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公示稿发布,明确了贯穿苏州大市并与上海形成无缝对接的S1、S2线路走向。苏州地铁S1线横贯苏州东西,主要走向在昆山。苏州地铁S2先经过园区,走中新大道往胜浦方向,连接接昆山南部至花桥。S1、S2均可与苏州市内轨道交通线路换乘。

苏州地铁S1线为苏州市域东西走廊联系线路,快速沟通苏州高新区、苏州主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太仓及太仓港城。线路西起高新区建林路,经马涧路、湘江路、华山路、西园路、留园路、桃花坞大街、西北街、东北街至外城河向东南折向三星路,继续向东沿现代大道东西贯穿苏州工业园区,跨京沪高速公路后折向北沿新城路跨沪宁通道经沪宁城际阳澄湖站,向东沿马鞍山路、昆太路至太仓,经上海路、康福路、飞沪路、神寺路、长江大道至太仓港城。昆山房知识搜关注血色残阳的搜房博客,线路长95.1

公里,设站27座,平均站间距3.66公里。同时考虑预留向西延伸至东渚、镇湖。该线在苏州城区范围规划与苏州城市轨道交通3号、4号、2号、7号、5号、8号以及1号线形成换乘。

苏州地铁S2线为沪宁通道南侧轨道交通加密战略,强化沪宁通道南侧东西向联系。线路北起沪宁城际苏州工业园站,沿沪宁城际与G312之间通道向东,而后在吴巷附近向南转入南施街,而后于苏胜路口向东经苏胜路、元丰路、振新路、白灵路、绿地大道、逢明路至花桥。昆山房姿势看狩坊新浪博客,线路长42公里,设站14座,平均站间距3.23公里。该线在工业园区规划与苏州城市轨道交通6号、3号、1号和8号线形成换乘。

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线路图

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线路图 2012-05-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苏州地铁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开通,起点钟南街站,终点木渎站,全长26.1公里,分为24站,欣欣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途经的站点,以及如何换乘公交线路。 苏州地铁一号线各站点线路图——公交车搭乘攻略 苏州地铁1号线:钟南街站至木渎站 具体行车路线 钟南街——星塘街——南施街——星湖街——时代广场——文化博览中心——东方之门——星海广场站——中央公园站——东环路站——相门站——临顿路站——乐桥站——养育巷站——广济南路站——桐泾北路站——西环路站——滨河路站——塔园路站——苏州乐园站——玉山路站——汾湖路站——金枫路站——木渎站 换乘方式 钟南街站: 现代大道钟南街东:106路、148路、205路、215路。 星塘街站: 星塘公交中心:快线1号、16路、110路; 津梁街北:16路、110路、128路、215路; 琉璃街:106路、215路。 南施街站: 园区青少年中心:快线1号、16路、28路、110路、206路、215路、28路、206路;白塘公园:126路、158路、208路; 园区城管大厦:28路、126路、158路、206路。 星湖街站: 现代大道星湖街: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206路、215路、258路、812路; 园区行政中心西:快线2号、115路、176路、228路。 时代广场站:

国际博览中心东:快线2号、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108路、120路、129路、138路、156路、206路、215路、219路、258路、812路; 圆融天幕街:108路、117路、120路、138路、156路、219路、258路。 文化博览中心站: 科文中心:快线2号、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108路、120路、129路、138路、156路、206路、215路、219路、258路、812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国际博览中心:快线2号、2路、28路、47路、100路、106路、108路、120路、129路、138路、156路、206路、215路、219路、258路、812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东方之门站: 中茵皇冠:园区公交1号专线、28路、47路、68路、307路; 香樟园:106路、138路、258路、307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湖滨大道:138路、258路、307路、金鸡湖观光巴士; 苏惠路:28路、106路、258路。 星海广场站: 都市花园:4路、26路、206路; 都市花园南:178路、307路、818路; 师惠坊:4路、146路、518路。 中央公园站: 海关大楼:32路、68路、110路、178路、200路、307路、518路; 中央公园西:32路、53路、148路、200路; 中央公园北:178路、307路、818路; 中央公园:4路、146路、518路。 东环路站: 苏大北校区:2路、游5路、9路、32路、40路、60路、68路、89路、112路、146路、178路、200路、261路、307路、518路、800路、900路; 中新路:32路、68路、110路、178路、200路、307路、518路; 中新路西:2路、3路、9路、10路、40路、56路、78路、89路、100路、109路、142路、162路、261路、800路; 现代大道西:2路、3路、9路、10路、40路、56路、78路、89路、100路、109路、142路、162路、261路、800路。

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深基坑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 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04标土建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B1.8(深基坑安全) 内容提要: 工程概况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一、工程概况 ⑴工程设计简介 齐门北大街站:沿润元路东西向设于润元路与齐门北大街交叉路口下,车站外包长度445.8m,标准外包宽度19.1m,总建筑面积20244m2,设9个出入口,3组风亭。车站主体围护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附属围护采用φ800@600mm钻孔咬合桩。均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阳澄湖中路站~齐门北大街站(明挖敞开段):位于采莲路南延段中分带内,右线里程CK8+253.886~CK8+600,总长346米。采用SMW工法桩、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及边坡网喷砼护坡三种围护方式。 阳澄湖中路站~齐门北大街站(明挖暗埋段):古元路口北侧由北向南穿行采莲路,以小半径由东向西穿越香城花园东侧,右线里程CK8+600~CK9+367.95,总长768米。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及φ1000@800mm(φ800@600mm)钻孔咬合桩。 本工程西段头井段开挖深度18.1m,标准基坑深度约16.9m,明挖暗埋段开挖深度 13.3m--16.8m。 二、专业工程特点 根据目前的形势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频发,而且事故一旦发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后果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预控措施不到位。根据国家及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要求,深基坑工程施工必须编制安全监理细则,明确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施工现场的检查要点。 1、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35个站名公示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35个站名公示 本次公示的2号线及延伸线车站站名原则如下: 一、用与线路行进方向垂直相交的道路名称来命名; 二、用车站周边相对稳定的标志性公共建筑物或设施来命名; 三、用车站所在的大区域或片区主地名来命名。 经与市地民办开会讨论并结合1号线经验, 2号线及延伸线各车站站名(含英文翻译)初步方案如下:

另附苏州市轨道交通车站标识中英文译法 一号线交通标识 1范围 适用于苏州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标识的中英文翻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 GB/T18574-200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 17733.1-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名标牌城乡 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关于重申地名标志上地名书写标准化的通知中地发【1992】4号 GB/T15565.1-2008《图形符号术语》第一部分通用

GB/T15565.2-2008《图形符号术语》第二部分标识及导向系统 GB/T15565.1-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GB/T15565.3-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三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GB/T15565.4-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四部分公共区交通车站 GB/T10001.1-2006《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 3 其他城市地名中英文翻译原则(参照北京、青岛、成都地方标准) (1)中国地址翻译成英文的翻译基本原则是:音译。用汉语拼音拼写,参考《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但不用标记调号。 (2)双语标志的英文译法基本模式一般为:地名专名(音译)+地名通名(音译)专名的音译和通名的音译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的全部小写。(注:有的城市存在音译字母全大写根据相关资料对比属于不规范情况) (3)双语标志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同时考虑汉语地名命名的特殊性。 (4)汉语拼音用法符合GB/T16159的要求。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为汉语拼音字母。 (5)标识上地名的英译文中一般不使用冠词,尽量不使用介词。 (6)标志上地名的英译文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4 苏州轨道一号线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我国提出的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的提案。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国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城乡地名标牌国家标准》,对地名标志上的地名书写及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做了强制性规定。200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这就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标准。中国地名的罗马化法规已经基本完善。苏州轨道一号线站名翻译使用汉语拼音翻译,严格按照以上相关法律、规范、标准真正实现标准化,保证了不同语言书写的地名都能让人看明白(这里是“看”,而不是搞懂地名的字面含义和内容)。一、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二、它与其他地名标志配套;三、能够起到分段指引的作用,与地图、路牌等相配套,能够逐步地把路人引向目的地;四、用汉语拼音拼写地名完全可以起到指明方位、区别此地与彼地的作用。可以说,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既兼顾了内外的需要,也体现了汉语地名命名的特殊性。 实例: 早在2002年5月28日新华网的一篇题为《民政部:用汉语拼音标注地名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报道。其中提到:“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地名通名是地名的组成部分,把通名用另外一种语音书写,实质上就改变了这个地名。同时,地名标志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应当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样说来,三马路、南大街的正确译法就只有一种:Sanma Lu, Nanda Jie。其他的翻译方法,如Sanma Road/No.3 Road, Nanda Street/South Street

BAS系统在苏州地铁二号线火灾模式中的控制方式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地铁发生火灾的特点及其危险性,引出地铁中模式控制的重要性。文章具体介绍BAS系统控制的不同方式以及各个控制源之间的关系,通过举例来进一步论证BAS系统在发生火灾时如何执行模式,从而说明BAS控制系统在地铁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地铁火灾;BAS模式;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轨道交通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简称BAS)定义为“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条件、通风、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屏蔽门、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由于地铁建筑结构复杂、环境密闭,加上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安全及疏散问题十分严峻,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BAS系统的功能则是在车站发生火灾时,有效及时的对相关系统的风机风阀进行自动控制以实现自动排烟、通风、切断三级负荷、关闭照明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有效的对现场火灾得到控制,因此BAS系统的火灾模式极其重要。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BAS系统如何在地铁中实现模式的自动控制的。 一、BAS系统控制的目的与要求 1.什么是BAS系统的模式 BAS系统的模式包括通风系统模式,照明系统模式,空调水系统模式等:通风系统模式是控制车站内的风机风阀等设备;照明系统模式控制的是车站内的照明设备,三级负荷,二级负荷等;水系统模式控制的是空调机组,动态平衡阀等。 2.火灾时BAS系统如何动作 当地铁站内发生火灾时,BAS系统能够准确的执行火灾发生地相对应的模式。而主要执行的模式是通风系统的模式,即主要作用是通风、排风、排烟。其他系统也能够联动执行,照明关闭,只开应急照明,三级二级负荷切非,空调机组关闭等等。 通风空调系统又具体分为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也称大系统)、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系统(也称小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3.对BAS系统控制的要求 当车站某处发生火灾时,FAS系统会通过温感、烟感、手报等方式接收到火灾报警,同时判断火灾发生的位置,并将该位置对应的模式的编号发送给BAS系统。BAS系统要能够迅速且准确的执行模式,且能够判断模式能否执行成功,确定出在各个系统中未能够按要求动作的风机风阀等。 如果FAS系统未能及时上报火灾信号,这时BAS系统要求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执行火灾模式。 二、BAS系统的具体控制方式 1.BAS系统通风模式的各级控制 BAS系统的模式的控制源包括IBP盘、FAS系统、ISCS系统、时间表等。 下面按照控制权限从大到小来具体介绍下: I.IBP盘控制: 在各车站的车控室设置了综合监控主体系统的IBP盘,对于BAS系统来说要在IBP盘上实现对消防电源、火灾模式操作按钮及指示灯、火灾模式操作预留按钮及指示灯以及IBP盘权限、状态、复位按钮或指示灯的监控。 IBP盘的控制权限是最大的,当车站存在火灾模式的时候,若IBP盘的控制为手动则不执行任何模式。正常情况下IBP控制状态为自动以保证模式能够自动执行。且通过IBP盘控制火灾模式的情况时,是不需要进行火灾复位就可以切换到下个模式,这样能够保证模式执

2019年最新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05标夏季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二号线Ⅱ-Y-TS-05标段为两站(新发路站、星华街站)、一区间(新发路站~星华街站)、出入场线明挖区间和一个停车场(桑田岛停车场)。 新发路站为2号线东延线的第10座车站,车站位于规划金水路与新发路之间的新庆路下,沿新庆路东西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CK39+020.000,设计起点里程为:右CK38+946.200(端头墙外侧),设计终点里程为:右CK39+131.200(端头墙外侧)。结构外包全长186.6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0.7m。 星华街站为2号线东延线的第11座车站,为地下一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12m。车站在穿越规划中苏嘉城际高架桥墩处采用两层框架结构,通过地面站厅与城际出站厅换乘。该站位于南一路与桑田岛停车场之间,平行于规划道路新庆路东西向布置。车站西端设单渡线,东端设出入段线,北侧为新庆路,西侧为南一路。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40+101.000,设计起点里程为CK39+808.200、设计终点里程为CK40+292.000。车站结构外包全长483.8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0.70m。 新发路~星华街站区间设计里程为:CK39+130.500(左CK39+130.500)~右CK39+808.100(左CK39+808.900)。本区间左线长678.776米(含长链1.176米),右线长677.600米,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在里程CK39+493.966(左CK39+493.585)处设置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 出入场线区间隧道始于星华街站东端,出星华街站后直行,下穿星华街后线路向南偏(曲线半径为600m),之后到达桑田岛停车场路基段。出入场线线间距为5~5.1m。设计起点里程为RCK0+030.000,设计终点里程为RCK0+534.00,隧道总长为504m。其中RCK0+030.000~RCK0+270.000为暗埋段,RCK0+270.000~RCK0+534.000为敞开段。在RCK0+269.000处设置雨水泵房。 桑田岛停车场设于2号线线路东端,处于园区范围。场址北侧为新庆东路,南侧为新华路,东侧紧邻四纵河;用地范围大致呈长条形,车站咽喉区切规划长阳街,场地地块最长处约660m,最宽处约304m。 二、编制依据

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人防工程

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人防工程 SRT2-15-2监理标 人防设备安装标高调查报告 江苏盛华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SRT2-15-2标监理部 2012年4月14日

关于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人防门框安装标高调查报告 鉴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出入口人防门框安装标高与后期装饰后地坪标高不一致,影响整体装修效果。根据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董朝文总经理相关指示,为避免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后期人防门框安装过程中再次出现此类问题,我监理部组织人防门框安装单位对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已安装完成门框门槛净高进行了复查,在对复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偏差产生原因,提出后续控制措施及偏差解决建议。 1、复查情况简介 在收到董总指示后,我监理部立即组织江诚人防对已完预埋的人防门框进行现场实测实量。至2012年4月11日止,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已完成人防门框预埋132樘,我监理部自4月12日起对已施工的各车站78樘进行了复查。 由于我部和江诚人防均无完整的施工图纸,无门框安装绝对标高,现场实测中仅对门槛净高进行了测量;同时部分站点(如火车站站、天筑路站等6个站点)人防门框预埋在我监理部和江诚人防中标进场前已施工完成,具体位置不清,未能进行复查。 2、偏差分析 已复查的樘人防门框偏差最大的达到,共包括五种类型,其中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对后期装饰影响较大。 门槛净高偏差分类统计表 出入口门槛净高偏差分类统计表 注:因未有变更图纸,部分门框门槛净高不明确,暂未统计。, 3、偏差产生的原因

(1)土建施工误差 a、结构板标高偏差 如果在土建结构施工标高偏差较大的情况下,人防门框仍按设计标高进行控制施工将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如果土建结构标高高于设计标高,人防门框门槛部分将会被浇筑在混凝土内,人防门框洞口净高低于设计值,人防门无法就位,战时无法安装活动式门槛;第二,如果土建结构标高低于设计标高,人防门框门槛部分悬空,不能满足人防验收规范要求。此时,为保证人防门正常使用,必须就着土建结构标高施工,进而导致对后期装修造成不利影响。 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保证人防门安装的定位、标高控制精度,轨道公司明确规定:人防防护段的主体结构、门框墙、预埋吊环、预埋管线、设备的定位数据量测均由各相应工点的土建施工单位负责。(详见《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人防防护设备项目合同文件》(SRT2-14-1标)P116页10.3条安装施工分工)。 b、相关土建单位提供标高数据存在偏差 人防门框预埋标高是由各站点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相应控制点,人防安装单位根据提供控制点标高自行量测出门框门槛标高,如果土建单位提供标高数据不准确,将会导致门框预埋标高错误。 (2)安装施工误差 a、门框就位偏差 门框就位时不准确,导致门框预埋标高存在误差。 b、门框固定不牢固偏差 门框预埋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导致门框下沉或上浮,产生偏差。 c、标高引测偏差 标高引测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读数错误、塔尺放置不垂直等导致人防门框预埋标高存在偏差。 4、后期控制措施及建议 对于后期的人防门框安装标高控制,主要应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土建结构施工标高,确保土建结构施工的标高控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1、对于已安装完成的人防门框标高,经复查,部分门槛净高存在偏差,建议后期装饰时按门槛实际标高进行控制。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方案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调查工作方案 1项目基本情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位于苏州境内,2012年2月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于2012年6月以环审[2012]163号予以批复。批复主体工程内容:工程全长15.64公里,均为地下线,分为北延伸线和东延伸线两段。北延伸线起于太东路站,止于2号线一期工程起点苏州高速站站,中间设太平站并在太平站南端设有出入段线,长约1.829公里,设地下车站2座;东延伸线起于2号线一期工程重点迎春南路站,止于兴华街站,长约13.811公里,设地下车站11座(含2个换乘站),设桑田停车场和尹山湖地面主变电所,见图1。 工程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6年9月试运营。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向江苏省环保厅提出验收申请。受江苏省环保厅委托(苏环便管[2017]24号),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会同专家初步调查了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及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落实情况。经初步核实,项目不存在《水电等九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中所列重大变更内容,主体工程及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正常,具备“三同时”验收调查条件。尹山湖主变电所由项目建设方另行申请验收。

2 图1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环评批复) 0 2 4km

2工程建设内容 对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核实,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项目主辅工程建设情况见表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2,车站工程及名称变化情况见表2-3。

3项目敏感点概况 对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敏感点情况,并初步核实,项目大气、噪声、振动敏感点以及生态环境、水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3.1大气、噪声敏感点

苏州地铁2号线延长线信号系统安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 信号系统项目 (标段号 SRT2-2-1(Y))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述------------------------------------------------------------------------- 2 2.2工程范围------------------------------------------------------------------------- 2 2.3工程特点------------------------------------------------------------------------- 3 2.4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3 2.5主要工程数量--------------------------------------------------------------------- 4 三、施工进度安排-------------------------------------------------------------------- 5 3.1概述----------------------------------------------------------------------------- 5 3.2进度计划安排原则及说明----------------------------------------------------------- 5 3.3计划开、竣工日期----------------------------------------------------------------- 6 3.4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6 3.5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横道图----------------------------------------------------------- 7 四、施工组织安排-------------------------------------------------------------------- 7 4.1施工准备------------------------------------------------------------------------- 7 4.1.1施工调查--------------------------------------------------------------------- 7 4.1.2施工进场--------------------------------------------------------------------- 8 4.1.3施工技术准备----------------------------------------------------------------- 8 4.1.4材料、设备准备--------------------------------------------------------------- 9 4.2资源配置计划--------------------------------------------------------------------- 9 4.2.1项目部组织机构--------------------------------------------------------------- 9 4.2.2项目人员安排---------------------------------------------------------------- 10 4.2.3项目组织机构职责------------------------------------------------------------ 12 4.2.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17 4.2.5施工现场驻地建设------------------------------------------------------------ 17 4.2.6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及技术装备---------------------------------------- 19 4.3“首件定标”工程计划------------------------------------------------------------ 21 4.4设备、材料管理计划-------------------------------------------------------------- 22 4.4.1设备材料的采购-------------------------------------------------------------- 22

施组方案—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车辆段 ±0.00以下土建施工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车辆段 ±0.00以下土建施工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1、工程概况 1.1、项目主要情况: 本工程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镇常楼村,澄阳路以西、规划太东路以南、2号线北延以东、京沪高速铁路以北区域,为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太平车辆段 0.00以下土建工程。该工程施工区域呈刀柄型,东西方向最宽约340米,南北长约1300米,总用地面积约441亩。 工程施工内容为车辆段土石方工程(车辆段填方80.8万m3,出入段线填方1.4万m3,合计82.2万m3),排水沟槽(M7.5浆砌片石4099 m3,C20钢筋砼219 m3),涵洞工程(2座,分别为308.6m、92.56m,合计401.16m)以及防护工程等。 1.2、设计简介 本工程基线里程GDK0+725~GDK0+850处股道西侧以及车辆段北部为落地地上盖物业开发区域,目前为预留场地。车辆段场坪设计标高为3.44m (黄海高程),本次设计按基床底层标高至3.14m进行控制。坐标系统采用苏州轨道交通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编制依据 2.1、测量控制桩点 本工程测量控制点根据业主提供的“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点交接桩”资料。

2.2、用地界坐标 本工程测量方案遵守苏州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提供的《苏州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暂行)》条文规定,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测监中心的测监工作技术交底及下列测量规范(成果表): (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 (2)、《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8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 (6)、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Ⅱ-TS-12-A标)工程控制点成果表。 3、交接桩情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车辆段±0.00以下土建施工项目,施工现场已由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有限公司提供了测量控制点成果记录资料,并于2010年11月4日进行了现场交桩工作,带领相关单位人员熟悉了控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

附件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8~2023年) 一、线网规划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15条线路组成,总长768公里,其中市域线6条377公里,市区线9条391公里,其中,2020年线网由9条线路组成,总长359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和S1线等4个项目,总长度137.4公里。项目建成后,苏州市将形成353.4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6号线工程自苏州新区站至桑田岛站,线路长34.2公里,设站28座,投资237.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7号线工程自相城大道北站至红庄站,线路长27公里,设站23座,投资185.6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8号线工程自华山路站至车坊站,线路长35.2公里,设站26座,投资236.6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S1线工程自夷亭路站至花桥站,线路长41.0公里,设站27座,投资273.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深入研究S1线与上海市 1

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延伸段(安亭站至花桥站)贯通运营方案,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优化车站建设和换乘方案,预留远期贯通运营条件,具体方案由江苏省商上海市确定。 (二)主要技术标准 6、7、8号线原则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S1线原则采用A型车,4辆、6辆编组混合运营,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优化车辆选型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三)资金安排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933.2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373.3亿元,其中6、7、8号线由苏州市政府财政承担,S1线由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财政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解决。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苏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穿越高铁、文物保护范围的项目选线和站点选址方案,严格落实穿越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的环境保护措施,深化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化解机制,加强施工与运营安全管理。专项规划设计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 2

苏州地铁:线网规划详解

苏州地铁:线路图 背景资料 苏州地铁,是苏州市已确定在“十五”期间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这一工程的前期准备从1997年就拉开了序幕,并于去年6月份正式委托法国索非图公司编著城市轨道交通的详细规划。经过二轮专家审查后,最终报告于近日正式形成。 线路规划 苏州地铁1号线 过近一年的筹备终于正式动工。首期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总投资达到126亿元,是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也让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预计2012年,苏州市民和外地旅客就可坐上轨道交通畅游姑苏天堂。 工程概况 24站全部建在地下25公里行驶43分钟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明保向记者介绍说,苏州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由4条线路组成。先期开工的东西向轨道交通一号线,属于交通疏导型线路,位于苏州城区的东西向轴线。一号线的总工期从昨天开始,到2012年6月26日结束,全长25.739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全线平均站间距为1094米,最大站间距从工业园区星港街站至会展中心站,要穿越金鸡湖,间距为2498米;最小站间距仅700米,为华池街站至星湖街站。站点密度很高,以方便沿线市民搭乘。 据了解,一号线起点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横跨苏州6个区。全线共设换乘站4处,与三号线在苏州乐园站、星塘街站换乘,与二号线在广济路站换乘,与四号线在人民路站换乘。另外,一号线还设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设苏州乐园和星塘街2座变电站;控制中心则设在广济路站。其他20个车站兼为标准车站,地下一层是站厅层,提供旅客问讯、购票、检票、进站等服务,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提供旅客候车和上、下车服务。 到2012年一号线通车后,市民和旅客就可以乘坐轨道交通游苏州了。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预计一号线的旅行速度为35.03公里/小时。列车以正常速度在全线行驶,含停站的总时间约为43分钟。而如果从路面走,则起码需要2小时。一号线车辆将采用B型车,车体长度19米,宽度2.8米,高度3.8米,采用4节编组,每列车长79米,额定载客量为950人,超员载客量1340人,运输能力不小于2.85万人次/小时,初期配车数量为25列/100辆。 规划站点:木渎-金枫路-汾湖路-玉山路-苏州乐园-塔园路-滨河路-西环路-桐泾北路-广济南路-养育巷-乐桥-临顿路-相门-东环路-中央公园-星海街-金鸡湖西-科文博览中心-时代广场-星湖街-南施街-星塘街-钟南街 苏州地铁2号线 苏州地铁二号线于2009年12月25号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6月开通运营。 二号线是苏州轨道交通线网的南北向骨干线路,线路全长26.557公里,共设22座车站,也是迄今为止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工程总投资156亿元,总工期4年半,计划于2014年6月通车试运营。 二号线北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途经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南止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站,线路全长26.557公里,其中地下线长18.709公里,高架线长7.058公里。全线共设22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5座,地下车站17座。车辆段设在相城区,2座主变电所设在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