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五)计算题

例1、某集团公司所属各拖拉机厂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厂别类型每台马力数产量(台)

第1厂履带式36 75

履带式18 105

轮式28 400 第2厂履带式75 85

轮式15 94

轮式12 150 第3厂履带式45 40

履带式75 25

轮式24 50 要求按产品类型和功率核算有关总量指标。

解:【分析】通常总量指标中首选核算实物量。

这里可以核算自然实物量、双重单位实物量和标志单位实物量。

从下面两表看出核算的过程及结果:

(1)按自然单位和双重单位核算:

产品类型产量(台)产量(台/马力)

履带式330 330/14640

轮式694 694/15610

合计1024 1024/30250

(2)按标准单位核算(以15马力拖拉机为标准单位):

产品类型与功率产量(台)换算系数标准台数(1)(2)(3)=(1)÷15 (4)=(2)×(3)履带式

18马力105 1.2 126

36马力75 2.4 180

45马力40 3.0 120

75马力110 5.0 550

小计330 —976

轮式

12马力150 0.800 120

15马力94 1.000 94

24马力50 1.600 80

28马力400 1.867 747

小计694 —1041

合计1024 —2017

例2、下面是某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资料:

单位:人

户籍人口数

2001年2002年人口总数1343599 1371588

男女682524

661075

695762

675826

已知该土地面积1565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数。

解: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2001年2002年

人口总数

(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性别比例(%)男:女(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5)人口增长速度(%)1343599

682524

661075

50.8

49.2

103

858

1371588

695762

675826

50.7

49.3

102

876

2.1

在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1)、(2)为结构相对数,(3)为比例相对数,(4)为强度相对数,(5)为动态相对数。

例3、某服装公司产量如下:

单位:万件

2002年2003年

计划

实际 重点企业产量

成人的 儿童的 6.4 5.1 8.8 5.7 9.4 6.1 4.3 2.3 合计

11.5

14.5

15.5

6.6

计算所有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下面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所计算的相对指标反映在表中:

2002年 2003年 2003年比2002

年增长

(%)

产量

比重

(%) 计划

实际 产量计划

完成

(%)

重点企业 产量

比重(%)

产量

比重

(%) 产量

比重

(%)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人的 儿童的

6.4 5.1

56 44

8.8 5.7

61 39

9.4 6.1

61 39

106.8 107.0

4.3 2.3

65 35

46.9 19.6

合计 11.5 100 14.5 100 15.5 100 106.9

6.6 100 34.8

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2)、(4)、(6)、(9)均为结构相对数,(7)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10)为动态相对数。

此外,还可把“成人的”产量与“儿童的”产量对比,计算比例相对数;

把重点企业产量与全公司产量对比,计算结构相对数。 例4、某地区2003年生产总值计划为上年的108%,2002-2003年动态相对数为114%,试确定2003年生产总值计划完成程度。

解:根据计划完成程度(%)=

年计划生产总值

年实际生产总值

计划数实际数20032003= 年实际生产总值年实际生产总值20022003=

年实际生产总值年计划生产总值20022003÷%6.105%

108%

114==

例5、某农场三种不同地段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地段 播种面积(亩)

收获量(公斤)

甲 乙 丙 60 50 40 48000 35000 24000 合计

150

107000

试计算每地段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三地段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解:【分析】本题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进行计算,直接用组标志总量除以组单位总量得出各地段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再用标志总量除以单位总量得到三个地段的总平均收获率。计算结果如下:

地段 播种面积(亩)

收获量(公斤)

收获率(公斤/亩)

甲 乙 丙

60 50 40

48000 35000 24000

800 700 600

合计 150 107000 713

单位面积产量(收获率)=总收获率/总播种面积

例6、某厂有102名工人,各组工人工资和工人数资料如下:

技术级别 月工资(元)

工人数(人)

1 2 3 4 5 546 552 560 570 585 57 15 18 40 2 合计

102

求工人平均工资和平均技术级别。

解:【分析】技术级别和月工资都是工人的标志,可通过工人数加权来计算平均技术级别和平均月工资。

工人的平均月工资计算列表如下:

技术级别 月工资x (元)

工人数f (人)

工资总额xf (元)

1 2 3 4 5 546 552 560 570 585 57 15 18 40 2 31122 8280 10080 5700 1170 合计

102

56352

)(47.552102

56352

元==

=

∑∑f

xf

x

例7、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某年某产品按平均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下表:

按平均成本分组(元/件)

企业数(个)

各组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

10-12 12-14 14-18 2 7 6 22 40 38 合计

15

100

试计算15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解:【分析】本题计算要求利用频率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资料是组距分配数列,须先计算组中值。

另外,本题还涉及权数的选择,企业数虽是次数,但它和分组标志值相乘无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不能作权数。只有采用产量比重作权数,才符合题目要求。

列表计算如下:

按平均单位成本分组

(元) 组中值x

各组产量在总产量中所

占比重(%)

f

f

x

10-12 12-14 14-18 11 13 16 22 40 38 2.42 5.20 6.08 合计

— 100

13.70

平均单位成本∑

∑=f

f

x

x =2.42+5.20+6.08=13.70

例8、某企业工人按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资料如下: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150 100 70 30 16 合计

366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分析】本题是等距分配数列,要计算平均数首先要计算组中值。最后一组为开口组,其组中值=下限+2

1

相邻组距=95

列表计算如下: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

人) 组中值x

生产工人数f

产量xf (件)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55 65 75 85 95 150 100 70 30 16 8250 6500 5250 2550 1520 合计

366

24070

平均劳动生产率366

24070

=

=∑∑f

f

x

x =65.8(件/人)

例9、某公司所属2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

资金利润率(%)

组中值(%)

企业数 企业资金(万元)

-10-0 0-10 10-20 20-30 -5 5 15 25 10 5 3 2 80 100 500 800 合计

20

1480

求平均利润率。

解:【分析】本题不宜以企业数为权数,应该以企业资金为权数,求得各组的实际利润,然后求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80050010080800

%25500%15100%580%5+++?+?+?+?-=

=∑∑

f

xf x %65.181480

276

==

这里276万元是全公司的利润总额,分母1480万元是全公司的资金,所得的平均利润率18.65%是符合实际的。

例10、2003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和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千克)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千克)

A B C 1.2 1.4 1.5 1.2 2.8 1.5 2 1 1 合计

5.5

4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

解:【分析】给定的数据是被平均标志(价格)的分子(成交额),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给定的是“分母”(成交量),则按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计算列表如下:

价格x(元/千克)

甲市场

乙市场

成交额M (万元)

成交量M/x (万千克)

成交量f (万千克)

成交额xf (万元) 1.2 1.4 1.5 1.2 2.8 1.5 1 2 1 2 1 1 2.4 1.4 1.5 合计

5.5

4

4

5.3

两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38.14

5

.5==

=

∑∑x

M M

x 甲(元/千克) 33.14

3

.5==

=

∑∑f

xf x 乙

(元/千克) 例11、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和晚市每千克价格分别为1.25元、1.20元和1.15元,试在下面的情况下求平均价格:(1)早市、午市和晚市销售量基本相同;(2)早市、午市和晚市销售额基本相同。

解:【分析】销售量基本相同,可以看作次数(f )相等,故平均

价格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已知销售额即标志总量(m ),要用调和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这里早、午和晚市销售额基本相同,可用简单调和平均数计算。

(1)2.1315.120.125.1=++==∑

∑n x x (元/千克)

(2)199.115

.1120.1125.111

111=++++=

=

∑x

n x (元/千克)

例12、某企业某月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表,试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以上 40 100 180 220 90 50 合计

680

解:(1)众数:

i L M ??+??+

=21108210)

90220()180220(180

22080≈?-+--+=(件) (2)中位数:i f S f

L M m

m e ?-+=-∑12

82220

320

2680

1080≈-?+=(件)

例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

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百分制组别参考人数(人)乙公司五分制组别参考人数

(人)

60以下60-70 70-80 80-90 90-100 100以上1

15

20

12

2

1

2

3

4

5

1

3

13

17

16

合计50 合计50 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

解:【分析】要说明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必须计算标准差系数。

计算过程如下:

甲公司乙公司x f xf f

x2x f xf f

x2

55 65 75 85 95 1

15

20

12

2

55

975

1500

1020

190

3025

63375

112500

86700

18050

1

2

3

4

5

1

3

13

17

16

1

6

39

68

80

1

12

117

272

400

∑50 3740 283650 ∑50 194 802

8.7450

3740

==

=

∑∑f

xf x 甲(分),88.350

194

==

=∑∑f

xf x 乙(分) 829.88.7450

283650

)(222

=-=

-=

∑∑x f f x 甲σ(分) 993.088.350

802

)(222

=-=

-=

∑∑x f

f x 乙σ(分) %8.11118.08

.74829

.8或者甲

甲==

=

x V σ

%6.25256.088

.3993

.0或者乙

乙==

=

x V σ

从变异系数表明甲公司招员考试成绩比较整齐。 例14、设两钢铁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资料如下:

单位:万吨

供货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甲企业 乙企业

26 15

26 15

28 17

28 18

29 19

30 19

30 18

30 16

23 16

26 17

试比较甲、乙企业该月上旬供货的均衡性。

解:【分析】比较两个企业钢材供应均衡性要通过标志变异指标来说明。先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标准差按简捷公式计算。

甲企业

乙企业

x

2x

x

2x

1 26 676 15 225

2 3 4 5 6 7 8 9 10

26 28 28 29 30 30 30 23 26 676 784 784 841 900 900 900 529 676 15 17 18 19 19 18 16 16 17 225 289 324 361 361 324 256 256 289 ∑

276

7666

170

2910

甲企业平均日供货量6.2710

276

===∑n

x x 甲(万吨) 乙企业平均日供货量6.2710

276===∑n

x x 乙

(万吨) 甲企业日供货量标准差

2.26.2710

7666

222

=-=-=

∑∑)(甲n x n

x

σ(万吨)

乙企业日供货量标准差

41.11710

2910222

=-=-=

∑∑)(乙n x n

x

σ(万吨)

为了消除甲、乙两企业日供货量的影响,以便真实反映日供货量变动程度的大小,还需要进一步计算标准差系数。

甲企业%86.272

.2==

=

甲x V σ,乙企业%3.81741.1==

=乙

乙乙x V σ

计算表明甲企业日供货量标准差系数比乙企业小,说明甲企业上旬供货比乙企业均衡。

例15、某农场的两种不同良种在五个村庄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块上试种,结果如下:

甲品种乙品种

收获率(千克/亩)播种面积(亩)收获率(千克/亩)播种面积(亩)

950 900 1100 1050 1000 11

9

10

8

12

700

900

1120

1000

1208

9

13

15

13

10

—50 —60

解:【分析】测定这两品种收获率哪一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确定哪一种较有推广价值,就应该计算平均收获率的变异系数。

列表计算如下:

甲品种乙品种产量

收获率x 播种面积f 收获率x 播种面积f 甲品种乙品种

甲乙丙丁950

900

1100

1050

11

9

10

8

700

900

1120

1000

9

13

15

13

10450

8100

11000

8400

6300

11700

16800

13000

戊 1000 12 1208 10 12000 12080 合计

50

60

49950

59880

(1)平均亩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

=

=∑

∑f xf x 甲品种)/(9995049950

亩千克==

x 乙品种)/(99860

59880

亩千克==x

(2)亩产标准差22

2

)()x f

f x f

f

x x -=

-=

∑∑∑∑(σ

甲品种22222299950

12

100081050101100990011950-?+?+?+?+?=甲σ

(千克)91.684749==

乙品种

22222299860

101208131000151120139009700-?+?+?+?+?=乙σ

(千克)71.16226473==

(3)标志变异系数x

V σ

=

甲品种%9.699991.68==

甲V ,乙品种%3.16998

71

.162==乙V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甲品种平均收获量略高于乙品种,标准差系数甲品种又比乙品种小,说明甲品种收获率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有推广价值。

例16、某城市居民120户住房面积调查的资料如下:

住房面积(平方米/户)

户数 住房面积(平方米/户)

户数 50以下 50-60

10 15

80-90 90-100

10 15

60-70 70-80

20 40

100以上 合计

10 120

试对以下两种情况计算平均数及其方差:(1)住房面积“50以下”和“50以上”; (2)住房面积“50-60”和“50-60以外的各种住房面积”。

解:【分析】这是是非标志的问题,对第一种情况,以住房面积 “50以下”为是,“50以上”为非;对第二种情况,则以住房面积“50-60”为是,“50-60以外的各种住房面积”为非。解答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种情况:

户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x

f

xf

x x -

f x x 2)(-

50以下 50以上 1 0 10 110 10 0 1-0.083 0-0.083

8.41 0.76 合计

120

10

1

9.17

第二种情况: 户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x

f

xf

f x 2

50-60

50-60以外的各住房面积

1 0 15 105 15 0 15 0 合计

120

15

15

125.0120

15

==

==

∑∑p f

xf x p

015625.0125.012015120152

2

2

2

-=??? ??-=????

??-=∑∑∑∑f

xf f f x p σ=0.109375=10.9

%

例17、某城市两城区商品房销售资料如下(见下页表):

试计算均方差系数,来确定哪区房价差异较大。

解:【分析】各类商品房的均价是标志值,计算总均价的权数是“销售面积”,而不是“销售套数”。因为每一套的面积不相同,“销售套数”是不恰当权数。

甲区乙区

销售套数销

均价(元/

平方米)

均价(元/

平方米)

别墅住宅商场写字楼车库厂房10

898

188

26

153

3523

112317

33499

4078

10139

9545

4523

8308

4058

2247

5

353

95

9

14

1

1870

37995

7376

2281

2155

212

7874

3900

6700

5033

2050

165

合计1275 163556 537 51889 解得

163556

10139

2247

4078

4058

33499

8308

112317

4523

3523

9545?

+

?

+

?

+

?

+

?

=

x=52

53.72元;甲σ=1808.33元

乙x =4398.95元;乙σ=1300.08元

两区均价的均方差系数:

%42.343442.072

.525333

.1808===

=

甲x V σσ

%55.292955.095

.439808

.1300===

=

乙x V σσ

可见,乙区各类商品房房价的差异比甲区小。

《统计学》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结构和时点结构。 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指标称为时点结构,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称为时期结构。 3、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名数,二是无名数。 4、某企业中,女职工人数与男职工人数之比为1:3,即女职工占25%,则1:3属于比例相对数,25%属于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银行系统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是( D ) A. 时期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B. 时点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C. 时期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D. 时点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2、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150% B、101.9% C、66.7% D、无法计算 3、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 A.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B.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 C.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 D.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联系 4、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 D )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5、我国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为)7.8% ,该指标是( C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6、某商店某年第一季度的商品销售额计划为去年同期的110%,实际执行的结果,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则该商店的商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B ) A. 124.3%÷210% B. 124.3%÷110% C. 210%÷124.3 D. 条件不够,无法计算 7、下面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A. 商品库存量 B. 商品销售量 C. 婴儿出生数 D. 平均工资 8、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D ) A、统计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9、某工业企业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8%,实际比去年提高10%,则实际总产值比计划的任务数提高( B ) A. 2% B. 1.85% C. 25% D. 101.85% 10、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A ) A. 9.8% B. 10% C. 8.5% D. 6%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5章参数估计

第5章 参数估计 ●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允许误差是多少? 解:已知总体标准差σ=5,样本容量n =40,为大样本,样本均值x =25, (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x σσ5=0.7906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0.7906=1.5496。 ●2.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3)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4)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允许误差; (5)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解:(1)已假定总体标准差为σ=15元, 则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 x σσ15=2.1429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2.1429=4.2000。 (3)已知样本均值为x =120元,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这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α/2 x Z 0±4.2=124.2115.8 可知,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15.8,124.2)元。 ●3.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统计基础知识第四章综合指标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综合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B )(2012年1月) A.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间指标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 C )(2012年1月)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都可以 3.某企业今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而实际却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D )(2011年10月) A.5% B.50% C.-5% D.95.45% 4.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D ) (2011年1月) A.10% B.90.9% C.100% D.110% 5.强度相对指标表现出的两种形式是指( B ) (2011年1月) A.复名数和无名数 B.有名数和无名数 C.复名数和单名数 D.重名数和单名数 6.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5%,第二批不合格率为2%,第三批不合格率为4%,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40%,第二批占2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B ) (2011年1月)A.1.5% B.2.6% C.4.5% D.5.1% 7.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C ) (2010年10) 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 B.适用条件不同 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反映了变异程度的不同 8.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2010年1) A.10% B.90.9% C.100% D.110% 9.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第二批不合格率为1.5%,第三批不合格率为2%,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B )(2010年1) A.1.5% B.1.45% C.4.5% D.5.1% 10.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 (2010年1) A.不变 B.扩大到5倍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

单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一) 1. 填空 (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 填空 折线统计图是用( )表示一定的数量, 根据数量的多少( ), 然后把( )依次连接起来. 3. 填空 东风电视机厂1999年各季度生产电视机的台数统计图如下. (1)平均每个季度产( )台, 全年平均每月产( )台. (2)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 )%,第二季度比第四季度少( )%. (3)下半年占全年总台数的( )%. 4. 东风电视机厂1996年~2000年的产值是?1996年500万元, 1997年600万元, 1998年800万元, 1999年950万元, 2000年1200万元.根据这些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5. 四季村果树栽培逐年发展, 1996年有果树800棵, 1997年有果树1240棵, 1998年有果树1680棵, 1999年有果树2500棵, 制成折线统计图. 参考答案 1. 折线 2. 一个单位长度, 描出各点, 各点用线段 3. 5000, 6000, 6500, 7000 (2)40, 14.3

(3)55.1 4. 东风电视机厂1996年─2000年的产值统计图 单位:万元 2000年2月 单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二) 1. 填空题 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变化的情况. 2. 填空题 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形象具体, 使人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3. 某煤矿1986年到1989年生产情况如下表: 据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4. 根据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 制成折线统计图. 万风抽油烟机厂1999年各季度产值统计表 万风抽油烟机厂1999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单位:万元年月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第四章答案

五、计算题 1.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 .. 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 2.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单位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计算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别? .. 3.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 .. 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数的具体分析意义。(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 4.某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其原因。 5.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6. 某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英语统考成绩如下表。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 (2)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哪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更大?你是用什么指标来说明这些问题的;为什么? .. 7. 利用上题资料,试计算A班成绩分布的极差与平均差,并与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三者之间是何种数量关系。 8. 根据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500户居民按年收入水平分组后,分别观察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整理得到如下的复合分组资料,试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考察变量,利用资料(即恩络尔系数)分别计算该变量的总方差,平均组内方差、组间方差,并验证三者之间的数量关式: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与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下列说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完整版)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三、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小明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度。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某校学生一周收集生活塑料袋情况如下表: 时间周 一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周 日 数量 (个) 130 100 200 250 210 300 35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解答问题: (1)这个同学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2)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他一年可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3)分析这个统计图,你能想到什么? 六、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每年春天,一场春雨会使竹子长高很多,所以人们将事物发展很快比喻为“雨后春笋”。根据观察,竹子24小时可以生长约72厘米。 时间/时高度/厘米 1 3 2 6 3 36 15 1、如果竹子每小时匀速生长,你能完成上面的表格吗? 2、根据表中的信息,竹子18时生长的高度约是()。 3、如果竹子长到66厘米的高度,需要多长时间? 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横轴和纵轴 (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 (3)描点

大客车 小汽车 载重车 摩托车 0 (4)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5)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1、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某路口5分钟里各种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如下: 小汽车:65辆; 大客车:44辆; 载重车:25辆; 摩托车:13辆。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制作统计表: (2)完成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A 、图中每格代表( )辆车; B 、小汽车辆数是摩托车辆数的( )倍; C 、从上面的表格和统计图你发现: D 、计算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机动车?(得数保留整数)

统计学 第四版 第七章答案

第四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7.2 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x σ= = =2.143 (2)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 x x t σ?=?,由于是大样本抽样,因此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概率度t=2z α 因此,x x t σ?=?2x z ασ=?0.025x z σ=?=1.96×2.143=4.2 (3)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 的95%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x x x x -?+?=()120 4.2,120 4.2-+=(115.8,124.2) 7.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n=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x =81,s=12。 要求: 大样本,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2,x N n σμ?? ??? 或2 ,s x N n μ?? ??? 置信区间为: x z x z αα ?-? +? ? (1)构建μ的90%的置信区间。 2z α=0.05z =1.645,置信区间为:()81 1.645 1.2,81 1.645 1.2-?+?=(79.03,82.97) (2)构建μ的95%的置信区间。 2z α=0.025z =1.96,置信区间为:()81 1.96 1.2,81 1.96 1.2-?+?=(78.65,83.35) (3)构建μ的99%的置信区间。 2z α=0.005z =2.576,置信区间为:()81 2.576 1.2,81 2.576 1.2-?+?=(77.91,84.09) 7.7 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 500名学生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36 解:

统计学第五版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售额总指数 : .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29.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 444 1 011== ∑∑q p q p %76500 380 001== ∑∑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价格总指数 %78.8776 .300264 85 .014495.0349.08614434861 1 11 11 011==+ +++= = = ∑∑∑∑q p k q p q p q p k p p 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下降12.22%,绝对额减少36.76万元。 6.某商场上期销售收入为525万元,本期要求达到556.5万元。在规定销售价格下调2.6%的条件下,该商场商品销售量要增加多少,才能使本期销售达到原定的目标? ∴销售量指数%83.108%4.97%1060 01 0=÷== ∑∑q p q p k q 该商场商品销售量要增加8.83%才能使本期销售达到原定的目标。 7.某地区2003年平均职工人数为229.5万人,比2002年增加2%;2003年工资总额为167076万元,比2002年多支出9576万元。试推算2002年职工的平均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7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判断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 3、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1)计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拓展思考: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答案: 1、(1)∨(2)∨(3)×(4)∨(5)×(6)× 2、(1)B (2)A (3)D 3、(1)平均数21.8,中位数22,众数22 (2)众数平均数 拓展思考:(1)平均数5.6万元,中位数5万元,众数4万元(2)答案不唯一 篇二:7.3 折线统计图的练习及练习题

统计实务第四章 统计指标

第四章统计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则全年的平均库存额分别为()。 A、15 B、16.25 C、11.25 D、13.5 2、统计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 A、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B、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C、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D、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3、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B、若干个相互矛盾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相互限制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D、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4、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绝对数和相对数 C、相对数和平均数 D、绝对数和平均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人均GDP B、2004年全省总人口6808.75万人 C、期末库存量 D、工资总额81.6亿元 6、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10.8亿元 B、2004年全省总人口数 C、劳动生产率 D、期末库存量 7、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除平均数外还有()。 A、中位数 B、绝对数 C、众数 D、相对数 8、总量指标()。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 B、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 C、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 D、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 B、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C、长期指标、中期指标和短期指标 D、当期指标和远期指标 10、下列关于总量指标的统计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B、计算实物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C、总量指标的统计是汇总技术问题 D、总量指标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并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 11、某年年底企业职工人数为200人,该指标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12、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总产值 C、人口出生数 D、耕地面积 13、下列指标中的时点指标是()。 A、某地区年末人口数 B、新增人口数 C、某年工业企业的利润额 D、2008年某地接待的游客数

统计学答案解析最新版本

统计学课本课后作业题(全) 题目: 第1章:P11 6,7 第2章:P52 练习题3、9、10、11 第3章:P116思考题12、14 练习题16、25 第4章:P114 思考题6,练习题2、4、6、13 第5章:P179 思考题4、练习题3、4、6、11 第6章:P209 思考题4、练习题1、3、6 第7章:P246思考题1、练习题1、7 第8章:P287 思考题4、10 练习题2、3 第一章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描述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描述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描述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 kg。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二章 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判断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 3、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1)计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拓展思考: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 (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答案: 1、(1)∨(2)∨(3)×(4)∨(5)×(6)× 2、(1)B (2)A (3)D 3、(1)平均数21.8,中位数22,众数22 (2)众数平均数

统计学综合指标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 A ) A. 97.9% B. 140% C. 10 2.2% D. 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B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x

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J形分布 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B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D ) 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 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 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 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 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10.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 )

统计学综合指标

统计学综合指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 A ) A. % B. 140% C. % D. 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B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x

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J形分布 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B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D ) 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 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 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 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 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统计学》_第四章__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五)计算题 例1、某集团公司所属各拖拉机厂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厂别类型每台马力数产量(台) 第1厂履带式36 75 履带式18 105 轮式28 400 第2厂履带式75 85 轮式15 94 轮式12 150 第3厂履带式45 40 履带式75 25 轮式24 50 要求按产品类型和功率核算有关总量指标。 解:【分析】通常总量指标中首选核算实物量。 这里可以核算自然实物量、双重单位实物量和标志单位实物量。 从下面两表看出核算的过程及结果: (1)按自然单位和双重单位核算: 产品类型产量(台)产量(台/马力) 履带式330 330/14640 轮式694 694/15610 合计1024 1024/30250 (2)按标准单位核算(以15马力拖拉机为标准单位): 产品类型与功率产量(台)换算系数标准台数(1)(2)(3)=(1)÷15 (4)=(2)×(3)履带式 18马力105 1.2 126 36马力75 2.4 180 45马力40 3.0 120 75马力110 5.0 550 小计330 —976 轮式 12马力150 0.800 120 15马力94 1.000 94 24马力50 1.600 80 28马力400 1.867 747 小计694 —1041 合计1024 —2017

例2、下面是某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资料: 单位:人 户籍人口数 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 男 女 1343599 682524 661075 1371588 695762 675826 已知该土地面积1565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数。 解: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 男 女 (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性别比例(%)男:女 (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5)人口增长速度(%) 1343599 682524 661075 50.8 49.2 103 858 — 1371588 695762 675826 50.7 49.3 102 876 2.1 在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1)、(2)为结构相对数,(3)为比例相对数,(4)为强度相对数,(5)为动态相对数。 例3、某服装公司产量如下: 单位:万件 2002年 2003年 计划 实际 重点企业产量 成人的 儿童的 6.4 5.1 8.8 5.7 9.4 6.1 4.3 2.3 合计 11.5 14.5 15.5 6.6 计算所有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下面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所计算的相对指标反映在表中: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比2002年增长(%) 产量 比重 (%) 计划 实际 产量计 划完成(%) 重点企业 产量 比重 (%) 产量 比重 (%) 产量 比重 (%)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人的 儿童的 6.4 5.1 56 44 8.8 5.7 61 39 9.4 6.1 61 39 106.8 107.0 4.3 2.3 65 35 46.9 19.6 合计 11.5 100 14.5 100 15.5 100 106.9 6.6 100 34.8 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2)、(4)、(6)、(9)均为结构相对数,(7)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10)为动态相对数。 此外,还可把“成人的”产量与“儿童的”产量对比,计算比例相对数; 把重点企业产量与全公司产量对比,计算结构相对数。 例4、某地区2003年生产总值计划为上年的108%,2002-2003年动态相对数为114%,试确定2003年生产总值计划完成程度。 解:根据计划完成程度(%)= 年计划生产总值 年实际生产总值 计划数实际数20032003

统计学计算题

计算题类型与答案 第四章统计数据分析载体-综合指标 1.甲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如下: 要求:比较甲乙二个班平均数的代表性好坏(乙班标准差为13.50分,标准差系数为15.30%) 2. 某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如下: 要求:计算学生考试成绩的标准差系数 3.某企业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平均合格品率标准差系数 4.某企业产值2005年为1000万元,计划到2013年每年以8%速度增长,实际以10%的速度增长。 要求:(1)企业2013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2)如果企业计划到2020年产值翻三番,则从2006年起,计算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 5.某地区企业产值利润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产值利润率 6.某人将一定数量人民币存入银行,利率情况如下,10年后取得150万元: 要求:(1)分别计算单利、复利条件下的平均利率 (2)分别计算单利、复利条件下最初存入银行的人民币数量。 7.某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平均工资水平及标准差系数 8.某企业情况如下: 要求:计算产值和总成本计划完成程度,并作分析。 第五章统计推断 1. 某学校学生考试成绩按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要求:估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把握程度95.45%) 2.某学校学生考试成绩按36%比例不重复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要求:估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把握程度95.45%) 3.某农作物按19%抽样比例,随机抽取100亩,测得单产900斤,标准差30斤要求:农作物单产和总产量区间范围(把握程度95%) 4.相关资料如下:(从N只产品中随机抽样) 要求:以把握程度95%估计平均合格品率的范围 5.相关资料如下:(按19%从产品中不重复随机抽样) 要求:以把握程度95.45%估计平均不合格品率的范围 6.按19%抽样比例抽取100件产品,测得不合格率为15% 要求:计算不合格率区间范围(把握程度95.45%) 第六章时间数列 1.某企业职工4月份出勤情况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出勤人数。 2.某种股票2012年各统计时点的收盘价如下:

统计学综合指标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 度的(A ) 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 A.97.9% B.140% C.102.2% D.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A)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B)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x > M e> M 0 B.x< M e< M0 C.x> M o> M e D.x

9. 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 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简单调和平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数 10. 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 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 A ) A. 扩大 2 倍 B. 减少到 1/3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 11. 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 20 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 A ) A. 减少 20 B. 减少到 1/20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 12. 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和它们的频数都缩小到原来的 1/2 ,那么众数( A ) A. 缩小到原来的 1/2 B. 缩小到原来的 1/4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其变化 14. 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B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15.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6. 假如把分配数列的频数换成频率,则标准差(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9. 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A. 平均数不一致 B. 离散程度不一致 13. 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都增加一倍, A. 增加一倍 B. 减少一半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其变化 而频数均减少一半, 那么中位数 ( A ) 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

第四章__统计综合指标__习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 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其表现形式和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某公司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该公司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________ 10.强度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_________________为零 23.只有将各个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取-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计算平均差 二、是非题 2、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6、比例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的。 12、中位数是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16、全距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3、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一个()。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8、当几个变量值的连成积等于总比率、总速度时,计算平均比率、平均速度最合适的平均 数是()。 A、简单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1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计算条件不同 B、指标意义不同 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 五、简答题 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有哪些? 六、综合题

5、某街道居民家庭收入资料如下表所示。 22、甲、乙两个班组开展劳动竞赛,各班组各人产量资料如下(件): 甲组:20、18、16、17、10、12、12、15、19、14、15、16 乙组:23、25、10、10、9、24、11、8、16、20、16、15 要求:比较两班组的平均生产成绩的代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