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列全章知识点总结

数列全章知识点总结

数列全章知识点总结
数列全章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题型方法总复习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

的有限子集{1,2,3,…,n })的特殊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如

(1)已知*

2()156

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125

);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

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

+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n

a <1

+n a );(3)已知数列{}n

a 中,2

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3λ>-);(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

∈a ,由关系式)(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

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A )

A B C

D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

(n n

a a d d +-=为常数)或1

1

(2)n n

n

n a a a a n +--=-≥。如设{}n

a 是等差数列,求证:以

b n =n

a a a n

+++ 21 *n N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1

(1)n

a a n d =+-或()n

m

a a n m d =+-。如(1)等差数列{}n

a 中,10

30a =,20

50a =,则通项n

a = 210n +;(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833

d <≤

3.等差数列的前n 和:1()2n n n a a S

+=

,1

(1)

2

n n n S na d -=+。如(1)数列 {}n a 中,*11(2,)2

n n a a n n N -=+≥∈,32n a =,前n 项和152n S =-,则

13a =-,10n =;

(2)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21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

和n

T

(答:2*

2*12(6,)

1272(6,)

n n n n n N T n n n n N ?-≤∈?=?-+>∈??).

4.等差中项: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

a b

A +=。

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公差为2d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

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

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如(1)等差数列{}n a 中,12318,3,1n n n n S a a a S --=++==,则n =__27__ (2)在等差数列{}n a 中,10110,0a a <>,且1110||a a >,n S 是其前n 项和,则B A 、1210,S S S 都小于0,1112,S S 都大于0 B 、1219,S S S 都小于0,2021,S S 都大于0 C 、12

5,S S S 都小于0,67

,S S 都大于0 D 、12

20,S S S 都小于0,2122

,S S 都大于0

4.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n n ka pb + (k 、p 是非零常数)、*

{}(,)p nq a p q N +∈、

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而{}n a a 成等比数列;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0n a >,

则{lg }n a 是等差数列. 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25,前2n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n 和为 225 。

5.在等差数列{}n a 中,当项数为偶数2n 时,S S nd =偶奇-;项数为奇数21n -时,S S a -=奇偶中,

21(21)n S n a -=-?中(这里a 中即n a );:(1):奇偶S S k k =+。如(1)在等差数列中,S 11=22,

则6a =__2____(2)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n a 中,奇数项和为80,偶数项和为75,求此数列的中间项与项数(答:5;31).

6.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n

n

A f n

B =,则

21

21

(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f n b n b B ---===--.如设{n a }与{n b }是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和n T ,若341

3-+=n n T S n n ,那么=n

n b a ___________(答:6287n n --)

7.“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

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

??

? ?

????≥≤???≤≥++000011n n n n a a a a 或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法二:因等差数列前n 项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n N ∈。上述两种方法是运用了哪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由此

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如(1)等差数列{}n a 中,125a =,917S S =,问此数列

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答:前13项和最大,最大值为169);

(2)若{}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10,a >200320040a a +>,200320040a a ?<,则使前n 项和0n S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 是 (答:4006)

8.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n m a b =. 四.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

1(n n

a q q a +=为常数)

,其中0,0n q a ≠≠或11n n n n a a

a a +-= (2)n ≥。如(1)一个等比数列{n a }共有21n +项,奇数项之积为100,偶数项之积为120,则1n a +为

____(答:

5

6

);(2)数列{}n a 中,n S =41n a -+1 (2n ≥)且1a =1,若n n n a a b 21-=+ ,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的通项:11n n a a q -=或n m n m a a q -=。如设等比数列{}n a 中,166n a a +=,21128n a a -=,前n 项和n S =126,求n 和公比q . (答:6n =,1

2

q =

或2) 3.等比数列的前n 和:当1q =时,1n S na =;当1q ≠时,1(1)1n n a q S q

-=-11n a a q

q -=-。如

(1)等比数列中,q =2,S 99=77,求9963a a a +++ =44

(2)

)(101

∑∑==n n

k k n

C

的值为__________(答:2046);

特别提醒: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为此在求等比数列前n 项和时,首先要判断公比

q 是否为1,

再由q 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当不能判断公比q 是否为1时,要对q 分1q =和1q ≠两种情形讨论求解。

4.等比中项:若,,a A b 成等比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提醒:不是任何两数都有等比中项,只有同号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

且有两个如已知两个正数,()a b a b ≠的等差中项为A ,等比中项为B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答:A >B )

提醒:(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q 、n 、n a 及n S ,其中1a 、q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比,可设为…,2

2

,,,,a a a aq aq q q

…(公比为q );但偶数个数成等比时,不能设为…

33

,,,aq aq q

a

q a ,…,因公比不一定为正数,只有公比为正时才可如此设,且公比为2

q 。如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12,求此四个数。(答:15,,9,3,1或0,4,8,16) 等比数列的性质:

1.当m n p q +=+时,则有m n p q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

m n p a a a =.如(1)

在等比数列{}n a 中,3847124,512a a a a +==-,公比q 是整数,则10a =___(答512); (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569a 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

+= 10

2.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n a 、*

{}(,)p nq a p q N +∈、{}n ka 成等比数列;若{}{}n n a b 、

成等比数列,则{}n n a b 、

{}n

n

a b 成等比数列; 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1q ≠-,则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是等比数列。当1q =-,且n 为偶数时,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 ,…是常数数列0,它不是等

比数列. 如(1)已知0a >且1a ≠,设数列{}n x 满足1log 1log a n a n x x +=+(*)n N ∈,且

12100100x x x +++=,则101102200x x x ++

+= . (答:100100a )

; (2)在等比数列}{n a 中,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40,1330101030=+=S S S S ,则20S 的值为______(答:40)

3.若10,1a q >>,则{}n a 为递增数列;若10,1a q <>, 则{}n a 为递减数列;若10,01a q ><< ,则{}n a 为递减数列;若10,01a q <<<, 则{}n a 为递增数列;若0q <,则{}n a 为摆动数列;若1q =,则{}n a 为常数列.

4.当1q ≠时,b aq q

a

q q a S n n n +=-+--=

1111,这里0a b +=,但0,0a b ≠≠,这是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一个特征,据此很容易根据n S ,判断数列{}n a 是否为等比数列。如若{}n a 是等比数列,

且3n n S r =+,则r = (答:-1)

5. m n

m n m n n m S S q S S q S +=+=+.如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n S ,若12,,n n n S S S ++成

等差数列,则q 的值为_____(答:-2)

6.在等比数列{}n a 中,当项数为偶数2n 时,S qS =偶奇;项数为奇数21n -时,1S a qS =+奇偶.

7.如果数列{}n a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n a 是非零常数数列,故常数数列{}n a 仅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如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n ), 关于数列{}n a 有下列三个命题:①若)(1

N ∈=+n a a n n ,则{}n 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②若

()R ∈+=b a n b n a S n 、2,则{}n a 是等差数列;③若()n

n S 11--=,则{}n a 是等比数列。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答:②③) 五.数列的通项的求法:

类型一:1n n a pa q +=+(1p ≠)

(构造法):设()1n n a p a μμ++=+,即()1p q μ-=得1

q

p μ=

-,数列{}n a μ+是以1a μ+为首项、p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1111n n q q a a p p p -??+

=+ ?--??,即1111n n

q q

a a p p p -??=++ ?--?

?。 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3n n a a -=+且11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 (构造法):设()12n n a a μμ++=+,即3μ=,∴数列{}3n a +是以134a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113422n n n a -++=?=,即1

23n n a +=-。

类型二:1()n n a a f n +=+

(叠加法):1(1)n n a a f n --=-,依次类推有:12(2)n n a a f n ---=-、23(3)n n a a f n ---=-、…、21(1)a a f -=,将各式叠加并整理得1

11

()n n i a a f n -=-=∑,即1

11

()n n i a a f n -==+∑。

例2 已知11a =,1n n a a n -=+,求n a 。

解: (叠加法):1n n a a n --=,依次类推有:121n n a a n ---=-、232n n a a n ---=-、…、

212a a -=,将各式叠加并整理得12

n n i a a n =-=∑,12

1

(1)

2

n n

n i i n n a a n n ==+=+==

∑∑。 类型三:1()n n a f n a +=?

(叠乘法):

1(1)n n a f n a -=-,依次类推有:12(2)n n a f n a --=-、23(3)n n a f n a --=-、…、21

(1)a

f a =,将各式叠乘并整理得

1

(1)(2)(3)n

a f f f a =???…(2)(1)f n f n ?-?-,即(1)(2)(3)n a f f f =???…1(2)(1)f n f n a ?-?-?。

例3 已知11a =,11

1

n n n a a n --=+,求n a 。 解: (叠乘法):

111n n a n a n --=+,依次类推有:122n n a n a n ---=、233

1n n a n a n ---=-、…、3224a a =、2113

a a =,将各式叠乘并整理得

112311n a n n n a n n n ---=???+-…2143??,即12311

n n n n a n n n ---=???+- (212)

43(1)

n n ??=+。 类型四:11n n n a pa qa +-=+

分析:原递推式可化为211()() n n n n a a p a a λλλ++++=++的形式,比较系数可求得λ,数列

{}1n n a a λ++为等比数列。

例11 已知数列

{}

n a 满足

211256,1,2

n n n a a a a a ++=-=-=,求数列

{}

n a 的通项公式。

解:设

211(5)()

n n n n a a a a λλλ++++=++

比较系数得3λ=-或2λ=-,不妨取2λ=-,(取-3 结果形式可能不同,但本质相同)

21123(2)

n n n n a a a a +++-=-,则

{}12n n a a +-是首项为4,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

1243n n n a a -+∴-=?,所以

11

4352n n n a --=?-?

类型五:1n n n a pa rq +=+ (0p q ≠≠)

思路(构造法):1

1n n n a pa rq

--=+,设11n n n n a a q q μλμ--??+=+ ???,则()1

1n n q p

q rq λμλ-=???-=??

,从而解得p q r p q λμ?

=??

??=

?-?

。那么n n

a r q p q ??+??-??是以1a r q p q +-为首项,p 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例5 已知11a =,1

12n n n a a --=-+,求n a 。

解:设1122n n n n a a μλμ--??+=+ ???,则()1

21122n n λμλ-=-???-=??,解得1213λμ?=-????=-

??

,123n n a ??∴-????是以

111236-=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1

1112362n n n

a -??

-=? ???

,21

3

n n a +∴=。

类型六:1()n n a pa f n +=+ (0p ≠且1p ≠)

思路(转化法):1(1)n n a pa f n -=+-,递推式两边同时除以n

p 得

11(1)

n n n n n a a f n p p p

---=+,我们令

n

n n

a b p =,那么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类型二进行求解了。 例6 已知12a =,1

142n n n a a ++=+,求n a 。

解:142n

n n a a -=+,式子两边同时除以4n

得11

1442n n n n n a a --??=+ ???,令4n n n a b =,则112n

n n b b -??

-= ???

,依此类推有1

12

12n n n b b ---??

-= ???

、2

23

12n n n b b ---??-= ???

、…、2

2112b b ??

-= ???

,各式叠加得

1212n

n

n i b b =??-= ???∑,即122111*********n

n

n

n

n n n

n i i i b b ===????????

=+=+==- ? ? ? ???????

??∑∑∑

1441422n n

n

n n n n a b ??

??∴=?=?-=-?? ??????

?。

类型七:1r n n a pa += (0n a >)

思路(转化法):对递推式两边取对数得1log log log m n m n m a r a p +=+,我们令log n m n b a =,这样一来,问题就可以转化成类型一进行求解了。

例7 已知110a =,2

1n n a a +=,求n a 。

解:对递推式2

1n n a a +=左右两边分别取对数得1lg 2lg n n a a +=,令lg n n a b =,则12n n b b +=,即数列{}n b 是以1lg101b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12n n b -=,因而得1

21010n n b

n a -==。

思路(转化法):对递推式两边取倒数得

11n n n pa d a c a ++=?,那么111n n d p a c a c +=?+,令1n n

b a =,这样,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类型一进行求解了。

例8 已知14a =,1221

n

n n a a a +?=

+,求n a 。

解:对递推式左右两边取倒数得

12112n n n a a a ++=即111112n n a a +=?+,令1n n b a =则1112

n n b b +=+。设()112

n n b b μμ++=

+,即2μ=-,∴数列{}2n b -是以17244-=-为首项、1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17

22

n n b +-=-,即21272n n n b ++-=,12227n n n a ++∴=-。

类型九: 特征根法

1、形如21(,n n n a pa qa p q ++=+是常数)的数列

形如112221,,(,n n n a m a m a pa qa p q ++===+是常数)的二阶递推数列都可用特征根法求得通项n a ,其特征方程为2x px q =+…①

若①有二异根,αβ,则可令1212(,n n n a c c c c αβ=+是待定常数) 若①有二重根αβ=,则可令1212()(,n n a c nc c c α=+是待定常数) 再利用1122,,a m a m ==可求得12,c c ,进而求得n a

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2,3,32()n n n a a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解:其特征方程为232x x =-,解得121,2x x ==,令1212n n n a c c =?+?,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一、数列的概念: 1.归纳通项公式:注重经验的积累 例1.归纳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0,-3,8,-15,24,....... (2)21,211,2111,21111,...... (3), (17) 9 ,107,1,23 2.n a 与n S 的关系:???≥-==-)2(,) 1(,11n S S n a a n n n 注意:①强调2,1≥=n n 分开,注意下标;②n a 与n S 之间的互化(求通项) 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11 ,32n n n S n ,求n a . 3.数列的函数性质: (1)单调性的判定与证明:①定义法;②函数单调性法 (2)最大(小)项问题:①单调性法;②图像法 (3)数列的周期性:(注意与函数周期性的联系)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 ??? <<-≤≤=+121,12210,21n n n n n a a a a a ,531 =a ,求2017a .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基本性质对比(类比的思想,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1n n a a d +-=(d 是常数1,2,3n =,…) 1 n n a q a +=(q 是常数,且0≠q ,1,2,3n =,…) 通项 公式 ()11n a a n d =+- ()n m a a n m d =+- 11n n a a q -= 推广:n m n m a a q -= 求和 公式 () 112 n n n S na d -=+=()12n n a a + ()111 (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中项 公式 2 n k n k a a A -++=(*,,0n k N n k ∈>>) k n k n a a G +-±=(*,,0n k N n k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基础知识点 《考纲》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列的概念 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N *或 其子集{1,2,3,……n}的函数f(n).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 1,a 2,…,a n …,简记为{a n },其中a n 是数列{a n }的第项. 2.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个数列{a n }的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用一个公式a n =f(n)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在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的关系为: =n a ?????≥==21n n a n 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其它方法 ⑴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采用首项与公差(公比)确定的方法. ⑵观察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 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n 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 ⑶递推关系法: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 例1.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n 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3 12?,534?,-758?,9716?…; ⑵ 1,2,6,13,23,36,…; ⑶ 1,1,2,2,3,3, 解:⑴ a n =(-1) n )12)(12(12+--n n n ⑵ a n =)673(21 2+-n n (提示:a 2-a 1=1,a 3-a 2=4,a 4-a 3=7,a 5-a 4=10,…,a n -a n -1=1+3(n -2)=3n -5.各式相加得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①n n 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 n .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 ---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 1、已知*2()156 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答: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答: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 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 (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总结

高三总复习----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 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 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 (1)a, -3, -1, 1, b, 5, 7, 9; (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 4131211,,,,… 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7,n N + ∈),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n (n N + ∈)。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 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

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 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例:画出数列12+=n a n 的图像.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 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 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 1 1(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 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

数列全章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题型方法总复习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的特殊函 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如 (1)已知* 2 () 156 n n a n N n =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 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3λ>-);(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1n n a f a =+得到的数 列}{n a 满足)(* 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A ) A B C D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或11(2)n n n n a a a a n +--=-≥。如设{}n a 是等差数列,求证:以b n = n a a a n +++ 21 *n N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1(1)n a a n d =+-或()n m a a n m d =+-。如(1)等差数列{}n a 中,1030a =,2050a =,则通项n a = 210n +;(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8 33 d <≤ 3.等差数列的前n 和:1()2n n n a a S += ,1(1) 2n n n S na d -=+。如(1)数列 {}n a 中,*11(2,)2 n n a a n n N -=+≥∈,32n a =,前n 项和15 2n S =-,则13a =-,10n =; (2)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2 1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答:2* 2* 12(6,) 1272(6,) n n n n n N T n n n n N ?-≤∈?=?-+>∈??). 4.等差中项: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 a b A +=。 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公差为2d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 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 列。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很实用!!)

第二章 数列 复习要点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122 n n a a n n n S na d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21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 0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0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1 +=n n a a S S 偶奇 .

数列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归纳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 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 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4131211,,,,…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 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1(1)(2) n n n S n a S S n -=?=?-?≥ 二、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 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等差数列12,12+-=-=n b n a n n ,则n a 为 n b 为 (填“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 (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2 a b A += 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即:212+++=n n n a a a (m n m n n a a a +-+=2) 例:1.(06全国I )设{}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a a a ++= ( ) A .120 B .105 C .90 D .75 (四)、等差数列的性质: (1)在等差数列{}n a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n a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3)在等差数列{}n a 中,对任意m ,n N +∈,()n m a a n m d =+-,n m a a d n m -= -()m n ≠;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五)、等差数列的前n 和的求和公式:11()(1)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n d a )(2n 2112-+=。(),(2 为常数B A Bn An S n +=?{}n a 是等差数列 ) 递推公式:2 )(2)()1(1n a a n a a S m n m n n --+=+= 例:1.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127...a a a +++= (A )14 (B )21 (C )28 (D )35 2.(2009湖南卷文)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3a =,611a =,则7S 等于( ) A .13 B .35 C .49 D . 63 3.(2009全国卷Ⅰ理)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972S =,则249a a a ++= 4.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 A.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高三复习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专题解析方法 一、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 类型一:观察法 例 1: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9,17,33 ,; (2)11,22,33,44, ; 2345 (3)7,77.777.7777. (4)2, 1,10, 17,26, ; 3 7 9 11 (5)3,9,25,65, ; 2 4 8 16 类型二:公式法 (1) a n a1 (n 1)d a m (n m)d 例 2: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1 1,a3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n 1 n m (2)a n a1q n1 a m q n m 例 3: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2 6,6a1 a3 30, 求a n 的通项公式类型三:利用“ S n ”求解 S1,(n 1) (1) (1) a n n S n S n 1(n 2)

例 4: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S n n2 24n(n N* ),求a n 的通项公例 5: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且有a1 3,4S n 6a n a n 1 4S 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例 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且有a1 1,a n 1 2S n 1(n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例 7:已知正数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满足 2 S n a n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2)S n S n 1的推广 例 8:设数列a n满足a13a232a33n 1a n n,n N*求a n的通项公 3 式 类型四:累加法 形如a n 1 a n f (n)或a n a n 1 f (n)型的递推数列(其中f(n)是关于n 的函数) (1)若 f (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例 9:a n 1 a n 2n 1,a1 2, 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若 f (n)是关于n的指数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例 10:a n 1 a n 2n,a1 2, 求a n 的通项公式 (3)若 f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累加后可分组求和 例11:a n 1 a n n n 1,a1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4)若 f (n)是关于n的分式函数,累加后可裂项求和 例 12:a n 1 a n 21,a1 1, 求a n的通项公式 n 2 2n n 类型五:累乘法 形如an1f(n)或an f (n)型的递推数列(其中f(n)是关于n的函数) a n a n 1

(推荐)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精华总结

数 列 专 题 ◆ 考点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 由a n 与S n 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由S n 与a n 的递推关系求a n 的常用思路有: ①利用S n -S n -1=a n (n≥2)转化为a n 的递推关系,再求其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的关系是a n =? ?? ?? S 1,n =1, S n -S n -1,n≥2.当n =1时,a 1若适合S n -S n -1,则n =1的情况可 并入n≥2时的通项a n ;当n =1时,a 1若不适合S n -S n -1,则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 ②转化为S n 的递推关系,先求出S n 与n 的关系,再求a n . 2.由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通常用累加、累乘、构造法求解. ◆ 累加法:递推关系形如a n +1-a n =f(n),常用累加法求通项; ◆ 累乘法:递推关系形如a n +1 a n =f(n),常用累乘法求通项; ◆ 构造法:1)递推关系形如“a n +1=pa n +q(p 、q 是常数,且p≠1,q≠0)”的数列求通 项,此类通项问题,常用待定系数法.可设a n +1+λ=p(a n +λ),经过比较,求得λ,则数列{a n +λ}是一个等比数列; 2)递推关系形如“a n +1=pa n +q n (q ,p 为常数,且p≠1,q≠0)”的数列求通项,此类型可以将关系式两边同除以q n 转化为类型(4),或同除以p n +1 转为用迭加法求解. 3) ◆ 倒数变形

3.数列函数性质的应用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即数列是一个定义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从小到大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因此,在研究函数问题时既要注意函数方法的普遍性,又要考虑数列方法的特殊性. 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 (1)数列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因此要用函数的知识,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 (2)数列的单调性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有关数列最大项、最小项、数列有界性问题均可借助数列的单调性来解决,判断单调性时常用:①作差;②作商;③结合函数图象等方法. (3)数列{a n }的最大(小)项的求法 可以利用不等式组? ?? ?? a n -1≤a n ,a n ≥a n +1,找到数列的最大项;利用不等式组? ?? ?? a n -1≥a n , a n ≤a n +1,找到 数列的最小项. [例3] 已知数列{a n }.(1)若a n =n 2 -5n +4,①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②n 为何值时,a n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2)若a n =n 2 +kn +4且对于n ∈N * ,都有a n +1>a n 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考点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a n -a n -1=常数(n≥2) a n a n -1=常数(n≥2) 通项公式 a n =a 1+(n -1)d a n =a 1q n -1 (q≠0)

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总结

高三总复习----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 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 (1)a, -3, -1, 1, b, 5, 7, 9; (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 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 4131211,,,,… 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7,n N +∈),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 n (n N +∈)。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 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例:画出数列12+=n a n 的图像.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 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 (1)a, -3, -1, 1, b, 5, 7, 9; (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 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4131211,,,,… 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7,n N +∈),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 n (n N +∈)。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1,2n k k Z n k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 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 (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例:画出数列12+=n a n 的图像.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 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2 +=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题型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 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题型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 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等差数列12,12+-=-=n b n a n n ,则n a 为 n b 为 (填“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 题型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2 a b A += 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即:212+++=n n n a a a (m n m n n a a a +-+=2) 例:1.(06全国I )设{}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a a a ++= ( ) A .120 B .105 C .90 D .75 2.设数列{}n a 是单调递增的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 )

最全数列知识点归纳

最全数列知识点归纳 注意:(1)数列与集合的差异;(2)数列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等差或者等比数列,只是我们高中阶段仅仅研究与等差、等比相关联的特殊数列而已。 等差(等比)数列定义: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注:常数,即与n 无关的数 等差数列判断方法: (1)1n n n a a d +-=≥(2) (2)112n n n a a a +-+= (3)An+B n a =(4)2n S An Bn =+ 等比数列判断方法: (1) 1(0)n n n a q q a +=≠≥(2) (2)2 11n n n a a a +-?=(3)n-1n 1q kq (0)n n a a a q ==≠或 (4)n k+kq q n S =-(不为0或1) 数列的通项公式研究的是数列的通项n a (代表项)与序号n 之间的函数关系()f n n a =。 类型一:. eg8:若给出一般数列的某几项或无穷项111 11234 --(),,,...; 类型二:.若已知数列就为特殊的等差、等比数列,或者能够转换成等差、等比数列的情况,公式法 类型三:已知数列n S 与n 一个函数关系。递推法 (注意n a 的表示形式,思考是否需要分类表示) 11 , 1, 2n n n a n a s s n -=?=?-≥? 类型四:已知此数列的递推关系(1n n a a +与的关系)()1n n a a f n +=+的形式,求n a 。 累加法 类型五:已知此数列的递推关系(1n n a a +与的关系)为()1n n a a f n +=?的形式,求n a 。 累乘法 类型六:已知此数列的递推关系为1()n n a pa f n p q +=+(、为常数) 等的形式,求n a 。 构造法 1(1) 32;n n a a +=+1(2) 321;n n a a n +=+-1(3) 33;n n n a a +=+1(4) 3321;n n n a a n +=++- 类型七:已知此数列的递推关系为11n n n n ka a pa qa p q ++=+(、为常数) 等的形式,求n a 。 构造法 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ka a pa qa p q ka a pa qa k a a a a a a a a ++++++++=+?=+?=+ 类型八:已知此数列的递推关系为111n n n n n n n pa m ka a pa qa m a ka t ++++=++?=+等的形式,求n a 。 特征方程 {}112200(); (1),,1(2), (3),n n n n a x px m x x kx t px m x x kx t a x x a a x ??-+=?+=+??+-??????-?? 令方程有两根 则是等比数列 方程有两相等根 则是等差数列方程无实数根则是周期数列 类型九:已知此数列的递推关系为1n n n pa a ka m +=+等的形式,求n a 。取倒数法 11111n n n n n n n pa ka m m k a ka m a pa a a p ++++=?=?=++ ()123f n n n a a a a =+++ +=。 若已知数列就为特殊的等差、等比数列,或者能够转换成等差、等比数列的情况,公式法 类型二:. 若出现“等差、等比加减组合型”的通项,分组求和法 类型三:若出现“等差、等比乘除组合型”的通项,错位相减法 类型四:n a =分式可以使用裂项相消:如:111n(n+1)n (n+1)=-= 裂项相消法 类型五:12-1n n a a a a +=+= 可以使用倒序相加: 类型六:既非等差也非等比但正负相间求和可以使用并项法求和。如:1123456(1)n n +-+-+-+ +- 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或 b a A +=2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记作a n 。排在第一位的项叫第一项(或首项),排在第二位的项叫第二项......,排在第n 位的项叫第n 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a 1,a 2,a 3,.....,a n ,....简记为{}n a 。 注意: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 (1)a ,-3,-1, 1,b ,5,7,9 (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 例:(1)1,2,3,4,5,... (2)1,21,31,41,5 1,... 注意:(1){a n }表示数列,a n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f a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 (3)不是每一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 1.4, 1.41, 1.414,.....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

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122 n n a a n n n S na d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21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q a +=(q 为常数,0q ≠),11n n a a q -=. 等比中项:x G y 、、成等比数列2G xy ?=, 或G = 前n 项和:()11(1)1(1)1n n na q S a q q q =??=-?≠?-? (要注意!) 性质:{}n a 是等比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n q .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知识点1: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 3.等差中项 如果 A =a +b 2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m )d ,(n ,m ∈N *).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d . (4)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则{pa n +qb n }也是等差数列. (5)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其前n 项和S n =n (a 1+a n )2或S n =na 1+n (n -1) 2d .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S n =d 2n 2+? ? ? ??a 1-d 2n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 7.等差数列的最值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 大 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 小 值.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等差数列的判定 (1)定义法:a n -a n -1=d (n ≥2); (2)等差中项法:2a n +1=a n +a n +2. 2.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各项和的有关性质 (1)a m ,a m +k ,a m +2k ,a m +3k ,…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kd . (2)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 (3)S 2n -1=(2n -1)a n . (4)若n 为偶数,则S 偶-S 奇=n 2d . 若n 为奇数,则S 奇-S 偶=a 中(中间项).

高二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数学课本中讲到,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1、高二数学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 高中数学课本中讲到,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二数学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

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2、高二数学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的项数多少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在写数列时,对于有穷数列,要把末项写出,例如数列1,3,5,7,9,...,2n-1表示有穷数列,如果把数列写成1,3,5,7,9, (1) 3,5,7,9,...,2n-1,...,它就表示无穷数列。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 3、高二数学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 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唯一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唯一。如:数列1,2,3,4,..., 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依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 再强调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