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论文摘要摘要: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兴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景区旅游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游客的过量涌入给景区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超载的严重局面。使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就我国而言。各景区承载力控制的目前状况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因而对景区承载力进行怎样的管理和调控已经成为我们探究的重要课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是旅游者的终端目标,更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体现。无论从旅游的发展,还是地方的发展来看,旅游景区的发展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饱和和超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景区承载力的新问题了。对景区承载力进行一个更好的把握,才能够使其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景区承载力的概述

在19世纪后半叶,旅游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全球旅游人数的显著增多,游客给旅游景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冲击也日益明显。游客面对的全部新问题只是为周末或假期找一个“最佳目的地”。而对于旅游景区不论是名满天下的老景区或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其面临的挑战是摘要:如何找到一个合理而又经济的方式来管理旅游景区的发展,使其收益能超过所带来的负担。旅游景区承载力规范了一个景

区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旅游承载力条件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在内容上包括了资源空间承载量、环境生态承载量、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是这些承载力的综合能力,这些基本内容是景区开发和规划中所必须考虑到的新问题。只有把握好旅游景区承载力的尺度才能为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旅游景区因超量接纳外部的强制输入而导致景区生态系统失衡,旅游承载力指标对旅游景区接待地的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如接待人数、空间分布、旅游者行为等作出了一定的规定,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是景区规划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旅游承载力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资源承载量、生态环境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从这五个基本内容来把握是体现景区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一,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是景区接待游客量的前提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大大削弱了旅游景区资源所能容忍的旅游活动强度。有些旅游资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管控模式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管控模式

————————————————————————————————作者:————————————————————————————————日期: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 管控模式-旅游管理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管控模式李姗 随着生活水平的的提高,旅游行业迅速发展为我国目前的新兴产业,更多的人们选择在节日出行,这便将地区的旅游景区推到主要旅游载体的位置,旅游景区的管理、组织以及人与环境的协调成为了各个省区的旅游区发展重点。本文就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的环境承载力控制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以缓解季节性密集游客对环境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地方旅游业的生态平衡发展。 旅游资源的合理平衡运用能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自然,了解当地的人文,建立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季节性的旅游景区,当地政府要给予相应的重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逐步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并且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维护和控制管理方面。 一、季节性旅游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地区的西北部,在这个景区内有次生地带性基础植被,并且也是中国境内被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部分。杜鹃花不仅品种多样,花色也是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性最大的天然花园”,景区将各个观花区打造的十分精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景区杜鹃花的花期较短,当地形成了季节性的旅游密集问题。造成景区旺季时游客拥堵,淡季时景区闲置,再加上景区管理的不完善,对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荷。 二、调节环境承载力控制模式的建议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及资源的稀缺日益严峻,尤其造成了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是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因此要想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旅游景区发展模式。 一、旅游景区的污染现状 1. 废弃物乱扔乱放。如废罐公害问题、白色垃圾以及游客们吃的零食垃圾随便扔,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清理不到位,长期积累和环境造成污染,全国每年要处理这些垃圾费用过高,所以在旅游旺季过去后都不能达到及时清理。 2.在风景区和古建筑物上乱涂乱刻或公开破坏文物。如北京八达岭长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脚踏手推,出现严重的凹陷松动。xxx到此一游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游客的素质有待提高。 3.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被损毁。如苏州在游览旺季,每天平均接待20万人次,超过了可容量的三倍,由于人数过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旅游景区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人们也把一些污染物体带给了当地人。 二、旅游景区污染的原因分析 1.科学规划缺乏。不少旅游景区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开发规划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规划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景区开发初期,建设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明显。有些景区虽然在开发前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或是景区内各投资主体只进行了局部规划,缺乏总体规划、统一规划,还有的是科学、统一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再加上管理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利,导致旅游开发失控。 2.景区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即使办了,也因缺少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而流于形式。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未设立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执法部门等多头领导,导致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3.旅游活动对景区的破坏。旅游地和景区景点是有自身容量的,超越了这一容量极限,旅游景区环境衰退就不可避免了。在一些风景名胜景区,不断增加游客使景区地面踩踏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如故宫广场和许多殿堂的地面。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涌入,加速了自然风化的速度。游客环保意识偏低,文明程度偏低,部分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攀爬、涂抹等不文明行为,严重造成了景区环境的下降。 三、对策与建议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加强规划统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旅游风景区。把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视同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正常的管理。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上。不得不建的旅游风景区,要做好可行性论证,特别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立项后要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道路、景点、服务设施等建设,原则上要尽量减少对原始景观的改动与破坏,以防止生态环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程序文件范例(doc 17页)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程序文件范例(doc 17页)

文件名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程序文件范例 电子文件编码HJAL004 页码17-1旅游景区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0目的 识别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景区行政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3.0定义 ●环境:景区各部门活动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 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景区各项活动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景区内各项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4.0职责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领导工作及

文件名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程序文件范例 电子文件编码HJAL004 页码17-3 (2)管理科负责对各部门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和补充,负 责公园通用环境因素及相关方环境因素的识别,并填写环境因素清 单。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1)管理科负责组织成立环境因素评审小组,小组成员可由环境管理者代 表、总工程师、全体内审员及有关环保专家组成。 (2)评审小组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准则。 (3)评审小组进行讨论,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1)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要综合考虑以下评价准则: ①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②发生环境投诉案件或环境污染事故较多的; ③现实或潜在具有重大恶性影响的; ④破坏景区景观的; ⑤影响景区效益及竞争力的。 (2)环境因素评审小组识别和评价的结果要文件化,填写《重要环境因素 清单》,并形成报告。 (3)评审小组组长要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 以确保识别出的重大环境因素在制订目标、指标时得以考虑。 (4)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过程的重要内容,在评价 结果的基础上,景区领导应根据消除重大环境影响所需的资金、技术 难度和区域发展的整体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介绍及发展

摘要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 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作者提出了初步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给出了它的定义、特征、组成体系及技术实现途径。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空间心理承载量 随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 闲暇时间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目前旅游在各国已形成一种时尚,旅游业也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和雇工最多的产业类型。然而旅游业的规模发展历史毕竟太短暂,它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等的冲击太迅猛,致使人们无暇去思考旅游业应该怎样发展;旅游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它对旅游业的指导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各地旅游区出现了因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或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思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人类已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生态旅游”已深入人心,倡导旅游的持续 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主题;然而怎样才算是旅游的持续发展?怎样才算是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判据是什么?作者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探索并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又可简称为旅游承载力)理论,认为它是衡量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1.1旅游环境的外延界定 我们所谈的旅游环境,不是指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环境系统,称之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多种组合并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当地居民因生产、生活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实体及其氛围(如思想、文化)构成了社会环境,旅游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了自然环境(如生物环境、水环境),而与经济产出有关的要素体系则构成了经济环境( 如市场)。有四维空间表现如下: 1.2旅游者与旅游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特点 旅游者作用(指对环境系统的作用)和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以下简称反馈 作用)之间形成以下特征: 1.2.1共轭性。旅游者作用与反馈作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构成一 个共轭体。1.2.2正相关性。旅游者作用越强烈,反馈作用越显著; 旅游者作用是正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时,反馈作用也是正效应(有利于旅游者活动),反之则受到报复(负效应)。 1.2.3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讲,反馈作用一般滞后于旅游者作用, 但一旦旅游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状态,这种作用往往同步发生。从空间上看,反馈作用不仅发生在旅游者对环境的作用点上,而有可能引起区域性危害。 1.3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表述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 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ft然的美对人们 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 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丁?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 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 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 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 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万艳芳 201302411101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如此一来,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游环境承载力的进程、科学内涵、特征、功能、组成体系及成就与不足,并预测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承载指数;持续发展 注:文章主题的确定来自于今年国庆节三峡大坝旅游区免费新规的出台,带动了游客“井喷,以及去年黄金周因人气太旺而发生游客滞留事件的九寨沟景区,使我不能忽视旅游环境超载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己对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我了解旅游承载力的决心。首先进入中国知网,选择文献全文,输入“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进而出现大量关于旅游承载力的文献,然后挑选需要的材料即可。 引言 随着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本文将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最早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红红(1983)在《城市规划》中,对“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振礼和金健(1985)的“特定区域旅游规模”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它的环境承载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龙门石窟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标签: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 1 概述 龙门石窟景区位于千年帝都洛阳市南郊,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研究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理论,结合旅游实践,可知:龙门石窟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敏感区,根据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对旅游人数进行限制,实施小规模旅游,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景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达到致富的目的。但是,生态旅游对于龙门石窟这样的AAAAA级景区来说,在实践中受到大众旅游的挑战。2007年5月3日,龙门石窟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17.6%。 [1]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目标容量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加入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大众的旅游特点,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对一定范围内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应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评价 旅游容量是指旅游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2]。关于承载力的论述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是指在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某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某种个体的最大数量[3]。后来这一概念经变异和衍生,逐渐应用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3]。通过对上述概念进行演变和派生,逐渐出现一个具体的概念——旅游环境承载力。崔风军[4]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等当代人以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的旅游者的数量。通过对比国内外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外通过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国外是以游憩体验管理概念为出发点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侧重点是控制环境影响,当非直接(管理游客)繁荣方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我国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面,尤其是在旅游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其侧重点主要是以控制游客人数为目标,游客人数在应用旅游环境容量化模型的过程中也是最终的指标。从总体上来看,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和管理水平,我国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已经为世人所瞩目。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是,人类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带来的恶果也日趋严重。另外,由于游客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景区环境管理的难度,为了减少旅游业不对当地景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景区旅游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贯彻和应用。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存在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旅游活动造成环境破坏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景区发展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景区环境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可视为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可促进旅游景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旅游景区环境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珍贵资源,对它们的保护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 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旅游承载力

一.概念 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 二.分类 旅游承载力由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构成。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旅游区的认识和兴趣等,包括目的地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两个方面。经济承载能力,即旅游区的接受能力超负荷时是否愿意和能够增加基础设施的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具体反映在旅游目的地愿意而且能够为发展旅游业的投资大小,这些投资可涉及到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一切直接和间接设施。技术承载能力,指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它包括物质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 三.旅游承载力衡量指标(常见) 游客接待:例如特定旅游地域的高峰期接待量、小时接待量、日接待量周接待量、月接待量、年接待量:等等。接待量的单位有的是人数,有的是人天数或康夜次,等等。 游客密度:旅游目的地或各类旅游活动场所的单位面积容纳人数,例如,游客量/单位面积海滩、游客量/单位面积的景点接待空间,等等。 主客比例:例如,游客量/当地人口.当地公共设施的游客使用量/居民使用量,等等。 三.旅游承载力与旅游效益 1 物质承载力与经济效益 如表1所示 以公式表示

其中M 为游人可涉足面积(单位:平方米);为最佳游人密度,为极限游人密度(单位:人/lOOm2);T为旅游点开放时间(单位:小时/天);t为旅游者在旅游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单位:小时);x 为旅游点最佳日游人量(单位:人/天);y 为旅游点极限日游人量(单位:人/天)。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随着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其数学表 达式如下:旅游经济效益=旅游者人数(N)×人均旅游花费(E)且:旅游人数(N)正比于旅游目的地物质承载力,因此有: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目的地承载力 成正比。这种正比关系可以通过图2反映: 2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效益 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人某个旅游目的地,会毁坏该地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者人数多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旅游人数增大时, 对环境的负影响也随之逐渐增大,因而环境效益随着N的增大而逐渐 减小。当N 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严重衰退,急剧下降。见图2。 3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效益 目前对旅游者心理承受能力测定的主要方法是摄像与问卷结合的方法,人们选择特定时间,从空中拍摄像片,发现实际的稠密度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问卷征求旅游者意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0m2/人的旅游者心理容量。对于旅游的目的地居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衡量,也只能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推测。社会效益是指旅游者数量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宗教、道德、治安等诸方面综合影响。旅游不可避免带人异地不良社会风气,造成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作者:————————————————————————————————日期: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旅游管理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张丽娜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教育、保护环境、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等特征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已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过于盲目,运营规模超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引导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 自美国学者赫兹(Hetzer)1965年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生态旅游下定义,丰富和深化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内涵日益丰富,即生态旅游是在原始自然区域保护相对完整、区域文化相对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 学界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孙道玮先生的观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的同时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保护并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获得收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交通位置便利,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

景区标识管理制度

景区标识管理制度

1.0 目的 建立乐园中、外文标志牌,规范旅游乐园标志牌设施,形成乐园完善的标识系统。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乐园所有标识系统。 3.0 管理职责 3.1 市场部:负责乐园标识设计、制作工作; 3.2 工程设备部:负责乐园标识安装,以及日常维护维修工作; 3.2 各部门:负责管辖区域内标识的管理和异常情况向工程设备部报修。 4.0 工作规范 4.1 必要性 标志牌(含说明牌)系统是旅游解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 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设施。乐园标志牌是乐园信息的浓缩 载体,肩负着塑造旅游地形象和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服务游客 的使命。 4.2 标志系统设计 4.2.1 设计要求、原则、依据 1)设计要求。导览标志必须达到其完整的功能性,面貌完整、文字及图案内容清晰、直观;设计风格要突出生态性、文化性、 艺术性、多样性和功用性;并应因类型不同,区分色彩的冷 暖、强弱、软硬、轻重,使之适合旅游乐园环境;其标志材 质、外观和风格要与乐园类型、特色、环境协调一致,设计各

种类标志时,要按照不同功能区分系统,并建立各系统之间的 有效结合。 2)设计原则。设计理念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内容要规范化,设计风格要与环境相协调,导览标志种类和功能要系统化。 3)设计依据。导览标志设计要依据乐园对表示其经营管理理念和定位的要求、旅游者对旅游线路及内容的要求、乐园室内外环 境条件、导览标志的表示方式和导览标志的导向分类原理进 行。 4.2.2 设计程序 1)概念设计程序:根据乐园整体环境、形象及宣传定位,制定导览标志的格调、档次,选择专业机构对其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2)条件设计程序: 根据乐园旅游线路游客流量评估及预测绘制导览图;根据导览图按分级引导原理进行导览标志布点定位;根 据导览图、分级引导原理及实际环境需要,进行导览标志规格 大小定位;根据分级引导牌的规格及实际文字图形内容需要进 行版式设计,确定排版风格;根据实际版式风格套入实际文本 及图形,并选定合适色彩组合。 4.2.3 设计分类 1)乐园全景牌(或全景导游图)要说明(或标出)乐园所处地点、方位、面积、主要游乐项目、服务点、游览线路(包括无 障碍游览线路);咨询投诉、紧急救援(及夜间值班)电话号 码等信息。

旅游景点的问题

旅游景点的建设和保护调查报告 具有不同环境意识的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和景区环境保护措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认为不同的环境意识和景区保护措施对景区环境保护具有重大作用。劳动节期间我在家乡大连就旅游景点的建设和保护展开了专门的调查。 一、调查者基本状况 调查范围:大连老虎滩景区以及金石滩景区的游客 人员比例:中年人 45% 青少年 40% 老年人 15%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我们分别在两个景区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您平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吗?A.很关注 B.偶尔关注 C.一 般 D.很少关注 E.基本上不关注 2.您注重旅游景点的环境质量吗?A.注重 B.还好 C.无所谓 3.您认为一个景区吸引你的是什么?A.优美的环境 B.热情的 服务 C.独特的风格 D.其他 4.您对去过的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是否满意? A.满意 B.还好 C.不满意 D.无所谓 5.您认为各旅游景区危害较大的是哪些问题?(可多选) A.垃圾 污染 B.水污染 C.空气污染 D.噪音污染 E.光污染 F. 超规模接待旅客 G.其他

6.您在景区内会乱扔垃圾吗?A.经常 B.偶尔 C.没有 7.若在景区内看到有掉在地上的垃圾,你会主动捡起吗?A.会 B.不会 C.看情况 8.当附近没有垃圾箱的时候,你会如何处理手头的垃圾?A.就地 扔了 B.先不扔,等看到垃圾箱时再扔到垃圾箱去 C.看情况9.但你看到景区有乱扔垃圾,或者是其他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 为,你会怎么做?A.上前去友好组织,并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直接去景区管理处举报 C.微博这一行为 D.不予理会 10.您认为应该制定法律法规对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约 束和惩罚吗?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11.您认为景区的环保工作目前应该改善哪些方面?(多选)A.垃 圾处理 B.水道清洁 C.改善空气质量 D.对旅客的环保意识的教育 E.其他(请注明) 12.您认为景区当地政府是否意识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和环保工作的迫切性?A.是,感觉极强烈 B.感觉一般 C.没有什么感觉 13.您认为有必要在旅游区开展环保宣传吗?A.有必要 B.没必 要 C.无所谓 14.你愿意当一名环保志愿者吗?A.愿意 B.不愿意 C.无所谓 15.您对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请写下)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7.1 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管理

模块七景区环境管理 任务一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管理 一、教材名称 《景区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时:2课时(100分钟)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对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不太关注。 2.学生对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缺乏理论认知。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景区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 2.熟悉景区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3.掌握景区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景区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教学难点:景区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视频展示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七、教学准备:视频、图片、表格、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 1.知识准备:景区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2.能力准备:景区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二)课堂导入 【任务呈现】:王涛等新入职员工在景区轮岗的第五站是景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各服务部门积极准备景区年度技能考核的过程中,景区环卫部虽然不直接参与景区服务技能考核,但是,今年暑假期间,景区水量的不断减少导致漂流等水上娱乐项目无法正常运营,而主要树种——冷杉的大面积死亡致使森林景观被严重破坏。为保护景区自然生态景观和保证景区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景区高层决定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管理,命令景区环卫部在景区年度技能考核期间,对景区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并参观学习同类景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做出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管理的三年规划,王涛因自身专业优势,成为三年规划项目组的重要成员。 【设计意图】: 1.结合专业,体现理实结合。 2.带着疑问进入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新授课 1.看一看,填一填 呈现图片:黄山景区禁售方便面、黄果树瀑布断流、四川乐山大佛“哭了”。 2.做一做,补一补 【学生活动】:通过照片对比,填写以上三个景区环境破坏的表现和原因

第七章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11).ppt.Convertor

第七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 【案例引入】世界遗产的环境问题 中新网布拉格6月25日电由于坚持建造一条有争议的桥梁,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成为自从名录设立以来继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2个下榜的景观。 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长18公里,风光秀丽,古老建筑保存完好,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德累斯顿政府以缓解交通堵塞为由,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对和批评,于2007年底开始在河谷内建造一条长635米的桥梁,计划2011年竣工通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桥梁会破坏河谷的整体景观,建议用河底隧道替代。去年他们把易北河谷列入受到威胁的世界遗产红色名单,向德国发出除名警告。 德国易北河谷被世遗除名,该国媒体对此的评价是“难看、丢脸”。尽管当地建桥有助于改善城内交通拥堵状况,而且大部分居民也同意修建,但是建桥破坏了以河岸草地为主要特征的自然风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挥泪斩马谡”。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德国易北河谷被世遗除名的警示作用呢? 笔者以为,德国易北河谷被世遗除名的首要原因是对实用主义的警告,更是对单一考量利益因素进行申遗的善意提醒。就我国而言,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申遗,意不在保护,而是为了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也有的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文化遗产开发成一个个旅游项目,经济利益因素是主要考虑目标。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因旅游设施泛滥,曾受到联合国专家的批评,故宫等名胜的游客数量远超接待能力,频频拉响警报。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必须改变那种踊跃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却不愿意投入金钱和精力进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反而把世界文化遗产当做摇钱树的做法。当下,我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已经不堪重负,不过,在利益驱动下,管理者罔顾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危,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已经遍体鳞伤,近乎病入膏肓。当“中国南方喀斯特”和开平碉楼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时,我国就有六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尤其是“三江并流”,如果得不到有效整治,其称号很可能被吊销。 联合国专家专门针对“三江并流”提出过警告:“希望中国享有世界遗产的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木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铁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对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旅游景区的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次讲座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针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的系列措施。 一、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现代化的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的需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人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旅游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我国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却随着旅游人员的增加而破坏日益严重,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旅游景区破坏的自然因素 1.由于自然灾害给旅游景区带来的破坏 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例如: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四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目前,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都江堰景区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而通往卧龙景区的所有道路全部断裂受阻,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在地震中均受到不同成都的破坏。 对于像博物馆这样的人文景观,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自然灾害对人文景观的影响。相应的要做好必备的应急预案,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才能够做到快速安全有效的防御。 2.景区的风化腐蚀、生物变化等自然原因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生物变化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严重的破坏景区的环境。如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岩石雕像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风化和渗水作用的严重困扰。由于长期风化,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有的石像脸部五官残缺,有的四肢脱落,上面留下被水侵蚀的印痕。而洞窟顶部的裂缝处也明显有渗水的痕迹。如稀世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塑,频受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正遭受酸雨的侵蚀;又如秦始皇陵,据说它高约120米,底边周长约2167米,这座由人工用黄土堆积的陵墓,经过2000年的风化侵蚀,目前高度已降到64.97米。兵马俑也正在缓慢风化,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老古董开始地面生活后,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由于暴露于空气之中,兵马俑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

第七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业务

第九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业务 教学目的:熟悉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基本理论,了解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认证;理解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熟悉旅游景区卫生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基本理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旅游景区卫生管理 第一节旅游景区环境概述 一、旅游景区环境的概念 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们的旅游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环境下实现的。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区环境则是指所有能影响旅游景区建筑物的质量及其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各类因素,包括A的要素以及物的要素。旅游景区环境是景区旅游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拥有良好的旅游环境的景区必然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以及对游客有较_大的旅游吸引力。 二、旅游景区环境的构成及其特点 1.旅游景区环境的构成 旅游景区环境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1)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景区环境的中心要素,馋是旅游景区环境系统_中的重要因素,是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吸引物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在旅游景区环境中,旅游吸引物是相对变动的要素,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且当旅游吸引物受到的损害超过临界点后,它会反过来作用于旅游环境系统中的其他要素。 2)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景区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可以说。景区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旅游者进入景区后要与环境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发生关系,如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等。当旅游者的数量超过环境容量时,它会引起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 3)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者是旅游景区的主要的旅游服务提供者,他们在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其开发的方式和程度及经营历年都会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盆,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增加旅游景区资源的利用强度,从而对景区的环境造成~定的损害。 4)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是旅游景区的原始居住者,其中有些居民在旅游景区开发后或参与景区经营活动,或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活动,他们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会对景区环境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 5)当地政府。在我国,当地政府是旅游景区的主要管理者,而非主要经营者。政府制定的旅游法规和政策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产生重要而长远的影响。政府应当在鼓励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应该首先做好旅游业的总体规划、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规划,并制定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及保护措施。 6)自然突变。自然突变主要是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改变景区的景观特征。如地震、泥石流、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突变的发生可能使景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甚至不再适合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景区环境的特点

景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龙川景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龙川景区固体废弃物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龙川景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龙川景区范围内所有单位、个人和寺庙。第三条风景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风景区内固体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个人和寺庙,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河流、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 第六条农业主管部门要推广使用易降解的农用薄膜。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第七条从事畜禽规模养殖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贮存、

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防止污染环境。 第八条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二章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九条龙川景区管委会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提高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 第十条龙川景区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单位从事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 第十一条对风景区生活垃圾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地点放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第十二条清扫、收集、运输、处置风景区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第十三条龙川景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对风景区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和运输,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实施无害化处置。 第十四条龙川景区规划环卫等部门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收购网点,促进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 论文摘要摘要: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兴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景区旅游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游客的过量涌入给景区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超载的严重局面。使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就我国而言。各景区承载力控制的目前状况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因而对景区承载力进行怎样的管理和调控已经成为我们探究的重要课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是旅游者的终端目标,更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体现。无论从旅游的发展,还是地方的发展来看,旅游景区的发展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饱和和超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景区承载力的新问题了。对景区承载力进行一个更好的把握,才能够使其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景区承载力的概述 在19世纪后半叶,旅游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全球旅游人数的显著增多,游客给旅游景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冲击也日益明显。游客面对的全部新问题只是为周末或假期找一个“最佳目的地”。而对于旅游景区不论是名满天下的老景区或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其面临的挑战是摘要:如何找到一个合理而又经济的方式来管理旅游景区的发展,使其收益能超过所带来的负担。旅游景区承载力规范了一个景

区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旅游承载力条件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在内容上包括了资源空间承载量、环境生态承载量、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是这些承载力的综合能力,这些基本内容是景区开发和规划中所必须考虑到的新问题。只有把握好旅游景区承载力的尺度才能为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旅游景区因超量接纳外部的强制输入而导致景区生态系统失衡,旅游承载力指标对旅游景区接待地的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如接待人数、空间分布、旅游者行为等作出了一定的规定,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是景区规划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旅游承载力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资源承载量、生态环境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从这五个基本内容来把握是体现景区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一,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是景区接待游客量的前提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大大削弱了旅游景区资源所能容忍的旅游活动强度。有些旅游资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