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通过对线路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制定出最佳的铁路建设线路,并对其进行细化设计。铁路选线设计对于保证铁路安全、长期利益及节约投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选线设计的流程

1.了解评估范围:首先需要明确选线的评估地区范围,以及该区域在社会、经济、环境、地形等方面的情况。

2.确定选线原则:确定选线的原则是非常关键的,选线原则应当清晰明确,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选择合理的候选线路:在上述基础上,筛选一定数量的候选线路,根据路线长度、设计速度、起点和终点,确定每个选线方案的效益和损失。

4.对比分析:对比这些候选方案的利弊得失,选出最适宜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5.选定与提交:选定最佳方案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制定具体的技术规范和工程方案,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设计报告。

二、选线设计的注意事项

1.考虑全局:在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包括环境、地形、经济、和社会等等,以便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

2.考虑未来发展:选线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估计城市人口和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并预留相应的增长空间。

3.多方面评估:在选线设计中,应该对线路的效益和损失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特别是对各个候选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比较。

4.遵循规范: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在遵循国家的铁路标准的同时,我们应该遵循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方针来制定铁路选线设计方案。

5.较早进行调查:在设计前,应该较早地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本地的地形和建筑物情况,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选线设计是铁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设计合理、经济、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制定出最优的铁路选线设计方案,从而保证铁路的建设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地理因素:包括地貌、水系、地质条件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 线路的走向和规划。例如,如果地形复杂,存在大量的山脉和河流,选线 时就需要寻找最适合的通行路线,避免过度的爬坡和绕道。 2.经济因素:包括交通需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选线时需要考 虑铁路的周边区域,是否有足够的交通需求和潜在的经济利益。有时还需 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以确保选线的长期可持续性。 3.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等。选线时需要 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减少对野生动植物和植被的影响。如果有 必要,还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例如建设生态通道、加强环境监测等。 4.社会因素:包括居民需求、文化遗产等。选线时需要尊重当地居民 的意见,避免对他们生活和生产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还需要保护重要 的文化和历史遗产,避免因选线而导致的损失。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通过专业的技术 手段来分析和评估不同线路的优缺点,最终选出最佳的线路方案。 首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来对地理和环境因素进行分 析和评估。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地理和环境数据,帮助选线设 计师更好地了解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其次,需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经济评估。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 进行模型模拟来对未来交通需求进行预测,进而确定合适的线路走向和站

点布局。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评估,比较不同线路对建设和运营成本的 影响,选择经济效益最大的线路。 最后,需要进行社会参与和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 查等方式,征集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同时,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自然灾害、安全风险等,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总而言之,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可以 选择出最佳的铁路线路,实现高效、经济、安全的运输效果。同时还需要 注重社会参与和环保措施,确保选线设计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总结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总结 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本文将对铁路选线设计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地理条件的考虑 1. 线路的起点和终点:选取适合的起点和终点位置,考虑交通便利 性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2. 地形和地质条件:考虑地形的起伏、地质的稳定性以及经过的山脉、河流等,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 3. 气候条件:考虑气候对线路建设和运行的影响,避免自然灾害对 线路的损害。 4. 水文条件:考虑河流、湖泊等水域对线路建设的影响,确保线路 的安全稳定。 二、土地利用的考虑 1.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了解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以确保 能够合法合规地使用土地资源。 2. 土地规划和用地政策:遵循当地的土地规划和用地政策,合理规 划线路,避免对生态环境和农田的破坏。 3. 土地获取和补偿:进行土地获取和补偿工作,合理安排农民的生 产生活,确保公平合理。

三、环境保护的考虑 1. 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避免经过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野生动 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大气污染和噪声控制:采取措施减少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大 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3. 水资源保护:注意防止线路建设对地下水和水体的污染,注重水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其他考虑因素 1.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虑铁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投资回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 2. 民众意见和参与:听取周边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尽量满足 公众需求,提高决策透明度。 3. 工程技术可行性:考虑选线设计的工程技术可行性,充分利用现 代技术手段,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结语 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土地 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对铁路选线设计相关的知识点进 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铁路 选线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慎重对待,确保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营, 同时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

铁路选线设计重要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重要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根据地理、经济、环境等因 素的综合考虑,确定铁路线路的走向、断面和站点位置等问题。它是 铁路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效益和安全。本 文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 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地理条件等。根据不同地区的 地理特点,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断面,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指地表形态和地形特征的总称,是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 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地形地貌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线路的走向和建设难度。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避开陡坡、大弯曲、大曲率等地形地貌 特点,选择平坦、直线的线路走向,以保证铁路的牵引能力和运营速度。 2.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指地质构造、地质性质和地层厚度等因素对铁路选线设 计的影响。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地层强度、地下水位等。

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价,选择地质条件 优良的地段作为线路的走向,以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和持久使用。 3.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指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气 候条件对线路的走向、断面和桥梁、隧道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在 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对行车安全和设施设备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断面,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营。 4. 水文地理条件 水文地理条件是指水系、湿地和地下水等因素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水文地理条件对线路的走向、桥梁和涵洞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避开复杂的水文地理条件,选择水文地理条 件优越的地段作为线路的走向,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和水利工程的正 常运行。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和运营成本等。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运输需求。 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指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铁路的建设规模和运营需求。在铁

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总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铁路选线设计 第四章铁路定线 第一节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 二、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 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 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 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 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 1.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 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 响。 3.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 染。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走向选择 2.带状范围选线 3.详细定线 第二节走向选择 一、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 1.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 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 3.自然条件 4.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二、线路走向选择要点 1.经济定线的影响 2.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 3.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 4.交通走廊选择 5.中间站站址的影响 6.长大复杂桥址选定 7.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 8.地质条件的影响 第三节接轨方案的选择 接轨点的选择 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网规划 2.线路走向 3.主要客货流方向 4.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 接轨方向的选择: 1)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 2)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 第四节车站分布与选址 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 为保证铁路线路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 车站分布的一般过程: 先结合机车交路的设计分布区段站,然后结合纸上定线,并保证需要的通过能力,分布一般的中间站、会让站或越行站。 总之,要点线结合,才能得到总体上较为理想的线路位置和适当的车站分布。 第五节定线的基本方法 定线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铁路规划阶段,对于新建铁路或改建现有铁路的 线路进行选择和确定的过程。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线路的经济性、 安全性和可行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经济性是铁路选线设计的关键原则之一、经济性主要体现在选 取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及线路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在选线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线路的距离、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沿 线城市和经济区等因素,以确保选取的线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和运 营成本,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安全性是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安全是铁路建设和运 营的首要目标。因此,在选线设计中应当避免通过地质灾害、易发生事故 的区域以及过于险峻的地势。同时,需要考虑线路的交通流量、车速和管 制等因素,以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性。 第三,可行性是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可行性主要包括技术 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指选取的线路是否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如线路的水平曲线半径、爬坡限制、隧道和桥梁的设计等。环境可行性是 指选取的线路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否可控制和可承受。在选 线设计中,需要对线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保证可行性。 另外,沿途城市和经济区的需求是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参考。在选线 设计中,需要考虑沿途城市和经济区的交通需求,以确保铁路线路能够为 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需要与当地政府、企

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综上所述,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通 过综合考虑线路的经济、安全和技术要求,以及沿途城市和经济区的需求,能够选取并确定最优的铁路线路,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和推动作用。同时,在选线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积极与相关方进 行合作和协商,确保选线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铁路选线设计理念

铁路选线设计理念 铁路选线设计理念是指在规划和设计铁路线路时,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位置的思想和原则。选线设计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系统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铁路选线设计的理念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环境保护等。其主要目标是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经济性。具体而言,铁路选线设计的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地理环境因素。选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理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地质稳定的区域,以确保铁路线路的平稳运行和建设的可行性。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选择最短路径和最佳走向,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 其次,注重经济发展需求。选线设计需要结合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经济潜力大、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还需要考虑线路的通达性,保证线路能够连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第三,注重社会需求。选线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生活便利,尽量减少对居民和城市环境的干扰,避免对特殊区域和敏感区域的影响,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第四,注重环境保护。选线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

择环境友好型线路走向,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要考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要优化线路的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推动绿色、低碳的铁路建设。 最后,注重安全和经济性。选线设计需要考虑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易发区域,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规划,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营。在经济性方面,要综合考虑建设和运营成本,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线路走向,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铁路选线设计的理念是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选址和线路走向,实现铁路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落实需要依靠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人才团队,确保铁路选线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通过对线路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制定出最佳的铁路建设线路,并对其进行细化设计。铁路选线设计对于保证铁路安全、长期利益及节约投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选线设计的流程 1.了解评估范围:首先需要明确选线的评估地区范围,以及该区域在社会、经济、环境、地形等方面的情况。 2.确定选线原则:确定选线的原则是非常关键的,选线原则应当清晰明确,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选择合理的候选线路:在上述基础上,筛选一定数量的候选线路,根据路线长度、设计速度、起点和终点,确定每个选线方案的效益和损失。 4.对比分析:对比这些候选方案的利弊得失,选出最适宜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5.选定与提交:选定最佳方案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制定具体的技术规范和工程方案,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设计报告。 二、选线设计的注意事项 1.考虑全局:在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包括环境、地形、经济、和社会等等,以便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 2.考虑未来发展:选线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估计城市人口和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并预留相应的增长空间。 3.多方面评估:在选线设计中,应该对线路的效益和损失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特别是对各个候选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比较。 4.遵循规范: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在遵循国家的铁路标准的同时,我们应该遵循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方针来制定铁路选线设计方案。 5.较早进行调查:在设计前,应该较早地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本地的地形和建筑物情况,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选线设计是铁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设计合理、经济、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制定出最优的铁路选线设计方案,从而保证铁路的建设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铁路选线设计范文

铁路选线设计范文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地形地貌:选择线路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情况,尽量选择平坦地带,减少铁路线路的施工和维护成本。避免选择山地、丘陵、湿地等地形 条件复杂的区域,以免工程难度过大。 2.地质条件:选择线路还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情况,避免选择地质条件 较差的区域,以免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的风险。特别是在滑坡、塌方、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需要格外谨慎。 3.资源利用:选线设计还需要合理利用沿线资源,尽量避免对农田、 水源、城市等重要资源的破坏。可以选择利用既有的铁路走廊或公路走廊,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4.环境保护:在选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 要求。避免选择经过敏感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在设计中采取相应 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经济效益:选线设计要充分考虑铁路建设的经济效益,选择能够满 足铁路运输需求的线路走廊,并考虑未来可能的扩容需求。同时还需要对 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收益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选线设计的经济可行性。 6.社会影响:选线设计还需要考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避免过多的拆 迁和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可以采用悬挂式线路、隧道等技术手段,减少 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7.运行安全:选线设计要确保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避免选择经过地 震带、洪水易发区等危险区域。在选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线路的 纵向和横向坡度、曲率等因素,确保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通常会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线路的优化和评估。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约束条件,可以采用多目标规划、模拟仿真等方法,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决策分析。 总之,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 素和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确保 铁路线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为旅客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和安全 的通道。

(完整版)铁路选线设计总结

客运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计算时间内(一年或者一天)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 货物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 客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计算,采用客流量预测决定。 货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计算。 旅客列车设计行走速度:根据运输要求,铁路等级,正线数目,地形条件及机车类型,线路平纵断面运营条件所确定的旅客列车行车速度。列车走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或旅客)列车在区段内运行,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可由牵引计算得到。 技术速度: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也可由牵引计算得到。 旅行速度: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控制站间:运行图周期值最大的站间,通过能力最小,全线(或区段)的通过能力要受到它的控制,称为控制站间。 铁路通过能力:指该铁路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根据其现有的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最多能够通过的列车对数或列车数。 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夹直线: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与后一曲线起点(ZH)间的直线,称为夹直线。 到发线有效长:到发线有效长是车站到发线能停放货物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有害坡段:列车在下坡道上运行时,需要制动的坡段,一方面使列车在坡顶具有的位能,因制动而消耗一部分,不能充分被利用,另一方面轮箍闸瓦因制动而磨损,增大行车费用,称为有害坡度。 无害坡段:列车在下坡道上运行时,不需要制动的坡段,位能完全得到利用,又不会引起轮箍闸瓦的磨耗,不至增大行车费用,这样的坡度称为无害坡度。克服高度:线路上坡方向上升的高度,又称拔起高度。 1 ?什么是限制坡度,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限制坡度是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 (1) 铁路等级 (2) 运输需求和机车类型 (3) 地形条件 ⑷邻线的牵引定数 (5)符合〈〈线规》要求 2.纵断面设计时,坡段长度什么情况下可以缩短至200米。 (1) 凸形纵断面坡顶为缓和坡度差而设置得分坡平段; (2) 最大坡度折减地段,包括折减及其间形成的坡段; (3) 在两个同向坡段之间为了缓和坡度差而设置的缓和坡段; (4) 长路堑内为排水而设置的人字坡段。 (5) 枢纽疏解引线范围内的线路坡段。 6. 夹直线不够时,如何修改线路平面,试说出三种方法并配合 减小曲线半径;选用较短的缓和曲线; 改移夹直线的位置。 7. 解释缓和曲线,其作用是什么。 缓和曲线是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均逐渐变化的曲线。 作用:在缓和曲线内,其半径由无限大渐变到圆曲线半径,从而使车辆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有利于行车平稳;在缓和曲线内,外轨超高由零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量,使向心力逐渐增加,与离心力的增加相配合;当曲线半径小于350m轨距需要加宽时,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由标准轨距逐步加宽到圆曲线上的加宽量。 4.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有什么基本要求? (1)应力争节约资金。 (2)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8. 曲线半径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有哪些? 1增加线路长度2降低粘着系数

铁路选线设计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和谐铁路战略的实施,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铁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以铁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占据着醒目位置。 在第12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纲要草案在提到完善区际交通网络时指出,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建设,发展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客运网,完善重载货运网。与实施建设和谐题录发展战略相适应,近几年铁路规划与选线设计的理念方法及相应规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铁路选线设计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线路意义铁路修建的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意义,以及在铁路网中所起的作用;技术标准铁路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主要有机车牵引种类,以及线路的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等标准。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铁路选线应尽可能“适应自然”,即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铁路修建工程量,并便于维修养护 二设计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采用的方法 铁路是一条三维空间带状实体。线路在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设计主要根据所给设计的资料包括铁路等级:Ⅱ级;正线数目:双线;轨道类型:次重型;限制坡度:15‰;最小曲线半径:800m;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地质条件: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全部概念汇总2011-3-27 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按等距离的原则来划定吸引范围,即 在直通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通过设计线要比其他路径运程短。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的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 送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 3、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一年内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与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求 得。 5、货运密度:设计线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6、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 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 9、摘挂列车: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 10、机车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 11、机车车钩牵引力: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2、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14、曲线附加阻力: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为曲线附加阻力。 15、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约束,不能向四周扩散,前面空气压力增 大,尾部空气稀薄,空气与列车表面及隧道表面产生摩擦,作用于列车上的空气阻力远比空旷地段大,增加的空气阻力称为隧道空气阻力。 16、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将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分别视为由坡度i和j产生的阻 力,我们把i、j分别称为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或称曲线、隧道当量坡度。 17、合力图:表示机车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18、均衡速度法:假定列车在每一个坡段上运行时,不论坡段长短,也不论进入坡段时的初速高低,都按 该坡道的均衡速度(或限制速度)做等速运行考虑。按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列车运行能时消耗的方法称为均衡速度法。 19、列车运行图:表示列车运行状况的示意图,它是组织铁路各部门共同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基础。 20、下行列车:离北京渐远方向的列车编号为单数,称为下行列车。 21、上行列车:离北京渐近方向的列车编号为偶数,称为上行列车。 22、平行成对运行图:这种运行图假定在线路上运行的都是直通货物列车,往返成对且同一区间同一方向 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同,故其运行线相互平行。 23、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是根据运输需求、铁路等级、正线数目、地形条件及机车类型、线路平纵断 面运营条件所确定的旅客列车行车速度。 24、走形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按所有中间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可由 牵引计算得到。 25、技术速度: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也可由牵引计算得到。 26、旅行(区段)速度: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 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27、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 28、控制站间:运行图周期值最大的站间,通过能力最小,全线(全区段)的通过能力要受到它的控制, 称为控制站间。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 1. 前言 铁路选线设计是铁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建设的 效率、安全和经济效益。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铁路选线设计概述 铁路选线设计的概述包括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定义、意义、分类和基本原则进行 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重点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控制因素、线路选择和规划原则。 2.2 铁路选线设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铁路选线设计中,数据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 选线设计中的数据类型、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利用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2.3 铁路选线设计的工程设计 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线路设计、纵 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等。重点讲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标准。

2.4 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与仿真 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包括线路弯曲半径计算、坡度计算、高缓坡过渡曲线设计、轴重计算、承载力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等。重点讲解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3. 课程设计实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本课程设计还将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收集和分析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实际调查数据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提交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 •工程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工程设计,并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计算与仿真实践:要求学生利用计算软件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与仿真,并提交相应的计算与仿真报告。 4. 课程设计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对铁路选线设计的掌握情况,本次课程设计将按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践环节的要求,提交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工程设计报告和计算与仿真报告,占总成绩的60%。 •课堂听讲与答辩: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答辩环节,占总成绩的20%。 •综合素质考核:要求学生在课程完成后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考核,占总成绩的20%。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设计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也逐渐成为了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铁路作为一种长途、高速、大运量、低安全风险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选线作为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建设工作。因此,掌握铁路选线设计技术对于铁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铁路选线设计的具体流程和关键技术,并让其对于铁路选线设计的方法、理论和要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对选线基本原理和建模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对于铁路选线设计的技术和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 •通过对选线实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于选线设计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学习,提高学生的选线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选线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实际选线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4.选线实践操作。 2. 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完成选线设计的实践操作; 2.熟练掌握选线建模方法; 3.初步掌握选线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实际案例中加以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 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 1.理论讲授:通过案例、数据和算法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选线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选线实例的操作,让学生熟悉选线建模的方法和 技巧; 3.讨论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地了解案例情况和 选线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2. 考核方式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考核方式包括: 1.实验报告:学生需要独立完成选线实验,并按照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 实验报告; 2.理论测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选线设计方法的考核; 3.课堂表现: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估。

铁路选线设计重点总结

20.简述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答:1)根据国家对设计线在政治、经济及国防诸方面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村镇、交通、农田、水利等设施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空间位置,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开支。3)与其他专业共同研究,布置沿线的各种建筑物,如桥、隧、涵、挡土墙等,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它们和线路在总体上相互协调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21.列车运行附加阻力与基本阻力有何区别?它们是否都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力?为什么?答:1)列车运行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遇到的阻力。只要列车在运行,就受到此项阻力作用,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的。2)而附加阻力是指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及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是有线路状况、气候条件及列车运行条件决定的。3)列车运行阻力基本上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即阻碍列车运行。而坡道阻力的方向取决于列车是上坡还是下坡。当列车上坡运行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的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当列车下坡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即有助于列车前进。 22.简述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乘车舒适等,这些要求反映在《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简称《线规》)规定的技术标准中,设计要遵守《线规》规定。(2)应力争节约资金。即既要力争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又要考虑为施工、运营、维修提供有利条件,节约运营支出。从降低工程造价考虑,线路最好顺地面爬行,但因起伏弯曲太大,给运营造成困难,导致运营支出增大;从节约运营支出考虑,线路最好又平又直,但势必增大工程数量,提高工程造价。因此,设计时必须根据设计线的特点,分析设计路段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案比较,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铁路上要修建车站、桥涵、隧道、路基、道口和支挡、防护等大量建筑物,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不但关系到这些建筑物的类型选择和工程数量,并且影响其安全稳定和运营条件。因此,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各类建筑物对线路的技术要求,还要从总体上保证这些建筑物相互协调、布置合理。 23.铁路定线中车站分布时,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什么部位,简要说明理由。答: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顶部。这是因为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顶部时,列车进站为上坡,有利于列车减速,减少列车制动而引起的轮箍和闸瓦的磨耗及相应的运营支出;列车出站为下坡,有利于列车加速,咳减少能量消耗,也有利于提高列车在区间的平均走行速度。 16.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称为会让站。17.到发线有效长答:车站到发线的有效长是指可以停放列车而又不影响邻线办理行车进路的长度。 18.第二线与既有线并行等高答:第二线与既有线的线间距不大于5.0m 时,两线修建在共同路基上,且轨面标高相同,称为并行等高。19.曲线的渐伸线答:曲线OA 表示任一曲线,将一条没有伸缩性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 点,把细线拉紧使其密贴于曲线OA 上,然后把细线另一端点A 自曲线OA 拉开,使拉开的直线随时保持与曲线OA 相切,A 点的移动轨迹即为曲线OA 之端点A 的渐伸线。20.第二线与既有线的线间距答:第二线与既有线的线间距,是指两线中心线间在既有线法线方向上的距离。 21.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与新线纵断面设计比较,有哪些主要区别,为什么要有此区别?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新线纵断面设计是以路肩标高为准设计的,而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是以轨面标高为准设计的;2)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要求比新线设计更细致精确,所以采用放大纵断面图设计,其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新线纵断面图放大5-10倍,即1:100-1:200.之所以要有此区别,要采用放大纵断面图进行设计,一是为了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减少改建工程;二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改建工作与既有线正常运营之间的干扰,也要求尽可能减少改建工作,这两方面的原因,就要求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比新线纵断面设计更细致,精确,准确。 22.简述用渐伸线原理计算拨距的前提条件和终点条件。答:首先,曲线长度应基本保持不变,才能保证必要的计算精度。所以该方法仅适用于将错动的既有曲线拨正为规则线形,以及拨动前后曲线长度不会大量变化的改建设计。若既有曲线的转角较大,且要增大曲线半径,则改建后线路长度缩短;若采用一般方法计算拨距,就要产生很大误差,需要用特殊方法计算拨距。其次,保证终切线不拨动。首先,要保证既有曲线的转角不变动,以免终切线发生扭转。所以设计时应保证设计曲线和既有曲线的转角??相等。最后,还必须使既有曲线测量终点的拨距为零,以免引起终切线的平行移动,所以设计时应使测量终点设计曲线和既有曲线的渐伸线长度相等,即J S E E 。

铁路选线设计(1)

第一章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后评估。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挡,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是其总体上互相动动,当经济合理,为下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范与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等。 铁路发展的方向:西北经济区铁路建设最薄弱.高速化与重载化 第二章 客货运量的确定,首先要划定设计线的吸引范围。直通线范围:路网中货运货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或运距最短的原则来确定。 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1.铁路运量2.运输周转量3.货运密度4.货流比(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CQ÷CZ)5.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全年月平均货运量)6.客流波动系数7.零担列车,摘挂列车,快运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 设计年度可分为初期(第5年),近期(第10年)远期(第20年)。 铁路运输能力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来表示。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列车制动力。 车运行阻力按阻力的性质可分:1.基本阻力,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2.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等。3.启动阻力,列车启动时的阻力。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与基本阻力有何区别?它们是否都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力?为什么? (1)列车运行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遇到的阻力。只要列车在运行,就受到此项阻力作用,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的。(2)而附加阻力是指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及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是有线路状况、气候条件及列车运行条件决定的。(3)列车运行阻力基本上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即阻碍列车运行。而坡道阻力的方向取决于列车是上坡还是下坡。当列车上坡运行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的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当列车下坡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即有助于列车前进。。 合力曲线图:机车在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单位合力曲线特性:有加算坡道时的应用,均衡 速度的确定,判断列车运行状况,确定按限速运 行时的机车操作状态。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 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 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 最大坡度是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采用的最大 值。 限制坡度单机牵引地段的最大坡度(列车 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 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第三章 线路在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线 路平面是指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示线 路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 心线所作的铅锤铅垂剖面在纵向展之后,线路中 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 路的起伏情况,其高程为路肩高程。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满足的基本要求:1.必须 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 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他们协调 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平面基本线形的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 线。 夹直线:前一曲线终点与后一曲线起点间的直线 (HZ1到ZH2) 最小夹直线满足的要求:1.保证线路养护维修的 要求 2.车辆横向摇摆不致影响行车平顺 3.车辆 震动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夹直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修改线路平面设计, 如减小曲线半径或选用较短的缓和曲线长度,或 改移夹直线的位置,以延长两端点间的直线长度 和减小曲线偏角。当同向曲线间夹直线长度不够 时,可采用一个较长的单曲线代替两个同向曲线 (图)。 曲线超高:曲线外轨抬高后产生的外轨顶面与内 轨顶面的水平高度之差。 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 度不变法。 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设计线的运输性 质,运行安全,设计速度,地形条件。 曲线半径选用应遵循三大原则:因地制宜由大到 小合理选用,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慎 用最小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增加线路长度,降低黏 着系数,轨道需要加强,增加接触导线的支柱数 量。 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增加轮轨磨耗,加大维 修工作量,增高行车费用。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条件: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 轨,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欠超高时变率 不至影响旅客舒适(三个值取最大值)。 线间距离:铁路并行修建第二线第三线时,区间 相邻两线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线间距离(简称线 距)。 线间距离加宽原因:车辆的几何偏移量,外轨超 高引起的车辆偏移量。 坡段长度: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 坡度值:该坡段两端变坡点的高差与坡段长度的 比值,以千分数表示。上坡取正值,下坡取负值。 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铁路等级,运输需求 和机车类型,地形条件,邻线的牵引定数,符合 《线规》规定。 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需要设置竖曲线的最小 坡度代数差,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竖曲 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 竖曲线不易与平面圆曲线重叠1.保证列车不脱钩 2.坚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疊 3.竖曲线不应设在 明桥面上 4.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卷 5.坚曲线不 应与平面圆曲线重叠 变坡点处的线路施工高程,应根据变坡点的设计 高程,减去(凸型变坡点)或加上(凹形变坡点) 外矢据的高度。路基填挖高度应根据施工高程计 算。 简述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 求。 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 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 乘车舒适等,这些要求反映在《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简称《线规》)规定的技术标准中,设计要 遵守《线规》规定。(2应力争节约资金。即既要 力争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又要考虑为 施工、运营、维修提供有利条件,节约运营支出。 从降低工程造价考虑,线路最好顺地面爬行,但 因起伏弯曲太大,给运营造成困难,导致运营支 出增大;从节约运营支出考虑,线路最好又平又 直,但势必增大工程数量,提高工程造价。因此, 设计时必须根据设计线的特点,分析设计路段的 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 案比较,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3)既要满 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 合、总体布置合理。铁路上要修建车站、桥涵、 隧道、路基、道口和支挡、防护等大量建筑物,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不但关系到这些建筑物的 类型选择和工程数量,并且影响其安全稳定和运 营条件。因此,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各类建筑物对 线路的技术要求,还要从总体上保证这些建筑物 相互协调、布置合理。 第四章 铁路定线: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 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布置各种建筑物,确定其 规模。 铁路定线的步骤:走向选择,带状范围选线,详 细定线。 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 区其他建设的配合,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 求,自然条件,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接轨站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和接轨方向的选择。 缓坡地段: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 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 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 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 紧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 自然坡度,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控制,更要 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 这就需要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选择地面平均自然 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有意识的 将线路延长,使之能达到预定的高程。 定线原则:用足坡度,适当展线,留有余地,不 设反坡,由难到易。 展线方式:套线(主河谷自然坡度大于最大坡度, 而侧谷又比较开阔),灯泡线(在谷口狭窄的侧谷 内)螺旋线(在地形特别困难的地段,线路可迂 回,360度成环状)。 导向线: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 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 河谷线:沿河而行的路线。 沿河谷选线具有下列优点: 1.河谷纵坡为单向坡可避免线路出现逆破,在紧 迫地段,可利用支流侧谷展线骨。 2.多数城镇位于开阔的河谷阶地,铁路通过阶地, 便于在阶地设站,可更好地为地方服务,这样既 可提高铁路的效益,又方便了铁路员工的物质文 化生活。 沿河谷定县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河谷选择, 岸侧选择,线路位置的选择。 越岭地段定线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越岭垭口选 择,越岭高程选择,越岭引线定线。 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保证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需 遵循以下原则: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不遗漏有 比较价值的方案,各方案应在同等精度的基础上 比较。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反映线路方案的技术特征, 对线路的工程条件和运营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 反映工程条件的技术指标有线路建筑长度,展现 系数,最大坡度,最小半径曲线,地质不良地段 的数目和长度,车站数目,土石方及桥隧工程数 量,劳动力投入,占地数量及建设工期等。 反映运营条件的技术指标有运营长度,控制区间 和权限的往返走行时分,拔起高度,通过能力, 牵引吨数,输送能力,旅行速度,运用机车台数 和车辆数,机车与车辆小时,机车与列车乘务组 小时和能量,燃料消耗等。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类:按时间因素分静态法动 态法,按评价指标分最小费用评价方案,费用— 收益评价方案。 常用经济评价方法:差额投资偿还期法,年换算 费用法,最小费用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第六章 中间站和区段站的区别是区段站上有机务段。 车站上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铁路运输的各种 客货作业和各种技术作业。 车站按其技术作业及作业性质的不同:客运专线 铁路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和始发站。客货共线 铁路可分为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和 编组站。 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时,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 的什么部位。 答: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 的凸起顶部。这是因为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 顶部时, 列车进站为上坡,有利于列车减速,减少列车制 动而引起的轮箍和闸瓦的磨耗及相应的运营支 出;列车出站为下坡,有利于列车加速,咳减少 能量消耗,也有利于提高列车在区间的平均走行 速度。 中间站客运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以及平过 道或跨线设备。 中间站货运设备:一般需设置货场包括仓库,货 物站台,货物堆放场,货物线,装卸机具及货运 办公室等。 货场布置图形根据货物线修成方式有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类。 第七章 既有线能力加强,应从提高通过能力和牵引吨数 两方面着手。 既有线改造是铁路运输综合扩能的重大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