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②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③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3、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个,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物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

要通过一个事儿来反映人物的性格。这样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就应该斟酌了。

叙述的方法

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就学会了写作文。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

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

泥土情怀

的“娇生惯养”显然让大半辈子扎在地里的外公不习惯了,他想给家里做些事。做饭?煤气灶,电饭煲还勉强凑合,微波炉就简直摸不着头脑了。“挣扎”了几天,外公改变了方向,扬言要给我们种点绿植,改一改我们家死气沉沉的现状。

妈妈找来5个花盆,里头装满了土,全是以往买回来的成品绿植,不出一月全死了。外公凑上前去,看了看土色,黑紫黑紫的。又用手指摁了摁测测硬度,接着撮起一小把在指间捏了捏、放到鼻前闻一闻。眉头一皱,将土掸回了盆中,不屑的说:“这算个什么土,还不是种什么死什么!”妈妈争辩到:“这些是营养土,营养成分都配得好好的,浇点水就能活。”外公撇起嘴,仿佛很嫌厌的样子。

下午外公要我帮他带路,出去挖点土。我还从没见过种东西,十分好奇,领着他左看右看,却也没有适合的土,外公要求高,建筑工地的沙土不要,干裂的黄土不要,这可让我上哪找?最后我跳进花坛子拨弄一盆土,拖着他赶紧跑,怕别人看见了骂。回家后,外公就着满满一盆土挑挑拣拣,一边拣一边抱怨:“我说这城里的草怎么的这么蔫头搭脑的呢,就这土也配叫土?”说着又从土里扒出了一缕塑料,外公气得连连摇头。外公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这些土,挑出石块,枯枝,捏碎土块,一会儿工夫一整盆土只剩一半多。外公往里浇了点水,不种什么,说要先“醒醒土。”他庄严地把半盆土搁在了阳台上,望着他们,外公轻轻说道:“土是有灵气的,你甭指望不侍弄就有好收成,你对他好,它才给你回报。”

几天后,我上学了,外公也回家了,临走前把那盆土种上了东西,并叮嘱妈妈天天浇水,不得偷懒。妈妈留外公多住些时候,他不肯,还说“城里的日子太难熬,十天半月闻不见土腥味,憋死了。”

外公走了,妈妈也天天浇水。这土里也没多大动静。外公种的什么呢?是月季?兰花?还是芦荟?

外公回家十天后,打电话来了,他对我说:“还是家里舒坦,看着地里头即是什么也不长,那泥巴都让人感觉实在。”我笑了,外公这辈子都离不开那几亩地了。

我每天都去看那个那个颇有悬念的花盆,一直猜不到外公种了什么,今天望着“挣挣”地往上窜的葱芽,我忽然领悟,这青青的芽,黑黑的土里,就是外公质朴的泥土情怀。

点评:这是一篇以“泥土情怀”为题的命题作文,小作用质朴而不失个性的语言叙说了一个与泥土相关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具有泥土品格的人物——外公。文章采用顺叙的方式,从去年二月外公来我家暂住说起,细细地述说起老人为我们培养绿植的过程。中间两段看不上所谓“营养土”和挑剔“城里土”的描写尤为出彩,幽默风趣又饱含深意,活脱脱写出了一位对泥土一往情深“土是有灵气的,你甭指望不侍弄就有好收成,你对他好,它才给你回报”,热爱泥土并懂得泥土以至于离不开泥土“十天半月闻不见土腥味,就憋死了”的老人。

文章采用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顺叙方法,完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叙述自然却颇有悬念,感情真挚,细节传神,是符合新高考写实精神的典范之作。

二、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过去的或相关的事—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要表达写作目的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要事情,插进一段过去的事,或者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使叙述更加有声有色。在插叙结束后又回到主要事情的叙述上来。

不论是以顺叙的形式还是以倒叙的形式开头,都可以在叙述中间插叙一个与事件相关的片断。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例文] 外婆家搬进了新房

“外婆家搬进了新房!外婆家搬进了新房.”消息传来,我们全家很高兴。

一个星期天,外婆外公带着我们一大家子,乘着搬家车来到外婆的新家——南方新村。大人们忙着搬家具上楼,我们几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铁门打开,哇!一面大镜子,里面还有一扇门。打开门,展现在我眼前的简直是一间“宫廷式”的客厅。墙纸是蓝色的难以看出的花纹给予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墙壁的下半部分是镂花的木头做成的护墙板,真漂亮。客厅里有转角的真皮沙发和一个精致的茶几。电视机柜上那台29寸大彩电特别引人注目。

外婆的房间连着客厅。打开仿红木的门,真是别有一番景象:拉开窗帘,外面是铝合金窗,屋子里有一套红木家具。大橱、矮柜、床头柜上都是雕刻着美丽的图案。席梦思床软软的舒服极了。躺在床上,我的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外公外婆以前的老房子……

外婆家以前住在棚户地区较密集的南市区。用外公的话说,他们住的是“七十二家房客”的那种房子。每当夏天来临,苍蝇、蚊子、跳蚤“大会师”,外公外婆被咬得浑身都是疱。他们一手拿着苍蝇拍,一手拿着“雷达”去灭蚊蝇。一进外婆

家的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杀虫剂和清凉油混杂的气味。房子里的楼梯更是可以用“摇摇欲坠”来形容。楼板和扶手已被蛀虫蛀空。有一次,外婆踩上了一块烂木头,结果摔了下来,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月……

我正想着,外婆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成彦,快来吃西瓜。”我答应了一声,出了房间。

回家的路上,爸爸妈妈兴奋地说:外公外婆也真该享享清福了。路上,留下我们一串串愉快的笑声。

悦中,插叙外婆旧家的描叙,这样新家旧家就形成的鲜明的对比,使内容更加丰富感人。

运用插叙要注意三点:

一、安排插叙要根据主体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滥用。

二、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详略。无论插叙什么内容,它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只能作为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

三、插叙完以后,必须要回到原来记叙的事情上去,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转换要自然适时。

三、“倒叙法”开头:

用倒叙法开头的文章,开头不是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基本情况,而是先简单说说现在的情况,然后用一句话从现在的情形转向对过去情景的描述。先写结局后补写原因、经过。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整理精校版)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作文辅导 0430 1102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②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③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3、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个,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物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要通过一个事儿来反映人物的性格。这样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就 应该斟酌了。 叙述的方法 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就学会了写作文。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

记叙文写作能力训练范文.docx

记叙文写作能力训练 记叙文写作能力训练 1.全命题作文 (1)文题:暖流 要求;文章要思路清晰,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富有真情 实感。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 提示:文章以“暖流”为题,借以喻人喻事。“暖流”就 是指老师、同学等对你的关怀和帮助,其中包括困惑中的启迪, 危难时的扶持,受压抑时的关怀指导,得意时的敲打。“暖流” 给人以温暖,所以写的事应该犹如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让读者品

味到友爱之情暖人心。事例要典型、集中,可使用对比、衬托方法。 (2)文题:爱心 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和议论。 提示:要求以“爱心”为题写记叙文。从题目看,要求写 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感情,重点要突出“爱”字。通过记叙人物的行动、语言来表现人们之间的相互扶助、爱护,然后适当议 论和抒情’,对真善美进行歌颂赞美。选材时要立足于自己熟悉 的人和事,写使你感动、追念的人与事。 (3)文题:悔 要求:写出自己曾经为之懊悔的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心 理活动。

提示:写作本文要先写好“过失”,以展示触发悔过之情的一段经历与事由,还要写出弥补过失的实际行动,这其间要写出对“过失”的认识过程。可从如何待人处事和完善自我品德方 面选材。 (4)文题:童年琐事 提示:写作本文的重点是“琐事”,因此,不要受与之相 近的“童年的回忆”、“童年的伙伴”、“童年记事”、“童年 趣事”、“金色的童年”等所熟悉的文题干扰,应围绕一个中心,紧紧扣住“琐事”,选取童年生活中二至三件细小零碎而富有特色的事,较好地表现题意。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和抒情。 (5)文题:我在努力 要求:写记叙文,可适当议论或抒情。

高一下学期记叙文写作序列(一)

高一下学期记叙文写作序列(一) 高一下学期记叙文写作序列(一)郇壮 高一下学期记叙文写作序列(一) ——叙议结合,融情于事,融情于景 编订人:郇壮 审核人:刘国涛 使用时间:2007.3.8 [写作指导]: 经过半年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记叙文的写法,至少已经达到形似的境界。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写作之路,写出事件的波澜、写出人物的个性、抓住细节,突出场景、景物渲染等写作技法已经或多或少的渗透在同学们的写作过程中,但是,大多数同学的作文还停留在一个单纯记事,单纯写人,单纯写景的阶段,为了避免离题又陷入了不敢议论的怪圈,不能做到人物情感与事件的有机结合,环境描写也因为失去情感的依托而显得突兀,譬如作文时,大凡心情不好必定下雨,而天底下的雨似乎都是一样的,都在密密地斜织着,要不就是雨流在我的心田,岂不知雨也分冷雨、暖雨、苦雨、寒雨、斜风细雨、霏霏淫雨、瓢泼大雨等等等等,分别对应或凄清,或柔和,或忧愁,或凛冽,或闲适,或缠绵,或狂暴等等等等的感情,绝然不能一概而论。 又如同样写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各自融入了不同的感情,所以在写作中,适当的议论、抒情是必要的,议论本身其实是在叙述时被主观感情左右而带来的看待事物的观点。 所以,本学期我们对于记叙文的训练就要求达到神似的境界,要能够写出张弛有度的事件,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形象,更要带有自己强烈的个性感情色彩。 [具体分析]: 一、叙议结合 (一)、议论在记叙文中的形式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法,但也常常运用议论与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虽然篇幅一般比较短,但却有其独特的功用。其一是叙事的深化。通常出现二种形式:一是先叙后议;二是夹叙夹议。无论哪一种形式,均以叙事为基础,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议论是事理的进一步阐述,是层进式的深化。叙事是画龙,议论则是点晴。其二是情感的升华。在记叙性的文章中,饱含哲理的抒情、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均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使之成为文章闪光的亮点。 (二)、议论在记叙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记叙中议论,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其次是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把事情分析透。决不能采取贴标签和喊口号的方式乱议论和空议论。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9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

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 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 了解并在记叙文写作中体现情节的波澜。 (201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更重要的事 手里捧着奶奶做的虎头鞋,我终于明白了这些天我们所忽略掉的更重要的事 .....。 就在今天,一家人筹划许久的家庭聚会终于得以实现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妈妈忙着采购,爸爸负责联系亲属,婶婶去买蛋糕,兴高采烈地问妹妹要什么口味。一家人情绪高涨,好不热闹。久违的团聚气氛让我感到阵阵温暖,而我心里却总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 傍晚踏进奶奶家熟悉的铁门,一派大家庭团聚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妈妈从厨房进进出出,菜香扑鼻而来;妹妹得意地向我展示新连衣裙;叔叔则麻利地打开一箱啤酒。我看了看四周,奶奶呢? 果然,我在房间最里面的老藤椅上看到了奶奶的身影。她正安静地绣花,手里托着布一针一针地专注地绣。偶尔抬头扶一扶老花镜,瞄一眼电视,又很快低下头重复飞针走线的动作。满屋的喧闹和来回的人影几乎把她的存在都淹没了。 一瞬间我的心里像是被那根细细的绣花针扎了一下,那种不安感似乎清晰了几分。 晚餐一如既往在欢笑和吵闹中度过。杯碗碰撞声中我有意看了一下唯一不太和谐的一角——奶奶依然安静地坐着,虽然是在上座的位置,却只是笑眯眯地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终于在妹妹闹着要端上蛋糕时,身为寿星的奶奶缓缓站起,慢悠悠地走进里屋,轻掩房门,门把发出咔嗒一声。“奶奶,怎么不吃了?”我推开房门问。“奶奶吃饱了,什么是“更重要的事”?开篇点题,同时引起悬念。 交代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继而提出“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的疑问设置悬念。吞吐之法,初显波澜;引而不发,引人入胜。 以“每个人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儿”反衬奶奶的寂寞。 此三段场景描写利用对比衬托法推进情节发展。气氛和人物形成对比。 “不太和谐”又形成对比。 “咔嗒一声”是情节的一个转折。 此三段祖孙对话引出不同人不同的兴趣中心,不同的兴趣中心就是不同的“爱”的方向,这是情节的高潮,为下文抒情蓄势。 仍然是对比。

高考作文训练 记叙文序列之二(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训练记叙文序列之二 作文辅导 0708 08:31 :: 训练目标: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记叙文的照应。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思路启迪,自主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训练重点: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记叙文的照应。 教学过程: 一、模拟考场一(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的“物语”,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①柳树:就是把我倒着插,我也能成材。 ②昙花:人们都说我美丽,是因为我的生命短暂吗? ③荆棘:人们都讨厌我,可是玫瑰不也有刺吗? ④菊花:就是枯萎了,我的花瓣也不会凋零。 ⑤爆米花:如果没有了压力,我才懒得开花呢! ⑥窗户:我的原则是——该开的时候开,该关的时候关。 试题价值 这是一道新颖的作文题目,可以从材料中选取多个角度作文。材料类似于一则寓言故事,每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思想性格,都代表了一类人的品质特色,考生可以生发开去,展开自己的想象,根据生活体验,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这类型的题目无疑会成为高考作文的一大热点。 探究:如何写好新材料作文

按照四先四再的方法起笔,起笔前的四个环节,最为关键是第一环节,即先审题再立意。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方法吗?当然有。 写好新材料作文,关键是熟练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四步”法: (一)通读材料,分清类型 这里的“类型”是指材料的类型。按数量分,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按内涵的显隐分,可分为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 应考时,能区分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基本可保证审题立意不犯方向性错误。一般来说,显性材料的内容是明显的,材料多指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时无需引申,主旨都非常明确,只要就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可。 隐性材料多指寓言、寓意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诗歌主旨等来说明某个道理,有所寄托,意思是隐含的。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主旨,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如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安徽卷提供的是清朝阮元的一首《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这就是典型的隐性材料作文。 (二)整体把握,抓住关键 整体把握就是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审题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抓住关键主要指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记号,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写作的角度或命题者的态度倾向。整体把握和抓住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挖掘角度,选择最佳 自主选择角度是新材料作文和传统作文的最大区别,鼓励考生发挥创造力、多角度看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是高考作文之终极目的。而能不能找到角度、能不能找到合适角度就成了衡量考生审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要求考生审题时首先能从材料中挖掘出所有的角度。 (四)化大为小,确定立意 角度确定后,还不能马上动笔行文,因为只是按照某一角度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是空洞的、抽象的。此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大角度化小一点,把抽象概括的一句话变为具体可感的若干侧面,调动知识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确定立意。如上面这道题按照这个方法就很容易了。 思路点拨

高中语文 记叙文的倒叙和插叙写作训练

2011届高三作文训练之记叙文的倒叙和插叙写作训练【学习目标】 一、了解记叙文六要素等有关常识。 二、掌握叙述的顺序中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方法。 【学习重、难点】 一、掌握记叙文叙述几种叙述顺序。 二、倒叙和插叙的使用。 【学习流程】 模块一、知识准备(课前完成) 记叙文的基础知识 定义: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1、请同学们回忆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⑴⑵⑶ ⑷⑸⑹ 2.请同学们回忆填空 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和。 你了解的叙述的顺序有哪几种?写下来,与别人交流一下。 模块二、名家指导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四种叙述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

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课文《我与地坛》(节选),是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例如《背影》中,用“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别开生面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绵绵情思。然后再细致地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发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倒叙法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引发思考,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看《背影》文末:……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就做到了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

高一记叙文写作训练二

高一记叙文写作训练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一记叙文写作训练(二) ──学会叙述 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如何做到叙述时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 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经过则要详细描写。 例文: 泥土情怀 吴昊馨 去年二月,外公上城里做了阑尾手术,之后住在我家里将近一个月。如此的“娇生惯养”显然让大半辈子扎在地里的外公不习惯了,他想给家里做些事。做饭?煤气灶,电饭煲还勉强凑合,微波炉就简直摸不着头脑了。“挣扎”了几天,外公改变了方向,扬言要给我们种点绿植,改一改我们家死气沉沉的现状。 妈妈找来几个花盆,里头装满了土,全是以往买回来的成品绿植,不出一月全死了。外公凑上前去,看了看土色,黑紫黑紫的。又用手指摁了摁测测硬度,接着撮起一小把在指间捏了捏、放到鼻前闻一闻。眉头一皱,将土掸回了盆中,不屑的说:“这算个什么土,还不是种什么死什么!”妈妈争辩到:“这些是营养土,营养成分都配得好好的,浇点水就能活。”外公撇起嘴,仿佛很嫌厌的样子。 下午外公要我帮他带路,出去挖点土。我还从没见过种东西,十分好奇,领着他左看右看,却也没有适合的土,外公要求高,建筑工地的沙土不要,干裂的黄土不要,这可让我上哪找?最后我跳进花坛子拨弄一盆土,拖着他赶紧跑,怕别人看见了骂。回家后,外公就着满满一盆土挑挑拣拣,一边拣一边抱怨:“我说这城里的草怎么的这么蔫头搭脑的呢,就这土也配叫土?”说着又从土里扒出了一缕塑料,外公气得连连摇头。外公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这些土,挑出石块,枯枝,捏碎土块,一会儿工夫一整盆土只剩一半多。外公往里浇了点水,不种什么,说要先“醒醒土。”他庄严地把半盆土搁在了阳台上, 2

高一记叙文写作序列研究小结

高一记叙文写作序列研究小结(转) 一、研究成果 1.初步形成了“阅读积累——咀嚼消化——感悟创新”的作文教学思路。“阅读积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积累生活材料,二是要积累写作经验。“咀嚼消化”指对阅读积累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感悟创新”即让学生对自然、生活、实验等现象进行探究,领悟其中的奥秘,然后学生学生写作,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评讲,教师、学生都对自己的教或学进行反思。 2.初步建立了高一上、下两学期的记叙文写作序列体系,可操作性强,能够解决作文训练无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具体如下: 高一上学期:解决记叙类文章写作的根本问题

高一下学期:解决记叙类文章写作的技巧问题 3.通过举办例文指导课、说写训练课、评议例文课等课型,开设写作讲座、研讨课、示范课,探索出课堂教学提高高一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五种教学模 式: ①讲座式:在高一作文教学之初,教师利用讲座形式,比较系统地介绍高考作 文的评分标准,根据标准中对记叙文的要求讲授记叙文写作方法。 ②讲授式:针对序列中的专题,教师先通过小型练习讲授有关的思维方法和写 作方法,并结合配套例文,指导学生仿写。 ③诊疗式:教师从习作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病文或片段,让学生自主评判并修 改,写评语,再将修改较好的文章展示出来,供全班或全级欣赏借鉴。 ④渗透式:教师在对课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借鉴意识;或按照课文的思路、结构、技巧等构思作文,或指定某个 段落仿写。

⑤品评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品评优秀习作,从中提炼写作方法。 4.探索出新的评改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动手评改作文的能力,又通过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实现了写作资源的共享与整合。高一学生刚刚入学,教师认真批改作文,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充分肯定,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出适合高一的评改方法,传授一些修改的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为学生形成写作的自检意识,同时也增多了阅读量,学习了他人文章的优点。 5.初步形成高一作文常用素材系列: ①亲情、乡情系列:高一新生初次离家求学,在对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感到新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不适应,这个时候最容易想家,他们常常在作文中倾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思乡情绪很浓,写作内容侧重家乡(庭)生活,写家乡的四季、风景、风俗,写家乡的沧桑变迁,旧貌新颜,写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爷爷奶奶、望子成龙的父母、相敬相爱的兄弟姊妹。既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又释放了学生压抑的思乡情绪。 ②校园生活系列:随着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逐渐熟悉,逐渐适应,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主要是观察生活片段,写出精彩的特写镜头,例如书声琅琅的早读、张弛有度的课堂、舒展放松的课间、人流如潮的放学,活泼灵动的课外活动、人声鼎沸的午间就餐、专心致志的晚间自习、海阔天空的睡前变奏。让他们从严肃紧张中感到活泼充实。 ③社会人生系列:学生不会仅满足于校园内精彩的世界,他们更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关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写社会沧桑变迁,国际风云变幻,普通民众生活等。 6.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截至结题,共进行了5次大作文训练,收集了近50篇学生优秀习作,或在班级内部实行“公示”,或以“征文”评选形式选出获奖文章,把表彰结果和优秀征文张贴在校园橱窗。 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情况 1.对课题负责人的促进: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负责人申报的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类(中学语文)试验基地已被批准立项,进行《高中作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②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③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3、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个,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物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二)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二) 知识例话 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为对写作时间的限制,其余还有篇幅、题目要求等的诸多限制。这就决定了写中考作文有与写平时作文不一样的注意事项。总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 1.审题要准确、全面 准确审明题意,要弄清以下几点: ①内容的范围 作文题总是要规定作文的内容的范围,否则考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漫无边际,就难以考核作文能力。如《放学路上》要求只写放学路上发生的事,《雨后》要求人、事、景都必须是在雨后这个环境里的。 ②中心的提示 不少作文题本身就向考生明示或暗示了主题思想,或主题的走向。如《社会新风》必然是歌颂社会生活中的新道德风尚,《我爱我家》必然是反映人际亲情关系的。 ③题型的规定 这一点上面已有专章讲过,不再重复。 ④写法的要求 大部分是常规要求,比如观点正确,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特殊的要求,如“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如果你在作文时没有穿插议论和抒情,就不符合试题要求,成绩自然不会高了。 ⑤字数的限制 根据字数限制,考生一定要在答作文卷前制订计划,确定写作的各个环节占多少篇幅,以免文章字数太多不合要求。 总之,题目的每一点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住。 2.立意要稳中求新 由于是考场作文,在评分标准和批阅上有它的特点,中考作文的立意,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求稳,其次再努力出一点新意。

“稳”,就是稳扎稳打,要把审清的题目的各项要求一一落在实处。比如“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一题,就要把一件事、第一人称、倒叙手法、令我事后多次惭愧这几条都占全了,而后列出“令我事后多次惭愧”这一项,据此立意。 “稳”,就是要保证评分标准里的“中心明确”、“切题”、“思想感情健康”这几项。切题上面已经讲了。“中心明确”,就是必须在文章中用语言明确点出本文的中心意旨,让阅卷者一眼看到文章的中心是明确的。思想感情健康,换个说法叫主题积极向上,这就要求考生的立意应与各种思想道德规范保持一致,不宜在考场作文里推出自己的“石破天惊”的一得之见。 “新”,就是自己笔下有,别人文中无的内容。这一内容,应当在“稳”的前提下完成,在“稳”的框架内探索。“稳”为“新”大致划定了四至疆界,就是评分标准里关于立意的那几条,“新”只能在此范围内走自己的路,不能越雷池一步。仍以“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为例,别人都写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而要想求新,可以从我本来做了一件自以为正确的事,却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着眼去构思。由于有其不良后果,所以令我事后多次惭愧,而本来自以为正确,又带来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选材 1.材料要围绕中心 这一点已多次强调过。比如说“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里,别人事后的各种议论,就可以不写,留出空间单讲“我”的自责;被老师瞪了一眼,这材料达不到“一想起来就脸红”的程度,应该不用或重新加工。 2.材料要精 要选最能为中心思想服务的材料,有时一个材料已经够了,或不能再多写了,如《这件事教育了我》,“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最多不宜超过三个,一详二略。材料贵精不贵多。 3.材料要熟 应当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自己熟悉的材料,即使新意不够多,但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得生动活泼,一样能得好分数。而立意高、有新意而自己不太熟悉,向壁虚构的材料,都有可能驾驭不了题材,捉襟见肘,写得干瘪枯燥,生硬寡淡,最终不能成功。 仍以“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为例,一名考生写自己一时糊涂,趁机偷看作弊,事后愧悔不已,对考场,对老师,对自己的心理写得异常生动,如写愧悔时说:“一霎时,试卷上那个100分的…1?字仿佛被大风刮走了,眼前只剩下两个大大的…0?瞪着红红的眼睛,好像也在讥笑我”。最后这篇作文得了“一类下”的分数。而另一位考生,写“我”在捐资助学活动

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中编 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 (请勿私自上传网络) 成都市龙泉驿区首批微型课题重点课题课题组 “议论文高效写作”课题组主编前言 做人与作文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根本 根据“走进语文,享受语文;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教学理念,拟定相应的作文教学的宗旨:让学生走进作文,让学生享受作文!让学生在作文中成人,让学生在作文中成才! (一)理论依据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教作文是教做人,学作文是学做人! 作文如同做人,成文须先成人,即只有先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文章的思想才能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作文,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思想的再现。新课标指导写作时倡导“重在思想认识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做人追求一流,作文也追求一流。《学做人学作文》的作文教学设计以“做人”为本,

这体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这是对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 《学做人学作文》的立意:做人是出发点,是基础和根本;作文是落脚点,是直接目的;归根到底还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立意,把作文教学从知识和能力传授的工具性过程转变为做人与作文融为一体的育人过程,突出了人文关怀的内涵。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是实现我国跨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目标的基石,是建立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而归根结底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学会做人”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报告《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中译本《学会生存》)的主题思想。 教育决不只是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素质培养的基本目标。要学生学会做什么样的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人们正确理解“学会做人”的内涵,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中惟一的中国委员周南照特别解释说:“学会做人,在这里是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合、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学会做人》一书的作者贺萍说:“这里说的学会做人,不仅包括这一范畴的哲理,还是个关乎全球未来教育的命题,即针对国际化的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去寻找当前中国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交融点。学做真正的人,并学做适应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学会了“做人”的人,一定应该是学会了求知、做事和共处的人。

七年级记叙文序列写作教学方案

七年级记叙文序列写作教学方案 一、上册 1.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难点】学会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 方法指导: (1)学会发现,学会观察,感受自然; 调动多种感官,关注所选植物的外在形态,按一定顺序观察或按不同时间观察,揣摩内在联系对人生的感悟体会。 (2)留心校园生活,摄取精彩瞬间; 趣事、印象深刻的事,如第一印象、某一个相识的场景,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3)回忆成长经历,搜索美好记忆。 介绍自己成长经历中最受触动的事情,深入感悟事件的意义、人生的启示。其中有人物、事件和场面,注意详略,有感悟。 本单元课文参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写作示例:汪国真《秋》片段 备选题目:《高新的秋》《我的秋天》 学生收获:学会观察、有所体悟、激发兴趣 2. 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事写清楚;启发体会并尝试抓住细节展开描写。 【教学重点】能把事情记清楚,能抓住细节展开描写,并养成记事记周记的习惯。 【教学难点】写清楚,抓细节,养成记周记的习惯。 方法指导: (1)先梳理写作思路 想清楚“我要写什么事情”,确定“写哪件事”,不妨列出清单;然后理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设 置好其中的波折及详略或开头结尾事项。 (2)从最熟悉最有感触的事情写起 从自己身边写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强调必须亲身经历。从平凡中观察感悟让自己心动的事情, 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3)至少一周一记 不限制内容,结合阅读,边读边写,积累写作经验。 本单元课文参考:《散步》 写作示例:丰子恺《东京某晚的事》片段、《那一次,我真开心》 备选题目:《那一次,我真》(感动、后悔、沮丧等) 学生收获:体会“以我手写我心的快乐”,养成写周记的习惯。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 ——认清文体和结构 【训练目标】 1、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把握文体特征。 2、整理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结构。 【教学重点】认识议论文结构,拟写议论文提纲。 【教学难点】拟写议论文的提纲 【学习过程】 一、高二作文安排设想 1、高二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较为陌生,应指导其写作,教给他们一定的写作方法,按方法行文,能促使其较快地上路子。 2、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应从掌握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入手,然后再从局部突破,从整体再到部分的写作训练,符合认知规律。 3、在提倡写“绿色作文”的今天,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各种写作方法,千万不能让固定的方法所左右,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写法之后,要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促使他们从“有法”到“无法”,从“共性”到“个性”,从“约束”到“自由”的转变,努力写出充满个性的议论文。 二、了解文体知识 高考中,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不少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 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2、思路不合逻辑。3.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 4、文体特征不明。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篇、文章中间、结尾。 看看这些文章,论点在哪儿? 《六国论》《拿来主义》《阿房宫赋》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记叙文专题训练资料(一)——学会叙事

高一记叙文写作辅导资料————认识记叙文·叙事技巧 高一记叙文训练专题资料(一) ——学会叙事 1.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顾议论、抒情,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记叙文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叙述,即是叙事。事件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缘由、过程、结果。叙事则还要考虑视角(人称)和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描写,实际教学中我们涉及到的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四大方面。 2.记叙文与小说、记叙性散文的区别与联系 记叙文是语文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文体,小说、散文是文学体裁。 散文包括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指不重视押韵和排偶,包括经、传、史书在内的,区别于韵文、骈文的散体文章;现代散文则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根据主要表达方式以及写作内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又称写人记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抒情散文等。 小说是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在记叙文写作训练中,如果学生以虚构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进行初步的小小说创作了,因为小说的最基本特征就是虚构叙事。因此,内容虚构的记叙文,和微型小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而当记叙文的内容为真人真事真情的时候,则刚好符合散文讲究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基本特征,如果作者的语言具体文学色彩,其实已经非常接近散文了。 综上,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叙文实际上包含了小说及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在内。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上述三种文体统称为记叙性文章。 请阅读以下的范文,深入理解记叙文、散文与小说的特征。 例文一: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记叙文、微型小说) 如此常识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 第 1 页共10 页

记叙文写作序列化训练之写出神韵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作序列化训练之写出神韵教案教学设 计 黄银容 教学目的 l 、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框框,拓宽学习语文的视野。 2 .使学生达到共识:写人和事物都要抓住本质,写出神韵。 3 、通过专项写作训练,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设想 1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归纳出本次作文训练的要点。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感受。 2 、根据专项训练的要点,进行堂上片断作文:写熟悉的人。 3 、抽查宣读作文及学生评价 4 、教具:投影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1分)

炎炎夏日,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很容易打瞌睡,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请大家口头描述一下上课打瞌睡的样子。就象什么呢? 导语的设计在于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调动学生参与,引发他们思考和讨论。 二、学生讨论,各抒已见,教师引导(14分) 1、学生描述上深打磁睡的样子 2、教师引导“形似”与“神似”的区别 3、学生说说在课堂上和在电影院,打瞌睡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明白,由于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打瞌睡也各有特点,课堂上和戏院里气氛不同就有不同的形态。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有话可说。“形似” 与“神似”的辨析,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引导学生归纳写作要点(幻灯明确)(2分) ?/td> ①要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②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写出神韵 ③要有感而发从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出系统的写作知识,并从中增强写作的信心。 四、教师以校园“新八股”为例 从反面要求学生引以为鉴,从而明确写人写事都要写出神韵(2’)对症下药,并引起疗救的注意。

五、写作训练(15’) 1、分组写作:一、二组描述一下任课老师;三、四组描述一不同学,拣最熟悉的,写一个片断,(250字左右右)。要求写出他们的神态语言或动作特点,表达自己的感情。以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实现知识的迁移。 六、抽查评价(10) A、写任课教师的,评价要点是:是要个性鲜明,写出其神韵。 8.写同学的,先不说出被写同学的名字,让同学们猜,能猜中的证明写得成功。及时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七、小结布置作业(1’) 片断作文:难忘的一刹那从写人转入人、事结合,题目的设计显示训练梯度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五

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五) 景物描写 一、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叶以群《渡漳河》)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从以上例子我们引出描写的具体定义——所谓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我们观察描写的对象大都离不开四种:人、事、物、景。而景物则是观察描写的最生动的对象。大千世界,景物千种万类,千姿百态,不同的景物有着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由于春夏秋冬、晨昏午夜、阴晴风雪的变化,资质韵色也会不同。春花、秋实、夏雨、冬雪、山岚、海涛、白云、飞瀑……自然景物千变万化,大至宇宙风云,小至一草一木,形、色、声、味、质地、变化都各不相同。 二、描写方法要点: 第一、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①多角度地进行观察。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摇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比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到行文时,也要按照观察的顺序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③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动静结合,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大山、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的,而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