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数据处理vista软件使用手册

地震数据处理vista软件使用手册

Vista 5.5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输入

地震分析窗口

一维频谱

二维频波谱

观测系统

工作流

一、数据输入

1.1 把数据文件加入Project

首先选择File/New Project,新建一个Project,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可以选择不

同类型的数据集,选择,向Project中增加一个新的2-D数据集,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

,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类型的地震数据,选择,选择一个SEG-Y数据,即可将该

数据文件加入新建的数据集。

1.2 命令流中数据的输入

双击进入如下界面

1.2.1 Input Data List

数据输入列表,选择已加入到Project的数据集,下面的文本框中会显示选择的数据的基本信息。

1.2.2 Data Order

选择输入数据的排列方式,对不同的处理步骤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排列方式

Sort Order

a. NO SORT ORDER 输入数据原始排列方式

b. SHOT_POINT_NO 输入数据按炮点排列方式

c. FIELD_STATION_NUMBER

d. CMP_NO 输入数据按共中心点排列方式

e. FIELD_STATION_NUMBER

1.2.3 Data Input Control

数据输入控制

右键-->Data Input Control

a. Data Input 进入Flow Input Command(见上)

b. Data Sort List 查看数据排列方式的种类

c. Data/header Selection 输入数据的选择,可以控制输入数据的道数和CMP道集

查看所有已经选择的数据

如果没有定义任何可选的数据信息,则如下图所示:

可以选择一种选择方式,单击并设置选择信息。定义有可选的数据信息后,在查看,则如下图所示,会显示选择的信息。

选择共炮点集

单击后,会弹出如下界面:

RECORD# 记录号

SHOT LINE 炮点线号

SHOT SELECT 炮点选择方式,可以选择一定范围的,也可以选择整个测线的炮点

SHOT STN-FROM 选择的起始炮点的桩号

SHOT STN-TO 选择的终止炮点的桩号

SHOT STN-INCR 炮点增量

如要选择炮点在桩号1和3的这两个共炮点集,则设置如下:

选择共检波器道集

这个和选择共炮点集的参数设置基本是类似的。

选择共中心点道集

这个也是差不多的,就不详细叙述了。

选择任意道

这个有点不一样,如下图:

是一种按关系运算的选择,如要选择1-96道,则设置如下:

在数据输入控制中要注意,所有已定义的选择都是有效的,并且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而且每种选择的所有记录都是有效的。

1.3 速度分析中数据的输入

这是专门用于速度分析中的数据输入命令, 输入的数据都会按共中心点道集排列,并且数据输入控制中只允许选择共中心点道集。

双击进入如下界面:

1.3.1 Input Data List

数据输入列表

1.3.2 Cmp Selection Zone

共中心点选择区

值得注意的是# Inline from Center Bin,指的是以在数据输入控制选择的CMP道集为中心选取得CMP 道集数。如# Inline from Center Bin设为5,在数据输入控制中选择CMP 40,则实际上输入的是CMP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这11个CMP道集,这主要是对速度分析中常度叠加(CVS)作准备.

3.3Data Input Control

数据输入控制,应该只选择CMP道集

二、地震分析窗口

在地震数据窗口中的工具栏中提供了很多预处理的工具和信息查看工具。

坏道充零

极性反转

初至切除

初至拾取

打开数据分析窗口

其他的工具就不再详细叙述了,仅就数据分析窗口作简单的介绍。

单击,弹出地震分析窗口工具栏,如下:

可以很方便地查看频谱信息,为滤波提供信息。下面仅介绍一下一维频谱和二维频波谱。

2.1 一维频谱

选择,单击执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频率范围即可。

单击OK后如下:

左边窗口式地震记录图,右边分别是振幅谱和相位谱。也可以选择Interactive/Seismic Graph Window Display 查看,见下图:

单击显示频谱,见下图:

还可以选择,单击得到振幅谱,见下图:

2.2 二维频波谱

选择,点击就可以了,见下图:

工具栏上有不同的选择工具,选择一种工具来选择想要滤掉的部分,如下图:

单击,设置滤波参数

单击OK即可,见下图: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为滤波文件,为F-K滤波提供信息。

三、观测系统

3.1 单击Interactive/Geometry Window Display,选择要建观测系统的数据集,或者在Project Data List中要

建观测系统的数据集的一列上单击。打开如下界面:

3.2 单击Geometry Parameters图标,填入观测系统参数(主要是每炮道数,站点间隔,炮点间隔),如下图:

3.3点击建立炮检关系和炮点坐标,如下图:

填入各项参数的增量

主要参数为:

RECORD# 记录号

FIELD# 炮记录号

SHOT# 炮点桩号

FIRST CHAN# 检波器排列中第一个有效道的编号。

LAST CHAN# 检波器排列中最后一个有效道的编号。

BEFORE GAP FROM FIRST CHAN# 的桩号

BEFORE GAP TO LAST CHAN#的桩号(如果检波器排列没有间断的话)

AFTER GAP FROM 如果检波器排列有间断的话,间断后第一个检波器桩号

AFTER GAP TO 间断后最后一个检波器桩号

SHOT BULK

SHOT DEPTH 炮点埋深

SHOT UPHOLE

SHOT ELEV 炮点高程

SHOT X-COORD 炮点X坐标

SHOT Y-COORD 炮点Y坐标

注:2-D勘探数据填一个即可

按住不放,下方出现按钮组合,选择增加一列按钮增加一列,填入起始量。然后按

住不放,选择增加多列按钮,出现增加列数对话框,填入要增加的列数,OK即可填充。

填充后如下图:

3.4 点击建立检波器站点坐标

方法与2.3类似,主要参数有

RECEIVED# 检波器桩号

STN X-COORD 检波器站点坐标

填充后如下图:

3.5 点击,设置

3.6 点击计算共中心点和检波器叠加次数和炮检距离。

完成以上设置后,观测系统就已经建好了(还没有将其写入道头),可以点击查看共中心点和检波器的覆盖次数,如下图:

还可以查看炮检关系(点击按钮),测线情况(点击)以及炮检的地表排列情况(点击)。查

看共中心点,检波器覆盖次数及炮检位置关系并确认无误后,可将其保存。保存时,按住保存按钮不

放,出现按钮组合,选择保存为文本文件,文本文件中只保存了炮检关系,

炮点和检波器的坐标,即2.3,2.4设置的数据,注意,此时还没有将观测系统信息写入道头,必须点击(Write Binning Info to Headers),将建立的观测系统信息写入道头。

如果数据已加观测系统,可以选择Interactive/Header View/Edit Window Display或在Project Data List中单

击要查看的数据集一列上的,打开道头查看/编辑器(如下图),按住不

放,出现按钮组合,可以查看不同的排列方式信息。

NO SORT ORDER

SHOT ORDER 查看各共炮点道集数

RECEIVE ORDER 查看各检波器的覆盖次数

CMP ORDER 查看各共中心点覆盖次数

四、工作流

数据的处理过程是根据工作流来来实现的,可以选择Job/Vista Flow Command Window打开工作流命令窗口,如下图

再选择Job/New Flow File新建一个工作流文件,或者选择Job/Open Flow File+Command Window同时打开命令窗口和新建工作流文件,如下图:

在命令窗口中选择需要的命令,将其拖入工作流文件,组成工作流,见下图:

各按钮的功能如下:

设置命令参数。双击命令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即可

设置工作流执行连接方向。按住鼠标拖动连接命令图标即可。

取消工作流连接。在连接线上双击即可取消。

取消工作流命令。拖动鼠标选择要取消的命令即可。

标记执行命令。拖动鼠标选择要执行的命令即可。或者右键→选择Mark For Execution。

执行工作流。只执行带有执行标记的命令。

双击命令图标,设置参数,选择,拖动鼠标将各命令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工作流,并将要执行的命令标记为可执行,如下图:

按执行即可。

以上就是Vista 5.5的基本使用方法,因水平所限,对于Vista的大部分功能没有用到,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便于充分发挥出Vista的功能。

应用Vista5.5处理地震数据流程

一、二层水平介质模型

模型基本参数:单边放炮,每炮24道接收,共12炮,道间距25m,炮间距50m(2个道间距),偏移距250m(10个道间距)。

采样率2000微秒,每道采样点1000个。

反射界面深度800m,上层介质速度2500m/s,下层介质速度3000m/s。

1.1 数据的输入

首先选择File/New Project新建一个Project,如下图:

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选择新建一个二维数据集,然后按住不放,在出现的按钮

组合中选择,在弹出的OpenDialog中选择该数据文件M.sgy,单击OK即可将该数据加入到数据集中,如图所示:

界面上部显示了该数据集的基本信息。可以单击查看该数据集,如下图:

界面上部显示了该地震图,下部是各道的炮间距,状态栏显示的是鼠标处的道号和振幅信息。

该模型是由射线追踪模拟出的理想二层水平介质模型,不需要做什么预处理,可以直接进行下面的实质性处理。在做实质性处理之前,必须给数据建立观测系统,并将观测系统相关信息写入道头,以便进行实质性处理。

1.2 建立观测系统

在Data List窗口的数据集M中点击,或者选择Interactive/Geometry Window Displa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数据集,即可出现观测系统界面,默认出现的是设置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界面,在第一行中填入相应得增量,如下图:

主要参数增量为炮点增量2个站点(桩号),首尾检波器桩号也相应增2,炮点坐标增量为2个桩的长度50m.

按住不放,在出现的组合按钮中选择增加单行按钮增加一行,并设置相应值作为初始值,如下图:

设第一个炮点位于第1个站点,坐标为0m,因此第一炮的第一个检波器位于第11个站点,最后一个检波器站点位于第34个站点。

然后按住不放,在出现的组合按钮中选择增加多行按钮,在弹出的增加炮点对话框中填入剩下的炮数,如下所示:

单击OK即可填充,填充完后如下图:

设置完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后,点击设置检波器坐标,其基本方法与上面是一致的,

检波器站点增量为1,坐标增量为25m,初始设置为:第1个检波器,即第1炮的第1个位于11号桩,坐标为250m,然后填充剩下的检波器个数(即填充到最后一炮的最后一个检波器,位于56号桩)即可。填充后如下图:

然后点击并点击计算CMP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和炮检距离,以便写入道头相应的位置,完成后续的

处理。可以点击查看CMP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并可以此判断建立的观测系统是否正确。如下图:

可以看出,CMP最大覆盖次数为6次,根据已知的模型参数信息,由公式可以算出理论上最大的覆盖次数N=24*1/(2*2)=6

因此上图所示说明建立的观测系统是正确的。可以按住保存按钮不放,在出现的按钮组合

中选择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并还可以选择将炮检关系及他们的坐标写入文本文件,以便以后查看。

加入观测系统后(主要是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便可以对数据的输入按所要的处理模块选择不同的排列方式,这对于后面的实质性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3 速度分析

可以选取若干个CMP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可以选择速度谱法和常速度叠加法(CVS)),以便获得最佳的叠加速度,为随后的动校正提供速度。

速度分析首先要得到速度谱,常速度叠加图和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其工作流如下所示:

首先要选择做速度分析的道集,输入数据选择M,#Bins From Center Bin填5,即抽取以选择的CMP 为中心,左右各5道共11个CMP道集。右键→Data Input Control→Data/header Selection,出现

表示目前没有定义可选的数据集,单击建立可选的CMP道集,如下图:

点击增加一行,定义要选择的CMP道集号,如下图所示:

即选择了CMP道集号为30的CMP道集,因此通过VelZone的道集为CMP号为25,26,27,28,29,30,31,32,33,34,35共11个CMP道集。

设置常速度叠加法的速度扫描范围为100,5000,100,速度谱法的速度扫描范围为100,5000,100,如下图所示:

设置完毕,点击执行上面的工作流,执行完后得到三个输出的数据集,分别是速度谱,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和常速度叠加图。

选择Interactive/Velocity Tools/Interactive Velocity Analysis进行速度分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速度谱,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和常速度叠加数据集,如下图:

单击OK后即可进行速度分析,拾取最佳叠加速度,见下图:

可以单击拾取速度,拾取速度可以根据三个图谱拾取最佳叠加速度,见下图:

拾取到速度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为速度文件,为动校正准备。

1.4 动校正

动校正是将CMP道集中不同炮检距的各道校正为共中心点的自激自收道。其工作流命令如下:

数据输入选择数据集M,数据排列方式为CMP_NO,如下图:

双击动校正命令图标,设置动校正速度文件(即速度分析中得到的速度文件),如下图:

设置完毕点击执行工作流,即可得到动校正后的结果。见下图:

1.5 水平叠加

水平叠加将动校正后同一个CMP道集的各道叠加为一道。其工作流命令如下:

双击Input命令图标,数据输入选择动校正后的数据,数据排列方式选择CMP_NO,如下图:

双击CmpStr命令图标,选择叠加方式,如下图:

OK确定,单击执行工作流即可得到水平叠加剖面图。水平叠加剖面图如下:

局部放大,见下图:

可以看出反射界面大致位于双程时640ms处,可以由模型参数算出理论反射界面的双程时时间:t=2*800/2500=0.64s=640ms,可以看出得到的水平叠加剖面基本是准确的。

二、Marmousi模型

模型基本信息:单边放炮,96道接收,共240炮,道间距25m,炮间距25m,偏移距200m(8个道间距)。

注:该模型炮点位于检波器排列之后。

采样率4000微秒,每道采样750个点。

基本的处理方法与上面处理模型的方法是差不多的。

2.1 数据的输入

数据的输入与上面处理模型时是一样的,就不再重复了,下图是加入Marmousi模型数据:

不知该模型数据已作过滤波处理还是模拟时的原因,数据反射波能量很强,深部的反射也很强,反射信息很丰富,信噪比较高,不需作其他的处理就可以做动校正和水平叠加了。之前仍需给数据加观测系统。

2.2 建立观测系统

建立观测系统的方法与前面也是一样的,也不再重复了,仅就个别参数作些说明。下图是炮检关系和炮点坐标:

炮点是位于检波器排列之后的,即

第1个检波器......第96个检波器←炮点

因此和上面二层水平介质模型的炮检关系有一点小的差别,只要正确认请炮检的位置关系和准确确定炮检坐标,其实是一样的。

下图是检波器坐标:

同样点击和计算CMP和检波器的覆盖次数,点击显示,见下图:

CMP最大覆盖次数:N=96*1/(2*1)=48次,因此上面所建的观测系统是正确的。

按住保存按钮不放,在出现的按钮组合中中选择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

并还可以选择将炮检关系及他们的坐标写入文本文件,以便以后查看。

2.3 速度分析

选取几个CMP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可以选取CMP200,300,400,500,600这6个CMP道集进行分析,获得这几个CMP道集的速度谱,常速度叠加图和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以便拾取这几个CMP的速度。工作流如下:

双击VelZone图标,填入参数,如下图:

右键点击VelZone图标→Data Input Control→Data/header Selection并选择CMP道集,如下图所示:

并设置常速叠加和速度谱扫描范围,设为100,5000,100,设置完毕后,点击执行工作流。执行完毕即可得到这几个CMP道集的速度谱,常速度叠加图和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选择Interactive/Velocity Tools/Interactive Velocity Analysis进行速度分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速度谱,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和常速度叠加数据集,如下图:

点击OK后即可对各CMP道集进行速度分析,拾取各CMP速度,见下图:

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来选择不同的CMP道集,拾取不同的CMP的速度。拾取完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为速度文件,为后面的动校正提供速度信息。因模型中部结构比较复杂,反射信息比较复杂,很难准确拾取到反射层的速度,造成速度不准确或不充分,对后面的处理有一定的影响。

2.4 动校正

得到速度信息后,可以对按CMP排列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工作流如下:

动校正后浅层且大炮检距的地震道会发生动校正拉伸现象,导致浅层的同相轴遭到严重损害,为处理方便,根据动校正拉伸后频率下降,对动校正后的数据设置一个带通滤波器,滤掉因拉伸而导致的畸变。

双击Input图标,设置输入数据及其排列方式,如下所示:

双击Nmo命令图标,设置动校正速度文件选择为速度分析中得到的速度文件,可以点击按钮

查看速度信息,见下图:

点击查看各CMP的速度信息,见下图:

带通滤波器设置如下:

设置完毕后点击执行工作流,执行完毕后得到动校正后的结果。见下图:

2.5 水平叠加

水平叠加将动校正后同一个CMP的各道叠加为一道,以加强有效信号,消除干扰,提高信噪比。水平叠加工作流见下图:

双击各命令图标并设置完参数后,执行工作流即可得到水平叠加剖面,见下图:

利用已给的Marmousi模型速度(已知的是z-层速度,应将其转化为t-Rms)文件,对Marmousi模型做动校正并水平叠加后也得到一个水平叠加剖面,但是由于CMP号对应不上,效果也没有改善多少,也有可能是方法本身的问题。水平叠加剖面见下图:

对数据做反褶积压缩地震子波后再做动校正和水平叠加,叠加剖面的局部有所改善,见下图:

因为Marmousi模型结构比较复杂,反射信息很复杂,仅仅通过动校正和水平叠加得到各CMP自激自收的信号,这是很难得到地下反射界面的信息的,成像效果也不可能很好,这是模型本身的结构和方法本身所决定的。

一.建工程(project)

File→new project [移动盘中处理慎重]

1.选取适当的处理文件

2.填写下表

图1.1

二.把新的数据文件加到工程上

1.新建一个地震数据到上述工程文件中(new seismic data to add to project)

N→2D/3D

图2.1

2.把需要处理的数据(如sgy等)加到1步所建的文件中(add seismic data to selected data set)

“+”→sgy/sg2

3.出现图2.2

在右上框中选择所需文件到下框中,然后一路确定,最后出现图 2.3,主意图 2.3中的

其中第一个按钮显地震记录图,第二个按钮显到头编辑,第三个按钮显到头信息

图2.2

图2.3

三.建立观测系统

1.Interactive→geometry window display

图3.1

出现图3.2

图3.3

选中写着“[1]:new 2-D DATA”的按钮,再点“OK”,既是建立观测系统

2.出现图3.4

图3.4

点“LOAD”出现图3.5

图3.5

注意:

3.加载外部做好的观测系统

Read Geometry Spread-Sheet→Read from geometry file

(第二个)

图3.6

4.Geometry Parameters→CMP Bin degaults(图3.6中第一个)出现图3.7

点“AUTO-CALCULATE”自动计算出有关参数后再点“ok”

图3.7

5. 计算,即Geometry Parameters→Calculate Fold/Offset(图3.6中第一个)

6.把观测系统加入sgy文件,Write Geometry Spread-Sheet→Write Binning Info To Headers(图3.6第三个) 7.一些按钮的功能如图3.6

四.抽道集

1.Job Flow→open flow file + command window

2.在右框(vista flow command window)中分别选选“input”和“output”到左框(project)中。

3.双击“input”,选择参数如图4.1所示,点击“ok”

图4.1

3.右键“input”点击mark for execution(此时左下方颜色由黄变绿)

4.双击“output”,给输出文件名取名为“bbb”,设置参数如图4.2所示,点击“ok”

图4.2

5.如法炮制,右键“output”点击mark for execution(此时左下方颜色由黄变绿)

6.将输入输出两过程连接起来,点击Create Flow Command Links(如图4.3所示第七个按钮)

图4.3

此时先点击“input”拖动鼠标到“output”,可将二者连起来,即过程是由前头前到箭头后,如图4.4:图4.4

点击图4.5所示按钮即取消连接状态

图4.5

7.执行。即点击图4.3最后一个按钮(Execute Current Flow)

8.保存图4.3第二个按钮的第二项(write geometry spread-sheet→write binning info to headers)

五.带通滤波

1.Job Flow→open flow file + command window

2.普通带通滤波设立流程如图5.1所示

图5.1

3.时变带通滤波(可设定多个时窗)可将图5.1中间的“Ormsbyh”替换为图5.2中的“TVOrmsh”

图5.2

4.其余的滤波方法可如法炮制,如陷频滤波(Notch)、巴特沃斯滤波器(BWorth)、(FILTPan)、(Shape) 六.FK滤波

其中1-6为生成滤波文件

1.显示所要FK的地震记录图

图6.1

2.点击上图鼠标所指按钮,即如图6.2最后一个按钮,出现图6.3

图6.2

图6.3

3.选择右面下拉菜单如图6.3所示,然后选择要做FK的记录(其中第八个按钮为以方框选择,第九个按钮为以多半形选择),然后点第十个按钮“+”开始生成FK参数文件,选择适当的频率范围,如图6.4所示

图6.4

4.滤波时各按钮的作用

图6.5

第五个:当选择点在-0.0左边,则滤去选择点左边所有的波;当选择点在-0.0右边,则滤去选择点右边所有的波。

第六个:选择垂直带状区域,左键选定一边,鼠标拖动到另一边。

第七个:选择水平带状区域,左键选定一边,鼠标拖动到另一边。

第八个:切饼滤波,左键选定扇形一边,鼠标拖动到扇形另一边。

第九个:选择多边形区域,选择最后一个点后双击。

第十个:删除所有选定的区域。

第十一个:部分删除所选区域(双击要删除区即可)

第十二个:要做FK的输入地震记录

第十三个:要做FK的输入地震记录的频谱

第十四个:执行FK滤波按钮

第十五个:FK后的地震记录

第十六个:FK后的地震记录的频谱

第十七个:FK前后地震记录的比较

第十八个:把FK写入读入的数据

5.使用适当的按钮,选择要滤去波的部分,如图6.6:然后单击第十四个按钮(FK filter)进行FK滤波,再单击第十八个按钮(apply FK filter to input data),滤波前后对比如图6.7所示;

图6.6

图6.7

6.保存滤波文件。单击图6.5第三个按钮,在工作空间中存一个后缀*.fkl为的滤波文件。

七.频谱分析

1.显示所要FK的地震记录图

2. 点击上图鼠标所指按钮,即如图6.2最后一个按钮,出现图6.3。把6.3图右方的下拉菜单改为如图7.1所示

图7.1

3.用倒数第二、三个按钮选择要频谱分析的记录,单击最后一个按钮“+”,如图7.2

图7.2

4.单击工具栏中最后一个按钮(seismic analysis window)

5.把图7.1的右边下拉菜单改为图7.3所示

图7.3

6.单击图7.3最后一个按钮“+”,在弹出的如图7.4所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适当的参数后点击“ok”,则出现频谱分析图如图7.5所示

图7.4

图7.5

八.动校正

1.选取动校正命令框如图8.1

图8.1

2.Input参数设置如图8.2所示,其中gp_cmp是加观测系统抽过道集、此处要进行动校正的文件。

图8.2

3.Nmo参数设置如图8.3

图8.3

其中在file处选则速度文件,如本例中速度文件在D:\vista练习\vel.vel处

Stretch Mute为动校正切除量

5.output参数如图8.4设置,gp_nmo是动校正后输出文件

图8.4

九.叠加

1.选取命令框如图9.1所示

图9.1

2.Input参数设置如图9.2所示,其中gp_nmo动校正过的、此处要叠加的文件。

图9.2

3.cmpstk参数设置如图9.3

图9.3

5.output参数如图9.4设置,gp_stack是叠加后输出文件

图9.4

十.速度分析

1.建立流程如图10.1所示,上面是相似(叠加)速度扫描,下面是常速扫描;左面是抽共偏移距道集的输出

图10.1

2.Velzone参数设置如图10.2所示;其中“input date list”是输入的、抽过道集的、此处要进行速度分析的文件;“#bins from center bin”后的数字表从要得出的同向轴两边个多出现同向轴的数量。

图10.2

3.Offsrts参数设置如图10.3(本例默认)

图10.3

4.Sembl参数设置如图10.4,其中start velocity为扫描起始速度,end velocity为扫描终止速度,velocity incr 为速度间隔

图10.4

5.Output参数设置如图10.5所示,其中output name为相似扫描后速度文件名

图10.5

6.CVS参数设置如图10.6所示,其中velocity function list中的数字分别为起始扫描速度,终止扫描速度和扫描速度间隔,这些数据可用“NEW”按钮进行修改

图10.6

7.(下)output参数设置如图10.7,其中output name为常速扫描后速度文件名

图10.7

8.

1)右键“velzone”→data input control→data selection生成新窗口的工具菜单如图10.8所示

图10.8

2)单击(view cmp bin selection spread-sheet)

3)单击“+”(倒数第四个按钮),则窗口如图10.9

图10.9

其中“CMP BIN XLINE-FROM”为要分析的第一个CMP号,“CMP BIN XLINE-TO”为要分析的最后一个CMP号。

十一.速度拾取

1.interactive→volecity interactive→volecity analysis弹出如图11.1所示窗口

图11.1

2.选中7、8、9三项,其中v_cvs速度分析中做常速扫描的速度文件(见图10.7),v_sem是速度分析中做相似(叠加)速度扫描的速度文件(见图10.5),cop抽共偏移距道集的出去文件。然后点“ok”即可拾取。

3.速度拾取如图所示

4.拾取完之后按“保存”键(上图菜单栏第五个按钮)保存速度文件。

十二.偏移migration

FK偏移FKMIG2D

W-Factor拉伸因子,在此例中用1较合适。

Trace Distance 道间距(不知杨辉为何此处用2)

有限元偏移FDMig2D

Trace Distance : (杨辉此处用2)

Tau Step : 理论上越小越好,但是小有其弊端(杨辉此处用5)Size of Taper Pad : 消除边界假相(杨50)

Percent Of RMS : (经典值15)

偏移后注意两头时间差,时间准时差最大,

DHDAS2013版使用手册V1.3

DHDAS 软件使用说明书 V1.3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HDAS 使用手册 V1.2 Dong-Hua Test Real Time Data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Software System User’s Manual V1.2

目录 一、软件安装 (1) 1.1安装前的准备 (1) 1.2安装软件 (2) 1.3硬件配置要求 (3) 1.4系统要求 (3) 二、接口设置 (4) 2.11394接口 (4) 2.2NET接口 (7) 2.3PCI接口 (9) 2.4Z IG B EE接口 (11) 2.5USB接口 (12) 三、快速入门 (14) 3.1工程管理 (14) 3.2设置测量通道 (14) 3.3设置存储规则 (15) 3.4实时信号处理 (15) 3.5实时测量 (16) 3.6数据显示 (17) 3.6.1 记录仪 (18) 3.6.2 2D图谱 (18) 3.6.3 FFT视图 (18) 3.7数据回放 (19) 3.8分析报告 (19) 四、软件界面介绍 (20) 4.1工程管理界面 (20) 4.2测量模式界面介绍 (20) 4.2.1 参数管理界面 (20) 4.2.2 参数设置界面 (21) 4.2.3 信号处理界面 (22) 4.2.4 测量界面 (22) 4.2.5 图形区设计 (23)

4.2.5.2 2D图谱 (24) 4.2.5.3 FFT视图 (25) 4.2.5.4 XY记录仪 (25) 4.2.5.5 倍频程 (26) 4.2.5.6 数字表 (26) 4.2.5.7 棒图 (26) 4.2.5.8 3D图谱 (27) 4.2.5.9 表格 (27) 4.2.5.10 动平衡 (28) 4.2.5.11 极坐标 (28) 4.2.5.12 视频 (29) 4.2.5.13 冲击波型检测 (29) 4.2.5.14 模型视图 (29) 4.2.5.15 阻尼比计算 (30) 4.2.5.16 时域阻尼比计算 (30) 4.2.5.17 冲击系数 (31) 4.2.5.18 桩基检测 (31) 4.2.5.19 材料特性计算 (32) 4.2.5.20 标定视图 (32) 4.3分析模式界面介绍 (33) 4.3.1 通道界面 (33) 4.3.2 事件界面 (33) 4.3.3 信号处理界面(分析模式) (34) 4.3.4 分析界面 (34) 4.2.5 输出 (35) 4.2.6 打印 (35) 五、工程管理 (36) 5.1新建工程文件 (36) 5.2打开工程文件 (36) 六、测量模式 (38) 6.1参数管理 (38) 6.2参数设置 (38) 6.2.1 模拟通道设置 (38) 6.2.1.1 设置采样频率 (39) 6.2.1.2 打开/关闭通道 (39) 6.2.1.3 通道分组 (40) 6.2.1.4 平衡清零 (40)

VISTA-120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硬件安装过程 (1) 第一章: 概述 (2) 第二章: 规划子系统 (5) 子系统概念 (5) 设置一个子系统 (5) 公共区域逻辑 (5) 主键盘设置和操作 (7) 第三章: 减少误警措施 (9) 外出错误逻辑 (9) 外出延时复位 (9) 交叉防区 (9) 呼叫等待失效 (10) 第四章: 安装主机 (11) 固定主机箱 (11) 安装电路板 (11) 电话线连接 (12) 连接交流变压器 (12) 安装后备电池 (13) 第五章: 安装键盘 (14) 兼容键盘 (14) 键盘连线 (14) 键盘另外供电 (14) 固定键盘 (15) 键盘编址/初步检查 (15) 第六章: 基础接线防区1-9 (16) 接线防区公共特性 (16) 在防区1-8连接盗警或紧急报警设备 (16) 在防区1连接2线烟感探测器 (17) 兼容的2线烟感探测器 (17) 防区1非监视用法 (17) 在防区1-8连接4线烟感探测器 (17) 兼容的4线烟感探测器 (18) 在防区7配置布撤防键盘 (18) 在防区8连接2线玻璃破碎探测器 (18) 兼容的玻璃破碎探测器 (19) 防区9应用 (19) 接线防区检查步骤 (19) 第七章: 总线回路防区10-128 (20) 总线回路一览 (20) 总线回路防区公共特性 (20) 连接/编址总线探测器 (20) 总线回路的局限性 (20) 总线回路监测 (21) 维持信号支持 (22)

总线回路检查步骤 (22) 兼容的总线设备 (23) 第八章: 无线防区扩充 (24) 无线防区公共特性 (24) 无线系统操作/监测 (24) 无线系统安装指南 (24) 安装配置4281/5881 接收机 (24) 安装/连接5800TM 模块 (25) 接收机识别码嗅探模式 (26) 5800 系列发射器安装 (26) 兼容的5800 系列发射器 (27) 无线防区检查步骤 (27) 第九章: 输出继电器和电力线载波设备 (29) 输出继电器基础知识 (29) 连接4204 继电器模块 (29) 第十章: 4285 电话接口模块(VIP) (30) 固定4285 VIP 模块 (30) 连接4285 VIP 模块 (30) 第十一章: 音频报警核实(AA V) 系统 (32) AA V 模块操作 (32) AA V 模块连接 (32) 第十二章: 视频报警核实(V AV) 系统 (34) 第十三章: 电压触发器(插排J7) (35) 地启动触发器设置 (36) 布撤防触发器设置 (36) 遥控键盘发声器 (36) 布撤防锁设置 (36) 按子系统配置布撤防锁 (37) 第十四章: 外部警号 (38) 第十五章: 事件登记 (39) 事件登记打印机连接 (39) 事件登记过程 (40) 事件登记和显示 (40) 第十六章: 最终供电过程 (43) 接地注意事项 (43) 连接变压器 (43) 连接后备电池 (43) 总线回路电流消耗表 (44) 附加电流消耗表 (44) 第十七章: 通过ACM模块的门禁控制 (45)

VISTA地震处理实习步骤

一、VISTA数据读入方式: 1、将实习用的在c:实验&实习软件\实习用VISTA\目录下的\q65、\q70拷贝到D:\根目录下; 将\2003级数据\目录中的数据文件(03J1.sgy)拷贝到\Q65\目录下。 2、数据读入方式: 首先进入DOS命令提示符状态(点击开始菜单->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C:\>; C:\>D: D:\>CD\q65或CD q65 D:\Q65\> q65d Command>del a to z Command>read 04J1.sgy put a(将*.sgy文件输入存入寄存器a中)Command>dos D:\q65\>CD \q70 D:\q70\>copy D: \q65\LIST.REG D:\q70\> q70d (进入VISTA7.0版本) Command>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就可开始处理A寄存器中的文件。。。。。。。 二、资料处理 1、道炮编辑处理:(命令格式:ikill a)――――(对输入寄存器a的炮序记录进行“剔道”处理,用移动键控制“+”光标的前进,用F2键对所选道剔除或恢复;用F4键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保存;F3键继续下一组接收点点数据的操作。) 2、道均衡处理:(命令格式:mean a put b 1.0 0 511)―――(对记录道进行振幅平衡,使强波和弱波振幅控制在一定的显示动态范围内,1.0是权系数,0 5 11是时窗范围。) 3、频谱分析:(命令格式:ampl b[开始道-结束道] put z)―――(将a 寄存器中记录进行频谱分析,并将结果存入b寄存器中。) 频谱显示:(命令格式:graph z[开始道-结束道] h1 0100―――(将b寄存器中频谱分析结果,按0~100Hz的范围显示在上窗口内。 显示窗口参数选择有如下几种: 1). f, 将显示窗口为全屏幕。 2). q1~q4,将显示窗口划分为上、下、左、右四个窗口。 3). v1~v2,将显示窗口划分为左、右两个窗口。 4). h1~h2,将显示窗口划分为上、下两个窗口。 5). v1~v10,将显示窗口自定义为10个窗口。 4、一维滤波处理:(命令格式:filt b put c f1 f2 f3 f4)―――――(将b寄

野外地震数据监控系统使用手册-1

KLSeis 4.0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 野外地震采集数据质量监控操作手册 (1.0版本) 北京克浪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声明 未经本公司的书面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传播手册的任何部分。 “地震采集软件工程系统”(KLSEIS) 软件、内容、操作风格及相关文档受专利保护,任何非法模仿、抄袭、拷贝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京克浪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河北省涿州市11号信箱 邮编:072751 电话:(010)81202964,22964(油网) 传真:(010)81202072,24774(油网) E-mail:klseis@https://www.doczj.com/doc/7119292890.html, Website: http://https://www.doczj.com/doc/7119292890.html,/

野外地震采集数据质量监控操作手册(V 1.0)------ 目录目录

软件安装 1.1 软件运行条件 ●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 98 第二版以上的版本(西文windows外挂中文 操作统)。 ●硬件配置:Pentium PC机;内存不低于64兆;硬盘空间在500兆以上 1.2 注意事项 ●软件必须与软件狗配套使用,软件的序号与软件狗的序号必须相同。 ●安装时输入的序号为软件编号,在你所购买的软件安装盘上或者软件狗 上有软件编号。 ●在安装过程中,程序会自动安装Data Access Object(DAO)。如果DAO 安装失败,可以试着独立安装Data Access Object(DAO),方法是执行安装盘中DAOSETUP/DISK1/SETUP.EXE。 ●为确保软件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时间的正确性,否则输入 的序列号无效,有时甚至使软件狗无法再使用(其后果由用户自负,因此请不要随意修改计算机的系统时间。) ●运行Klseis软件前要先插入软件狗,完全退出Klseis系统后再拔出软 件狗,严禁在Klseis运行过程中插入或拔出软件狗。最好在开机以前插上,关机以后拔掉,避免带电作业,使软件狗损坏。

常用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大全

常用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大全 一、地震处理 1.ProMax 简介LandMark的地震处理软件 2.Focus Paradigm的地震处理软件系统,配合EPOS3 TE(Third Editon)的版本。 3.CGG 地震处理软件系统 4.Omega 地震处理软件系统。 5.TomoxPro 井间地震处理软件 井间地震全套的综合处理分析软件系统,它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1)设计与模拟井间地震勘探实验 2)计算全波场的井间地震人工合成图 3)拾取井间地震波的初至走时 4)初至波非线性层析成像 5)井间地震波预处理,包括波场分离 6)波动方程的全波场偏移 7)上行波与下行波的CDP叠加 8)偏移后处理与叠后校长量分析与应用 该软件系统共包括14个模块,提供大量的质量监控与图形显示功能。 6.Univers VSP 垂直地震处理 垂直地震处理VSP 7.GreenMountain 绿山Mesa 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微机版 8.Omni Workshop 最新的三维地震勘测设计工具集,自动生成的开放式数据库支持设计、执行和分析各个阶段的数据访问。 9.Vista Window 2D/3D 10.GeoCT-I 二维野外小折射自动层析成像软件 GeoTomo公司开发的二维野外小折射自动层析成像软件系统。该系统适用于现场处理野外小折射地震资料。 11.克浪KeLang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

12.TestifiLand for Windows 仪器、源、接收器测试分析软件,它产生代表读到的原始带数据的统计图表。 13.SPS_QC 地震辅助数据生成与质控系统 二、地震解释 https://www.doczj.com/doc/7119292890.html,ndMark地震综合解释软件包R2003,工作站版15CD LandMark的大型地震综合解释软件,包括地震资料解释,三维自动层位追踪,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三维可视化解释、地质解释与地层对比、迭后处理,数据体相干分析,地震属性提取属性分析、地址建模、断层封堵分析做图。层面与断层模型,出量计算、测井解释,精细目标分析,井位设计等。 https://www.doczj.com/doc/7119292890.html,ndMark R2003.4软件全套,55CD 包括全套解释系统和一些辅助工具、教程,共55CD,包括工作站系统全套、Linux全套和部分Windows版本的软件(软件清单另列)。 https://www.doczj.com/doc/7119292890.html,ndMark R2003.12软件全套,46CD 包括全套解释系统和一些辅助工具、教程,共46CD。 17.Discovery Discovery--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软件,是美国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产品,无论地质情况简单还是复杂,Discovery都将为您提供一整套非常有效的工具,把地质研究、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开发生产动态管理集成到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中,形成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平台,可以完成各类项目研究工作。主要有:地震解释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已有的和潜在油气藏的构造和地层。测井解释系统——多井测井曲线分析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和操作测井数据,确定油藏模型。地质解释系统——包括绘图(GeoAtlas和LandNet)、网格制作和曲线制作(IsoMap)、矢量和光栅测井曲线的解释性剖面(X剖面)。Landmark Discovery可解决地震构造解释、岩性油藏圈闭解释、测井分析解释、地质分析解释,同时也可解决综合油藏描述、圈闭研究、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 18.SMT Seismic Micro-Technology的地震解释软件包 19.GeoFrame 斯伦贝谢公司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软件包,其测井解释系统包括P包(岩石物理分析)和G 包(地质应用分析)。P包可进行测井资料环境校正、地层评价、岩石力学分析等资料处理与评价;G包可进行地层倾角资料处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处理、构造解释和裂缝计算等。该系统不仅能处理斯伦贝谢测井资料,也可处理其它类型测井装备所获取的资料。 20.Recon for Sun 三维实时油气地质综合解释软件,是集数据管理、地质分析、地质绘图和地层构建于一体的三维交互式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工具。Recon的设计目标就是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真正三维的、

Focus地震处理系统高级用户参考手册

1FOCUS系统概述 1.1 FOCUS系统简介 FOCUS是美国CogniSeis公司(现为以色列Paradigm公司收购)的一个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它将二维和三维、陆地和海洋、叠前和叠后、交互和批处理结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窗口,是全球第一套交互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FOCUS系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交互性好,灵活方便,由用户而不是软件来决定处理的方式。应用软件既可以以交互方式运行,也可以以批处理方式运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批处理方式强大的生产能力,又发挥了交互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灵活性。整个FOCUS系统都应用了图形工具,提供了地震道显示、地球物理数据分析、图形化参数选择等综合能力。 目前Focus/Disco系统的最新版本是Focus4.2/Disco12.0,总计包含近400个模块,其中增加了一些包含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的新模块,如地表一致性处理、基于神经网络的初至拾取和折射静校正、三维保真DMO处理、基于波动方程反演的多次波压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 1.2 FOCUS系统的特点 从系统实现中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方面来看,Focus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标准化:系统运行于X-Windows环境下,使用工业标准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开发工具,如OSF/Motif、OpenGL、OpenInventor,使得系统使用方便、灵活,用户界面友好。 ⑵真交互:系统提供了“真交互”环境,包括交互作业流程生成和交互参数分析。交互参数分析生成的结果可直接输入到作业流程中的Focus模块参数编辑器中或其数据库中。Focus是一个模块化的系统,用户可以交互地、自由地用不同模块或分流程合并成复杂作业流程,作为交互作业或批作业提交。交互生成作业时可以在运行作业前检查作业流程的正确性。 ⑶交互处理和实时质量监控:交互处理和实时质量监控贯穿于整个处理过程的始末。用户在参数试验阶段可以实时地对流程、方法和参数同时进行测试,无须作业全部完成即可作结果对比、重叠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也节约了消耗材料。 ⑷分布式处理、网络功能:批处理和交互处理的一体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分布式处理环境,Focus系统支持异构网络结构和多厂家的机器(如Sun、SGI、IBM、Cray等),支持远程磁带机、绘图仪等设备的调用。 ⑸并行处理:Focus系统实行三级并行:系统级并行、应用级并行和循环级并行,系统采用CSD公司发展的高效消息传递软件提高了并行处理效率。Focus系统用Parallel Exec软件实现并行过程自动化,将作业划分成并行和串行两部分;系统发生故障时具有作业自动保护措施;网络并行时若网络节点速度不同,系统自动实行加权处理平衡负载;系统支持不同的并行环境,包括共享内存(SMP)系统、MPP系统、网络群(NPP)系统。采用了循环级并行的模块主要有:三维DMO、三维叠后PSPC深度偏移、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 ⑹作业排队:使用UNIX标准NQS系统进行作业管理和排队,通过道头技术和CPU对批作业及交互作业进行监控。 ⑺完整的文档:Focus系统对所有应用程序提供详尽的参考手册,并以Internet标准

SWSview地震瑞雷面波测深数据处理说明书

SWSview地震瑞雷面波测深数据处理说明书 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用于研究地下构造和岩层的性质。地震瑞雷面波测深是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可以提供地下深部结构的信息。本文将介绍一款名为SWSview的地震瑞雷面波测深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一、软件介绍 SWSview是一款专业的地震瑞雷面波测深数据处理软件,具有直观、易用的特点。它可以读取和处理地震勘探中采集到的瑞雷面波数据,并提供多种功能以匡助用户分析和解释地下结构。 二、数据导入 在使用SWSview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瑞雷面波数据导入软件中。SWSview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包括SEG-Y、SEG-2、SU等格式。用户只需选择相应的文件路径,即可将数据导入到软件中进行后续处理。 三、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SWSview提供了多种预处理功能,如滤波、去除噪声、校正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预处理方法,并进行参数设置。 四、数据分析 SWSview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匡助用户深入理解地下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频散曲线的计算和绘制。频散曲线可以反映地下介质的速度分布,通过对频散曲线的分析,可以判断地下结构的性质。

此外,SWSview还提供了走时曲线的计算和绘制功能。走时曲线可以反映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路径,通过对走时曲线的分析,可以判断地下结构的界面位置和倾角。 五、数据解释 在进行数据解释时,SWSview提供了多种工具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反演方法。反演是一种通过观测数据判断地下结构的方法,它可以将观测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并通过优化算法寻觅最佳拟合。SWSview提供了多种反演算法和参数设置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六、结果输出 在完成数据处理和解释之后,SWSview还提供了多种结果输出功能,以便用户进一步分析和展示。用户可以将处理结果导出为图象文件或者文本文件,也可以将结果直接打印或者复制到剪贴板。 七、总结 SWSview是一款功能强大、易用的地震瑞雷面波测深数据处理软件。它提供了多种数据处理、分析和解释功能,可以匡助用户深入理解地下结构。无论是地质勘探工作者还是地球物理研究人员,都可以通过使用SWSview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解释的准确性。希翼本说明书能够匡助用户更好地使用SWSview软件,并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

地震数据处理【精选文档】

地震数据整体流程 不同软件的地震数据处理方式不同,但是所有软件的处理流程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最多也是在处理过程中处理顺序的不同。整体流程如下: 1 数据输入(又称为数据IO) 数据输入是将野外磁带数据转换成处理系统格式,加载到磁盘上,主要指解编或格式转换。 解编:将多路编排方式记录的数据(时序)变为道序记录方式,并对数据进行增益恢复等处理的过程.如果野外采集数据是道序数据,则只需进行格式转换,即转成处理系统可接受的格式. 注:早期的时序数据格式为记录时先记录第一道第一个采样点、第二道第一个采样点、……、第一道第二个采样点、第二道第二个采样点、……直至结束。现在的道序记录格式为记录时直接记录第一道所有数据、第二道所有数据、……直至结束,只是在每一道数据前加上道头数据.将时序数据变为道序数据只需要对矩阵进行转置即可。 2 置道头 2.1 观测系统定义 目的为模拟野外,定义一个相对坐标系,将野外的激发点、接收点的实际位置放到这个相对的坐标系中。即将SPS文件转换为GE-Lib文件,包括1)物理点间距2)总共有多少个物理点3)炮点位置4)每炮第一道位置5)排列图形. 2.2 置道头 观测系统定义完成后,处理软件中置道头模块,可以根据定义的观测系统,计算出各个需要的道头字的值并放入地震数据的道头中。当道头置入了内容后,我们任取一道都可以从道头中了解到这一道属于哪一炮、哪一道?CMP号是多少?炮间距是多少?炮点静校正量、检波点静校正量是多少?等等. 后续处理的各个模块都是从道头中获取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CMP道集,只要将数据道头中CMP号相同的道排在一起就可以了。因此道头如果有错误,后续工作也是错误的。 GOEAST软件有128个道头,1个道头占4个字节,关键的为2(炮号)、4(CMP号)、17(道号)、18(物理点号)、19(线号)、20(炮检距)等。 2。3 观测系统检查 利用置完道头的数据,绘制炮、检波点位置图、线性动校正图.

landmark地震数据加载步骤

landmark地震数据加载步骤 Landmark软件基础数据加载流程: 1) 软件启动:一般情况下,在进入系统的时候,Landmark软件会自动启动,如果不小心关掉或者没有起来,则用命令startow进行启动。 launch… 选择工区类型及工区名称 PostStack/PAL 2) 进入数据加载模块:Application 单击后进入下面的界面: 一、二维地震数据的加载 Input Data … 选择SEGY Parameter… Disk Enter Analyze…(分析segy数据中cdp、shotpoint、x、 y在道头中的位置及地震数据的起始时间、道长) Linenames… select SEG-Y File File 选择要加载的segy文件,第一个用replace替换掉原来的那一行,其它的都用insert插入 Select 然后再相对应的文件名的右边填写上相对应的测线名(在这里也可以通过先建立测网的方法,然后用File 选择列表中的测线名) Linenames…Modify SEG-Y Headers OK 填写用Analyze…分析得到的结 果 Parameter OK OK Output Data … Output file Vertical … Parameter … Output Mode 选择Create New File 输入你将要加载的数据体的名称(名字为9个字符长度) …list Data selection Parameter 在这个参数上填入道头分析中得到的地震数据的起始时间、道长。一般情况下如果起始时间为0的话,这两个参数可以不填;但是有的数据起始时间并不是从0s开始的,例如从1s中开始、道长6s那么在start time 中要填入1000(ms),end time中填入6000,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在家在流程中加入两个处理参数: 返回到PostStack/PAL主界面 Trace Utilities Processes 填入地震数据的记录长度(从0s开始起算) Length Bulk Time Shifting/Stretching Processes 填入实际地震数据的起始时间 Shift 重新返回到Output Data …中 Vertical … Parameter … 如果加载的数据为成果数据(滤波)则Format选择8 bit Output File Format and Scaling Parameters integer,并选择Scaling为Automatic;如果加载的数据为纯波,则Format选择16 bit integer, 并选择Scaling为None。 Basemap info 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建好测网,则此事要设置Basemap info …中的参数 Overwrite basemap information for existing … lines(在给测线命名的时

常见的地震资料解释软件

1常见的地震资料解释软件有:Landmark、GeoFrame、Geoeast、news、seisware、SMT、discovery、地质放大镜等 2比较各种软件的优劣: 3地震资料解释大致可以分为3各阶段,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是利用地震资料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信息来反映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接触关系等;岩性解释主要包括地震地层学解释和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主要包括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态监测。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软件 资料处理软件:微机版:vista7.0 比较完整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适合现场处理。广 泛应用在工程地震勘探。 GreenMountain 绿山Mesa 10.02 Expert 三维地震设计软件,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 克浪KeLang 4.0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 Discovery 2006 Discovery--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软件,是美国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产品,无论地质情况简单还是复杂,Discovery都将为您提供一整套非常有效的工具,把地质研究、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开发生产动态管理集成到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中,形成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平台,可以完成各类项目研究工作Discovery是基于Windows的、方便研究人员桌面使用的一体化解释软件。主要有:地震解释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已有的和潜在油气藏的构造和地层。测井解释系统——多井测井曲线分析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和操作测井数据,确定油藏模型。地质解释系统——包括绘图(GeoAtlas和LandNet)、网格制作和曲线制作(IsoMap)、矢量和光栅测井曲线的解释性剖面(X剖面)。Landmark Discovery可解决地震构造解释、岩性油藏圈闭解释、测井分析解释、地质分析解释,同时也可解决综合油藏描述、圈闭研究、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Landmark

基于Vista的地震资料叠后偏移处理方法研究

基于Vista的地震资料叠后偏移处理方法研究 李锦锋;崔寓;郭志强;张波;马永钊 【摘要】The process of post-stack migration can make the sloping reflectors homing to the true sub-surface po-sition,the diffracted wave converge,and the lateral resolution improve.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of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Kirchhoff integr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firstly,and with the help of Vista system,the geological model data is analyzed by the post-stack migration. Different migration profile is a good result received by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post-stack migration parameters. Afterwards,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model,the relatively good comparison,analysis and research i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the different migration prof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t-stack migration still has its advantag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叠后偏移处理能使倾斜反射层归位到它们真正的地下界面位置,并使绕射波收敛,横向分辨率提高。在分析了有限差分法和克希霍夫积分法偏移原理的基础上,借助Vista软件对地质模型资料进行叠后偏移处理与分析,通过改变叠后偏移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偏移剖面,然后结合地质模型对这些不同的偏移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叠后偏移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其优势。 【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4页(P62-65)

vista6

振幅字典窗口—输入转换规则 标准的(被提供的)VISTA字典将会正确地处理所有数据中的99%。对这些非常少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你遭遇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它对于观察VISTA是如何处理任何一个数据的实际上的步骤,是非常有益的。 一个描述性的如何提供SEG-Y道头值被转换成VISTA道头的例子。 首先从顶层菜单选择Dictionary(字典)->Edit Dictionary(编辑字典)->Input Transfer (输入转换),从而打开Input-Transfer Dictionary List window(输入—转换字典列表窗口)。查看输入转换字典窗口章节得到更多信息。 [输入—转换字典列表窗口-说明] 道头因素 当在字典名称(Dictionary Name)右边的小小的复选框(check box)里点击时,将会被允许进入该项目的一个定义/映射,通过定义他作为其他道头项目和数学上常数的合并物。

[字典道头因素——关于字典项目和常数定义对话框] 创建道头因素的步骤如下: 1.在名称旁边的小框上单击(当完成项目被一个“因素”定义成功这一标志时,在那里 将会有一个“X”)。 2.在对话框里,结果在中间显示出“字典项目”或“因素”,从ITEM(项目),CONSTANT (常数),或OPERATION(操作)中选择。 3.如果从上一步中选择ITEM(项目),Item Defn(项目定义)对话框将会出现。将会正常 地选择Assign Item(赋值项目),并且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目前的道头字。

[项目定义对话框] 4.单击‘OK’之后,将会返回到“字典项目”(“Dictionary Item”)窗口。从ITEM,CONSTANT, 或OPERATION中选择附加的数学操作或点击OK。 5.Dictionary Item Name旁边的小方框里将会有一个“X”位于里面,这标志着Dictionary (字典)道头已经被修改。 使用字典的例子 这个例子讲的是对于一个不寻常的情况,如何设立Input Transfer Dictionary(输入转换字典)。 例子——在3D情况下设立测线数目 用由完整的SEGY道头提供的3D数据开始。 使用Project Data List Window(工程数据列表窗口)和通过在SEISMIC DA TA TOOLS (地震数据工具条)里的转换道头的操作,加载它到VISTA。 既然这样,当在Seismic Attribute Display(地震属性显示)(从鼠标右键在流程窗口中的输入数据图标上单击)中显示观测系统时,每个接收线(以及炮线)的起止点被一条加亮线连接起来,创建出一个之字型的外观。 问题是接收线(以及炮线)的数目都和每个道头里的1是相等的—通过使用工程数据列表窗口中的“VH”(查看道头)图标画出炮点数目和接收点数目来迅速核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设置炮线数目和SHOT_POINT_NO(炮点数目)被100相除后的数相等…并且接收线和FIELD_STA TION_NUMBER(野外采集点数目)被100相除后的数相等。 通过在工程数据列表窗口中作出SHOT_POINT_NO(炮点数目)和FIELD_STATION_NUMBER(野外采集点数目)的图来改变这个想法。 改变的内容如下: 1.打开Input Transfer window(输入转换窗口)(来自Dictionary(字典)-顶层菜单-Edit Dictionary(编辑字典)),并且选择SEG-Y Seismic Header(IBM)(SEG-Y地震道头),而不是Stand SEG-Y dictionary(标准SEG-Y字典),因为我们知道输入数据是IBM格式。 2.然后我们在转换字典中(上部分窗口中-蓝色文字)找出接收线数目,并且在名称右边 的小方框里单击。 3.在随后的对话框里,单击DELETE DEFN.首先移除已经存在的定义,然后单击ITEM, 并且在下面的对话框(Item Defn)里找到FIELD_STATION_NUMBER。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安徽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就是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原始资 料进行加工、改进,以期得到高质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 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关的地质信息。 2、数字滤波:用电子计算机整理地震勘探资料时,通过褶积的数学处理过程, 在时间域内实现对地震信号的滤波作用,称为数字滤波。(对离散化后的信号 进行的滤波,输入输出都是离散信号) 3、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4、数字信号:模拟数据经量化后得到的离散的值。 5、尼奎斯特频率:使离散时间序列x(nΔt)能够确定时间函数x(t)所对应的两倍采样间隔的倒数,即f=1/2Δt. 6、采样定理: 7、吉卜斯现象:由于频率响应不连续,而时域滤波因子取有限长,造成频率特性曲线倾斜和波动的现象。 8、假频:抽样数据产生的频率上的混淆。某一频率的输入信号每个周期的抽样 数少于两个时,在系统的的输出端就会被看作是另一频率信号的抽样。抽样频 率的一半叫作褶叠频率或尼奎斯特频率fN;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fN+Y,会被看作小于它的频率fN-Y。这两个频率fN+Y和fN-Y相互成为假频。 9、伪门:对连续的滤波因子h(t)用时间采样间隔Δt 离散采样后得到h (nΔt)。如果再按h (nΔt)计算出与它相应的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这时在频率特性图形上,除了有同原来的H (ω)对应的'门'外,还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许多门,这些门称为伪门。产生伪门的原因就是由于对h(t)离散采样造成的。

10、地震子波:由于大地滤波作用,使震源发出的尖脉冲经过地层后,变成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延续的波形w(t)。 11、道平衡:指在不同的地震记录道间和同一地震记录道德不同层位中建立振幅平衡,前者称为道间均衡,后者称为道内均衡。 12、几何扩散校正:球面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波前面不断扩大,使振幅随距离呈反比衰减,即Ar=A0/r,是一种几何原因造成的某处能量的减小,与介质无关,叫几何扩散,又叫球面扩散。为了消除球面扩散的影响,只需A0=Ar*r即可,此即为几何扩散校正, 13、反滤波(又称反褶积):为了从与干扰混杂的地震讯息中把有效波提取出来,则必须设法消除由于水层、地层等所形成的滤波作用,按照这种思路所提出的消除干扰的办法称为反滤波,即把有效波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受的种种我们不希望的滤波作用消除掉。 14、校正不足或欠校正:如果动校正采用的速度高于正确速度,计算得到的动校正量偏小,动校正后的同相轴下拉。反之称为校正过量或过校正。 15、动校正:消除由于接受点偏离炮点所引起的时差的过程,又叫正常时差校正。 16、剩余时差:当采用一次波的正常时差公式进行动校正之后,除了一次反射波之外,其他类型的波仍存在一定量的时差,我们将这种进过动校正后残留的时差叫做剩余时差。 17、速度谱:把地震波的能量相对于波速的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速度谱。在地震勘探中,速度谱通常指多次覆盖技术中的叠加速度谱。 18、射线追踪: 19、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得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 20、叠加速度:对一组共反射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来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对道集内各道进行动校正,当取某一个速

地震数据处理vista软件使用手册

Vista 5.5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输入 地震分析窗口 一维频谱 二维频波谱 观测系统 工作流 一、数据输入 1.1 把数据文件加入Project 首先选择File/New Project,新建一个Project,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可以选择不 同类型的数据集,选择,向Project中增加一个新的2-D数据集,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 ,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类型的地震数据,选择,选择一个SEG-Y数据,即可将该 数据文件加入新建的数据集。 1.2 命令流中数据的输入 双击进入如下界面 1.2.1 Input Data List 数据输入列表,选择已加入到Project的数据集,下面的文本框中会显示选择的数据的基本信息。 1.2.2 Data Order 选择输入数据的排列方式,对不同的处理步骤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排列方式 Sort Order a. NO SORT ORDER 输入数据原始排列方式 b. SHOT_POINT_NO 输入数据按炮点排列方式 c. FIELD_STATION_NUMBER d. CMP_NO 输入数据按共中心点排列方式 e. FIELD_STATION_NUMBER 1.2.3 Data Input Control 数据输入控制 右键-->Data Input Control a. Data Input 进入Flow Input Command(见上) b. Data Sort List 查看数据排列方式的种类 c. Data/header Selection 输入数据的选择,可以控制输入数据的道数和CMP道集 查看所有已经选择的数据 如果没有定义任何可选的数据信息,则如下图所示: 可以选择一种选择方式,单击并设置选择信息。定义有可选的数据信息后,在查看,则如下图所示,会显示选择的信息。 选择共炮点集

最新Strata软件操作手册-8.10

S t r a t a软件操作手册 -8.10

中国石油 STRATA地震反演软件常规操作手册 编写人:付建元 川庆物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二0一0年七月

目录 一、地震反演原理及方法 (1) (一)反演简介 (1) (二)STRATA软件概述 (2) (三)反演特点 (3) (四)反演方法 (4) 二、地震反演的准备工作 (9) (一)项目工区建立 (9) (二)数据准备 (11) 三、叠后地震反演操作流程 (12) (一)地震反演步骤 (12) (二)数据输入 (13) (三)子波提取 (35) (四)井震相关 (44) (五)模型建立 (50) (六)地震反演 (57) (七)结果显示输出 (70) 四、叠后地震反演小结 (77) (一)地震反演质控 (77) (二)反演方法推荐 (77)

应用STRATA软件进行常规地震反演 Hampson-Russell公司自1987年起从事地球物理勘探方面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咨询服务,为地球物理工程师提供了一系列卓越的技术平台,涉及领域包括测井数据分析管理和合成记录制作、地震反演、油藏属性参数预测、AVO技术岩性与流体分析检测、地质统计制图等。 各软件包功能独特强大,可在PC和UNIX两种平台上快速、稳定运行,两种平台上的工区可相互转换。Hampson-Russell卓越的技术平台和强劲的咨询支持为石油勘探工程师们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STRATA是一套交互的2D/3D模型和反演的软件,它将叠后的地震道转换成波阻抗地震道,然后可利用相互的关系计算速度道。除了地震反演外,STRATA软件还包括其它一些功能如地震预处理,子波提取和井编辑等。所有的任务可在多个连接的窗口中完成和显示,用户可以建立地质模型,分析地震数据和交互地研究反演结果。在软件中提供了多种反演方法如基于模型的反演、稀疏脉冲反演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反演。 一、地震反演原理及方法 (一)反演简介 地震反演是正演模型处理的反问题(图1-1)。正演模型相对简单,目前对正演技术是无可非议的。对某一给定的地质模型,其地震响应是相对稳定的;而地震反演相对复杂,对某一给定的地震响应,可能对应有多个地质模型。 图1-1 反演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它所包含的潜在地质信息的过程。 传统上,反演是在叠后地震数据上进行,目的是提取声波速度和阻抗体。目前反演已经被扩展到叠前数据体,目的是既提取声波阻抗又提取横波阻抗体,这样就允许计算孔隙流体性质。目前也可以利用反演结果直接预测岩性参数如孔隙度体。从而综合叠前和叠后地震反演对储层的岩性和流体分布进行定量预测,最终实现精细预测有利储层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