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个法律知识点总结

100个法律知识点总结

100个法律知识点总结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而我们对法律了解却

相对较少。因此,我总结了以下100个法律知识点,希望能给大家带

来一定的帮助。

一、合同法

1. 合同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2. 口头合同虽然有效,但为了证明合同成立和内容,最好采用书面

形式。

3. 未成年人可以订立合同,但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4. 如果一方被欺骗,合同可以被宣告无效。

5. 不完全履行合同的一方,应支付对方相应的违约金。

二、劳动法

1.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应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工

资待遇、工作时间等。

2. 劳动者享有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权益,雇主应保障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

3. 雇主解雇员工时,应符合法定解雇的条件,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雇。

4. 劳动者有权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遇到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知识产权法

1. 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应当注册并获得法律保护。

2. 专利权保护的是发明者的技术发明或创新设计。

3. 著作权保护了作者对其创作作品的权益,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等作品。

4. 违反知识产权法会引发侵权行为,侵权者可能被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

四、财产法

1. 合法获得的财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2. 按照合同约定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可以确权。

3. 不动产应当进行登记,才能够确权。

4. 银行存款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财产形式。

五、刑法

1. 故意杀人、抢劫、诈骗等行为被认定为刑事犯罪,将受到刑罚追究。

2.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适用刑法的特殊规定,如少年保护法。

3. 犯罪嫌疑人享有被依法辩护的权利,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4. 被害人有权通过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权益,包括预防侵害、请求追究责任等。

六、婚姻法

1. 结婚应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才具有法律效力。

2. 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婚姻权利和义务。

3. 对于家庭暴力、虐待等侵害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护令。

七、行政法

1. 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体系。

2. 行政法规对公民权益及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3. 公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以上仅是100个法律知识点中的一小部分,涉及的范围也仅是法律的冰山一角。法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需要不断学习和深入理解,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应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获得合法有效的法律援助。只有通过了解和遵守法律,我们才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法律知识点全面总结

法律知识点全面总结 导语: 法律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涵盖各个领域的法律知识点,为大家进行全面的总结。 一、刑法知识点 刑法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其中,刑法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例如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以及犯罪与刑事责任等。拿盗窃罪来说,要构成盗窃罪,必须同时具备盗窃行为和主观故意这两个要素。另外,在刑法中还存在着法定刑原则,即法律对于犯罪行为规定明确的刑罚幅度,旨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知识点 劳动法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劳动法涵盖了劳动合同订立、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伤赔偿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比如,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就工作内容、报酬等事项达成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另外,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经济赔偿和医疗补偿等。 三、知识产权法知识点

知识产权法是指国家为了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在知识产权法中,包含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例如,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对于受到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他人需征得作者的同意方可使用或转载。 四、民事法律知识点 民事法律是指调整和保护私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民事法律中,涉及到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例如,合同是指当事人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合同要件的要求。此外,在侵权责任法中,对于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侵权人应予以赔偿。 五、公司法知识点 公司法是指对公司组织和运作的法律规范。在公司法中,包含了公司设立、股东权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例如,公司设立需要依法经过工商注册登记,并遵守公司法规定的各项规则和程序。同时,公司的股东享有相应的权益,可以依法参与公司的决策和利益分配。 结语: 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本文从刑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民事法律和公司法等多个方面,对法律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总结。然而,由于篇幅的限制,上述内容仅是其

法律常识知识点

法律常识知识点 法律常识知识点 法律常识知识点你知道多少?法律常识知识点你会总结吗?我们要做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哦。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法律常识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法律常识知识点篇1 宪法法律常识1: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法律常识2:国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宪法法律常识3:政体 政体,亦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 《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些规定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宪法法律常识4: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个人。《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是成为我国公民的唯一资格条

件。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监督权; (6)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7)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宪法法律常识5:国家权力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 ①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③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权; ④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⑤最高监督权; ⑥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在地位上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 ①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 ②国家立法权; ③国家重要事项决定权;

教师资格证重点法律法规考点100条

教师资格证重点法律法规考点100条 本文为大家划出教师资格证笔试法律法规模块各科各章节重要考点。《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幼儿》等。 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学术活动权) 3)管理学生权(指导评定学生权) 4)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参与教育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学生的权利 1)受教育权 2)人身权 (1)生命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 3)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教育法》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 终身性原则 2)教育管理体制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3)教育基本制度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4)办学条件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①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②有合格的教师;

③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④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5)法律责任 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教师的资格和任用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法律100个知识点

法律100个知识点 1.法的本质是什么?国家意志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国家强制性 3.在英国领空我国的航空器上犯罪适用哪国的法律?我国法律 4.法的评价作用的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5.对马加爵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法的强制性 6.宪法修改的通过条件?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7.基本法律是谁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9.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是?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较 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10.地方性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11.判断: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错) 12.当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出现冲突怎么办?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 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13.判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行政法规设定。(错) 14.判断:依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错) 15.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 《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16.守法包括哪两层含义?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17.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8.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 19.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哪一年入宪法?2004年 20.我国的政党制度什么时候入宪法?1993年第4 修正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22.判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错(有法可依) 23.判断:宪法也调整公民和公民之间的关系---错(国家和公民、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内 部的关系) 2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政体) 25.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26.爱国统一战线里加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哪一年?2004年 27.临沂市的人大代表是直接还是间接选举产生的?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 设区的市,自治州) 28.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9.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五个动词?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非公有 制经济进行鼓励、支持、引导、监督、管理 30.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

100个法律知识点总结

100个法律知识点总结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而我们对法律了解却 相对较少。因此,我总结了以下100个法律知识点,希望能给大家带 来一定的帮助。 一、合同法 1. 合同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2. 口头合同虽然有效,但为了证明合同成立和内容,最好采用书面 形式。 3. 未成年人可以订立合同,但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4. 如果一方被欺骗,合同可以被宣告无效。 5. 不完全履行合同的一方,应支付对方相应的违约金。 二、劳动法 1.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应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工 资待遇、工作时间等。 2. 劳动者享有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权益,雇主应保障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 3. 雇主解雇员工时,应符合法定解雇的条件,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雇。

4. 劳动者有权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遇到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知识产权法 1. 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应当注册并获得法律保护。 2. 专利权保护的是发明者的技术发明或创新设计。 3. 著作权保护了作者对其创作作品的权益,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等作品。 4. 违反知识产权法会引发侵权行为,侵权者可能被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 四、财产法 1. 合法获得的财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2. 按照合同约定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可以确权。 3. 不动产应当进行登记,才能够确权。 4. 银行存款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财产形式。 五、刑法 1. 故意杀人、抢劫、诈骗等行为被认定为刑事犯罪,将受到刑罚追究。 2.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适用刑法的特殊规定,如少年保护法。

中考政治必考100个考点 (一)法律常识部分

中考政治必考100个考点 (一)法律常识部分 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其他专门法律为子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由。 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是刑法) 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的惩罚:刑罚 21.刑罚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28.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31.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奋斗) 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5.【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时期,要立志成才 36.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7.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38. .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9. .当代中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4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4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 4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4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46 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由。 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7 (1)列举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安全因素。(至少两种现象) 答:校外小商贩泛滥;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担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校外勒索;校园暴力等。(答到2条即可) (2)请你设计两条校园安全的警示语。 答:a“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b“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 c“关爱生命,远离危险”、 D“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等。 (3)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不少于三点) 答:①国家加强法制建设,为校园安全提供条件和保障。②社会确保学校各类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③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④每个学生应不断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勇于同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答3条即可) 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或公民行使权力的原则)―--―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即: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67.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宪法知识点100条

宪法中的部分知识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 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 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5.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居住自由、通信自由、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婚姻自由等。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祖国的安全、统一和领土完整;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团结;劳动、纳税、保卫祖国等。

6.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构和政权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的地位和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和任期;国务院的地位和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地位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地位和职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责等。 7.宪法还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基本政治制度。 8.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居住自由、通信自由、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婚姻自由等。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祖国的安全、统一和领土完整;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团结;劳动、纳税、保卫祖国等。 9.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范围。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 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是国家的象征性领导人,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关等。 10.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举为各级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的权力,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举为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资格。 11.宪法还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地位和职权,以及村民委员 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责等。 12.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基本 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公民行使这些权利的限制和条件。

法考全部法学知识点总结

法考全部法学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原理 1.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普遍规范和规则,是一种为人们生活和活动制定的规范性行为准则。法律是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的。 2. 法律的性质 法律的性质包括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特殊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等。 3. 法律的功能 法律的功能包括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成员的权益、规范公民行为等。 4. 法律的来源 法律的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5.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包括法律适用范围、法律适用的原则、法律解释的方法等。 6. 法律的效力 法律的效力包括法律权利的产生和行使、法律责任的形成和承担、法律义务的履行等。 7. 法律的变更和消灭 法律的变更和消灭包括法律的修改、废止、失效等。 8. 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包括体系的构成要素、层级关系、功能分工等。 9. 法律文书 法律文书包括法律文件、法律文件的形式、内容、效力等。 10.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二、法律体系 1. 法律体系的构成

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2. 法律体系的层级关系 法律体系包括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专法与常规法的关系,集体法与个别法的关系等。 3. 法律体系的功能分工 法律体系包括各类法律文件的功能分工、不同层级法律的协调关系等。 4. 法律体系的发展动向 法律体系的发展动向包括法律体系的演变、法律体系的变革、法律体系的完善等。 三、法律制度 1. 法律体系的领域划分 法律体系的领域划分包括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宪法等。 2. 法律体系的制度构成 法律体系的制度构成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检察等。 3. 法律体系的法律责任 法律体系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4. 法律体系的维权机制 法律体系的维权机制包括法律行使和维护方式、法律救济机构、法律纠纷解决途径等。5. 法律体系的运行机制 法律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法律执行、维护、监督等。 6. 法律体系的法律监督 法律体系的法律监督包括对法律行为的监督、法律责任的实施、法律权益的保护等。7. 法律体系的法律文书 法律体系的法律文书包括法律文件、法律文件的形式、内容、效力等。 8. 法律体系的法律效力 法律体系的法律效力包括法律应用效力、法律强制效力、法律效力等。 9. 法律体系的法律变革

司考刑法必背100条

司考刑法必背100条 一、大纲新增考点 1、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 3、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成立诈骗罪。 4、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为食用或者其他目的而非法购买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5、实施走私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1在海关监管现场被查获的;(2以虚假申报方式走私,申报行为实施完毕的;(3以保税货物或者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为对象走私,在境内销售的,或者申请核销行为实施完毕的。 6、在走私的货物、物品中藏匿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武器、弹药、假币、文物、贵重金属、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第一百五十二条(淫秽物品、第三百四十七条(毒品、第三百五十条(制毒物品规定的货物、物品,构成犯罪的,以实际走私的货物、物品定罪处罚;构成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7、销售少量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的药品,或者销售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情节显着轻微危害2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8、如下四种行为,都应认定为非法经营罪:(1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2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3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4以提供给他人开设赌场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销售具有退币、退分、退钢珠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设施设备或者其专用软件,情节严重的。 二、刑法解释的考点 1、刑法中的解释性规定本身就是刑法文本的组成部分,而立法解释则是对法律文本的解释。所以,不应将刑法中的解释性规定视为立法解释。例如,《刑法》第14条对故意犯罪的规定,就是解释性规定,而这并不是立法解释,务请注意这一点。 2、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以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的解释方法。当然解释,其实是体系解释的需要,是一种目的性推论,而不是演绎性推论。在根据当然解释原理试图得出某种解释结论时,必须使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相对应。

法考常考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法考常考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本资料由法考网课同步课程资料-明德法考考资-mdfkedu点com收集整理。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权利义务性。 3.法的作用可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一方面,法的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 4.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5.法的效力层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6.法律制裁以惩罚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1)民事制裁。(2)行政制裁。(3)刑事制裁。(4)违宪制裁。 7.宪法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8.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母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9.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 11.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1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 1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政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14.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15.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国人大常委会认为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有问题,可以发回,但不能撤销。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回的法律自发回之日起立即失效,一般不具有溯及力。 16.特别行政区具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但是没有防务权和外交权。

法考常考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法考常考的100个法律知识点(注意:以下只是对题目的示例,并非实际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一、民法基础知识 1. 法人的定义和分类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或团体,可以 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2. 民事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民事行为成立包括要素和形式两个方面,同时需具备自愿、合法、真实等特点。 3.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制度 婚姻家庭关系是以婚姻为基础,具备法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地位。 二、刑法基础知识 4. 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概念 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刑事责任是指因犯罪行为而受到 法律追究的责任。 5.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和犯罪成立 犯罪构成包括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犯罪成立需要同时满足这两 个方面的要求。

6. 刑法的量刑准则和量刑原则 刑法有明确的量刑准则和量刑原则,如量刑因素、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等。 三、宪法与行政法基础知识 7. 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其他法律具有支配地位。 8.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权责相对原则等。 9. 行政行为和行政许可 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形式。 四、经济法基础知识 10. 公司法基本原则 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治原则、利益最大化原则、有限责任原则等。 11. 商标法的主要规定 商标法规定了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程序。

12. 劳动法的基本制度 劳动法对雇佣关系的建立、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五、民事诉讼法基础知识 13.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原则、主动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等。 14. 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和权利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他们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 15. 判决和裁定的认定和效力 判决是法院对案件进行终审并做出决定的文书,裁定是对案件中一些具体事项进行决定的文书。 六、法律法规知识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主要刑法法律。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主要规定

摘抄100条法律知识点

摘抄100条法律知识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知识无处不在,它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行为的指导和规范。作为一个公民,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本文中,我将摘录100条法律知识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1. 法律是指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作出规范的制度。 2. 没有法律,社会将陷入无序和混乱。 3. 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法律是公平和公正的基础。 5. 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6. 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法律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修订。 8. 法律的制定需要依靠国家的立法机关。 9. 制定法律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10. 法律的执行需要依靠执法机关。 11. 法律的执行需要公正和公正的判断。 12. 法律的执行需要依法行政,不能滥用职权。 13. 法律的违反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14. 刑法是一门研究对违法行为的规制和刑罚制度的学科。 15. 民法是一门研究民事关系和民事权利义务的专门学科。 16. 行政法是一门研究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的学科。 17.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府组织。 18. 刑事案件需要有法庭的审判。 19. 民事案件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 20. 行政案件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来解决。 21. 刑罚可以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形式。 22.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由于粗心或疏忽造成的违法行为。 23.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有明确的故意和目的进行的违法行为。 24. 法律有时可以进行解释或解除。 25. 法律的解释需要依靠法官或者专家学者。 26. 法律规定的期限是必须遵守的。 27. 法律规定的机关是具有合法权力的。 28. 法律规定的程序是必须遵循的。 29. 法律保护的权益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 30. 受害人有权依法获得补偿。

法考常考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法考常考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一、宪法及法律体系 1. 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2. 宪法的修正和解释 3. 法律的性质和种类 4. 法律的效力和适用 5. 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 二、民法 6. 民法的基本原则 7. 民法的立法目的和特点 8. 自然人的权利和义务 9. 法人的产生和终止 10. 物权的设立和转让 11. 债权的产生和转让 12.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13. 合同效力和履行方式 14. 违约责任和合同解除

15. 侵权责任的主体和标准 三、刑法 16.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17. 刑法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18.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19. 刑法责任的种类和形式 20. 刑法中的减轻和加重情节 21. 犯罪辩护的种类和要素 22. 死刑的适用和执行 2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 24. 刑法的适用时效和追诉时效 25. 刑法修正案的解释和适用 四、行政法 26.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性质 27. 行政法的对象和内容 28. 行政权力的种类和来源 29. 行政行为和行政契约的法律效力

30.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种类 31. 行政裁决和行政强制措施 32. 国家行政组织的设置 33.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性质和适用 34. 行政监督和行政问责制度 35.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 五、经济法 36. 经济法的性质和内容 37. 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 38. 公司法和企业法的基本原则 39. 公司设立和登记的程序 40. 公司资本和股东权益的保护 41. 企业并购和破产的法律规定 42. 单一经济法和部门经济法的适用 43. 合同法在经济法中的应用 44.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 45. 市场竞争和反垄断的法律要求

刑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刑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刑法是规定国家对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 制裁的法律工具。刑法知识点是研究刑法资料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法律规 则和适用方法等基本内容,是刑法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下面是刑法知识点总结。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立法目的和宗旨、刑法适用原则、刑法 责任原则、刑法认罪悔罪原则、刑法处罚原则以及刑法规范修正原则等。其中,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原则是刑法的基本精神,它要求刑法实现对一切人的平等保护和治罪。刑法立法 目的和宗旨在于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刑法适用原则包括适用绝对刑法原则、 适用相对刑法原则和适用最优刑法原则等。刑法责任原则是指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由 行为人个人承担。刑法认罪悔罪原则是指对犯罪行为认罪悔罪的行为人应当给予从宽处理。刑法处罚原则包括法定刑原则、平等原则、合理原则和人文主义原则等。刑法规范修正原 则是指刑法的规范必须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修正。 二、刑法基本概念 刑法包括刑法的对象、刑法的主体、刑法的客体、刑法的内容和刑法的功能等基本概念。 刑法的对象是指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对象。刑法的主体包括立法者、司法机关和刑 法学者等。刑法的客体是指受到犯罪行为影响的人和事物。刑法的内容包括刑法的法律规则、刑法的法律责任和刑法的刑罚等。刑法的功能包括刑法的防止功能、刑法的教育功能 和刑法的惩罚功能等。 三、刑法的法律规则 刑法的法律规则分为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两种。一般规则包括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适 用原则、刑法的刑事责任和刑法的刑罚等。特殊规则包括刑法的非法使用、刑法的非法行 为和刑法的犯罪行为等。 四、刑法的法律责任 刑法的法律责任包括刑法的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民事责任。刑法的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 反刑法产生的犯罪行为所受到的法律责任。刑法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产生的 侵权责任所受到的法律责任。 五、刑法的刑罚 刑法的刑罚包括刑法的主刑和刑法的附加刑。刑法的主刑包括剥夺自由、限制人身自由、 罚金和剥夺政治权利等。刑法的附加刑包括责令公开赔礼道歉、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 或者执照、没收财产和取消资格等。 六、刑法的犯罪形态

所有法律的知识点总结

所有法律的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指国家机关据以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利和义务的一系列规范行为的总称。在法律领域,法律是绝对权威的,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不能违反法律。法律具有普遍性、正当性、强制性、统一性等特点。 二、法律的种类 1.行政法律 行政法律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在行政领域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行政法律是维护国家管理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法律。 2.刑事法律 刑事法律是指国家针对犯罪行为制定的法律。刑事法律用于惩治犯罪分子,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是指国家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协调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交易秩序的法律。 4.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制定其他法律和依法执政的根本依据。 三、法律的适用 1.法律适用原则 法律适用原则是指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不分贵贱、贫富、种族、性别都要平等依法适用。法律适用原则是确保法律公平、公正的基本保障。 2.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特定主体在特定情形下发生效力的过程。 3.法律适用的程序 法律适用的程序是指法律的实施和适用过程。法律适用的程序要坚持依法、公正、公平的原则。 四、违法与制裁

1.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是对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侵害,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违法行为的制裁 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是法律的必然要求。违法行为受到不同强度的法律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五、法治和宪法 1.法治 法治是指国家、社会和公民一切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法治是国家的基本制度,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2.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其他法律的根本来源,是国家政治和法治的基本依据。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六、法律体系 1.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是国家管理的基本法律体系。 2.法律制定程序 法律制定程序是指国家法律规范的形成过程。法律制定程序要坚持合法、民主、公开、公正,并体现多方共识。 七、法律保护 1.人权保护 人权保护是国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种重要制度。 2.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提供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法律援助制度。 3.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名词知识点总结

法律名词知识点总结 1.法律名词的概念 法律名词是指在法律文书、法律文件、法律文献中使用的专门术语或特定的名称。这些名词在法律领域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是法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和法律教育中,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法律名词是非常重要的。 2.常见的法律名词 1)罪行: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或犯罪行为。 2)刑事责任:指因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合同: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4)侵权行为: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侵权责任和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5)证据:指用来证明法律事实的材料或信息。 6)诉讼: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请求。 7)财产权:指对财产享有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 8)违约:指当事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行为。 9)知识产权:指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 10)行政行为:指国家机关和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的具体行为。 3.法律名词的分类 法律名词按照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用途可分为专业名词、普通名词和新名词。 1)专业名词:专业名词是指在特定法律领域中使用的术语,具有专门的含义和用法,通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法律文件和法律文献中使用。 2)普通名词:普通名词是在一般法律文书和法律文件中使用的通用术语,通常具有普遍的含义和用法,适用于各个法律领域。 3)新名词:新名词是指随着法律规定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新的法律术语,可能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用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运用。 4.法律名词的解释和适用 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法律名词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实际法律事务、司法审判和法律咨询。法律名词的解释和适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法律与法治科普知识点总结

法律与法治科普知识点总结 法律与法治科普知识点总结 法律与法治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本文将通过总结法律与法治的科普知识点,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一、法律与法治的概念 1. 法律: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是由国家或其 他有法定权力的机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2. 法治:法治是一种国家管理方式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它通过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适用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稳定。法治的核心是法律权威和法律平等。 二、法律的特点 1. 法律具有普遍性:法律适用于所有的人,不分种族、 性别、地域等差异。 2. 法律具有明确性:法律应该具有明确的规定,使人们 可以理解和遵守。 3. 法律具有稳定性:法律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应 频繁变化,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4. 法律具有公正性:法律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不偏 袒任何一方。 三、法治的原则 1. 法律权威原则:法律应该是社会管理和个人行为约束 的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 法律平等原则:法律对所有人都应该平等适用,不论 社会地位、财富、权力大小。

3. 法律公正原则:法律应该公正对待每个人,确保对违 法行为的公正裁判和制裁。 4. 法律公信力原则: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具备公信力,使人们能够真正信任和遵守法律。 四、法治的实践方式 1. 法治社会的构建: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 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法治思维的培养:提倡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思维方式,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3. 法治文化的传播:通过法治教育、法治宣传等方式, 普及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培养公民遵法守法意识。 4. 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的法制机关,加强法律的 执行和监督,保障法律的实施效果。 五、法律与法治的关系 法律与法治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1. 法律是法治的基础:法治离不开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法律是法治的具体体现。 2. 法治是法律的核心:法治强调社会管理和个人行为的 合法性,法律是法治的重要手段。 3. 法律和法治相互促进:法律创造了法治的条件,而法 治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持。 六、法律与法治的意义 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和法治的存在与发展可以维护社 会秩序的稳定,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 2. 保护公民权益:法律和法治能够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尊严。 3. 促进社会进步:法律和法治为社会提供了公平、公正

100条法律知识点

100条法律知识点 1. 合同的要素 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石,其有效性需要满足一定要素。合同要 素主要包括:协议意思、合法对象、合法形式、真实性和诚实信用原则。 2. 违约责任 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违约责任产生。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违 约责任主要有两种形式:返还利益和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要承担由违 约行为所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 3. 担保方式 担保是保证债务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担保形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保证担保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中担保人承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履行相应的债务。 4. 执行程序 当债权人通过法院判决取得胜诉后,需要通过执行程序来执行判决。执行程序一般包括执行申请、财产查控、拍卖和强制执行等环节。 5.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在法律保护下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包括专利、商标和著 作权等。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鼓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

6. 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主要根据驾驶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造成事故的一方需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7. 房产购买注意事项 购房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购房者需注意合同的签订、产权证的审核、贷款条款和装修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8.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婚姻的订立、财产分割和家庭暴力等都涉及到法律保护。 9. 消费者权益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权益保护,如质量保证、退换货以及不当价格行为的查处等。 10. 合理用人 用人单位在招聘和雇佣员工时,需遵守平等就业原则、工资支付和保险福利等法律规定,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11.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权益保障制度,规定了工作时间、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