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猪妊娠期的能量营养和策略

母猪妊娠期的能量营养和策略

母猪妊娠期的能量营养和策略
母猪妊娠期的能量营养和策略

小母猪4-5月龄已经能够配种,但性成熟是在6-7月龄之后.限制饲喂和营养不均衡能够影响繁殖器官的发育,从而推迟性成熟.体成分,准确地说体脂是小母猪性成熟的准确指标.适宜的配种时期应是在P2背膘厚度达16-18mm.后备期用高水平养分的饲料饲喂小母猪增加排卵数.即使增加日粮能量摄入量不足一个发情周期,只要在排卵前一段时间增加日粮能量摄入量也能增加排卵数.配种前增加能量摄入量持续11-14天的效果最佳.上述结果也适应于经产母猪.但妊娠期继续采用高营养水平饲喂措施将降低胚胎成活率.在妊娠期首20-30天限制饲喂似乎能够改善胚胎的成活率和窝仔数.这是因为饲料采食量增加能够增加肝脏血流量和增加孕激素的代谢清除率,从而降低胚胎成活和生长.因此,妊娠初期首20天必需降低饲喂水平以增加成活率和窝产仔数.

妊娠期,小母猪和经产母猪推荐的饲养方法是限制饲喂.成功的限制饲喂取决于控制小母猪和母猪的饲料采食量.但过度地限制饲喂和营养不平衡,尤其是妊娠后期限制饲喂,不仅影响胚胎的生长,仔猪的初生重,哺乳期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甚至影响母猪的终生生产率.妊娠期母猪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需要,胚胎生长发育需要和胎盘增长的需要.妊娠期能量需要的75-80%是维持能量需要,约为106KcalME/Kg代谢体重,母体增重约需4.85McalME/KG,胚胎发育的能量需要约为0.2McalME/天.根据上述估计,小母猪和经产母猪每天需要5.2-6.3Mcal代谢能,若饲料能量浓度为1.45Mcal/Kg,则需采食1.6-2.0Kg饲料.此外需要根据气候条件调整.

表1表明妊娠期小母猪和经产母猪净增重增加22-35和12-22公斤.小母猪由于尚未体成熟,由第1胎到第4胎每胎体重增加约20公斤.母猪体况是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高产母猪需要维持理想的体况.如果妊娠期限制饲喂期过长,导致体况较差,哺乳期体重损失较大,下一妊娠期需补偿额外的饲料消耗.妊娠后期(妊娠90-114天)是胚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生长迅速,胚胎的营养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在此期间母猪能量摄入量不足,会增加初生重较轻的仔猪比例,增加

表1.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

母猪体重,kg113150200

总增重,kg522230

胚胎和胎盘增重,kg432220

净增重,kg342212

代谢能需要Mcal/天

维持

母体生长

胚胎等

总需要3.75

1.24

0.2

5.194.53

0.87

0.2

5.605.58

0.48

0.2

6.26

饲料采食量,kg/天1.621.751.95

哺乳期仔猪死亡率,降低仔猪生长速度.大量的试验表明,小母猪妊娠期消化能摄入量由2.8Mcal/天增加到6.2Mcal/天,仔猪的初生重线性增加,但摄入量超过8.6Mcal/天,仔猪初生重并不继续增加.但经产母猪的消化能摄入量由2.4Mcal/天增加到10.0Mcal/天,仔猪的初生重随之线性增加.初生重小于900g的仔猪,哺乳期成活率显著低于较重的仔猪.断奶前仔猪死亡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的3-4天内.通过改善母猪的妊娠期营养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增加新生猪能量的体储存,在提高仔猪成活率上取得明显的生物效益和经济效益.

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措施是饲喂母猪满足胚胎的生长需要,并达到预定的增重.推荐的目标是首3到4胎的母猪,

妊娠期体重每胎净增重达15-25公斤.

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NRC)

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美国,摘编) 编者按:众所期待的 NRC<<猪的营养需要量>>(第十版)已于1998年初正式出版 ,为使其更快地被我国同行利用、参考,本刊摘译刊出其精髓参数部分,以读者。 NRC (1998)猪营养需要量表涉及仔猪、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以及种公猪日粮中和每天对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亚油酸的需要量。其中氨基酸的需要量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和总氨基酸三种形式表述,其中前两者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日粮,后者仅适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表中所列各种类型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仅是一个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猪的瘦肉生长速度、采食量、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等),用各种模型(生长、妊娠、泌乳)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需要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包括饲料原料中的含量,而不是指需要额外添加的量。它们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中等生产性能的猪的最适量,用模型进行推算所得结果可能会与表中所列情况略有出入。 表中所给的数值均是在适宜下的最低需要量,不包括安全系数。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变异、养分的生物学效价、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饲料配制和加工、储存中的养分损失等情况确定养分的供给量。 索 引 1、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2、表2.生长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3、表3.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4、表4.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每日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含粮含90%干物质)a 5、表5 生长猪日粮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6、表6 生长猪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7、表7 妊娠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8、表 8.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9、表 9.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 10、表 10. 泌乳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1、表 11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的干物质)a 12、表 12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3、表13.种公猪配种期日粮和每天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 体重(kg) 指 标 单 位 ──────────────────────────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120 ────────────────────────────────────── 平均体重 kg 4 7.5 15 35 65 100 消化能 kcal/kg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代谢能 kcal/kgb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消化能进食量 kcal/day 855 1690 3400 6305 8760 10450 代谢能进食量 kcal/day 820 1620 3265 6050 8410 1003 采食量 g/d(%) 250 500 1000 1855 2575 3075 粗蛋白 (%)c 26.0 23.7 20.9 18.0 15.5 13.2

妊娠母猪的价料及成分分比配方表

妊娠母猪价料配方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具体如下: 一、前期(配种~怀孕21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胎儿早期死亡的很多,死亡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另一个在配种后的21天左右,所以这一时期通过搞好管理,减少胎儿死亡就显得非常重要。此时胎儿还非常小,对营养总量的要求不高,但对饲料质量要求很高。如果给母猪喂以过酸、过热、过冷、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料,如棉籽粕、菜籽粕、霉菌污染的玉米等都会引起胚胎死亡。此外,能量过高也能引起胎儿死亡,所以膘情适中或者肥胖的母猪在配种后一定要减料,一般每头猪一天喂妊娠母猪料3—4斤,如果母猪体况较差可不减少喂量。 这一阶段母猪一般在后备圈或者空怀圈饲养,根据母猪体型大小、强弱不同分为不同小群,饲养在一个栏里,每栏4~6头,每头占用面积应在2.5平方米以上。在21天左右进行妊娠鉴定,确定怀孕的母猪要即时转入怀孕(妊娠)母猪舍进行饲养。 三、中期(怀孕22~84天)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传统经验,重视怀孕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营养和管理是必须的,但是对怀孕中期的管理也不能放松。这个阶段胎儿发育较慢,对营养的总量要求不高,所以要抓

紧这一时期进行体况的调整。对于体况正常的母猪,可以在21天前的饲喂量上增加半斤左右。一般为三斤半到四斤半。如果母猪过肥或过瘦就需要根据前边的评分标准进行加料或减料。评分1分的母猪一天要增加喂料量1~1.2斤, 2分的增加半斤,4分的减少半斤,5分水平减少1~1.2斤。为了避免母猪减料后饥饿不安和为怀孕后期增加采食量提供胃容量,可以喂一些青饲料或在饲料中增加10—20%的优质草粉,但总量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母猪肚大下垂。 怀孕中期母猪应当在单体定位栏内饲养,虽然在定位栏内养猪存在着运动困难,母猪肢蹄病多等不利的一面,但是方便管理、有利于个体观察、单个喂养,能起到有效控制母猪体况,防止争斗引起流产,减少饲养面积等众多好处,所以整体利大于弊,在养殖户中应用比较普及。在饲养量较大的猪场,一定要加强管理,坚决防止饲养员不负责任,喂猪时图省事,不管体况随意倒料的做法。有条件可以安装自动送料和定量喂料相关配套设备,只要设置好喂量,可以彻底防止人工随意喂料造成的差错,保证通过控制猪的采食来准确的控制母猪体况。同时,这一阶段应随时观察母猪的健康情况,每天检查母猪采食、精神、粪便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后期(85天~产仔)这一阶段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新生仔猪体重的2/3左右都要在这一阶段长成。因为母猪是

妊娠母猪的营养和应采取的措施(精)

妊娠母猪的营养和应采取的措施 核心提示:母猪妊娠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子猪,同时还要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妊娠母猪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 母猪妊娠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子猪,同时还要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妊娠母猪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后前80天)的母猪体重为90千克~120千克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1.7千克,体重120千克~150千克,日采食为1.9千克,150千克体重以上日采食为2千克。妊娠后期(产前1个月)体重在90千克~120千克、120千克~150千克、150千克以上,日采食量分别为2.2千克、2.4千克、2.5千克配合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2%~13%,消化能为每千克2.8兆卡~3.0兆卡,赖氨酸为0.4%~0.5%,钙为0.6%,磷为0.5%。另外,除了喂配合饲料外,为使母猪有饱感和补充维生素,最好搭配品种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 根据妊娠母猪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对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经过分娩和哺乳期后的母猪,体力消耗较大,体质较差,为了能更好地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迅速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包括配种的前10天,共计约1个月)应加强营养,加大精料供给,特别是含蛋白质高的饲料。体况恢复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按饲养标准饲养,以青粗饲料为主,至妊娠80天,加喂精料来加强营养。形成高—中—高的供料体系及营养计划,尤其是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对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采取步步登高的供料计划。特别对于初产母猪,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较大,更需采用此计划。哺乳母猪因繁殖任务重,营养需要量也很大,因此营养水平应根据胎儿的体重增长而提高,至分娩前1个月达最高峰。一般妊娠初期的营养水平可以低一些,以青粗饲料为主;而后逐渐增加精料比例,尤其是蛋白质和矿物质料的供给,提高营养水平;至产前3天~5天,日粮减少10%~20%,以便正常分娩。 对于配料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采取前低后高的营养计划。妊娠初期,胎儿小,母猪膘情好,按照配种前的营养供给就基本可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需要多,因而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母猪饲料要注意讲究卫生,保证质量,不可用发霉、变质、冰冻、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易引起流产、死胎和弱胎。饲料不宜频繁变换,否则对妊娠母猪也是不利的。此外,妊娠母猪代谢强、食欲好,可以多用营养全面的青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但青粗饲料水分高,体积大,而妊娠母猪的胃肠容积又有限,同时,青粗饲料的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又与妊娠母猪的

妊娠母猪蛋白质需要:

妊娠母猪蛋白质需要: 主要是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如日粮中供给不足,母猪不但能挪用本身组织内的蛋白质来维持胚胎的生存,而且具有自我调节繁殖的本能。有人试验,既使在不喂蛋白质的情况下,妊娠母猪仍能产仔7-8头,但初生重很小,仅0。2公斤。虽然近年报道用低能量及低蛋白日粮食喂妊娠母猪对胎儿的发育及仔猪生活力影响不大,但其所产仔猪不仅哺育期生长慢,断乳后肥育期的日增重也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妊娠期内在低蛋白质水平下,破坏了胎儿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基础(如DNA减少)及内分泌系统,降低了母猪初乳重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泌乳量的关系。因此,在确定妊娠母猪的蛋白质需要时,不要只以分娩的成绩为依据,还应考虑欺生后的生长效应。 妊娠母猪的蛋白质需要是按母猪的增重及子宫内容物中沉积的蛋白质量,加上维持需要量计算的。妊娠前期胚胎生长慢主要是母猪增重的需要。妊娠第15天是子宫内每日沉积蛋白质仅3克,第50天时也只有10克左右,而自第80天后胎儿才迅速增长,第114天时,每日沉积蛋白质可高达50克,因此应按妊娠前后、期分阶段计算。 能量与蛋白比例 在猪最需要的营养中能量占第一位,蛋白质占二位。

能量(消化能大卡/公斤) 能—朊(ruan)比=———————————— 可消化蛋白质(克/公斤) 维持需要40:1(可消化粗蛋白) 妊娠母猪前期35:1 (可消化粗蛋白) 妊娠母猪后期30:1 (可消化粗蛋白) 哺乳母猪25:1 (可消化粗蛋白) 断奶前仔猪20:1 (可消化粗蛋白) 后备猪前期25:1 (可消化粗蛋白) 后备猪后期30:1 (可消化粗蛋白) 一贯肥育猪前期(20-50公斤)30:1 一贯肥育猪后期(51-90公斤) 各类猪每公斤日粮中所需粗蛋白质 猪对氨基酸的需要 10种必需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xie)氨酸和精氨酸。 猪最容易缺乏: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 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质需要 首先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然后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0%~12.0%。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0.35%~0.36%;0.19%;0.28%;0.31% (三)矿物质的需要 1、钙和磷:比例在1~1.5:1时,繁殖效果较好 2、钠和氯: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需要量为0.32%。 3、锰:10~20mg/kg 4、碘:0.14mg/kg 5、锌:42~45mg/kg 6、硒:0.13~0.15mg/kg 7、铜:5mg/kg 表1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养好怀孕母猪得讲营养搭配 时间:2012-04-12来源:作者: 怀孕母猪的饲养,必须从保持母猪的良好体况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两个方面去考虑。所以必须满足其营养需要,特别是对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 一、热能的需要 根据畜牧专家代谢平衡试验,母猪怀孕的第一个月末,每日体内只沉积热能21大卡,第二个月末也只有76大卡,说明母猪在怀孕前期,对热能的需要是很少的,一般多喂些青粗饲料,就可以满足它的需要。但从母猪怀孕的第三个月起,体内沉积热能迅速增加,到怀孕的最后一个月,每日体内沉积热能可达272大卡,这说明母猪在怀孕后期,特别是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对热能的需要量是很多的。如果加上母猪怀孕后期因代谢增强(一般代谢率可提高25%—40%)而消耗的热能,其需要量就更多。因此,对怀孕后期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增加营养,除了保证供给青饲料之外,主要应当减少粗饲料,增加精料,充分满足其需要。 二、蛋白质的需要 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供给大量品质良好的蛋白质,因为它们的胎儿和子宫内容物的干物质中含有65%—70%的蛋白质,而且其中含有各种必须氨基酸。一般一窝仔猪的初生体重为6—15公斤,含蛋白质为11.9%—19.4%,即需要蛋白质1.3—2 公斤。饲料中所含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60%—65%左右,则母猪生产一窝仔猪需要2—3公斤可消化纯蛋白质。此外,母猪本身在怀孕期间所贮备的蛋白质,往往比胎儿所含的蛋白质还要多,就按相同数量计算,母体和胎儿共需要4—6公斤可消化纯蛋白质。如果再把此数换算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则母猪每产一窝仔猪就需要更多的饲料蛋白质,才能满足整个怀孕期内母体本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矿物质的需要 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也是怀孕母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为胎儿的骨骼形成需要矿物质,如初生仔猪平均含矿物质3.0%—4.3%,其中主要是钙和磷(约占矿物质的80%左右);同时母猪本身在 怀孕期间体内也需要贮备大量的钙和磷,一般为胎儿需要量的1.5—2倍。因此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时,势必影响胎儿骨骼的形成和母猪体内钙和磷的贮备,甚至导致胎儿发育受阻,流产死胎或幼猪生活力不强,先天性骨软症以及母猪健康恶化,产后容易发生瘫痪,缺奶或母猪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对于怀孕母猪,必须从饲料中供给充分的钙和磷,而且要求比例适当,即怀孕母猪钙磷比以1—1.5:1为最好。 四、维生素的需要

母猪妊娠期的能量营养和策略

小母猪4-5月龄已经能够配种,但性成熟是在6-7月龄之后.限制饲喂和营养不均衡能够影响繁殖器官的发育,从而推迟性成熟.体成分,准确地说体脂是小母猪性成熟的准确指标.适宜的配种时期应是在P2背膘厚度达16-18mm.后备期用高水平养分的饲料饲喂小母猪增加排卵数.即使增加日粮能量摄入量不足一个发情周期,只要在排卵前一段时间增加日粮能量摄入量也能增加排卵数.配种前增加能量摄入量持续11-14天的效果最佳.上述结果也适应于经产母猪.但妊娠期继续采用高营养水平饲喂措施将降低胚胎成活率.在妊娠期首20-30天限制饲喂似乎能够改善胚胎的成活率和窝仔数.这是因为饲料采食量增加能够增加肝脏血流量和增加孕激素的代谢清除率,从而降低胚胎成活和生长.因此,妊娠初期首20天必需降低饲喂水平以增加成活率和窝产仔数. 妊娠期,小母猪和经产母猪推荐的饲养方法是限制饲喂.成功的限制饲喂取决于控制小母猪和母猪的饲料采食量.但过度地限制饲喂和营养不平衡,尤其是妊娠后期限制饲喂,不仅影响胚胎的生长,仔猪的初生重,哺乳期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甚至影响母猪的终生生产率.妊娠期母猪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需要,胚胎生长发育需要和胎盘增长的需要.妊娠期能量需要的75-80%是维持能量需要,约为106KcalME/Kg代谢体重,母体增重约需4.85McalME/KG,胚胎发育的能量需要约为0.2McalME/天.根据上述估计,小母猪和经产母猪每天需要5.2-6.3Mcal代谢能,若饲料能量浓度为1.45Mcal/Kg,则需采食1.6-2.0Kg饲料.此外需要根据气候条件调整. 表1表明妊娠期小母猪和经产母猪净增重增加22-35和12-22公斤.小母猪由于尚未体成熟,由第1胎到第4胎每胎体重增加约20公斤.母猪体况是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高产母猪需要维持理想的体况.如果妊娠期限制饲喂期过长,导致体况较差,哺乳期体重损失较大,下一妊娠期需补偿额外的饲料消耗.妊娠后期(妊娠90-114天)是胚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生长迅速,胚胎的营养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在此期间母猪能量摄入量不足,会增加初生重较轻的仔猪比例,增加 表1.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 母猪体重,kg113150200 总增重,kg522230 胚胎和胎盘增重,kg432220 净增重,kg342212 代谢能需要Mcal/天 维持 母体生长 胚胎等 总需要3.75 1.24 0.2 5.194.53 0.87 0.2 5.605.58 0.48 0.2 6.26 饲料采食量,kg/天1.621.751.95

母猪的营养需要研究概述

FEATURE 主题策划 2007年 第7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 23 母猪的营养需要研究概述 李清宏,韩俊文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摘 要:本文总结了用析因法确定母猪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一些研究结果,提出了应用于母猪生产的一些营养物质的养分建议值,并就母猪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需要量提出了使用建议。 关键词:母猪;蛋白质;能量 体重的剧烈变化与母猪的极端体况对繁殖性能有不利的影响。适宜的饲养策略是确保母猪的最大稳定(如泌乳期间最小的体重损失和妊娠期间稳定的连续妊娠增重),以确保母猪生长到成熟大小和优越的繁殖性能。鉴于母猪繁殖周期的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至今为止,繁殖母猪的最佳饲养策略仍未取得一致。与5~10年前的母猪相比,现代品系的母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配种年龄小、体型瘦、采食量少、繁殖力高、泌乳量大的特点(Whittemore,1996),已有的母猪饲养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产母猪的生产需求。 营养对繁殖机能的作用的早期认识主要是基于经验研究,重点将母猪的营养状况与某些繁殖指标(窝产活仔数等)建立联系,并且以国外学者研究较多。动物营养学目前正处于传统动物营养学后期,正在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就是由描述性科学向“分析时代”、“系统时代”的转变(卢德勋,2006)。析因法是利用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通过各种参数系统研究动物营养需要的一项技术,是营养分析科学的杰出代表,可以根据动物性能的变化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为此,本文就析因法确定母猪营养的一些进展作一归纳,期望对当前恢复养猪生产中的存栏母猪饲养有所帮助。 1 饲料消化能的确定 猪饲料能量的确定是制定猪营养需要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猪的能量需要仍以消化能为主,代谢能的表达还处于发展阶段。美国NRC(1998)较系统地给出了确定猪饲料消化能、代谢能的计算方法,公式为: 饲料消化能(DE,Kcal/kg)可由下列公式推导(NRC,1998): DE=-174+(0.848×GE)+(2×SCHO)-(16×ADF) (R2=0.87;Ewan,1989); DE=949+(0.789×GE)-(43×Ash)-(41×NDF)(R2=0.91;Noblet and Perez,1993); DE=4.151-(122×Ash)+(23×CP)+(38×EE)-(64×CF)(R2=0.91;Noblet and Perez,1993); 式中:CP(粗蛋白)、SCHO(可溶性碳水化合物)、ADF(酸性洗涤纤维)、Ash(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EE(醚浸出物,粗脂肪)、CF(粗纤维)的浓度;SCHO=100-(CP+EE+Ash+NDF);GE为总能,由该公式推导:GE=4143+ 56EE+15CP-44Ash,(R2=0.98)。 ME=DE×[96-(1.012-0.0019 CP)](R2=0.91;May andBell,1971),对于常用饲料,通常认为ME占DE的96%(Farrell,1979;ARC,1981)。 2 母猪的生理参数 妊娠增重、泌乳量与采食量是母猪的三个基本性能参数,是析因法确定母猪营养需要的基本参数。 2.1 妊娠增重 妊娠增重(PG)由母体增重(maternal weight gain)与繁殖增重(uterine weight gain)构成。通常妊娠增重为45 kg,其中母体增重25 kg,繁殖增重20 kg。Speer(1990)认为繁殖增重的20 kg由胚胎11.0 kg、胎衣2.0 kg、胎水1.5 kg、子宫3.5 kg和乳房组织2.0 kg组成。 2.2 泌乳量的确定 准确确定母猪泌乳量可以有效地制定泌乳需要的营养物质需求量。ARC(1981)归纳有关文献后认为:除遗传差异与个体差异外,母猪泌乳量受产仔数、胎次与泌乳期影响显著。母猪日均泌乳量(y,kg)与窝产仔数(x,个)的关系为:y=0.5767x+3.5389(R2=0.9959);与泌乳周次的关系为:y=0.2359x2+1.875x

怀孕母猪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选择

怀孕母猪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选择 编辑:买卖益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母猪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环节的经济效益。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母猪妊娠期日粮营养,可改善母猪体况、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所产仔猪初生窝重等生产指标,为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期的生产性能。怀孕母猪的饲养,必须从保持母猪的良好体况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两个方面去考虑。所以必须满足其营养需要,特别是对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 (一)热能的需要根据畜牧专家代谢平衡试验,母猪怀孕的第一个月末,每日体内只沉积热能21大卡,第二个月末也只有76大卡,说明母猪在怀孕前期,对热能的需要是很少的,一般多喂些青粗饲料,就可以满足它的需要。但从母猪怀孕的第三个月起,体内沉积热能迅速增加,到怀孕的最后一个月,每日体内沉积热能可达272大卡,这说明母猪在怀孕后期,特别是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对热能的需要量是很多的。如果加上母猪怀孕后期因代谢增强(一般代谢率可提高25%~40%)而消耗的热能,其需要量就更多。因此,对怀孕后期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增加营养,除了保证供给青饲料之外,主要应当减少粗饲料,增加精料,充分满足其需要。 (二)蛋白质的需要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供给大量品质良好的蛋白质,因为它们的胎儿和子宫内容物的干物质中含有65%~70%的蛋白质,而且其中含有各种必须氨基酸。一般一窝仔猪的初生体重为6~15千克,含蛋白质为11.9%~19.4%,即需要蛋白质1.3~2千克。饲料中所含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60%~65%,则母猪生产一窝仔猪需要2~3千克可消化纯蛋白质。此外,母猪本身在怀孕期间所?备的蛋白质,往往比胎儿所含的蛋白质还要多,就按相同数量计算,母体和胎儿共需要4~6公斤可消化纯蛋白质。如果再把此数换算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则母猪每产一窝仔猪就需要更多的饲料蛋白质,才能满足整个怀孕期内母体本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矿物质的需要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也是怀孕母猪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因为胎儿的骨骼形成需要矿物质,如初生仔猪平均含矿物质3.0%~4.3%,其中主要是钙和磷(约占矿物质的80%左右);同时母猪本身在怀孕期间体内也需要贮备大量的钙和磷,一般为胎儿需要量的1.5~2倍。因此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时,势必影响胎儿骨骼的形成和母猪体内钙和磷的贮备,甚至导致胎儿发育受阻,流产死胎或幼猪生活力不强,先天性骨软症以及母猪健康恶化,产后容易发生瘫痪,缺奶或母猪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对于怀孕母猪,必须从饲料中供给充分的钙和磷,而且要求比例适当,即怀孕母猪钙磷比以1~1.5∶1为最好。

母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母猪的饲养管理生理特点 (一)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种猪的选择 (1)后备种猪的选择要点 ①身体健康,无遗传隐患 ② 体型外貌的选择: 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躯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的要求。 ③ 繁殖性状的选择: 后备种猪应选择那些产仔数多、哺育能力强、断奶窝重大等繁殖力高的家系。 ④ 生长发育或肥育性状的选择: 后备种猪应选择本身和全同胞肉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 ⑤ 胴体性状的选择: 后备种猪应选择胴体品质良好的家系。 (2)后备种猪的选择时期 ① 2月龄选择: 主要选留大窝中的优良个体。 ② 4月龄选择: 主要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有突出缺陷的个体。 ③6月龄选择: 后备种猪6月龄时,可根据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性成熟表现、外生殖器官的好坏、背膘厚薄等性状进行严格的选择。 ④配种前选择: 后备种猪在初配前进行一次挑选。淘汰个别性器官发育不良、性欲低、精液品质差的后备种公猪和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 2.后备种猪的饲养

(1)营养水平: 对于后备种猪的饲养要求是能正常生长发育,保持不肥不瘦的种用体况。 (2)饲养方式: 后备种猪宜采用“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 (3)饲喂技术: 后备种猪的日粮有精料型和青粗料型两种,后备种公猪以精料型为主。后备种猪一般生后5月龄体重控制在60-70千克,6月龄控制在80-90千克,7月龄控制在100-110千克,8月龄控制在120-130千克。 3. 后备种猪的管理 (1) 分群饲养: 后备种猪2月龄实行公母混群饲养,每栏10-12头,4月龄实行公母分群饲养,每栏5-6头。 (2) 加强运动 (3) 认真调教: 首先建立人猪和谐关系。其次是训练良好的生活规律,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习惯。 (4) 定期测量: 后备种猪应按月龄定期测量体尺、体重,通过体尺、体重变化,随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料饲喂量。 (5) 日常管理: 要做好防寒防暑、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 4. 后备种猪的利用 一般瘦肉型后备种公猪8-10月龄,体重110-130千克开始配种使用。后备母猪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开始配种使用。 (二)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是母猪繁殖生产中最长的阶段,养好管理好怀孕母猪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胎化,流产,死胎的发生,使怀孕母猪每窝都产出数量多,初生重,体质健壮和均匀整齐的仔猪;合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减少应激的影响,保证母猪在怀孕期有适度的膘情,为哺乳期的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初产母猪还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一、进行早期怀孕诊断为了缩短猪的繁殖周期,提高年产仔窝数,需要对配种后的母猪进行早期怀孕诊断。早期怀孕诊断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种方法: 1.根据发情周期和怀孕症状诊断。此种方法不用任何仪器、药物,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如果母猪配种后约经过3周没再出现发情,并且有被毛顺溜光亮、增膘明显、食欲渐增、性情温驯、行动稳重、贪睡、尾巴自然下垂、阴户缩成一条线、驱赶时夹着尾巴走路等现象,则初步断定已经怀孕。但要注意个别母猪有假发情现象,假发情与真发情不同,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时间短,不愿接近公猪,不接受爬跨。采用此种方法诊断怀孕需要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 2.尿中孕酮试纸诊断法。由于情周期孕酮的变化规律,使用检测的日期推荐在猪配种后第23天为检测时间。配种后19、20、21、22天要密切观察猪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猪有发情的表现应立即进行检测。试剂板(条)出现一条红线为阴性,确定为未怀孕,要及时配种,可避免假发情情况;出现两条红线为阳性,可确定猪已怀孕,应进入妊娠期管理。如果需要第二个情期复诊,可在配种后的第40天左右进行检测,孕猪复查可在任何时期进行。 二、怀孕母猪预产期的推算母猪配种时要详细记录配种日期和与配公猪的品种及号码。一但断定母猪怀孕就要推算出预产日期,便于饲养管理,做好接产准备。母猪的怀孕期为110~120天,平均为114天。推算母猪预产期均按114天进行,可按以下方法推算。 1.三、三、三法。为了便于记忆可把母猪的怀孕期记为3个月3个星期零三天。 2.配种月加3,配种日加20法。即在母猪配种月份上加3个月,在配种日子上加20天,所得日期就是母猪的预产期。例如:2月1日配种,5月21日分娩,3月20日配种,7月10日分娩。 三、怀孕母猪的代谢特点与体重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和其他器官的发育,使母猪食欲增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增强,故在饲养上应尽量满足这一要求;但怀孕母猪不是增重越多越好而是要控制到一定程度。一般初产母猪体重增加35-45kg,经产母猪体重增加32-40kg。 四、怀孕期间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胚胎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前期形成器官,后期增加体重,器官在21天左右形成,胎儿体重60﹪以上是在怀孕90天以后的增长的,胚胎的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含量增加,特别是矿物质含量增加较快,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成熟,胚胎的生长发育经历3个关键时期。

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全价配料表

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全价配料表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质需要 首先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然后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0%~12.0%。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0.35%~0.36%;0.19%;0.28%;0.31% (三)矿物质的需要 1、钙和磷:比例在1~1.5:1时,繁殖效果较好 2、钠和氯: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需要量为0.32%。 3、锰:10~20mg/kg 4、碘:0.14mg/kg 5、锌:42~45mg/kg 6、硒:0.13~0.15mg/kg 7、铜:5mg/kg 表1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配种体重BW at mating,㎏ 120~150 150~ 1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