科学探究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用PH试纸测日常生活用品如食醋、酱油、水果、牙膏、肥皂、洗洁精等的酸碱性;关心环境,测量雨水的酸碱度提倡绿色化学。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4、优化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的补充、优化,增加分级实验,让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总之,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对培养新型创造性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篇二: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一、应适当增加实验,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时,除做好铁锈的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外,还可增加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实验易做,现象明显。通过两组实验的观察,更能使学生理解酸溶液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出和掌握规律。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教学中,可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样,既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处理污染物的措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二、应以创新实验为突破口,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氢气的燃烧实验,常把氢气通过玻璃管然后点燃,燃烧时只观察到淡淡的黄色火焰而看不到淡蓝色,因为玻璃中含钠元素所影响的,可向学生如实相告。为了观察的氢气燃烧的真实现象,可以设计出不用玻璃管,改用注射用的大号针头代替玻璃管,这样就可以观察的燃烧的真实现象,实验更直观、更富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氢气的燃烧爆炸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