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观察实验报告

普通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观察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12级生物技术2班

实验日期:2014 年3 月5日到25日室温:20.12℃(平均温度)

大气压:82.75 KPa(平均气压)

实验一:普通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观察

一、目的:

1、观察并熟记果蝇的形态结构;

2、掌握果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3、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

4、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

5、观察并熟记果蝇的生活史。

二、原理:

(一)生物学特性:

1.1果蝇的形态特征:

黑腹果蝇属于果蝇科(Drosophilidae),双翅目昆虫。成虫具有一对发达、膜质的前翅,后翅特化为一对平衡棒。生活史短,繁殖快,易饲养,个体小体型较小,身长3~4mm,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图一、普通野生型果蝇的形态图

1.2、果蝇的生活史:

本次实验采用野生型的红眼黑腹果蝇果蝇广泛存在于温带及热带气候区,而且由于其主食为腐烂的水果,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其踪迹。出啦南北极外,目前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果蝇物种被发现。大

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在不供给食物的情况下,果蝇可存活50小时左右,在不供给水得情况下果蝇无法活过一天。蛹期果蝇在其正常5天生活周期下可取食其体重3~5倍的食物,雌果蝇在产卵期每日可取用与体重等重的食物。果蝇成虫的食物内需有糖类。而蛹期则可以只依赖酵母即可生育。

1.2.1、果蝇的生活史

图二、果蝇的生活周期图

1.卵 2.一龄幼虫 3.二龄幼虫 4.三龄幼虫 5.蛹

6.成虫(雄) 7.成虫(雌)

图三、果蝇生活史中各时期的典型图

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连续的发育阶段(图1-1)。

1.2.1.1、卵: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5mm,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柔软的食物上,不至于深陷到食物中去。

1.2.1.2、幼虫: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到第三龄期,体长可达4~5mm。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一端稍尖为头部,并且有一黑点即口器;稍后有一对半透明的唾腺,每条唾腺前有一条唾腺管向前延伸,然后会合成一条导管通向消化道。神经节位于消化道前端的上方。

1.2.1.3、蛹:幼虫生活七天左右即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中爬出附在瓶壁上,渐次形成一个棱形的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这就显示即将羽化了。

1.2.1.4、成虫:刚羽化出的果蝇,身体狭长,翅还没有展开,身体较白嫩,此时野生型体色与黑檀体体色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大区别。不久,蝇体变为粗短椭圆形,双翅展开,体色加深,如野生型果蝇的体色成为灰褐色,突变型黑檀体果蝇的体色成为乌黑色。

果蝇生活周期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30℃以上时果蝇则将不育且濒临死亡,低温则使它的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活力也降低。培养果蝇的最适温度是20~25℃。

1.3、果蝇的雌雄鉴别:

表一:成虫雌雄的鉴别表

雌果蝇雄果蝇

体形较大体形较小

腹部椭圆形,末端稍尖腹部末端钝圆

腹部背面有明显的五条黑色条纹腹部背面有三条黑色花纹,前两条

细,后一条宽且延续至腹面

四个腹片

腹部腹面有明显的6个腹片(刚毛围

成一圈)

无性梳第一对跗节基部的一节有性梳

外生殖器外观比较简单外生殖器外观较复杂,刚羽化的幼蝇

用低倍镜可明显观察到生殖弧、肛口

板及阴茎

图四、果蝇的性别鉴别图:

图五、雄果蝇的左前足他图:

左:雄性果蝇的左前足

中:跗节基部的性梳

右:雌果蝇无性梳

C、基节 TR、转节F、腿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