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免疫学真题讲解

中南大学免疫学真题讲解

中南大学免疫学真题讲解
中南大学免疫学真题讲解

2003

1.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一)Th 细胞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下可以增殖分化为Th1 细胞和Th2 细胞。Th1细胞分泌IL-1、IFN- 丫、TNF- B等细胞银子,引起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分泌IL-4/5/6/10等细胞因子,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可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Th1 细胞和Th2 细胞可以通过各自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制约。Th1 细胞产生的IFN- 丫可抑制Th2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下调体液免疫功能。Th2细胞产生的IL4和IL-10 则抑制Th1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下调细胞免疫功能。(二)TS细胞的调节作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经辅助性诱导T 细胞(CD4+T )的作用可活化抑制性T 细胞(TS),使之分化成为效应TS 细胞。它可分泌抗原特异及非特异抑制因子,可抑制杀伤性T 细胞

(TC)、辅助性T细胞(TH )及B细胞的功能,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此,当外来抗原侵入机体后经APC 活化TH 细胞以后启动正免疫应答,产生效应分子和(或)效应细胞以清除外来抗原。与此同时在免疫应答后期可启动TS 细胞使之活化及分化发育为效应TS 细胞,以抑制免疫应答,籍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平衡。(三)TC

(CTL )

细胞的调节作用:T 细胞抑制免疫应答也可通TC 的作用,因为TC 可针对T 或 B 细胞表面TCR 或BCR 可变区的独特型决定基而起特异杀伤作用。由于TC 细胞杀伤T 或B 细胞而引起免疫抑制作用。

2.试述建立免疫耐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a. 口服免疫原,可致局部肠道粘膜特异免疫,而抑制全身免疫应答,建立全身免疫耐受,b?器

官移植前,静脉注射供着表达同种异型抗原的血细胞,建立全身免疫耐受,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

c.同种异型器官移植前,移植骨髓及胸腺,建立或恢复免疫耐受,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d.脱

敏治疗:皮下多次注射小剂量变应原,防止IgE型Ab产生,达脱

敏目的e.防止感染,f.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拮抗作用的调节性细胞,抑制效应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g.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

3.试述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1)HLA 与人类同种器官移植有关:器官移植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受者HLA 型别相符的程度,两者差别越小,存活率越高,反之则越低;通常存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同卵双生〉同胞〉亲属〉无血缘关系者。(2)HLA与输血反应有关:多次受血者体内可产生抗HLA 抗体,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对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注意选择HLA 抗原相同或不含白细胞抗体的血液。(3)HLA 与疾病的相关性:HLA 与某些疾病的遗传倾向有关;如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具有HLA-B27 抗原。(4) HLA 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表达HLA-I 类分子,当细胞癌变时,其表面HLA-I 类抗原表达缺失或显著减少,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之一;HLA-II 类基因异常表达: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细胞可异常表达HLA-II 类抗原,可能以组织特异性方式把自身抗原提呈给自身反应性T 细胞,从而启动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5)HLA 与法医学鉴定的关系:HLA 可作为法医学亲子关系的鉴定。

4.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血液标本中的抗原。

1.凝集反应:直接凝集-

玻片凝集试验,间接凝集,协同凝集试验; 2.沉淀反应:单项

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免疫比浊; 3.补体参加的反应:补体结合试验,

溶血空斑实验;4?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a.免疫荧光法-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 b. 酶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双抗体夹心法,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SA-ELISA)c.放射免疫测定法,d.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 ,f. 免疫PCR。

2004

5.试举例说明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及临床意义。

抗体对免疫应答有反馈调节作用。抗体是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产生之后又可抑制其后的抗体产生。将抗体注入非免疫的机体,可阻止其后注入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这一现象在临床上应用成功地预防了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生。该疾病是因母子间RH 血型不符引起的。将抗Rh因子抗体给分娩Rh+胎儿的Rh-产妇注射,使之与分娩过程中进入母体的新生儿Rh+红细胞结合,封闭其表面Rh抗原决定簇,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使新生儿Rh+红细胞溶解破坏,及时从母体内清除,从而抑制了Rh母亲进一步产生抗体,

也就防止了因Rh抗体(IgG)通过胎盘使下次妊娠的Rh+胎儿产生溶血症。

免疫应答过程中用血浆交换法去除循环血中的抗体,使血液中的抗体浓度不断降低,可促使抗体产生增加。注射IgG 抗体可明显促使抗体形成细胞数量下降,可反馈控制抗体过度合成,这可能是由于抗体结合抗原后降低抗原的刺激作用。

6.试述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学方法。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以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一)

主动免疫疗法(肿瘤疫苗):给机体输入具有抗原性的肿瘤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以达到治疗肿瘤、预防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目的。常用肿瘤疫苗有以下几类: 1.肿瘤细

胞疫苗 2.肿瘤抗原疫苗 3.病毒疫苗 4.抗独特性疫苗 5. DNA 疫苗(二)免疫导向疗法:将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杀伤因子与单克隆抗体偶联制成“生物导弹” ,并利用单抗能特异性结合肿瘤抗原的特性使杀伤因子“导向”集中到肿瘤病灶,杀伤肿瘤细胞。常用杀伤因子有:放射性核素(131I)、抗肿瘤药物(氨甲蝶呤、阿霉素)、毒素(蓖麻毒素、白喉毒素、绿脓杆菌外毒素等)。(三)过继免疫疗法:将自身或异体的抗肿瘤效应细胞的前体细胞,在体外采用IL-

2 、

抗CD3 单抗,特异性多肽等激活剂进行诱导、激活和扩增,然后转输给肿瘤患者,提高患

者抗肿瘤免疫力,以达到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目的。常见的免疫效应细胞有:①LAK细胞:

用高浓度IL-2激活病人自体或正常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②TIL细胞:从切除的瘤组

织或癌性胸腹水中分离淋巴细胞,体外经IL-2诱导激活和扩增;③CD3AK细胞:用抗CD3

单抗辅以小剂量IL-2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④ CTL细胞:用特异性多肽抗原体外诱导CTL 克隆。(四)细胞因子疗法:原理是某些细胞因子注射体内后可调节、增强一种或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更强的抗肿瘤免疫功能。目前临床常用的细胞因子有IL-2、TNF、IFN 及CSF等。(五)基因疗法:其原理是克隆某些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在体

外转染受体细胞,然后回输体内,或直接将目的基因体内注射,使目的基因在体内有效表

达,增强体内抗肿瘤作用或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力。目前常用的抗肿瘤基因治疗

目的基因有:细胞因子基因(如编码IL- 2?12、IFN、TNF、CSF等细胞因子基因),肿瘤抗原基因(如编码MAGE 、CEA 等的基因),MHC 基因,协同刺激分子基因(如编码B7、CD54、LFA-3 等的基因),肿瘤自杀基因(如TK、CD 基因等),肿瘤抑癌基因(如RB 基因、P53 基因等)。常采用的受体细胞有: 1.体外培养细胞淋巴细胞(以T 淋巴细胞为主、LAK 、TIL

细胞等),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其他细胞。 2.体内细胞。

7.从免疫耐受的角度试述,在科研中要获得高抗体滴度应注意什

么?

应注意避免诱导免疫耐受,抗原剂量应适宜,才能导致高水平的抗体产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及B细胞,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导致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高,则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可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呈现为特异负应答状态,导致高带耐受。抗原类型避免选择分子量小、可溶性,非聚合状态的抗原,抗原免疫途径选择皮下及肌肉注射,不易至免疫耐受,8.试述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病理机制。

一般认为是机体对链球菌的某些抗原成分(如胞壁的M蛋白或胞浆中某些抗原成分)产生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随血流低达肾脏。并沉积于肾小球基膜,进而激活补体,产生

C3a和C5a, C3a和C5a与肥大细胞或是碱性粒细胞生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出现水肿。C3a和C5a同时又可趋化中心

粒细胞至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聚集的中心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同时,还释放许多溶酶体酶,可水解血管及周围组织。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使局部血小板集聚、激活,促进血栓形成,引起局部出血、坏死。血小板活化还可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进一步加重水肿,造成肾小球局部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还有人认为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膜糖蛋白间具有交叉抗原性,引起自身免疫损伤反应。

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是什么?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ELISA 的原理是用酶标记的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它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定结果。其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是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洗涤将固相上的抗原抗体与液相中的游离成分分开。基本方法: 1.双抗体夹心法 2. 间接法 3.BSA-ELISA (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 4.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 5. 免疫组化技术。

2005

1.简述T 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 +和CD8 +两个亚群;按TCR 分子不同可分为TCR aB和TCR 丫3 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 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 细胞、抗原活化过的T 细胞、记忆性T 细胞。功能:(1)CD4 +辅助性T细胞(Th ):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

(2)CD8 +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3)抑制性T 细胞(Ts):抑制免疫应答(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 , Th1 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 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2.试述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机体抗肿瘤免疫包括先天性免疫(非肿瘤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肿瘤特异性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NK 细胞的胞毒作用

(1)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不依赖胸腺、无依赖抗体或补体、无需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无肿瘤特异性和MHC 限制性,是一类在肿瘤早期起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通过ADCC 作用杀伤IgG 包裹的肿瘤细胞。

(二)丫3 +T细胞: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不受MHC限制。此类细胞还可分泌IL-2、IL-4、IL-5、GM-CSF和TNF- a等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

(三)M $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

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解细胞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处理和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 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巨噬细胞表面上有Fc 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ADCC 效应杀伤肿瘤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TNF )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二、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机制在免疫监视和抗肿瘤效应中占主导地位。

(一)体液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针对肿瘤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肿瘤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并发挥抗肿瘤作用。1.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3.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

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5.抗体干扰肿瘤细胞粘附作用

(二)细胞免疫机制,细胞免疫机制在机体抗肿瘤效应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

1.T 细胞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均参与抗肿瘤免疫效应。

(1)CD4+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增强CTL的功能,激活巨噬细胞或其他AP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发挥溶瘤作用。

(2)CD8+T细胞CD8+CTL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丝氨酸酯酶)和TNF a、B,直接介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活化的CD8+CTL表达FasL,可与肿瘤细胞表面Fas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试述独特性网络的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

抗原进入体内后,选择出表达特定BCR的B细胞发生克隆扩增,大量分泌特异性抗体(Ab1 ), 当数量足够大时,Ab1可以作为抗原在体内诱发抗抗体(Ab2)的产生。抗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只能是抗分子上的独特型,因而Ab2称为抗独特型抗体(Aid )。独特型抗体有两种,分别针对抗体分子V 区的支架部分(Ab2 a)和抗原结合部位(Ab2 B)。Ab2 B的结构和看好原表为相似,并能与抗原竞争性地和Ab1结合,因而B型的抗独特型抗体被称为体内的抗原内影像。抗抗体中的Ab2 a和Ab2 B都可作为一种负反馈因素,对Ab1的分泌起抑制作用。任何抗体分子或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上都存在着独特型抗原决定簇,他们可以被机体

内另一些淋巴细胞识别而刺激诱导产生抗独特型抗体。以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的相互识别

为基础,免疫系统内构成网络联系,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使位于网络中的免疫细胞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自稳状态。临床应用: 1.利用抗原内影像,通过Ab1

或Ab3 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体内诱导Ab2 的产生,减弱或去除体内原有的

Ab1 ,预防自身免疫病。

4.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

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如何简述其防治方法和原理。

(1)发生机制是:青霉素具有抗原表位,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青霉噻唑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

IgE 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共价结

合的蛋白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 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

性休克,甚至死亡.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也属于该类型,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可引起肥

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发生过敏性哮喘.

(2)防治方法和原埋:① 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最有效的办法,临床常用皮肤试验迸行检测,如青霉素皮试.② 脱敏疗法:包括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和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肤试验阳性而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 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其机制是小剂量变应原进人机体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

胞作用后,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少,不足以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累积效应.因此短时间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脱敏,此时,大剂量注射抗毒素

血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对于己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抗原进入途径,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 类抗体,降低IgE 抗体应答;或者通过该lgG(又称封闭抗体)与变应原的结合,影响或阻断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上的IgE 结合.

5.怎样评估免疫学检测方法。

评估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主要有两个重要指标,即特异性和敏感性。特异性指用该试验检查非患者时出现出现阴性结果的可能性,敏感性指用该试验检查某病患者时出现阳性结果的可能性。评估中确定真正的患者和非患者,需要“金标准” ,即假设其检验结果为100% 可靠,即阳性为真阳性,阴性为真阴性。用金标准和待评估方法同时做检测,特异性=真阴性/ (真阴性+假阳性)x 100%,敏感性=真阳性/ (真阳性+假阴性)x 100% ,

2006

1. 试分析导致AIDS患者CD4+T细胞数目减少的可能原因。

1)HIV直接杀伤靶细胞:1.HIV在细胞内复制后,以芽生方式释出时可引起细胞膜的损伤。

2. 由于HIV 可抑制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胞病变。

3. 当受HIV

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gp120发生表达后,它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的溶解和破坏。 4.病毒

增殖是产生大量未整合的病毒RNA及核心蛋白分子在胞质内大量聚集,干扰正常代谢,影像细胞生理功能;5.HIV还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减少。

2)HIV间接杀伤靶细胞:1.HIV诱导感染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细胞因子,并抑制正常细胞生长

因子的作用;2.HIV诱生特异性CTL或抗体,通过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或ADCC效应而杀伤表

达病毒抗原的CD4+T细胞;3.HIV编码的超抗原引起携带某些型别TCRW链的CD4+T细胞死亡。

3)HIV诱导细胞凋亡:1.可溶性gp120、HIV感染DC表面的gp120可与T细胞表面CD4分子教练,通过激活钙通道而使胞内Ca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凋亡;2. gp120与CD4分子教练,促使靶细胞表达Fas分子,通过Fas途径诱导凋亡;3.HIV附属基因编码的tat蛋白可增强CD4+T细胞多

Fas/FasL效应的敏感性,从而促进其凋亡。

试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一、由n型超敏反应引起:自身抗体(IgG、IgM类)与自身抗原结合,通过激活补体、调

理吞噬和ADCC乍用导致组织细胞损伤。3.通过ADCC乍用破坏靶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的抗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造成溶血,引起疾病。二、由川型超敏反应引起,自身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某一组织部位并可以激活补

体,补体激活产物C3a C5a和C3b等活性物质吸引中心粒细胞聚集,后者释放多种酶类造成组织损伤。同时C3a、C5a作为过敏毒素,作用于是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后者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

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局部水肿。

三、IV 型超敏反应中,致敏T 细胞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2.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引起超敏反应的机制是什么。举例并作简要说

明。(见2005)

3.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有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 细胞疫苗肿瘤细胞疫苗、基因修饰的瘤苗(将肿瘤细胞用基因修饰方法改变其遗传背景,降低致瘤性,增强免疫原性)、抗原提呈细胞疫苗(常用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或肿瘤抗原多肽等体外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后回输患者,可有效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2. 过继免

疫治疗取自体淋巴细胞经体外激活、增值后回输患者,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3.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所用的干细胞来自于HLA型别相同的供者,可采集骨髓、外周血或脐血,分离CD34+干细胞,脐血HLA表达水平较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低,来源方便,采集容易,对供者无任何伤害,是极具潜力的干细胞来源。

4.为什么检查患者血清抗体时,常需采集双份血清标本。如抗体效

价不升高,应考虑哪些可能性?

2007

1.试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

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的效应物质通过多种方式进固有免疫应答效应。

2.试举一例以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并说明其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

病的作用机制。

如IFN- a和IFN- 通过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和其临近的未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酶而进入抗病毒状态。刺激病毒感染的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使其更容易被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识别并杀伤。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使其在病毒感染早期有效地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3.目前用于临床肿瘤免疫学诊断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检测肿瘤抗原:AFP-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CEA-直肠结肠癌,CA199-胰腺癌,PSA-前列腺癌、抗肿瘤抗体、细胞表面肿瘤标记物检测:特异性单抗免疫组化或流式细胞仪分析等,如对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表面CD分子的检测,放射免疫显像法。

4.某妇女血型为RH-,其丈夫为RH+第一胎会发生RH新生儿溶血

病吗?为什么?如夫妇双方均为RH-,其子女有无可能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

5.哪些因素可导致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叙述其可能机制。

1. 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个体发育过程中,免疫隔离部位如脑、睾丸、眼睛和子宫这些器官的内含的抗原性物质通常不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而未接触免疫系统,因此在T、B 淋巴细

胞库内相应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细胞并未消除。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性物质释放入血流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统接触,刺激可能存在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2。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

可以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病。 3. 微生物感染:可通过分子模拟、免疫隔离部位释放抗原、多克隆激活等机制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4.遗传:很多自身免疫病如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均具有家族史,一些自身免疫病与HLA 抗原表达的类型有联系。

5.性别:如女性发生SLE 的可能性比男性大,给SLE 小鼠使用雌激素可加重其病情,男性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比女性大。

2008

1.试述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和破坏影响着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临床的一些治疗中,希望建立免疫耐受性来防治超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免疫耐受的打破,会致不同临床后果,生理性的对自身组织抗原耐受的打破,则自身应答性T及B细胞克隆被活化,发生自身免疫病,反之,打破对感染性病原体及肿瘤的免疫耐受,,使适宜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得以进行,则会消灭病原体及肿瘤,疾病得以控制及治愈。某些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生长过程中,设法解除免疫耐受、激发免疫应答将有利于对病原体的清除及肿瘤的控制。

2.试述NK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NK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可表达具有识别HLAI类分子的活化或抑制性受体KIR/KLR,

二者均可识别结合正常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HLAI 类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即自身组织细胞表面HLAI 类分子正常表达情况下,NK 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即KIR2DL/3DL 和CD94/NKG2A异二聚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此类抑制性受体与HLAI类分子之间的亲和力高于活化性受体,导致抑制性号占优势,表现为NK细胞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不能产生杀伤作用,发生自身耐受。

3.试述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多克隆抗体抗感染的免疫血清(抗毒素血清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外毒素所致疾病,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抗淋巴细胞

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受者,阻止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也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病)。2.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抗细胞表面分子的单抗(临床已用于急性排斥反应,骨髓移植时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抗细胞因子的单抗(如抗TNF单抗已成功用于类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7、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 ,则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二、简答题(24分) 1.写出下图电路输出逻辑表达式。 2.图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Q=0,试画出在CP信号连续作用下各触发器Q端的电压波形。 6、如图所示为一555定时器应用电路 (1)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2)试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4.下图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 D1和u 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80学时, 5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60 % 题 号 一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 计 ; 满 分 10 19 16 12 8 15 10 10 < 100 得 分 — 评卷人 复查人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得 分 …

二、简答题(24分) 1.写出下图电路输出逻辑表达式。 2.图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Q=0,试画出在CP信号连续作用下各触发器Q端的电压波形。 6、如图所示为一555定时器应用电路 (1)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2)试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4.下图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 D1和u 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 得分 评卷人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课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层和协议的集合。它描述的是每一层的功能,必须有足够的信息,以便实现者可以为每一层编写程序或设计硬件,使之遵守有关的协议。注意:协议实现的细节、接口的规范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试题1.1为什么协议实现的细节、接口的规范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它们被隐藏于机器内部,对外界不可见。 试题1.2 “一个网络中所有机器上的接口不必都一样”是否正确?是 试题1.3“网络中每台机器只要能够正确使用所有协议即可,不必要求所有机器上的接口都一样”是否正确?是 2、什么是层?在网络软件设计中为什么要分层?各层间的关系? 层是网络设计中的一段(或块)专门的软件(或硬件),它向用户提供特定服务,但将内部状态和算法细节隐藏起来。 分层的目的是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 各层间的关系是每一层都是建立在其下一层的基础上,并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 试题1.4“不同的网络,其层的数目、各层的名字、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是否正确?是 试题1.5 “网络的每一层都可看作一种虚拟机,它向上一层提供特定服务”是否正确?是 试题1.6 “网络软件是高度结构化的”是否正确?是 试题1.7“一台机器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机器上的第n层进行对话。在对话中用到的规则和约定合起来称为第n层协议”是否正确?是

3、什么是对等体? 不同机器上包含对应层的实体。 试题1.8“对等体可能是进程、硬件设备、或人”是否正确?是 试题1.9在哪一层,数据从发送机器直接传递到接收机器?其它层次的数据实际传递方向和逻辑传递方向? 最下层或物理层; 数据实际传递方向:在发送机器上,是从上层到下层,在接收机器上,是从下层到上层; 逻辑传递方向:从发送机器的对等体到接收机器的同层对等体。 4、什么是协议? 是指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它是一组规则,用来规定同一层上的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或分组的格式和含义。 试题1.10“协议涉及到不同机器上对等实体间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是否正确?是 5、什么是协议栈? 一个特定的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每一层一个协议)。 试题1.11协议层次结构每一层都软件实现的吗? 非,一些较低层协议往往是在硬件或固件中实现的,但即使被(全部或部分)嵌入到硬件中,也会涉及到复杂的协议算法。 6、什么是接口? 定义下层向上层提供哪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试题1.12当网络设计者决定一个网络应该包含多少层,以及每一层应该提供哪些功能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考虑是什么?为了使得这个考虑实际可行,对每一层有什么要求?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专科) 》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一般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 )以内。 (A) 4% (B) 5% (C) 6% (D) 8% 参考答案: (C) 2. 通过( )试验,得出橡胶支座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据此求出支座的抗压弹性模量。 (A) 中心受压 (B) 小偏心受压 (C) 大偏心受压 (D) 中心受拉 参考答案: (A) 3. 钢筋电弧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试验结果,至少有( )个试件呈塑性断裂。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

4. 预应力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不超过( )吨。 (A) 60 (B) 65 (C) 70 (D) 75 参考答案: (A) 5. 应力波反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完整性是属于动力检测法中的( )检测。 (A) 高应变(B) 瞬态激励(C) 稳态激励(D) 随机激励 参考答案: (B) 6. 直径大于等于( )的钻孔灌注桩为大直径桩。 (A) 1.8m (B) 2.0m (C) 2.5m (D) 3.0m 参考答案: (C) 7. ( )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或设备)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 (A) 锚具 (B) 夹具 (C) 连接器 (D) 套具 参考答案:

8. 目前,常用的钻孔灌注桩质量的检测方法有:钻芯检验法、振动检验法、射线法以及( )检验法。 (A) 超声脉冲 (B) 锤击 (C) 敲击 (D) 水电效应 参考答案: (A) 9.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拉伸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 )个试件进行试验。 (A) 6 (B) 3 (C) 4 (D) 5 参考答案: (B) 10. ( )的检测项目主要有原材料性能、底板几何形状及尺寸。 (A) 标志底板 (B) 标志顶板 (C) 标志面 (D) 波形梁护栏 参考答案: (A) 11. 桥梁扰度观测测点一般布置在( )。 (A) 桥跨中位置 (B) 桥支座位置 (C) 桥中轴线位置

中南大学2016统考计算机答案剖析

1. 关于网络协议,下列______选项是正确的。 A. 是网民们签订的合同 B. 协议,简单的说就是为了网络信息传递,共同遵守的约定 C. TCP/IP协议只能用于Internet,不能用于局域网 D. 拨号网络对应的协议是IPX/SPX 正确答案:B 2. 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 A. 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C. 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D. 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正确答案:A 3. 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广泛,但据统计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辅助设计 D. 过程控制 正确答案:A 4. 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无所不在,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却是______。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人工智能 D. 过程控制 正确答案:B 5. 早期的计算机体积较大、耗能高、速度也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__。 A. 工艺水平 B. 元器件 C. 设计水平 D. 元材料 正确答案:B 6. 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______。 A. 显示器 B. 控制器 C. 硬盘存储器 D. 鼠标器 正确答案:B 7. 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方式有______。

A. 仅串行方式 B. 串行方式或并行方式 C. 连接方式 D. 仅并行方式 正确答案:B 8. 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字长,目前芯片有多种型号,其中奔腾IV芯片的字长是______。 A. 8位 B. 16位 C. 32位 D. 64位 正确答案:D 9. 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运算,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______。 A. 高速运算 B. 指令系统 C. 可编程序 D. 存储功能 正确答案:C 10. 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__。 A. 主机和外设 B. 硬件和软件 C. CPU和存储器 D. 控制器和运算器 正确答案:B 11. 美国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冯?马诺 A. 1936 B. 1946 C. 1952 D. 1959 正确答案:B 12. 美国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__。 A. 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正确答案:D 13.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也可能不同,而计算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A. 字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80学时, 5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60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 计 满 分 10 19 16 12 8 15 10 10 100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7、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 ,则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得 分 评卷人

中南大学计算机实践报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2013年 1 月 7 日

唯美古筝 ——计算机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一.任务内容 要想制作好一个网页,首先要在整体上规划好自己网站的主题和内容,确定自己需要传达给访问用户的主要信息,然后仔细斟酌,把自己所有要表达的意念合情合理地组织起来;其次,是设计一个富有个性的页面式样,务求尽善尽美。这样制作出来的主页才会清晰、明了、内容充实。我从6岁就开始学习古筝,从小对古筝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并且对古筝的各方面的情况有较深的理解,因此我把这次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主题定为了“唯美古筝”。主题实践报告以古筝为线索展开介绍,内容包括古筝的结构、古筝的历史、中国著名古筝曲、当代中国著名的古筝家及中外联系之桥等五大项内容: 1)在“古筝的结构”一大内容中,介绍了古筝从拔弦古古筝、击弦古古筝到手拨式键盘乐器到现在乐器大家族之中的“公主”的演变过程,并简述了古筝诞生、发展的重大意义。 2)在“古筝的历史”这部分内容中,着重写了筝的来由,命名以及各种关于古筝的典故,并让大家对古筝发展有所认识。 3)在“中国古筝名曲”中,展示出了中国古筝界风斐之作和中国的一些经典民族乐曲。例如《高山流水》、《广陵散》和贺渌訂名曲《梅花三弄》等。 4)“中国当代著名古筝家”内容中则介绍了包括中国著名青年古筝家袁莎和任洁的几个古筝名家风采。让古筝家的魅力感染古筝爱好者学习古筝,关注古筝界的热情。 5)在“中外联系之桥”这一内容中,我介绍了敦煌莫高窟里美丽的壁画,这些事古筝存于古今的证明。 通过这五大内容的介绍,旨在对唯美古筝做一个全面的解释和分析。 二.设计步骤 首先确定了“唯美古筝”的主题后,我策划将网页的风格定为轻快明丽、简

中南大学软件测试技术考试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1 -- 2012 学年上学期时间110分钟软件测试技术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软件09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 1)本试卷不做答题用,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2)请在答题纸上写明学号、班级和姓名 3)考试结束后,试卷、答题纸、草稿纸折叠好一起交监考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15题,2分/题) 1.软件文档按照其产生和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其中开发文 档不包括(B)。 A .软件需求说明 B .可行性研究报告 C .维护修改建议 D .项目开发计划 2.软件维护成本在软件成本中占较大比重。为降低维护的难度,可采取的措施有D A .设计并实现没有错误的软件 B .限制可修改的范围 C .增加维护人员数量 D .在开发过程中就采取有利于维护的措施,并加强维护管理 3.测试用例是测试使用的文档化的细则,其规定如何对软件某项功能或功能组合进行测 试。测试用例应包括下列(B )内容的详细信息。 ①测试目标和被测功能 ②测试环境和其他条件 ③测试数据和测试步骤 ④测试记录和测试结果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在进行软件编码规范评测过程中需要围绕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以下描述中不属于编码 规范评测内容的有(D )。 A .源程序文档化检查,包括符号名的命名、程序的注释等规范性检查 B .数据说明检查,包括数据说明次序、语句中变量顺序检查 C .程序结构检查,程序应采用基本的控制结构、避免不必要的转移控制等 D .程序逻辑检查,阅读源代码,比较实际程序控制流与程序设计控制流的区别

中南大学电子技术2试卷及答案-第4套

---○---○ ---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4) 时间100分钟 20 ~20 学年 学期电子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80 学时,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60 %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场效应管是( )控制元件,而双极型三极管 是( )控制元件。晶体管在模拟电路中工作在 ( )区; 在数字电路中工作在( )区。 2、在一个交流放大电路中,测出某双极型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位为: (1)端为1.5V (2)端为4V (3)端为2.1V 则(3)端为( )极; (3)该管子为( )型。 3、 若某一逻辑函数有n 个逻辑变量,则输入逻辑变量有( )种不同 取值的组合。 4、 一个逻辑函数全部最小项之和恒等于( )。 5、触发器按动作特点可分为基本型、同步型、( )和边沿型。 6、稳压管工作在( )区,一般要与( )串联使用。 7、已知某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输出高电平OH V = ; 输出低电平OL V = ; 阈值电平 TH V = ; 8、下列电路中,不属于组合逻辑 电路的是( )。 (A) 编码器; (B) 数据选择器; (C) 计数器。 9、集成运算放大器采用( )耦合方式,既可以放大( )信号,又可以放大( )信号。 10、七段LED 数码管的结构分为共阴极和( )两种。 11、可用于总线结构进行分时传输的门电路是( )。 (A) 异或门;(B) 同或门;(C) OC 门;(D) 三态门。

免疫学基础练习题标准

《免疫学基础》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 二、填空题 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 A.严重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 E.超敏反应性疾病 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 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 A.对机体有利 B.对机体有害 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 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一章免疫系统 一、选择题 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 A、胸腺和骨髓 B、淋巴结和脾脏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 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 A、CD4分子 B、CD8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 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B 吞噬细胞 C NK细胞 D T细胞 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 A、T细胞 B、NK细胞 C、 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 A、自然杀伤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3分子 D、CD40分子 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B细胞 D.红细胞 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IL-1 B.IL-2 C.IL-4 D.TNF

中南大学web技术实验报告(计算机物联网专业专用)

中南大学Web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胡家威 学号: 0909090807 专业班级: 计科0902班 指导老师: 盛羽 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时间: 2012年5月30日

目录 实验目的 (3) 实验内容 (3) 详细设计 (3) 界面展示 (11)

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Web技术,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 实验内容 (1).制作一个个人主页; (2).制作一个相册。 详细设计 【请老师相信这是学生做的,内容为英文是我个人的习惯,不喜欢写着写着切换中英文!】1.首先界面设计:个人主页我分为了五大模块:首页(Home),个人简介(Portfolio),博 客(Blog),相册(Photos),联系方式(Contact)。为了将第二个作业整合进来,我给了添加了一个新的模块(Exercise),链接进去。 2.接着是各个界面的设计:首先,个人主页的各个页面我使用统一的界面风格,只是其中 的内容不相同罢了。统一的界面风格如下: 2.1.背景是一张小图片,宽只有1个像素,然后竖直平铺下去。 图片上面的颜色深下面浅,这样就可以表现出渐变式的背景。 2.2.中间内容区域最上面是一个使用Flash制作的3D动态切换效果。【图片是校园图片】

2.3.接下来是导航栏,导航栏是一个标准的导航了,这里没有子菜单,被选中的菜单项 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2.4.然后是中间内容区域,这个不同页面内容不同。 2.5.最后是页面底部,底部也是标准的网页底部,标明了版权以及制作人(yinger就是 我),同时标明它是符合CSS和XHTML规范的。 3.首页分析:中间部分是一个用JS制作的特效,分为5部分,可以自动切换。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 验 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2018-5-12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图1-2全桥面板接线图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 Uo= E(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可参考图1-1。 2.差动放大器调零。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2 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将电位器Rw4 调到增益最大位置(顺时针转到底),调节电位器Rw3 使电压表显示为0V。关闭主控台电源。(Rw3、Rw4 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3.按图3-1 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对应变片分别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预热五分钟,调节Rw1 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中南大学模电试卷及答案分解

1 + j A 中 南 大 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 1 套) 一、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 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 偏置,集电结需要加 偏置。场效应管是 控制器件。 2. 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 作在 区。 3.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 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 A u1 是 放大器,A u2 是 放大器,A u3 是 放大器。 4. 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 R e 公共电阻对 信号 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 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K CMR = 。 5. 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200 f 200 ,则此滤波器为 滤波器, 其通带放大倍数为 ,截止频率为 。 6. 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 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 ;电路的 最大输出功率为 ;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 D 为理想元件,已知 u i = 5sin ωt V ,试对应 u i 画出 u o 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r bb'=100Ω,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 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6分)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 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 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 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 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 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3.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 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 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 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 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 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 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 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后来认识到互联网协议 的重要性,才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完成互联作用。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 网的互联问题,并将互联网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OSI开始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 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的数据报对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送以及分组话音通 信都是十分方便的。 ⑤ 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 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 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术。而TCP/IP则不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 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 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 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主机的负担。但是,当应用程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甚

2014中南大学《测试技术》复习资料(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中南大学《测试技术》复习资料(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测量方法的种类?P3 2.熟悉仪器的动静态指标及概念:准确度、精度、灵敏度、线性、分辨率等 P46 3.掌握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霍尔效应的概念 压电效应P145 霍尔(Hall )效应: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薄片时,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两侧面上将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产生的电位差称为霍尔电势。 霍尔效应产生的机理(物理本质):在磁场中运动的电荷受到磁场力 F (称为洛仑兹力)作用,而向垂直于磁场和运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在两侧面产生正、负电荷积累。 应用举例:电流的测量,位移测量,磁感应强度测量,力测量;计数装置,转速测量(如计程表等),流量测量,位置检测与控制,电子点火器,制做霍尔电机—无刷电机等。 4.掌握激光多普勒流速仪的工作原理(激光多普勒效应)P181 当激光照射到跟随流体一起运动的微粒上时,微粒散射的散射光频率将偏离入射光频率,这种现象叫做激光多普勒效应。当光源和反射体或散射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入射声波频率存在差别的现象称为光学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学者多普勒于1842年发现的。当单色光束人射到运动体上某点时,光波在该点被运动体散射,散(反) 射光频率与人射光频率相比,产生了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的频率偏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转速测量 1.数字式转速表 测量原理:数字式转速测量系统由频率式转速传感器、数字转换电路和数字显示器等部分组成。首先由传感器把转速转变成频率信号,再通过测量信号的频率或周期来测量转速。2频率法测转速 把被测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 5.掌握卡门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卡门涡街原理)P224 二.简答题: 1.掌握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及特点P7 P11 P34 P36 2.熟悉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冷端恒温法、冷端温度校正、补偿导线、热电偶冷端补 偿器。P71 3.由A 和B 材料组成的热电偶,测试某一温度T ,参考端温度为T0,而电位计E 接入到热电极B 答:T1=T2可以正确的测量热电动势 原因,中间导体定律P72 4.掌握热线风速仪的工作原理(恒流式、恒温式) P172 5.如果使用霍尔传感器测量小电流,请简述原理或给出 测量示意图。 是霍尔元件在聚集磁路中检测到与原边电流成比 A T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 ---○---○---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80学时, 5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60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 计 满 分 10 19 16 12 8 15 10 10 100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7、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 ,则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得 分 评卷人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在1972年由 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全国重点大学)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系现有教师56名;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占46%;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15人。经过多年努力,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一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办学体系。2001年计算机 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9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特 色专业称号。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通过与科研、产业的结合,本专业培养跨学科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突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算法理论与设计”、“可信计算”、“现代软件工程”、“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数字媒体”、“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方向;并与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融合“医学信息处理”、“生物计算”、“冶炼、材料、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复杂计算”、“过程仿真与可视化”等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1)主要培养面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备知识创新、技术创 新或集成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及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2)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备高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 构、基本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毕业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

备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不可或缺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自我学习能力和人文素质,具备进行有效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同时初步具备能够分析、解决困难、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初步具备国际化视野。 (3)进一步地,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远大的科技抱负和人生理想,同时具有为实现这种抱负和理想而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精神、自信心和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从事技术开发及应用、科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1)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以及理解人的行为。计算思维即构建于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之上的思维活动,其要点是基于严谨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抽象建模,通过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以解决实际问题。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 养过程中,十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算法基本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用计算思维去看待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的“习惯”,引导学生建立和提高计算思维能力,从而具备较强的从事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2)专业实践能力 本校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系统性地培养并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 学号:0801130801 学生: 俞文龙 指导老师:邓春萍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QJ-24型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焊锡、镊子、502胶、丙酮或酒精、连接导线、防潮材料、棉花、砂纸、应变片、连接片。 四、实验步骤 1、确定贴片位置 本实验是在一梁片上粘贴四块电阻应变片,如图所示: 2、选片 1)种类及规格选择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常用是3*5

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0.2欧。 一组误差小于0.2%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 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打磨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2倍,表面质量为Ra = 3.2um 。应成45度交叉打磨。因为这样便于胶水的沉 积。 2)清洁表面 用棉花粘积丙酮先除去油污,后用酒精清洗,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3)粘贴。涂上502胶后在电阻应变片上覆盖一薄塑料模并加压,注意电阻应变片的正反面。反面涂胶,而正面不涂胶。应变片贴好后接着贴连接片。 4)组桥:根据要求可组半桥或全桥。 5)检查。 用万用表量是否断路或开路,用兆欧表量应变片与被测试件的绝缘电阻,静态测试中应大于100M欧,动态测试中应大于50M欧。 6)密封 为了防止电阻应变被破坏和受潮,一般用AB胶覆盖在应变片上起到密封和保护作用,为将来长期监测做好准备。 五实验体会与心得 本次亲自动手做了应变片的的相关实验,对应变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贴应变片组成电桥,认识并了解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以及对应变片在使用之前是否损坏的检查。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了应变片在试验中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免疫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1、异嗜性抗原 2、McAb 3、ICC 4、CDR 5、MAC (2)1、TD-Ag 2、HVR 3、免疫耐受4、MHC 5、TCR复合体 (3)1. APC 2. ADCC 3. HLA 4. CK 5. 抗原决定簇 二、填空: 1.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_______和_______。 2.抗原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特性。 3.补体裂解片段C3a、C5a具有趋化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是__________。 6.位于HLA-Ⅱ类基因区,其编码产物参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的基因是LMP和____。 7.根据TCR种类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群。 8.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_______和CD16。 9.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__________和________。

10.新生儿溶血症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 11.动物免疫血清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重性。 12.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13.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_____________。 14.HLA复合体位于第____染色体。 15.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和______。 16.T细胞的协同受体为_______和_______。 17.在I型超敏反应中,新合成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 18.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关的是____和____型超敏反应。 19.半抗原是指具有_________性,不具有___________性的物质。 2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_______,在局部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Ig 是_____。 21.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有C3a、_____、________。 22.经典的HLA-Ⅱ类抗原由DP、___、____基因编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