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时间:2012-04-12来源:作者:

怀孕母猪的饲养,必须从保持母猪的良好体况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两个方面去考虑。所以必须满足其营养需要,特别是对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

一、热能的需要

根据畜牧专家代谢平衡试验,母猪怀孕的第一个月末,每日体内只沉积热能21大卡,第二个月末也只有76大卡,说明母猪在怀孕前期,对热能的需要是很少的,一般多喂些青粗饲料,就可以满足它的需要。但从母猪怀孕的第三个月起,体内沉积热能迅速增加,到怀孕的最后一个月,每日体内沉积热能可达272大卡,这说明母猪在怀孕后期,特别是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对热能的需要量是很多的。如果加上母猪怀孕后期因代谢增强(一般代谢率可提高25%—40%)而消耗的热能,其需要量就更多。因此,对怀孕后期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增加营养,除了保证供给青饲料之外,主要应当减少粗饲料,增加精料,充分满足其需要。

二、蛋白质的需要

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供给大量品质良好的蛋白质,因为它们的胎儿和子宫内容物的干物质中含有65%—70%的蛋白质,而且其中含有各种必须氨基酸。一般一窝仔猪的初生体重为6—15公斤,含蛋白质为11.9%—19.4%,即需要蛋白质1.3—2

公斤。饲料中所含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60%—65%左右,则母猪生产一窝仔猪需要2—3公斤可消化纯蛋白质。此外,母猪本身在怀孕期间所贮备的蛋白质,往往比胎儿所含的蛋白质还要多,就按相同数量计算,母体和胎儿共需要4—6公斤可消化纯蛋白质。如果再把此数换算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则母猪每产一窝仔猪就需要更多的饲料蛋白质,才能满足整个怀孕期内母体本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矿物质的需要

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也是怀孕母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为胎儿的骨骼形成需要矿物质,如初生仔猪平均含矿物质3.0%—4.3%,其中主要是钙和磷(约占矿物质的80%左右);同时母猪本身在

怀孕期间体内也需要贮备大量的钙和磷,一般为胎儿需要量的1.5—2倍。因此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时,势必影响胎儿骨骼的形成和母猪体内钙和磷的贮备,甚至导致胎儿发育受阻,流产死胎或幼猪生活力不强,先天性骨软症以及母猪健康恶化,产后容易发生瘫痪,缺奶或母猪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对于怀孕母猪,必须从饲料中供给充分的钙和磷,而且要求比例适当,即怀孕母猪钙磷比以1—1.5:1为最好。

四、维生素的需要

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D、E,它们不仅是怀孕母猪体内强烈代谢活动的保证,同时也能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如果饲料中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缺乏时,往往引起子宫、胎盘的角质化或坏疽,因而影响胎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母猪流产或产死胎,或者胎儿畸形、怪胎、眼病、抗病力和生活力降低。维生素D缺乏时,母猪和胎儿的钙、磷代谢障碍,营养不足,直接影响到胎儿骨骼的正常形成,甚至造成流产、早产、畸形或死胎。维生素E缺乏时,胚胎会早期被吸收,或胎盘坏死、死胎等。因此,维生素A、D和E对于怀孕母猪非常重要,必须注意充分供给。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有些疫苗到底该什么时间打合适?最近很多养猪朋友对这些还不是很明白,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小知识! 一、后备母猪 最好在发情配种前1到3个月内完成免疫,不要在接近发情期免疫,因为疫苗反应有可能影响发情,比如推迟发情期。 注:整个妊娠期间不要做任何免疫,因为疫苗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很多时候说不清楚、如果有不得不做的疫苗,最好先试验几头,无不良反应再大群应用。 二、母猪 01、母猪哺乳期20天左右,哺乳高峰已过,这是免疫疫苗较好的时间,如果错过这个时间,可在断奶后免疫。 02、关于母猪所做疫苗根据当地情况定,一般都要免疫细小病毒疫苗。 03、每隔4-6个月口蹄疫灭活疫苗。 04、初产母猪:配种前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05、经产母猪:配种前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4-6周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注: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3-5月份(蚊虫出现前1-2月),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次;猪瘟弱毒疫苗建议使用脾淋疫苗、根据本地疫病情况可选择进行免疫。 三、怀孕母猪免疫程序流程

怀孕母猪的免疫应根据动物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疫情和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的安排预防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制定免疫程序。 01、猪乙型脑炎 注射时间为每年3-4月份,蚊子尚未活动时进行,南方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北方最迟不超过5月下旬。一般接种一次即可,在怀孕早期可以补接种,但必须用2头份剂量注射。 02、猪细小病毒病 注射时间为配种前一个月或者与乙型脑炎活疫苗同时分点注射、注意本疫苗必须于配种前注射、配种后注射无效。 03、猪瘟 哺乳母猪断奶后肌注猪瘟细胞活疫苗或猪瘟、丹毒活疫苗4头份,这是注射活疫苗最适时期。 注:现已不采用春秋二季免疫接种法,因为怀孕期注射猪瘟后,弱毒猪瘟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导致胎儿带毒。发生新生仔猪猪瘟或向外界排毒,污染环境。 04、猪丹毒 每年接种两次,临床上常与猪瘟同时接种,可用丹毒活疫苗免疫接种。 05、仔猪黄、白痢 用猪大肠杆菌苗给分娩前21天左右的怀孕母猪肌注,如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在分娩前21天和14天各注射1头份,能有效地防止新生仔猪黄痢的发生。 06、仔猪红痢病(又称C型魏氏梭菌病) 初产母猪注射两次,第一次在分娩前45天,第二次在分娩前15天。 注:经产母猪如在前l和2胎已两次注射过紅痢菌苗,那只要在分娩前15天注射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 07、猪链球菌病 应用猪链球菌活疫苗母猪产前一个月,注射后7天产生免疫力,可持续9个月,能有效地预防哺乳仔猪发病,也可防止母猪链球菌病。 08、猪伪狂犬病 配种前或怀孕早期肌注、可防止怀孕母猪由感染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的发生。(如为了防止哺乳仔猪发病,可在产前一个月时再肌注一次,仔猪可由乳汁中得到抗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持续3-4周)。 09、猪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母猪产前一个月猪后海穴注射、(后海穴位于肛门与尾巴之间的凹陷处),猪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炎油佐剂活苗、注射时间为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气候寒冷季节,可有效地防止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乳汁中有免疫抗体)。

猪饲料配方比例_猪饲料种类分类

猪饲料配方比例_猪饲料种类分类 猪饲料,顾名思义,就是给猪吃的饲料,好让猪能够更快更好的生长,猪长得好了,才能获得更好的猪肉。喂养猪,其实就是它能够很好地生长,人们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猪肉。那么在选择猪饲料的时候就应该要慎之又慎,猪饲料的配方比例是什么,猪饲料又分为哪些种类,或者说猪饲料分类分为哪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猪饲料-配方比例 一、糠麸类饲料 糠麸类饲料有米糠、麦糠、红薯藤糠、花生藤糠、蚕豆叶糠、黄豆秸秆糠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0-15,多不超过20。 二、饼粕类饲料

饼粕类饲料主要包括菜籽饼、花生饼、棉籽饼、大豆饼、芝麻饼等。猪用饼类饲料的配合比例为饲料总量的10-25。大豆饼、花生饼营养好,可配到25;菜籽饼、棉籽饼要低于10。菜籽饼和棉籽饼作饲料要先脱毒,其它饼类只需蒸煮或炒熟饲喂即可。仔猪饲料不宜加饼粕类。 三、糟渣类饲料 糟渣类饲料包括酒糟、糠糟、醋糟、粉渣、豆渣、蔗渣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10。妊娠母猪、育肥后期不宜喂酒糟。各种糟渣在饲喂前煮熟。 四、粮食类饲料 粮食类饲料包括玉米、大麦、小麦、高粱、蚕豆、豌豆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0,多不超过60。 五、动物性饲料 动物性饲料包括蚕蛹、鱼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4-8,仔猪不宜喂血粉。 育肥猪饲料中鱼粉可配10,若配入蚕蛹,鱼粉就只能配5-6。用这类饲料时要注意配好钙、磷比例。 六、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包括贝壳粉、蛋壳粉、碳酸钙、磷酸钙和食盐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2,食盐用量不超过0.5,若添加微量元素,应严格按规定使用。 猪饲料-种类分类 一.蛋白质饲料 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类子实及其加工副产品、谷物加工副产品和油饼等到。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血骨粉、鱼粉、蚕蛹等,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是谷物饲料的3--8倍,在昌粮中与能量饲料配合在一起喂猪,使用适当能使公母猪正常繁殖,促进仔猪生长和肥育增重。

怀孕后期母猪水肿怎么办

怀孕后期母猪水肿怎么办? 母猪怀孕后期转入产房后, 往往会出现几头腹部及后躯水肿严重 的母猪(图1、2) ,这类母猪在产仔时由于下腹部和后躯严重水肿,导致产道狭小,容易发生难产;同时还会导致产后乳房泌乳功能严重下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也容易诱发乳房炎,给猪场生产成绩的提升带来不利。笔者一直从事产房工作,现将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机理 从生理知识方面了解到,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机理有: 1)体内钠、水潴留。 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5)淋巴液回流受阻。 2、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分析 2.1 下肢血液回流受阻

母猪怀孕后期子宫增大,压迫腹部大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水从血管内进入到周围组织,从而导致水肿出现。同时,对下肢淋巴液的回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图3) 。 2.2 内分泌的变化 怀孕后期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体内钠和水分滞留,可引起水肿。 2.3 血液被稀释 在即将分娩前,乳房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浆增加的幅度大,血浆蛋白则没有变化,所以血液相对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引发水肿。 2.4 营养摄入不足 在怀孕后期,胎儿生长迅速,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母猪每天所需摄入的营养要比怀孕前期高几倍,此时如果饲料中摄入的蛋白质不够,造成血浆蛋白缺乏,那么血管内渗透压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大量进入周围组织,从而造成水肿。根据以上对母猪怀孕后期发生水肿的原因解析中可以得出,母猪怀孕后期轻微的水肿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水肿过分严重,将导致难产和产后乳汁的分泌功能下降,从而影响猪场生产成绩,所以预防母猪怀孕后期过分水肿非常重要。 3、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防治措施 根据导致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笔者总结出一套综合处理方案,仅供参考。

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NRC)

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美国,摘编) 编者按:众所期待的 NRC<<猪的营养需要量>>(第十版)已于1998年初正式出版 ,为使其更快地被我国同行利用、参考,本刊摘译刊出其精髓参数部分,以读者。 NRC (1998)猪营养需要量表涉及仔猪、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以及种公猪日粮中和每天对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亚油酸的需要量。其中氨基酸的需要量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和总氨基酸三种形式表述,其中前两者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日粮,后者仅适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表中所列各种类型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仅是一个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猪的瘦肉生长速度、采食量、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等),用各种模型(生长、妊娠、泌乳)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需要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包括饲料原料中的含量,而不是指需要额外添加的量。它们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中等生产性能的猪的最适量,用模型进行推算所得结果可能会与表中所列情况略有出入。 表中所给的数值均是在适宜下的最低需要量,不包括安全系数。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变异、养分的生物学效价、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饲料配制和加工、储存中的养分损失等情况确定养分的供给量。 索 引 1、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2、表2.生长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3、表3.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4、表4.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每日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含粮含90%干物质)a 5、表5 生长猪日粮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6、表6 生长猪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7、表7 妊娠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8、表 8.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9、表 9.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 10、表 10. 泌乳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1、表 11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的干物质)a 12、表 12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3、表13.种公猪配种期日粮和每天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 体重(kg) 指 标 单 位 ──────────────────────────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120 ────────────────────────────────────── 平均体重 kg 4 7.5 15 35 65 100 消化能 kcal/kg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代谢能 kcal/kgb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消化能进食量 kcal/day 855 1690 3400 6305 8760 10450 代谢能进食量 kcal/day 820 1620 3265 6050 8410 1003 采食量 g/d(%) 250 500 1000 1855 2575 3075 粗蛋白 (%)c 26.0 23.7 20.9 18.0 15.5 13.2

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第三讲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一.母猪饲养的指导原则 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母猪的饲养是一个猪场的基础。母猪饲养环节一旦出现大的问题,整个猪场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每一个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和营养。 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消耗配合饲料1吨以上,加上饲料以外的费用(猪舍,人工,水电,疫苗,药费等),每年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也就是说,饲养一头母猪,不论一年能断奶多少头仔猪,都要耗费2000多元。因此,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如果每头母猪没能断每年奶20头以上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母猪成本就只有100元,如果每头母猪每年仅仅断奶仔猪15头,每头断奶仔猪就得分摊母猪成本133元。所以,要降低母猪饲养的成本,增加母猪的利润,最关键是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水平,科学的饲养技术,保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的管理。任何环节的重大失误均可造成:产仔数降低,断奶前成活率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这3个指标基本决定了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增加产仔数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母猪高健康水平,科学、合理、认真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技术;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要求母猪的营养科学合理,保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提供仔猪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科学合理的产房管理等;第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非生产天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能大幅提高母猪的年断奶仔猪头数。非生产天数是指: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假设仔猪平均30天断奶,非生产天数与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关系如下: 非生产天数:34 48 63 77 91 106 母猪年产窝数:2.3 2.2 2.1 2.0 1.9 1.8 中国的母猪实际非生产天数相当高,超过70天的猪场很多。要降低非生产天数,非得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非生产天数的增加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断奶后再发情间隔天数延长;情期受胎率降低(返情,屡配不孕),分娩率降低(流产,返情后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期母猪死亡、淘汰)。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非生产天数对降低母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非常重要。

妊娠母猪怀孕检查

母猪没进入生产的原因有:精液差;配种不成功;配种时感染或产道疾病导致受孕不成功;怀孕前期胚胎全部死亡被吸收;各种原因引起的流产。如果配种后出现上述原因导致的母猪怀孕失败,就会出现母猪空怀,此时就应该及时发现并再次配种。 母猪妊娠检查方法 母猪的发情周期一般17-25天,平均为21天,所以在配种后18-24天、38-44天的母猪需要注意查情(公猪诱情)和观察,如两个情期均未发情,可初步判断怀孕。最好到配种60天左右能明显看出妊娠为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妊娠期都可能发生流产,流出5─10?天后会出现发情或保持发情状态;受精卵数量低于三个,母猪不会出现妊娠反应;怀孕前期胎儿全部死亡被吸收,会长时间不返情。所以配种30天后,最好每月作1次妊娠检查。平时饲喂母猪时也应该注意观察母猪疾病、流产等异常情况。 妊娠检查还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孕酮、激素反应法、子宫颈-阴道粘液法、尿液雌激素法。 外部检查法:怀孕表现为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顺动作稳;食量增加长膘快,皮毛光亮紧贴身;尾巴下垂很自然,阴户缩成一条线。怀孕两个月后:腹围增加,乳腺发育,乳头变得粗长,向外伸展,3个月后,有胎动。 阴道检查法:配种10天后,如阴道颜色苍白,并附有浓稠黏液,触之涩而不润,说明已经妊娠。 孕酮含量检查:配种后17~20天,母猪血浆孕酮含量>5 ng/ml为妊娠,<5 ng/ml为末孕;配种后40-45天,则以11ng/ml 为界限(酶联免疫或放射免疫)。粘液中的孕酮含量检测则是在配种后26-30天,每100ml尿液中的孕酮含量5ug,则怀孕(孕酮与硫酸反应出现豆绿色荧光化合物)。 激素反应法(妊娠诊断剂,一种雌激素):配种后18天肌注1ml,5天不发情即为受胎。原理:母猪妊娠后体内占主导地位的激素是孕酮,它可对抗适量的外源性雌激素使之不发生反应。母猪妊娠时注射雌激素不表现发情症状,没有妊娠时则可促进母猪发情。 子宫颈—阴道粘液检测法:取子宫颈阴道粘液一小块(绿豆粒大),经10%硝酸银处理,并用姬姆萨染色液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视野中出现短而细的毛发状纹路,并呈紫红色或淡红色为妊娠的表现;取子宫颈附近粘液0.5ml加蒸馏水5ml放入试管中加热1分钟,若粘液溶解于透明液中则未孕,若悬浮于透明液中并呈现红色絮状则为怀孕,若粘液结成块并浑浊则有炎症。 尿液激素法:取被检母猪滤过尿液10mL于试管中,加入10%硫酸锌及20%的氢氧化钠各1.25mL,以除去尿中的色素,用玻棒搅拌均匀。然后过滤于另一试管中,给滤液加浓盐酸2mL,将试管在水浴锅中煮沸10分钟,而把雌激素与葡萄糖醛酸分开,冷却15℃以后,过滤到另一试管中,加苯12mL,振荡5分种,以浸出雌激素,然后在上层透明苯层取出5mL,放入另一试管中并加浓硫酸1mL,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60-70℃维持5分种,取出试管令其冷却,待30分种再观察。如下层硫酸层呈荧绿色为阳性,即妊娠,如呈棕褐色为阴性,未妊娠。

妊娠母猪的价料及成分分比配方表

妊娠母猪价料配方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育肥猪怎么喂长得快快速育肥猪饲料配方

育肥猪怎么喂长得快快速育肥猪饲料配方 育肥猪怎么喂长得快? 想要猪长得快,还要从饲料里下功夫,保证饲料营养,促进消化吸收,降低猪的发病率。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白金肽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优化肠道的多酶消化体系,提高饲料转化率,在饲料营养不足时,改善饲料的效果,另外还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促进猪的生长速度。

1、育肥猪的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次数,不宜随意变动。养成固定 的条件反射,有利于饲料的充分消化和利用。 2、喂量。猪群以日喂三次为好,25公斤以下的可日喂四次。喂量是猪的体重×0.04。小猪要适当偏多点,大猪可适当减少。在实践中总结出掌握猪只喂量的**办法是8个字:即“吃饱吃了,不舔饲槽”。既让猪吃饱又不剩料,而吃饱的标志是不舔饲槽,剩点料渣为不舔饲槽的标志。 3、投料方式。应将每个圈栏所需的饲料从饲槽的一端均匀地撒到另一端。这样有利于每头猪有均等的饲料。更有利于胆小抢不上槽的猪从两端切入吃到饲料,防止个别猪只瘦弱掉膘。 4、喂饲前清理饲槽。喂前务必清除饲槽里的粪尿,决不能带粪撒料。 猪群吃饱后将剩料清扫干净,防止污染浪费饲料。 5、育肥猪喂料形式很多,主要是稀料、湿拌料和干料。喂过稀的料会减弱咀嚼功能,冲淡消化液,同时也影响猪只采食量,影响增重。容易出现“草包肚”,降低出肉率;湿拌料是用1倍~1.2倍水将拌料拌湿,以手握饲料渗出水为宜,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能较快完成饲喂工作;生干料可以延长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时间,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提高育肥猪的出肉率,深受生猪市场的欢迎。 6、适时换料。育肥猪的饲料分小猪料,30公斤以前饲喂;中猪料为 30公斤~60公斤饲喂,大猪料为60公斤到出栏阶段饲喂。按时换料不仅能适应肥猪不同阶段的需要,而且还能降低饲料成本。

怀孕母猪期的喂料量方式与方法

怀孕母猪的喂料量原则采用“前低后高”的方式。它是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和胚胎生长发育的规律而确定的。怀孕母猪的新陈代谢机能非常旺盛,对饲料的利用率很高,蛋白质的合成也强,用等量同样的全价混合料分别喂饲怀孕母猪与空怀母猪,前者的总增重大大超过后者,将怀孕母猪的胎猪及其附着物的重量减去后,其增重仍然大大超过空怀母猪。 胎猪的生长发育前慢后快,临产前一个月里胎猪的增重约占全期增重的2/3。因此,母猪在怀孕头一个月,应避免高能量饲料饲喂,增加低能粗饲料比例,以免造成胚胎死亡。 就瘦肉型猪而言,用全价怀孕母猪料饲喂时,怀孕后头30天,喂量应控制在1.8千克以下,以后至怀孕80~85天,每天喂2千克,产前的一个月里,每天喂量增至2.2~2.5千克,产前一周可改喂哺乳母猪料,日喂量3~4千克(产前一两天减半),保证有足够营养物质供给胎猪生长发育之所需。怀孕母猪的具体饲料喂量,更重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全价混合料的营养浓度来决定喂量。 母猪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要有适中的体况,过肥的母猪,不但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常因腹腔内脂肪组织积累过多而压迫子宫,影响胎猪的发育,产出弱小仔猪,也容易造难产,产后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泌乳不足、便秘和喂乳期掉膘过快等不良后果,因过肥行动迟缓而易压死仔猪,过量采食而过肥的母猪不利于乳房的生长发育。 过瘦的母猪因营养不足,影响胎猪的生长发育而产弱小仔猪,同时,因怀孕期间母猪体增重少,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造成泌乳不足,影响哺乳小猪的生长发育,母猪则因过度消耗体储而严重消瘦,影响离乳后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另外,任何时候要保证饲料质量,不得喂饲发霉、变质、腐败、有毒和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和死胎。 总之,怀孕母猪的喂料量一是根据不同品种,参照有关饲养标准而确定;二是根据体况调整饲料喂量。采用单位限位栏饲养怀孕母猪,是控制母猪采食量和体况的有效措施。如果母猪猪群养,宜采用地面撒喂方法减少母猪间打斗抢食,让每头母猪都能吃到应得到的饲料份额。所谓地面措施喂法是先将猪栏地面清洗干净,再将饲料分散撒在地面饲喂。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具体如下: 一、前期(配种~怀孕21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胎儿早期死亡的很多,死亡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另一个在配种后的21天左右,所以这一时期通过搞好管理,减少胎儿死亡就显得非常重要。此时胎儿还非常小,对营养总量的要求不高,但对饲料质量要求很高。如果给母猪喂以过酸、过热、过冷、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料,如棉籽粕、菜籽粕、霉菌污染的玉米等都会引起胚胎死亡。此外,能量过高也能引起胎儿死亡,所以膘情适中或者肥胖的母猪在配种后一定要减料,一般每头猪一天喂妊娠母猪料3—4斤,如果母猪体况较差可不减少喂量。 这一阶段母猪一般在后备圈或者空怀圈饲养,根据母猪体型大小、强弱不同分为不同小群,饲养在一个栏里,每栏4~6头,每头占用面积应在2.5平方米以上。在21天左右进行妊娠鉴定,确定怀孕的母猪要即时转入怀孕(妊娠)母猪舍进行饲养。 三、中期(怀孕22~84天)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传统经验,重视怀孕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营养和管理是必须的,但是对怀孕中期的管理也不能放松。这个阶段胎儿发育较慢,对营养的总量要求不高,所以要抓

紧这一时期进行体况的调整。对于体况正常的母猪,可以在21天前的饲喂量上增加半斤左右。一般为三斤半到四斤半。如果母猪过肥或过瘦就需要根据前边的评分标准进行加料或减料。评分1分的母猪一天要增加喂料量1~1.2斤, 2分的增加半斤,4分的减少半斤,5分水平减少1~1.2斤。为了避免母猪减料后饥饿不安和为怀孕后期增加采食量提供胃容量,可以喂一些青饲料或在饲料中增加10—20%的优质草粉,但总量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母猪肚大下垂。 怀孕中期母猪应当在单体定位栏内饲养,虽然在定位栏内养猪存在着运动困难,母猪肢蹄病多等不利的一面,但是方便管理、有利于个体观察、单个喂养,能起到有效控制母猪体况,防止争斗引起流产,减少饲养面积等众多好处,所以整体利大于弊,在养殖户中应用比较普及。在饲养量较大的猪场,一定要加强管理,坚决防止饲养员不负责任,喂猪时图省事,不管体况随意倒料的做法。有条件可以安装自动送料和定量喂料相关配套设备,只要设置好喂量,可以彻底防止人工随意喂料造成的差错,保证通过控制猪的采食来准确的控制母猪体况。同时,这一阶段应随时观察母猪的健康情况,每天检查母猪采食、精神、粪便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后期(85天~产仔)这一阶段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新生仔猪体重的2/3左右都要在这一阶段长成。因为母猪是

猪的饲料配方

猪的饲料配方 10-30斤仔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麦麸5斤;豆饼20斤;白糖4斤;鱼粉6斤;食盐4两;预混料5两。 30-60斤中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8斤;高梁米10斤;麦麸8斤;豆饼20斤;鱼粉3斤;骨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0-120斤育肥猪饲料配方:1、玉米面60斤,豆饼20斤,细糠18斤,食盐5两,骨粉1斤,贝粉1斤,预混料5两。 2、玉米面55斤,豆饼18斤,麦麸15斤,米糠10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斤,预混料5两。 3、玉米面50斤,秸秆粉30斤,豆饼10斤,炒黄豆粉8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5盐两,预混料5两。 4、玉米面50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33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速发剂5两。 5、玉米面40斤,麸皮15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15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玉米面60斤,米糠20斤,豆饼17斤,鱼粉3斤,预混料5两。 60斤—出栏的大猪饲料配方: 在60-120斤的饲料配方中,减去5斤豆饼,加5斤米糠或秸秆粉。 出栏前一个月饲料配方: 玉米面55斤,米糠30斤,豆饼15斤,预混料5两。 一、常见饲料营养 (一)能量饲料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营养特点: (1)能量高,ME(猪)14.27MJ/㎏。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 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 (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0.02㎎/㎏)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一般用量60%左右。 2. 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8.5%-12%,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由于麦粒中B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约为10.5~12.6MJ/㎏),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通常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妊

怀孕母猪管理

怀孕母猪饲养是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产后母猪乳腺发育正常,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饲养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一项工作。 1、怀孕期间的几个关键时期 (1)配后3天:这是受精卵细胞开始高速分化时期,高能量饲料的供应将增加受精卵的死亡数。 (2)附植前后(12-21天):这一时期如出现高营养或高温天气,也会增加受精卵死亡。 (3)配后70-90天:乳腺细胞大量增生时期,该阶段高能饲料会影响乳腺细胞发育。 (4)配后100天以上:100天以前,胎儿因营养不足造成的死亡很少,但在100天以后,如营养供应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生长不良,母猪产仔无力,出现大批死胎,这阶段必须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以促成仔猪的尽快发育,对一些瘦弱母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 2、怀孕母猪饲养方案 在正常体况下,150kg体重母猪可采用以下饲养方案: 配后——28天:妊娠母猪料2-2.2kg 29——84天:妊娠母猪料2.2-2.5kg 85-99天:哺乳母猪料2.5-3kg 100-112天:哺乳母猪料 113-分娩:2-3kg 注:妊娠母猪料营养:DE:13.97 CP:12% 赖氨酸:0.43% 哺乳母猪料营养:DE:14 CP:16% 赖氨酸:0.7% 3、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及改进 现在妊娠母猪饲养方式有两种:一是定位栏饲养,二是小群圈养,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 (1)定位栏饲养 优点:能根据猪体况、阶段合理供给日粮,能有效地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又能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供成本。 缺点:由于缺乏运动,会出现死胎比例大,难产率高,使用年限缩短,职工工作量大等。 (2)小群圈养 优点:由于便于活动,死胎比例降低,难产率低,使用年限长。 缺点:无法控制每头猪的采食量,从而出现肥瘦不均,为保证瘦弱猪有足够的采食量,以不影响正常妊娠,只好加大群体喂料量,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由于拥挤、争食及返情猪爬跨等,易出现后期猪流产率增高。 (3)改进方式 A、后期定位栏饲养,前中期小群圈养。在后期根据体况调整营养,仍难避免前中期采食不均的问题。 B、同A,只是后期定位栏只是对体况过肥或过瘦的猪采用,其它仍按小群圈养方式,可节省部分定位栏的建造费用。但仍存在上述问题。 C、妊娠全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将两天的饲料一次性添加给母猪,让其自由采食,直到吃完为止,这一方法经试验验证是可行的,生产效果与定位栏相近。(养猪生产155页)。采用这一方案应保证每一头猪都有足够的饲槽位置,防止加料时互相拥挤引起流产。 D、增加饲料中非营养物质如粗纤维含量。这一方法不足之处是,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彻底解决母猪肥胖,因部分猪的采食量会逐渐增加。 以上各饲养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4、后备猪怀孕期特点

妊娠母猪的营养和应采取的措施(精)

妊娠母猪的营养和应采取的措施 核心提示:母猪妊娠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子猪,同时还要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妊娠母猪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 母猪妊娠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子猪,同时还要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妊娠母猪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后前80天)的母猪体重为90千克~120千克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1.7千克,体重120千克~150千克,日采食为1.9千克,150千克体重以上日采食为2千克。妊娠后期(产前1个月)体重在90千克~120千克、120千克~150千克、150千克以上,日采食量分别为2.2千克、2.4千克、2.5千克配合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2%~13%,消化能为每千克2.8兆卡~3.0兆卡,赖氨酸为0.4%~0.5%,钙为0.6%,磷为0.5%。另外,除了喂配合饲料外,为使母猪有饱感和补充维生素,最好搭配品种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 根据妊娠母猪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对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经过分娩和哺乳期后的母猪,体力消耗较大,体质较差,为了能更好地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迅速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包括配种的前10天,共计约1个月)应加强营养,加大精料供给,特别是含蛋白质高的饲料。体况恢复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按饲养标准饲养,以青粗饲料为主,至妊娠80天,加喂精料来加强营养。形成高—中—高的供料体系及营养计划,尤其是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对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采取步步登高的供料计划。特别对于初产母猪,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较大,更需采用此计划。哺乳母猪因繁殖任务重,营养需要量也很大,因此营养水平应根据胎儿的体重增长而提高,至分娩前1个月达最高峰。一般妊娠初期的营养水平可以低一些,以青粗饲料为主;而后逐渐增加精料比例,尤其是蛋白质和矿物质料的供给,提高营养水平;至产前3天~5天,日粮减少10%~20%,以便正常分娩。 对于配料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采取前低后高的营养计划。妊娠初期,胎儿小,母猪膘情好,按照配种前的营养供给就基本可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需要多,因而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母猪饲料要注意讲究卫生,保证质量,不可用发霉、变质、冰冻、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易引起流产、死胎和弱胎。饲料不宜频繁变换,否则对妊娠母猪也是不利的。此外,妊娠母猪代谢强、食欲好,可以多用营养全面的青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但青粗饲料水分高,体积大,而妊娠母猪的胃肠容积又有限,同时,青粗饲料的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又与妊娠母猪的

妊娠母猪蛋白质需要:

妊娠母猪蛋白质需要: 主要是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如日粮中供给不足,母猪不但能挪用本身组织内的蛋白质来维持胚胎的生存,而且具有自我调节繁殖的本能。有人试验,既使在不喂蛋白质的情况下,妊娠母猪仍能产仔7-8头,但初生重很小,仅0。2公斤。虽然近年报道用低能量及低蛋白日粮食喂妊娠母猪对胎儿的发育及仔猪生活力影响不大,但其所产仔猪不仅哺育期生长慢,断乳后肥育期的日增重也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妊娠期内在低蛋白质水平下,破坏了胎儿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基础(如DNA减少)及内分泌系统,降低了母猪初乳重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泌乳量的关系。因此,在确定妊娠母猪的蛋白质需要时,不要只以分娩的成绩为依据,还应考虑欺生后的生长效应。 妊娠母猪的蛋白质需要是按母猪的增重及子宫内容物中沉积的蛋白质量,加上维持需要量计算的。妊娠前期胚胎生长慢主要是母猪增重的需要。妊娠第15天是子宫内每日沉积蛋白质仅3克,第50天时也只有10克左右,而自第80天后胎儿才迅速增长,第114天时,每日沉积蛋白质可高达50克,因此应按妊娠前后、期分阶段计算。 能量与蛋白比例 在猪最需要的营养中能量占第一位,蛋白质占二位。

能量(消化能大卡/公斤) 能—朊(ruan)比=———————————— 可消化蛋白质(克/公斤) 维持需要40:1(可消化粗蛋白) 妊娠母猪前期35:1 (可消化粗蛋白) 妊娠母猪后期30:1 (可消化粗蛋白) 哺乳母猪25:1 (可消化粗蛋白) 断奶前仔猪20:1 (可消化粗蛋白) 后备猪前期25:1 (可消化粗蛋白) 后备猪后期30:1 (可消化粗蛋白) 一贯肥育猪前期(20-50公斤)30:1 一贯肥育猪后期(51-90公斤) 各类猪每公斤日粮中所需粗蛋白质 猪对氨基酸的需要 10种必需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xie)氨酸和精氨酸。 猪最容易缺乏: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卖全价料说全价料最好,卖预混料的说预混料最省钱。究竟哪种最好?我养了9年猪,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讲全价料。全价料最大的好处是省事,如果是能直接跟厂家合作,卖散装饲料,价格不高,省掉包装、运费,比预混料价格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不要高的离谱。全价料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来回运输带来的成本和销售员的销售费用带来的成本。这是最大的两个成本。全价料另外一个缺点是加药不方便,如果是粉料会好一些,但粉料的保质期短。 另外一个是浓缩料。浓缩料是个过渡产品,很多地方的用量在大大的降低。浓缩料为啥曾经在中国盛行一段时间?那时候饲料的配方用鱼粉多,养殖户买不到好的鱼粉和豆粕,所以,买浓缩料直接加玉米就可以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鱼粉用量很少了,主要是玉米豆粕型,小的榨油厂都倒闭的差不多了,现在都是大厂,豆粕质量普遍不错,所以,浓缩料的销量就大大的下降了,要么是用预混料,要么是全价料,两极分化。 在一个就是预混料。预混料这个东西好不好?看你想要什么?我觉得用预混料的唯一原因就是省钱,所以,如果不能省钱就不要用。按道理来说,预混料是应该省钱的,我们自己买豆粕和玉米,省了来回运输的费用,省了销售员的费用。但事实上不一定省,因为很多预混料公司卖的价格太贵,饲料厂加1000多,经销商再加1000多,本来的优势就没有了。这些预混料为主的公司,如果不把价格降下来,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如果预混料公司赚的少一些,当地有玉米、豆粕,预混料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预混料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尤其是中大猪料,只要有品牌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的公司,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槽、保育料建议用全价料 当然,我觉得在教槽、保育这些阶段全价料还是有很多的优势,因为主要是原料的预处理方面,小设备和大设备比有很大的差别,对工艺、设备、管理的要求比较大。而中大猪料和母猪料,预混料就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是母猪料用预混料,玉米的品质就很重要,像东北三省、甘肃、山西、内蒙这些地方的玉米不错。而河南、河北、安徽的玉米差一些,就要注意,至少要添加比较好的脱霉剂。所以,无论是全价料、浓缩料、还是预混料,还是要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还有猪价。比如现在,每头猪亏300-400块钱,省钱才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有条件的猪场,使用预混料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选择。

怀孕母猪限饲不当影响母猪后继繁殖性能

怀孕母猪限饲不当影响母猪后继繁殖性能 怀孕母猪“限饲”的目的:1 提高胚胎着床率,2 控制体况,提高哺乳期的采食量。 “限饲不当”的解读:“限饲不当”不一定以体重指标来表现,既可能是:体内脂肪的沉积不足——以“背脂的厚度”来体现,也有可能由于营养配方和营养浓度没有顾及在“限饲”的情况下,怀孕母猪的营养需要。使到与繁殖性能、免疫功能的正常表达相关的营养物质的补给不足。 正是由于不一定以背脂的厚度不足来表现而容易使饲养者忽视。因而:饲养者、营养学家要对母猪妊娠期由于限饲引起体内特殊营养的补给不足而带来的危害要有重新认识的需要。 母猪妊娠期,体内蛋白质和特殊营养的补给不足,除了影响胎儿的发育之外,目前特别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母猪免疫应答所需的营养支撑,母猪对抗病原(来自环境或体内)所需的营养支撑。 母猪被迫负担了过重的猪群免疫责任。母猪配前、产前注射的疫苗的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饲养者和营养学家并没有给母猪免疫应答所需的营养支撑有足够的关注。动物营养学家应关注的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和营养的关系。这是一个边缘学科。 免疫系统激活的营养调节:免疫系统的激活是要消耗营养的。一个合理的推测是:猪在免疫系统低度激活的状态下和免疫系统高度激活的状态下,免疫应答的营养需要量也是不同的。同样的是,猪在受到病原攻击时(种类和数量)、接种疫苗后(种类和数量),免疫应答的营养需要量的也应该是不同的。猪的免疫系统被激

活就会扰乱正常的机体生理过程,这种改变就会导致延缓机体的生长和降低机体的蛋白沉积。 母猪妊娠期由于限饲引起体内蛋白质的补给不足,同时免疫次数越多,母猪营养透支也就越厉害,这样不但达不到免疫效果,反而使母猪对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最终影响母猪的健康状况,从而对母猪的后续性繁殖性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免疫系统,是下一个功能饲料(预混料)的目标吗?——这是国外营养学家正在考虑的问题。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 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质需要 首先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然后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0%~12.0%。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0.35%~0.36%;0.19%;0.28%;0.31% (三)矿物质的需要 1、钙和磷:比例在1~1.5:1时,繁殖效果较好 2、钠和氯: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需要量为0.32%。 3、锰:10~20mg/kg 4、碘:0.14mg/kg 5、锌:42~45mg/kg 6、硒:0.13~0.15mg/kg 7、铜:5mg/kg 表1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