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版人教版)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

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就

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题:11~20各数的写法。

讲授新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

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学生数数练习。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数位。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 11 1 17 16 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 ②十八写成81 ③二十写成 2

.做一做1-3题。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7-11题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写法

十位个位

11

1 7

2 0

理解数位的含义。

掌握数的写法。

第六单元第3时

教学内容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

地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

开门见,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

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13-3= 13-10=

师:怎样算?

教学例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上2颗珠子,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

让学生回顾10以内的一图四式,学习十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

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介

绍一下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

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

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

我们这一节以胜利告终。

板书设计第六单元第4时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以内

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教学重点熟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练习纸

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复习

1.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倒20倒数到1,2个2地顺数,个个地顺数。

2.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填空。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3)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4.口算。

10+7=13-3=8+2=17-7=

14-3=1+9=1-10=11+6=

+4=13+2=16+2=16-3=

19-9=7+3+=1-4-10=

12-2+8=2+8-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检查练习情况。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

巩固练习

1.指导练习练习十七的第2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

2.练习十七的第3题。

看图写数,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练习十七的第3题。

观察:9、10、11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提问:从11到?,?比11多几?该怎样列式?

11+4=1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任意一个方框里打问号,要求学生算出问号里该填几?

4.游戏。(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地算出每一个算式地得

数,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的是什么?(涂出的

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学生游戏。再涂颜色。第六单元第时

教学内容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情境,引出题

动中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十,小雨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2.组交流:怎么排的?

3 汇报操作结果。

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两个数。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

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 4.点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

1-10-1=4

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学生排队,体验排队中有关数学信息,并掌握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三、

四、

五、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6题

堂小结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巩固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三、

四、

五、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6题

堂小结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巩固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范文整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4 课型 略读课文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代尊玲朱晓洁 教材简析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 厚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 一 预

【K12学习】XX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XX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六单元集体备 课教案 第六单元总复习主备教师:谢爱珍 课题设计运动场课时第1课时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比例、面积、周长、体积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培养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比例、面积、周长、体积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比例、面积、周长、体积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学生课前收集运动场相关资料、图片、数据等;白纸若干张、尺子、圆规、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个性备 一、情景导入,引发问题 展示一幅运动场图片?问这个运动场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汇报。 这节课我们就来设计运动场。板书:设计运动场。 二、探究合作

绘制运动场平面图 看到这个运动场,你认为至少应该知道哪些数据? 出示设计任务: 学校要建一个运动场,正在征集设计方案,请同学们踊跃参加。设计要求:运动场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米,每条跑条宽1米。 “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米”指的是什么?这200米由哪几部分组成?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以上信息,如何分配长和半径比较合适?” 演示几种情况。明确:如果长的数据较大,那半径的数据就会较少,那么运动员在过弯道时,不便于加速,如果弯道数据较大,直道数据较小,那么不便于在这个运动场内的直道上设计短跑跑道,也不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当直道和弯道的长度大致相等时,才能兼顾到以上两方面的问题。 确定数据:长是50米,半径是16米比较合适。 内圈半径是16米,如果我们把最内侧的跑道看做道,那道的半径应该是多少呢?第二道是多少?最外圈呢? 如果同学们要画出运动场的设计图,你认为分哪几步进行? 设计步骤: )确定合适的比例尺。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7 认识时间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与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1时=60分,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难点是会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新知识中认识的“分”,涉及数格子,对于“大格、小格”,学生都未接触过,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的长短,使抽象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在教学中注意将时间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注意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等,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2.在认、读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通过同桌互助、小组合作,以及动手操作等方式,在交流中学习,掌握知识,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组织一些操作性强的数学活动,如采用对话、合作、游戏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如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三”中第4~6题的素材,要求学生对不同事件进行时间判断,利用已有的经验基础,展开分析,推理结论,形成解决问题中一般方法的思考过程。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更具体、直观,促进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采取有效的设计突破教学难点。如教科书P91例2中4:45是“几时差几分”的认识,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操作发现这时时针非常接近5时,但没到5时,是4时45分,关键是要通过直观拨动表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明确时针在转动时是先经过几,再到几,确定是“几时多”,再“5分5分”地数出分针所指的是多少分。也可以借助“几时半”为分界线,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针在钟面左右两个半侧时时针位置的不同,对教科书P91“做一做”中7:40、10:45尤其是9:55的认识要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语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六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黄锦东介绍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的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诗三首》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只有一个地球》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扎根晋北十五年,执着种树的感人事迹。《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展示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在土地失而复得后的喜悦以及对土地诚挚的热爱。四篇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号召人们要爱护环境、珍爱地球家园。 二、梁春荣介绍单元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并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最后的结论的。《青山不老》让学生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说“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把握农民看待土地的态度。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进步体会应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三、谢丽英介绍单元习作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倡议书”。倡议书属于应用文,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本次习作围绕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话题展开,与单元主题相呼应,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和对环保必要性的认识,另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四、黄锦东介绍教学注意点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些问题。 第一,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困惑点,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青山不老》可以补充介绍晋西北的自然状况,还可以引人其他环境守卫者的故事进行拓展阅读。《三黑和土地》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离学生比较远,可以适当引人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翻身做主、土地失而复得对当时农民的重要意义。注意资料的使用要适度,不要喧宾夺主,避免陷人资料的海洋中,把语文课上成环保课。 第二,要将环保教育自然渗透在语文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感受土地与人们的紧密联系,受到地球守卫者故事的感染,体会到地球、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起热爱土地、守护家园的情感。但这种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贴标签,而是学生在对课文的品读中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冲击和思想的启发。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实验学校初中部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5.30 活动地点北三楼初二办公室 科目语文年级初二 课题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主持人韩红梅记录人周晓主备人韩红梅参加人员初二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记录一、组长发言,强调集体备课内容第五单元方法 二、韩红梅主备发言: (一)本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美篇课文涉及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中的注释翻译全文。 2、掌握寓言或故事发表议论,讲述道理的写作手法,体会对话式、问答式的文章结构。 3、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二)单元内容重点概述 1《庄子二则》中《北冥有鱼》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起瑰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互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 2、《礼记二则》中《虽有佳肴》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大道之行也》则用了对偶的手法,阐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了天下为公的愿望。 3、韩愈的论文《马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良马喻人才,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 4《唐诗二首》中杜甫的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诗人虽身处漏雨的茅屋却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白居易的叙事诗《卖炭翁》揭示了唐代卖炭翁的悲惨生活现实。 5,写作学写古诗旨在培养我们八记叙的要素,掌握叙述的方式方

法的能力。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意在教育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精 华,继承和文化的思想。 (三)单元学法点拨 1、探究法。通过不同的方式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通过对话的探究了解古代思想家的看法和主张,把握课文的写作 特色。 2、积累法,对课文要朗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古代先 哲们的思想。 本次单元备课难点突出目标明确,效果好。 小 结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 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不仅展现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教学内容解读及教学建议 9 明天要远足 【教材解析】 《明天要远足》的作者方素珍,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两岸阅读推广人、一个用精美绘本为少儿开启心灵之窗的“花婆婆” 。这首诗饱含童真,凝练、传神,短短3 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3 节诗中都有了感叹词“唉”,3 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盼望,, 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本课主人公“明天”要去秋游而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教学设计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人手,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导入,激发学生们的无限想象,重视他们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感受生活,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

集体备课表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远大热)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 1.质疑梳疑: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引导分析,紧扣重点。 我们知道,文章前后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太阳的特点是“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由“因”得出的“果”。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因”,一层一层地加以理解,使条理清晰。 1.填空。 (1)太阳离我们有()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年。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2.比较:(朗读课文后回答)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说说文章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写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3.巩固性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下面两道题目:(1)太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为什么?(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太阳光照射到我们身上却暖烘烘的,为什么? 1.加上关联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就到处是黑暗。 2.请用上“有了……才……”以及“如果没有……就……”两个句式说说太阳与石油的关系。 3.写出雨雪的形成与太阳的关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我校以往的经验,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使本年级的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并在现实中灵活运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备课组分工→个人单元备课→集体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修改。备课组长按单元进行分工,确定个人的备课单元,排好各单元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教师根据分工深入研读单元教材,收集相关素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备好整个单元的课。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灵活;习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做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四、参加人员: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学习实践】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及习题(冀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 时间:1月20日 单元教材分析: 组长: 主备人: 复备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三十个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生字。 2、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运用。 3、积累优美词句,背诵指定的篇目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并留意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根据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进行拓展性阅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情感和价值观:

了解冰心其文、其事,从而对冰心形成初步的印象,能够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永远的冰心奶奶”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讲读课文《别踩了这朵花》《再寄小读者》《肥皂泡》《大舞台》《送别冰心》,一篇阅读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以及和冰心相关的链接和《综合学习六》。这些篇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充满爱心的伟大作家,以及她“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精神。冰心奶奶被称为“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但她还是离开了,那就让她的精神长存吧。 教学思路:本组教材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栩栩如生,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动员他们广泛地搜集冰心的相关资料,读一读她的作品。课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读,真正地感悟文本,从而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形象的图片、录像、语言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中,以便更好地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课题:26别踩了这朵花 组长: 主备人: 2课时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的表现,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内容课 时 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明天要远足 2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表达了小孩 子远足前的期盼心情,绵远悠长。短短 3节诗,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 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 1.认识33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 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 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学习“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 大还是小 2 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图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 项链 2 本篇课文犹如一部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

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 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 的生活。 语文园地七 3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 谓的词语。 2.明白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 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 律。 3.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 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 句话。 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 的道理。 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读《猴子捞 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9 明天要远足 1.正确识记本课11个生字,学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4.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文阅读,体会儿童远足前夜的心情。 难点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11~20各数的写法 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 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学生数数练习。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数位。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11151716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笔算除法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①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②商是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的方法迁移至此。对于试商的方法,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这种试商方法比较容易被学生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商。在教学一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科书还注意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了除法计算的笔算方法和基本的试商方法,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观察、归纳、迁移类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知识的经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迁移类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除法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既可以借助教科书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借助直观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再通过在计算中进行思考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建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注重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索,理解算理算法。 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尝试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来说明原理,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既要重视法则教学,还要使学生理解法则背后的道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算,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计算,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法则,进行“理法交融”的学习。 2.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对后续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同时展示算法的多样性。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适时组织口算练习,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提高口算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试商的方法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出一些快捷、省时、省力的有效试商方法,如“四舍”商大下调1,“五入”商小上调1,“同头”无除试商8、9,“除数折半”商4、5,倍数不估直接商,经历算理算法概括总结的过程。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试商的过程,既可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试商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 数学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主备人,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工作要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所以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组织教师采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阅读《新课程课程标准》等,从而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八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学习型教师。 2、规范集体备课,形成研讨风气。 (1)备课分工:开学初我们组将本册教材进行合理分工。

(2)基本流程:集体备课采取个人自备,提前设想→集体研讨→修改完善→预案增补→实践教案,课后反思的基本流程来进行。 (3)各阶段的具体要求 a.积极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理念,大力营造学习氛围,积极开发学习资源。精心组织组内的每次学习活动,认真参与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b.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并形成研讨氛围。 c.落实教学常规,进一步完善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活动。 d.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每位老师都要同上一个教学内容,先进行集体备课,一名教师上完后,进行集体评课,对教案再修改,另一位教师再上,再评,再上,直到上出比较理想的课为止。 四、研讨时间和地点:每周 五、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一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活动安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总第46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一个录音机,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在起床)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同学们会说出不同的时间)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 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91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每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得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教科书第91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订正后让大家看显示8时的数字表示法,讨论:这是什么?这钟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完后教师略做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练习拨3时和6时,并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最后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第85页的练习题。 2.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20 古诗两首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4*卡罗纳语文园地六。 二、单元教材及学情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生长;爱是熊熊的火焰,点燃生命的希望。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但毕竟年龄小,认识较为粗浅,还不能由人及人,由事及事,再次学习相关主题的课文,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理解其内涵本质,从而体会到爱是可以传递的,体会到互相关爱所带来的欢乐和幸福,激发同情弱者,关心弱势之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中生字,随课文掌握“园地五——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和快速浏览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4、继续巩固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训练,通过体会重点户名感悟课文内容。 5、本次交际重要在表达时以情感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安慰人。捕捉生活中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口语交际教学,注重听说互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6、习作训练兼顾写实和写想象,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五、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本单元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度、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 2、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3、引导学生应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4、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六、单元课时安排: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围绕“人物”这个主题,《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天喜地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体现了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5.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的产生敬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4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2.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的产生敬意。 四、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品质。对人物的介绍和背景知识的补充必不可少,在讲解整个文章之后,学生能感受到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的品质和精神,表现出对他们的敬重。 五、单元课时划分 15.《大禹治水》………………………………………………………… 2课时 16.《朱德的扁担》……………………………………………………… 2课时 17.《难忘的泼水节》……………………………………………………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3课时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包含《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与艺术有关,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文本内容,了解京剧的特色,学习表达的条理性,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口语交际要有条理地表达对书法的了解,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深入交流。本单元的习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提纲,通过列提纲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并紧扣单元目标: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将句子写通顺,把重点部分写清楚。“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想象、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交流,掌握多种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会修改“说明书”;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和不同类型的成语。

21 文言文二则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学生能凭借注释、资料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艺术之美。 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1.字词教学 本课中“弦”“若”“哉”“汤”“嵩”“轴”“曝”“谬”等字易混难读,可通过词语教 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大不相同,可以 指导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或者查阅古汉语词典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老师也可以把字义通

俗化。如“方”是“刚刚”的意思,“志”表示心志,通俗地说,就是想到。 2.阅读理解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因为篇幅短小精悍,所以往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本课可以抓住文本的空白之处,支持学生展开想象,如《伯牙鼓琴》一课引导学生猜想,除了巍巍太山和汤汤流水之外,伯牙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习《书戴嵩画牛》这篇文章,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人物的情感态度。抓住描写人物的细节,了解人物形象,从而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3.表达运用 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伯牙鼓琴》一课突出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和伯牙痛失知音的痛苦;《书戴嵩画牛》一课则要求学生变换角色,讲出故事的趣味性。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字典、结合注释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搜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故事。 (3)查阅苏轼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理解背诵《伯牙鼓琴》。 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锺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一、音乐导入巧激趣 1.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完整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 课记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惯游戏到适应学习的变化中,适当建立一些课堂学习常规是十分需要的,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六、调整意见: 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 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 第二单元比一比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4、5、6、7页。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 二、本课的知识点 1.认识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 2.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四、学生已有基础、经验 学生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都曾经遇到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答案,即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方法和过程都是模糊的。尤其在两个物体的长度、轻重、大小、多少的差异悬殊时,更不会关注比的方法与过程。本单元教学“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 五、教学建议 1.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积极性。 我们平时见过的很多物体,比如绳子呀,树木呀,水果呀等等,它们有长有短,有高有矮,有轻有重。(可出示准备的一些物体),想不想知道它们谁长谁短,谁高谁矮,谁轻谁重?好,这节课我们就用比一比的方法来弄明白。 2.突出“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规范地比。 (1)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docx

★精品文档★ 2016 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人教版) 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 版) 一、教材简析包括 9 个例题,本单元的主要在“数 的运算”方面:(1)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 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经历与 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例 1――口算( 20× 3)、例2――估算( 29×8);例1――笔 算1( 12× 3)、例2――笔算2( 18× 3)、例3――笔算3 (24× 9)、例4――笔算4( 634× 8)、例5――关于0的 乘法、例6――笔算5( 508× 3)、例7――笔算6( 280×3)。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 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课标中四个方面 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 度,这里仅仅牵扯到其中两个方面,大多是显性目标,另两

★精品文档★ 个隐性“数学思考” “情感与态度”在字面上没有提及.但 是,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必然牵扯到数学思考及情 感态度,比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信心、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等等,适应与所有单元的教学,所以这里没有 提及.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笔算。重中之重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基础、常用)突破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上,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 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 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难点:有两处:一是笔算竖式的模型建构,二是连续进位计算的正确率.突破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是个难点,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突破。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四、课时安排教参规定用1 2 课时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两三位数――――――――――――――――――――5课时左 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