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_李芳田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_李芳田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_李芳田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_李芳田

收稿日期:2008-09-20

作者简介:李芳田(1968—),女,河北沧州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9年第1期总第208期 齐鲁学刊QILU

 JOURN AL N o .1G ene ral N o .208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李芳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移民数量持续增加。国际移民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内部经济体制问题、移民网络以及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移民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移民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能力提出了挑战;并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对接受国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危害;还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双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环境的恶化和国际关系的紧张。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移民;国际政治经济

中图分类号:C 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9)01-0099-06

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本要素及人力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频繁和加快,国际移民浪潮方兴未艾。国际移民的迅速增长及流动方式的新变化,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对移民输出国、输入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移民的主要类型及其现状

移民是指越过政治或行政单元的边界,并至少居留一段时间的人群。国际移民则指跨越国家相互间的边界而迁居另外一国[1],并居留一段时间的人群。当然,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人并非都是移民。按照斯蒂芬·卡斯尔斯的说法,移民意味着最少也得住上一段时间———譬如说六个月或一年。当然,目前国际上对此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国家的规定也相差很大。可以说,对国际移民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客观标准,而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策和规定。

(一)国际移民的主要类型。当今世界移民状况与以前相比有许多新的特征,其一就是移民的类型有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的移民。目前

跨国移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永久性移民。这类移民其迁入目的国就是要定

居在那里,不再返回迁出国。

临时性劳工移民。这类移民也称“客工”或临时合同工,这些工人短期迁居,在移居国从事季节性工作或短期合同工作。

非法移民,亦称非正规移民。这类移民或是未取得适当的许可而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目的国,或虽曾有有效证件但已过期,仍停留在目的国而不返回其来源国。这些人多为非法劳工。

难民与寻求避难者。按照联合国的界定,难民是指那些有正当理由于害怕受到迫害,诸如基于种族、宗教、民族或政治观点等原因,离开原籍国,因而不能或不愿受其原籍国保护的人。目前,在保护难民方面,联合国先后有两个基本文件,即1951的《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寻求避难者是指那些越过边境寻求保护、但未必严格符合1951年难民公约规定的标准的人。此外,除上面传统意义上的难民外,近来因生态环境恶化,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无法生存而被迫跨国迁移而沦为难民的人数急剧上升。

过境移民。这类移民是指那些进入某国却并不

真正想迁居此地,而是作为其进入最终目的国的临时停留之地。近几十年来,这类国际过境移民有不

99

断增多之势。

技术移民,也称高素质移民。这类移民是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如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高技能人员。技术移民受到移入国的欢迎。一些移民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越来越重视这类高技术移民。这类人员的流动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因此也造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半移民,也叫不完全移民。这类移民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形式移民。它包括有时被叫做“伪装旅行者”的那些人,他们几乎随时准备出国谋生,所从事的是简单劳动,通常是无证打短工等。尽管每次只在东道国停留几周或几天,但他们多次入境,实际上每年要在国外工作或停留很长的时间。

两栖移民。这类移民通常是举家迁入外国,家人定居在迁入国,而本人或夫妻俩来往于母国和移居国之间。多数情况是,定居在迁入国,工作在母国。两地都有居所,来往于两地间。他们往往仅有子女长期生活在迁入国,其子女被称为“空投子女”。

回归移民,或称回迁移民。这类移民主要包括特定民族人口的回迁。如日耳曼人从中东欧(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回到德国;犹太人从前苏联迁往以色列、德国、美国;俄罗斯族等流向德国、以色列和前苏联地区。还有就是归国移民,在国外居住一段时间后又返回本土。特别是那些高技术及专业人员回国往往会受到嘉许,因为其带回资本、技术和经验对本国的发展有益。

家庭团聚移民。这类移民是指为了和已经迁居国外的人员团聚而迁移的人员。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在原则上承认合法移民享有和家庭成员团聚的权利。而在那些否认这一权利的国家,有关的家庭成员可能会设法非法入境。

当然,以上移民类型的划分并不能完全涵盖当前所有的跨国移民,有的可能会相互交叉,但基本上反映了当代国际移民的最新状况和主要情形。

(二)国际移民的现状。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报告,截至2007年底,全世界约有2亿移民。1990年到2005年之间,作为总体,高收入国家的国际移徙者人数增长最多(4100万)。2005年,全部移徙者中四分之三仅居住在28个国家。全世界每5个移徙者中就有一个在美国。在41个国家中,移徙者至少占人口的20%,其中31个国家居民不到100万[2]。据估计,全部移民中4000万为非法移民,其中欧洲地区有近300万,主要分布在德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据统计,仅美国目前就有非法移民1200万,且每年以30万的速度递增。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每年有近50万的非法移民进入欧盟[3](P238)。近年来,整个西欧的外籍人口呈不断增长之势。1996年居住在西欧的外籍人口约1990万,相当于该地区总人口的5%。1996年中东欧的外籍人口也有50万。西欧各国国际移民的数量从1988年的1490万到1996年总数增加近33%。其中1280万人为欧洲人,占国际移民的66.5%。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前期,美、加两国在外国出生的人口都有迅速增加的明显趋势。加拿大从1981年到1996年外国出生的人口由380万增加到500万,增加了29.3%;美国从1980年到1996年,外国出生人口由1410万(人口普查数字)增加到2469万(当前人口抽样调查数字),增加了74.7%[4]。在国际移民的地区分布上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欧洲各国的模式不同。美、加两国的国际移民中欧洲出生移民所占比例下降,加拿大有1986年的62.3%减少到1996年的46.9%。美国有1980年的36.6%减少到1990年的22.6%。非欧洲移民上升。如,亚洲移民由17.7%增加到31.4%,非洲移民由2.9%增加到4.6%;美国亚洲移民的比例由18.0%上升到25.2%。在美国,美洲移民由37.0%增加到46. 3%,主要是墨西哥移民增加所致[4]。

在国际移民中,难民数量近些年来虽然有所减少,但依然数目庞大。据联合国秘书长2006年的报告称,全世界的难民人数从1990年的1850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1350万人。有1080万难民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有780万,非洲有300万。全部难民的48%是女性。从1990年至2004年,有2150万难民自愿返回发展中国家,其中690万人返回阿富汗。难民人数占最不发达国家内全部国际移徙者的23%,占非洲移徙者的18%[2]。2005年,居住在发达国家的难民有260万人,其中不包括那些已经改变身份的人。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从1994年至2004年,提出的庇护申请达610万份,其中79%在欧洲,20%在加拿大和美国,其余的在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庇护申请的数目在2001年达到高峰,为619000份,此后减至2005年的310000份。法国、德国、联合王国和美国是收到庇护申请最多的国家[2]。有的学者认为,环境难民近来大幅升高,也是当今国际移民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之一。

100

此外,近年来在国际移民中经济移民和技术移民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在发达国家工作的非洲专业人员达10万,占非洲全部专业人才的1/3。在亚洲,仅中国本科以上各类专业人才就有45万人移民美国。印度40%-50%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出国谋职,相当一部分去了美国。据统计,仅1960年-1987年,就有82.5万专业人才移民北美[5]。据联合国秘书长报告显示,2000年,有大约2000万25岁或25岁以上高技术移民在经合发组织国家生活,1990年为1200万(Docquier和Marfouk,2006)。新增的800万人员占1990年到2000年期间25岁或25岁以上移民增长总数的46%[2]。在经合发组织国家中,56%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关于抵达时间的普查数据表明,55%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和40%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被雇用高技术移民,是在美国获得大学学位的,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则更高[2]。

大量高技术移民无疑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和两极分化。再者,在当今的国际移民潮中,另一明显的趋势就是女性移民的不断增多。2005年,女性移徙者占移徙总人数的大约一半(49.6%),而自199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移徙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这些新趋势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二、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

国际移民是全球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而全球化则是当代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世界范围的交互连接之扩大、深入和加速[6](P216)。全球化不仅是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跨国界流动的加强,而且不可避免也带来人口的跨国界迁移浪潮。国际移民的形成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全球化的后果。大规模的跨国人口迁移是世界大多数地区共有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移民不论是规模、范围、模式、原因、影响等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国际移民伴随着资本、商品、文化、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而不断高涨,移民也是全球化的表现之一。“全球的生产重组已经加重了在接收国和派出国之间的差别,造成了主要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吸进大量的进口劳动力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地区的趋势。”[7](P72)

此外,现代化的通信联系工具使人们极为直观、迅速地目睹富裕和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跨国流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跨国迁移,而且大大降低了人们迁移的成本,使得国际人口流动变得轻而易举。

再者,文化的日益全球化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全球性扩张,也进一步造成了国际移民数量的高居不下。西方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并竭力宣扬的鼓励社会空间流动性权利的价值体系本身,也起着鼓励人们逃离家乡的作用。全球化和区域化两者都削弱了国家控制人口跨边界流动的能力。加之许多欠发达国家的人们把西方看作是他们向往已久的理想之国,认为一旦进入这些国家,就能发财致富,改变命运,享受西方的各种文明和富裕生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当今国际移民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二)经济上的原因。国际移民最显著的原因在于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于收入、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差异。按照新经济学的观点,移民并不像新古典学派的理论认为的那样:移民的动机出自个人,人们要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就乐于从低工资国家移入高工资国家。但实际上人们移民往往有更复杂的原因,诸如更稳定的就业机会、获得资本来从事企业活动的机会,及着眼长期的应对风险的需要等。在一些地区,如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移民输出地,移民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往往是一家人即整个家庭争取收入与生存机会最大化的战略。移民到达目的国并汇款回家,成为维持整个家庭生活的重要来源。当然,移民往往是由于贫困的原因所致,但这并不是说,迁移和贫困有必然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大量的跨国移民并不是来自那些最贫困的国家和最贫困的人群,因为那里的人经济上既缺少盘缠,又缺少社会资源(亦即社会网络)以寻找工作、应付异国的陌生环境。移民既是发展的结果,又是发展的动因。因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使人们有能力和资金进行迁移,谋求改善生活的机会。研究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人群最可能外迁,而随着国内收入的增长,移民数量往往下降[1]。可以看出,经济方面的考虑是造成跨国移民潮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由于战争、政治动荡、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被迫迁移而形成的大量难民则另当别论。

(三)发达国家自身经济体制内的原因。发达国家经济基本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资本密集的主要

101

部门,一是劳动力密集、低效率的次要部门,而这种划分导致了双重劳动市场的存在。发达国家的工人不愿意从事低报酬、不稳定、没有技术的工作,而这种对初级劳工的需求又不能像以前那样由妇女和童工来满足了。因此发达经济存在着永久性的对外国劳工的需求。这种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导致了国际移民的不断涌入。对于外来移民来说,即使工资极低,也总比在国内挣得多。加之,许多人属于无证或非法移民,也不得不从事这类工作。由于发达国家自身经济体制内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使得一方面对外来劳工需求不可遏制,另一方面本国的失业率高高在上,同时也存在着一方面对外国劳工移民的客观需求,和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对国际移民采取日益严格的排斥和限制的矛盾。当然,这也是造成这些国家控制移民政策收效甚微,甚至无效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非法移民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因素之一。

(四)政治方面的原因。政治方面,诸如外部强权介入,国家领土的变更、政权的更迭、种族或民族矛盾冲突所导致的动乱和战争,以及政治和宗教迫害等,都直接造成了当代规模巨大的难民潮。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不稳定地区不断增多,部族、种族冲突频繁,造成数以万计的人逃离家园,被迫加入国际难民的行列。此外,某些国家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没有达到保护被干预国人权的目的,反而加重了那里的人道主义危机,造成大量的新难民。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是一例,伊拉克战争之后,美英联军一直无法完全控制伊拉克全国局势。2005年美军正式向伊拉克政府移交权力之后,伊国内各宗教派别之间对权力的争夺愈演愈烈。国内各教派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教派割据,武装冲突和报复仇杀、恐怖暴力事件接连不断,国家陷入内战边缘,动荡的局势使大量民众逃往国外。2006年和2007年伊拉克难民出现爆炸性增长,2006年增长了5.5倍。至2007年9月在世界各地的伊拉克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总数已达250.7万[8]。

(五)跨国移民网络的原因。移民或返乡移民同亲友同胞的种种联系并不因迁移而中断,迁居国外者反而会更重视与其母国的联系。由于这种移民网络的存在,先前移民的那些人对于仍留在家乡的亲友起了很大的示范效应。基于宗族、语言、宗教、血缘等共同性而形成的各种移民网络,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如提供信息、经济帮助、工作介绍、提供住宿等,这就大大降低了移民的成本和风险。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严格限制移民入境政策的情况下,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移民的成功率,也使得非法移民规模高居不下日益蔓延。正是移民网络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移民现象长盛不衰,延绵不绝,这也是造成当今家庭团聚类跨国移民激增的主要原因。再者,国际上移民中介组织的存在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跨国移民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国家中介组织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与目标国合作,通过签订劳务输出合同,极大地推动了合法移民跨国流动。在移民网络中还有一种网络对国际移民起着日益引人注目的作用,这就是跨国人口贩运组织。非正规移民的日增是同贩运人口活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非法贩运人口已成为众所周知的重大国际问题。根据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估计,截至到2005年全世界约有1.91亿移民,其中4000万属于非法移民。另据联合国官员称,非法移民是全球有组织犯罪活动增长速度最快的行当,目前全球以各种方式卷入偷渡活动的人数,最保守的估计也有两亿左右,每年贩运偷渡客的全球贸易额高达70亿美元[3](P238)。

当然,在非法移民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愿掏钱请蛇头帮其偷渡出国,另一种是上当受骗被人口贩卖集团走私到国外的。根据联合国(2001年)的一个报告显示,全球人口走私的利润已经超过了毒品走私的利润,达到90亿美元[3](P241)。人口走私集团已经在全球范围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这也是跨国被迫移民大增,难以遏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的原因。西方一些移民国家近年来都先后采取了限制移民的政策,对于申请签证者施以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如美国、西欧、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由于国内反对移民和排外思潮的影响,迫使这些国家采取更为严格的移民政策。一方面合法移民有减少之势,另一方面非法移民却不断增加。某些国家的公民入籍法律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国际移民的迁移。比如根据美国的国籍法,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孩子,不论其父母是什么国籍,甚至是否为非法移民,就自然享有美国国籍。因此一些偷渡客千方百计地将孕妇偷运到美国,或设法在美国生育自己的下一代,让孩子先获得国籍,然后父母再根据相关法律获得合法身份。另外,一些移民国家的大赦制度,也刺激了非法移民浪潮。由于一些西方国家定期或不定期的颁布对非法移民的大赦法案,使得大量移民通过非法途径先进入这些移民国家并设法呆下来,然后等待大赦,或再

102

通过其它法律途径获得合法身份。

此外,西方国家有关难民方面的法律及避难政策,对“政治避难者和申请避难者”极为宽松,使得许多非法移民通过申请避难的方法就可以较容易的获得合法身份,这也导致了国际难民的不断增长。

三、国际移民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移民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移民对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移出国和移入国的社会整合以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移民是国际民间外交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其母国与移居国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对于加强世界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移民的发展促进了跨国的和全球性的文化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全球文化的生长,对于文化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国际移民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能力提出了挑战。尽管许多国家都试图控制国际移民入境并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加以限制,但往往收效甚微。国家对其边界的控制管理能力不断受到削弱,大量的非法移民通过各种非正规途径逃避国家的控制,进行跨国流动。例如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之间无证件工人的流动几乎不受阻碍,美国和墨西哥边界之间的非法移民的屡禁不止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对民族国家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危害。国际移民大规模的跨国界流动在移入国造成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大量移民的移入带来不同的文化,使移入国民族的同质性和共同的价值观遭到挑战。国际移民大多属于非主体民族。而非主体民族在对变动中的环境做出适应的过程中强化了社会分界意识,特别是本民族的心理认同[9]。同时,移民要融入当地社会,需要克服许多因素,诸如移居国的语言、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移民对其源出国文化的保持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民对移居国的文化认同,有可能造成社会关系的紧张及冲突。而在移居国,来自贫穷国家的移民日益受到仇视和排斥。大量移民的进入带来众多的社会治安问题,这也是一些极右势力沉渣泛起的诱因。尤其在欧洲,民众把一切由经济衰退和资本主义调整带来的社会经济弊病,如失业、住房短缺、高犯罪率、社会服务不足等都归咎于移民。一些极右势力更是利用民众的这种“恐外症”,煽动人们的反移民情绪及种族主义情绪。一些极右政客甚至宣扬所谓的“差异的种族主义”,鼓吹绝对的、不可化约的“自我”差异和不同文化特性的互不相容。

(四)国际移民加剧了南北双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国际移民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大量移民劳工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短缺的人力资源,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移民汇款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方面,这种国际移民却使南方国家更加边缘化、贫困化。在当代,国际移民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就是高技术移民的增加。大量的高学历、智力型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及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等优秀人才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利用失衡的国际关系在不投入任何教育成本的情况下,从其它欠发达国家掠去大量技术人才,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不仅在新技术领域,而且在传统领域如采掘业和制造业,也都是如此。这不仅直接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新技术领域的持续落后,而且在传统部门也严重削弱了其实力和竞争力,使这些国家除普遍的资本贫乏外,技术人才的短缺也日益束缚着其经济增长率,进一步加剧了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和不平等,南方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处境更加不利,更加贫困化、边缘化。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关系的紧张。

(五)国际移民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和艾滋病的蔓延。正如斯蒂芬·卡斯尔斯所说:“移民也可能对环境构成影响,因为它会使城市膨胀无法控制或形成过度利用自然的压力。”[10]不仅长期移民会对移入国的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压力,同时像旅游这样的短期流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国际移民也加速了各种疾病的传播,如艾滋病的蔓延。“离开家人和缺少女性陪伴,年轻男子易于搞同性恋,也容易接触妓女和毒品。感染上艾滋病的移民返回乡村和小城镇的家中,这给那些直到最近还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地区造成了很高的感染率。”[7] (P76)此外,国际人口贩运组织为了牟取暴利,把越来越多的妇女贩卖到国外,许多人被迫从事所谓的娱乐业。其中很多人被感染上艾滋病并不断地传染其他人,这也是目前世界范围艾滋病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跨国人口流动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其它传染病的跨国界传播,危及各国人民

103

的生命安全。因此,国际移民造成的问题仅靠任何单个民族国家是无法解决的,加强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六)国际移民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由于移民问题涉及到来源国和接受国的不同利益,特别是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往往掺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对国际关系的挑战更为严峻。国家间由于国际移民问题造成的外交摩擦时有发生,甚至导致军事冲突。此外,某些国家也会为了在政治上削弱和打垮另一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引起移民或难民潮,以此达到损害其国际形象、扰乱其国内秩序的目的。美国和古巴之间的长期外交摩擦就是一例。美国出于其政治目的,长期以来对古巴人采取鼓励、纵容的手段,使大量的古巴人以各种非法形式离开古巴移民美国,并给予这些古巴人以居留和就业优待,造成了古巴持续的移民潮,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业已存在的矛盾。另外,难民问题的出现,也有可能导致大国利用难民问题对难民源出国施压或借此干涉其内政。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空中打击,理由就是南联盟制造了难民潮。然而,打击的后果非但没有制止那里的“难民潮”,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综上所述,在以主权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中,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新的变量,国际移民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希望本文的探讨能起到砖引玉的作用,以促进对这一问题更加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澳]斯蒂芬·卡斯尔斯.21世纪初的国际移民:全球性的趋

势和问题[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3).

[2]联合国秘书长报告.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国际移徙与发展(2006

年5月18日)[DB/OL].https://www.doczj.com/doc/771154569.html,/doc/UN-

DOC/GEN/N06/353/53/PDF/N0635353.pdf?OpenElement.

[3]金鑫.世界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英]约翰·索尔斯,詹姆斯·克拉克.UNECE地区的国际

移民:模式趋势和政策[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3).

[5]朱其良.国际移民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

学,2002,(5).

[6][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吴

志成,韦苏,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美]詹姆斯·H.米尔特曼.全球化综合症[M].刘得手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UNH CR:statis ticsonDisplaceIraqarou ndtheW ord.Ap ril2007

[DB/O L].http://ww w.u https://www.doczj.com/doc/771154569.html,/cgi-bin/texis/vtx/

iraq?page=statistics

[9]何茂莉.非主体民族的心理认同保持[J].兰州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8,(1).

[10][澳]斯蒂芬·卡斯尔斯.全球化与移民:若干紧迫的矛盾

[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3).

责任编辑:杜振吉 赵昆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 fa ng-tian

(The Colleg e o f Ma r xist E d ucation o f Nankai Un iver sity,Tian jin30071,China)

A bstract:In recent y ear s,with the develo pment o f g lo balizatio n,the numbers o f inter natio nal mig rants is mo re and mo re increasing ly.Internatio nal mig ratio n has also lost all the reasons fo r the fo rmatio n of complex,w hich is the different level o f e-co nomic dev elo pment between co untries,the factor of economic structur e in the dev elo ped countrie s,immig ra tion netw orks,as well as W este rn countries immig ratio n policies and o ther facto rs.T he inter na tional immig rant ha s have pro duced impo rtant effect on the inte rna tional political and eco no mic development,mainly,w ill help the natio ns of the wo rld to promo t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o M aintain wo rld peace and stability;impact o n the na tion-state management contr ol of its territo rial affairs autho rity;fo rm the multi-cultural a nd identity,influence the receiv ing countrie s'so 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further ag g rava-ted the po litical and economic imbalance between the N or th and the South,re sulting in the deteriora tion o f the e nviro nment a nd internatio nal relations tension,and so o n.

Key words:G lo ba lizatio n;Internatio nal mig ratio n;Internatio nal po litical and eco no mic influence

104

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

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颁布之后,美国的外来移民潮发生了显著变化,移民的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等均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与趋势。与此同时,美国也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重构,即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围绕着外来移民的经济影响问题,美国社会再次爆发了空前的激烈争论。 许多美国人认为当代移民已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本文利用大量的美国政府原始文献、各类研究机构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著述,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美国的当代移民及其经济影响问题做一历史考察。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同时也对中外学者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概要的评述;第一章回顾了1965年以来的移民潮,着重探讨了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形成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分析1965年以来入境移民的不同类别,并对移民潮形成的原因加以探讨;第二章考察了当代移民的人口、教育程度、职业类别以及居住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对他们呈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作了详细分析;第三章从美国经济重构的视角探讨了当代美国经济对外来移民的需求,同时也考察了当代移民在美国就业市场中的经济同化。它表明,当代移民的到来仍是满足美国经济需求的一个直接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移民也将在美国逐步实现经济同化;第四章针对美国人关于移民的经济影响的争论,对移民的就业市场影响与福利影响作以历史的考察,表明当代移民并未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相反,从一个长

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国际关系基本概念P3 A.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力量 (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P5 A.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 (三)近代国际关系P8 A.雅尔塔体系 (四)战后两极格局P10 A.国际政治格局含义,两极格局形成,当今国际政治格局 二、国际经济体系 (一)世界经济形成P17 A.国际分工 (二)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P28 A.战后科技革命影响 (三)当代世界经济格局P31 A.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四)经济全球化P38 A.经济全球化内涵,对世界经济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P47 A.《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反倾销协议》P50 B.《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P56

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P59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61 A.组织机构,主要业务 (三)世界银行P71 A.发展历程(特殊使命),组织构架,主要业务 四、主要区域经济组织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P75 A.含义及形式 B.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P81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P89 A.形成原因,主要内容 (三)亚太区域经济合作P94 A.亚太经合,中国—东盟自贸区 五、美国政治经济分析 (一)美国政治P103 A.美国政治传统与模式:基本文件、基本原则、政治制度 (二)冷战后外交战略与目标P109 (三)美国经济P114 六、日本政治经济分析 (一)日本政治P123

(二)日本经济P132 七、俄罗斯政治经济分析(一)俄罗斯政治P145 (一)欧盟政治P153 (二)欧盟经济P160 十、国际投资政治经济分析 (一)国际投资理论P197 A.对外直接投资 B.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二)跨国公司P207 A.定义 B.特征 C.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A.出口方式 B.投资方式 C.契约方式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 一、导论 (一)国际政治经学的产生: 1、时间:6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开始跨越国界) 2、地点:欧美(欧洲一体化道路,用经济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美国二战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取得了支配世界的地位,马歇尔计划,援助第三世界,使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3、引入国内的背景: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2)90年代中后期扩大改革开放,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引进国内。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1、学科范畴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它有多个维系。 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看 (1)国际政治角度看,国家间政治安全问题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合作。 (2)国内政治角度看,国内政治制度、政策的制定都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从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看 (1)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各种经济因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都能够对国家间政治关系(如国际体系、格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都与国内政治局面稳定息息相关。 与其他相近学科相比较: (1)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领土范围内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解决经济决定政治,以及如何使政治适应经济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跳出了经济活动的国界限制,经济行为体更加多样化,跨国公司与政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2)国际政治学,安全是主题,经济是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安全而非经济,更加关注军事与外交,经济只是一个外在变量。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是同等地位,经济是学科研究的主题和内在变量。 (3)国际经济学,单纯地分析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加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国际经济。 2、研究意义 (1)全球层面:有利于理清国际经济体系、秩序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 (2)区域层面:有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内政治关系的变革。(例如欧共体)(3)国家层面:有利于使国家在面临全球化大潮的关键时期对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做出正确的决策。 3、思想来源:重商主义《国富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

佳木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专业班级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科目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 班级学号姓名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A.1967年B.1989年C.1995年 D .1945年 2.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A.超国家一体化组织 B .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D.地区经济论坛 3.下列国际组织中,以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为主要宗旨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清算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 4.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B.发达国家的发展C..北方国家的发展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5.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B.求同存异C.不干涉内政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6.七十七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会议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7.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与冲突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计优势不断扩大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8.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始于() A.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洲C.泰国D.菲律宾 9.苏联东欧剧变后初期,东欧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普遍特点是实行了() A.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政策”B.“亲西方一边倒”外交政策 C.全方位外交政策 D. “亲东方一边倒”外交政策 10.俄罗斯.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建立的政体形式是() A.总统制B.议会制C.集权制D.君主立宪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 A .争夺人才B.发展核武器 C .维护经济安全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 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 1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E.贸易自由化取代了贸易保护主义 13.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 A.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B.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D.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E.循序渐进的原则立场 14.下列选项中,反映冷战后南北关系新变化的有() A.南北关系中政治问题日益突出B.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日趋一致D.区域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已经取代全球性南北关系

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形势与政策 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21世纪头10年的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便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进入了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今年伊始,世界经济总体上在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着复苏态势。但事实上,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以及近一段时期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明显放缓,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特别是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带动的复苏,随着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结束或减弱,停滞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第二,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形势的骤然紧张,欧元区又一次被推上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欧元区核心国家有可能被拖下水。债务危机成为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为世界经济形势增添了另一层面的不确定性。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轮番波动,虽然有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

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是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通货膨胀已成为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上述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世界经济正笼罩在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欧美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拔出双脚?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向何处发展?这一切的答案依旧存在着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既有挑战也有难得发展机遇,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一个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采取加息等措施,经济出现一定程度放缓,但长期增长动力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近一个时期,关于世界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议论再度引起各界关注。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从世界经济的风险因素看,虽然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处在一个复苏阶段,但下行风险犹存。 首先,美国经济可望步入新的增长周期,但增长率将会有所减缓,失业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比较困难,消费疲软仍将是美国难以化解的难题,为此美国则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继续刺激经济。一旦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失灵,美国经济可能再度衰退,世界经济也将受到冲击。 其二,在债务危机仍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有可能出现反复和波动。其三,虽然前一段时期日本经济正在逐渐摆脱长期衰退的

2016美国移民现状:人口结构显著变化

2016美国移民现状:人口结构显著变化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从立国之始,再到200多年后的今日,一直都是一个移民大国,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时至今日,富强的美国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移民依然在不断涌入美国。而这种趋势在本世纪达到新高峰,因此移民话题往往也成为美国大选辩论中最火爆,最受关注的一个论题。 2016年美国移民现状一:白人人口比例降低据权威机构统计,如果美国人口增长仍按现在的速度继续下去,美国总人口将从2015年的3.14亿增加到2050年的4.38亿——30年间增长82%!可以预计的是,目前占全美人口2/3的白人族裔,将在2050年降为47%,从此不再成为美国人口中的绝对多数——虽然依旧是比例最高。增加的人口绝大多数是由新移民以及移民第二代所组成:2005年至2050年间增加的1.17亿人口是由新移民引起,其中新增人口中的6700万为新移民本身,5000万为新移民所生的子孙后代。其它的移民人口预测包括,到2025年,外国出生的移民人口将超越上世纪的移民潮高峰。至2050年,1/5或19%的美国人为移民。而在2005年,这个比例为1/8或12%。其他族裔移民人口变化:拉丁裔移民:作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的拉丁裔(西班牙语)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3倍,是美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在2005年,西裔人口

占全美总人口的14%,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9%。亚裔移民:在2005年,外国出生的亚裔移民人口占亚裔总人口的58%,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下降至47%。但亚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比例,将从2005年代5%,上升到2050年的9%。非裔移民:人口在这此期间将保持稳定,在2005年,非裔人口占人口总比例的12%,至2050年将升至13%。2016美国移民现状二:亚裔/华人移民增加据美国华盛顿智库“移民研究中心”最新出台的移民报告显示,1970年时,每21个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为移民;1980年代,移民约占1/16;1990年代达1/13。而现如今,接近每7个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为移民,快达到惊人的1/7。当然,这些大量涌入、快速增长的美国的移民中也包括了大量非法移民——自2000年至今,美国共迎来了2000多万名移民,超过了历史上任何7年中美国接纳的移民人口,但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1000万)一开始是以非法移民进入。2016美国华人移民以接近50万的数量仅次于墨西哥,成为美国新移民来源亚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成功定居下来的的华裔移民中,52%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是墨西哥移民的近三倍。而华人移民通常去向哪里?数据显示,六成华人竟然集中分布在5个州:加州是华人移民人口增长最多的州,其次是纽约州,名列第二。但排在第二位的纽约州,其移民人口数量仅为加州的一半。这几个州的移民人口占了华人移民总人口的大部分。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5个州的移民(所有族裔)就占了全美移民人口的61%,以上5个州的美国本地人只有32%。移民增长情况,各州皆有不同,并非同步、同一模式递进。虽然上述5州移民人口占移民总数的61%,但2000年以后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当中,只有54%在这5个州定居。美国每年都有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移民的最大来源地是墨西哥。墨西哥移民在移民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3%。目前在美国的墨西哥移民约为1170万人,占所有移民的半数以上。如果再加上拉丁美洲其他各国移民(除墨西哥外,包括中美洲各国和南美各国),这些国家的移民占了美国移民总数的54.6%。排名第二的移民队伍来自东亚以及东南亚。这一地区的移民占美国移民人口的17.6%,约为欧洲和中东移民总数之和。其中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人数为400万人,位居第二。之后依次为来自印度、越南等地。从墨西哥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通过审视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 其在定量分析、方法引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得出了应当从推进研究方法 多元化、推动行为主义革命和激励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价值取向;方法缺陷;绩效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80-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从 翻译、介绍、述评西方相关著作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它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重要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当前还存在诸多 缺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真正出现。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学科 研究方法的不足,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自建国之初即有学者有所涉及,但是,当时的研 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政治立场为取向,政治色彩和意志形态色彩比较浓厚, 研究方法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政治、历史研究方法。六七十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论界掀起了科学行为主义革命,大批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 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这次革命带来的方法论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科 学的国际关系的方法论范畴。而到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 国际关系中分离出来时,方法论革命带来的成果已经体现在其研究成果中。金德 尔伯格、吉尔平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运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货币、价格等 角度论述了霸权国制定的价格体系、提供的公益等与世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其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延续了这一研究方法,纷纷将统计分析、博弈论、公共选择等理论引入其研究,力图使之定量化、 精确化、可验证化。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在翻译引进述评西 方相关著作的同时,已经有学者意志到了革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西方学 术界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我国跨专业互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数学 研究方法被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成果的定量化、精确性日益受到学者 的重视和推崇。 二、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只有20多年,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在本体论、认志论、方法论、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研 究相比,在学科的独立性、方法的多元性、研究绩效激励体制方面则存在着明显 的差距。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因素的结合,而其 诞生时日又适逢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第二次论战,即传统主义 与科学行为主义的论战,这次论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大 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得益于此, 国际政治经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势,例如作为其诞生 标志的“霸权稳定论”,其提出者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即应用经济学范畴的“公益”、“价格”、“搭车”等理论论述霸权与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

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一)、当代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 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 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 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美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级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为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2012年人均GDP为49601美元,居世界第12。美国也是当今世界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世界最大进口国。建国二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生产力的水平很高。它不仅具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也有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的历史条件,其中有的贯穿于现代化过程的始终,有的则影响着十九世纪的工业化过程或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发展。 经济体制 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的36%;在中,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经济的表现在:大多数决策由公司或私人企业做出;则以、、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或,并在基础和、、、等领域提供一部分资助或服务。经济制度曾经多次受到责难,可是它的确刺激人们开发土地上的资源,并且鼓励他们去寻找更新更好的途径。少数公司控制了殖民时代帝国的大多数企业。其中多半是家族企业,由共同经营。直到今日,小型企业仍然在经济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有些公司已经发展成具有垄断地位的跨国企业。 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1815年第二次对英独立战争结束、工业革命的开始到十九世纪末的完成,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程。二十世纪以来的八十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各国的领先地位。 前八十年间,美国不仅在工农业领域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而且在某些主要经济指标上超过世界列强居于首位。十九世纪初,美国已是一个有较好基础的农业国,1870年起美国工业产值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其中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大。而在农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强有力推动下,美国的重工业在南北战争后三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1890年,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都已普遍采用了机器生产。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它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战后的短暂繁荣,度过了1929至1933年严重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和长期萧条,接着又在二次大战中大发其财,急剧增长,展现过二次大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同时还遭受了七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及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的严重威胁。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经济总的趋势是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尽管发展速度在二次大战后相对减慢,但在生产水平上仍一直占据世界的优势地位。 移民国家 在美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外来移民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外来移民既不会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也不会有美国工业化的迅速完成,更不会有美国今天的高度现代化。二百年来,从欧洲和世界各地移民美国共4800万人左右。在整个人类移民史上,象美国这样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对社会影响之深是罕见的。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主讲人:邹粉仙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主要通过对当代(尤其是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把握,来对目前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战略力量的经济、政治发展及外交战略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对中国和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的关系进行总体研究和把握。 主要内容: ?1.世纪之初的国际政治格局; ?2.世纪之初的世界经济; ?3.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4.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 ?5.走在复苏道路上的俄罗斯; ?6.联合自强的欧洲; ?7.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8.发展中的大国——中国; ?9.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 ?10.国际组织和重要的国际会议。 主要参考书目: ?1.《世纪之初的国际关系》,张毓诗著,时事出版社,2007. ?2.《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第三版),冯特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楚树龙,耿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国际组织概论》,叶宗奎,王杏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冷战后中印关系研究》,卫灵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第一专题 世纪之初的国际政治格局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含义: ?1.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也被称为世界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的种类: ?单极格局——一家独霸; ?两极格局——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国际事务的控制权或霸权; ?多极格局——多种力量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以影响和决定世界事务的发展。 ?认识了解世界的三个层次: ?时代——最高层次,划分依据是哪个阶级是时代的中心。; ?格局——中间层次; ?形势——最低层次,指国际舞台上发生的一时一事或一国的发展变化。它通常不会影响格局和时代的稳定,但有的事件可以引起格局或时代的变化。 2.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 ?A 从整体上把握世界; ?B 了解世界舞台上的各种角色,尤其是战略力量; ?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政党;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 ?C 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D 认识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国际与国内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国际与 国内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内政治联盟国际力量研究路径霸权稳定论依附论 一、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国家为中心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及其分布的学科。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因素(财富)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国家力量是国家富裕的必要条件。因此,把政治和经济结合在一起研究的动力,是对权力来源和运用的分析。从本质上看,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的就是权力和财富之间的互动。 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二者互动的内在机制可以归纳为回答三方面的问题[1]:首先是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其次是经济变化和政治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吉尔平相似,英国学派的苏珊斯特兰奇也对权力的结构作出了解释[2]。她认为,国际社会存在两种权力: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联系性权力是传统权力政治的范畴,结构性权力由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种结构组成。这是斯特兰奇对财富与权力转化模式的探索。 早期的IPE代表理论[3]包括: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和依附理论。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存理论”[4]通

过“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概念,突破了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领域,把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初步探讨了财富与权力 的转化关系。金德尔伯格[5]和吉尔平所主张的霸权稳定论,在严 格意义上并没有涉及财富与权力的转换关系,但是这种理论作为早期IPE的探索,把经济现象纳入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中,为政治与经 济在学科上的统一做出了努力。基欧汉的后霸权合作论引入了国 际机制的研究视角,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依附论研究市场经济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影响,则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搭建了桥梁。不过,依附论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静态的理论模型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地位的变更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同样,这一理论也无法让人信服地理解财富和权力转换 的途径和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早期国际政治经济学者 的理论,主要目的是从政治和经济互动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中仅 靠政治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但是,由于传统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早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学的痕迹,落入 以国家为中心、由内而外的研究思路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国家视为统一、抽象的变量。政治学研究对象中的国家,是国际政治中处于单元层次的变量[6]。无论是现实主义者或者自由主义者,都以国家利益为分析对象。他们假定,国家中不同阶层 和社会团体的成员,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是一致的。因此,在传统政

浅析二十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浅析二十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对 美国的影响 2012011173 蔡蕾蕾公费历史 【摘要】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在这个大“熔炉”里,美国一直进行着对外来移民的归化,这是形成一个新民族的基础,但是在这个同化过程中,实际上一直被“归同盎格鲁化”的极端种族同化思想影响着。特别是20世纪初的“美国化运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结束于20世纪20年代,在一战后该运动达到了高潮,对外来民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增加了美国国内民族间的隔阂,对美国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美国化运动体现出的沙文主义破坏了美国塑造的民主、平等的形象。三、文化独裁阻碍了当时美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化运动;移民;盎格鲁·撒克逊;百分之百的美国化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其发展中有多种外来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美国对移民的归化也在一系列归化法中慢慢形成体系,但是,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多,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在价值观、宗教信仰、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美国本土人民及“老移民”有诸多不同,在一战期间,在民族主义情绪的渲染下,外来移民者的极端行为推动了美国化运动的高潮,使这一期间的美国化运动带上了极强的民族沙文主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将从美国民族归化的历史、美国化运动的发生及对当时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美国民族归化的发展 在地理大发现后,美洲这片土地开始被欧洲人频繁造访,“五月花号”的到来,开启了欧洲人向北美殖民地的热潮,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新教徒作为这片土地的早期的主要占据者,对美国后续民族的形成与民族性格的塑造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异教徒以及其他民族的移民所持的是一种猜疑、关注甚至是排斥的心态,强烈要求非英裔的移民学习英国的制度、语言和以英国文化作为导向的社会生活模式。1因此,在美国国家还未形成之前,我们就可以看到“排外主义”的前身在美国这片陆地上萌芽,在美国独立后,美国总体上是欢迎移民的到来的,所以这个时候的移民政策较自由,有大量的外来移民涌入美国这片土地,但是美国起初并没有很好地管理这些移民,党派和不同地区在关于接受什么样的移民,如何安置,移民对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问题上争论不休,使得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时举棋不定。2 移民到来既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丰富的劳动力,也给美国统治者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是美国的统治者在移民同化问题上持着不同意见。 1794年11月15日华盛顿在致约翰·亚当斯的一封信中,阐述了对移民问题的观点:关于移民,我认为除有用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特定的及有专长的人以外,其他无需鼓励。整批的移民(我是指整批安置在一处)是否有利,作为一种政策是否合适,大可怀疑。因为迁移后,他们仍保留自己的语言、习惯、准则(或好或坏),但如与我们的人民杂居,他们及其后代将1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M],纽约1920版,22 2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历史研究,1989(3):165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各个角落。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呈现多重性 例如1995 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北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又引发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 波及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国家因此发生政治危机,并使地区稳定受到威胁。种种事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导致了彼此间利害与共, 谁也离不开谁,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日渐把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或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或协议, 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 以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彼此间的经济竞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国际竞争也日益演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 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这一切都为国际政治斗争注入了新的因素,使国际政治斗争从内容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谋求经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 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 西方国家却经济全球化为借口, 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的融合, 而忽视了主权国家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宣扬内政和外交已经很难区分了,纯粹的主权几乎不存在了,在这个“地球村”里,必须放弃内政不容干涉的原则。这实际上都是为他们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继续打“人权外交”牌,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理论依据,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重演。其实质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为西方国家以自己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构造冷战后的“新世界”打通道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而西方国家自己则并没有放弃主权,它要否定和限制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真正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的,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主要大国。他们力图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利用这种趋势,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和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歪曲,不过是为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寻找借口。正是它们的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构成了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 或者说是加强了其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而且在短期内这种面貌很难改变,因而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不会有明显改变,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仍将继续努力主宰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经济中属被支配对象, 在这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面临风险和挑战较大, 获利却相对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获得毫末之利,南北差距因此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抓住机遇,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国的经济地位正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会动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世

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合。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发展中国家应及时调整政策,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去。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双刃剑;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前提是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性基础条件,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生产、投资等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能力的日益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对全球的资源、劳动力进行配置,在全球市场组织生产和销售,

这种跨越时空的国际分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运行中,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制定的经济规则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它们使世界各国能在全球统一的市场内自由、公平地竞争,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深入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使各国的经济日益以市场为纽带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关于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的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少数发达国家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具有不确定性;关键取决于原有基础和现行对策。所以,发展中国家则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进而促使金融全球化和投资的自由化,并最终导致生产的全球化。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运行机制到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都将带来重大影响。以国际分工为客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使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通高度自由化,使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更加合理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际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 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2、世界经济协调: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世界经济领域的问 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行为。 3、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 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4、利益集团:是由以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价值目标所维系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它对 议会和政府施加影响,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集团利益和要求的决策。 5、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 6、国体:国家的性质存在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应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7、转型国家: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有社会主义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历 史性剧变的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8、经济转型:是这些国家社会制度大变迁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 9、国家利益: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中国的国家利益分为四个 层次,即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 二、简答、简述 1、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57)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必将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局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区域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 (3)、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 (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2、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60) (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质检,在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在一定区域内更加自由的流动和有效配置,相互之间采取比对区域外更为优惠、开放、自由的政策,并在机制上结成联合体以至国家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与看法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与看法 摘要: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 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关键词: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安全 China's chemical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Xiong xiaochao (Chang'a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afety Engineering and Survey xi'an shanxi 710064)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Peace and development remain the themes of our times.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tinue their development in zigzags. The overall peace, war, overall relaxation, local tension, and overall stability, local turbulence, will be henceforth a period is the basic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rnational Security 引言 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利与实力的过程。几千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物条件,但人类群体间的关系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在当今社会,国家间权利与实力的追求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战时期国与国的军备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其竞争本质是不变的。当前的国际政治正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当前的国际政治是进步了的。 一、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分析 纵观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国之间关系逐渐朝多元化发展,自从美国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面对从小布什手中接手的美国:美国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巨大的财政赤字等等。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使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大背景中,世界政治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 史潮流。 当今世界,虽然美国仍然执意实行他的霸权主义,但由于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各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霸权主义逐渐减弱,加上其它国家诸如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以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为发展策略等因素,国际力量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和区域性合作掀起了高潮。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各国现在都极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来提升自身对世界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当然,也只有真正提高自己,才会为世界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做出贡献。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现在的主要特征。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各国围绕国家利益,国际战略,依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政治的变化进行调整。这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体现的:(1)各国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