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汇率决定理论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是如

何决定的。该理论主要涉及到几个因素:

第一,基本面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商品价格、利率、通货膨胀率、政府财政状况、以

及贸易和投资状况等。基本面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比如,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其货币汇率相较于其他国家

将处于较高水平。

第二,市场心理因素。市场心理因素是指投资者对货币走势的看法和情绪状态。如果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某个国家的经济前景光明,该国货币的需求将上升,以至于货币升值。反之,如果市场参与者普遍看衰某个国家的经济前景,其货币需求将减少,以至于货币贬值。

第三,外汇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外汇市场的投资者和交易者,有时受到行为金融或

者羊群效应原理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外汇市场出现更大的波动,如果交易者由于各种原因

在短时间内采取了某种行为,将导致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总之,汇率决定理论指出了货币汇率是由基本面因素、市场心理因素、以及外汇市场

交易行为的影响所决定。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把

握市场走势,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摘要】确定均衡汇率是汇率管理的关键。本文从介绍国内外均衡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BEER理论,选取1994年1季度到2008年4季度的相关季度数据来进行简要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究均衡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为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提供依据,并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均衡汇率的实际影响情况。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BEER模型实证分析 一、均衡汇率理论概述 1、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理论) FEER模型最先由Williamson(1994)提出,后来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该学说认为所有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会影响均衡汇率的变动。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是一种同时保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衡量内部均衡的指标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衡量外部均衡的指标为国际收支产生一个足以维持中期活动的头寸。 FEER方法不受短期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基本经济要素的长期变化。但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其可操作性差,由于测算过程涉及到大量与CA、KA相关参数的设定,使得结果的参数敏感性较高。此外,一些对实际汇率行为有影响的经济变量并没有包括在FEER 的测算框架中,因而FEER方法计算的均衡实际汇率在实证意义上是否存在是不明确的。 2、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理论) 该理论由Jerome L. Stein(1994)提出,是指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由实际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并能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实际汇率。NATREX均衡可以用下式描述:I-S+CA=0。其中I表示投资,S是储蓄,CA是所需的经常项目差额。由此可见,当存在过度需求时,实际汇率R将会上升,以实现新的均衡,即当这些反映存量的指标变动时,NATREX所确定的均衡汇率就变成了移动均衡。 虽然该方法综合流量—存量分析在中长期给出均衡汇率的调整过程,但仍具有一些缺陷。其一,由于该方法是一般均衡方法,诸多的联立方程使得其相应的估计存在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不强。其二,该理论主要针对的是测算均衡汇率的中长期动态调整过程,对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的意义不大。 3、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理论)

现代汇率理论

现代汇率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说 (一)购买力平价说的主要观点 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简称PPP )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学说,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后来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 .Cassel )于1916年提出这一主张,又于1922年在其名著《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中加以系统阐述。这一理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欧洲各国相继废除金本位制,而实行事实上的浮动汇率制,加之各国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导致各国货币比价极不稳定。而在战后,各国开始通行不兑现的纸币,使通货膨胀更为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卡塞尔对纸币本位下汇率决定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立即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极大的重视。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对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较。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Absolute Version )和相对形式(Relative Version )。绝对形式解释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形式解释汇率的变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由于一国物价水平反映了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因此,在某一时点上,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故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绝对购买力平价用公式表示则为: E =B A P P (1) 式中E 代表各单位 B 国的货币值A 国货币单位数的汇率(即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A P 为A 国的一般物价水平,B P 为B 国的一般物价水平。如假定A 国的物价水平是B 国物价水平的两倍,则根据公式(1)得,一单位A 国货币购买力是B 国货币购买力的2 1。汇率应为E =国货币 单位国货币单位B A 12,这个汇率是均衡汇率。当实际汇率处于这一水平时,1单位B 国货币在B 国购买到的东西与2单位A 国货币在A 国购买到的东西相等。绝对购买力平价表明: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就是同一商品在各国以各自货币表示的价格之比。 这种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可用以说明两国货币在某一时点的汇率决定问题,但却不能说 明两国货币汇率在两个不同时点的决定与变动问题,因此,这只是一种静态的理论。而且,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建立在“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基础上的。该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成本和官方贸易壁垒(如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但由于存在交易费用,运输成本,关税,非贸易商品及贸易障碍等因素使得“一价定律”不成立,因而使得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失去实用性。为弥补这一缺陷,又产生了较为流行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则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购买力的变化。这就是说,在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两国新的汇率等于旧汇率乘以两通货膨胀率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汇率决定理论讲解

第三章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是一种金融资产价格,它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汇率的定义给我们这样的直觉,即可以通过考察每种货币的供求来分析某一汇率水平的达到和变动。本章对均衡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分析就是主要通过分析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进行的。但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无足轻重,事实上,货币供求对汇率的影响往往通过其他因素作为中间环节起作用。 这种将汇率作为一种资产价格进行分析的方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国际贸易余额被视为汇率决定中的最主要因素。那时,人们通常强调汇率变动在消除国际贸易失衡中的作用。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预期,贸易盈余国的货币会升值,而贸易赤字国的货币会贬值。这样,汇率变动导致国际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消除贸易失衡。但现实世界远非如此简单。贸易盈余国货币贬值、赤字国货币升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促使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来考察汇率的决定和变动。将汇率作为资产价格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形式。较简单的是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它假定了国内和国外债券完全可替代。它认为汇率调整使国内和国外的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影响国内和国外货币供求的因素,如政府货币政策、国与国相对经济增长率的差异等,会对货币市场均衡产生扰动并进而影响汇率。较为复杂的是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法。与货币分析法不同,它假定国内和国外资产不完全可替代一假定意味着,在考虑货币市场均衡外,我们必须注意汇率行为与国内和国外债券的供给、需求变动的关系。例如,使对国内债券相对需求改变的因素会破坏投资者在国内、外资产组合上的平衡从而影响汇率。 本章的分析从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分析开始。 3.1外汇市场均衡—利率平价理论 一种资产的均衡价格是使这种资产供求相等的市场出清价格,因此,资产价格决定理论首先需阐明决定一种资产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因素。对外汇资产而言,外汇市场上一种货币的供给就相当于对其他货币的需求,因此,汇率决定理论首先只需理解对外汇的需求。为行文方便起见,本节讨论的两国模型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 3.1.1对外汇资产的需求 资产是财富的一种形式,持有资产是将现期购买力转化为未来购买力的一种途径,判断是否持有一种资产的主要依据是这种资产的回报率,即一段时间内资产价值增加的百分数。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实际的决策依据是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资产的预期回报率越高,对它的需求越大。同在其他资产市场上一样,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也通过比较不同货币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来决定他们对某种货币的需求。外汇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决定于以下两方面因素:货币存款的利率和预期汇率的变化。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预期汇率和利率是如何共同决定外汇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的。 假定美元存款的年利率10%,记为R USD=10%,加拿大存款的年利率是5%,记为R CAD=5%。这意味着存入1单位的美元和欧元在一年后分别可以得到1.10和1.05单位的美元和加元回报。但这两个数字是不可比的。为了决定持有哪种货币,必须使两种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具有可比性。所以,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用美元购买加元存款,一年后可以收回多少美元,即,计算加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计算的步骤如下: (1)计算CAD1存款的美元价格。假定现期汇率为E USD/CAD =0.65 ,则CADl的美元价格为USD0.65。 (2)计算CADl一年后的回报,已知R CAD=5%,则一年后可收回CADl.05。 (3)利用预期汇率计算上面加元存款回报的美元价值。假定预期汇率E e USD/CAD=0.70,即预期一年后美元贬值,加元升值,则加元存款的美元回报为1.05×0.70=$0.735。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九章 汇率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是指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必然相同。 2. 开放经济条件中的一价定律: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简言之,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卖同样的价格。用公式表示为:i a P =e i b P 3.购买力平价: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4.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又称绝对购买力平价。 5.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说明的汇率变动的根据。它将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一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换言之,在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是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的。 6.资本套利: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愿意将低利率货币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以套取利差收益,这就是国际间的资本套利。很显然,这种由于套利而引起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7.抛补套利:在套利活动中,如果投资者为了避免汇率对自己的不利变动,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抛补套利。 8.非抛补套利:如果投资者在套利活动中相信汇率的变动会对自己有利,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这就是所谓的非抛补套利。 9.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10.粘性价格(Sticky-Price )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11.汇率超调: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二、填空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 一价 定律为基础的。 2.购买力平价理论奠定了从 货币 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基石。 3.购买力平价分为 绝对 购买力平价和 相对 购买力平价。 4.根据投资者对风险态度的不同假设,利率平价说可分为 抛补 利率平价和 非抛补 利率平价两种。

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 一国物价水平的整体变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短期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预测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下降,而且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上处于一个较低的可控水平,使得人民币始终保持较强的购买力。所以,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在所难免的。 2、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 国际费雪效应所表达的是两国货币的汇率与两国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即期汇率的变动幅度与两国利率之差相等,但方向相反。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证分析,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我国都存在一定费雪效应;而国际费雪效用在长短期都非常弱。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还处于名义利率的市场管制阶段,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次,我国对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估算时滞变化大。再次,金融资产自有的流动性。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增加持现成本,使得可借资金增加,从而实际贷款利率有下降的趋势。最后,由于税收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为了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给优惠政策,而国内市场上名义借贷利率不变,从而外商在中国的实际收益率上升,导致大量资金从国外流人中国。 3、利率 根据利率平价说,当两国或两个地区之间存在利率差时,资金将从较低的一国或地区流向较高的一方以追逐较高的收益。所以当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时,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入,即引起净资本流入额的增加,使得外汇市场上出现人民币的超额需求,进而使得人民币的汇率大幅度攀升。长期内,利率平价理论更容易成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平价理论未来会更适合分析我国汇率决定。4、国际收支说 根据国际收支说前身,国际借贷说,净出口额反映一国的国际借贷水平。当一国的净出口额为正,体现该国家的出口强劲,该国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旺盛,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时将该国货币作为商品,则意味着该国的货币汇率上升。反之,则会下降。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流量供应决定了短期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贸易顺差过大意味着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在国际上很容易造成升值压力。由于我国长年的贸易顺差,人民币长期看是升值的。 国际借贷说没有指出影响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的因素。国际收支说认为国内外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利率以及人们对汇率的预期等因素都是通过影响进出口及国际资本流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均衡和均衡汇率水平。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是经常账户差额等于资本账户差额。国际收支说能全面分析短期汇率决定。人民币短期汇率收到,国内外居民收入,价格水平以汇率预期等因素影响。 4.汇率制度理论,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会影响一国的外汇储备。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该国会依靠外汇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使得汇率会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以实现其均衡,国家不需要对本国的汇率进行调控干预,从而无须过量的外汇储备。反之,选择固定汇率或者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该国的货币当局会持有一定量的的外汇储备,在货币汇率出现异常时,进行反向操作,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短期影响因素。 5、资本市场说 资本市场说是一种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当投资者资产组合达到稳定状态,汇率相应确定。当资产持有偏好,两国货币利率差异,外币未来变动预期,两国通货膨胀等因素变化时,投资者将调整资产组合,产生大量本币外币交易,引起汇率短期的变化。

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 百科名片 汇率理论是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的理论模型。其中心思想为:汇率决定于外汇供求。西方汇率理论错综复杂,流派纷呈,有传统汇率理论,也有现代汇率理论;有论证汇率决定的,也有说明汇率变动的。汇率理论作为金融理论的一部分,伴随着汇率制度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一种附属理论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理论。 产生发展 汇率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在中世纪,各国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货币制度也比较健全,货币兑换开始经常化,于是人们就开始关注汇率问题。从那时到现在,货币制度经历了贵金属本位制、金属汇兑本位制及信用纸币本位制,从中也可以追踪汇率理论发展的轨迹。 14世纪初,法国学者伦巴多回答了汇率变动的原因,他认为汇率的变动主要受风险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的学者认为汇率变动受货币供应影响。英国学者爱利斯伯里指出铸币外流会使对英镑汇票的需求超过供给,导致英镑升值,并使英镑流动逆转。1403年,经院学者罗道尔波利斯提出了公共评价理论,他认为汇

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供求,而这种供求又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这个理论的背景是中世纪出于宗教道德问题,许多学者参与了高利贷的讨论,其中就有关于英国货币的汇兑比率是否隐含了遭受谴责的高利贷利息在内这样的问题,这个理论使人们接受了一种观点,即如果汇率是根据市场的公共评价而得出的,则是正当合法的。到了16世纪,西班牙萨拉蒙卡大学的学者们认为,货币的价值及其购买力是汇率的决定因素,而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的高低,受物价的影响,物价的变动则是由货币供应决定的(货币数量论的影子)。例如在1566年纳瓦罗指出,只有知道两种货币的价值之后,才知道两种货币的汇率偏离铸币平价的各种原因,其中关键因素在于货币供求。另一位学者贝纳兹认为两国货币可以根据购买同样的一揽子商品所需要的各自货币的比率进行兑换(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萌芽),他指出,在货币稀缺的地方,物价相对便宜,因此用此地较少的货币可以兑换物价较贵的地方较多的货币。1642年又一位学者卢果提出,汇率是由货币内在价值即含金量决定,而其变

影响汇率的因素与汇率的决定理论

影响汇率的因素与汇率的决定理论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1.国内经济基本面: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对其货币的汇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强劲,通胀率低,并且对外贸易平衡,那么 其货币的价值往往会上涨。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疲软,通胀率高,并且存在贸易逆差,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跌。 2.利率水平:利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汇率。一般来说,利率越高,吸引 更多的投资者来购买该货币,从而提高货币的汇率。因此,一个国家的新 闻利率水平对其货币的价值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3.贸易平衡:贸易平衡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逆 差较大,即其进口超过出口,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跌。因为这种情 况下,该国的货币需求较低,而供应较高。 其次,政治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1.政府政策: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例如,政府通过降低利率、购买外汇市场上的本国货币等手段来提高货币的价值。 2.政治稳定性:政治稳定性对汇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 的政治环境稳定,国内没有政治风险,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往往会相对稳定。相反,政治不稳定和内外部冲突可能会导致货币价值的下跌。 最后,市场因素也对汇率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1.外汇市场交易量: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对汇率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市场上大量交易其中一种货币,那么该货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2.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也会影响汇率。例如,如果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前景有信心,那么可能会购买该国的货币,进而提高其汇率。 在汇率的决定理论方面,有多种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汇率的决定。 1.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决定是基于不同国家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较快,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跌,从而实现购买力平价。 2.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和风险的情况下,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利率应该相等。如果一国货币的利率高于其他国家的货币,那么该国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上涨,以达到利率平价。 3.资本流动理论:资本流动理论认为,资本流动是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国家吸引了更多的外国资本流入,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上涨。 总结来说,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等。汇率的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等。理解这些因素和理论对于正确预测和分析汇率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4.1 短期: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确定了在国际资产利息套利(Interest Arbitrage)的均衡条件下汇率和利率的关系。由于远期汇率无非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未抛补的利率平价更具有普遍性。下面的分析我们主要采用未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对于未抛补的利率平价等式: ()*E e e i i e +-=+ (4.1) 例:(1)美国年利率为0.09,瑞士年利率为0.05,如果预期90天后即期汇率为1瑞士法郎兑换0.505美元,那么即期汇率为多少? 0.090.050.5050.544e e e -=+?= (2)若美国提高利率为0.11,那么即期汇率会变成多少? 0.110.050.5050.497544e e e -=+?= 这表明:提高本国利率使得本币升值;反之,降低本国利率使得本币贬值。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过程。本国利率提高,那么本国资产的收益率提高,若要保持利率平价成立,则必须外币资产的以本币表示的收益率也必须上升,在预期未来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则只有将本币升值从而能兑换更多的外币资产来实现。或者,利用外汇的供求模型来解释,这就是提高本国利率使得外汇市场上本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本币升值。 下面我们使用几何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4.1)式的右边,它表示的意义在于“预期外币资产的以本币表示的收益率”,简称为“外币收益率”,我们用I 表示这个变量。 ()* E e e I i e +-=+ (4.2) 这表明外币收益率与即期汇率反方向变化。也就是,本币越弱,外币越强,外币收益率越低。这似乎与我们的直觉相违背。但是,请注意这里的汇率是即期汇率,本币越弱,表明1单位本币兑换的外币资产更少,当然外币收益率要降低。我们在I e -二维空间上画出它们的关系。 e I

第3讲 汇率决定理论和模型

第3讲汇率决定理论与模型 本讲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货币、利率与汇率 **价格水平与汇率 **短期产出与汇率 **资产需求与汇率 3.1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1.金本位制概念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 ——金币本位制(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 ——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System) 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2.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金币是用一定数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的法定货币。 金币中所含有的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叫做含金量(Gold Content)。 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国家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叫做铸币平价(Mint Par)或金平价。它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和标准。 例如,在实行金本位制时期,英国规定,1英镑含纯金7.32238克;美国规定,1美元含纯金1.50463克。 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计算,英镑和美元的铸币平价是:7.32238/1.50463=4.8665。 也就是说,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因此,1英镑=4.8665美元。 3.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黄金输送点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会漫无边际,而总是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并以黄金输送点(Gold Transport Points)为界限。 这是因为,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当汇率对一国有利时,他就用外汇来办理国际结算;当汇率对一国不利时,他就改用黄金输出入的办法来办理国际结算。 那么,汇率波动为什么只能局限在黄金输送点范围之内呢?这是因为,在两国间运送黄金要支付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和检验费等,在运输过程中还有利息问题。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1英镑的黄金费用约合0.03美元。因此,外汇市场上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8665±0.03之间的范围内波动,即不会超过4.8965和4.8365的上下限。 黄金的输送点有两种。其中,上限4.8965称为美国向英国输送黄金的黄金输出点,下限4.8365称为美国从英国输入黄金的黄金输入点。 二、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1.货币购买力与汇率 在纸币制度(Paper Money System)下,理论上说,应当由这两种货币在各自所在国内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决定的。也就是说,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 一般来说,货币的对内价值是用其购买力来衡量的。因此,货币购买力的对比,就成

汇率理论总结(大全)

汇率理论总结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 国际借贷说 铸币平价说——金本位制度 利率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国际收支说 汇率理论最新发展思路 宏观均衡分析方法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方法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弹性价格模型 资产组合分析法 (资产市场说) 黏性价格模型 货币替代模型

一、传统理论 (一)铸币平价说--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816-1936) 1、、金本位制:(1)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2)狭义指金币本位制,也称金铸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是世界货币(根本保证) (2)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决定着彼此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波动幅度小,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4)“物价-铸币流动机制” (5)资本的流向与黄金的流向正好相反 金本位制的局限性:(1)依赖于严格的条件 (2)世界黄金产量、占有结构的限制 (3)有赖于价格体系的稳定 (4)需要黄金的自由兑换 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 (1)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年)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2)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s = G*/G s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直接标价法);G为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G*为外国货币的含金量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价值是以铸币的含金量表示的,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有一个基准,即铸币平价。 (3)黄金输送点:金币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入国境的界限. 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 上限: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加运送黄金费用 下限: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直接标价法)外汇市场买卖时的价格在黄金输送点内波动.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是由于金本位时期存在着两种对外结算方式引起的 (4)结论: <1>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两国货币之间法定的兑换比率,但不是市场上的真实汇率。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2>汇率波动的界线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5)局限性:<1>各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2>理论建立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3>无法解释纸币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3、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黄金平价 (1)这两种货币制度是不完全的金本位制 共同特点:<1>没有金币流通; <2>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币可以按照其法定含金量与黄金直接或 间接兑换; <3>黄金输出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汇率决定理论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是用以说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如何决定的理论。现代汇率决定理论萌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复兴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概况。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货币同另外一种货币的比价即该国货币对另外一国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支配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其对内价值,这便是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确定的基本原理,各种货币汇率均以此来进行确定。虽然现实的市场汇率可能与购买力平价水平不完全一致,但实际汇率围绕购买力水平波动,并最终趋向于PPP 水平。各国经济学家在阐述购买力平价理论时,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最典型的形式,其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的。由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上,是商品价格的倒 数,故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水平是由两国国内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用 *,t t PL PL 分别表示本国(A 国)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外国(B 国)商品价格水平,则本国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为其商品价格的倒数。而按照卡塞尔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货币汇率应该等于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之比,故购买力平价可以写成: * t t t PL PL PPP (1) 以上公式表示,在某一时期,当A 国价格不变,而B 国价格上涨,则B 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表现为一单位A 国货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B 国货币,即A 国货币出现升值,B 国货币出现贬值。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按照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确定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当实际汇率与长期均衡汇率之间出现偏差时,实际汇率将不断调整,最终要趋向均衡汇率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卡塞尔认为,在计算绝对购买力平价时,首先必须获得两国物价水平的数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而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即物价指数或通货膨胀率,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他提出了另外一种根据货币购买力确定汇率的方法,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其基本公式为: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1802年提出,其后成为李嘉图的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 , 1866~1945)加以发展和充实,并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它已成为当今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的要点是:人们所以愿意买进外币,是由于这种货币在该国对商品和劳务拥有购买力。而本国货币则对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在这两国的购买力之比。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将等于原先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虽然可能出现背离这个新的名义汇率的情况,但汇率的变动趋势始终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因此,必须把用上述方式计算出来的汇率,看作是两种货币之间新的平价。这一平价即购买力平价。这一理论看到了纸币的购买力同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并进而认为通货膨胀的变化影响了汇率的变化。但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忽视了物价和汇率之间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编辑]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核心观点[1] 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这个理论又分两部分: 1.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 公式表示:Ra=Pa/Pb或Pa=Pb×Ra Ra:代表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的汇率 Pa:代表本国物价指数 Pb:代表外国物价指数 它说明的是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因素即为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 2.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 公式表示: 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 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第7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7章汇率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铸币平价一价定律抵补的利率平价非抵补的利率平价可贸易商品不可贸易商品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分析法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 二、填空题: 1. 购买力平价的两种基本形式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购买力平价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 3. 利率平价说是探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 4.当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国货币汇率一般呈现趋势。 5.金本位制包括、、和。 6.购买力平价总是汇率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它是由经济学家系统提出的。它可分为和。其两个假设是:第一,;第二,;其两个含义是:第一,;第二,。理论基础是。 7.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法将一国资产种类分为、和三大类。其资产供给量的变动有两种情况,一是绝对量的变动,称之为效应;二是相对量的变动,称之为效应。试根据两种效应填写资产存量变动对短期均衡汇率和短期均衡利率的影响表。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 金平价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铸币平价 B.法定平价 C.购买力平价 D.利率平价 2.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有: 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 C.须比较国外利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后而定 D.无法确定 3.汇率下浮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用下列机制解释; A.货币工资机制B.生产成本机制 C.货币供应机制D.收入机制

E.货币供应—预期机制F.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机制 G.贬值税效应H.收入再分配效应 I.货币资产效应J.债务效应 4.关于汇率决定的理论有: A.国际借贷说B.汇兑心理说 C.购买力平价说D.利率平价说 E.换汇成本说F.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G.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H.有效市场假设 I.新闻理论J.资产组合分析法 5.在汇率理论中,具有强烈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是: A.购买力平价说B.利率平价说 C.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D.国际收支说 6.英镑的年利率为27%,美元的年利率为9%,假如一家美国公司投资英镑1年,为符合利率平价,英镑应相对美元:() A.升值18% B.贬值36% C.贬值14% D.升值14% E.贬值8.5% 7.假设美国投资者投资英镑CDs,6个月收益5%,此期间英镑贬值9%,则投资英镑的有效收益率为: A.14.45% B.一1.45% C.14% D.一4% 8.假设某一金融市场的货币投资收益率高于美元利率,若使美国公司取得高于国内金融市场的货币投资收益率,则: A.该市场与美国国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 B.该货币与美元波动呈正相关 C.该市场与美国国内金融市场无联系 D.以上答案均不对 9.根据国际费雪效应: A.两国货币汇差等于两国国民收入之差 B.两国利率差等于两国国民收入之差 C.两国货币汇差应等于两国利率差 D.两国货币汇差应等于两国市场风险之差 四、简答题: 1. 评述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内容。

用汇率决定理论解释中美汇率变化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国际金融论文 题目: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利弊 姓名:马晟 学号:1207514004 专业:金融 年级:12级 班级:12706 任课教师:李学林 20 14 年 12月

内容摘要 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而言至关重要,它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偿还外债和维持公众信心的重要保证,但是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和高额规模广受关注,关于高额外汇储备与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持有成本的研究比较多。本文首先引入外汇储备的概念,并且分析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根本原因。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经济产生的正面以及负面效应。 关键词外汇储备正面效应负面效应顺差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

目录 一、引言 (4) 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利弊分析 (4) (一)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正面效应 (6) (二)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负面影响 (7) (三)结论与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建议 (9) 三、参考文献 (10)

一、引言 外汇储备是当今大多数国家国际储备中的主体,同时也是各国国际储备资产中实际使用频率最高、规模最大的部分。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可兑换外国货币的现汇、现钞及外币金融资产或权益凭证。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利弊分析 1978年以前,我国对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较少参与国际经济交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比较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对外贸易额的增加以及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越来越快。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为22.6亿美元,到了1981年,外汇储备额为118.9,增长率达到429%。其后每年外汇储备也在平稳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异乎寻常的增长。2001年,外汇储备额为2121.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66亿美元,增长率为28.15%;到了2002年外汇储备额为2864.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742.4亿美元,增长率达34.99%;到了2004年底外汇储备额为6099.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066.8亿美元,增长率为51.25%: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066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具体见下图。

《经济学与生活》作业4答案

(第十二篇) 一、简答题(共80分) 1. 试简要说明,什么是“汇率”,它的表达方法有哪些?它的决定方式是什么?(10分)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2. 为什么世界过去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请举例说明。(10分) 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有的只是一个选择,在什么条件和局势下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尽可能的趋利避害。 现在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按现在的条件和局势来说,继续维持十多年的人民币兑美元8.27的固定汇率机制,那将是灾难性的,因为各国都会把他们手里过剩的美元以1:8.27的高价抛给中国政府,美元正在贬值中,这样我们就吃大亏了。 所以就现在的条件和局势来说,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好,而不是那种完全自由化的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总的来说,固定汇率制是好的.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外商投资.但是有代价的.不 能调节收支逆差,因为汇率降低是本国商品成本低,有利于鼓励出口,减少逆差.

汇率决定理论概述

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Exchange Rate Theory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利率平价学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与资产组合分析法(Portfolio Approach)。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Flexible price Monetary approach)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国际借贷学说 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时期。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1961年,英国学者G.I.Goschen较为完整地提出。该学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是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 购买力平价学说 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羁绊,导致物价飞涨,汇率出现剧烈波动。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学说。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 A,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 A / P B。 假定t0时期A 国的物价水平为P 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0,A 国货币的汇率为e ,t1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 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1,A 国货币的汇率为e1。0 P 为A国在t1时期以t0时期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 B为B国在t1时期以t0为基A 期的物价指数,则依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