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态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编号:DZRH/ZY2016-1

固态调味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受控)

德州丁老九

固态调味料单一性、复合型作业指导书

一、原料验收

1、各种原辅料有供销科负责采购,采购原则是品优价廉。

2、采购标准:各种原料应干燥(含水量≤14%)、虫蛀霉变不得超过1%。无异味、

无污染、杂质不得超过5%,具有该原料应有的色泽,天然芳香味或辛辣味。

3、违反采购原则标准采购原料,纳入年底考核计划扣除本年度奖金。

二、预料处理(分选)

1、振动除尘:将所需原料有成品库物流口按需传递到分选间进行震动除尘和人工分

选,开启振动筛电源,待机器平稳震动后将香辛料倒入振动筛,5分钟后关闭振动筛电源,取出香辛料待用。

2、人工分选:将除尘后的原料按照大小、品相区分,挑出虫蛀、霉变颗粒。辣椒进

行去梗。单一颗粒香辛料送至包装间包装,需破碎的送至粉碎间粉碎。

三、粉碎成型

1、检查粉碎机罗筛是否完好,机内是否整洁有无清理彻底,检查无误后更换对应孔

径罗筛。开启粉碎机启动电源,将需粉碎的物料,调入粉碎机料斗,调整料斗入料流量使物料匀速匀量进入粉碎机。工作完毕后关闭粉碎机电源,检查粉碎后的粗细度是否达到要求。

2、粉碎完毕后打开粉碎机及时清理内外残留香辛料,保证机器清洁。

3、需切段、切片的产品,投料至且片机,开启切片机电源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无异常打开投料口,进行切段作业。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设备上的灰尘和残留物料。

4、以上工序完成后单一型香辛料传送至包装间进行包装。复合型产品粉碎后传递至

调配间备用。

四、调配

本工序适用于复合型香辛料。

1、配料:配料员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料,及时对配料使用的电子秤进行效验。严格

管控配方不得外漏,需要添加商品添加剂的产品严格按照GB2760标准添加不得超量。工作中出现失误的纳入年底考核计划扣除本年度奖金。

2、搅拌:检查搅拌机内部是否清理彻底,如有余料及时清除,打开搅拌机单元检查

搅拌机工作是否正常,完毕后严格按照工艺配方加入各种香辛料,开启电源搅拌15分钟,使产品均匀混合后取出传送至包装间。

五、包装

1、包装物杀菌:产品进行包装前需现将内包装物放置在杀菌柜内进行杀菌15分钟

待用。

2、调整包装机上的生产日期及批号至当日当批,开启包装机电源预热并检查机器是

否运转正常。将经称量装袋的产品进行封口印字。包装工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防护并佩戴一次性卫生手套。所装产品严格按照包装表示定量不得出现负偏差。

六、成品入库

1、经包装后的产品装箱或装袋放置到待检区,通知质检科取样检验。

2、成品存放要求离墙离地10cm,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3、经检验合格的产品通知供销科,经检验不合格的移至不合格区由质检科通知质量负责人协同质检科、生产科查找问题报公司领导批示。

固态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图(非即食)

注:1、各种原料含水量≤14%、虫蛀霉变不得超过1%

芳香味或辛辣味。

2、严格按照标准配方配比。

3、包装物使用期杀菌15分钟,净含量不得出现包装包装标识的负偏差。* *

(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受控编号: HC-JSC-2013-A/生产作业指导书2013年2月1日批准 2013 年2 月 1 日执行1 固态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原料处理(分拣、干洗) 1 、将所需原材料由车间外投料口投入车间,原料放到分拣台上进行仔细分拣,将不符合要求的原料、杂质、异物去掉。 2、检查干洗机无异常后,启动干洗机运转。 3、运转后检查除尘机的风量是否达到要求,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左旋转并拉大干洗机侧面的进风口,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右旋转,关闭或缩小时风口。 4、调好风机风量后,将分拣好的原料放置于干洗机进料口处,由干洗机进料口均匀投料,保持机器正常工作状态,达到运行平稳可靠。 5、把干洗好的原料送入烘干杀菌车间。 6、工作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清除机内剩余物料,并检查有无零件损坏磨损,保持机器完好,保障工作正常状况。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对当班或主要责任人罚款 1 0元。2二、粉碎 1 、检查粉碎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现象,有问题及时报告,确保安全。 2、首先检查物料的标准度,然后开启电源,进入粉碎状态。 3、检查粉碎后物料的粗细度是否达到所需要求,以便调整。 4、工作完毕,要关掉电源,确保安全。 5、要清理粉碎机上的灰尘,保证清洁。

6、打扫地面卫生。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罚款10 元。 三、调配3 调配: 按照比例进行配料,倒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搅拌时间15 分钟,使产品均匀,符合标准要求。 四、干燥灭菌 1、检查微波的螺丝有无松动和电源是否接触良好。一切正常后才可启动。 2、启动顺序: ⑴先拉下红色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⑵按下监控开关。 ⑶ 按下风机开关,检查是否正常运转。 ⑷按下排湿开关。 ⑸按下运行开关,调至正常运行位置。 ⑹按下调温开关,调至所需温度位置(85-102 C) ⑺依次打开微波 1、2、 3 开关。 3、运行平稳后由微波进料口均匀进料,并检查出料时的产品达到要求。 4、工作完毕,首先关闭微波开关 1 、2、3,调底运行速度,关闭调温开关,待机器空行二十分钟后方可关掉电源。 5、关机后清除机内余料,检查机器零件有无损坏、磨损,保证机器完好状态。

调味料企业标准

. .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固态调味料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湿法配料作业指导书

湿法配料作业指导书 1 基本要求 1.1 严格按照配方及工艺配料 1.2 根据生产计划,及时拉运生产用的树脂、溶剂和各种助剂,拉前核对原材料规格、型号,防止拉错、运错。 1.3 根据配料要求,准确计量,并按照各产品的规定工艺顺序投料、搅拌,启动真空脱泡机搅拌,每次真空脱泡完成后,应开启过滤器开关,防止堵塞。 1.4 投料时应仔细检查原材料是否进水、受潮、杂质或其它质量问题,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技术员。 1.5 原材料计量必须准确无误,每班应对计量器清洁一次,并保持准确。 1.6 将过滤后的浆料,送到涂台岗位。 1.7 投料时应将料桶清理干净,避免浪费,剩料和未用完的浆料应把桶盖盖好,防止受潮及溶剂挥发,并贴好标签,注明配料日期、品名、剩料原因、班别等内容,排放整齐。 1.8 保持设备、场地、工具器械的清洁整齐,班前、班后应清扫场地。 1.9 遇停机、风雨天等情况,应及时做好遮盖、关闭门窗,以防备原材料进水、混入杂质或固化。1.10 楼上倒料人员负责拉料、投料及各助剂的配制工作;楼下放料人员负责清理楼下现场卫生和换色料桶的清洗工作,并负责树脂的清理工作。 1.11 各原料要按同批次同用的方法,用完上批次产品后,才能用一下批次。 1.12 整理并堆放好各助剂空桶、废袋等,及时拉放到指定位置。 2 安全操作 2.1 搅拌机:先将胶料放在搅拌台的中心位置,缓慢放下搅拌涡轮,待涡轮降至料中1/3时,启动主电机,转速按需要调至300至600转/分。加料时,应注意不要碰撞搅拌涡轮的旋转杆,更不准把手或工具伸入料筒中。左右移动搅拌时,要动作适度,不可使涡轮碰撞料筒壁,搅拌结束前将转速调慢,升出料面后,慢转数秒停止旋转,并关掉主电机,伸出桶口,停稳后方可移出料筒。 2.2 升降机操作安全要求: a)严禁载人; b)严禁超载; c)产品或运输物应放在升降机正中,开机前检查有无伸出机体外的情况,同时观察上、下是否有人同时 使用机器。 2.3 尽可能减少皮肤直接接触DMF,如特殊情况,触及后应用清水及时冲洗干净。 2.4 DMF为可燃性溶液,储存设备要密封,未用完的料和剩料要盖严,应注意防止静电、防雷、明火、火源。 2.5 严禁在生产岗位吃零食,正常进餐时应洗手,做好防护。因酒精与DMF接触后会加重对人体的危害,上班时和班前、班后严禁饮酒。 2.6 安全和卷绕产品的质量。移动、卷出产品时,小心避免将手指滑入流动槽,伤及手指。 2.7 生产过程中擦洗辊筒时,要站在运转中的导辊、滚筒的出口方位用手操作,严禁站在转动件的入口处操作处理问题,操作时要集中精力,不可麻痹大意,以免手指、手臂被卷入辊筒。 3 记录 要认真做好交接班书面记录。 1

配料工作业指导书

烧结一车间配料岗位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确保配料流量稳定、保证生产质量,杜绝各类伤害事故,控制粉尘排放。 1.2适用于配料工岗位 2..引用文件 2.1《配料安全操作规程》 2.2《配料技术操作规程》 2.3《配料岗位操作规程》 2.4《烧结厂生产管理考核办法》 3.职责 3.1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操作和事故处理。 3.2负责设备的日常巡点检,提出设备检修项目,并参与设备的验收试车工作。3.3负责检查所属岗位现场作业环境及设施安全状态。 3.4负责岗位卫生清洁,杜绝二次扬尘。 3.5负责区域内安全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过程跟踪及结果检查。 3.6负责参与区域内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工作。 3.7负责区域防火、防盗。 3.8负责确保配料配比的执行以及保证流量精准稳定 3.9负责调整烧结矿碱度、氧化镁等成分控制,保证烧结矿化学成分稳定正常。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工作流程

配料信息通报流程 4.2作业准备 4.2.1接班人员提前20分钟到岗,劳保用品穿戴整齐,到休息室开班前会。 4.2.2劳保用品穿戴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工作服排扣、袖扣、领口、工作裤扣子必须扣好,安全帽正面戴好,帽带子要系在下鄂,松紧适中,帽带子要贴脸部,女工发辫要放入帽内,工作鞋带必须系紧。 4.2.3由当班工段长或班长主持召开班前会。学习岗位安全危险预知;讲解上一班的生产、安全和设备使用情况;做好班前会记录。班组人员列队检查、确认劳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确认人员精神状态良好;进行安全宣誓。 4.2.4在岗位上进行对口交接班。检查设备、安全、卫生、工具等,查看记录。 4.2.5交接班时,交班方对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向接班方通报,接班方检查无误,签字确认后,交班方方可交班离岗。 4.2.6检查完有问题向班组长反映,如班组长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工段长反映。需要上个班处理的,上个班处理完交班,没问题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4.2.7出现质量、设备事故在当日或次日开质量、设备事故分析会。 4.2.8交班方提前清理、清扫工作现场卫生及设备、设施卫生(转动设备除外)。 交接班 运行操作 信息反馈 异常处理 工艺信息接收 配料工 配料组长 厂部领导 车间主任 中控工 工段长 配混班长

速冻产品作业指导书

为保证速冻食品(速冻其它食品)生产的品质,特制定本生产作业指导书,作为生产员工的指导手册,在速冻食品〖速冻其它食品(鱼丸、贡丸)〗生产过程中遵照执行,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应根据本作业指导书,加强对生产员工的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 一、 速冻食品(速冻其它食品)生产工艺流程 二、 1.原料验收 1. 1工艺技术要求 程》检验、检疫合格后通知仓库管理员验收数量入专用冷藏库。 1.2操作要求 2.原料预处理 2.1工艺要求 )然后初步加工成斩拌(擂溃)

所需的规格大小。 其他原料需去除不可食用部分,用清水漂洗干净,初步加工成所需规格大小,将水沥干备用。 2.2操作要求 冻肉糜在自然解冻过程中,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原料冻肉则要求自然或清水解冻,人工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清(漂)洗时清水需保持流动,沥干时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受到二次污染。)初加工后的原料,放入干净盛器备用。 其他原料需人工去除不可食用部分(包括根茎、黄叶等),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后,用流动的清水将原料洗净,沥干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受到二次污染。初加工后的原料,放入干净盛器备用。 3.计量配料 3.1工艺要求 按配方料,计量精确,保证风味统一。 3.2操作要求 按设备一次加工能力为一料配制单位,严格按照配方规定的比例,精确称重。 将配制完毕的原辅料,放入干净盛器备用。 4.斩拌(擂溃) 4.1工艺要求 斩拌是贡丸生产的重要工序。经斩拌(擂溃)后的肉糜应富有黏性、弹性,目测无明显块状肉。

4.2操作要求 将经过预处理的冻肉原料碎块放入斩拌(擂溃)机,启动机械,进行斩拌(擂溃最终形成肉糜)。 猪肉斩拌一般需经过20~30分钟的斩拌(擂溃),直至形成富有黏性、弹性的肉糜。但斩拌(擂溃)时间须根据原料的品种、含水量,凭操作经验而定。 5.拌和 5.1工艺要求 将斩拌(擂溃)的肉糜与配制的辅料混合,并在不断拌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肉糜的黏度、弹性。要求拌和均匀,无肉眼可见的粉状辅料。5.2操作要求 斩拌(擂溃)后的肉糜放入搅拌机,开启搅拌机,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倒入淀粉、调味料及其他辅料,并继续拌和10分钟,使之拌和均匀,直至无肉眼可见的粉状辅料。 6.添加辅料 6.1工艺要求 将配制完成的辅料,按先后顺序,缓缓倒入搅拌机。 6.2操作要求 一般情况下,辅料倒入搅拌机应根据每种辅料各自加入量的多少,从多到少逐一倒入,有特殊要求的辅料,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7.成型 7.1工艺要求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 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0001S-2011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 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7652八角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7900白胡椒 GB/T7901黑胡椒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22267整孜然 GB/T22300丁香 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烧结矿化学成分影响因素 以下结论及相关数据是基于我厂生产实践经验,结合理论计算所得到的,仅供参考。 主要把烧结矿的化学成分的影响归结与两个因素: ①各原料(包括铁料、熔剂、燃料)的量变,即下料量偏差或波动、及配比调整所引起的实际下料量的变化。 ②各原料(包括铁料、熔剂、燃料)的质变,即各种实际化学成分的波动。 参见表一 一、化学成分影响因素 1.1 TFe影响因素 (1)熔剂与燃料的配比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时,烧结矿TFe有一定的波动;而熔剂与燃料的下料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2%),对TFe的影响可忽略。 (2)将混匀矿配比上调(或下调)1%时,烧结矿TFe将上涨(或下降)的0.16。 (3)混匀矿TFe上涨(或下降)0.10时,烧结矿TFe将上涨(或下降)0.09。 (4)混匀矿TFe上涨(或下降)0.50时(铁五硅三钙四),烧结矿TFe将上涨(或下降)0.44。 1.2 SiO2影响因素 (1)各原料的调整配比或下料偏差对烧结矿的SiO2影响不大,将混匀矿的配比上调1.0%,烧结矿的SiO2仅仅上涨0.07。 (2)混匀矿的SiO2波动对烧结矿的SiO2影响较大,混匀矿的SiO2上涨(或下降)0.1,烧结矿的SiO2将上涨(或下降)0.09;混匀矿的SiO2上涨(或下降)0.3(铁五硅三钙四),烧结矿的SiO2将上涨(或下降)0.26。(3)熔剂的SiO2对烧结矿的SiO2的影响可忽略。 (4)由于燃料的SiO2不稳定,标准偏差为1.3,因此其对烧结矿的SiO2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 CaO影响因素 (1)混匀矿的调整配比对烧结矿的CaO影响不大;若混匀矿下料偏差1%,烧结矿的CaO将做0.066的波动;(2)生石灰的配比上调(或下调)0.1%,烧结矿CaO将上涨(或下降)0.088; (3)石灰石的配比上调(或下调)0.1%,烧结矿CaO将上涨(或下降)0.046; (4)白云石的配比上调(或下调)0.1%,烧结矿CaO将上涨(或下降)0.026; (5)混匀矿的CaO涨(或下降)0.4(铁五硅三钙四),烧结矿的CaO将上涨(或下降)0.348。 (6)熔剂的质量对烧结矿的CaO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生石灰CaO标准偏差很大,使得烧结矿的CaO会产生0.114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配料作业指导书(新)汇总

1目的 规范员工操作保证品质,防止下道工序停机待料 2适用 充填车间配料岗位 3职责与要求 3.1职责 3.1.1配料员负责对车间设备消毒用水的配制,对岗位设备、工具的消毒清洗; 3.1.2配料员按生产计划领取生产用料,并确认无误,按生产进度,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调配生产料 液; 3.1.3生产班长负责对新员工操作指导和培训; 3.1.4生产班长负责对工作的安排与监督执行; 3.1.5品管员负责对配料品质的检验 3.2要求 3.2.1严格按《卫生管理制度》进行消毒洗手,对工器具进行消毒清洗; 3.2.2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 3.2.3熟知煮胶、备料的操作程序,各品种的生产工艺要求; 3.2.4了解岗位生产设备的性能及熟练使用; 4操作步骤、要求 4.1参看当日生产计划单领取并清点生产原料,确认是否与生产的品种、锅数相符并交由品管员签字确认; 4.2基料工序 4.2.1根据当日所需基料品项,按《基料配料工艺》对工艺原料进行清点确认; 4.2.2经过水粉混合机向煮料缸加入550kg的65℃工艺水; 4.2.3在加水过程中同时加入复合胶,必须在抽取550kg工艺水约3分钟添加完;

4.2.4打开搅拌,复水5分钟; 4.2.5在煮料缸中加入称量好的果葡萄糖浆(预留100kg)和白糖; 4.2.6PS-1/SC-1用开水溶解后加入基料煮料缸; 4.2.7打开蒸汽阀门(≤0.098mpa)升温至90℃; 4.2.8关闭蒸汽阀门,恒温10分钟,关闭搅拌; 4.2.9将预留的100kg果葡萄糖浆加入煮料缸,降温至85℃; 4.2.10定容至1000kg,搅拌2分钟; 4.2.11关闭搅拌,将准备好的料杯,取出30g料液送往检验台检验(可溶性固形物为16.3±0.2); 4.2.12将检验合格的基料经260目的机械过滤器按各所需品种的《工艺标准BOM》抽取对应调香缸备用; 4.3调香工序 4.3.1调酸 4.3.1.1酸盐用8kg开水溶解,缓慢加入调香缸; 4.3.1.2护色剂用5kg开水溶解后,缓慢加入调香缸; 4.3.2调色调香 4.3.2.1色素(胡萝卜素)用2kg开水溶解稀释,加入调香缸; 4.3.2.2香精用2kg开水进行溶解稀释后加入调香缸; 4.3.2.3搅拌2分钟,让料液充分混合均匀,停止搅拌,根据不同品种定额定容; 4.4检验工序: 4.4.1自调配好的料液中取料约30克,按下列内容、步骤进行自检操作: 4.4.2透明度:通过视觉看料液的透光度,有无混浊;(相对于透明果冻,布丁类产品直接按下项 进行); 4.4.3香味:通过嗅觉器官去闻料液的香气是否与所生产品种一致;通过用嘴对料液的品尝,用口 腔内舌头上的味蕾来判定料液的甜味和香味;同时应交与他人给予判定;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为了指导生产,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确保产品质量,本厂特别在固态调味料的生产流程中设置了三个质量控制点,这三个质量工作点分别是配料、烘干、包装,并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一、配料工序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1、每天开工前一个小时,先将工作间的所有紫外灯打开,对生产场所消毒30分钟,然后,关灯,再等30分钟,工作人员方可进入。 2、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间前,必须在更衣室更换清洁干爽的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换工作鞋。用清洗剂彻底清洗手心手背,在干手机下将手吹干。洗手要用脚踏式水池。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首饰和别的饰品。 3、进入工作间时,应将工作鞋充分地踏进工作间入口处的消毒池里,消毒池里是预先备好高锰酸钾稀释液。 4、按生产计划和产品的配方技术要求,领取各种原材料。原材料包括谷氨酸钠、食盐、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的要求。 5、将案秤矫正好,根据当天的生产量,按配方要求,准确称取相应的原料。将天平调整好零点,准确称取用量在百克以下的配料。 6、将称好的原料倒入不锈钢混料容器中,用不锈钢料铲,将原料翻拌均匀。拌料的均匀很重要,直接影响产品含量的均匀度,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要有专人负责。 7、原料的配比也是要严格掌握的,因为产品的各项理化质量指标直接由此决定,所以,也必须严格掌握,称料的重量一定要准确,也必须有专人负责。

8、翻拌均匀的原料被送往下到工序后,首先把替换下来的包装物、剩余的原料再从原路返回到原料库房,交予库管清点核查。然后,一定要把配料间的环境、器具、案秤和天平彻底清理干净,要用清水冲洗、控干,并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 9、在配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环境、器具、原料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质检部门。 10、生产人员要做好配料记录。 11、混料过程中严禁混入其他杂物。 12、质检人员负责对混料过程的监控。新上岗人员操作是要增加检查频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并报告上级领导。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摒除生产隐患后,生产方可继续进行。 13、新上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相应食品操作工艺规程等。 二、包装工序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1、每天开工前一个小时,先将工作间的所有紫外灯打开,对生产场所消毒30分钟,然后,关灯,再等30分钟,工作人员方可进入。 2、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间前,必须在更衣室更换清洁干爽的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换工作鞋。用清洗剂彻底清洗手心手背,在干手机下将手吹干。洗手要用脚踏式水池。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首饰和别的饰品。 3、进入工作间时,应将工作鞋充分地踏进工作间入口处的消毒池里,消毒池里是预先备好高锰酸钾稀释液。 4、将烘干完毕的固态调味料放到不锈钢工作台上。将包装袋准备好。 5、将称量用的器具准备好,矫正天平零点,然后,用砝码和游码将调整天平到稍稍大于要称量的量度加上包装袋的重量。

配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配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配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严格执行锰系铁合金公司安全管理通则的各项规定。 2.本规定为保证配料巡视工的安全操作制定。 3.23皮带走廊巡视要求: (1)巡视时,必须两人以上进行,严禁单人作业必须 间隔3--5米距离。 (2)在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及巡视时应险在人口处检测 CO浓度,CO浓度超过50ppm或数值急速上升(数值急 速上升的情况下,无论数值多少立即撤离)应立即撤离现 场,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人口处检测CO浓度降到24ppm时 方可进入现场巡视。 4.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输送机使用前 检查各运转部分,皮带搭扣和承载装置是否正常,防护设

备是否齐全。皮带的张紧度必须在启动前调整到合适的程度。 5.皮带输送机应空载启动。等运转正常后方可入料。禁止先入料后开车。 6.工作前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是否安全,各类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凡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吊具,料包,料斗等不准使用。 7.当发现本系统的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维修工段的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或交换。 8.巡视是严禁用手触碰运行中的皮带,托辊和电动滚筒,避免机械伤害。 9.运行中出现胶带跑偏现象时,应停车调整,不得勉强使用,以免磨损边缘和增加负荷。 10.严禁跨越运行中的皮带,必须从安全通道过。 11.起动皮带时,必须保证其他人员已撤离后方可起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发布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禹国庆、姜华泉、王馨婕、李娜。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注塑配料作业指导书

光华电子工贸有限公司 一、使用目的:规范配料员的拌料操作,预防拌料作业中带来的质量及安全事故。 二、适用范围:用于配料员在配料作业中的操作指导。 三、拌料程序及注意事项: 1、配料员上岗前必须先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熟悉各原材料特性,能灵活运用比例,熟练搅 拌机操作及明了各安全事项。 2、配料员接到主管签发的《生产通知单》后,根据“注塑产品单重表”之单重,按比例计算出 每批订单所需各种料米、染料数量。 3、核查料米、染料、扩散粉等相关原材料储存量,如存量不够,应马上填写“请购单”限期采 购。 4、打开搅拌机加料门,用气枪对搅拌箱进行清尘后,用干净碎布再给予拭擦,如遇顽固色渍, 沾少许白矿油先涂抹一遍(清理搅拌箱切记拉下电源总闸,以防发生意外)。 5、校正托盘天平,根据比例用量,称好染料待用(称不同颜色染料时,每次应彻底清擦托盘)。 6、将料米倒入搅拌箱,加入备用染料及浇上白矿油,合上箱盖,拉下扣环手柄,根据各材料特 点,结合实际经验,合理调节时间继电器,设定搅拌周期。按下启动开关进行搅拌。(注:加色粉时尽量撒开以便均匀扩散,浇白矿油时尽量避开色粉,以防色粉结块,添加油量不宜过多,以达到染料均匀附粘料米即可,否则将导致干燥周期延长)。 7、机器在搅拌作中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启动作业。 8、当机器搅拌至设定时间则自动停止动作,表明料米色已搅拌均匀。此时可摇动转向轮,将搅 拌箱闸门口向下方倾斜,用干净口袋套住放料闸门,扣上弹簧袋夹,打开闸门放料,放下的料米应及时封口,明确标识,运送到指定点整齐排放。 9、定期检查、清理搅拌机各活动部件,添加润滑油,延长其使用寿命。 编制: 审核: 批准:

配料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152 配料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152 2 / 2 配料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认真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吊具,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严禁使用,吊具检查要有记录。 2、配料和运料时,附近严禁站人,天车要由专人指挥,严格执行《起重作业安全操作堆积》中《地面配合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 3、看料和挑拣爆炸物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进行挑拣,炉料内不得混入爆炸物、密闭容器不得用氧气切割,要单独加工处理。 4、过磅时,稳住车辆,等过出数字后再动车。 5、往料罐装料时,必须有专人看护,保证料罐周围无人的情况下,方可向料罐中倒料。 6、炉中装料时料罐距天车滑线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8mm 。 7、如加料时罐不能打开,应将料罐吊至安全位置,防止料罐突然打开将人砸伤。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餐饮部厨房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餐饮部厨房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范围 1.1 提供适合餐厅经营主题的菜谱和特别推广菜单,控制厨房成本. 1.2 做好控制、培训、研究等管理,确保厨房区域的清洁卫生的环境和炊用具等设施的完好。 1.3 具体负责餐饮部厨房的食品卫生与厨房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工作。 2、管理职责 2.1 餐饮总监对厨房的运行和管理负领导责任。 2.2行政总厨负责对厨房的运行和管理负领导责任。 3、程序要求 3.1 采购 3.1.1 普通日用品,由厨房切配领班填写每日采购清单,由厨师长签字确认后送到采购部汇总 3.1.2 鱼翅、鲍鱼、燕窝等高档原料,需由厨师长填写高档原料“采购申请单”,报行政总厨,由餐饮总监签署后购

买。 3.1.3 海鲜、水产类原料,由采购部每十五天定一次价。 3.1.4 时鲜水果、蔬菜类,每十天定一次价。 3.1.5 验收人员由财务部厨房各派一人组成。 3.1.6 确保交货的数量,符合定货的数量,所有的进货必须过磅或点数。 3.1.7 确保“收货单”上的价格与采购单的价格一致。3.1.8 由两名验收人员将交货详情记载于货品验收记录本上,如果有不合格的原料,及时退回,作退货处理,并做好记录。 3.2 领用 3.2.1 食品的领用,一律开“食品领货单”,到总仓或冷库领取。必须由厨师长签字生效。 3.2.2 食品的领用,进入厨房仓库,冷库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控制食品的保质周期。 3.3 盘点详见《食品原料管理规范》、《干货管理规范》3.3.1 每月月底由切配、冷菜、打荷、面点清点。仓库冰箱、操作柜内的存货,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盘存单”,

并交与财务部。 3.3.2 盘存时由财务部成本人员陪同一起清点仓库原料。 3.4 冷库管理 3.4.1 每天冷库需清理一次,由厨师长指定人员负责。3.4.2 食品原料摆放整齐。 3.4.3 食品原料使用严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3.4.4 每周对冷库进行一次细致卫生清理。 3.5 切配 3.5.1 操作前清洗墩头,切配时做到海鲜墩头独立分开,工作结束后清洗墩头。并将墩头竖立于操作台上。 3.5.2 刀具操作前须磨锋刀,便于切配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结束将刀擦干,上油并保管好。 3.5.3 抹布要随时清洗,保证抹布清洁无异味,工作结束后将抹布洗净后放于指定位置。 3.5.4 垃圾桶:准备好干净的垃圾桶操作时周围无垃圾,工作结束须将垃圾倒干净并洗净。 3.5.5 配菜盘:准备好足够数量和干净的配菜盘,整齐摆放。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调味料的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牛骨粉、羊骨粉、食盐、味精、酵母抽提物、麦芽糊精等,经分选、干燥、粉碎(或不粉碎)、调配(或不调配)、内包装、外包装而成的非即食类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461 食用盐 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调味料取样方法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料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料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料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生产作业指导书

指导书编号:NS-SC-XX0001 一、目的:规范产品生产过程的操作,明确工作要求及质量标准,确保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各环节的生产操作。 三、作业内容 1原料验收 操作人员:原料检验员、仓库管理员 操作对象:鲜、冻原料 执行标准:执行品控部制定的《原辅料验收标准》 设备器具:刀具、检验台、电子秤手推车 操作要求: (1)、品控负责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和对其进行感官检验的各类检测规程、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标准、检测项目和判定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2)、品控根据《原辅料验收标准》对原料做出判定。 (3)、仓库根据判定结果办理入库手续,入库过程中,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核对并检查到货规格、数量、等级是否与发货单和本公司采购合同一致,有无运输损坏;验证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4)要求供应商提供检疫合格产品 测量与监控: (1)、检测频率:每次原辅材料进厂检测一次。 (2)、检测点:采购部。 (3)、检测方法: A、感官检查; B、查看产品质量证明(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进行验证; C、记录结果数据。 异常处理: A、拒收的原材料由采购部负责办理退货; B、让步接收的原材料,由采购部与供货方交涉,采购部按降级后的等级挂牌标识,入库存放; 2原料储存操作人员:仓库管理员 操作对象:鲜、冻原料 执行标准:执行《冷库管理制度》 设备器具:冷冻库、托盘 操作要求: 仓库管理员执行《冷库管理制度》,按要求进行日常货物检查。 3原料解冻操作人员:生区班组 操作对象:冻原料 设备器具:缓化架、槽车 操作要求: (1)、取原料:按照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用料通知单,到采购部取料。核对所取原料有无异味、有无杂质、是否过期变质,重量是否准确等,符合要求则由仓库管理员办理出库手续后将肉送到传递窗,去除外包装后进入车间,放在缓化池解冻。 (2)、采用自然解冻方法,解冻后的肉中心温度不高于12℃。 (3)、全部溶化,装入槽车,凉水浸泡,血水清洗干净。

Q_HLS 0002S-2019半固态(酱)调味料

HLS 半固态(酱)调味料 杭州六晟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QHLS 0002S-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参考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本企业组织制定了《半固态(酱)调味料》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杭州六晟食品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博均、徐上豪、黄艳林。 本标准属于首次发布。 I

半固态(酱)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产品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为即食类半固态(酱)调味料、烹饪类半固态(酱)调味料、腌卤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3.1即食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经过灭菌,可直接食用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3.2烹饪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用于烹饪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3.2.1调味料包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的具备调味功能的料包统称为调味料包,不含粉料包。 3.2.2粉料包 以淀粉或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或不辅以食用盐、香辛料等其他原料,经预处理、混合、包装而成的用于辅助烹饪的粉状料包。 3.3腌卤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用于制作香肠、酱腌肉、卤制品等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4技术要求 4.1原辅料要求 4.1.1调味品应符合GB/T 20903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3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 4.1.4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