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哲学角度看幸福

从哲学角度看幸福

从哲学角度看幸福
从哲学角度看幸福

从哲学角度看幸福

计算机1004班晏霞 41050358

幸福是玫瑰,它高雅、自信、充满魅力;幸福是奶油巧克力,它醇香、柔滑、不可抗拒。音乐家把他的幸福编织成跳跃的五线谱,画家把他的幸福绘成印象山水,诗人用心灵歌唱幸福……于是,我们有幸,享受美妙的旋律,品味高雅的画卷,吟唱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心灵之诗。有的人自愿痛苦,为让更多的人分享幸福,他们不仅创造了财富,更是创造幸福!

——《幸福如歌》

常听人说:“你多么幸福啊!”其实幸福是什么呢?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幸福是口渴时的一杯清水,幸福是困倦时的一个枕头,幸福是寒冷中的一抹阳光,幸福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幸福是成功者流淌的激动的泪水……

但是当下的我们对人如何适应和应付生活,如何战胜不幸和获得幸福关注不够。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不少人的心灵或精神状态却没有随之越来越好,反而处在危机之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从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命运与前途,这一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让人们认识到幸福的真谛,我们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去帮助那些心灵处于危机的人们,使他们摆脱内在和外在的束缚,提高他们对幸福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最终获得全面的自由和解放。

幸福观几乎是所有学科都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贴近现实的人生哲学,她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关注人们的苦难,追求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幸福,科学的指出了人们能够幸福生活的思路和方法,是拯救心灵危机的一块法宝,所以用她作为人生的指导,有助于人们幸福生活的实现.

在哲学视野里,幸福理念和人性理论及人生价值观密不可分。怎样理解人的需求和幸福?答案还根植于怎样看待人的尊严和价值,怎样认识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等等。幸福是什么?无疑这是人类所关心的一切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即我们应当做什么?为什么做?选择怎样的行为?我们希望得到什么?这一切从根本上都受我们所拥有的幸福观的影响。

1.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人类一种既古老又永远恒新的追寻目标。关于幸福的理解,在人生理论上很复杂也很多元。据载,单是罗马尼禄时代就有200多种关于幸福的互相矛盾的定义。一切时代的思想家们都作过探究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人生幸福的探究未必只是思想家们的事,也是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必须明白的问题。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所追求的幸福也各不相同,如,穷人以财富为幸福,病人以健康为幸福,有闲者以快乐为幸福,等等。不论幸福的定义有多少种,但有一点是基本得到人类思想家共识的:幸福是主体对自身以及环境满意的一种

心理状态,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不存在差距,或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差距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说来,可能不幸福更容易理解,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存在差距,并且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心理状态。

人的需求不一样,人生价值设定不同,幸福和快乐的感受和追求也就完全不同。一个百万富翁有可能烦恼痛苦很多而幸福感觉很少,而一个非常渴的人仅仅喝到他要喝的水可能就会体验到莫大的幸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家们认为许多时候幸福在于人的主观感受。当然真正的哲学观点也不主张把幸福完全定义在人的主体感觉方面,幸福不是一种可以远离自然物质条件而纯粹由主观生成的东西。幸福快乐的感受是建立在所需求的对象获得满足的基础之上。离开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奢谈幸福也是不可能的。幸福必须是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结合的产物。只不过在这个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是更为积极主动的一面。

那么,人类所应追求的是物质幸福还是精神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使人的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都得到满足,比如生存需要的满足,社会交际生活中人际尊重需要的满足,还有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的满足,等等。虽然不同的思想家在诠释自己的幸福观时会有不同的侧重,但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幸福是物质快乐和精神快乐的统一。

2.几种幸福观

就哲学视野而言,幸福理念和人性理论及人生价值观密不可分。怎样理解人的需要和人的幸福,这一切根植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之中。

一种是建立在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趋乐避苦的人生幸福观。自然人性论者所追求的“幸福”,是他们意识中的现实感官幸福。古希腊自然人性论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自然物欲情欲是人的本性。“一生没有饮宴,犹如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启蒙时期的自然主义人性论,针对中世纪封建禁欲主义,大力宣扬世俗感性幸福,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应当肯定人在任何时候追求幸福逃避痛苦的合理性。自然人性论肯定人在自然属性方面的需要,把感性快乐和幸福统一起来,有助于清除禁欲主义的束缚。在理论深层上,肯定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是道德和幸福的基础。然而“趋乐避苦”感性幸福原则在强调肉体快乐的时候,混同了人的本性与动物的本性。

一种是建立在理性主义人性论基础上的理智幸福观。理性主义者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之处,认定是否具有理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在理性指导下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以理性克制感性欲望,就成为理性主义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基本格调。与自然主义相反,在理性主义者眼中,人的感性欲望、人的肉体感官需求是低级的,而人的精神、理性才是高尚的。人在控制自己欲望方面,不是主人就是奴隶。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首先克制自己的情欲享受,去追求精神的快乐。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恰恰就在于从肉体的情欲束缚中解脱出来。理性对欲望是一种调控引导,或一种合理的启动。正确的幸福观的作用就旨在使理性对欲望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应当看到,理性主义人性论的幸福观中,含有一种人性自我觉醒中的升华,含有对人类理想生活的有益引导,对于今天也仍不失其益。正因为如此,以理性调控情欲,过一种节制有度的尊严的生活,历来被人类思想家普遍崇尚,成为人类一种主流幸福观流传下来并渗透在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之中。

还有一种是建立在社会人性论基础上的德性幸福观。社会人性论主张人的本质在于其社

会性,人生的价值及其幸福在于人们通过人生活动而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作用。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幸福究其实质是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不能离开这种关系孤立、抽象地谈论人生价值和幸福。孤立的个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和幸福可言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及其幸福只有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存在和体现出来。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的活动、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幸福实现也就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共同体的发展。只有把个人的利益幸福和他人、公众的利益幸福结合起来的生活,才是既符合人的本性,又符合道德的幸福的生活。

3.获得幸福的途径

由哲学家们的探讨和上述定义可知,获得幸福的基本途径有两类,第一类是处于不意识状态,即未考虑差距;第二类是意识,即考虑这一差距。第一类中,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一点有许多哲学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条是沉浸这某种事物中。如斯宾诺莎指出的就是这一条。麻烦在于当你询问自己思考的框架时肯定打断你的流动。如果你想幸福,根本就不要问你是否幸福。对于是否幸福的问题反而让我们很不开心,本来幸福的生活因为一再的思考到底幸福不幸福而打了折扣。能够以这类方式获得幸福的,在人类群体中,是少数,大概只有勤奋笃学,孜孜不倦的学者和无我状态的精神病患者。第二类中,基本途径有三条,一条是期望值不变,改善自身的状态;另一条是自身状态不变,降低期望的水平;第三条是在适当地改善自身的状态的同时,降低理想的水平,是二者兼用的途径。遵循第一种办法的可以称作是乐观主义的,第二种办法的可称作是悲观主义的,遵循第三条途径的可以称作是中庸的。

采取悲观主义途径的,犬儒学派几乎将欲望水平降低到仅仅是活着,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将这一途径推向了极致,他指出,要得到永久的解放,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

采用中庸者的途径,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致原子的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

采用乐观途径的,可能是许多人都希望采取的一种途径。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的生存和意义就在于自身本性的满足,并赞美这种合理性,认为它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即属于此。

但是,这种途径能够获得幸福的希望却很渺茫。最简单的不快乐是因为贫穷造成的。贫穷的人如果有钱了就会觉得幸福。但是增加的财富的影响惊人的小。

4.幸福的标准

什么是理想状态,这就是幸福的标准问题,它涉及了幸福的,抑或说是人生的价值标准。弗洛伊德说“幸福完全是主观性的东西”。

苏格拉底好像是第一个批评性的思考幸福条件的人,考虑人们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他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让幸福问题与个人和美好完全结合:幸福就是

过美好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认为德性是人的真正本性或本质,它使人区别于或高于其他动物,使人成为人,因此,德性不仅是人生所应追求的价值,而且也是人生的自身价值之所在。既然如此,关于人生幸福的价值学就成了关于道德的学问,其使命就在于通过引导人们向善以达到幸福。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人们理想状态的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价值的追求也日益多元化,这样德性或美德不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更不是人生的唯一价值,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系统的,其中幸福包含德性,幸福是真实人生的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

事实上,由于一般价值论的影响,自20世纪早期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已经拓宽了伦理学的领域,伦理学正在转向一般价值理论或价值论。在我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在研究价值问题时把目光投向幸福论伦理学。这表明“将价值论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形成一门统一的人生、价值或幸福哲学,即价值论,是完全可能的”。

现代价值论在现代条件下已经内在地继承了原初伦理学的精神,它视幸福为个人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构建观念的价值体系,为个人和群体确立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伦理学家从人类幸福的角度在研究大量的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

5.幸福的设计者

有什么样的人性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人性必须基于生物的、精神道德的、理性意识的、社会的等完整规定性之上。我们应该在综合人性观基础上确立我们的幸福观。

人的幸福首先不能仅仅确立在感官快乐上。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但真正的人不应该让自己的幸福追求永远停留在动物水平上。我们应当追寻一种基于自然物欲又超越自然物欲的持久的心灵快乐和精神幸福。也就是说,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应该统一起来。在求生存的生活状态中片面强调人的精神幸福也是不现实的,但当我们有了基本生存保证时,就应该使我们的幸福追求更上一个层次。正是在精神幸福的意义上,我们说幸福的实质不在于物欲享受,不完全取决于客观外在生活条件。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可以由主体自我把握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对物欲要求太多,可能反而会带给我们心灵的纷扰和痛苦。

同时,个人的幸福追求必须和他人幸福、社会幸福和谐一致。自己获得了利益幸福而又不能损伤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幸福。比如人为了获得爱的幸福,就应当爱他人、爱社会,因为他人和社会是他存在和快乐幸福所必需的。也就是说,人们的幸福是彼此相联系的。在这个意义上,幸福和人们的德性有关。无论如何,建立在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损害之上得到的快乐不可能是真正的幸福。损人利己历来为人类所不齿,这种和道德的恶联在一起的一己快乐不仅是卑鄙的,而且也不可能使一个真正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

总之,幸福和我们的人性观、人生价值观相联系,和我们建立在此之上的心态和思维习惯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自己就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幸福就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摘要:幸福一直是我们永恒关注的话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金钱,利益,享乐思想也异化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使人们蒙蔽了对幸福的真正认知。当一些人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幸福的最终目标时,也有一些获得充足财富的人并非感到快乐幸福,而是空虚迷茫。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幸福的真谛,以及真正的幸福能使我们本身内在价值获得怎样的提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现代思考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以人的本质为起点,认为幸福是至善,是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来阐述幸福要在现实活动中以中道为原则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是因为它是几千年的产物,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们有必要通过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来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得以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方面,希腊社会城邦国家在经济上都一个独立的个体,公民在城邦中拥有奴隶和一定的财产。奴隶作为组成家庭的财产要素之一,在城邦中有着许多生产生活活动,这使

人们在满足生活活动需要的同时,还有够多的时间去从事其它的社会活动。①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道德传统根源都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②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是亚里士多德两个重要的论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幸福的生活便是理性的生活。“人是理性的动物”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生活方式,“人是政治的动物”是告诉人们哪种政治制度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幸福的内涵 首先,幸福即至善。亚里士多德是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某种目的,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善,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明幸福,因而他认为幸福就是善,至善就是最高的幸福。虽然我们都有自己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行动中也体现着善,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性活动去追求一个最终的、完满的善来实现真正的内在幸福。而善是人们的各种现实活动所追求的目的。③简言之,幸福就是至善。其次,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在于他是有没有在善的指导下去进行实践,而不在于他对某种德性的思考。幸福的获得在于通过自己努力实践来使自身价值得以很好地实现。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人们需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获得实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

科学方法论

1.1.1科学方法论 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知识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是客观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客观实在性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必须从这些客观现实出发,科学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具有客观性的一种认识形态。 (2)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科学应该是认识的概括、抽象,因而是一种理论化的知识形态。 (3)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形态。正如罗素所说的,“科学总是一支未完成的交响曲”。由于人们总是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限制,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科学只能逐渐逼近真理,近似地反映客观实在。 “科学方法论”的界定 在“科学方法论”的语言结构中,“科学”只是个限定词,是对主词“方法论”的内涵和外延的规范。因此可以将“科学方法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一般认识原则或理论学问。一般而言,科学认识又包括两个层次,即经验认识层次和理论认识层次。所谓经验认识层次是指对事实的积累以及概括、综合、分析,从而获得适用于实际目的的经验规律的阶段。所谓理论认识层次是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并形成具体领域理论体系的阶段。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然哲学时期。16世纪以前,以直接观察,直觉猜测和形式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直觉观察时期。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得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璧鸩鲁等等。这一时期的科学方法基本属于经验方法范畴。 (2)分析方法为主阶段。16~19世纪,各门学科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自己的研究方法。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书问世,给当时的科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书中着重探讨了经验归纳法。与此同时,笛卡尔在《谈方法》一书中,从唯理性的演绎论出发,强调理性的推理和分析。 从而奠定了当时以分析为总体特征的科学方法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伽利略、牛顿、休谟等。 (3)辩证方法为主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由于细胞学、能量守恒与转化论和进化论的出现,自然科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关注过程以及各种过程的整体性联系的科学,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开始采取辩证方法,在研究中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起来,动态地考察对象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这一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微观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天体演化学等现代前沿科学成果的证

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在西方哲学史上,幸福问题是讨论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大致分两派。 一派叫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好的,是人生的目的。这一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到了近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比如休谟、亚当·斯密、约翰·穆勒。谈到什么是快乐,这一派强调的是生命本身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比如伊壁鸠鲁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你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这就是快乐,就是幸福。约翰·穆勒更加强调精神的快乐,认为它是比身体的快乐层次更高的快乐。 另一派叫完善主义,认为人身上最高贵部分的满足才是幸福,那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不过,他们一般并不排斥快乐,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上的快乐。这一派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观点,在他之后还有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近代以来主要是德国理性论者为代表,尤其是康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公式:智慧=美德=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懂得灵魂远比肉体重要,好好照料灵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从中国哲学史来说,幸福这个词是现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里幸和福这两个字是单独使用的,没有幸福这个词,要了解中国哲学家对幸福的看法,主要依据他们谈论人生境界的那些内容。 我觉得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护好生命的本真状态,庄子在这同时还强调精神的自由,崇尚那种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贫乐道就是幸福。在精神生活上是乐道,在物质生活上就是安贫。 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你看他也很强调简朴状态中生命的快乐。 所以,比较两派的观点,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差异其实并不大,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 完善主义重视精神生活,快乐主义也认为精神的快乐更有品位。快乐主义重视享受生命的本真状态,完善主义也认为简朴生活才能使人真正享受生命。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主张物质欲望的无穷尽满足就是快乐,不会有的,否则怎么叫哲学家呢。

从康德哲学的角度看

从康德哲学的角度看“亚当.斯密问题” 前言 在我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上了一门西方经济学的课,书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的,而“经济人”的本质特征是自利,“经济人”根据市场的状态和自身的利益做出判断,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这样的自由行动却能够无意识地增进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无法接受这样的逻辑,但当我学了康德的哲学之后,发现之前自己没有接受亚当·斯密的逻辑,正是缘于我对个体主义氛围下的自由、动机、人性等问题的不理解。本文试图用康德的哲学思想来探讨亚当·斯密关于人性的斯密问题,并认为,康德对自由与必然的问题的解答可以为斯密问题的解答提供一条路径。 一、什么是斯密问题 “斯密问题”并不是亚当·斯密本人提出来的,而是19世纪中叶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斯密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人是具有同情心的,人性是利他的;但在随后的一本更为著名的书《国富论》中斯密又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性是利己的。斯密在生前多次修改这两本书,但是并没有改变这两本书的基本观点。那么,斯密究竟是主张人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呢?为什么他要提出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命题呢?斯密对人性的看法究竟有没有同一性?他是否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前后一致是一个哲学家的最大责任?”这个问题史称斯密问题。 斯密本人并没有提出“经济人”的假设,是后人根据他在《国富论》的思想为他总结的,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后人将其“经济人”的假设总结为三个基本特性:一、利己,经济利益是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二、理性,经济人会运用理性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判断,而使自己的行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三、公共利益,只要政府做好“守夜人”的天职,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不积极干预市场经济,那么,市场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又提出了“道德人”的理念,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天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他还说,同情心“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反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从这个意义上,同情心、利他就应该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了。 那么,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否意味着这样一个想法:利己而不利他的动机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变成利他的结果呢。如果这样推断的话,那么这就与“道德人”的假设相矛盾了,因为“道德人”将的也是人性问题的动机层面,而不是讲结果层面,这样的一个想法是无法解释斯密问题的。如果这样推断下去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的秩序中,诚信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善意的谎言”在市场经济中就具有合法性。但果真如此吗? 在斯密看来,诚信、节制、公正等道德问题是自由市场经济下非常重要的道德因素,他认为:“经济自由没有道德是不能很好地存在下去的,特别是在其鼎盛时期”,“如果贪婪肆意猖獗,人们还会支持自由市场制度吗? 如果客观的逻辑和合理性成为每一个不公正结果的庇护所的话, 人民还会支持自由市场制度吗?”,因此,本文认为,不能把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简单地看成是利己不利他的动机推出利他的结果,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动机问题做一番考察。 二、康德对自由问题的解答 康德(1724-1804)和亚当·斯密(1723-1790)是同时代人,两人都是著名的道德哲学家,都有“古典”的美誉,

论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

论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的关系 --魏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德)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道德文明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我所要讨论的就是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的关系。但是我所说的,是相对的关系而非是绝对的。引用一句广告词,世事无绝对。道德文明与经济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关键字: 道德经济文明犯罪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1我认为,一个地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的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博会刚刚结束,在世博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个不文明的现象——插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这种行为的人大多是中国人,并且是以外地来沪参观的人为主。反观上海本地,或者是一些外国友人,他们则更加有秩序。我在参观世博是就遇到了许多这样的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女人,在排队进入沙特馆的过程的她数次爬上围栏,大声叫喊,并且她一个人招来了5个人插队,当有一个老人和她理论时,她竟还理直气壮的说老人多管闲事云云。同样在轨道交通线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1号线人民广场站,人们能自觉的排队上车,但是在3号线长江南路站,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上车,有时车上的人竟会被堵在车上无法下车,而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排队坐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同样是公共交通,在上海的公交中,人们基本都能自觉地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但是在北京,通过我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和与北京同学的交流,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因为一些小事儿大大出手的事屡见不鲜。 通过这些事例,我想说明的就是,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这个地区的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也会相对的更高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能可能说每个人的水平都会更高一些,只能说是总体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受教育的机会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的也会高一些,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一个人对社会认知也会更加深刻,他的道德水准就会有比接受教育较少的人高的机会,这里我们说的只是机会,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仅仅受教育影响,与环境等其他客观因素也有关系。可以这样说,经济影响了教育,而教育又影响了人的道德水平。同时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水平,对于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似乎有些泛滥,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具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水准,而大学生就业难也反映出大学生的经济水平不容乐观。大学生经济水平的低下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从另一方面,很多人违反道德准则甚至法律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为什么美国的黑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他们的经济水平是极为恶劣的,同时因为种族歧视,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极低的,这样不难理解为什么黑人的犯罪率会如此之高。还有在印度北部邦,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低下,成人识字率不到50%,犯罪率奇高。而他们也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越多,人越穷,受教育程度越低,人的素质越低,犯罪率也越高。而印度的南部邦则是另一种景象,那里拥有各种高素质人才,有比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名校入学门槛更高的学府,那里经济更为发达,犯罪率较低,和贫穷混乱的北部形成了鲜明的 1URL: 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7117340239.html,/view/10153.htm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 延安建行曹艳阳 很好的一个机会听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人生果然不同》音频课,感觉意犹未尽,听音频,整个人都能安静下来,她的声音真的有种魔力能吸引到我,摒弃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浮躁,让自己对人生又了重新的思考,惊叹于这是怎样的奇女子,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活得如此达观通透,折服于哲学的理性思考。真的是,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很喜欢她的自嘲: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风情万种:便是你热爱生命,轻舞飞扬的样子; 与世无争:便是你能面对人生的诸多境遇,淡定从容,恬然自适的襟怀…… 1、寻找生命里的树洞 真正的知己好友她有很深的爱、有很深的理解、有很深的信任,而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私心的,这样的知己好友是另一度空间里的另一个你,她是另一个镜面中的你,她是另一个你。她的声音可能代表着是你的另一种心声。血脉家族是我们的亲人,而精神家族是我们的知己,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自己的知己,找到自己的那颗树、那个树洞,来安放自己的灵魂。在新的一年,新的活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族,种下自己的那颗树,遇见那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的树洞。 2、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的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

还是会有人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的确如此,我们要学会自爱,真诚的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和你自己。 3、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无论是花谢花开,还是人去人来,古老的宇宙以一种隐秘而玄妙的方式保持着自身能量的平衡。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散,都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与唯一,以及每一刻时光是如此珍贵因为它一去不返。所以我们当珍惜生命,全然投入当下的生活,郑重地对待此时此地眼前的这个人,手头的这件事,我们的此时此刻。 记得俄罗斯的一首小诗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然岁月的年轮无情地在我们的容颜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烙印,但我们仍然拥有一个年轻的心态。只要你愿意,你一样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喜欢的自己。 生命的美好,来自踏踏实实的追求和热爱,无论人生到了哪个阶段,心中都要有诗意和远方,以及对生活的向往。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依然真诚地生活。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今生,惟愿,守着余下的流年,让心在简约中安放,让灵魂在安静中盛享生命的丰润,让精神之树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出一朵朵素素的小花,温柔着岁月,惊艳着时光。 作者:曹艳阳,陕西延川人,建行延安分行工作。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延安诗词学会会员。爱好书法、瑜伽,喜欢古诗词、散文、

浅谈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认识 最近,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不是“经济学导论”课,而是“幸福课”。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儿在诠释“幸福”时说,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如果这一判断是有不证自明的公理性,那必定意味着,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宿命,人的天性。”人类的发展史,说到底其实就是一部争取幸福的发展史。正如霍尔巴赫在《自然的体系》中所言,“我们的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 然而,幸福是什么?这是没有标准定义的问题吗?当然没有。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地位、环境、民族、职业等各不相同,必然导致这个世界存在着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认同感的差异。比如说,米兰.昆德拉会认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鲁迅则说:“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贝多芬如是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 虽然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生幸福的思考各有差异,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是不难发现,其实他们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 例如,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以理性为基础,强调人类的精神幸福,将幸福渗透于灵魂深处,关注人类内在的精神自由,忽视甚至摈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其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的幸福观遵循的是“知识——道德——幸福”这样的思维轨迹;柏拉图把幸福建立在德行和至善基础的观点上。再有,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论的典型观点是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它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上,承认人的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然而,西方基督教幸福观指出,幸福存在于对上帝的爱与信仰之中,解决生活的弊端的方法是要寻找上帝这个外物作为心灵的支持…… 纵观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人生幸福的各种不同的思考,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是不难发现,本质上他们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无论不同的人们有着怎样千差百异的幸福观,但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共性、天性。人的全面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人获得幸福感的最本质要求。马克思给予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解释,让我们通过它可以理解幸福的内涵。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追求人类的幸福,最高的价值取

用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

用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我们可以从基尼系数上充分的看出先如今中国贫富差距之大。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基尼系数其经济涵义为: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由上表可以看出198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88,与当时很多发达国家一样低,甚至还要低于他们当中的部分国家。但是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6,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就没有基本上没有低于过0.4,均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而在哲学上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少,因为中国的发展时间太短,不像其他发达国家已经过几百年的资本累积,再者中国还有那么一段被侵略的历史,所以中国的底子比较薄,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这种统治方式也毁掉了国家的根基,导致社会和生产力落后,自然也就不能累积发生质变的资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中所有制共同参与的生产方式,平均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比如,技术专利是你的,你要求专利入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必然有这样的生产关系产生,否则就不发展,根据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所有都一夜共同富裕,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只有富裕的人多了,才能使国家强大,从而使贫困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为了发展,贫富差距的存在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该问题,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 (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二次分配要讲公平,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

哲学+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 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 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 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 D、理在事先 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 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 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 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 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 A、宿命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A、是否坚持唯心论 B、是否坚持辩证法 C、是否坚持唯物论 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5.哲学是()

关于幸福的7个小哲理故事

关于幸福的7个小哲理故事 一.幸福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而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烦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工作呢?”于是天使赐给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都被骗光,没有盘缠回乡。”于是天使送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而且富有,妻子貌美又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乐。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也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著天使︰“我想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

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 这次,诗人搂著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你曾觉得孤独?你尝过幸福的味道? 孤寂、璀璨本就是形容词,所有的形容词都是比较的。 没尝过孤寂,又怎知何谓璀璨的人生? 孤寂又岂非人生之必经?人很奇怪,每每要到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其实,幸褔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 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 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 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幸福的哲学读后感

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 ——《幸福的哲学》读后感作者:周国平还记得那一年关于“你幸福吗?”的电视采访,在网络上引起无数人的热议,到底什么是幸福,而我们自身又是否生活的幸福,在那一段时间里引出无数人的关注和反思。最近,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幸福的哲学》这本书,让我对于幸福的定义又有了一次深深的思考。 周先生说:幸福是多层次的,可持续的快乐。很小的时候,幸福对我来说,是同学每个月都能领到的零花钱,是爸爸去南方出差带回来的酒心巧克力,也是每年端午清晨河水激在脸上的那份清凉畅快;后来长大了,幸福变成工作中对长假的期盼,变成女儿乖巧听话的笑脸,变成身边改来改去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奇怪,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虽然买不起名牌,工作并不轻松,名和利都离我非常的遥远,并且以我现在的年纪来看,拥有它们的可能变的很小很渺茫。但是,幸福,或者说是幸福感,到是如同最真诚的朋友,一直跟在我身边,不离不弃。虽然偶尔也有伤心、沮丧,甚至怒火冲天的时候,但这些负面的情绪却常常如同天边的云彩,随风轻意飘散,并没有像徐志摩诗中那样,投影在波心。 幸福于我,不曾轰轰烈烈,不曾热热闹闹,反而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为什么会觉得幸福?虽然我没有办法像周国平先生一样,写下一本书来阐述幸福,不过静心自问,到是也能说出一、二。在此就将我的心得,我自己的幸福,与大家分享。 幸福,首先缘于内心的宁静。周国平先生说,善良、丰富、高贵,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我深以为然,人活在世上,日行一善做起来或者不易,但常怀日行一善之心,在可以伸出手的时候伸把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曾经有一位老师,在谈到是不是应该见义勇为时他谈到,不是一定要冲上前去,与罪犯英勇搏斗才是见义勇为,在面对罪犯时沉着冷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认真地观察罪犯,尽可能地掌握他的特征,等危机解除时可以给警方提供详细的信息也是见义勇为。老师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后来当我自己真得面临一次抢劫时,我真得做到了认真的观察并记录他的样貌,然后当警察拿出一堆嫌疑犯的照片时一眼将他认出来,并得到了警方的赞扬。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要你心底从容坚定,无论面对怎么的困境,总是能够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和有利的一面,而它又能够转化成为帮你走过逆境的力量,让你最终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 幸福,其实是你内心的满足感。我这个人,爱好“极”为广泛,老爸对我的评价是“常立志,但不立常志”!多让人伤心气馁的评价呀,我也曾经短暂地为其迷茫过。我们身处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成功,似乎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最重要目标。而一个不立常志的人,要想取得成功,希望微乎其微。可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到底什么样叫做成功?李嘉诚算是成功了吧,可是当我们数着他身上财富那长长的一串零时,你可曾想过,他当年是如何的拼搏努力过?李娜算是成功了吧,可是当她站在领奖台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她身上背负着怎样的伤痛和汗水。我们都不算成功吗?你可曾又想过,当你牵着女儿的手,在夕阳下的草地上玩耍的那一刻的满足

关于快乐主义的哲学思考

关于快乐主义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快乐箱;快乐主义;生活意义 摘要:在哲学史上,快乐主义者提出,好的生活应该是从生活中得到尽可能多 的快乐。然而后世对此反对声不断。文章试图以对快乐箱的思考引入,分析后世哲学家对快乐主义的批判,结合老师课堂教学和自身思考,寻找生活真谛。 正文: 快乐主义是解释道德行为与人生目的的一种伦理学说,又称享乐主义。该学说倾向于用纯粹生物学的或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与需要,认为人们以求得快乐为生活目的,而快乐包括肉体与心灵的快乐。事实上,很少有人是快乐主义者,人活于世上,追求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成功、名望、金钱、权力和自由等等,快乐更多地充当生活的调味剂而非目标。 一、对于是否愿意跨进“快乐箱”的思考 在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奥兹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虚拟的发明——快乐箱。它是一个装有电极和医疗设备的箱子,只要人走进箱子里,就会体验到一波又一波持续的感官快乐,而且它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但问题在于:一旦进入这个箱子,你就永远不想或者不会被迫从里面走出来。若干个月后,你的身体就会因为缺少运动而变得臃肿苍白,而且这几个月的时间你完全虚度了,但你一点都不会因此而烦心,因为你一直活在绝对的快乐里——那么请问,你愿意踏进这个“快乐箱”吗? 这是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一直被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人所追问和思索。调查表明,得出的结果往往是否定的,很少有人会愿意成为快乐箱的寄生虫。陈老师给出的解释是,尽管快乐箱能让他产生快乐的幻觉,但实际上却会因为缺少活动而使他的身体发胖、虚弱,以致生病和早逝——在现实中,没有谁愿意生病和早逝的,哪怕快乐箱使他感觉不到痛和早逝,但是由于他在思考——即能够区分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那么他宁愿要较少的真实快乐也不愿意较多的虚幻快乐。 是的,一旦我们跨进快乐箱,我们将永远不想或者不会被迫从里面走出来——这是一个可怕的沉溺,犹如吸毒。我们将在虚幻的世界里获得快乐的绝对满足,但现实中却面临孤独、无为、病痛和早逝——这一清醒认识和衡量让理智尚存的人们对快乐箱却步,就像常人对毒品却步那样。感官享受能尽一时之兴,但我们会更多地关注长远的真实的利益。快乐箱只能给我们带来虚幻的短暂的感官享乐,无法替代现实中感情和成功所带来的真正的满足。

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影响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117340239.html, 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嘉曦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8年第06期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是一种绝对的观念,而且是一种颠倒客观世界本质的世界观,但是其中所涉及到有关“市民社会”经济学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经济学探究的缘由入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哲学;黑格尔哲学;经济学;市民社会 [作者简介]王嘉曦(1990-),女,汉族,天津市人,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6-0031-02 一、关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经济学探究的缘由分析 马克思在读大学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针对历史和哲学,并没有涉及到有关经济学相关的内容。随着马克思对社会情况的认知程度加深,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且逐渐走上了与政治思想进行斗争的道路。在《莱茵报》工作的那一段时间里,让马克思从一名纯粹的哲学家逐渐转化为主张如何更好的解决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现实主义思想家,同时马克思意识到:“人们之所以要斗争、要争取,其实都与人们的利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倘若不从利益关系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将永远无法正确理解为什么不同的阶级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居然如此之不同;还有基层农民的生活状况,这些都将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基本利益。就是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促使马克思开始对经济学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尤其是从1843年到1844年,马克思加深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还意识到了经济问题才是当前社会民众更为关注的问题。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立场彻底划清了界限。此时,马克思也提出了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相反的观点,认为倘若要探讨市民社会与国家发生分离的原因、性质、过程,那么就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之所以会与国家出现分离,这是历史不断发展的结果,并且认为这种“分离”是社会矛盾所造成的,要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并且要在历史发展到一种水平之上才能将其解决。在这个阶段,马克思还明确指出: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市民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对市民社会进行研究,为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内容分析

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读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有感

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读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有感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说“哲学就是无聊老人对物质青年的无用谈话。”《幸福的哲学》这本书正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展示了幸福哲学的魅力。以下是分享的读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有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说“哲学就是无聊老人对物质青年的无用谈话。”《幸福的哲学》这本书正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展示了幸福哲学的魅力。这本书是周国平各个讲座的合集,是他数十年智慧的沉淀,它从哲学的角度告诉了读者思考的方式和意义。从青年与幸福、财富与幸福、成功和优秀、思考死亡、内心的生活、生命的品质、对生命和灾难的思考、阅读与人生、教育的目的等诸多方面,对读者的提问,进行了精彩绝伦的阐释。这不是“无用的谈话”,这是一本好书! 周国平说,“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一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这当然须免去物质之忧,但并非物质越多越好。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简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心灵的富有是通往幸福的终极之路。就像知识与智慧,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而智慧完全可以从经历中获得。古代的哲学家其实涉猎的书籍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智慧是丰富的,他们的很多话已经成为了真理。

知识的获得是靠灌输,智慧的获得是靠心灵去思考去感悟。知识是由大脑所得,而智慧永远只与心灵为伴。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周国平在书中否认了叔本华的观点,但我认为这又何尝不可呢?正所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幸福是可遇又不可求的。成功后的快乐总是短暂的,而幸福就是对未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幻想、期待,所有这些对未来的向往,概括成一个词,就是“幸福”。 书中,周国平说道,他第二段最快乐的时光是初为人父时。他说,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等琐碎的事情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他甚至认为男人不能孕育生命实在是遗憾,女人孕育、哺乳子女是上天对女人的珍爱。对此,作为一名两岁孩子的母亲,我深有感触。我还清晰得记得,孩子躺在我的怀里吃奶时那满足的样子;还清晰地记得,给孩子断奶成功的那一夜,我躲在洗手间嚎啕大哭。原来,我是那么怀念孩子在自己怀里的时光,那时光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吧。 说起幸福的哲学,我觉得我两岁的女儿都比我更深谙此道。当她饿了,我把奶瓶递到她嘴边,看她喝起奶那种陶醉又幸福的表情;当她困了,我给她洗过澡,看她舒服的躺在床上的样子,连我都醉了。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左宏明(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追寻的历史与追求幸福成为公认的人生目的出发,讨论了幸福的涵义,追求幸福的途径,最后探讨了幸福的标准以及与价值哲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幸福涵义价值哲学 0引言 幸福这一古老的伦理学命题,历史上曾有许多哲学家对此都进行了深邃的思索。本文试图从其中种种的看法语现象中,抽象出其本质的有意义的部分,就有关内容做出一个尽管不十分完备和准确,但也可以说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理解。 1幸福的历史追寻 在哲学的历史上,自古希腊肇始的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也是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为幸福主义。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的生命观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追求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充分享受生命和生活的乐趣。这种快乐和幸福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物质的快乐和幸福(如财富的积累与感官的需要与满足)和精神或心灵方面的快乐幸福(主要指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安宁)。 1.1德谟克利特的幸福主义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了幸福主义的生命观,他主张构成理性的原子是圆滑和精致的,构成感性的原子是暗淡而粗糙的,两种原子构成了两种认识,也形成了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的快乐及心灵的幸福和快乐。 1.2犬儒学派与希勒尼学派的对立的生命观犬儒学派的重要代表第奥根尼,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幻想离开现实社会过安贫乐道的生活。 1.3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生命观晚期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倡快乐主义的生命观。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在谈到快乐时他说: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1.4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西方而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禁欲主义或悲观主义则无疑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天幕将一切光明笼罩,人们的生活以及心灵都被宗教禁欲主义的枷锁牢牢套住。 1.5十五、十六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生命观十五、十六世纪被称作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打破神学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成为一股不可遏抑的历史潮流。 1.6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人生观他们把生命看作一台机器,将生命的意义束缚在极为狭小的范围,用自然的机械、静止、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存在主义的哲学系统,并且是德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海氏认为“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在现实社会中,人越具有社会性,就越失去个性,失去自由,死亡,才是人生的终结,是“此在”本质的完全体现。海氏指出,死是最独特的、最不连贯的、最不可替代的。海氏的死亡观是独特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它预示着个体的独立和苏醒,但是却又是厌世和消极的。 2幸福的涵义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所追求的幸福也各不相同,如,穷人以财富为幸福,病人以健康为幸福,有闲者以快乐为幸福,等等。 可以看出一点,幸福与主体期望的状态有关,因此,可以得到:幸福是主体对自身以及环境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不存在差距,或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差距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说来,可能不幸福更容易理解,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存在差距,并且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心理状态。 3获得幸福的途径 由哲学家们的探讨和上述定义可知,获得幸福的基本途径有两类,第一类是处于不意识状态,即未考虑差距;第二类是意识,即考虑这一差距。第一类中,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一点有许多哲学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条是沉浸这某种事物中。如斯宾诺莎指出的就是这一条。麻烦在于当你询问自己思考的框架时肯定打断你的流动。如果你想幸福,根本就不要问你是否幸福。对于是否幸福的问题反而让我们很不开心,本来幸福的生活因为一再的思考到底幸福不幸福而打了折扣。能够以这类方式获得幸福的,在人类群体中,是少数,大概只有勤奋笃学,孜孜不倦的学者和无我状态的精神病患者。第二类中,基本途径有三条,一条是期望值不变,改善自身的状态;另一条是自身状态不变,降低期望的水平;第三条是在适当地改善自身的状态的同时,降低理想的水平,是二者兼用的途径。遵循第一种办法的可以称作是乐观主义的,第二种办法的可称作是悲观主义的,遵循第三条途径的可以称作是中庸的。 采取悲观主义途径的,犬儒学派几乎将欲望水平降低到仅仅是活着,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将这一途径推向了极致,他指出,要得到永久的解放,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 采用中庸者的途径,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致原子的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 采用乐观途径的,可能是许多人都希望采取的一种途径。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的生存和意义就在于自身本性的满足,并赞美这种合理性,认为它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即属于此。 但是,这种途径能够获得幸福的希望却很渺茫。最简单的不快乐是因为贫穷造成的。贫穷的人如果有钱了就会觉得幸福。但是增加的财富的影响惊人的小。 4幸福的标准与价值哲学 什么是理想状态,这就是幸福的标准问题,它涉及了幸福的,抑或说是人生的价值标准。弗洛伊德说“幸福完全是主观性的东西”。 苏格拉底好像是第一个批评性的思考幸福条件的人,考虑人们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他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让幸福问题与个人和美好完全结合:幸福就是过美好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认为德性是人的真正本性或本质,它使人区别于或高于其他动物,使人成为人,因此,德性不仅是人生所应追求的价值,而且也是人生的自身价值之所在。既然如此,关于人生幸福的价值学就成了关于道德的学问,其使命就在于通过引导人们向善以达到幸福。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人们理想状态的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价值的追求也日益多元化,这样德性或美德不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更不是人生的唯一价值,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系统的,其中幸福包含德性,幸福是真实人生的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 事实上,由于一般价值论的影响,自20世纪早期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已经拓宽了伦理学的领域,伦理学正在转向一般价值理论或价值论。在我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在研究价值问题时把目光投向幸福论伦理学。这表明“将价值论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形成一门统一的人生、价值或幸福哲学,即价值论,是完全可能的”。 现代价值论在现代条件下已经内在地继承了原初伦理学的精神,它视幸福为个人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构建观念的价值体系,为个人和群体确立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伦理学家从人类幸福的角度在研究大量的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的智慧》.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3]谢军.《论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第2卷第4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2月 [4]江畅.《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第31卷第4期2000年10月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5]江畅.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6]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社科论坛 1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