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

究报告

篇一:社会治安防控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移动警务

安全接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移动警务安全接

入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

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

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

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议书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申请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资金申请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节能评估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市场研究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商业计划书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移动警务安全接入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总论

第一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概况

1.1.1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名称

1.1.2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设单位

1.1.3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性质

1.1.6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编辑依据

1.2.2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编制原则

1.3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背景

2.1.1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产品背景

2.1.2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必要性

2.2.1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选址

5.1.1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建设地点

5.1.2移动警务安全接入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篇二:平安城市公安行业系统建设应用实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平安城市公安行业系统应用实施研究报

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等快速发展,外地人员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诸多因素导致各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呈上升态势,城市的公共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基本上完成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部分先进的地市或县公安机关已完成监控报警共享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种的信息共享;并有序地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的技战法研究与推广,创新警务工作机制,建立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协同使用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运维保障机制,强化视频监控技术在公安侦查破案中的支柱性作用;不断提高系统的管、控、用整体水平。

现有的公安监控网络有以下迫切需求:

移动警务解决方法

精心整理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1、市场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公安案件日益复杂,城市交通管理和警员配置安全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交警负有维护社会交通安全、处 2 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目前无法直观地的得知外勤人员的位置情况。 2.突发事件需要及时通知事发点周围的在勤人员,并上传至调度中心调派警力。目前的无线通讯系统难以完成这样的要求。 3.现场各项业务需要随时查询各种数据,例如:处罚对象相关信息、车

牌照、交通违章、实际驾照等,现场收集信息还需要及时提交至信息管理中心。但目前这一点根本无法做到,造成的结果是大量数据难以及时上报,各项业务办理迟缓。 4.现场业务处理能力较低,可处理业务范围有限,很多事情需要回办公室进行二次甚至更多次处理,需要有现场即时办公设备简化流程、提高工作 3 务工作者只要在手机上打开“移动警务”客户端程序,即可和远端的公安数据中心系统服务器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实现业务处理、信息查询、联络沟通等多种功能,使警务工作者彻底摆脱了办公场所、信息化网络、工作时间等的限制,为警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移动警务系统包括手机客户端和服务端两部分,客户端安装在警务人员

手机上,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服务端程序,实现各项任务的请求和实现。客户端支持其它周边设备的无线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蓝牙系统连接便携式打印机、便携式扫描枪等,从而现场完成票据打印,证卡扫描等工作。 服务端安装在公安系统服务器上,并可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功能定制。服务器端连接公安内部网络,通过安全网闸与公安系统数据库连接, 4 5、方案功能 移动警务为一线的警务人员提供即时查询、数据采集上报、实施输出和沟通联络等功能内容,并可根据具体单位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模块定制和功能设置,实现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系统。 1、CCIC查询(中国交通信息查询)

移动警务云应用服务平台方案.doc

公安移动警务系统 云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广州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上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传统解决方案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终端的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数据通讯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开发和维护成本巨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业务不完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网络及性能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2SunrunV AS尚云云应用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技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软件布署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移动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快速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数据高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统计分析、视频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设备准入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系统易于维护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网络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系统逻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硬件配置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服务器功能模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实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服务器全冗余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系统安装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3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功能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警务系统

移动警务系统 概述 由于公安部门工作的移动性、突发性、紧迫性等特点,如果广大民警在移动中执行侦破案件、抓捕逃犯、核查车辆、打击和预防犯罪时,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及时地访问公安部门内部的警务信息来辅助破案和执行公务,必将极大地提高公安干警的高科技办案水平和效率。因此,建立移动警务通系统已成为公安工作的紧迫需求。警务通系统不只是设备的完善,还要有严格的安全解决方案相配合。 方案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警务执法系统的访问技术经历了多次变革。以短讯为基础的第一代移动执法系统访问技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些令用户无法忍受的严重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于短讯的移动警务通系统的部门纷纷要求升级和改造现有的系统。 第二代移动警务通系统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 移动警务通系统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 service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技术,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该系统同时融合了无线通讯、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网络安全隔离网闸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为一线值勤警务执法人员提供了一种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警务通办公机制。

智能移动PDA 移动警务系统拓扑图 实时在线:利用GPRS、CDMA、GSM等公用网络,保持实时在线,可随时进行数据与语音的传输。 离线:通过数据同步器定期或不定期的数据同步(每秒可达10Mbps),将大量数据利用移动存储技术与嵌入式数据库技术存放于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数据查询与录入。 各种先进技术结合:本系统融合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移动存储技术、嵌入式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计算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来保证实际的应用价值与系统的扩展性。并结合优秀的软件技术保证,系统的优越性能与人性化的操作。移动警务通系统支持: ●支持各警种信息查询,包括在逃人员查询、被盗车辆查询、人口信息查询、 社区信息查询、出入境资料查询、案件查询和公文查询等功能 ●数据查询支持基于要素的关联查询、支持模糊查询、条件查询及自动比对报 警; ●提供社区警务信息采集、治安信息上报、机动车违章信息文字采集、交通违 法信息采集、现场取证笔录、现场违法事件处理功能,并完成现场业务多媒体数据的自动传递与提交 ●支持现场照片、语音和文件上传功能 ●公安业务系统知识库查询、法律法规查询 ●执法人员的实时定位功能 ●日志管理功能。

A1包、移动警务平台建设

A1包、移动警务平台建设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1)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叁级(含叁级)以上资质。 二、技术要求 一、系统概述 依托山东省公安厅移动警务专用网络,建设开放式移动警务应用平台,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总队办公自动化系统、山东省财政厅非税收入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机动车、驾驶员、嫌疑人员、通行证等信息的综合查询,以及交通违法行为的实时上传、现场缴费、票据打印等功能。利用移动执法终端的定位功能,实现支队、大队、总队的各级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警员岗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对辖区进行勤务安排、警力部署、指挥调度等功能。本次采购含移动警务终端软件、移动警务数据管理软件、移动警务前置服务软件、系统关联接口开发及实现以上业务需求的硬件设备等内容。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范 平台开发、设计符合公安部相关数据库、接口规范要求,支持不同厂家的移动PDA均按统一规范回传数据; 2、安全性 在确认访问权限的同时,对不同级别数据、不同级别文字信息予以加密,确保数据的准确、不易破坏和防泄密,保障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安全性; 3、可扩展性 平台软件架构、应用范围、应用业务采用模块化设计; 4、开放性 软件采用标准化设计,提供开放的接口; 5、实用性 操作界面简洁、实用; 6、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主流技术; 三、软件系统功能描述 (一)移动警务终端软件 1、驾驶人信息查询 包括驾驶证信息、违法记录、事故信息和人口信息,使用发证机关、驾驶证号进行查询,具备嫌疑信息提示功能。。 2、机动车信息查询 机动车信息查询包括机动车基本信息、违法信息、事故信息、驾驶证信息和所有人 信息,根据号牌种类、号牌号码进行查询。 3、全国人口模糊查询 支持模糊查询。 4、车辆模糊查询 支持模糊查询。 5、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录入 支持录入当事人信息、机动车信息、违法信息、处理结果等。 6、一般程序处理 支持录入一般程序处理的违法行为,支持打印。 7、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录入 支持录入行政强制措施凭证。 8、非现场违法处理及POS缴费 实现非现场违法记录按照号牌号码查询,当事人处理,缴费终结,支持打印票据功能。 9、POS缴费 用于对已处理但尚未缴款的当事人违法信息进行缴款终结。支持票据号、决定书编号、驾驶证号三种查询方式。系统支持打印两联非税票据。 10、非现场执法信息录入及自动上传 现场形成告知通知书,并将现场照片实时传到违法数据库。提供对车辆号牌、车辆 情况的现场比对功能。 11、简易交通事故信息录入 对适用于简易处理程序的事故,支持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支持录入事故基本信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1、市场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公安案件日益复杂,城市交通管理和警员配置安全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交警负有维护社会交通安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职责。因此,实时掌握警力部署情况、交通信息,对于提高治安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十分重要。 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技术新设备大量使用使得各项警务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集成起来,高效便捷的完成各种交通管理工作,“向科技要警力”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警务行业是一个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较强的行业:一线部门需要实时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随时随地获得交通管理中心的信息支持,用于交通管理系统的无线电通讯显然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集通讯、查询、数据上传、人员管理为一体的移动警务系统呼之欲出。 2、市场需求 1.对管理中心来讲,需要随时掌握外勤人员的位置,对出警、调配警力、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目前无法直观地的得知外勤人员的位置情况。 2.突发事件需要及时通知事发点周围的在勤人员,并上传至调度中心调派警力。目前的无线通讯系统难以完成这样的要求。

3.现场各项业务需要随时查询各种数据,例如:处罚对象相关信息、车牌照、交通违章、实际驾照等,现场收集信息还需要及时提交至信息管理中心。但目前这一点根本无法做到,造成的结果是大量数据难以及时上报,各项业务办理迟缓。 4. 现场业务处理能力较低,可处理业务范围有限,很多事情需要回办公室进行二次甚至更多次处理,需要有现场即时办公设备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 业务可控性较差,一线人员事务繁杂,多环节、多批次、多地点的重复工作使遗漏和错误在所难免,需要在现场就能生成最终处理内容,并实时归档到单位系统。 6.票据管理繁琐,对于各种违章情况,目前仍以手写票据为主,这种方式无法及时上传数据,还很容易出现票据遗失或核对错误等状况,数据录入工作更是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一种集打印票据和信息实时上传于一体的便携式工具。 3、解决方案 针对警务系统的实际需求,本公司为警务行业定制开发了一套“移动警务”解决方案,通过对手机终端的信息化改造,将原来只能固定在办公室电脑上的警务工作系统,延伸到每个一线警务工作人员身边。利用该方案,警务工作者只要在手机上打开“移动警务”客户端程序,即可和远端的公安数据中心系统服务器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实现业务处理、信息查询、联络沟通等多种功能,使警务工作者彻底摆脱了办公场所、信息化网络、工作时间等的限制,为警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移动警务系统应用方案

移动警务系统应用方案 移动警务系统应用方案 1、系统简介 为实现公安工作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等特点,北京宝讯电子有限公司推出了最新一款专门为公安干警配备的专业化移动信息处理工具——智信移动手持终端。该款手持终端有良好的操作界面,支持中文手写输入、无线传输(GPRS)、IC卡读写、GPS定位等,并具有车辆、驾驶员、全国在逃、公安法规、业务信息等实时查询功能,可在几秒钟内快速搜索、查找到目标信息,适合于公安民警在现场和移动中进行快速信息查询,该产品还具有数据下载和更新,超强安全保密,多功能扩展以及多项警务功能等特性,以满足当前的公安业务需要。移动手持终端在公安领域的应用将快速解决干警在移动工作中信息处理和查询的障碍,大大提高了干警的办案效率,也大大方便了人民百姓。 移动警务系统是以后台公安行业应用系统为依托,以现代移动计算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手段,整合了公安行业管理思想和管理业务的行业无线移动应用系统,她包括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车辆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治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适用于交警、刑警、巡警、110指挥中心等公安各部门。移动警务系统通过GPRS、CDMA、GIS、GPS、GSM、802.11b等无线通讯的技术,将信息系统的实战能力延伸到每个需要的地方,为工作现场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持,促进业务综合、信息关联,满足公安快速反应、及时行动的工作要求。同时,移动警务系统通过标准组件化的设计、通用的系统接口,实现了对于目前公安行业已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也保证了未来系统能方便加入,是一个可以容纳百川的通用系统。移动手持终端系统的实施应用,真正实现了科技强警。 2、系统组成 交通手持终端系统由手持终端、无线承载网络、移动接入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安全措施、总队数据库等六大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在整个系统中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2.1系统应用功能 根据交巡警业务特点,系统须提供如下功能:数据查询、数据采集、信息下载、指挥调度、数据交换、系统管理、位置定位等一些其它功能。 2.1.1、数据查询功能。可以通过移动数据接入、短信、电话语音(可选)等方式实现数据查询。 2.1.2、数据采集功能。可以通过手持终端采集必需的有效数据。 2.1.3、信息更新功能。移动采集信息的更新包括两个方面:移动终端设备本机数据的更新及后台数据源的数据更新。后台数据源的更新支持在线更新和离线更新两种,应以在线更新为主,离线更新为辅。对在线更新方式,在移动通信网络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应支持数据暂存本机,一旦移动通信网络恢复连接,系统提供数据自动后台提交和更新的功能。

1-移动警务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终稿)

MapGIS移动警务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邵隆,陈毅,柯浩俊,蔡欣,曾晨 【摘要】MapGIS移动警务作战平台是基于已有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警用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基础,应用移动计算、无线通信、空间地理信息、智能信息服务等技术,满足一线公安人员在多数据融合、多信息集成、跨领域协同、实时监管、实时通讯、实时指挥和实时调度等重大业务上的需求,具有鲜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性的现代化警用综合服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MapGIS移动警务作战平台;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GIS技术 1 引言 自2002年以来,移动警务在国内许多省市公安部门开始应用。“金盾工程”二期重点项目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公安数据信息不断完善,我国公安行业初尝信息化甜头。社会治安严峻形势和现代犯罪手段升级,开始考验一线警员的实战能力。现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警务信息平台着力于信息资源整合和扁平指挥调度,对移动单兵的信息和应用需求鲜有涉及。针对一线警员工作移动性强、突发性强、任务紧急性强等特点,如何让现场警员“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在最短时间内与指挥中心信息互通共享,最简流程内最大化现场处理业务,最深程度统计分析各类数据,让警员掌握的信息更新更准、行动响应更快更好,是移动警务发展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本文提出的MapGIS移动警务作战平台就是基于已有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警用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基础,将移动计算、无线通信、空间地理信息、智能信息服务等技术应用于现有的系统中,实现移动地理信息技术与实时的检索、决策与指挥服务的有效集成,满足公安行业在多数据融合、多信息集成、跨领域协同、实时监管、实时通讯、实时指挥和实时调度等重大业务上的需求,构建具有鲜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性的现代化警用综合服务管理系统。 2 现状 从现有移动警务应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更多警务业务软件支持,在业务数据采集、情报分析等不同领域的功能严重受限,无法满足新业务和新特性的需求;(2)与目前各种警务应用系统松散结合,缺少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数据交换与共享操作复杂,信息传递能力严重受限;(3)移动警务业务通信方式繁多,涉及无线、微波、有线等多种通讯方式,缺乏综合通信服务能力,通讯协同水平低;(4)移动警务系统多是各自为政,应用支撑服务少,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 3 需求分析 3.1 安全性需求 一线民警需要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公网查询和交互公安信息网内数据,这个数据读取和上传的过程可能给公安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非法用户在能够接收无线移动信号的任何地方通过公共移动网络攻击公安信息网;使用网络服务无须授权,无线信道资源可能被大量

(完整版)互联网+社区警务技术方案

1项目建设背景及现状 1.1项目建设背景 2017年是我省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的开局之年,由于社区警务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做实做强社区警务是决胜的前提,因此拟在我区试点“互联网+社区警务平台”,主要功能是在管理服务对象的移动终端安装APP,服务管理对象在该APP的管理下采集提报信息,开展巡防巡查,与社区民警通过语音文字图像视频进行互动交流,社区民警利用后台对所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信息进行查看、提报,获取管理服务对象的轨迹点位信息,对管理服务对象的信息、求助、咨询、报警等纳入公安网相应后台进行流程处理,从而实现互联网+社区警务。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社区民警的专职化需求 在我区全面实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推行“1+2+N”的城区社区警务模式,这里面的“N”包括警务助理、社会化巡防人员、安保人员、网格员、信息员、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等,如不采用信息化管理,将导致社区民警无法对人员的轨迹行踪进行管控,不利于建立社区民警工作长效机制。 (二)社区警务工作复杂性需求

社区工作的巡逻防范,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管理,收集情报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对治安热点进行管理,开展便民服务和接处警等工作,如离开信息化支撑,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维持。 (三)警种部门支援社区警务工作并获取社区警务支持的需求 如没有信息化平台,警种部门无法对社区民警进行信息支持,也无法通过社区发送搜集重点。总之,互联网+社区警务工作增强社区警务工作的基础科技支撑力,为社区警务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 1.3项目建设目标 1、实现基于位置的管理服务对象管理体系。警务助理、信息员、巡防安保人员等安装手机APP,从而实现与社区民警的互动交流,社区民警对所管理服务对象的位置一目了然,从而实现社区警务工作的信息化。 2、实现信息的社会化源头采集。维稳信息、人员信息等通过社会人员直接从源头采集入库,社区民警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也杜绝了“治安云”中数据造假现象。 3、加强对重点管理单位的安保。通过系统的排班、巡防、执勤等勤务报备,社区民警对重点安防单位安防从业人员的状态一目了然,并能直接发起对讲,加强企业自身安防

移动警务系统建设方案

上海市公安局 移动警务系统建设方案 上海昭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5月7日

目录 1. 前言 (4) 2. 方案概述 (4) 3. 方案定位 (5) 4. 行业需求分析 (5) 5. 系统实施条件 (6) 6. 系统总体架构 (7) 7. 系统网络结构 (12) 7.1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12) 7.2系统后台服务器结构及功能 (16) 8、市局综查系统功能组成 (18) 8.1、综合应用 (18) 8.1.1、查证比对子系统 (18) 8.1.2、业务查询子系统 (19) 8.2、通知通报功能 (20) 8.2.1、协查通报的发送 (20) 8.2.2、协查通报的群发 (20) 8.2.3、协查通报的签收 (20) 8.2.4、协查通报的反馈 (20) 8.2.5、协查通报的查询 (20) 9、交警功能组成 (21) 9.1、综合查询 (21) 9.1.1、报警比对子系统 (21) 9.1.2、业务数据查询 (22) 9.1.3、辅助信息查询 (24) 9.2、交警路面执法 (24) 9.2.1、操作方式 (24) 9.2.2、主要特点 (25) 9.2.3、业务组成 (26) 9.2.3.1、比对报警 (26) 9.2.3.2、当场执法 (27) 9.2.3.3、强制措施 (27) 9.2.3.4、交通综合治理 (27) 9.2.3.5、非现场违停拍照 (28) 9.2.3.6、简易事故取证 (28) 9.2.3.7、现场告知 (29) 9.3、交警业务办理功能 (29) 9.3.1、交通设施报修与反馈 (29) 9.3.2、消息管理及信息预警 (29) 10、治安系统功能组成 (30)

移动警务通GPRS模式使用手册

《移动警务通》GPRS模式使用手册 四川省公安厅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8月20日

目录 1.注意事项 (5) 1.1编写目的 (5) 1.2适用对象 (5) 1.3 特别说明 (5) 2.系统概述 (7) 2.1综合查询 (7) 2.1.1常住人口 (8) 2.1.2暂住人口 (9) 2.1.3护照信息 (9) 2.1.4驾驶人信息 (10) 2.1.5机动车信息 (10) 2.1.6旅客信息 (11) 2.2 刑侦信息 (12) 2.2.1在逃人员 (13) 2.2.2吸毒人员 (13) 2.2.3嫌疑人员 (14) 2.2.4被盗车辆 (15) 2.2.5犯罪人员 (15) 2.3 系统配置 (16) 2.3.1交通违法设置 (17) 2.3.2数据字典 (17)

2.3.3修改密码 (18) 3.系统安装及设置 (19) 3.1 安装说明 (19) 3.2 安装步骤 (19) 3.2.1获取安装文件 (19) 3.2.2安装系统程序 (20) 3.3 登录配置 (24) 3.3.1网络配置 (24) 3.3.2客户端配置 (28) 4.查询指南 (31) 4.1 系统登陆 (31) 4.2 精确查询 (33) 4.3 模糊查询 (34) 4.4关联查询 (34) 4.4 查询实例 (35) 5.常见问题处理及使用技巧 (39)

1.注意事项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户能熟练的使用移动警务通GPRS模式进行警务信息查询和办公。 1.2适用对象 本手册仅适用于所有使用警务通卡的公安人员。 1.3 特别说明 1.3.1重点提示:用户使用GPRS访问警务通专用APN(scgat.sc)产生的费用由厅级信通处或市局信通部门统一支付。如果使用者选择‘GPRS连接互联网’进行上网或者炒股等,由此带来的费用将由使用者本人承担。 1.3.2本手册仅适用于支持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手机。 1.3.3强烈建议在首次使用时请修改自己的系统登陆密码。 1.3.4警务通查询系统仅用于配备此设备的民警的正常工作需要,不得用于私人用途,更不能交由其他人员使用;由次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1.3.5警务通目前已开通的功能:

移动警务信息资源跨网络边界安全共享技术浅谈

移动警务信息资源跨网络边界安全共享技术浅谈 摘要本文对新一代移动警务平台中跨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边界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针对目前公安机关信息化新型业务应用需求、信息共享技术及安全要求进行了业务需求分析,并结合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服务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可满足各级公安机关在新一代移动警务平台中有效整合互联网、视频等专网和公安信息网的各类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构建新型应用支撑服务和生态体系,在保证信息安全和业务应用创新发展的同时,实现“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信息便民、信息惠警和警民互动等应用,促进警务工作机制创新发展。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便民;信息惠警;网络安全;网络边界;网络隔离;应用支撑;应用生态;数据交换 前言 目前,我国政府各部门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继续推动原有政务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公安部《公安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全国公安移动警务建设总体技术方案(2016版)》等文件要求,指导全国新一代移动警务平台、“互联网+警务”体系和互联网应用建设,全面支撑互联网“信息便民、信息惠警、警民互动”等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为实现专业化、智能化、精准化互联网应用,创新政务模式和警务工作机制,打造数字城市、智慧警务等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为了保证各级公安机关开展行业专网与互联网间的信息交互应用,在实现警务公开、信息便民的同時保护关键信息技术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促进安全与应用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应用在跨不同网络区域、综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时的安全防护机制和相关技术要求。 1 业务需求分析 1.1 跨网络边界信息资源共享需求 (1)内部网络信息资源公开共享需求 当前,各级政府机关的各业务部门,如公安、税务、交通等政务窗口单位陆续以APP应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Web门户等形式开展了交通管理、户政户籍、出入境护照和纳税人服务等信息便民服务。广大社会公众越来越希望通过互联网应用办理各类业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对互联网提供相关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移动警务接入平台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 究报告 篇一:社会治安防控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移动警务 安全接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移动警务安全接 入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 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

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 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公安移动警务系统解决方案4.doc

公安移动警务系统解决方案4 移动警务系统 解决方案 保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7号昊海大厦一层邮编:100085 目录 目录(2) 1.引言(4) 2.系统概述(6) 2.1.系统描述(6) 2.2.系统应用形式(7) 2.3.设计原则(7) 2.4.设计依据(8) 2.5.技术路线(9) 3.系统总体架构(10) 3.1.系统组成(10) 3.2.系统总体架构(11)

3.3.系统接入模式(12) 3.4.系统网络拓扑(14) 3.5.系统应用示意(17) 4.系统功能描述(18) 4.1.移动警务安全接入平台(18) 4.1.1.安全体系(18) 4.1.2.安全功能实现(20) 4.2.移动警务应用平台(41) 4.2.1.短消息终端应用(41) 4.2.2. GPRS/EDGE/WCDMA在线终端应用(45) 4.2.3.笔记本终端在线应用(58) 4.3.移动警务信息管理平台(59) 5.系统配置清单(60) 5.1.硬件配置清单(60) 5.2.软件配置清单(62) 5.3.设备选型参考表(63) 6.系统建设(65)

6.1.建设模式(65) 6.1.1.公安系统出资建设(65) 6.1.2.运营商出资建设(65) 6.1.3.合作建设模式(65) 6.2.机房建设要求(65) 保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7号昊海大厦一层邮编:100085 6.2.1.机房基本要求(65) 6.2.2. UPS电源(66) 6.2.3.机房空调(66) 6.2.4.机房防雷(67) 6.2.5.接地系统(67) 6.2.6.消防系统(68) 6.3.实施安排(68) 6.3.1.项目分工(68) 6.3.2.进度安排(69) 7.售后服务(72) 7.1.售后服务承诺(72)

交警警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交警警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方案 交警行业是一个具有工作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强的行业,一线部门需要实时和公安数据中心交换信息,对驾乘人员、违章处理、车辆等信息进行及时、迅速的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3G的推广,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实时信息要求强烈、移动性强的需求,基于3G的移动计算和无线数据技术将为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崭新的体验及前所未有的效率。 我们专门研制了一套完整的移动交通管理警务系统,目前正在泰州、无锡、镇江等地实践,已经得到省交警总队的认可。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213536307.html,/ 整个移动警务通方案包含移动警务通终端和移动警务通平台及终端软件系统。 一、移动警务通终端 CPU 高通MSM8625 双核1.2G 存储 1GRAM+4GROM 显示屏 5寸高清LCD电容屏(分辨率480*800) 无线通讯 TD-LTE/TD-SCDMA/GSM(GPRS/EDGE) 摄像头 500万像素自动对焦高清,配LED高亮度闪光灯 GPS SiRF3 支持A-GPS 扩展插槽 SIM卡/Micro SD(TF)卡/SD卡

数据接口 Mini USB 身份证公安部二代证专用加密模块 指纹采集第三代电容按压式活体指纹头 RFID 识读ISO 14443/15693 射频标签卡 打印机高速热敏打印机,纸张宽度58mm 磁条卡支持2轨磁道读卡 接触IC卡兼容ISO 7816-3 和EMV 4.2支付标准电源 3.7V 4050MAH 操作系统 Android 4.0 二、移动警务通平台及终端软件系统 系统示意图

移动警务系统_ST_需求规格说明书_基线版v1.1

移动警务通系统需求规格说明 文档审批记录 版本审批日期审批说明所属部门客户签字项目经理签字V1.0 2013-12-23

目录 1.背景 (3) 2.范围 (3) 3.预期读者对象 (4) 移动警务通系统.APK (5) 5.术语与缩写解释 (5) 6.系统概述 (5) 7.系统角色说明 (5) 8.运行环境说明 (6) 9.功能需求详述 (6) 9.1移动警务通系统登录 (6) 9.1.1功能描述 (6) 9.1.2业务需求 (6) 9.1.3用例描述 (6) 9.2 信息查询 (7) 9.2.1在逃人员查询 (8) 9.2.1.1功能描述 (8) 9.2.1.2业务需求 (8) 用例描述 (8) 9.2.2被盗车辆查询 (9) 9.2.2.1功能描述 (9) 9.2.2.2业务需求 (9) 9.2.2.3用例描述 (9) 9.2.3交通违法查询 (10) 9.2.3.1功能描述 (10) 9.2.3.2业务需求 (10) 9.2.3.3用例描述 (10) 9.2.4社区人口信息查询 (11) 9.2.4.1功能描述 (11) 9.2.4.2业务需求 (11) 9.2.4.3用例描述 (11) 9.2.5可疑人员查询 (12) 9.2.5.1功能描述 (12) 9.2.5.2业务需求 (12) 9.2.5.3用例描述 (12) 9.2.6治安案件查询 (13) 9.2.6.1功能描述 (13) 9.2.6.2业务需求 (13) 9.2.6.3用例描述 (13) 9.4文件上传 (19) 9.4.1 现场照片上传 (19) 9.4.1.1功能描述 (19) 9.4.1.2业务需求 (19)

珠海市移动警务建设与应用成效

智慧新警务一移动警务创新应用发展与研究 珠海市移动警务建设与应用成效 窦金豹俞文丰黄东程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 摘要:珠海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的建设指导意见,于2013年建设了警务通系统,然而,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 的迅速发展和本地应用建设的不断深入,原移动警务系统网络性能低、应用模式旧、终端体验差、安全管控弱等问题 日益突出。为此,珠海市公安局结合自身实际,于2018年建设了个性化主题、场景化串联、智能化感知的跨网络、跨 平台、跨警种的新一代移动警务服务平台,从而满足公安机关的沟通协助、移动执法办案、远程办公、警情研判、案 件分析等业务需求,实现了警种和业务场景的全覆盖,实现了警务工作的移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额:移平台云繊移?^獅市场 引言 珠海市公安局依据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的建设指导 意见,大力开展了移动警务的建设,警务通系统于2013年 初立项建设,同年6月系统誠并正式S A使用,为基层巡 警、社区民警、派出臓导、部分警种及领导安装配发了移 动警务通2千多台。另外,建设了移动互联网区域的珠海警 信平台,实现了民警利用个人设备完成日常工作协作,满足 了全局公安民警工作需要,利用珠海警信提升了工作效率。 但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4G无线宽 带技术的曰趋成熟,以及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制定出台新 -<切多动警务建设规范,本地移动警务系统网络性能低、应 用模式旧、终聯酿差、安i:管控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 适应不了“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公安信息化发?的大 趋势。基于上述问题,珠海市公安局结合自身实际,于 2018年建设了个性化主题、场景化串联、智能化感知的跨 网络、跨平台、跨警种的新警务服务平台“珠海警 务",从而满足公安机关的沟通协助、移动执法办案、远程 办公、警情研判、案件分析等业务需求。 一、珠海移动警务平台建设 珠海新一代移动警务服务平台按照“统一平台、集中 运行、全局共享,,原则规划和觀。平台基于云架构搭建,提供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各种资源J il型和 服务能力,以资源池化的方式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资源支 撑,有效地支撑移动警务平台的稳定运行。 (—)珠海移动警务整体网络架构 珠海市局在已有的公安网的基础上,遵循公安部移动 警务总体建设方案的要求,基于广东省公安厅的移动信息网,珠海市局建设本地联刚1 务子平台的基础环境,整体网 络架构如图1所示。 图1珠海移动蓍务整体网络架构 珠海新一代移动警务涵盖珠海移动信息网及珠海公安 信息网进行系统部署。在移动信息网中部署珠海移动警务平 台,面向民警,提供二、三类应朋險。民警利用专有终端 访问运营商专线链路VPDN/APN的方式,借助安全边界的能 力访问二类系统的移动警务后台服务,同时借助省厅的通道 访问珠海本地公安信息网的三类应用服务。 二类应用的数据访问流向,公安民警通过一机双系统 专有终端的安全系统,二类应用通过访问运营商APN链路 进入珠海本地的联刚換子平台的接入控制区,经过身份鉴 另I J认iEIB务的安全验证,网络控制器转发应用请求至珠海移 动信息网的应删艮务区,访问珠海本地的二类应用。移动信 息网区域的应用服务区主要用于存放硬件服务器及网络交换 机的区域,安全接入控制区存放网络接入控制器、防火墙设 备、身份鉴别认证系统,用于二类应用的访问安全保障。 三类应用的数据访问流向,公安民警通过_机双系统 专有终端的安全系统,经过安全客户端的安全验证,实现访 问公安网链路的联通,珠海本地接入控制区的安全设备转发 〇丨丨〇66〇1111〇丨〇972019年第2期2 1

公安交通管理移动警务系统功能详细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交通管理移动警务系统功能详细说明 1.1 总体功能 移动警务系统建设以公安厅交管局原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及其内网各业务数据库为基础,全面继承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源、用户资源、安全授权机制和查询应用模式,与综合信息查询系统通过专用接口实现对接。移动警务系统是按照交通管理现代化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为路面执勤民警设计的具有现场执法、综合查询、指挥调度等功能的移动警务通系统,能解决交通民警在执勤中执法文书无法现场打印、无法查询核实嫌疑人和嫌疑车辆、不能及时发现隐性违法行为等问题,为路面执勤民警实现了高效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路面管控能力,方便了群众,满足了“科技强警”的信息化需求。 下图为移动警务功能结构

1.2 现场业务处理功能 路面执勤民警可以利用本系统实现交警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及信息的采集,包括路面违法的简易处罚、强制措施凭证的录入与打印、流动电子警察、简易事故处理、路面交通设施与设备的报修功能等。将相关违法、事故信息及采集的多媒体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上传到公安内部的后台系统中,同时获取该驾驶人、车辆的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大大提高违法与事故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1.2.1 现场业务处理方式 现场业务处理支持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在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使用在线模式,在移动通信网络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系统以单机版模式进行违法业务采集及简易处理,数据暂存本机,一旦无线通信网络恢复连接,系统提供数据自动后台提交和更新的功能。

1.2.2 数据校验 针对公安部对违法业务数据的要求,对录入的主要字段进行校验,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如果输入的数据不符合规范,则进行提示并不予保存,以保证数据准确、有效。校验数据选项主要包括:驾驶证号码、档案编号、发证机关、当事人姓名、号牌种类、号牌号码、交通方式、违法行为、违法地点代码、违法地址、违法记分、缴款方式、行政区划、处罚种类等。 1.2.3 凭证生成 凭证主要包括:当场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凭证、非现场违法通知书等。 凭证的主要生成规则为:符合现有违法核心系统凭证数据规范和银行缴款规范凭证自动生成步骤: 后台系统对每个终端机用户进行凭证领用; 终端机登录时检测凭证预留数,当预留数不够时,自动补足; 终端机根据预留凭证按序自动生成凭证。 1.2.4 违法数据向后台自动传输 违法数据向后台自动传输分两种方式:单条记录实时传输和批量数据传输。 在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系统后台实时把数据向后台传输。 在无线通信网络连接断开的情况下,数据暂存本机,一旦无线通信网络恢复连接,系统提供数据自动后台提交和更新的功能。 传输的内容:违法数据、凭证使用数据、定位信息(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编号等)传输的数据需要加密,以确保数据不被篡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