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知人论世——品读刘禹锡的真性情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大意,能背诵默写全诗;

2、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赏析把握本诗情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古诗词;

3、学习诗人积极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赏析把握本诗情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古诗词。教学方法

赏析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是一个诗意的季节,关于秋天的古诗词数不胜数,你会背哪些?请说出一两句。

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每位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秋词》,看看他笔下的秋是怎样的。

二、作者简介

让学生填空:

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后人称其为诗豪。有《竹枝词》《乌衣巷》《陋室铭》等名篇。

三、诵读诗歌

1、音读

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2、意读

结合注释翻译,了解诗歌大意。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仙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引发我的诗兴到了碧蓝的天空。

3、情读

初读诗歌之后,你认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积极、昂扬

四、赏析文本(小组讨论)

1、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提出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2、诗人是怎么证明“秋日胜春朝”这一观点的?

提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去前文找还是后文?后文

结合以下两个问题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一:“鹤”这一意象有何特点?

“鹤”的象征意义:①长寿(鹤鸣人长寿);

②具有高尚品德的贤士(鹤性情雅致,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惯用鹤翔或鹤鸣来喻人生大志的,所谓“鹤鸣九皋”“冲天一鹤”。

③隐士(闲云野鹤、梅妻鹤子)。

此处是第二种。

问题二:“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有何妙处?

明确:“排”字意为推开、冲破,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形态,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

3、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们学过的哪些诗句可以印证?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文人历来伤春悲秋,写秋天多选择萧瑟的秋风,凋零的草木,凄冷的秋霜等意象。刘禹锡为何一反常态说出:“秋日胜春朝”,选择“晴空”“鹤”等明丽的意象来写?

诗歌意象的选取与哪些因素有关?

明确: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诗人自身的生平经历等(一切景语皆由心生)。

例如:马致远是飘泊天涯的游子,所以他选择的意象就是“枯藤”“老树”“昏鸦”;

曹操是志向远大的英雄,所以他选择的意象就是“沧海”“洪波”“日月”“星汉”。

而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五、知人论世

刘禹锡是晚唐诗人,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禹锡参加了唐顺宗永贞年间的一次改革——永贞革新,改革以失败告终,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其间写下了秋词二首,这是第一首。

所以诗人写“鹤”是以鹤自喻,写明丽的秋景是展现自己积极奋发的精神,表明自己虽遭贬谪却绝不会意志消沉,向困难低头。

六、总结全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助孤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七、拓展阅读

秋词(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八、感悟收获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提示:可从写作、诗歌鉴赏等方面来谈。)

《秋思》(自用)教案

课题名称:天净沙?秋思 执教者:代璐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地点:重庆市实验中学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二、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这首小令,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注意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范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2.要读出“凄婉、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并无一字为秋,无

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枯藤老树 4.这样的景有什么特点? 5.它容易勾起我们怎样的情? 枯藤老树: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它营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气氛容易让我们的心变得忧郁,沉重。 6.还有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共10种意象) 7.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拨动我们心弦的十种意象。 8.这是一副怎样的图画,谁来给他起个名字? 秋日黄昏图,深秋夕照图 9.老师想请大家带着刚才的想象,与同学交流一下心得,然后说一说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可以将和谐景象贯穿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 树老藤枯而显萧条无生气,勾起人哀伤心绪;鸦归巢加重思乡愁绪。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表现出的是静雅、安适、温暖的境界。 这句的基调是否与全曲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景和作者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勾起了游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衬托(反衬)。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 古道西风瘦马 瘦马古道行走增加孤独悲凉之感;西风寒冷添凄冷之意。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倍添回乡无望之感伤。 请同学们在理解这首元曲基调的基础上,再次饱含感情地诵读一遍。能背的尝试背1.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这首小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浓烈的思乡之情。

秋词教案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三、注释 1. 寂寥:寂静;空旷。 2. 春潮:初春。这里可译作春天. 3. 排云上:冲云直上。排:推开;冲出。 4. 便:就;于是。 5. 碧霄:蓝天。 四、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悲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仿佛我的诗兴也带到蓝天上去了。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五、诗歌赏析 1、《秋词》的作者是,字,他是朝著名的。 参考答案:刘禹锡梦得唐朝诗人 2、这首诗一改传统秋词的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反映出诗人情绪和不屈的斗志。参考答案:凄凉开阔明丽乐观 3、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人对秋的感受? 参考答案:为了和自己对秋的评价做对比,表现了乐观的情绪和昂扬向上的斗志。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通用3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通用3篇) wtt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

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 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

秋词其一

《秋词》(其一)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2、作家作品简介: (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试读诗句。 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精析鉴赏,读中悟情。 (1)以下哪些诗句印证了“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 A、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B、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D、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E、唐?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F、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3)“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诗?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秋词(其一)》杜斌强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秋词》教学设计 千阳县红山初级中学 杜斌强 一、教材、学情分析 《秋词》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作者刘禹锡。本单元主题是秋日撷英。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尚浅,知识水平有限,可能很难把握作者所所写之景(意象)及其所抒发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教师在这个方面应加以点拨与引导。 二、教学目标 1. 感情读文,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2. 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作品:(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三)自主探究: 一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要求学生标出疑难字音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 要求学生在诗歌中划出节奏 二读:结合注释,读明诗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诗意 遇有疑难问题可以在组内交换看法 三读:品析意象,读出情感

故都的秋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金艳丽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

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案(秋词其一-刘禹锡)

课题秋词(其一) 课型课时1课时评价 主备人集备时间组长审核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重点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 教学过程备注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 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唐代 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秋天的。 二、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 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 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 白”。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把这种形式的作品叫什么呢?叫古诗。那么,上了中学以后,就要知道,这 样去称呼它是不合适的,它应该有个更科学的名称:近体诗。并且是近体诗里边的七绝。(原因:1, 四句。2,二、四句押韵。)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1、讨论;本诗的大意:(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 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仙鹤凌云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问题2、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样,在文人的 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 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 表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词》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词》教案 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全诗。 2、领会诗的意思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3、学习另类角度创作。 刘禹锡简介:(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22岁中进士,做过朗州司马等刺使之职。在文学上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在诗歌上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被誉为“诗豪”。《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当时王叔文被杀,作者遭遇牵连,面对逆境,他却一改前人借“秋”写“悲”的传统,唱出了“秋”的赞歌,展示了他昂扬向上的乐观态度。初中入选课文是《陋世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及《秋词》。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原文:译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一谈到(遇到)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寥落。 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我却认为(说)秋天美丽的景色远远胜过春天的景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仰望万里晴空,一只黄鹤冲破白云正翱翔苍穹。 便引诗情到碧霄。于是引发了我的浓厚诗情,跟着它飞向青天。 全诗乐观明快,豪迈高旷,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

教师资格证面试《故都的秋》教案

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掌握品味揣摩语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讲授归纳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秋景图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秋景图片,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同时提问学生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有哪些,在他们笔下是怎样的一幅秋景图。 (二)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 1.“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2.找出文章的“文眼”句子,并且用了什么手法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明确明确:“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三)深入研读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可以划分为多少幅图?

部编人教版《秋词》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 2、背诵默写全诗。 ●难点: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在大多古人的诗中也是一个悲的角色,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但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来。今天让我们走进《秋词》,感受刘禹锡笔下别样的秋天。 二、走近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歌,传诵之

三、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四、朗读诗歌 1、教师配乐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 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3、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2、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3、学生口述诗意。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 六、内容探究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二、释题:从文章的题目中,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三、作者介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用两个字来概括。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可概括为几幅图画,用四个字概括。

刘禹锡《秋词》(其一)原创教案

秋词(其一)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间: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朗读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 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朗读。 四、理解诗意 1.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2.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五、课文赏析 小组讨论: 1.《秋词》中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4.本单元中学过的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 教师明确: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是最有哲理性的。它通过对晴空“鹤排”云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鹤”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分析鉴赏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三个特点 2、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 法。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赏析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秋的韵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引导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 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 日本, 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 深受近代欧洲、 日本各种社会思潮 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 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出奔》《她是 一个弱女子》 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 向封建道德 大胆挑战,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 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 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 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 在杭州 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 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 水过程中, 写了许多游记, 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 为 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 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 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学习流程】 一、独学( 10 分钟) 【要求】 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全文, 要求学生坐姿端正 读准字音,标清段落。 【【任务】 】 1、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 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2、那么,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让郁达夫如此的一往情深? (点拨:课文中有最简洁地概括故都之秋特点的句子吗?) 3、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故都的秋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 写? 课题:《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个性笔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 2、通过推敲字词,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 3、学习作者善于从自然地景物中捕捉灵感,借物抒怀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学生能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致远的一曲小令《天净沙·秋思》,写尽了天涯游子的悲苦之情状,成为悲秋之经典。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抒写秋天的诗,这首诗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赞美了秋天的美好,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这就是刘禹锡的《秋词》。 预习检测 指名试读诗句。学生互相评价后。 教师指点:节拍223,前一句可读得低沉, 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 学生再读。 二自主学习 1.读诗句,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体现在哪三个字上?

三合作探究 精析鉴赏,读中悟情。 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3)“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诗? 【明确】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作家作品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下面,出guo将为您带来“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多内容尽在出guo。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文人墨客,都十分喜爱吟咏秋天。他们笔下的秋,或绚丽或冷清或哀婉或惆怅,总而言之,各有各的美。在初中时代,我们也学过了很多关于秋的诗句。(进行关于秋的飞花令) (注意积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笔下的那个秋天。(板书课题) 二、题目解读 “故都的秋” 故都:描写地点,北平 秋:描写内容,秋景 作者为什么称为“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呢? 明确:1、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怀念和眷恋之情。(展示老北京图片) 三、走近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与郭沫若、田汉等组建了“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文坛。1930年参加“左联”;抗战时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1952年,

中央人民政府追命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主要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迷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北平的四季》等。背景探寻 从1921年到1933年,郁达夫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于30年代初由上海迁居杭州,在那里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 1934年7月,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的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了故都的“秋味”,并于次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初读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故都的秋,借以展现故都的秋味? 概括出作者用以描绘“故都的秋”的画面。 明确:3—11段 第3段:秋院图 第4段:秋槐图 第5段:秋蝉图 第6-10段:秋雨图 第11段:秋果图 问:有感情的再读课文3—11段,思考这些画面是如何展现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的?例如:秋晨小院(概括景物及特点) 一椽破屋(衰败沧桑)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看得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听得到)(以动衬静) 一碗浓茶(清闲)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细数) 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冷色调)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萧瑟)

苏教版语文七上秋词教案 (2)

秋词 一、(先读一读这首诗)朗诵这首诗。 (画住“这首写秋的诗爽朗明快,表现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在大多古人的诗中也是一个悲的角色,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但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来。) 二、了解这首诗的背景。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而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三、理解这首诗。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说的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说的是“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1)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秋词》中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 (学生)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诗人在诗中借冲天而上的“鹤”,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生)答:写一只白鹤排云而上,抒发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是最有哲理性的。它通过对晴空“鹤排”云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以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2)理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学生)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境。 (诗的前一句反映了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后一句反映诗人积极向上的心境。这句诗是诗人的议论,他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是诗人的感受。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四、背诵这首诗。 (先全体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要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 读完后,(给两分钟背然后请一些同学来背,背得好加三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教学设计

秋词(其一)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难点】 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2、作家作品简介: (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试读诗句。 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精析鉴赏,读中悟情。 (1)以下哪些诗句印证了“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 A、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B、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D、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E、唐·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F、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词(其一)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秋词(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赞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吟诵,要求当堂背写。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点】 理解赞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回答喜欢哪一个季节,引出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三)朗读训练 1.既然熟读诗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读诗除了要字音正确、语言流畅,还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2.划分节奏,根据节奏齐读。 附:朗读节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这首诗。最好能当堂成诵。 (四)小组合作,解词明意 学生了解作者,联系相关背景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五)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秋词》中你最欣赏那一句?好在哪里?(学生自由谈。)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归纳。 (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2)思考: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明确:“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思考: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前面时我们学过的还有哪首诗的内容也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明确: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思考:我们学过的哪首诗词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明确: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5)思考: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六)迁移拓展,比较探究 1.试比较《秋词》与《山行》二首古诗的异同点。 明确: 同:二者都是借咏秋景,表现作者昂然向上的情怀。 异:艺术表现却有所不同。《山行》通篇表现充满生机、情趣的画面,远景近景相映成趣,形象鲜明,色彩斑斓。后二句借形象喻理,却含而不露,以引人联想、耐人寻味见长。本篇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后二句以物寓志,也以形象唤起人们的想象,然而形象从属于议论的抒发,诗意诗情的表现比较直露。 2.试比较刘禹锡的两首《秋词》在立意、写法上的异同点: 秋词(其二)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同:二者立意相似,都是要把秋天和春天相比,表现秋天自有秋天的美,自有春天所比不上的特点。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异: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