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评教案

参评教案

参评教案
参评教案

小学英语优秀教案设计

庄河市吴炉镇中心小学崔晓红

执教课题:

小学新标准英语三起第八册Module 8 Unit 1 Helen Keller

教学背景: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浓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得当,综合运用的能力较强;但仍有少数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学英语仍旧吃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充满耐心,精心备课,在教学中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人物(Helen Keller)介绍为主要内容,目的是通过教材提供的故事情境,用could, couldn’t来谈论过去能够做的或者不能做的事。同时本课素材也对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的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习语言的目的看,小学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或者在图片的帮助下正确的运用需要的语句;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与话题有关的简单小故事并做出反应,表达与这些话题有关的简单信息。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和大量练习,采用TPR、情境交际、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本课是人物传记题材,教学内容故事性较强的特点,我采用课文整体教学法,先形象直观地呈现故事情节,让学生表层理解课文。再通过回答问题、记忆重要信息词的方式,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分段复述、整体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资源:

PPT 课件录音机单词卡片学生照片

教学过程:

Step I Warming up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偶像以及偶像最能吸引你的能力是什么,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用can和can’t来进行交流。

T: I think you’ve got your favorite idols. Who’s your idol? Why do you like them? What can they do?

S1: I like Liu Xiang. He can run fast.

S2: My favourite star is Han Geng. He can sing and dance well. ······

T:They are excellent. But look at the pictures, I’m proud of them.

出示盲人歌手杨光及聋哑舞蹈家邰丽华的图片,让学生用相关语句描述他们,从而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艰难。

T: Do you know about them? Can you describe them?

E.g.

This is Yang Guang. He is blind. He can’t see, but he can sing well.

This is Tai Lihua. She is deaf. She can’t hear, but she can dance well. Step II Presentation

T: Then what kind of feeling did you have when you see them? Sometimes we only couldn’t see and hear just now for a while, and felt hard to do things, can you imagine a lady who couldn’t see, couldn’t hear and even couldn’t talk for almost the whole life? Can you imagine how terrible life she had? Do you want to know who she was?

进而引入Helen Keller 图片,简介Helen Keller.

T:This is Helen Keller. Helen Keller is a greatest writer in America. When she was less than two years old, she got a fever. The fever went just as suddenly. But she became blind and deaf. With her teacher Anne Sullivan’s help, she learned to write and read. She wrote many famous books, such as “Three days to see”, “The story of my life.”She spoke about the need see blind and deaf people as normal people. She raised money and started her own organization known as the Helen Keller Foundation. She was awarde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which is the highest honor a civilian can receive in the USA.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Module 8 Unit 1, 走进海伦。板书课题。

Step III Teaching the Text

1、播放课件,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单词。

T: At firs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Please underline some difficult words for you.

卡片出示单词,教学单词。多种形式练读。

Born, as, child (children), later, letter, herself, all over, world, model.

本课的单词学生大多数都已见过了,但是由于单词形式的变化,往往使学生忽略,感觉比较陌生,所以教师要结合发音、拼写进行讲述。如:born (出生),一般与过去时连接使用。I was born······He was born ······

World (世界) 讲述时可以介绍词组all over the world

学生最容易记混的单词是letter(信) 和later (后来),它们的发音极其相似,但差别在字母“a”和“e”的发音上。l a ter 和l e tter 中的字母“a”和“e”用红色标上,分别发/ei/和/e/.

2、听第二遍录音跟读。

T: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Pay attention to the past tense.

生说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is—was become---became can---could (can’t—couldn’t) has---had draw---drew learn---learned(learnt) write---wrote go—went live---lived

用could 或couldn’t 填空,完成练习册第四题。T: Now please read the

text in groups, then look at the questions and find the answers.

When was Helen Keller born?

Where was Helen Keller born?

As a small child, what happened to her?

How did Helen’s teacher teach her?

Later, what did she learn to do?

Could she write?

Where did she go?

Why is Helen Keller famous?

3、同桌间进行问答练习。

Step IV Practice

T: Let’s do some exercises.

1、完成练习册U1第二三题。

2、用could 或couldn’t 填空,完成练习册第四题。板书。

T: In the text, we know about Helen Keller. She couldn’t see and couldn’t hear. But she was clever. Later, she could speak, she could read, she could write······So she is a model.

3、要求学生展示儿时照片,说说自己小时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

么。(师先举例引导)

T:Now let’s look at the photos, talk about what you could do or couldn’t do.

课件展示,师引路。

T:This is my son. He’s eight this year.

In these pictures, he was ten month.

In this picture, he could stand, he couldn’t walk.

In this picture, he could drive a toy car, he couldn’t ride a bike.

In these pictures, he was six years old.

In this picture, he could draw, he couldn’t swim.

In this picture, he could read, he couldn’t fly a kite.

T: Please take out your photos, make some sentences with “could”or “couldn’t”. Work in groups.

让学生小组内谈论自己或他人的成长经历,最后找几生汇报展示。

4、复述课文。

T: Now show me your memory. Don’t look at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past tenses, (利用黑板上的动词过去式)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Helen Keller.

Was--- Helen Keller was born in······

Couldn’t—She couldn’t see and hear······

Step V Summary

结合课件及板书进行总结。

T:Today we’ve learnt a lot······

At last, I hope you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Helen.

最后我们用Helen Keller 的一句名言来共勉:(课件展示)Character cannot be developed in ease and quiet. Only through

experience of trial and suffering can the soul be strengthen, vision cleared, ambition inspired and success achieved. (性格不可能在安逸和平静中得以发展,只有通过艰难和困苦的磨练才能使内心坚定,

开阔,雄心振奋,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Step VI Homework 将 Helen Keller 的故事讲给父母或朋友听。

附:板书设计

Module 8 Unit 1 Helen Keller

see

She couldn ’t

hear

speak She could read

write

go

··· 教学反思:

本课开篇先通过谈论自己的偶像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He (She)can …/ He (She)can ’t …句型进行描述他们的偶像会做什么,消除了学生的拘束感,也很快拉近了师生彼此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正常人所以会做很多事情,之后出示残疾人的照片,

使其成为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先从心灵上受到了第一次的震撼,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学习新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海伦·凯勒虽然是个又聋、又盲、又哑,但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坚持学习、坚持写作、乐于助人……学生被她的这种精神深深的打动了,心灵上又一次受到了震撼;Practice(巩固与练习环节)小组学习共同寻找答案,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进一步体现出来,班级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合作的好习惯。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用目标语句进行问答时,感觉问题设置有点杂,回答时不够灵活,有些单一化。Production(提升拓展环节),我认为这是我本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利用照片来谈论,学生间相互交流,激活了学生运用新知识展示自我的活动热情。在活动环节复述课文时发现学生已经会模仿这篇课文,而且能够比较熟练的脱离课文说出7张图片,例如:Helen Keller was born in 1880 in America .She couldn’t see and hear . 但有的学生将couldn’t说成can’t应加以巩固,但这篇是在上课时马上复述故事,学生说成这样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经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其实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学习他们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告诉他们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三塘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熟悉教学业务,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评审组成员 组长: 周明江 副组长:李杰 成员:余朝军王顶乾王松张炳灯韦毅孔萍二、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1、教案内容包括课题、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五、三课堂教学法步骤)、课后总结(体会、得失分析、改进)。 2、教案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在相应的知识点渗透法制教育。 5、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6、教案中既能体现我校的办学思想,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我校“五.三”课堂教法落到实处。 7、能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8、作业适宜,并提出质和量的要求。 9、教学反思具体。(思得、思失、思改)

三、参评范围及教案要求 1、学校全体教师 2、评分标准见评分表(附表)。 四、评选办法及要求: 1、在11月20日(星期三)下午放学前,每个老师教案交到各学科组,不交的记教师缺3节教案。 2、各学科组长在11月21日上午,把本组教师的教案作好登记并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11月21日放学后组织评选。 五、奖励办法: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学校向获奖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对写得不好的教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公示。 附:三塘中学优秀教案评分表 三塘中学优秀教案评分表 教师任教学科 序号评比标准分值得分 教案格式规范,书写认真,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1 15分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2 10分确,切合学生实际。 教案更新及时,特别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3 15分更新,上过课的教案应有课后反思,反思到位,认真。 教案要新颖,特别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要体现4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体10分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 为了全面推进课程实施,提升教学效能,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大面积提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优秀教案是高效上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继续深化常规管理“学、查、纠”活动,坚持规范与创新策略,推进科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高青年教师、薄弱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特色教师、特色课堂、特色学科、特色学校创建,以及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坚持求真务实思想和效能化原则,以课程方案为指导,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准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育人效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秀教案评选为抓手,拉动学校常规教学研究环节的深化、细化、精致化。通过有效推广学习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坚持源于课堂实践,优中选优,持续完善的原则,确保征集教案精益求精、实用好用。 三、评选范围 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学科。 四、基本要求 (一)目标要求 1. 体现课堂教学全面育人功能。

教案能够引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跟进目标,以学定教、优化导学,以学评教、全面育人;能够引领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思维能力。 2.体现教师精心备课、上课和作业教学水平。 教师备课,做到“七备”:依据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及备课程资源,精心编制教学详案。着力优化七项教学设计:导学流程、教师精讲、教学问题(活动)、巩固训练、拓展性资源、教学条件、评价检测等。 (二)内容要求 1.体例要素:课题、课时、课型、执教者、模式、教具、目标、过程、板书、反思、课件等。 2.重点内容 ①精细导向。即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具体性,呈现为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探究点、训练点、考试点、易错点、易混点和拓展点等。 ②精彩导讲。即教师精讲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激励性,着力做好导入语、组织语、设问语、讲解语、总结语、整合语、提炼语、故事语、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作业教学语等。

优秀教案评选

【教学课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教案背景】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的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大大吸引了周边各少数民族,而唐朝又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发展。本节课就讲述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流的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方法】 初一下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实行精讲点拨、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课知识,并当堂进行巩固练习,在教案中通过问题设计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https://www.doczj.com/doc/751249605.html,/zhouyanmei1/album/item/c363c3df3eb99c715882dde1.html#IMG =5df35b26595ae876c99559e0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模板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模板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树立教学典范,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全院教师教学交流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学院教学总体计划,我院将于本学期4月中下旬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一、参评范围及教案要求 1.参评范围:全院所有专兼职教师。 2.参评教案要求:参评的教案须按本学期学院新发的教案模板及编写说明编写,并附有新版教学进度计划表;参评教案包含纸介教案和电子教案;参评教案应涵盖本学期所讲授过的授课内容。 3.评分标准见评分表(附表)。 二、评比程序及时间安排 教案评比按教学团队及教研组初选、专家评选两个阶段进行。 1.教学团队及教研组初选:各教学团队及教研组长组织完成本部门的教师教案的初选,各部门按照教研组人数的50%推选,可以在此基础上多推选教案。各教研组至少推荐如下数量:国际贸易团队共14本(报关组2本;报检单证组3本;货代组4本;应用英语组5本;);动漫软件外包团队共8本(日语组2本;计算机专业组4本;基础组2本);船舶机电团队3本;素质养成中心4本;邮轮乘务3本;宝玉石组2本;基础教研室3本;体育组1本,总计33本。由教研组长完成初评后的收集工作。 参评教师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 纸介教案1份; (2) 教学进度计划表1份; (3) 电子教案1份。 收交截止时间为2012年04月13日。 上交地点:考试中心—张淑萍 2.专家评选:2012年04月17-18日,教务处组织评审组对参评教案进行评比。评审地点:会议室

三、奖励办法 1.评比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获奖者由学院颁发证书和奖品。 2.教务处通报表扬,向全院教师推荐、观摩。 四、组织 教务处负责制订教案评分标准,评审组根据评价标准对授课教师的教案进行评比。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优秀教案评分表 教务处 2012.04.05

优秀教案评比说明及参赛要求

优秀教案评分参考说明及参赛要求 参评教案要装订整齐、保存完好、无破损、缺页、卷角、污染等现象。评分表各环节权重可参考下述说明,由评委酌情评分。 一、教学目标 教案中所反映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必须正确无误,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学情的把握都恰到好处。知识点的展示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规律相符。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能恰当合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活动空间,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教案的教学容量适当,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要恰如其分。课堂教学有效度高,同时有利于向课外拓展、延伸。 四、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教案更新及时,特别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更新,以体现学科发展的方向,体现因材施教。 五、学法指导

教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体现创新意识,教案能体现能力培养,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六、板书设计与书写 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及讲稿书写(打印)整齐,图表规范。教案格式规范,各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文本表达力强,教案的表述清楚,详略得当。 七:参赛要求 1、凡学院专任教师均可参加,不分组别,由各个系组织初赛进行选拔,按要求推荐参加学院组织的决赛。 2、参加教案比赛决赛的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90分钟)完成2个学时的教案,要求当场进行教案书写(手写),教案内容为本学期教师本人所授课程,同时提供教学进度计划(打印稿)。 3、教案比赛由竞赛领导小组负责从教师本学期所授课程进度计划中抽取一次课程进行比赛。 4、教案纸由教务处统一准备,当场发放。其它用具由参赛教师本人自备。 自己带着教学进度,我们给你指定一次课写教案,允许带教材和上课的教案 比赛时间与地点:6月11日晚上7:30在南院图书馆二层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草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教学设计评比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三、参赛对象:学校部分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8年6月 五、参赛教学设计要求 (一)合格教学设计要求: 1、书写教学设计要标注课时数; 2、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学设计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对获奖教师进行奖励,并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教研室 2018年5月

北医附中张伟参评教案

课题名称:初一年级田径快速跑(水平四) 授课教师:张伟(中教一级) 授课年级:初一3.4班 联系方式: 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 2009.5

北医附中初一年级田径快速跑教学设计(水平四) 案例撰写张伟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 评析宋跃生北京二十中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在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良好发挥。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学生各种需要、兴趣发展、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形成学生自我发展的个性和终身体育意识。 本课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趣,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体会和改进技术动作,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倡导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九年级体育教材“田径快速跑” (三)单元课次 “田径快速跑”共6次课;本课为第3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快速跑姿势,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同时掌握快速跑能力的练习也可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 本课内容技术动作比较单一,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对快速跑和发展速度的练习失去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创新,能够利用充沛的教学资源,采用新颖的练习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是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而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通过学生来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对学生分析: (1)学生基本特征分析 任教的初一年级同学多数处于13-14岁,学生精力比较充沛,处在身体快速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熟悉教学业务,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1、教案内容 教案内容包括:课题、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次备课、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旧课的复习、导言、教授新课、板书设计、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课后总结(体会、得失分析、改进)。 2、教案保持完好整洁、无破损、缺页等,书写整齐、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5、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6、能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检查评比范围 学校全体教师

三、评选比例 按教师比例的20%进行奖励。 四、质量评价(考核)标准 教案的检查应是每学期教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月应由备课组长检查后上交教务处定期检查一次,并按评价标准做出客观评价。 评价标准:教案编写认真规范,每个教案达到教案编写要求,有特色,学期教案完整,在本组教师中有示范作用。 五、评选办法 1、学科备课组推荐优秀教案,6月20日全体教师上交教案,备 课组长将推荐两本教案交教务处。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务主任检查,教学校长审核;。 3、学校考核小组进行审定,确定最终入选教案。 六、奖励办法 1、学校向获奖教师颁发奖励和荣誉证书; 2、举办展览,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 展览时间:6月22日下午3点 地点:教务处办公室

我的教案参评

教学课题:M5U3 Grammar and usage Verb-ed form and verb-ed phrases 教学背景:本单元学生将掌握过去分词和过去分词短语在句中形式意义,几种语法功能和四个考点例析。对于它们在句中的不同功能学生要能区分掌握。本课时将利用本校特色教学—分层次问题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和迁移应用的教学模式中顺利完成本科室的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高二第一学期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分词的用法,而本单元作为分词板块的最后一个单元,采用比较直接的方法从现在分词的用法回顾导入课题,首先是考虑到知识的延续性,同时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在进一步学习动词的过去分词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对比作用。再者,考虑到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分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本单元语法第一板块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回顾、对比、总结然后操练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并能运用过去分词在句中所充当的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等成分。 教学方法和策略:全班被分成六个小组,以讨论的形式,合作探究参与教学活动,并由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和环节结合PPT进行精讲点拨。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1. Enable the S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verb-ed form and verb-ed phrases 2. Enable the S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 and usage of verb-ing and verb-ed as adjectives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1.The consolidations of each part which should be finished by the Ss independently. 2.The related exercises should be finished fluently. Teaching procedures:(学习过程) StepⅠLead-in(分层次问题学习A类问题) This section needs 7 minutes. Ask the Ss to watch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do conclusion to fill in the blanks through discussion .Then, one group gives the answers. At last,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and gives relative explanation. ①Mum threw away that broken cup. ②The boy named Tom will come here tomorrow. ③Edison became interested in science when he was very young. ④When I returned home, I found my wallet gone. ⑤When completed, the museum will be open to the public. ⑥Excited by the new discovery, we decided to go out and celebrate. ⑦Given more time, we could do it much better. ⑧The boy sat at the table buried in his homework. 【总结】(1)以上①②③④句中划线的过去分词在句中担当什么成分? 句中做定语,句中做表语,句中做宾语补足语。(2) 单个V-ed词作定语时,一般置于被修饰名词之_____,分词短语做定语时,则一般置于被修饰名词置于名词之_____。 (3)以上⑤-⑧句中的过去分词分别充当什么状语? 分别为:⑤,⑥,⑦,⑧ 【设计意图】作为对本课时的导入,利用八个包含过去分词四个语法功能的句子,使学生在自学质疑中试着自主地总结出它的语法功能。能够使学生在思考中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时语法学习。学生要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作必要纠正点拨。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2015年门源县机关第二幼儿园 优质教案评比方案 根据州教育学会、州教研室《关于举办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案设计评选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各教师备课质量,推进游戏贯穿于每日活动,保证保育教育更高效的开展。我园定于2015年3月30日开展幼儿园优质教案评比活动,特订定本方案。 一、上交教案时间:各教师在检查评比之前务必交到我园教务处。 三、优秀教案评比要求: 1、评比细则: (1)教案完整、无缺页、补页; (2)教案书写工整、格式正确、设计有创新; (3)教案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学步骤合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具体时间分配合理;(5)教案有多媒体课件及直观教具、挂图和幼儿游戏活动设计;(6)课时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课时安排合理; (7)板书设计新颖、(体育课的场地安排)合理; (8)结合本课教学实际所写的教学反思; 2、评比流程

(1)各评委教师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评比的标准的仔细审阅教案。 (2)个人对认定出优秀教案定性后打出分值;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出平均分得出优秀教案等级名次。 (3)获奖的优秀教案,有本园统一发放园级荣誉证书,并将所有参赛教案上报县教研室参加全州优秀教案大赛。 四、评委组(书面教案): 组长:李玉琴(园长) 成员:马云玲、聂生秀、杨红梅、马占慧 五、评比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六、名额分配: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8名。八、评比时间: 评比时间:2015年3月30日下午。 二〇一五年三月三十日

参评优秀教案顾玉萍文档

发展变化和顺境逆境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高教版《哲学与人生》是中职学生的德育必修课,体现了哲学知识和人生智慧的高度结合。本课第二单元第五课,从哲学观点上看是辩证法中发展的基本观点,从人生观上看指向的是学生的人生发展问题。它与第四课、第六课共同体现“用辩证法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内容。要求掌握发展的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的顺境逆境。 二、学情分析 1、从理论上,学生在前四课基础上具备了一定分析思考能力。为 学好本课奠定了基础; 2、他们毕竟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很多同学进入职校是被迫 的,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产生了自卑心理,并且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躲避不是办法,他们也渴望在学校重新树立一种自信,找到自己发展的动力,所以学习这节课的动机还是强烈的。 3、现在孩子们的家境都不错,父母呵护备至,男女生都有些娇气, 但又不可能真正把他们换一个环境,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在顺境教育。也有个别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不要抱怨。 4、该班级是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愿意参加自主 学习活动,表达能力不错,曾经有学生就在我的课堂上发言时被巡视的老师发现,推荐去发表国旗下讲话。 三、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 1、认知目标:能够用具体的情境说明发展、顺境、逆境的含义;能用类比的方式阐述顺境、逆境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体验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保持积极进 取的精神状态,感悟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运用目标: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也体现了德育课程的特点。侧重学生的感悟体验,以及对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设计意图 重点:1、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第一个重点确立,一方面是因为顺境、逆境是本课的两个基础概念,古往今来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很多,也容易进行小组活动和拓展延伸。也符合情感目标。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它运用到生活中。 第二个重点是本课的落脚点,掌握此问题更有助于学生自觉运用哲学指导行动。 难点:1、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辩证关系) 难点依据:依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情分析确立,孩子顺境时易娇气,逆境时易抱怨心态,往往不能正确认识顺境、逆境联系转化的关系。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尤其是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逆境和挫折,在教学上有比较大的难度。 五、教法、学法分析及设计意图 1、确立依据:《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教育目标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认识过程的理论,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求.在教学互动策略指导下,使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教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3、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案例法利用学生身边案例,相关度高的案例,让学生引起共鸣;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草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2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12年3月

最新优秀教案展评活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切实增强王家洼九年制学校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打造高效课堂,王家洼九年制学校现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王家洼九年制学校全体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组长:雷红波 副组长:刘亚武活动主持:刘晓艳 成员:王连各闵俊乾刘锋利薛智民刘锋刚 统分:康文岗段旭旺 三、参赛对象 王家洼九年制中学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3日中午12:30 五、评分要求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标准 五、奖励办法 对优秀教案排名前五的进行一定的奖励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标准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2017年9月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统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议程

第一项:李军杰主任宣布评分标准及比赛顺序 第二项:刘亚武副校长宣布获奖名单 第三项:颁奖 第四项:雷红波校长总结 2017年10月23日优秀团员推荐理由 该生自入校入团以来,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从各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思想、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思想上,该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xxxx”,为人诚实,作风正派,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上,该生刻苦努力,并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上课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开动脑筋,把握每课的重难点,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工作上,

体育参评教案

参评教案设计说明和思路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集中表现,备好课又是教师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因为备好课,它不仅可以使教师上好课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益于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骑着保障作用。所以我对参评教案进行了精心设计。现在此作出教案设计说明和思路解析:本次参评教案我采用的教案格式是表格式,其优点是各部分区分清楚,一目了然。教案内容主要有:课的内容、课的任务、课的部分、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及要求、教育内容、场地器材、运动曲线预计、练习密度预计、课后小结。 一、在设计课的内容方面:我首先考虑的是新授教材与复习教材相搭配的原则;其次,根据学校具备的场地、器材、设施等作考虑;然后考虑教材编排的纵横关系,即让学生达到全面锻炼之目的;所以最后根据以上考虑选择了把前滚翻教学作为新授内容,重点内容,从锻炼身体部位看,它可使学生全身各部位得到锻炼,把游戏“连续作战”作为复习教材是因为:(一),它与前滚翻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起到复习巩固之目的;(二),通过激烈的游戏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素质练习,提高练习强度,以达到本次课预计练习密度;(三),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并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因此,我最终把课的内容选定为:(1)前滚翻(新授),(2)游戏(复习)。

二、在进行课的任务设计时:我从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全面、准确、具体、扼要、简明而切合实际的任务。一堂课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着提出的任务进行,所以课的任务是核心。 三、在课的部分设计方面:我根据学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即:上升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将本次课分为了: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 (一)在准备部分中的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及要求、教育内容的设计中,主要对学生进行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准备部分时间应约占总时间的15-20%即:8分钟。在8分钟时间里我进行的教学内容依次为:1、组织教学,通过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要求,检查服装等使学生明确课的任务,有组织、有准备的开始一节课;2、队列练习,通过严格规范的队列练习来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及良好的组织纪律性;3、通过慢跑来逐步增加运动量(由小到大),呼口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我采用一般准备活动形式,按照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的原则选定了六个内容,采用四八呼,在口令中边喊边纠正。该部分的运动强度是:小→中小→中,遵循了强度由小到大的原则,组织教法都是全班集体进行。 (二)在稳定阶段安排基本部分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使新授教材易于学生接受。基本部分时间约占课的总时间的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华阳幼儿园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儿童发展与指南》,提高我园教师适应新课改,驾驭教材的能力,并能从教师队伍中挖掘出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教学能手。11月22日中午我园在会议室召开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活动期间,大家畅所欲言,浅谈了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深刻体会,园领导在会上对本次活动从突出的特色到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希望进行了总结。 本次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优点和值得肯定之处 (一)内容难易适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不管是主题教学还是游戏活动,教师的内容选择都体现巧妙精彩之特点,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有心的教育。许多活动都是于无意中取有意,产生灵感火花,顺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正确合理且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发展。 (二)策略灵活得当,拓展幼儿知识层次 从案例来看,活动组织有序,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的设置科学合理,手段和方法得当,有一定的创意和创新性,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合理引导幼儿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率高,体现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三)效果显着有效,巧妙运用各种资源

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意识,深挖教育素材,恰当运用发挥各种生成性资源和本土特色,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从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提升,体现较强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效果非常到位。 (四)教师深俱潜力,素质提升基础厚实 从本次评选活动看出,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值得肯定。教师队伍有活力,思维活跃不拘束,对于一些创新的做法勇于尝试实践,为我们教师全面提升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一)内容设计不当,难以真正实现 在评比过程中,有些案例没有经过实践实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描述说明,缺乏幼儿参与情况和相应的反馈信息,案例不能得到有效的检验和修正,教师既不能实施,幼儿也不能接受,堪称无效案例。还有的案例设计与实际状况完全不符,活动准备和目标设置都过高过大,根本无法实现,教师应当从根本上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二)活动方式有限,以师幼对话为主 活动仍以师幼对话引导为主,交流有余,实践不足,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师幼互动不仅是对话交流,更应是活动互动,这样教师与幼儿才能获得成长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三)活动反思浮浅,仅限于表面描述 在活动反思环节,活动反思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浮浅不深入,轻描淡写,缺乏深层次思考研究,也就无从发挥活动反思的功能。活动反思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总结活动经验,理性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优点,及其原因;二是反

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了总结我校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与提高,展示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结合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需要,学校决定举办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 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芳敏 副组长:梁桂江剑波 组员:梁炜李华慧刘佑东 职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开展。 ㈡活动办公室 主任:梁桂 副主任:江剑波 成员: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任婧韦碧云 各教研室主任 职责: 1.布置、落实具体任务,收集案例。(梁桂、任婧) 2.各教研室主任负责督促本教研室教师上交案例。(教研室主任) 3.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名单以及入选案例汇编的篇目。(江剑波、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 4.案例汇编整理印刷。(梁桂、韦碧云) 二、教学案例撰写要求 1.担任过授课任务的教师(具体名单见附件1)每人至少撰写1篇教学案例参加评选,最多2 篇。欢迎校外兼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参加本次评选活动。 2.教学案例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包括背景(问题的提出)、课堂实录、心得体会(评析)三个部分,每篇字数不能少于2000 字,以2000-3000 字为宜。(参考范文见附件2) 3.教学案例要立意新颖,内容详实,材料可靠。抄袭或虚构的,取消参评资格。 4.请按以下格式要求排版:

页面设置:纸张A4,上下2.50厘米,左右2.60厘米; 字体:宋体; 字号:标题三号加粗,正文一级、二级标题四号加粗,其他四号不加粗;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0行; 表格:表格内文字用五号,表格尺寸100%。 5.教学案例以电子稿的形式于2014年12月1日前交到教务科任婧处。 三、评委 主任:李芳敏 副主任:江剑波 成员:梁桂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 四、奖励 按照参评案例篇数的一定比例设奖,一等奖占10%,奖金300元/篇;二等奖占15%,奖金200元/篇;三等奖占20%,奖金100元/篇;优秀奖占25%,奖金50元。获奖的教学案例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 序号完成时间工作内容负责人 1 2014.10.17 制定活动方案李芳敏梁桂 2 2014.10.21 开动员会,落实任务李芳敏梁桂 3 2014.12.5 收集教师上交的案例梁桂任婧 4 2014.12.1 5 完成评审江剑波李华慧 5 2015.1.10 案例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梁桂韦碧云 六、预计经费支出 预计总经费支出元,其中奖金元(以参评案例94篇计),评审费元(评委津贴每人元)。 七、未尽事宜由教务科负责解释。 2014年10月14日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方案电子教案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测试标准及高考考纲,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马登荣 副组长:兰晓宝 成员:赵伟伟、李强、李玲、马丽娜、李玉庆 2、工作小组: 各班班主任及数学老师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法与教具、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书写规范,教案装订整齐。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项目序号指标满分得分 教学目标设计1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5 2 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详略得当,知识点安排有系统性10 教学模式设计3 教材分析透彻,能根据每一章节特点设计教学模式10

4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学过程完整严密,各教学环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10 5 教学方法设计巧妙,新颖独特,注重启发性和研究性,师生互动性强10 6 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富有层次的问题、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10 7 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运用,能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教具、实验、多媒体等适当的教学手段辅导教学5 8 有板书安排,有上课提问的设置,有与学生互动设计,有辅导、答疑的问题与难点5 创新 特点9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0 10 根据个人差异,写出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教案5 11 有教后记5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

新华阳幼儿园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儿童发展与指南》,提高我园教师适应新课改,驾驭教材的能力,并能从教师队伍中挖掘出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教学能手。11月22日中午我园在会议室召开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活动期间,大家畅所欲言,浅谈了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深刻体会,园领导在会上对本次活动从突出的特色到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希望进行了总结。 本次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优点和值得肯定之处 (一)内容难易适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不管是主题教学还是游戏活动,教师的内容选择都体现巧妙精彩之特点,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有心的教育。许多活动都是于无意中取有意,产生灵感火花,顺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正确合理且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发展。 (二)策略灵活得当,拓展幼儿知识层次 从案例来看,活动组织有序,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的设置科学合理,手段和方法得当,有一定的创意和创新性,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合理引导幼儿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率高,体现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三)效果显著有效,巧妙运用各种资源

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意识,深挖教育素材,恰当运用发挥各种生成性资源和本土特色,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从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提升,体现较强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效果非常到位。(四)教师深俱潜力,素质提升基础厚实 从本次评选活动看出,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值得肯定。教师队伍有活力,思维活跃不拘束,对于一些创新的做法勇于尝试实践,为我们教师全面提升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一)内容设计不当,难以真正实现 在评比过程中,有些案例没有经过实践实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描述说明,缺乏幼儿参与情况和相应的反馈信息,案例不能得到有效的检验和修正,教师既不能实施,幼儿也不能接受,堪称无效案例。还有的案例设计与实际状况完全不符,活动准备和目标设置都过高过大,根本无法实现,教师应当从根本上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二)活动方式有限,以师幼对话为主 活动仍以师幼对话引导为主,交流有余,实践不足,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师幼互动不仅是对话交流,更应是活动互动,这样教师与幼儿才能获得成长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三)活动反思浮浅,仅限于表面描述 在活动反思环节,活动反思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浮浅不深入,轻描淡写,缺乏深层次思考研究,也就无从发挥活动反思的功能。活动反思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总结活动经验,理性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参评教学设计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参评教学设计题目:《北京》 工作单位:万江小享小学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日期: 邮政编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0.《北京》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在和谐互动的情境中,理解文本,领悟情感。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和本课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现在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1.编字谜。 进到门里才活动。(阔)夏天藏在工厂里。(厦)人来以后变新字。(似) 2.做“采摘丰收果实”的游戏,巩固生字。 3.欢迎屏幕:“北京欢迎你”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和背景音乐。 为什么国际奥委会多数成员会把选票投给了北京?为什么建国后北京成为我国的首都?就让我们在福娃的带领下去了解北京,感受北京……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本课的生字,也是对上节课教

学效果的检查,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实际,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吉祥物引出奥运会,借奥运会在北京召开这一事实激发同学们对北京的探究热情。】 4.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走进文本 1.播放动画朗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同桌交流。(随机板书:美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动画朗读和自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欲望,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过渡:北京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她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今天,五个可爱的福娃想带同学们上北京去玩一玩,大家喜欢吗?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游天安门 出示动画福娃(贝贝):同学们,请看,我们已经来到哪里?(板书:天安门) 1.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领会天安门的美。 2.出示第二段文字,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标出方位词,用“—”标出景物。找到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个方位有什么景物,并摆一摆它们的位置。 3.结合句子,理解“中央、庄严、宽阔、矗立”等词语。 (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庄严”这个词时,创设以下情景:你见过哪些庄严的场面?如每个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奥运会或亚运会上奏起国歌,升起国旗的时候都很庄严……其它词语通过看图来理解。) 随机介绍: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15年,称为“承天门”。它是整个紫禁城的大门。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将承天门改为天安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天安门失去了往昔的威严,东西长安街被打通,这座皇家禁地,从此成为人民群众举行集会和游行的场所,1949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从此,天安门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开始建造的,到1958年4月完工,总高37.94米,由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革命烈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我们能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