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层通风幕墙

双层通风幕墙

双层通风幕墙
双层通风幕墙

浅析双层通风幕墙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双层通风幕墙构造、分类及其应用,重点突出它的节能环保特点,对建筑师和投资者等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字:双层通风幕墙特点应用

珍贵的能源是人类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迫切任务,因此,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人类寻求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主题之一,环保要求节能,节能促进环保。作为现代建筑的象征,建筑幕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包括幕墙、门窗在内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综合能耗占建筑能耗的75%以上,现在广泛使用的单层玻璃幕墙虽然逐渐采用镀膜玻璃、中空玻璃、断热型材等其他节能材料,但仍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最近几年发展的双层通风幕墙以其科学的结构、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换气,降低空调能耗,减少风雨及恶劣气候的影响,营造舒适温馨的生活或工作环境,越来越受到建筑师和投资者的青睐。

双层通风幕墙特点

双层通风幕墙是一种新型的节能幕墙,是幕墙技术的新发展。它不同于传统的单层幕墙,它的基本特征是双层幕墙和空气流动。交换,这是双层通风幕墙对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隔声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双层通风幕墙由内、外两道幕墙组成,内幕墙一般采用明框幕

双层玻璃幕墙的三种通风类型

双层玻璃幕墙中的三种通风类型 责任编辑:牧水 发表于2007-6-8 来源:中国遮阳网 摘要: 90 年代在欧洲出现了大量的采用双层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一些人认为这将是本世纪生态高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构件,因为它从采光、通风、隔声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双层玻璃幕墙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就已经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用于办公建筑, 90 年代在欧洲出现了大量的采用双层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然而在我国这项技术才刚刚起步, 只在极少的几个大城市中的高层办公楼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一些人认为这将是本世纪生态高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构件,因为它从采光、通风、隔声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给室内带来舒适的环境, 同时节约能源, 从整个建筑周期来看节约总成本。也有一些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双层玻璃幕墙可以解决高层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这一点在很多国外建筑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双层玻璃幕墙是一种外墙构造, 虽然它的表现形式很多, 但是它的本质上通常包括外层玻璃、通风的空气间层和内层玻璃。遮阳装置设置在通风的空气间层之中。空气间层的宽度范围为100~ 2 000mm 。除了玻璃的分层和遮阳设施的布置之外, 双层玻璃幕墙主要以空气间层中气流状况为特征, 换句话说, 就是气流的驱动力和空气间层中通风的方向。空气间层中气流的通风驱动力可分为: 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混合通风。而每个双层玻璃幕墙只有一种通风驱动力。因此按照空气间层中通风驱动力的不同, 双层玻璃幕墙也可以分为3 种类型: (1) 气候式外墙——机械通风; (2) 自然通风外墙——自然通风; (3) 交互式外墙——混合通风(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 1 气候式外墙 气候式外墙又称为“主动式外墙(A ct ive w all) ”是典型的机械通风双层玻璃幕墙。通常在空气间层的外侧采用夹层保温玻璃, 内侧采用单层平板玻璃。自动的遮阳设施可以安装在空气间层中。空气间层的通风完全是以机械通风的方式实现的。 室内废气常常经过内层玻璃底部的缝隙进入空气间层, 在内置式风扇的驱动下, 回流至通风系统。在有阳光的时候, 遮阳设施(百叶) 吸收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通过在空气间层中的通风将热量带走。当气候式外墙与建筑暖通系统整合时, 冬季遮阳设施(百叶) 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间层中的通风送至暖通系统。热量被暖通系统回收后又可以用于预热室内供风, 给室内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 在采暖期间或太阳光较少的时候, 由于室内空气进入空气间层中的缘故, 内层玻璃的表面温度总是保持在接近室温的状况下, 致使在双层玻璃幕墙的室内一侧、建筑周边区域内使用者仍然有舒适的感觉。这种系统由于328L O V E R

类双层幕墙结构的设计优化与施工探讨

类双层幕墙结构的设计优化与施工探讨 发表时间:2019-08-23T11:30:36.54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2期作者:文帅 [导读] 对此类幕墙结构的设计优化、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湖南省沙坪建设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对类双层幕墙结构设计的优化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在设计优化时要严格遵循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原则,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优化方法,最后对幕墙结构施工流程、关键工艺与维护方法进行分析,力求提高幕墙设计效果,保障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双层幕墙结构;优化设计;施工方法 引言:在建筑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实用性和美观度提出更高要求,幕墙对建筑整体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做好内部结构设计工作十分必要。与单层幕墙使用效果相比,类双层幕墙结构在通风、节能、隔音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对此,本文对此类幕墙结构的设计优化、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1.类双层幕墙结构的设计优化 某市政建筑工程位于新区东侧,总建筑面积8万m2,高度约56.5m2,外观近似鸟巢形状,幕墙总面积为23655m2,由于原有设计中幕墙系统在结构支撑方面存在不足,应通过优化设计的方式使其形成更为合理的类双层幕墙系统,使幕墙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1优化原则 在幕墙结构优化中,为了提高结构支撑效果,使其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保证类双层幕墙的建设质量,具体如下。 (1)安全性原则。幕墙结构安全设计不断确保自身结构承载负荷符合要求,还要立足整体建筑安全,对采光顶进行消防设计,部分建筑采用牡蛎采光顶,在耐火性能方面应超过0.25h,等级至少为三级。除此以外,还应与建筑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因素结合,采用具有防雷、防坠物、防冰雹等性能的幕墙,并对构件相交处进行重点优化,充分提高安全性能; (2)功能性原则。双层幕墙优化不但要外表美观,还要具备实用性,在采光、保温、隔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同种类型的幕墙来说,保温和隔热属于矛盾体,这将要求采用双层幕墙,使保温和隔热性能得以兼顾,提高双层幕墙的功能性和节能性; (3)经济性原则。在优化设计中应在满足各项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在对结构尺寸、荷载进行计算时,应积极探索最佳方案,以免在设计时造成资源浪费等情况。在结构优化时,应尽量采用较为简单实用的结构,在确保结构满足设计标准的同时,提高经济性。 (4)载荷优化。在幕墙设计中载荷优化十分关键,在设计时采用的结构类型、材料等均要进行权衡,选出最佳荷载极限的结构和材料。通常情况下,采用新型轻便材料作为主材,再对局部面板的载荷承载力进行计算,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筋肋,在加筋时要与折边联接[1]。 1.2优化方法 以张拉膜钢结构为例,对设计优化的方式进行阐述。该建筑主要包括采光顶、玻璃栏杆、铝合金窗、玻璃幕墙等多个部分,虽然外立面的张拉膜不属于设计范畴,但该结构质量仍会对幕墙施工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十分必要。在膜系统中,结构梁属于主要受力点,还存在共用一块埋板的情况,首先要对埋板制作反力值进行计算。原设计的钢管尺度较大,钢管长度为7m,重量为132.72kg,在对钢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采用大型设备对钢材进行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造价,应对该问题进行设计优化。在设计阶段中,采用简支单点结构系统的方式,使立柱构件受力程度受到不良影响,应增加立柱截面面积,满足相应的计算标准。经过计算可知,建筑物结构梁高度为1200mm,如若采用双支点式系统,则结构梁高度可安装两块埋板,其中埋板尺寸为300×400×10mm,间距为600mm,此种设计模式与双支点设计标准相符,采用双支点的设计模式,立柱高度随之提升,达到6.75+0.25m,受力结构更为合理,立柱截面面积得以缩减,形成新的立柱结构。在幕墙设计时,应注重细节设计,使设计更加科学规范。 1.3优化效果 在设计完成后,将立体尺寸调整为160×80×6m,原设计的总体重量为200t,设计后总重量为100t,与设计前相比整体重量降低50%,在设计优化后总成本可节约84万元,有效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资本消耗,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优化设计效果如下表1所示。 2.类双层幕墙结构的施工工艺 2.1施工流程 在幕墙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根据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当玻璃幕墙施工完毕后,对成品进行保护,以免因膜结构施工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两种交叉工序,其中玻璃幕墙施工流程为:首先,预埋埋板,然后,对转接件和立柱进行安装,在

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0T19:44:35.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梁镒声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标准分析模型,对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不同工况及设计参数下对幕墙热能性能的影响变化,从而找出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标准分析模型,对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不同工况及设计参数下对幕墙热能性能的影响变化,从而找出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通风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模拟 双层通风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玻璃幕墙,由内、外两层幕墙组成,中间形成热通道,通过控制空气的流动可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效果。由于其热工性能影响因素较多,为获取影响其热工性能的规律因素,现采用不同设计参数的双层幕墙及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以分析其变化对热工性能的影响,从而帮助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1 建立标准分析模型 本文建立了典型内循环双层幕墙模型,采用Gambit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应用Fluent定义其边界条件并进行热工性能分析。内循环双层幕墙示意图及相关尺寸见图1,图中H、B和D分别表示热通道的高度、宽度、厚度,din表示进风口高度,dout表示方形出风口边长。H取固定值3000mm,D取固定值200mm。参考《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计算传热系数。外层玻璃为6+12+6mm厚的中空玻璃,内层玻璃为6mm厚单片玻璃。本文所研究的各影响参数及其取值见表1。 2.1 不同进风口高度时热工性能随出风口风速变化结果 空气间层高度为3000mm,宽度为1000mm,厚度为200mm,进风口高度分别为10mm、25mm、50mm、100mm时,外玻1(WB1)外表面、外玻2(WB2)内表面、内玻(NB)内表面、出风口(OUTLET)的平均温度以及U值随出风口风速变化结果见图2。此时各模型玻璃表面辐射率均为0.84。 由图2可知: (1)外玻1外表面、外玻2内表面、内玻内表面、出风口的加权平均温度均随出风口风速的增大而提高; (2)各模型U值随出风口风速的增大而降低; (3)关闭出风口无机械通风时,各热工性能数据结果基本相同; (4)当出风口风速由0变化到0.1m/s时,各模型外玻1外表面、外玻2内表面、内玻内表面平均温度均有显著提高,U值明显减小,特别是进风口高度为100mm对应模型的温度和U值变化幅度最大;进风口高度为10mm、25mm、50mm和100mm对应模型的外玻1外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0.14℃、0.36℃、0.64℃、1.1℃;进风口高度为10mm、25mm、50mm和100mm对应模型的外玻2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0.55℃、1.39℃、2.45℃、4.19℃;进风口高度为10mm、25mm、50mm和100mm对应模型的内玻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 0.39℃、0.94℃、1.6℃、2.61℃;进风口高度为10mm、25mm、50mm和100mm对应模型的U值分别减小了0.07W/(m2?K)、0.19W/(m2?K)、0.33W/(m2?K)、0.53W/(m2?K); (5)外玻1外表面、外玻2内表面的加权平均温度随出风口风速的增大具有相近的变化规律:进风口高度为10mm时,其温度整体提高速度最快,之后依次是进风口高度为25mm、50mm、100mm对应模型温度;当进风口高度为10mm和25mm时,其温度变化速度较为均匀;当进风口高度为50mm和100mm时出风口风速从0到0.1m/s时,其温度变化幅度较大,之后温度提高速度较为均匀; (6)出风口风速为0-0.1m/s时,各对应模型的内玻内表面加权平均温度均显著提高;出风口风速大于2m/s时,进风口高度为25mm和50mm对应模型的温度基本相等; (7)进风口高度为10mm时,在相同出风口风速条件下其出风口加权平均温度均为最低;出风口风速为0-2m/s时,出风口温度随进风

玻璃幕墙安装规范

玻璃幕墙安装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柜式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相关门窗信息)安装工程即主要承重骨架为垂直向的主龙骨和水平向的次龙骨,中间嵌入玻璃幕的构造形式) 1.材料要求 1空腹式铝合金竖向主龙骨及水平次龙骨:均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尺寸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必要的试验记录,加工精度及表面镀层均要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平直规方、无翘曲、无刮痕。 2玻璃一般均为带色(茶色、黑色、蓝色)采光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相关门窗信息)及单层非采光玻璃进场时要进行检查验收。要有出厂合格证和必要的试验记录,表面镀膜(单层或双层玻璃一侧均镀有金属膜)不允许有划痕和脱落,进场后存放在铁制箱内或专用棚架上。 3橡胶条(胶条相关门窗信息)橡胶垫:须有老化试验的出厂证明,尺寸正确,符合设计规定,无断裂现象。 4铝合金装饰压条:必须颜色一致、无扭曲、损伤。 5连结主龙骨的紧固铁件,主龙骨与次龙骨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相关门窗信息)主龙骨与主龙骨、主龙骨与次龙骨接头的内外套管(或连接件(连接件相关门窗信息)等等均要进行镀锌处理,材质及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时场后分类存放。 6螺栓、螺帽、钢钉全部为不锈钢钢材,进场时要有出厂证明,并拆箱抽检。 7密封胶(密封胶相关门窗信息)有出厂合格证,粘结及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8防火、保温材(矿棉或岩棉)导热系数及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所有材料进场后,均要分规格存放妥当,不得雨淋暴晒。 2.主要机具 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电动吊篮、电动真空吸盘(吸玻璃专用设备(设备相关门窗信息)三爪手动吸盘(抬运玻璃工具)焊钉枪、电动改锥、手枪钻、梅花扳手、活动扳手、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铁水平尺、钢板尺、钢角尺、电焊机。 3.作业条件 1混凝土主体结构已完工并办完质量验收手续。 2预先进行完测量放线。

呼吸式幕墙介绍

呼吸式幕墙介绍

————————————————————————————————作者:————————————————————————————————日期: ?

呼吸式幕墙 一、前言 呼吸式幕墙,又称双层幕墙、双层通风幕墙、热通道幕墙等,90 年代在欧洲出现,它由内、外两道幕墙组成,内外幕墙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空气可以从下部进风口进入,又从上部排风口离开这一空间,这一空间经常处于空气流动状态,热量在这一空间流动。 呼吸式幕墙与传统幕墙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由内外两层幕墙之间形成一个通风换气层,由于此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使内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减小温差因而它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另外由于双层幕墙的使用,整个幕墙的隔音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呼吸式幕墙根据通风层的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两种。 二、结构与分类 呼吸式玻璃幕墙的种类划分方法有很多种,以通风型式来划分,分为外循环自然通风,外循环机械通风,内循环机械通风三种。 a外循环自然通风b外循环机械通风 c内循环机械通风 外循环自然通风幕墙:外层幕墙的上下端设置进、出风口,并且需要采用保温性能比较好的材质来隔热,因为在夏季依靠热压进行自然通风来降低室内温度,而在冬季利用温室效应来保暖。由于外循环自然通风只依靠热压来进行通风。因此内外幕墙之间的空气夹层的间距就应该大一些,一般不低于400mm。 外循环机械通风幕墙:与外循环自然通风幕墙相比,夹层中增加了风机来强化通风,因此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的空气夹层的间距就可以减小。 内循环机械通风幕墙:在内循环机械通风中,保温性能比较好的幕墙材料作为外层幕墙,保温性能相对较差的作为内层幕墙。在夏季,内循环机械通风依靠风机将房间内较低温度的空气抽进空气夹层内,来给空气夹层的温度进行降温,以此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在冬季,依靠风机将房间内较低温度的空气抽进空气夹层内,通过太阳照射的方式给空气夹层内的温度进行升温,即使风机关闭,在冬季,通透的玻璃幕墙也是会有温室效应,进而增加室内温度。 根据通风路径的不同,开敞式外循环呼吸幕墙又可分为整体式、廊道式、通道式和箱体式等四种基本形式。

建筑通风新选择-幕墙通风器

建筑门窗用通风器(简称通风器)早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推广,但在今天的国内任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绿色节能、健康意识的提高,通风器才广泛应用于酒店、办公楼、商务楼等含幕墙的高层建筑。通风器在国内最早是应用在居住建筑的门窗之上,后来发展出了可以应用在幕墙之上的幕墙通风器,给建筑幕墙的通风带来新的方式。 一、通风器的定义 1.1 什么是通风器? 根据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用通风器》JG/T233—2008中3.1条,的定义如下:“安装于建筑外围护结构(门窗、幕墙等)上,墙体与门窗之间,在开启(工作)状态下具有一定抗风压、气密、水密、隔声等性能,并能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可控通风装置。

1.2 通风器的原理及分类 根据通风器的通风动力不同,可以将通风器分为自然型通风器和动力型通风器。动力型通风器含有电力驱动装置,可以通过动力驱动进行强制性的通风换气,我们常规称之为机械通风。而自然型通风器完全依靠自然通风,其通风原理主要是 依靠热压原理、风压原理进行通风换气。

现阶段的幕墙结构造成了幕墙通风器大多是自然通风器。根据其开启方式的同可分为旋转鼓式、翻盖式、旋转百叶式、内倒式、外旋式、平移式、联动式。 二、幕墙通风器的优点 (1)通风的可控性 幕墙通风器可以解决高层自然通风的难题。在市场上常见的幕墙通风器可加载过滤网、活性炭,使得产品可以过滤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节 (2)通风和隔音、节能、环保、隔热等兼顾 通风器的性能参数需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3)不会破坏外立面的完整性 由于通风器的开启面都是在幕墙内侧,因此在开启通风时不会破坏外立面的完整性。 (4)实用性强,便于维护 通风器结构简单,面板设计为可开启,方便清洗、维护。

幕墙通风系统

幕墙通风系统设计探讨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方 伟☆ 杨国荣 胡仰耆 摘要 从幕墙通风系统的结构形式、热工性能等方面对内、外循环式幕墙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两种幕墙通风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循环式通风幕墙 外循环式通风幕墙 通风系统 Dis c us si o n o n t h e d e si g n of d o u bl e2s ki n f a c a d e v e ntil a ti o n s yst e ms B y Fan g W ei★,Yan g Guoron g an d H u Yan gqi Abst r a ct From t he aspects of st ructure f or m and t her modynamic p erf or mance,analyses t he inter nal a nd exter nal respiration double2skin f acade ventilation systems a nd p resents t heir impleme ntation in a p roject. Keywor ds inter nal respiration double2skin f acade,exter nal respiration double2skin f acade,ve ntilation syste m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Res earch Institute Co.,Ltd.,Shanghai,China 0 引言 双层通风幕墙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欧洲使用,后逐渐推广。双层通风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是一种外墙构造,包括外层玻璃、可实现通风的空气间层和内层玻璃。目前常用的双层循环式幕墙结构形式分为内循环式通风幕墙和外循环式通风幕墙。后者是利用室外空气在空气间层内进行通风;前者是利用室内空气在空气间层内进行通风。循环式通风幕墙在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两方面较双层Low2e玻璃幕墙均有较大的改善。双层玻璃及中间空气层能阻隔室外噪声,过滤阳光和避免直射,无眩光困扰,实现自然光照明,改善室内热环境。在我国,应用此项技术有所增多,表1为我国采用幕墙通风系统的部分工程实例。本文从幕墙通风系统的结构形式、热工性能等方面对内、外循环式幕墙通风系统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两种幕墙通风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1 外循环式通风幕墙系统 1.1 幕墙结构 外循环式通风幕墙又称外呼吸幕墙、开敞式外通风幕墙,其基本结构是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外层幕墙多采用单层玻璃,上下两端有可控制空气进出的装置,内层幕墙多采用双层中空Low2e 玻璃,设有可开启部分,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气间层。空气间层的宽度为200~2000mm。此种幕墙通风系统不需要专用的机械通风设备,完全靠热压和风压作用实现空气流动,维护和运行费用较低。根据分隔布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廊道式、箱体式和通道式四种形式。 1)整体式。整片幕墙与建筑同高,不存在水平或垂直分区,冷空气由底部进入,热空气由顶部开口排出,形成空气流动。整体式外循环通风幕墙可用于高度不超过20m的多层建筑,特别是低层建筑的改造工程。 ①☆方伟,女,1972年1月生,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工程 师 200002上海市汉口路151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21)6321742028448 E2mail:fwlid@https://www.doczj.com/doc/762151049.html, 收稿日期:2008-04-01 修回日期:2008-04-28

双层幕墙的分类

双层幕墙的分类 双层玻璃幕墙主要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体系,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特点都是在双层玻璃之间形成温室效应,并将其温室的夏季的过热空气排除室外,冬季把太阳热能有控制排入室内,使冬夏二季节约大量能源。在夏季为防紫外线和强热辐射要遮阳帘办法是必要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体系有如下特点: (一)内循环双层幕墙结构主要特点 1.其结构设计可采用框架断热或单元断热形式。 2.一般外层玻璃选用中空钢化,内层玻璃选择单片钢化。 3.采用强制措施,电控管道系统,把夏季的白天将双层封闭热通道大部分热空气排除室外。冬季将温室效应蓄热通过管道回路系统加热将传到室内,达到节能效果。其风外层之间的空腔厚度设计较窄。一般120-200mm之内(个别的有400mm左右)。 4.需要增设自然空气进入室内的窗扇通道。 5.便于清洗双层玻璃之间的灰尘。 6.使用材料较少,因此成本较低。 7.但需用电子驱动抽风,它比外循环结构节能率低一些。 (二)外循环双层玻璃幕墙结构主要特点 1.其结构设计可采用外层框架、单元或点式驳接形式,内层框架断热或单元中空玻璃断热形式。 2.一般外层玻璃选用单片或夹层钢化,内层玻璃选择中空(low-e)钢化。 3.采用自然的“烟筒”效应,夏季的白天将温室的热空气排除室外,注意不同楼层的“烟筒”效应不同。 4.其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厚度设计较厚,例于内外层之间的空腔人员进入清洗工作。 5.不需要增设专用设备自然空气进入窗内和屋内,外层幕墙设计有进出风口,内层幕墙设计

有开启门或窗,需要注意的是进出其不意口应防止沙尘土的进入,通道下部设置外空气进入腔体的进风口和上部热空交换后的排风口。 6.双层玻璃之间的灰尘应考虑方便清洗。 7.使用材料较多,因此成本较高。 (三)外循环双层通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通道参数设计 双层幕墙之间“通道”高度、“通道”宽度等六个主要方面进行考虑,进出风口面积比应控制在一定比例之间,温度与温差变化、外界风矢、进出风口压力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通道”高度与“通道”宽度应进行计算,并通过风洞试验后取得合理的数据,以便应用到设计,“通道”宽度也要考试一个政党人能够进入。构造形式可做单元式或主体箱体结构。 2.防尘与清洗设计 结构的防尘是相对防尘,外循环式结构在欧洲的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风沙天气较多,尤其可吸入颗粒物和昆虫非常严重,欧洲和外循环体系结构从孩子尘瑟清洗待方向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北方地区要求。可此用外循环体第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防尘与清洗形式适合我国实际情况,进出风口用电动调节百叶装置,并在通风装置中设置表面涂“纳米”涂料,减少积尘。双层幕墙之间的过渡网设计应便于室内人的更换,、清洗。 3.节能结构设计 外循环体系的内层玻璃幕墙玻璃,应采用6+12+6mm,外层幕墙尽可能的采用夹胶钢化,内层幕墙采用热断桥铝合金结构,外层可采用点式驳接结构钷铝合金结构,若内外层幕墙选用透明玻璃,就必须考虑冬季与夏季,白天与夜间的气候、温度不同,而对结构设计产生的影响。外层玻璃先用夹胶透明钢化,玻璃即使破损也不会附落,避免对楼底行人造成伤害,选取择透明玻璃可使阳光充分进入双层幕墙之间“通道”,形成温室效应。 夏季考虑方式:由于白天阳光照射,使双层幕墙之间通道空气温度升高,内层幕墙若采用中

呼吸式玻璃幕墙(外循环)

呼吸式玻璃幕墙 呼吸式幕墙又称双层幕墙、热通道幕墙、通风式幕墙、节能幕墙等。它由内外两层构造组成,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外层可由明框、隐框或点支式幕墙构成。内层可由明框、隐框幕墙,或具有开启扇和检修通道的门窗组成。也可以在一个独立支承结构的两侧设置玻璃面层,形成空间距离较小的双层立面构造。呼吸幕墙可分为两类: 1.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 2.封闭式内循环呼吸幕墙 呼吸幕墙对于提高建筑幕墙的保温、隔热以及隔声性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具有非常优异的节能性能。现主要就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做一些介绍。 一.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的工作原理 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是指空气从外层幕墙的下通道进入热通道空间,然后从外层幕墙的上部排风口排出,而内层幕墙则完全封闭。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的内层幕墙一般采用中空玻璃或者Low-E玻璃,型材为隔热(或断热)型材,外层幕墙则采用由单片玻璃制作的敞开式幕墙结构。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可以完全靠自然通风,不需要借助于专门的设备,维护和运行费用较低,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呼吸幕墙形式。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的进风口和排风口可以开启和关闭,夏季时开启进风口和排风口,热空气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动(有关试验证明这种热空气流动的速度可达到0.6 m/s),带走热通道内由于日照而产生的热量,降低内层幕墙的外表面温度,减少了空调制冷的负荷,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冬季关闭进风口和排风口,热通道因为阳光照射得以温度升高而成为封闭温室,提高了内层幕墙的外表面温度,起到保温作用,减少了建筑物采暖的运行费用。此外,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在热通道内设置可调控的铝合金百叶窗帘或者电动卷帘,有效地调节阳光的照射。按照春秋及夏冬季节的情况分别阐述如下: 1.春季秋季:当需要换气时可将遮阳帘和室内断热门打开。进风口设有防虫网和可拆装的过滤装置,能防止昆虫进入并大大降低气体中灰尘的浓度,使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清新。过滤装置可定期清洗。 2.夏季:将遮阳帘放下,遮挡阳光直射室内。同时,阳光使箱体单元内空气温度升高,由于“烟囱”效应使热的气流上升并通过上端出风口排到室外。降低通道内的温度,从而减少通道与室内的热交换。 3.冬季:将遮阳帘打开,让阳光直射室内。同时,阳光使箱体单元内空气温度升高,减少通道与室内的热交换。 二.呼吸幕墙的结构特点 呼吸幕墙的结构特点表现在它的双层幕墙结构上,也就是表现在对于热通道空间的利用上。敞开式外循环呼吸幕墙结构的结构特点分述如下: (1)内层幕墙可采用隔热(或断热)明框幕墙或者隔热(或断热)单元幕墙,外层幕墙可采用点支式玻璃幕墙等。

双层通风幕墙

双层通风幕墙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铝制品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西安笔者2001年11月考察了欧洲一些通风幕墙工程,本文对通风幕墙的技术和它的应用作一些介绍。 一、概述 双层通风幕墙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出现,并逐渐得到应用,尤其在德国,应用更为广泛,它对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隔声功能起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内也在设计建造双层通风幕墙。 1.双层通风幕墙的组成 双层通风幕墙不同于传统的单层幕墙,它由内、外两道幕墙组成。内幕墙一般采用明框幕墙或活动窗,或开有检修门,便于维护、清洁;外幕墙可采用有框幕墙或点支玻璃幕墙。 内外幕墙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空气可以从下部进风口进入这一空间,又从上部排风口离开这一空间,这一空间经常处于空气流动状态,称之为热通道,热量在这空间内流动。因此双层通风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或呼吸式幕墙。由于这种幕墙的基本特征是:双层幕墙和空气流动、交换,所以本文称之为双层通风幕墙。 2.双层通风幕墙的分类 (1)封闭式内通风幕墙 封闭式内通风幕墙从室内的下通道吸入空气,在热通道内上升至上部排风口,从吊顶内的风管排出。这一循环在室内进行,外幕墙完全封闭(图1a)。 图1 (a)封闭式通风幕墙(b)开敞式通风幕墙 由于进风口是室内空气,热通道中空气温度与室内基本相同,这就大大节省了取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这种形式的幕墙对取暖地区更为有利。由于内封闭通风幕墙的循环要靠机械系统,对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封闭式通风幕墙的外幕墙密闭,通常采用中空玻璃,名框幕墙的铝型材应采用断热铝型材。内幕墙则采用单层玻璃幕墙或单层铝门窗。 内外幕墙之间通道宽常为150mm-300mm。也有一些工程为检修、清洗方便,宽度可取为500mm-600mm。为提高节能效果,通道内设电动百页和电动卷帘。 作封闭式通风幕墙的一个例子--美国纽约西方化工中心大厦(1980)。外幕墙中空玻璃,内幕墙单层玻璃。空气从地板下的风道进入,上升至楼板下的风道排走。通道内装有光感控制的电动百页。 (2)开敝式外通风幕墙 与内通风幕墙相反,开敝式外通风幕墙是封闭的,采用中空玻璃;外幕墙采用单层玻璃,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利用室外进入,经过热通道带走热量,从上部排风口排出,减少太阳辐射热的影响,节约能源。它无须专用机械设备,完全靠自然通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图1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形式。 开敝式外通风幕墙的风口可以开启和关闭(图2)。夏季开启上、下风口,进行自然保温作用。

双层及多层幕墙技术及案例分析

透明度:透明的和可持续的 不要把这些新建筑上的高性能的玻璃幕墙当成早期现代主义教科书上的例子 作者Russell Fortmeyer 1929年,当Le Corbusier着手为巴黎City de Refuge 设计双层玻璃幕墙时,他找不到幕墙顾问书写玻璃规范。不过,这也不会有什么关系,因为可能规范只有一句话:透明。两层白玻璃形成了一个腔室,Le Corbusier 本来计划用机械通风系统往里充预热的空气,把它当成透明的隔热层。但是,业主取消了双层幕墙,将单层玻璃密封,并直接向建筑内输送空气。没有空气回流路径,根本起不到预期效果。完全暴露在阳光下的单层玻璃被证明是个非常失败的选择。几年之后,设计师为了减少日照得热量,防止用户过热,加了层百叶窗。 “Le Corbusier 没有EnergyPlus(一种软件),” 幕墙顾问George Loisos(AIA)开玩笑说。Loisos的评价使我们对建筑设计使用的各种专业分析工具有了部分了解。他和同事在加州的伯克利成立了Loisos + Ubbelohde (L+U)公司。EnergyPlus是美国能源部为高性能绿色建筑建模的免费软件,它仅是这许多工具中的一种。 Loisos的合作伙伴,Susan Ubbelohde把他们公司在阿布扎比克利夫兰的新医院(设计院HDR)做的能源建模和采光工作比拟成对Le Corbusier 的方案的技术更新。“建筑科学和能源界很担心玻璃建筑综合症”,她说,并补充说,设计师已经不满足于玻璃盒子,而是对复杂的和多层的幕墙系统越来越感兴趣。 历史证明,至少从Joseph Paxton开始,建筑设计师们已经对透明性着迷了。自从Paxton于1851年在伦敦建了水晶宫和20世纪初,现代主义出现之后,设计师和顾问就不断地用透明度来衡量成功。随着玻璃的演变,它的表达方式也变化着。克利夫兰医院证明了这个变化,它的360个床位的住院部完全体现了鲍豪斯建筑风格,拱肩强调了每层楼板的高度,连续的幕墙系统包裹拐角,鲜明地体现了斜肋构架的幕墙系统。本文只讨论该建筑的结构和幕墙系统,不解释这些系统复杂的性能。

双层皮幕墙技术

双层皮玻璃幕墙(Double-Skin Fa?ade,简称DSF)的构造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大面积玻璃幕墙建筑在夏季出现过热的问题、高层通风可控的需求以及单纯外遮阳维修、清洗困难等问题。主要做法是,在原有的玻璃幕墙上再增设一层玻璃幕墙,在夏季利用夹层百叶的遮挡与夹层通风将过多的太阳辐射热排走,从而减少建筑物的空调能耗;冬季时打开百叶,关闭通风,形成温室效应。 双层皮幕墙作为一种较新的幕墙形式,近20年来在欧洲办公建筑中应用较多,据统计已建成的各种类型的DSF建筑在欧洲就有100座以上,分布于德国、英国、瑞士、比利时、芬兰、瑞典等国家。近几年来,国内一些高档建筑也开始了使用各类DSF的尝试,国内最近5年间陆续出现的双层皮幕墙建筑如表3-7所示。 国内双层皮幕墙工程一览表3-7

图3-2 不同双层皮幕墙形式 对于外循环自然通风幕墙,其内层幕墙一般由保温性能良好的玻璃幕墙组成,主要起到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而外层幕墙通常为单层玻璃幕墙,主要起到防护的作用,保护夹层内的遮阳装置不受室外恶劣气候的损坏,同时,设置在外层立面的开口可以调节夹层的通风。这种幕墙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夹层百叶吸收太阳辐射热后形成的烟囱效益,驱动夹层空间与室外进行换气,从而达到减少太阳辐射得热的目的。为了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其夹层的宽度一般不小于400mm。与自然通风的外循环双层皮幕墙相比,外循环的机械通风幕墙为了减少幕墙结构对建筑面积的占用而缩小了两层幕墙之间的间距,夹层间距一般小于200mm,由于夹层较窄,加上夹层百叶的设置,使得夹层通道的流动阻力增大,为了减少太阳辐射得热,通常采用机械的方式对夹层进行辅助通风。当夹层有效通

双层玻璃幕墙工作原理

浅谈双层玻璃幕墙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双层玻璃幕墙的工作原理: 寒冷季节,玻璃幕墙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热,通过调节进出风口的大小,可以控制适当的新风换气量,而进入两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缓冲空间的空气,已被阳光初步加热。再送入室内时可减少送暖量。 夏季炎热时期,位于两层玻璃空间的遮阳设施被放下来,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在这里被挡住,并通过精心组织的自然通风排到建筑之外。由于外层玻璃具有遮风避雨及防盗作用,夜间室外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启的内侧窗户冷却建筑。楼板等高蓄热体,次日上午气温上升时,楼板、墙体等将会有效地冷却室内温度。/ r# 在春秋季节双层幕墙的开启可以完全打开室内达到完全自然通风。 双层玻璃幕墙的通风模式: 双层玻璃幕墙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全年大部分时间里可以实行自然通风包括高层建筑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里。在组织通风系统时要考虑避免室内排出的浑浊空气,被再次吸如室内。在实际工程中有下列四种双层幕墙通风系统。 1)楼层水平进出风口对角通风系统 2)带窗下墙的通风系统 3)竖向窗框进风,横向排风系统: n 4)带竖向风道的箱式外窗排风系统- q 双层智能玻璃幕墙的优点:8 双层玻璃幕墙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够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调节其机制,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明、取暖、通风,同时减少过多的热辐射、眩光、风沙等不利条件以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具体优点:#

运用空气热压原理和烟囱效应,把新鲜空气吸入室内,同时把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并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实现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特别上在高层建筑上都能达到自然通风。 由于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和中间缓冲空气层,使幕墙整体的冬季保温,夏季隔热性能非常优越。高层建筑遮阳可以设臵在双层玻璃幕墙中间,可以把太阳能隔在室外。这在一般高层建筑上是做不到的。 合理的采光功能,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光线的亮度和入深入射方向。 由于形成了中间空气缓冲层,使冬季主要进入室内的空气得到初步加温;夏季主要的热辐射被遮挡在中间缓冲层之后,被有组织地排出室外,因而能够有效地节约采暖制冷能源。 卓越的隔声降噪功能。在德国的实际工程中测量结果显示,双层玻璃的隔声效果非常优秀,这已经成为业主采用这一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双层幕墙的隔音效果在窗户向内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下分别比单层幕墙隔音效果提高10db以上。如前面提到,当噪声降低10dB时,人们感觉噪声强度减少了大约一倍! 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更能够体现现代科技的美感和玻璃建筑的纤细、轻盈通透和精美,为众多建筑师和业主喜爱。 相比于普通玻璃幕墙而言,“双层立面写字楼” 可以节约能耗达30%,这个结果源于建筑结构设计所形成的科学能量体系加之“双层立面”的幕墙设计手法:建筑的第一层立面采用LOW-E玻璃结合高级铝板的幕墙技术,使写字楼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等幕墙维护功能,和朴素雅致的外观效果。单单这一层立面已经使大厦达到了目前市场上中高档写字楼的标准要求。锦秋国际大厦的外墙帷幕还拥有第二层的建筑外衣:在建筑的不同立面又装配了具有国际水准

外循环双层呼吸式幕墙技术介绍

外循环呼吸式双层幕墙简介 建筑节能是当代建筑科技发展一个基本趋向。在国外,双层幕墙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双层幕墙的建筑物理特性和功能,经过多年的实验在九十年代已基本上发展成熟,双层幕墙,尤其是外循环双层幕墙的应用已比较普遍。 一、 外循环双层幕墙的技术特点 双层幕墙, 又称呼吸式幕墙、热通道幕墙等, 它由内外两道幕墙、遮阳系统和通风装置组成组成。 内、外层结构之间分离出一个介于 室内和室外之间的中间层, 形成一种通道, 空气可以从玻璃幕墙下 部的进风口进入通道, 从上部出风口排出。空气在通道流动, 导致热量在通道的流动和传递, 这个中间层称为热通道, 国际上一般称为 热通道幕墙。 双层幕墙是一种特殊的幕墙系统,与传统建筑幕墙有本质区别。其设计理念是体现节能、环保,让人亲近自然。它除了具有传统幕墙的全部功能以外,在防尘通风、保温隔热、合理采光、隔声降噪、防止结露、安全性、使用便利性等方面更具显著特点。 外循环双层幕墙与传统的单层幕墙相比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双层幕墙拥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单层幕墙则只是从材料的选用上,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无法同时兼顾保温与隔热的功能;双层幕墙采用“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可以实现夏天隔热、冬天保温的双重特性。 空气从外层幕墙的下通道进入热通道空间, 然后从外层幕墙上 部排风口排出, 而内层幕墙则完全封闭。外层幕墙有夹胶玻璃与非断热型材组成, 内层幕墙由中空玻璃与断热型材组成。内外2 层幕墙 形成的通风换气层的两端装有进风和排风装置。通道内设置百页等遮

阳装射下少建下换囱效用。 设备装置。 冬季热能冬季时,下温度升高建筑物的采换气层空气效应带走通。 双层幕双层幕墙备。 在进、能传递方向,关闭热通高, 形成采暖费用气温度升通道内的幕墙热通道墙拥有进、 出风装置示意图 通道两端的成一个温室。夏季时,升高自然上热量, 降道顶部 进风装置、 置中的设置 的通风口,室, 有效地, 打开换上浮, 形成降低内层玻 内层开启 置具有防 夏季热能, 换气层地提高了内换气层的通成自下而上玻璃表面的 双层窗和出风 虫和阻挡能传递方向中的空气内层玻璃的通风口, 在上的空气流的温度, 减层幕墙热通道风装置构成 挡较大颗粒向示意图 气在阳光的的温度, 减在阳光的照流, 由于烟减少制冷费道底部 成的防尘通 粒灰尘的纱的照减照射烟费通风 纱网

双层幕墙计算

双层幕墙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双层幕墙的节能和计算 一什么是热通道幕墙 热通道幕墙不同于单层结构的传统单层幕墙,它是双层结构的新型幕墙。热通道玻璃幕墙外层结构一般采用点式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或明框玻璃幕墙,内层结构一般采用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铝合金门或铝合金窗。内、外层结构之间形成一种通道,空气可以从下部进风口进入通道,也可以从上部出风口排出通道,空气在通道流动,导致热能在通道的流动和传递,因而在国际上一般称为热通道幕墙。双层幕墙是内、外层结构都是建筑幕墙的热通道幕墙;通风幕墙是外层幕墙的进、出风口都不能关闭的热通道幕墙,它们都是热通道幕墙中的一种。热通道幕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并逐渐得到应用,尤其在德国,应用更广州。我国2001年在北京旺座中心首先采用,现已基本建成。目前南京的人寿广场、深圳的TCL大楼的热通道幕墙正在招标,我国热通道幕墙的应用方兴,发展前景预期良好。 二双层幕墙是新型的节能幕墙 建筑节能是世界性大潮流和大趋势,也是中国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谓建筑节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仅局限于被动减少建筑能耗;不久改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主动减少建筑能耗;近来,则普遍称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说,不仅要减少建筑能耗,还要积极地利用自然能,主动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就建筑节能的意义上来讲:双层玻璃幕墙与普通单层玻璃幕墙相比,有两方面区别,一是双层结构比单层结构降低了幕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从而减少了能耗;二是利用太阳能在热通道产生的‘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增添了冬季和夏季节能的效果。 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基本需要,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这种需要也正在日益迫切。 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幕墙、门窗、墙壁的内表面)之间辐射换热(简称环境热辐射)。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环境热辐射等因素适当,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环境。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冷热感觉能够产生影响,容易被人们感知。但环境热辐射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易被人们所感知。以冬季采暖为例:人们常常关注室内空气温度,而没有注意到单层幕墙或单层门窗保温不足,内表面温度过低,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室内空气温度虽然达到标准(例如16~18度), 但有单层玻璃幕墙或单层玻璃窗的房间,因其保温性能不好,致使内表面温度偏低,人们仍感觉寒冷。在夏季:尽管室内温度达到标准,但有单层玻璃幕墙或单层玻璃窗的房间,因其隔热性能不好,致使内表面温度偏高,人们仍感觉炎热。冬季:双层结构及温室效应,使幕墙或门窗内表面温度升高;夏季:双层结构及烟囱效应,使幕墙或门窗内表面温度降低,从而使双层玻璃幕墙能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如果是智能型的双层玻璃幕墙,还可控制室内的湿度和气流速度,既能节能,又能创造出十分适宜的室内热环境。 双层幕墙是既能保温又能隔热的节能幕墙。保温通常是指冬季围护结构阻止由室内向室外传热,从而使室内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隔热通常是指夏季围护结构隔离太阳辐射热和室外高温,从而使室内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

幕墙设计100个禁忌

1 概述 建筑幕墙在我国获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些系统达到或超越国外的水平,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工程和高科技含量的工程,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工程出现问题,甚至是不可谅解的安全性问题。2005年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对全国10个城市近99个工程的安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9.34%的幕墙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人经过近些年的工程检测、实验室检验以及技术会议的讨论,发现幕墙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手段加以避免。于是对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为100个设计禁忌,希望对我国幕墙行业设计水平的提高能有所帮助,为幕墙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外墙系统。在建筑外墙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先后出现了很多精品工程。 2.1氟碳涂层与结构胶直接粘接一些结构密封胶和氟碳涂层的粘接是达不到 幕墙要求的,因此隐框幕墙玻璃组件的副框和玻璃之间、氟碳涂层面板间接缝部位的密封应采取措施,提高粘接力。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 (a)涂底漆,然后再打注结构胶,但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属于“两层皮”,也没有比较有说服力的正面报道证明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因此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b)采用组合型材构造,直接粘接结构胶部分与型材其他部分开,直接粘接结构胶部分采用阳极氧化处理; (c)氟碳喷涂过程中,对待粘接部位进行遮挡,保持其表面仍为阳极氧化; (d)采取补救措施,用砂纸等将待粘接表面的涂层去掉,靠自然氧化(大约5μm)。 2.2自攻钉连接自攻钉连接是一般的连接或定位连接,作为结构连接,其可靠性较差。 2.3钢铝型材混合使用(铝包钢)方钢管内表面不易实现喷丸处理,热镀锌时 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抗腐蚀性能低下;钢铝配合间隙应比较严密,否则不能达到共同受力,给防止出现双金属电化学腐蚀造成困难。 2.4短压盖明框幕墙采用压盖压接,一方面便于实现等压腔,另一方面可以与 扣盖实现卡接。采用不连续的压盖(短压盖),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会出现玻璃不平、等压腔无法形成等问题。 2.5横梁立柱间连接件采用两点连接幕墙横梁常常会出现“耷拉头”现象,其原因可能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