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集体备课)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学案、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师:小朋友们,老师想在上课之前向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一下吗?(ppt展示图片)这是老师家的重要人物看看——老大,还有一个是老二。

师:有一次老师有6根棒棒糖,交给老大,让他和老二分着吃,你们猜猜看他会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老大3根,老二3根。

(2)老大4根,老二2根。老大2根,老二4根。

(3)老大1根,老二5根。老大5根,老二1根。

教师总结并用小棒代替棒棒糖摆一摆:

两个人分,其实就是分成两份,第一种就是一份3根,另一份也是3根。第二种一份2根,另一份4根。第三种一份1根,另一份5根。

师:你觉得哪种分法公平?为什么?(两人一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分么?

师:想一想6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分给4个人可以么?5个人呢?6个人呢?教师摆一摆,分成6份,每份1根。

2. 总结平均分,让学生读平均分的定义。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并让学生说

说原因。(有一份不同就不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老师这儿有礼物奖励给大家,8根棒棒糖,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几个人?知道能分给4人。(齐读8根棒棒糖,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4人)你能用小棒摆一摆么?让学生摆。(除了摆的有空挡表示一份有多少,我们还可以用笔圈一圈,每人分2根就是每2根圈一份,一共圈出4份,可以分给4人)换一种说法还可以说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你会说么?(让学生说一说,同桌说。)

师: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是平均分么?那老师这儿有12根小棒,请你们分一分,看清要求,每几根一份可以平均分?用小棒摆一摆,并在学习单上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汇报板演摆一摆

师:你现在可以尝试把不同的分法在纸上圈一圈么?让学生动手圈。用展台展示成果,有错误的展给全班看。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每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12根小棒,每份分得越来越大,可以分得的份数就越来越少,你能和同桌说说么?6根棒棒糖,来的小朋友越多,每个人就分得越少。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几个一份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拓展题。

草莓分成3份,分别是3、5、7。这样的分法公平么?为什么?怎么分能平均分?(引导学生用小棒画一画再展示)

四、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8根小棒,每()根一份,分成了()份。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集体备课)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学案、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师:小朋友们,老师想在上课之前向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一下吗?(ppt展示图片)这是老师家的重要人物看看——老大,还有一个是老二。 师:有一次老师有6根棒棒糖,交给老大,让他和老二分着吃,你们猜猜看他会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老大3根,老二3根。 (2)老大4根,老二2根。老大2根,老二4根。 (3)老大1根,老二5根。老大5根,老二1根。 教师总结并用小棒代替棒棒糖摆一摆: 两个人分,其实就是分成两份,第一种就是一份3根,另一份也是3根。第二种一份2根,另一份4根。第三种一份1根,另一份5根。 师:你觉得哪种分法公平?为什么?(两人一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分么? 师:想一想6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分给4个人可以么?5个人呢?6个人呢?教师摆一摆,分成6份,每份1根。 2. 总结平均分,让学生读平均分的定义。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并让学生说

说原因。(有一份不同就不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老师这儿有礼物奖励给大家,8根棒棒糖,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几个人?知道能分给4人。(齐读8根棒棒糖,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4人)你能用小棒摆一摆么?让学生摆。(除了摆的有空挡表示一份有多少,我们还可以用笔圈一圈,每人分2根就是每2根圈一份,一共圈出4份,可以分给4人)换一种说法还可以说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你会说么?(让学生说一说,同桌说。) 师: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是平均分么?那老师这儿有12根小棒,请你们分一分,看清要求,每几根一份可以平均分?用小棒摆一摆,并在学习单上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汇报板演摆一摆 师:你现在可以尝试把不同的分法在纸上圈一圈么?让学生动手圈。用展台展示成果,有错误的展给全班看。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每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12根小棒,每份分得越来越大,可以分得的份数就越来越少,你能和同桌说说么?6根棒棒糖,来的小朋友越多,每个人就分得越少。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几个一份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拓展题。 草莓分成3份,分别是3、5、7。这样的分法公平么?为什么?怎么分能平均分?(引导学生用小棒画一画再展示) 四、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教案_2

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词呢?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教学例1。 引入:猴妈妈带了6个桃,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妈妈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师巡视,相机让分法不同的小朋友上黑板分)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真厉害,分成2堆,大家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公平吗?你能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

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贴)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小猴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2)加深认识。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请用圆片摆出你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请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请打开数学书43页,“想想做做”第1题。交流,说说理由。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小朋友想一想,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 要求:请小朋友拿出8个圆片,动手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请大家跟着电脑老师一起分一分。让学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节课的内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篇1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每个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 一、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二、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1)》教案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方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平均分概念 1.认识平均分(例1)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猴子们都想吃桃,悟空说“想要桃子,必须会分桃”,把这6个桃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 师: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摆一摆,再同桌讨论,看谁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哪种分法比较特别?)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平均分是红色)。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认识平均分的。(揭题:认识平均分,板书)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几个一份?(每3个一份) 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师:还可以把6个桃子怎样平均分?谁能用这样的话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2.想想做做1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表示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师:判断一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就看什么?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就看每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3. 移一移:这幅图中的葡萄是平均分吗?那你能移一移,使它表示平均分吗?(用最简单的方法) 4.例2,明确平均分 师:大家认识了平均分,很聪明,孙悟空一高兴,又变出了2个桃,现在一共有几个桃?(8个)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一)优质教案

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3、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

《平均分》教学设计及集体备课说明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及说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准备】 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乓球、1个大碗)。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5个乒乓球、1个大碗、5个小碗、12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师生交谈。 师: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做客了吗?(去了)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苹果、瓜子……)2.师:我们就去看看小明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图1。(桌上放了10瓶水,每2瓶放在一起) 师:看!准备的是什么?这些矿泉水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 生:我们可以说分成了5份,每份是2瓶。 出示图2。(桌上有9个面包,每2个放在一起,有1个面包在外面) 师:再看,这是什么?这个面包应放在哪?为什么? 出示图3。(桌上有14个橘子,每3个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个) 师:看看,还有什么?仔细看看,想说什么呢?(学生说) 小明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还准备了什么招待大家? 出示图4(桌上每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 5块糖放在一起)你们想说什么呢? 3.教学例l。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品,请看图(第 13页例1),你们认为老师分得怎么样?(不怎么样)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样的分法你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叫什么分呢? (学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平均分”(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 “做一做”。 二、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1.引导。 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里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下面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学生拿出学具) 2.数一数。 师:有多少个小碗? 3.说一说。 师: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 4.分一分。 师:小组同学合作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 5.小组展示不同分法。 (1)1个1个地分; (2)2个2个地分; (3)3个3个地分。 6.师:你们更愿意选择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1.师:大家表现得这么好,我很想送一些奖品给大家。这样吧!送给每组同学一捆铅笔。(送铅笔) 学生提出疑问:我们怎样得奖品呢? 要求学生想出解决的办法。(先数数有12枝铅笔,再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几枝?)小组合作完成。 2.练习三第2题。另两种分法错在哪里? 3.开放练习。 师:你们都有奖品,老师也希望有奖品,你们每个组数出3个汤圆给我吧!你们还剩几个?(12个) 老师的问题是:这12个汤圆你准备请多少人来吃才能够平均分呢?看看有多少种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认识平均分》说课稿评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认识平均分》说课稿评课稿 一、说教材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

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二)实际操作认识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一层: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集体备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集体备课稿;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建立在一年级的简单分类和二年级上册的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解决除法问题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及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

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小精灵聪 聪刚刚告诉老师,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明天春游去。一听到这 个好消息二(xx)班的小朋友可高兴啦,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 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他们的做法公平,公正吗?从哪里看得出来,他们是公平的? (1)、学生观察汇报。 生1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的食品可多啦有面包、橘子、矿泉 水、还有糖果…… 生2我发现这些食品都是分一份一份的,面包有5份,矿泉水、 橘子、糖果也都有5份. 生3我还发现每份食品都是2个,2个面包一份,2瓶矿泉水一份,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 份都同样多。 师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2)、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平均分 师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课题)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1 师说说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生糖果的分法是平均分,橘子的分法不是,因为每份不是同样多

二年级上《认识平均分》教学实录(苏教版)

二年级上《认识平均分》教学实录(苏教版) 一、背景介绍 本文档记录了我作为二年级上《认识平均分》这节课的教学实录,采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的概念,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学生练习册 •板书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首先,我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导入平均分的概念。我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你有10颗糖果要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可以得到几颗糖果?”学 生们踊跃举手回答,然后我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计算平均分。 2. 讲解示范 接下来,我利用PowerPoint课件向学生讲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我通过具体 的例子讲解了如何将总数除以分数的个数来得到平均数。示范过程中,我使用了图表和数字来帮助学生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我设计了一个合作活动。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问题:“小明有8颗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 可以得到几颗苹果?”学生们通过合作讨论和计算,得出了答案,并且向其他小组 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 4. 学生练习 在合作活动之后,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练习题既包括基础的计算题,也有一些思考题,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师总结与反馈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进行了总结与反馈。我向学生强调了平均分的重要性,并对他们在合作活动和练习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指导。 五、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展现了很好的合作学习能力。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和计算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仍有困难,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类似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练习,我还会设计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课后延伸 为了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我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例如让学生观察家庭中的某一事物,并计算平均值。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此外,我还会提供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供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通过这样的延伸活动,我相信学生们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21

认识平均分 一、定义平均分。 1.谈话引题: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今天带来了6个桃子,请你帮我把它们分成两份, 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用6个圆片代替6个桃子,分成两份,看谁最聪明,分的方法最多? 2.操作交流后提问: (1)你是怎么分的?一份分几个,另一份分几个? (2)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你最喜欢哪一种分法?为什么?(因为这样分公平) 3.小结: 第一种分法:一份是3个,另一份也是3个,每份都是3个,比较公平。 4补例:老师把6个桃子分成3份,看(2 1 3、4 1 1、2 2 2) 这三种分法中哪种最公平? 师:第一份2个,第二份2个,第三份2个,每份都是2个。(把不公平的分法去掉) 5定义:像这样,每份3个3个或者每份2个2个2个,每份分得同样多,分得很公平,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指名说说什么叫平均分。齐说一遍。 6观察比较两种平均分,它们完全一样吗?不一样在哪? 生:第一种每份有3个,分了2份;第二种每份2个,分成3份。 师:每份3个,3就是每份的个数,分成2份,2就是份数。 7小结:也就是它们每份的个数和分的份数是不一样的,这里是6个桃,每份3个,分成2份;这里是6个桃,每份2个,分成3份。但不管分几份,只要每一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个桃,每份()个,分成()份。让学生照着这个句式说。 二、分析判断。 师:像这几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出示五幅图:说说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五角星:5个 5个树:2棵 2棵 2棵 2棵 2棵 花:3朵 3朵 3朵猫:3只 4只 苹果:4个 2个 师:第三、五为什么不是平均分?第五题你能变个小魔术,把小猫图也变成平均分吗?你想怎么变?(真是了不起的魔术师) 第一题共几颗五角星平均分?每份4颗,分成2份。(学生还是照着上面板书句式说一遍) 第二题9朵花,每份3朵,分成3份。同上 第四题10棵树,每份2棵,分成5份。同上 三、动手平均分。 师: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平均分了,今天猴爸爸也给小猴出了一道题,把10个桃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你能帮小猴用圆片分一分吗?

2022年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3

认识平均分 PART1: PPT1作业纸 课前,我们小朋友帮大圣把6个桃子分了分,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分的?PPT2动画①:分给2人:○○○○○○ ○○ ○○○○ ○○○ ○○○ 师:仔细观察,他们都是把6个桃子分给几个小朋友的? 生:2个小朋友 师:这3种分法,你最喜欢哪种分法?——生:○○○ ○○○ 预设: 生1:6-3=3 ——师:意思是,两边都有3个,说得真好 生2:这样分“公平〞〔板贴〕——嗯,来看看,左边3个,右边3个,确实是。 生3:这样分是“平均分〞 师:很好,你已经知道平均分了?【板贴】 师:你知道平均分什么意思吗? 生:〔···〕——师:说的特别好 师:戴老师也喜欢这种分法,因为这种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怎么分的? PPT3动画②:分给3人:○○○○○○ ○○○○○○ ○○○○○○ 师:他们又是把6个桃子分给几个小朋友的?——3个

PPT3动画③④⑤⑥:分给4人;5人;6人; 师:现在是分给几人的?——4人、5人、6人 ★师:这么多分法中,有没有我们说到的,“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呢?〔语速慢〕 〔停顿、手指指引学生找〕 师:看来你们都找到啦?!谁来说说看? 生:老师,这种○○○○○○〔好生〕 师:他说的对吗?那你能用这样的话来说一说吗? 板贴:6个桃,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生:6个桃,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师:说的真好, 师:还能找到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吗? 师:你能也像他这样说一说吗? 生1:6个桃,每1个一份,可以分成6份。 师:大家看的真仔细。 PPT4: ○○○ ○○○ ○○○○○○ ○○○○○○ ★师:仔细观察这3种分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预设: 生1:他们都是6个桃子分一分; 师:说得很好。 生2:它们都是每3个一份、每2个一份、每1个一份 师:是的,虽然它们每份分得的个数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的。

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具准备: 11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做一个猜字游戏。(幻灯片依次出示) 骨刻文甲骨文现代文 生1:我认为第一个字是“水”,因为那四笔写的像水滴。

生2:我认为第二个字是“火”,因为那些笔画像火苗。 师:谜底是什么?(分)。揭示分的本意:分就是把一堆或者一个合着的东西,分开。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会用到这个“分”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引出平均分。 活动一:把这些糖分成3分。你有几种分法? 师: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生1:“把6块糖分成3份,两份都是2个”(大部分学生都这样分) 生2:“把6块糖分成3份,一份1个,其余两份分别是2个,3个” 生3:“把6块糖分成3份,一份1个,其余两份分别是1个,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每份同样多、都是2个、不多也不少……公平)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二)感悟平均分。 1判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说出你的理由。 师:引导学生完整说出理由。 师:这些人民币怎么分就是平均分了?(渗透‘移多补少’的平均分方法。) 2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只要看每一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3师:你在哪里还见过平均分学生举例说一说 4做一做。(完成学习单第一关)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平均分》教学设计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纸 主备姓名周步明课时总数22 教学内容平均分(一)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 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 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 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 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 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 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3.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 夸大家很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 8个桃。它说: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出示例题,摆出8 个桃) 请大家拿出6个圆 片,代表6个桃,自 己动手分成两堆,再 说说是怎样分的。 交流:你是怎样分 的? 1—5、2—4、3--3 交流:这3种分法分 成了怎样的两类? 为什么这样分类?哪 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做“想想做做”第1 题。 交流结果,让学生说 说理由。 请小朋友在图里分一 分,看看能分给几个 小朋友,在( )里 填一填,再和大家交

《平均分》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平均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均分》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平均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准备】 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乓球、1个大碗)。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5个乒乓球、1个大碗、5个小碗、12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师生交谈。 师: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做客了吗?(去了)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苹果、瓜子……) 2、师:我们就去看看小明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图1。(桌上放了10瓶水,每2瓶放在一起)

师:看!准备的是什么?这些矿泉水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 生:我们可以说分成了5份,每份是2瓶。 出示图2。(桌上有9个面包,每2个放在一起,有1个面包在外面) 师:再看,这是什么?这个面包应放在哪?为什么? 出示图3。(桌上有14个橘子,每3个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个) 师:看看,还有什么?仔细看看,想说什么呢?(学生说) 小明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还准备了什么招待大家? 出示图4(桌上每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 5块糖放在一起)你们想说什么呢? 3、教学例l。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品,请看图(第13页例1),你们认为老师分得怎么样?(不怎么样)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样的分法你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叫什么分呢? (学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平均分”(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 第13页“做一做”。 二、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1、引导。 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里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下面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学生拿出学具) 2、数一数。 师:有多少个小碗? 3、说一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