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2014年 5 月27日

小议乡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乡村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他是发生在乡村地域,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利用城乡差异来吸引旅游者,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旅游活动。最初以大中城市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发展最为迅速这一时期环城游憩带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依托地,城市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在看到乡村旅游乐观前景的同时,也应关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旅游经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受到威胁;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和人们对于旅游知识的匮乏,弄催当地居民的经营和建设已出现“城市化”倾向。随着需求不断发展,单纯“农家乐”已经不能满足多数游客需求,而大量游客的到来,又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正符合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要求。乡村生态旅游已开始成为旅游的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丰富的乡村旅游现象为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国外学者特别强调发展的同时,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

引物。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越来越受到挑战。现阶段国外乡村旅游非常重视生态的理念,注重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以促进本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外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观光型,例如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罗马尼亚乡村博物馆;二是度假型,主要是度假农庄;三是义演型,包括兼有观光与教育功能的教育农场和把市郊土地提供给没有土地的城市居民耕种的家庭农园。

三、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际乡村旅游时间和理论大发展背景下,1995年前后,乡村旅游活动在我国出现,理论界开始对这一旅游形式产生关注,地理学者最先介入,1995年卢云亭等系统的引入了观光农业概念,2002年在石家庄召开了第二届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与会者认为: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热点,2006年年初,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战略,中国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的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全面推动了乡村旅游在全国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出现全面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杜江(1999)何景明(2003,2004)等介绍了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应对措施;谢花林(2003)严贤春(2003)等针对典型乡村旅游区进行了乡村景观评价和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旅游技术的研究;白延斌(2000,2001)、张丽娜(2004)针对具体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旅游局把200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这必将掀起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领域研究的又一轮浪潮。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享受美景、陶冶情操已成为大众休闲的时尚选择,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和行为,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开始成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因而,深入把握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探索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围的

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可持续旅游行为的重要选择。对乡村旅游涵义的理解,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看法各异,但本文根据其发展历程,采用石强、钟林生的乡村旅游定义,即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为旅游对象,吸引旅游者前去休闲、观赏、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它除了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和农事学习等需求外,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持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它所体现的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乡村粗放的土地利用结构、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特征。从乡村生态旅游业角度看,它更强调于当地居民的利益。因此,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实现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

2.1 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

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农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且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乡村生态旅游。①观光农业园区。是指具有农业产业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观光的农业园区,如以大田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果树生产为主的观光果园,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观光菜园,以花卉生产为主的观光花园,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观光养殖场等等。②景观农业。是指具有形态特殊、布局优美、气势宏伟的农业景观(如满山错落有序的层层梯田,图案种植的大地艺术农田)或专供参观学习的农业示范区(乡)、示范带。

2.2 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

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民族的和区域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内容。①民族村寨。我国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自然环境和农民住宅有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有特色,操作工艺有特色,而且节日庆典、服饰、饮食等也有特色。②特色村寨。

它是指具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江南园林式宅院、华南骑楼、云南村寨、竹楼)、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湖南的张家界)、独特的风味佳肴(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它们都有特殊的韵味,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2.3 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

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且可供居住生活、农事操作、休闲度假,或提供漫步休息、健身娱乐的广场式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载体,根据设施、规模、功能和承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庄园休闲型和庭院休闲型。庄园休闲型是指可供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人家的短期或中长期修养、创作、度假、举家欢聚、喜度蜜月之用的园林化生活小区。庭院休闲型一般是为富裕阶层租购而建的固定财产,专供休闲度假或养老歇息。

三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内容

3.1 乡村田园景观

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例如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可以开发为农田观光、农耕体验等;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则可开发果树认养、纪念果林,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而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则可开发为水上游乐项目、垂钓等。

3.2 乡村建筑景观

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风格迥异,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内蒙古草原的毡包.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五风楼及土楼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清乡村宗教祭祀建筑,如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

3.3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

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种类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药摘茶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出不同的农耕文化,对于城市居民、外国游客极具吸引力。

3.4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

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乡村风俗习惯,如我国各地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的大秧歇,

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等都脍炙人口。还有各地民间工艺品,如潍坊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客青睐。

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3. 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求在充分运用现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等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协调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到位、管理水平的滞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产品结构的单一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严重了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规划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经营

当前许多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对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设计,便匆忙进行开发,不讲质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破坏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环境,造成物力、

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管理与人才问题: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滞后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大多没有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经济利益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无人负责,严重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很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3. 基础设施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对乡村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乡村生态旅游区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高层次的特色产品并不多。此外,乡村通达性较差,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亟待建设。

4. 产品问题:产品层次单一,缺乏特色

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产品雷同、品位不高,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许多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

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对策与措施

1. 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乡村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科学地策划好旅游项目,使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相统一,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同步进行。同时应加强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和用地结构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 加强人员培训,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导游人员作为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宣传者,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纽带,是

整个旅游活动操作层面的核心人物,在乡村生态旅游活动中更显其重要性。如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这就要求导游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旅游区的服务接待水平。

3. 加强乡村生态旅游中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适当减免税收;加强指导和管理;搞好对外宣传;并且要保证旅游地的治安状况。

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所必需的基础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乡村地区交通不便、运力不足、通讯落后,使之在获取市场信息、开展城乡协作、进行产品与要素交流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多方筹集资金改善交通、通讯、娱乐、购物设施,在交通方面,与交通部门合作,可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

4. 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农”味、“土”味、“野”趣和生态性。在文化旅游的开展过程中,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要挖掘自己的特色,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会和了解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审美享受。同时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要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以满足游客的食用和购物需求等。

七案例分析,以农家乐为例

在中国,生态旅游游多被称为“农家乐”。胡卫华、王庆(2002)认为,中国真正意义的乡村旅游始于20 世纪80 年代,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发展和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目前,我国各地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均朝着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廖静娴,2007)。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直接依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很深的农耕文化的印记,所以,如何根据各地自然区位和农业资源条件进行合理规划,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

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 年3 月—5 月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Z 乡L 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全面掌握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期为其它具有相似区位和资源环境的乡村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一)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区域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Z 乡L 村。Z 乡位于辽东湾北部、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辖区总面积163 平方公里,下辖五个行政村,总人口9014 人。区域内苇田面积20 万亩,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L 村属于湿地气候,现有人口2025 人,平均收入约6000 元/人。由于盐碱地适合种植水稻和苇田,L 村现有稻田5000 余亩、苇田18 万亩。另外,其紧邻某旅游开发区,优越的区位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2.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法,通过半结构访谈、主要知情人访谈和案例研究法收集资料。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农家乐”的建设发展现状、看法和建议等方面。访谈对象主要选择乡村领导干部、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人员和部分知情的农民,由于他们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设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可以保证调研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案例研究法主要以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的农民作为个案,比较分析农业生态旅游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等。

(二)乡村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1.建设区位和建设规模

Z 乡L 村“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是从2006 年开始的。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该村东南部,临近省道和某度假村,区位效应明显。农家乐园内现有住户31户,住户密集度比村里的其它地方低,其中有10 家挂牌经营,牌子都以姓氏为主,例如有孙家客栈、储家客栈、邱家客栈等。但其整体建设规模较小,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2 周边环境建设

政府为了扶持“农家乐”的发展,给每家的房前房后都修建了排水沟,但排水沟内由于水流不畅,堵塞严重,天气热的时候发出刺鼻的恶臭,蚊虫孳生。修整的道路由于是土质的,雨雪天气泥泞不堪。“农家乐”内环境绿化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的盐碱土壤使树木和花草都很难生长,严重影响了“农家乐”周边环境的美化。

3.经营管理方式

调查中发现,当地老百姓的经营管理理念淡薄、提供服务内容简单、发展速度慢。大部分农户只能提供住宿条件,少数几家能提供餐饮和停车服务。有些家庭开办“农家乐”以后,不注重经营管理,家里卫生条件很差,院子里堆放着各种杂物。另外,厕所建在室外不符合游客的生活习惯,导致游客对“农家乐”的满意度低。在旅游旺季,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甚至出现“抢客”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家乐”的形象,限制了“农家乐”的发展。

4.资源开发利用

调查中发现,“农家乐”西部是水田,养殖有螃蟹和鱼,南边也有三个鱼池,游客可以方便地去钓螃蟹和鱼,这样既能扩展“农家乐”的服务内容,又能很好地与当地的养殖业生产结合起来。但是,当地老百姓没有真正理解游客的心理,这些优势资源还没有得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5.案例分析

案例1:孙家客栈——首批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房子结构为砖石结构,于1990年建造,耗资2万多元,住房面积240平米,是农家乐住房面积最大的一家,院内有停车场。该户主人是当地“农家乐”的会长,主要工作是沟通政府和“农家乐”的农户,进行信息传达。由于会长这一特殊身份,他自然也就成了“农家乐”的最大受益者。他在某度假村留有联系方式,和村里的联系也比较密切,这样有利于招揽客人,这是别家所不具备的。

案例2:邱家客栈——后发户,以此为代表的共两家,均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房子结构为砖石结构,于1987年建造,耗资2万多元,住房面积110平米,是“农家乐”住宿条件和环境最好的一家。该户院内有停车场,院子最宽敞,是最受当地人推崇的一家,当地人对其评价最高,游客也喜欢到该户住宿。

案例3:储家客栈——首批户,以此为代表的共有7 家,所占比例最大。房子结构为砖石结构,于1998年购买,耗资4 万多元,住房面积110平米,是农家乐

中的主要类型。院内没有停车场,该户院子比较乱,环境也不太好。

案例4:

没有打出自己的牌子的,以王某家和苗某家为代表,共10多家。王某和苗某家为前后邻居,中间有活动广场,可以停车。住房面积都在100平米左右,正在进行扩建。

上述案例分别代表了“农家乐”里不同类型的农户。对比以上案例,可以发现他们的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有的农户比较重视,很注意改善家庭的卫生和环境条件,总是在旅游旺季到来前提前准备,提供比较好的住宿环境,这样,有利于吸引游客的到来(如邱家客栈);重视程度差的农户则只能收留一些“孤儿顾客”(如储家客栈)。

二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具有新思想的农户会比较好地安排住宿设施,能很好地迎合游客的需要,并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邱家客栈);思想比较陈旧的农户则不注意这方面的情况,缺乏竞争力(如储家客栈)。

三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旅游地和村里有联系的农户,更有利于招揽游客,有充足的客源(如孙家客栈)。

四是提供服务方面的问题:提供服务充足的农户更能吸引游客的到来,大部分游客都是驱车前来的,这样,有停车场的农户就有了有利条件(如孙家客栈和邱家客栈);同样,有的游客喜欢吃农家饭菜,这样,提供农家饭菜的农户就有了有利条件(如孙家客栈和邱家客栈)。

五是住房面积方面的问题:很多游客都是组团来的,他们也喜欢住在一起,这样,面积大的农户就具有了有利条件(如孙家客栈)。

(三)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1.建设规模和周边环境

要在前期基础上扩大规模,鼓励没有挂牌的住户挂牌经营。住户可以别出心裁地起名字,不一定要以姓氏命名,避免重名现象。要建立一些竞争机制,鼓励“农家乐”住户之间的合法竞争,这样,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避免了少数人主宰的局面,促进“农家乐”的和谐发展。把“农家乐”中的土质道路修建成沙石道路,既可以防止恶劣天气道路泥泞,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乡村气息。把房前房后的排水沟修成排水管道,这样既有利于排水通畅,解决卫生问题,又有利于维护。

“农家乐”中未利用的土地可以修建成停车厂、娱乐室、旅游纪念品店和小卖店等,也可以开设垂钓用品店、农家饭店、小吃店等,丰富“农家乐”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丰富“农家乐”的生活,吸引游客的到来。选择适合当地的花草树木,着力解决“农家乐”的绿化建设,美化环境。同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扩大客源,促进“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

2.资源开发利用

把原先有鱼池和蟹池的空地进行修整,全部改成鱼池和蟹池。同时,在“农家乐”西边的水田里也增加鱼池和蟹池的数量,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去观赏田间风光。通过扩大养蟹、养鱼的数量和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这样既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吸引游客去观赏田间风光和进行农事体验,把农事体验和“农家乐”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丰富当地的生态旅游农业。

3.经营管理模式

“农家乐”的经营管理建议采取社区共管的管理模式。共管也被称为参与式管理、合作管理、共同管理,是管理自然资源的一种多元化方法。社区共管是为了协调管理主体与受益主体。通过村民直接受益于管理资源,调动村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发挥地方政府在共管中的作用,地方政府既要对当地人民负责,多考虑地方利益,又要对国家有关法律负责,保护相关法律的施行。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村民委员会中下设管理办公室,成立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要有“农家乐”农户的参与,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并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实现共同管理,促进“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4.“农家乐”的发展类型建设

在“农家乐”现有发展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四种类型,分别为领导型、新秀型、普通型和隐藏型。

(1)领导型——“农家乐”里的天然领导者。

它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代表,是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座桥梁,能够协调旅游地、村委会和“农家乐”住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招揽顾客和有效管理。这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比较好,住房面积最大,具备一定的发展实力。

(2)新秀型——“农家乐”里的新生力量。

主人一般都比较年轻,在外边接受过一定的新思想。“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都比较好,开展的业务也比较多。房间的设置趋向于小户型,像城里的旅店。它们是“农家乐”的明星。

(3)普通型——“农家乐”里的主要形式。

主人的年龄一般较大,思想也比较陈旧,属于“追随型”,为的是分享利益。这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差,不注重这些方面的改善。这些农户应该改变思想,进行环境改善,向新秀型方向发展,让其数量不断减少,直至消失。(4)隐藏型——“农家乐”里的补充力量。

这些农户没有打出自己的招牌,只是接待一些“孤儿顾客”。这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不一,有好有差。这一部分将来可能会发展成新秀型和普通型。

(四)结论与建议

1.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研究所在的区域主要以农业为主,其自然资源保护完整。由于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禁止污染型工业在当地投资建厂,自然环境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别与其它地区。当地的建筑风格更是独具一格,再加上当地人朴实的语言和自然的生活,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深的乡间气息。所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成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前提。

2.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融入规划思想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融入规划的思想,既要立足于现在,又要着眼于未来。如今,规划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应用,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规划思想和实践在城市规划方面比较成熟,农村规划尚未得到很好地研究和应用。因此,我们要在认识到农村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很大的不同的基础上,加强立足于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条件基础上的发展规划,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应该充分渗透参与理念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将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老百姓充分结合起来,让老百姓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发展中来。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进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八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参与性十分强的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需要

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尽管针对乡村生态旅游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如何在促进生态旅游系统各方面高度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还需更为深入的探讨,用更多的案例研究来支撑或补充,应用到具体地区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以此,为推动其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王崧.韩振华关于旅游品牌的深层思考 [期刊论文] -社会科学家2001(6) 谷明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

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 2001

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 县域乡村旅游产品及其开发探索 摘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推动、旅游需求市场的强劲拉动下,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迎来了又一轮的高潮。衡阳县旅游开发起步不晚,而且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发展不快,发展水平较低。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优势资源、主导产品、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应对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乡村生态游、节庆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优先开发,重点发展。 关键词:县域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衡阳县 0 引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业的决定》(湘发[2007]13号)文件精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旅游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大力开发农村旅游产品。200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加快旅游是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精神,又下发了《湖南省农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实施方案》(湘政办涵[2009]127号)。有感于党和政府对发展农村旅游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以湖南省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奇的衡阳县为例,对县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进行探索。

1 衡阳县农村旅游产品开发的背景 1.1 乡村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一般认识 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感念国内外学者对其鉴定的见解很多,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形成了几个方面的共识,即①乡村旅游产品发生在农村地区;②以特有的农村景观资源对城区居民具有吸引力、魅力;③有自己的独特农村文化内涵;④乡村旅游产品所对应的资源市场主要为城市居民;⑤强调乡村社区和农民参与经营。在此基础上对学者们的各种界定进行归纳和概括。较多完整的乡村旅游产品概念;应该是从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以乡村社区为载体,以乡村自然人文景观,乡村产业和乡村文化为媒介,以乡村地区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为手段达到旅游者对乡村自然和人文的感知和体验,从而达到精神升华的新型旅游产品[1]。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本质上的乡村性、空间分布的独特性、产品供给的丰富多样性,旅游消费的低水平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特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区设计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而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而且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社区与农民参与市场主体。择优开发突出特色综合功能,可持续发展,符合标准化原则[2]。 衡阳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配合“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开发了船山文化专项旅游项目,为此,修通了从衡阳县城西渡镇至王船山故居曲兰乡

生态旅游论文(修改后)

生态旅游结课论文 旅游管理08-1班 阿吾利古丽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中文名称:生态旅游资源 英文名称:eco-tourism resources 摘要: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 旅游综合效益的资源。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级学科)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 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目前,野生动物资源使非洲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在处亚马河流域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是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在亚洲,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是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生态旅游资源 在世界上,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中发展最快、最受瞩目的焦点。2002年曾被联合国定位“国际生态旅游年”。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机构(学术团体、公司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把生态旅游作为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佳选择,这也是生态旅游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和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标志着生态旅游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我国,生态旅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现和生态旅游者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涵及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后,建立起科学的分类系统,才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凡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并对游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态文化涵的人文事物。它们是能为旅游业所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旅游活动的对象。 生态旅游资源与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既有重合之处,又有不重合之处。重合之处是指自然旅游资源均可用于生态旅游,属生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不重合之处指自然旅游资源不能涵盖的生态环境部分,这部分在生态旅游资源中具有无形资产的意义,对人类康体、疗养、治病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植物所释放的各种杀菌物质和负氧离子等。因此,生态旅游资源可定义为在自然场合或自然场合中,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我国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世界上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在我国都能找到。人们为了评价它的功能和价值,常常将其分区分类进行系统研究。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生态旅游资源如按其性质及功能和价值,可组合成一个包括主系统、子系统在的庞大结构体系。 ①大气资源 据研究,一个成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为20-30kg,是每天消耗食物和水重量的10倍。 ②水资源 在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疾病中,在8%是因为使用了不洁净的水而传染的。水是

生态旅游学结课论文

《生态旅游学》论文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系(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类1103班 学生姓名:厍鹏飞 学号: 20114012 2013年05月20日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摘要:“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定义: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六盘山,特色生态环境。 前言:生态旅游(ek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k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Ce International Ek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 。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育自然环境与延续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 。 在此涉及到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应该受到保护。 在全球自然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随着人们自然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以及绿色消费风靡全球,其内涵也在不断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归纳起来,目前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定向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二是,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倡导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三是,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意义、作用和相关政策; 2.了解基本游客心理学; 3.了解“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的一般经营管理知识; 4.了解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懂得如何突出农家特色,设计出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重点】 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难点】 将农业生产资源体验方式与农村生态资源体验方式有机结合,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学时分配】 12学时 专题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介绍 〖引入〗 国家政策: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休闲农业 〖理论知识〗 一.休闲农业介绍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收获农产品、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甚至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功能,增进民众对农

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2.休闲农业基本功能 ①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②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别,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③教育功能:提供人们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等。 ④环保功能:为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必须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并借助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⑤游憩功能:提供人们休闲场所,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增加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休闲场所,解除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达到休养心身的作用。 ⑥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资源等要素,开展的一切游憩、休闲、参与、娱乐、体验、科普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休憩时间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青睐。 2.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①从地理角度来看,乡村是与都市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它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 ②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乡村的资源。它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农事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乡村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 ③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对象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 ④要区分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民俗旅游指的是以特定民族的传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加,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解读关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内容。 关键词:休闲旅游,农村经济,环境建设 一、背景 乡村休闲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1)先天优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2)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

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3)发展前景: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二、内容 (1)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定义: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随着人们出游频率的增加和出游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化的普及,自驾游、自助游、房车游等各种新兴的、休闲性质的出游方式层出不穷。我国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乡村是我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地区,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随着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成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用、满足新

生态旅游论文(DOC)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0208401 学号2010020804032 姓名蔡希庆 指导教师朱恒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年10月

摘要 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新

Abstract Eco-tourism (Ecotourism) as a green tourism consump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Eco-tourism a generation, they show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25%. The past 20 years, eco-tourism as a way of Heaven recre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practic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as a way of thinking the revolution, ar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national eco-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academic and popular attention the world.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most dynamic industries and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fashion color,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 On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development mode, some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existing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placed a great deal of hop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relies on its own ov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re are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VJ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tourism and other cloud features is the premise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is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urists the industry. Eco-tourism while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eserving people's lives, mor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now appear for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different features of eco-tourism. . As long as favorable factor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certainly have a very broad health prospects. Keywords:Eco-tourism;Development model; Technology Innovation

生态旅游论文

太行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报告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河北省而言,尽管具有良好的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旅游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就此,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优势旅游产品存在问题建议 一、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的优势 从生态旅游资源看,首先,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多数森林公园保存着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突出。其次,河北省的地文资源典型奇特,典型的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类型多样,喀斯特地貌(涞源白石山)独树一帜,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中,嶂石岩地貌(临城蝎子沟、武安洺河源等)与丹霞地貌(磬锤峰、双塔山等)南北称奇。再者,多种多样的水体景观,特别是太行、燕山山脉的森林公园中,河、湖、潭、瀑、溪星罗棋布,北方山川胜似南国水乡。而且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造就了丰富的天象景观资源,美不胜收。 从交通区位看,河北省外环渤海,内环京津,位于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地带,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境内有15条主要干线铁路和17条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91公里,居全国第5位。交通设施的改进,缩短了与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府政策看,2008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围绕发挥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出了整体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为促进京津周边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必将给省内其他地区带来政策的示范效应。 从历史人文看,河北历史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元、明、清以来,更是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这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二、太行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太行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境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宜人。公园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噪声低于一类标准。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约占30%,森林茂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气丰富,物种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 三、可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 1.徒步旅行 对于太行山森林公园,徒步旅行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走在古朴的石阶上,徜徉在曲径通幽的小路间,呼吸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生物多样性的美丽与奥妙,让人沉浸其中,留恋忘返。 2.森林露营 太行山森林公园内设有营帐式营地和木屋式营地等基础住宿设施,同时提供烧烤等服务,适合家庭周末出游和度假。 3.森林浴 森林浴是根据森林公园中空气含氧量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和植物精气丰富的特点而设计的旅游项目。通常在住宿区设在大片森林中,可以让人更加亲密的与大自然接触。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乡村旅游论文:天水乡村旅游产业 的发展研究 【摘要】关于天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能够大力推进天水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且给出了四种发展模式。提 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天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天水乡村旅游产业总体推进思路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市争创“全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各县(区)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区)”的目标,充分利用我市旅游品牌优势,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特色”的方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抓点带面、立足服务、打造品牌,大力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2.发展目标。以天水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田园风光为主,全面构筑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与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到“十一五”末,全市拟建成1-2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4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并力争其中有1/3进入国家及行列。到

2010年,全市以旅游业为重要产业的自然村争取达到全市自然村总数的1%,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1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5万人,乡村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1.8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0%,逐步形成人文资源、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 3.开发原则。①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都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的同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永续和持续发展。②把全面推广和示范引导结合起来,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从而带动和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③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部署,合理开发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上不断创新。④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⑤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调、规划、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工作,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4.工作重点。各县区政府及旅游、农业部门要紧密协作,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结合实际,发展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可持续发

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策 划 书 策划组:…小组

策划名称 乡村生态旅游 活动创意主题 生态旅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标对象 农村 活动背景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更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现状:城市生活实在让人头疼,光、噪声、汽车尾气污染,令人谈之色变,网民朋友们更是别出心裁地发表出生动而又暗含着让人发以深思的说说,说说中这样写道:“早上起来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瘦肉精的肉下菜、完事泡壶香精茶、下午买条避孕药鱼、开瓶甲醇酒、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觉。”虽然你不可能那么的不幸,偏偏说说中提到的每一件事你在一天之中都能碰到,但你敢确定以及肯定地说,你没吃到其中之一吗?先不谈这些,单单是住房问题就可以让无数人“钱包渐空终不悔,为房拼得人憔悴!” 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安心生活呢??下面请看我们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优势分析 一、凸显农村性格充分分析每个农村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生活劳动方式、节庆习俗、村民的精神面貌等元素,对村落的旅游特色进行准确提炼,是每个村落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形成与其他村落不同的特色。 二、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向城市居民出售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新鲜健康的食品,乡村里的各种元素都变为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乡村社区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在乡村中得到闲适舒畅的心情、新奇独特的体验,并收获健康和快乐。 三、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乡村旅游也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应该是一次乡村合理产业结构形成的过程,应积极提升农产品、乡土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经济附加值、社会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四、人性化经营管理。根据当今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做出相应的旅游决策。让城市人们体验乡村生活,从中可以让他们得知劳动人民的辛苦,从从而珍惜其来之不易的工作;还可以让他们缓解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最终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产品劣势分析 一、交通可能会给旅游带来不便; 二、部分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方向;

休 闲 农 业 与 乡 村 旅 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第一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过去,一提旅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著名城市。 现在,旅游的发展也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与我们农村密切相关的民俗、民风为载体的旅游开始火爆起来。既然旅游是眼球经济,旅游能致富,那么,怎样充分利用我们的现有资源发展经济而致富呢? 一、什么叫旅游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我国国内游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距离30公里以上。 二、什么叫旅游资源 1、定义 所谓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景观、风貌”或“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2、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a.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b.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旅游资源的包容范畴不断扩大 c.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树立旅游资源的三种意识 a.整体意识 b.发展意识 c.市场意识 4、什么是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个整体概念,它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多种要素组合而成。其特征是旅游服务成为旅游产品构成的主体,其具体展示主要有线路、活动和食宿。 三、什么叫农业旅游

1、定义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渔等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2、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 (1)农业特性 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 (2)生态特性 农业旅游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 (3)娱乐特性 农业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等富有农村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四、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将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类 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 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由计算机控制管理。 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

乡村旅游的开发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在越来越受到亲睐和推崇的同时,也引起政府、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本文就近来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的开发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和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 目录 引言 (3)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4)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4)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4) (二)现代乡村旅游 (4) 三、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5) (一)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5)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6)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7)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8)

(一)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9) (二)开发程序的原因 (9) 五、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11) (一)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1)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11)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11)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 (11) (五)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 12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

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

————————————————————————————————作者: ————————————————————————————————日期: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andprospects of eco-tourism overview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10月

摘要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开始较早,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有一定积累;而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就全世界生态旅游总体进展和生态旅游如何发展都在讨论中。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和资料,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兴起缘由入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出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与自然条件的结合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就各类型的生态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前景

Abstract As research on the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began earlier,th 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experience have accumulated acer tain. Eco-tourism inChina began late,buteco-tourism resource in China is rich,unique great potential; At thesame time the over all progressofthe world's eco-tourism andeco-tourismdevelopment isdiscussing.this paper colligatethe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and generate from eco-tourism and thedevelopmentprocess, aswellas the riseof reasonto question, throughanalys isandcomparisonof the eco-tourism at home andabroad of theresults ofresearchandpractice,and educethe combinationof geographicalofChina's eco-tourism type.It hascommon theore 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China's eco-tourism for the development. Keywords: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developmentprospect

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背后的悲剧-程益民

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背后的悲剧 ?生态旅游??口号?一出,尘烟四起,多处?生态惨遭蹂躏。?面对?无节操的开发、?日益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和?无产业?支撑的观光旅游形式,试问何为?生态旅游……哀哉,痛哉、悲哉!以原居民利益、原?生态利益和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奔格内”乡村旅游模式能否打破僵局创出?一条新路? ? ? ? 1993年9?月份,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育?自然环境与延续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之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被普遍地接受。 ?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

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概念,国内?生态旅游仍存在种种缺陷,主要表现有:?生态旅游的市场不成熟;我国国际?入境旅游的主要兴趣点还在于中国的古?老?文明?而?非?自然风光;国内旅游者的环保观念较差;?生态旅游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欠缺;对?生态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等。 ?而就?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来看,适宜的?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二)加强?生态旅游?立法、加强环境管理、科学规划; (三) ?建?立?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企业的特殊运营模式; (四)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吸纳当地社区参与; (五) 加强游客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 (六)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 ? ? ?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潮流的兴起,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环保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可见这种旅游形式将在未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童菲学号:20151200209 学院:旅游学院 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 课程:从生态视角下谈日本最美小村——合掌村任课教师:闫伟宾 2016年9月

从生态视角下谈日本最美小村——合掌村 摘要:现阶段国外乡村旅游非常重视生态的理念,注重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以促进本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生态建筑具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农民祖先智慧的结晶。在村民的积极努力下于1995年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是日本著名乡村旅游观光胜地,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本文主要论述了合掌村的农民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如何从生态角度保护合掌村,以期为我国当前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因此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正符合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要求。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Abstract:Abroad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rural tourism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cological idea,pay attention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so as to promot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rural village of crossing thei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has hundreds of years of history,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local peasant ancestors.Under the efforts of the villagers in1995to declare to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is now a famous Japanese rural tourism resort,known as\"beautiful country\"of traditional Japanese dye-in-the-wood.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rossing their village farmers how to protect the local culture,how to crossing their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so as to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o provide a case of reference value.So ecological theory as a guide to be is in line with th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planning in this era. Key words:rural tourism;Ecological;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