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太行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报告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河北省而言,尽管具有良好的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旅游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就此,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优势旅游产品存在问题建议

一、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的优势

从生态旅游资源看,首先,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多数森林公园保存着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突出。其次,河北省的地文资源典型奇特,典型的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类型多样,喀斯特地貌(涞源白石山)独树一帜,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中,嶂石岩地貌(临城蝎子沟、武安洺河源等)与丹霞地貌(磬锤峰、双塔山等)南北称奇。再者,多种多样的水体景观,特别是太行、燕山山脉的森林公园中,河、湖、潭、瀑、溪星罗棋布,北方山川胜似南国水乡。而且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造就了丰富的天象景观资源,美不胜收。

从交通区位看,河北省外环渤海,内环京津,位于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地带,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境内有15条主要干线铁路和17条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91公里,居全国第5位。交通设施的改进,缩短了与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府政策看,2008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围绕发挥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出了整体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为促进京津周边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必将给省内其他地区带来政策的示范效应。

从历史人文看,河北历史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元、明、清以来,更是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这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二、太行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太行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境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宜人。公园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噪声低于一类标准。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约占30%,森林茂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气丰富,物种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

三、可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

1.徒步旅行

对于太行山森林公园,徒步旅行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走在古朴的石阶上,徜徉在曲径通幽的小路间,呼吸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生物多样性的美丽与奥妙,让人沉浸其中,留恋忘返。

2.森林露营

太行山森林公园内设有营帐式营地和木屋式营地等基础住宿设施,同时提供烧烤等服务,适合家庭周末出游和度假。

3.森林浴

森林浴是根据森林公园中空气含氧量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和植物精气丰富的特点而设计的旅游项目。通常在住宿区设在大片森林中,可以让人更加亲密的与大自然接触。

4.骑马

今天的公路交通使骑马变得不可能,因此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在进去景区的山路上骑马这种方式则成为了一种时尚,尽管不能自己完全的享受骑马的乐趣,但是在马主任的带领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5.攀岩和登山

攀岩被人们誉为“岩壁上的芭蕾”,对于富于冒险精神的旅游者而言,攀岩可以说对他们是最具吸引力的一项生态旅游活动。当然,登山也是旅游者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一项比不可少的活动。

四、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尽管太行山森林公园存在以上优势,但是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开发水平仍然较低,森林旅游的市场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潜力仍十分巨大。原因如下:一是森林旅游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生态旅游市场不成熟。二是大多数森林旅游项目缺乏品牌意识,缺少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精品项目。三是开发主体的区域联合发展意识淡薄,森林旅游整体行业竞争力较弱。四是缺少有效的森林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数据,缺乏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制定的营销策略。五是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现有从业人员专业单一且综合素质较低,旅游经营理念差,不能满足森林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六是供需矛盾突出,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导致一些地区盲目地粗放式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五、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优势的前提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和策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

2.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加强生态旅游立法、加强环境管理、科学规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生态旅游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法规。

3. 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我国,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合理权限和职责,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协调和保障各方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是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

5. 建立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企业的特殊运营模式

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是对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承担环境成本的尝试,这必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筹资、税收等方面,政府应该给予相应政策上的扶持。而在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经营过程中,尽量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开发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绿色经营。

6. 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吸纳当地社区参与

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景区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当地社区普通群众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群众的参与性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游客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

8. 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

首先,应该建立生态旅游区与生态旅游研究机构之间的良好联系。聘请这些机构和专家担任生态旅游区的顾问或者组建智囊团,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其次,加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同研究机构的联系。建立生态旅游主管部门通科研单位的合作机制,加强生态旅游的理论创新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范和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 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2] 杨桂华. 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忠晓. 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1.

[4]杨桂华. 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M].昆明:科学出版社,2000,28-32.

[5]包国章. 李向林,谢忠雷,等.浅谈生态旅游德利弊与政策导向[J].中国环境管理,2001

(1):71-75.

[6]于法稳. 尚杰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紧迫性[J]. 生态经济,2002(5):48-50

[7]钟永德,袁建琼,罗芬.生态旅游管理[M].第一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者2006年

[8]汪华武. 等.生态旅游开发[M]. 昆明:科学出版社,2000,148-150.

[9]吴楚材. 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 中国地理,2000(11):43-45.

[10]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1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

生态旅游论文(修改后)

生态旅游结课论文 旅游管理08-1班 阿吾利古丽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中文名称:生态旅游资源 英文名称:eco-tourism resources 摘要: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 旅游综合效益的资源。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级学科)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 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目前,野生动物资源使非洲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在处亚马河流域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是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在亚洲,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是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生态旅游资源 在世界上,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中发展最快、最受瞩目的焦点。2002年曾被联合国定位“国际生态旅游年”。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机构(学术团体、公司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把生态旅游作为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佳选择,这也是生态旅游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和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标志着生态旅游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我国,生态旅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现和生态旅游者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涵及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后,建立起科学的分类系统,才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凡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并对游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态文化涵的人文事物。它们是能为旅游业所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旅游活动的对象。 生态旅游资源与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既有重合之处,又有不重合之处。重合之处是指自然旅游资源均可用于生态旅游,属生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不重合之处指自然旅游资源不能涵盖的生态环境部分,这部分在生态旅游资源中具有无形资产的意义,对人类康体、疗养、治病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植物所释放的各种杀菌物质和负氧离子等。因此,生态旅游资源可定义为在自然场合或自然场合中,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我国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世界上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在我国都能找到。人们为了评价它的功能和价值,常常将其分区分类进行系统研究。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生态旅游资源如按其性质及功能和价值,可组合成一个包括主系统、子系统在的庞大结构体系。 ①大气资源 据研究,一个成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为20-30kg,是每天消耗食物和水重量的10倍。 ②水资源 在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疾病中,在8%是因为使用了不洁净的水而传染的。水是

生态旅游学结课论文

《生态旅游学》论文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系(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类1103班 学生姓名:厍鹏飞 学号: 20114012 2013年05月20日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摘要:“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定义: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六盘山,特色生态环境。 前言:生态旅游(ek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k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Ce International Ek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 。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育自然环境与延续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 。 在此涉及到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应该受到保护。 在全球自然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随着人们自然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以及绿色消费风靡全球,其内涵也在不断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归纳起来,目前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定向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二是,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倡导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三是,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

南开大学20秋《生态旅游》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1.生态旅游气氛环境不包括()。 A.区域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B.课堂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C.社区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D.旅游者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答案:B 2.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个?() A.市场引导和维持秩序 B.生态旅游者管理 C.行业服务性 D.行业协调性 答案:B 3.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A.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 B.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C.主观决策方面的原因 D.国际政治方面的原因 答案:D 4.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 A.地方性 B.环保性 C.经济性 D.实用性与方便性 答案:C 5.下面哪个不属于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 A.生态文化 B.家庭结构 C.民族习俗和宗教文化 D.价值观

答案:B 6.陈传康的旅游行为层次理论认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专门层次是()。 A.专项旅游 B.娱乐与购物旅游 C.观光旅游 D.生态旅游 答案:A 7.下面哪个不属于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旅游系统学说?() A.五体说 B.六要素说 C.旅游产业说 D.游憩系统 答案:A 8.下面哪个不属于系统的基本特征?() A.集合性 B.不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答案:B 9.下面哪个不属于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A.北极生态旅游资源 B.南极生态旅游资源 C.宗教名山生态旅游资源 D.山岳冰川生态旅游资源 答案:C 10.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者的权益?()

A.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B.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益 C.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权 D.获得质价相符的商品与服务的权益 答案:C 11.下面哪个不属于系统的基本观点?() A.整体观点 B.公平性观点 C.等级观点 D.动态观点 答案:B 12.生态旅游流就是以生态旅游客流为主,不涵盖下面哪个内容?() A.生态旅游信息流 B.生态旅游客流和物流 C.生态旅游气流 D.生态旅游能流和价值流 答案:C 13.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应服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 A.以游客为本 B.突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C.寻求多种方法论的统一 D.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答案:A 14.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对象是()。 A.生态旅游景区 B.生态旅游投资商 C.生态旅游者 D.生态旅游市场

生态旅游论文(DOC)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0208401 学号2010020804032 姓名蔡希庆 指导教师朱恒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年10月

摘要 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新

Abstract Eco-tourism (Ecotourism) as a green tourism consump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Eco-tourism a generation, they show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25%. The past 20 years, eco-tourism as a way of Heaven recre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practic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as a way of thinking the revolution, ar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national eco-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academic and popular attention the world.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most dynamic industries and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fashion color,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 On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development mode, some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existing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placed a great deal of hop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relies on its own ov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re are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VJ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tourism and other cloud features is the premise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is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urists the industry. Eco-tourism while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eserving people's lives, mor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now appear for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different features of eco-tourism. . As long as favorable factor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certainly have a very broad health prospects. Keywords:Eco-tourism;Development model; Technology Innovation

生态旅游论文

太行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报告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河北省而言,尽管具有良好的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旅游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就此,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优势旅游产品存在问题建议 一、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的优势 从生态旅游资源看,首先,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多数森林公园保存着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突出。其次,河北省的地文资源典型奇特,典型的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类型多样,喀斯特地貌(涞源白石山)独树一帜,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中,嶂石岩地貌(临城蝎子沟、武安洺河源等)与丹霞地貌(磬锤峰、双塔山等)南北称奇。再者,多种多样的水体景观,特别是太行、燕山山脉的森林公园中,河、湖、潭、瀑、溪星罗棋布,北方山川胜似南国水乡。而且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造就了丰富的天象景观资源,美不胜收。 从交通区位看,河北省外环渤海,内环京津,位于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地带,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境内有15条主要干线铁路和17条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91公里,居全国第5位。交通设施的改进,缩短了与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府政策看,2008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围绕发挥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出了整体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为促进京津周边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必将给省内其他地区带来政策的示范效应。 从历史人文看,河北历史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元、明、清以来,更是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这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二、太行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太行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境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宜人。公园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噪声低于一类标准。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约占30%,森林茂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气丰富,物种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 三、可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 1.徒步旅行 对于太行山森林公园,徒步旅行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走在古朴的石阶上,徜徉在曲径通幽的小路间,呼吸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生物多样性的美丽与奥妙,让人沉浸其中,留恋忘返。 2.森林露营 太行山森林公园内设有营帐式营地和木屋式营地等基础住宿设施,同时提供烧烤等服务,适合家庭周末出游和度假。 3.森林浴 森林浴是根据森林公园中空气含氧量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和植物精气丰富的特点而设计的旅游项目。通常在住宿区设在大片森林中,可以让人更加亲密的与大自然接触。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乡村旅游》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实务平时作业二 乡土性是乡村旅游产品本质属性的体现。()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解析:因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是独特的乡村自然风光、古朴的生产生 活方式、多样的乡村民俗文化。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产品依托的主要资源为乡村空间环境。(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解析:乡村旅游产品的较之于其他旅游产品范围更为具体、界限更加明 确。其主要资源为乡村的空间环境,包括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优美 的田园风光、富于特色的民俗风情等。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旅游形象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所以要重视乡村旅游形象建设。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解析:旅游形象包括原生形象、引致形象和复合形象,旅游形象是会变 化的,乡村旅游形象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联动发展只是和其历史文化资源的联动。()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解析: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联动发展方向上相互引导,内容上是全方 位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重点是结果质量。()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解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重点是过程质量。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包括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乡村无形人 文旅游资源。 选择一项: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乡村旅游论文:天水乡村旅游产业 的发展研究 【摘要】关于天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能够大力推进天水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且给出了四种发展模式。提 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天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天水乡村旅游产业总体推进思路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市争创“全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各县(区)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区)”的目标,充分利用我市旅游品牌优势,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特色”的方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抓点带面、立足服务、打造品牌,大力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2.发展目标。以天水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田园风光为主,全面构筑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与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到“十一五”末,全市拟建成1-2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4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并力争其中有1/3进入国家及行列。到

2010年,全市以旅游业为重要产业的自然村争取达到全市自然村总数的1%,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1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5万人,乡村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1.8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0%,逐步形成人文资源、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 3.开发原则。①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都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的同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永续和持续发展。②把全面推广和示范引导结合起来,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从而带动和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③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部署,合理开发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上不断创新。④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⑤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调、规划、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工作,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4.工作重点。各县区政府及旅游、农业部门要紧密协作,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结合实际,发展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可持续发

南开18春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流研究的实践意义( ) A: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B: 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保护 C: 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现代化 D: 有利于提高生态旅游普及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一般来说,下面哪个不会包括在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 A: 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评价 B: 旅游市场分析 C: 旅游开发条件 D: 旅游发展潜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生态美的特点不包括哪个( ) A: 活力美 B: 和谐美 C: 参与性 D: 社会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业是整个旅游行业的一个分支,它具有旅游业的依赖性、敏感性、带动性和涉外性等一般特外,但不包括以下哪个特点()。 A: 综合性 B: 依赖性 C: 动态性 D: 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结合生态美的特点,可将生态旅游者的审美境界分为三个层次,提高层次是() A: 悦心悦意的意蕴真型 B: 悦志悦神的理念善型 C: 悦心悦神的怡情雅型 D: 悦耳悦目的形象美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 A: 体验导向型发展模式 B: 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 C: 社区导向型发展模式 D: 生态环境补偿型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哪位学者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 A: 托拉斯·库克 B: 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C: R.卡逊 D: D.米都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 ) A: 地方性 B: 环保性 C: 经济性 D: 实用性与方便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哪种不属于自导式解说系统() A: 专门导游人员 B: 视听媒体 C: 指示牌

乡村旅游的开发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在越来越受到亲睐和推崇的同时,也引起政府、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本文就近来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的开发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和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 目录 引言 (3)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4)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4)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4) (二)现代乡村旅游 (4) 三、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5) (一)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5)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6)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7)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8)

(一)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9) (二)开发程序的原因 (9) 五、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11) (一)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1)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11)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11)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 (11) (五)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 12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

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

————————————————————————————————作者: ————————————————————————————————日期: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andprospects of eco-tourism overview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10月

摘要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开始较早,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有一定积累;而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就全世界生态旅游总体进展和生态旅游如何发展都在讨论中。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和资料,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兴起缘由入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出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与自然条件的结合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就各类型的生态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前景

Abstract As research on the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began earlier,th 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experience have accumulated acer tain. Eco-tourism inChina began late,buteco-tourism resource in China is rich,unique great potential; At thesame time the over all progressofthe world's eco-tourism andeco-tourismdevelopment isdiscussing.this paper colligatethe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and generate from eco-tourism and thedevelopmentprocess, aswellas the riseof reasonto question, throughanalys isandcomparisonof the eco-tourism at home andabroad of theresults ofresearchandpractice,and educethe combinationof geographicalofChina's eco-tourism type.It hascommon theore 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China's eco-tourism for the development. Keywords: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developmentprospect

乡村旅游平时作业一(电大)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实务平时作业1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文本编制一般分哪几个结构()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背景篇 b. 现状篇 c. 规划篇 d. 构思篇 e. 保障篇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村旅游发展规划整个规划内容以背景篇和现状篇为基础,以构思 篇和规划篇为主体,以保障篇为补充,脉络清晰,层次合理。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背景篇, 现状篇, 规划篇, 构思篇, 保障篇题目2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与社区乡村经济联动发展的最终目标均是为了( ) 选择一项: a. 丰获农业资源 b. 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c. 社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d. 产生效益,扩大影响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乡村旅游与社区乡村经济联动发展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社区政 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是单纯的旅游或经济 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产生效益,扩大影响 题目3 标记题目 题干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b. 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 c. 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 d.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解析: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淡季时可以农业生产为主, 旺季时转为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从而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季节差异问 题。发展乡村旅游,可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观光旅游等功能,促进农业

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目 标。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 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题目4 标记题目 题干 差距分析评价模型中的差距五是指() 选择一项: a. 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的期望与管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异 b. 管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和服务质量规范标准之间的差异 c. 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和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之间产生的差距 d. 旅游者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受之间的差距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游客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与游客服务期望之间的差距就是差距五, 它反映了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当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的期望与管 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异到差距四累加的差距越大,差距五也就 会越大,游客的满意度也就越低。 正确答案是:旅游者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受之间的差距 题目5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浅议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享受美景、陶冶情操已成为大众休闲的时尚选择,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和行为,以其自身特点迎合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不仅丰富了旅游业内容,而且繁荣了我国农村经济和文化,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特色不鲜明、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未得到充分显现等,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层次发展,不利于其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深入把握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探索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其今后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它除了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和农事学习等需求外,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持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1】。 并且,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发生的旅游环境特定在乡村,因而从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乡村所具有的特性。从旅游者角度看,它不仅让游客在自然美景中放松身心、获得生态知识,而且能使其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它所体现的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乡村粗放的土地利用结构、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特征。从乡村生态旅游业角度看,它更强调于当地居

生态旅游论文--

摘要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Ecological tourism;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录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2) 1.生态旅游含义 (4) 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4) 2.1.外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4) 2.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5) 2.2.1.国内生态旅游者 (5) 2.2.2.国内生态旅游资源 (5) 3.2.2.国内生态旅游业 (6) 2.3.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6) 3.张家界生态旅游SWOT分析 (7) 3.1.优势(S TRENGTHS) (7) 3.2.劣势(Weaknesses) (8) 3.3.机遇(Opportunities) (9) 3.4.挑战(Threats) (9) 4.张家界生态旅游学发展战略 (10) 4.1.S+O发展战略 (10) 4.2.S+W战略 (11) 4.3.O+T战略 (11) 5.结束语 (12) 6.附录 (12)

南开16秋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

17春南开16秋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国际生态旅游年的设立哪一年() A. 1992 B. 1999 C. 2002 D. 2009 正确答案: 2. 哪位学者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 A. 托拉斯·库克 B. 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C. R.卡逊 D. D.米都斯 正确答案: 3. 哪一年是中国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生态旅游年”() A. 1992 B. 1999 C. 2002 D. 2009 正确答案: 4. 哪年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简称为“中国生态旅游协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 1992 B. 1994 C. 1996 D. 1998 正确答案: 5. 哪种不属于自导式解说系统() A. 专门导游人员 B. 视听媒体 C. 指示牌 D. 出版物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生态旅游环境的特点有() A. 组成上综合性与功能上的多元性 B. 价值上的不确定性与容量上的有限性 C. 产权上的公共性 D. 利用上的相对永续性 正确答案: 2. 哪些属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和及超载的调控方法() A. 协调好旅游供需关系,适当分流 B. 淡季的休养生息与环境补给 C. 轮流开放,分区恢复 D. 人工治理受损环境,加快旅游环境恢复 正确答案: 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的基本方法包括() A. 扩大设施规模和调整设施结构 B. 加强环境要素的管理 C. 利用时间差异进行分流 D. 充分利用游客管理手段 正确答案: 4. 在众多指导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理论中,哪些理论是最为重要的?() A.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B. 生态美理论 C. 系统理论 D. 可持续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5. 生态旅游环境是有若干因素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因而影响生态旅游环境的因素也很多,主要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A. 地域类型与产品类型 B. 地理区位与时间节律 C. 管理技术与社会文化环境 D. 经济环境与旅游用地以及旅游者种群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范文 今年是全国乡村旅游年。××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了××省乃至全国乡村游一颗闪亮的明珠。截止11月,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今年“20xx—××乡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区”大型评选活动中,××景区以最高票位入选,并获得最佳影响奖。××在发展乡村游产业的时候,以环境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为背景,以特色为亮点,深度挖掘××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本土化的东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使该产业逐渐成为××旅游兴县的主导力量。 一、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基础 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要做大做强该产业,必须紧紧依托本县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生态这一品牌,宣传生态、保护生态,以生态留客,以环境聚财。一是××具有资源优势。××是××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境内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年均气温17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有全国罕见的无菌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境内九岭山海拔1794

米,是赣西北最高点,从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两支流平行横贯全境,水资源四季充沛,且无污染、矿物质含量高。二是生态产业链初具规模。优良的生态,造就了×ד中国椪柑之乡”和唯一的“中国娃娃鱼之乡”的美名。以无公害椪柑、绿色大米、珍稀白茶、早熟梨、油光板栗、高山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和加工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产品上市前全部达到了生态和环保的要求。三是生态保护卓有成效。××是全省沼气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县沼气池保有量达7000只,有数万农民从中受益,年节约薪材3万多立方米;××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娃娃鱼保护,现已成功繁殖娃娃鱼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20xx年颁布了禁伐阔叶林的政府公告,近年来共关闭3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业;严令禁止在境内主干河流上游开工建厂。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文化是内涵 国内乡村游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的经验说明,传统文化越丰富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更红火。因此,××注重把自身的文化建设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去,使得该产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该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公元937年),迄今一千多年,诗词文化、青天文化、禅宗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辉映。历史上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有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2014年 5 月27日

小议乡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乡村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他是发生在乡村地域,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利用城乡差异来吸引旅游者,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旅游活动。最初以大中城市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发展最为迅速这一时期环城游憩带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依托地,城市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在看到乡村旅游乐观前景的同时,也应关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旅游经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受到威胁;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和人们对于旅游知识的匮乏,弄催当地居民的经营和建设已出现“城市化”倾向。随着需求不断发展,单纯“农家乐”已经不能满足多数游客需求,而大量游客的到来,又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正符合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要求。乡村生态旅游已开始成为旅游的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丰富的乡村旅游现象为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国外学者特别强调发展的同时,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