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_MW 0003S-2019液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_MW 0003S-2019液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_MW 0003S-2019液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_MW 0003S-2019液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MW 米味(山东)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MW 0003S-2019

液态调味料

2019-10-05发布2019-10-05实施米味(山东)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Q/MW 0003S-201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米味(山东)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君。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MW 0003S-2019

液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固态调味料的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酿造酱油、食醋、蚝油、味精、食用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根据不同产品选择性添加香辛料、鲜(冻)畜肉、鲍鱼(汁)、干贝、蟹黄、虾、鱿鱼、鸡粉调味料、鸡汁调味料、料酒、白酒、动物油、植物油、紫菜、韭菜花、豆腐乳、葱、姜、蒜、酱腌菜、郫县豆瓣酱、甜面酱、黄豆酱、鸡精调味料、牛肉汁、牛肉粉、食糖(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红糖、冰糖)、蜂蜜、虾油、麦芽糊精、食用淀粉、小麦粉、苹果醋、麦芽糖、果脯糖浆、酸水解植物蛋白液、酵母提取物的一种或多种辅料,添加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乙基麦芽酚、大豆磷脂、黄原胶、焦糖色、柠檬酸、山梨糖醇、安赛蜜、冰醋酸(冰乙酸)、食品用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食品添加剂,经原辅料前处理、配料、调配、熬制、冷却、灌装等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即食或非即食类液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55 小麦粉

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GB 1886.1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GB 1886.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1886.23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

GB 27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

GB 27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制品

GB 27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腌菜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

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Q/MW 0003S-2019

2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T 5009.41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 5009.1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 5009.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01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调味品

GB 101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

GB 101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

GB/T 12729.1 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18186 酿制酱油

GB/T 18187 酿造食醋

GB 196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藻类及其制品

GB/T 20882 果葡糖浆

GB/T 20883 麦芽糖

GB/T 20560 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

GB/T 20884 麦芽糊精

GB/T 21999 蚝油

GB/T 23530 酵母抽提物

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Q/MW 0003S-2019 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GB 31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

GB/T 30884 苹果醋饮料

SB/T 10170 腐乳

SB/T 10415 鸡粉调味料

SB/T 10416 调味料酒

SB/T 10338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

SB/T 10458 鸡汁调味料

SB/T 10513 牛肉粉调味料

SB/T 10757 牛肉汁调味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生产用水

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1.2 酿造酱油

应符合GB/T 18186的规定。

3.1.3 食醋

应符合GB/T 18187的规定。

3.1.4 蚝油

应符合GB/T 21999的规定。

3.1.5 味精

应符合GB 2720的规定。

3.1.6 食用盐

应符合GB 2721的规定。

3.1.7 香辛料

应符合GB/T 12729.1、GB/T 15691的规定。

3.1.8 鲜(冻)畜肉

应符合GB 2707的规定。

3.1.9 鲍鱼(汁)、干贝、蟹黄、虾、鱿鱼

应符合GB 10136的规定。

3.1.10 鸡汁调味料

应符合SB/T 10458的规定。

3.1.11 鸡粉调味料

应符合SB/T 10415的规定。

3.1.12 料酒

应符合SB/T 10416的规定。

3

Q/MW 0003S-2019

3.1.13 白酒

应符合GB 2757的规定。

3.1.14 动物油

应符合GB 10146的规定。

3.1.15 食用植物油

应符合GB 2716的规定。

3.1.16 紫菜

应符合GB 19643的规定。

3.1.17 韭菜花、葱、姜、蒜

应新鲜、干净、无虫蛀,且符合GB 2762、GB 2763的规定。

3.1.18 豆腐乳

应符合SB/T 10170的规定。

3.1.19 酱腌菜

应符合GB 2714的规定。

3.1.20 郫县豆瓣酱

应符合GB/T 20560的规定。

3.1.21 甜面酱、黄豆酱

应符合GB 2718的规定。

3.1.22 鸡精调味料

应符合SB/T 10371的规定。

3.1.23 牛肉汁

应符合SB/T 10757的规定。

3.1.24 牛肉粉

应符合SB/T 10513的规定。

3.1.25 食糖(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红糖、冰糖)

应符合GB 13104的规定。

3.1.26 蜂蜜

应符合GB 14963的规定。

3.1.27 虾油

应符合GB 10133的规定。

3.1.28 麦芽糊精

应符合GB/T 20884的规定。

3.1.29 食用淀粉

应符合GB 31637的规定。

3.1.30 小麦粉

应符合GB/T 1355的规定。

3.1.31 苹果醋

应符合GB/T 30884的规定。

3.1.32 麦芽糖

应符合GB/T 20883的规定。

4

Q/MW 0003S-2019 3.1.33 果葡糖浆

应符合GB/T 20882的规定。

3.1.34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应符合SB/T 10338的规定。

3.1.35 酵母提取物

应符合GB/T 23530的规定。

3.1.36 山梨酸钾

应符合GB 1886.39的规定。

3.1.37 苯甲酸钠

应符合GB 1886.184的规定。

3.1.38 呈味核苷酸二钠

应符合GB 1886.171的规定。

3.1.39 乙基麦芽酚

应符合GB 1886.208的规定。

3.1.40 大豆磷脂

应符合GB 1886.238的规定。

3.1.41 黄原胶

应符合GB 1886.41的规定。

3.1.42 焦糖色

应符合GB 1886.64的规定。

3.1.43 柠檬酸

应符合GB 1886.235的规定。

3.1.44 山梨糖醇

应符合GB 1886.187的规定。

3.1.45 安赛蜜

应符合GB 25540的规定。

3.1.46 冰醋酸(冰乙酸)、

应符合GB 1886.10的规定。

3.1.47 食品用香精

应符合GB 30616的规定。

3.2 生产工艺

原辅料前处理→配料→调配→熬制→冷却→灌装→外包。

3.3 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5

Q/MW 0003S-2019

3.4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3.5微生物指标

即食性产品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3.6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 食品添加剂

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及卫生部关于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6.1 感官检验

取样品置于三角瓶中与自然光线下,目测、鼻闻,口尝进行鉴别。

6.2 理化检验

6

Q/MW 0003S-2019 6.2.1 总酸

按GB/T 5009.41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2 食盐

按GB 5009.44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3 酸价

按GB 5009.229规定的方法测定。

6.2.4 过氧化值

按GB 5009.227规定的方法测定。

6.2.5 铅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6.2.6 总砷

按GB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6.2.7 氨基酸态氮

按GB 5009.235规定的方法测定。

6.2.8 3-氯-1,2-丙二醇

按 GB 5009.191 规定的方法测定。

6.3 微生物检验

6.3.1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

6.3.2 大肠菌群

按GB 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

6.3.3 沙门氏菌

按GB 4789.4规定的方法检验。

6.3.4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GB 4789.10第二法规定的方法检验。

6.4 净含量检验

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与抽样

以同一批投料、同一班次、同一规格生产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2个包装(不少于2㎏),分成两份,一份检验一份留样。

7.2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必须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方可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净含量、总酸、食盐、氨基酸态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7.3.2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新产品投产前;

b)原料、设备、生产工艺条件有改变时;

c)停产半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7

Q/MW 0003S-2019

8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市场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7.4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所有项目均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检验结果中如微生物指标有不合格项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且不得复验;检验结果中其他指标如有不合格项目时,可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复检项目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和GB 28050的规定;外包装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2 包装

8.2.1 产品包装材料应整洁干净;内包装材料采用聚乙烯成型品或玻璃瓶,应符合GB 4806.5或GB 4806.7的规定。外包装为瓦楞纸箱,应分别符合GB/T 6543的规定。

8.2.2 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美观、无异味,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

8.3 运输

8.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污染,符合食品运输条件,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混运。

8.3.2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8.4 贮存

8.4.1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清洁干燥无污染,符合食品贮存条件的环境中,且应离地离墙存放。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混储。

8.4.2 产品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运输贮存,保质期为18个月。

调味料企业标准

. .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固态调味料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于贮藏、携带、安全卫生、营养而风味多样的复合调味料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调味品中已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复合调味料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传统的调味中“酸、甜、苦、辣、咸”等口味的需要,还能满足人们对“鲜”的口感的需求,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家庭烹饪的高层次享受,同样也是食品工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外调味品市场中,复合调味料已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这充分显示了复合调味料的重要地位。对我国调味品企业而言,复合调味料的市场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复合调味料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粉状)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和液体复合调味料,以下分别介绍这3种复合调味料生产的技术要求。 一、粉状复合调味料 1、工艺流程 原辅料→验收→预处理→混合→过筛或造粒→检验→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预处理 所用原料有各种蛋白质增强剂、鲜味增强剂、香辛料、粉末状香精、糖和盐等,原料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使用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干燥、粉碎、过筛、酶解、过滤和浓缩等预处理。 2)混合 混合分为精料混合和大料混合两种。先将肉类提取物、鲜味增强剂、水解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香辛料和粉未香精等精料混合好,应在10 min内完成。再将食盐、糖和味精等大料混合3~5 min,边搅拌边加入溶好的油脂,加入已混合好的精料和抗结剂,混合5—6 min即可。 3)过筛或造粒 如生产粉状复合调味料,过筛即可得到成品;若生产颗粒复合调味料,混合完后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缩处理好的抽提物或少量水,混合均匀后造粒,再经干燥至水分<6%,然后过筛冷却即可。 4)包装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 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0001S-2011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 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7652八角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7900白胡椒 GB/T7901黑胡椒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22267整孜然 GB/T22300丁香 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与对策(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标准版)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与对策(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复合调味料的重要作用 调味料分为传统调味料和新型复合调味料。复合调味料是一种以多种调味原料,经特殊风味设计、工业规模化生产,可以赋予食品、菜肴特殊风味或调味的调味品。复合调味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方便食品、肉制品加工、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食品生产中,以及餐饮、家庭菜肴的烹调和佐餐,甚至宠物粮食加工等行业。在现代食品工业、餐饮业和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餐饮业和 家庭厨房的现代化,对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加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鸡精、复合汤料等产品为代表的复合调味料产量逐年提高,复合调味料在食品加工制造、餐饮业和家庭中的用量越来越多,对食品、菜肴的质量影响越来越重要。 1.1餐饮业和中餐现代化发展需要复合调味料 餐饮消费成为持续热点。社会各种活动的增加,直接推动了餐饮业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DBS51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DBS 51/00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DB 51/T394-2006; 与DB 51/T394-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以外,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修改了微生物限量要求,按分类分别作出了规定; ——取消了水分、氨基酸态氮、食盐、总酸指标; ——增加了产品分类、酸价指标、过氧化值指标、粉料包的水分指标、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兽药残留限量要求。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调味品协会、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幼筠、刘红玉、冯玲、杜宝佺、谢绍洲、刘晓中、李琳玲、鲜仕举、佟丽、王丽蓉、李栋钢、但晓容、龚永泽、尹宗德。 DB 51/T394-2006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DB 51/T394-2003。 I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产品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为即食类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烹饪类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腌卤类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3.1即食类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经过灭菌,可直接食用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3.2烹饪类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用于烹饪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3.2.1调味料包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的具备调味功能的料包统称为调味料包,不含粉料包。 3.2.2粉料包 以淀粉或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或不辅以食用盐、香辛料等其他原料,经预处理、混合、包装而成的用于辅助烹饪的粉状料包。 3.3腌卤类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于制作香肠、酱腌肉、卤制品等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4技术要求 4.1原辅料要求 4.1.1调味品应符合GB/T 20903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3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香辛料(花椒粉、姜粉、八角粉、小茴香粉、辣椒粉)为原料,辅以食用盐、味精、玉米淀粉、白砂糖,经精选,研磨、过筛、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 GB/T 30383 生姜 GB/T 30391 花椒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产品分类

复合调味品的分类及其特征(精)

复合调味品的分类及其特征 宋钢 北京圣伦食品有限公司(101401) 关键词:复合调味品概念特征分类种类专业划分法市场划分法汤料风味酱渍裹涂调料复合鲜味剂复合香辛料 复合调味品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新概念,但又不完全是。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用2种以上调味料调制成的调味品,也叫做复合型调味料,但它与现代复合调味品是有本质差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复合调味料一般是手工调制的,不具有商品价值,这是传统复合调味料与现代复合调味品在本质上的最大区别。 一. 概念及特征 首先谈现代复合调味品与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之间的区别。现代复合调味品是由2种以上调味原料经混合、加热或反应等工艺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有特定调味功能的商品。复合调味品不是单一原料的产品,通常由多种调味原料所组成,也不是简单的原料组合,一般需要通过对原料的前处理、加热灭菌、生化反应、造粒、干燥等多种工艺,最后以合适的灌装和包装方式得到产品。有现代意义的复合调味品与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工业生产为特征的,使用多种原料进行的大量生产。古往今来靠手工调制复合调料只能是少量的,而且一般是为自我饮食服务的。现代复合调味品的服务对象是大众饮食消费,因此它的需要量和产量都非常大,这是手工调制复合调味料所无法比拟的。 (2)将产品进行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可重复性生产。手工调制复合调料的质量是经常变化的,即使是最好的厨师调制的味汁也是如此。现代复合调味品的生产与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不同,无论反复生产多少次其质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有严格质量标准作保障。这个标准包括理化、卫生及感官标准,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才能出厂。 (3)以进入市场为特征的商品化包装。既然是为大众饮食消费而生产的商品,就一定要进行商品化包装。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无需进行商品化包装,它只要能满足调味需求即可。 (4)以核定保质期为标准的严格的质量管理。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无需设定保质期,因为这种调料一般在极短时间内就会被使用了。而现代复合调味品是商品,因而需要有较长的储存和货架期,这是为适应食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的需要而设定的。 (5)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食品加工和大众饮食的消费需要。复合调味品可以采用任意原料进行组合,根据客户的需要不断改进,最终满足市场对调味的需求,这也是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所做不到的。 接下来看复合调味品与传统型调味品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复合调味品所使用的大多是经过二次以上加工的原料,不是初级加工原料。而传统调味品生产所使用的多是农产品等初级加工的原料。 (2)复合调味品所使用的原料种类很多,但单个原料的使用量不一定很大,有的原料的用量很少。而传统调味品所使用的原料一般具有种类少,单个原料的使用量大的特点。 (3)复合调味品的品种极多,但单品的生产量相对较小。而传统调味品一般具有品种少,单品产量大的特点。 (4)复合调味品绝大部分产品的专用性都很强,一般是只能用于一种或一类食品的调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发布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禹国庆、姜华泉、王馨婕、李娜。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复合调味料生活卫生规范

DB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2003—20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生产卫生规范 2012-10-26发布2013-02-01 实施

前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生产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处理 为使原料适应加工要求,保证成品质量安全,在主要加工工序之前对原料进行的准备工序,包括清洗、分选、粉碎、研磨、干燥、烘炒、浸渍、水解、抽提、乳化等工序。 3.2 分选 用物理方法去除原料中的砂石、植物的根、茎、叶、皮壳、金属等杂物的过程。 3.3 粉碎 将固体原料破碎,使大颗粒物料破碎成小颗粒物料的过程。 3.4 研磨 利用强烈的剪切力、摩擦、撞击和高频振动等复合力的作用将物料粉碎、分散、细化和均质的过程。 3.5 干燥 从食品或食品物料中除去水分的过程。有自然干燥(晒干、风干)和人工干燥(常压加热干燥、真空加热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升华干燥等)。 3.6 烘炒 对原料进行加热炒制的操作过程。 3.7 浸渍 将原料全部浸入水或浸渍料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以便于原料熬煮或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 3.8 水解 物料中的大分子/高分子成分在化学或生物催化下生成较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9 抽提 将原料进行简单的浸取后,用抽滤的方法进行液固分离,得到提取溶液的过程。 3.10 乳化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调味料的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牛骨粉、羊骨粉、食盐、味精、酵母抽提物、麦芽糊精等,经分选、干燥、粉碎(或不粉碎)、调配(或不调配)、内包装、外包装而成的非即食类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461 食用盐 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调味料取样方法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料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料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料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复合调味品发展趋势及新调味品(DOC)

复合调味品发展趋势及新调味品、新原料、新技术、新服务推广 一、复合调味品食用越来越方便 以贵州产的“老干妈”系列香辣酱、牛肉风味辣酱、辣子鸡风味香辣酱、风味豆豉、豆腐乳等系列使用方便的产品为代表,随后不断出现了“饭扫光”、“饭遭殃”、“下饭菜”等佐餐型更加方便的复合调味品。通常使用时只需有饭就可以食用,相当方便,口味不一样是市场上的卖点推出的可以很好地体现复合调味料的风味,主要可以体现良好的头香和协调口感,对于复合调味料的应用可谓是“灵丹妙药”。通常在复合调味品之中添加0.2% 就可体现出特色风味。如博邦鸡肉精油8216应用到辣子鸡等香辣酱型复合调味料中可以得到不可想象的效果,建议酱状产品添加0.3%即可得到很好的风味。如在风味腐乳中添加1%骨髓浸膏9912效果很好。 二、复合调味品发展呈风味多元化 如鸡精、牛肉精、麻辣鲜、排骨味王、肉味王、牛肉调味料、十三香、辣子鸡等系列复合调味风味多样化发展很明显。有牛肉味、鸡肉味、猪肉味、香辛料复合味、酱香复合味、山野菜风味等等多种风味的复合调味品不断出现。是现生产复合调味料供选择的最好原料,原因是这些原料与鸡肉加工产生的系列风味的接近程度较好,尤其是高档鸡精复合调味料的生产选用这些原料相当理想。如体现后味的等应用于复合调味品,不但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风味,还吸收到很多新的消费群体。这些原料在上市的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改变原来的老产品。 三、复合调味品更注重营养化 如采用纯鸡肉粉BC-8生产的鸡精,运用鸽肉加工的鸽精,彩用牛肉和牛肉粉9329等生产的牛肉精,采用复合型海鲜原料鱼、虾、蟹等加工的海鲜精等。蛋黄酱、沙拉酱、果酱、番茄沙司等西餐系列营养型调味料也不断面市。在天然、营养性等方面是相当理想的,除外还有营养性纯牛肉粉、纯猪肉粉供营养型调味品和保健食品生产时选用。 四、复合调味品发展趋于膳食性 “小肥羊”等肥羊火锅底料的面市体现了膳食性的一面。滋补火锅、炖鸡调味料等添加药膳系列物质的新产品也不针对性地对一些肥羊火锅底料进行研究,选用了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羊肉以及速冻和非速冻的羊肉,经加入汤料中煮后进行口味测试,得出不同的结果。其原因是:1、羊肉的产地不一致;2、速冻羊肉含水量不一致;3、羊肉煮后肉感差别很大。针对这些情况,在保留其底料主体风味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羊肉火锅鲜度、香气、口感等形成的风味进行了科学地分析,特研发清真肥羊火锅专用香膏。同时采用严格的评香和口味测试,对分别加入相应的专用香膏,在底料中加入羊肉、蔬菜等,煮后从香味、口感、鲜度、风味、头香等多方面进行判定,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在同样的销售情况下,因产品质量的提高而销售量增加。假设每袋底料增加成本0.20元,多销售1袋就可弥补生产10袋所增加的成本。多生产一吨增加成本1000元,销售增加100公斤即可弥补增加成本的影响,有900公斤的产品是净赚的。这样很有利于做一个像“康师傅红烧牛肉”这样一枝独秀的产品,为此我们将在同行业中寻求一些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五、市场畅销复合调味品的特点 “美味”是必须的,食用方便很关键,定位大众化,这是必须的。这几个因素满足不了,产品好销也是一时而不是很长远的。有的产品品牌很好,在四川大作促销,可是效果不会那样好,因为打“川味”的旗帜在川内很难成功,川内的川味是很正宗的、富有特色的,在川内作川味的推广是没有必要的,工作不见成效,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就像老干妈香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安全抽检实施细则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安全抽检实施细则 7.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范围包括蛋黄酱、沙拉酱、坚果与籽类的泥(酱)、辣椒酱、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及蘸料、其他半固体调味料。 7.2 产品种类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包括蛋黄酱、沙拉酱、坚果与籽类的泥(酱)、辣椒酱、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及蘸料、其他半固体调味料。 坚果与籽类的泥(酱)包括花生酱等。 7.3 检验依据 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35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 GB/T 19681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

Q_HLS 0002S-2019半固态(酱)调味料

HLS 半固态(酱)调味料 杭州六晟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QHLS 0002S-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参考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本企业组织制定了《半固态(酱)调味料》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杭州六晟食品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博均、徐上豪、黄艳林。 本标准属于首次发布。 I

半固态(酱)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产品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为即食类半固态(酱)调味料、烹饪类半固态(酱)调味料、腌卤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3.1即食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经过灭菌,可直接食用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3.2烹饪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用于烹饪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3.2.1调味料包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的具备调味功能的料包统称为调味料包,不含粉料包。 3.2.2粉料包 以淀粉或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或不辅以食用盐、香辛料等其他原料,经预处理、混合、包装而成的用于辅助烹饪的粉状料包。 3.3腌卤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用于制作香肠、酱腌肉、卤制品等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4技术要求 4.1原辅料要求 4.1.1调味品应符合GB/T 20903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3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 4.1.4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 2018.7

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 1 复合调味料的概述 复合调味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糖、盐等单一口味调味品的一类调味料,根据GB/T 20903 -2007 对调味品的定义为: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作用的产品。复合调味料指的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配制,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调味料。复合调味品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兴事物,相反它已拥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我国传统烹饪中常用的五香粉、十三香,饭店中常用的各式调味酱汁都属于复合调味料。复合调味料一般以两种以上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油脂、香辛料、鲜味物质等成分,采用物理的或者生物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工 处理,最终制成安全可食用的调味产品。其原料主要有决定味道的咸味料(食用盐等)、鲜味料(味精、酵母提取物、HVP、水解植物蛋白等)、甜味料(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还有决定风味特征的香辛料(辛辣性香辛料有胡椒、辣椒、咖喱、洋葱粉等;芳香性香辛料有丁香、肉桂、茴香等),还有着色料(焦糖色素、辣椒红、酱油粉等)、油脂(食用大豆油、花椒油等)、鲜物料(肉类有牛肉、鸡肉等;菜类有洋葱、蒜等)、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山梨酸钾等)。 2 国内外发展历程 2.1 国外发展历程 复合调味料的工业化研究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密不可分的。对复合调味料工业化研究开始最早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最早的研究始于20 世纪中叶,日本大洋渔业公司首次将动物性提取物用南冰洋鲸鱼提取的肉汁作为调味原料调配复合调味料使用在方便面调料包当中,这标志着复合调味料工业化生产的开始。直到1964 年,日本研发出添加钨苷酸钠的味精,这种复合的“强力味精”鲜味是普通味精的数倍,并被普通家庭和食品生产企业所接受。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料工业化生产的开始。此外,植物蛋白水解液(HVP),动物蛋白水解液(HAP)和酵母提取物等鲜味料最早也是由日本开发,并最早添加在鸡肉精等调味料中用做增鲜剂。专用于中式菜肴的复合调味料,在日本开发也较早,如日本味之素于1978 年生产的“麻婆豆腐调料”、“青椒肉兹调料”、“八宝菜调料”、“宫爆鸡丁”等复合调味料,称为中华调料。 近几年国外的调味品发展趋势为:人工合成的食用香料由水果香型食用香料向肉香型、海鲜型、麦芽香型、花香型、蔬菜香型、奶香型、酱香型及烘炸烤等香型发展。复合调味料是国际上发展最快的调味品,欧美国家流行的沙司、蛋黄酱等,日本流行的“塔来”(煮用 调味料)、“兹出”(面汤调料)等均已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并在国外调味品市场中占重要地位。新近国外研究出的各种风味类、烹调类、咖哩类、烧煮类、香料类等复合调味品也正在投入生产,进入市场。国外很大一部分调味品与我国调味品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如我国称为西式调味品的各种调味沙司、调味汁、蛋黄酱、色拉酱等,在我国的销售市场上很常见。日本作为一个调味品生产大国,它的调味品也是既有西方特色,又有东方特点。日本酱油生产技术源于中国,但如今日本的酱油生产技术日臻完善,使传统的中国酿造酱油技术率先在日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代表着当今国际先进的酱油技术水平。 2.2 国内发展历程

半固态酱调味料企业标准

半固态酱调味料企 业标准 1 2020年4月19日

Q/BLC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2S- 半固态(酱)调味料 -12-06发布 -12-16实施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发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禹国庆、姜华泉、王馨婕、李娜。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 2020年4月19日

半固态(酱)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固态(酱)调味料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辣椒酱、豆瓣酱为主要原料,添加植物油、味精等辅料和山梨酸钾、苯甲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炒酱、调配、杀菌、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T 1532 花生 GB 1902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18 酱卫生标准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复合调味料的使用

复合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料产品的定义、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植物油、精制食用盐、味精、白砂糖、脱水蔬菜、香辛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香精,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酱状、油状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20 味精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群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群检验 GB 4789.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菌群检验 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24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39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44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461 食用盐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DB11/515 固态调味品卫生要求 DB11/516 半固态(酱)调味品卫生要求 DB11/517 液态调味品卫生要求 QB/T2640 咸味食用香精

固态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固态复合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复合调味料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味精为主料,添加食用盐、5’-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玉米淀粉、麦芽糊精其中一种或几种,添加或不添加山梨酸钾为辅料,经混合、搅拌、制粒、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固态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886.3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27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00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 GB/T5461-2016食用盐 GB/T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885-2008食用玉米淀粉 GB/T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 GB/T20884-2007麦芽糊精 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29939-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琥珀酸二钠 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 QB/T2845-2007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要求 3.1原料

DB11 515-2008 固态调味品卫生要求

1 ICS 67.040 C 53 备案号: 固态调味品卫生要求 Hygienic requirement for solid state condiments DB 2008-03-28发布 2008-03-28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 515—2008 目 录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要求 (3) 5 食品添加剂 (5) 6 生产加工过程 (5) 7 包装 (5) 8 标识 (5) 9 贮存及运输 (5) 10 检验方法 (5) I

DB11/ 515—2008 前 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北京市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调味品协会、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雪涛、王家槐、左宝起、吴鸣、权京华、车有荣、李慧艳、尹欣悦。 II

DB11/ 515—2008 固态调味品卫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调味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试验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固态调味品,包括发酵型和非发酵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8 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 5009.42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55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190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108 原糖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固态调味品solid state condiments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