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味料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

. .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固态调味料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QB/T 2845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

QB 1613 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

NY/T 1073 脱水片和粉

DB44/T 604 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固态调味料

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具有浓烈的芳香味、辛辣味,形状为块状、颗粒、粉状等的一类调味料。

3.2 单一型固态调味料

以一种植物香辛料经研磨或切分加工而成的调味制品。如胡椒粉、孜然粉等。

3.3 复合型固态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按一定比例配置,经特殊加工而成的调味制品。如饺子馅料、五香粉等。

4 分类

根据配料的不同,分为单一型固态调味料和复合型固态调味料。

5 技术要求

5.1 原辅料

5.1.1 八角

应符合GB/T 7652的规定。

5.1.2 花椒

应符合LY/T 1652的规定。

5.1.3 辣椒

应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

5.1.4 整孜然

应符合GB/T 22267的规定。

5.1.5 白胡椒

应符合GB/T 7900的规定。

5.1.6 黑胡椒

应符合GB/T 7901的规定。

5.1.7 丁香

应符合GB/T 22300的规定。

5.1.8 皮

应符合DB44/T 604的规定。

5.1.9 片

应符合NY/T 1073的规定。

5.1.10 食用盐

应符合GB 2721的规定。

5.1.11 5’-呈味核苷酸二钠

应符合QB/T 2845的规定。

5.1.12 β-环状糊精

应符合QB 1613的规定。 5.2 生产工艺

原料→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 5.3 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5.6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理化指标

5.7 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4的规定。

5.8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 食品添加剂

6.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6.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及卫生部关于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规定。 7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8

检验方法

8.1 感官检验

取10g产品,将其置于洁净无色透明的玻璃盘中,于自然光或相当于自然光的室,用触觉鉴别其组织状态,视其色泽、杂质,嗅其气味,品其滋味。

8.2 理化检验

8.2.1 水分

按GB/T 12729.6规定的方法测定。

8.2.2 总灰分

按GB/T 12729.7规定的方法测定。

8.2.3 酸不溶性灰分

按GB/T 12729.9规定的方法测定。

8.2.4 铅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8.2.5 无机砷

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8.2.6 食用盐

按GB 5009.40规定的方法测定。

8.4 微生物检验

8.4.1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

8.4.2 大肠菌群

按GB 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

8.4.3 致病菌

分别按GB 4789.4、GB/T 4789.5、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检验。

8.5 净含量检验

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

9 检验规则

9.1 组批

同一班次,同一条生产线生产的包装完好的同一种产品为一组批。

9.2 抽样

批量在250箱以下,随机抽取6箱,每箱取样2瓶,其中8瓶用于检验,其余4瓶留样备查。

9.3 检验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9.3.1出厂检验

9.3.1.1 检验项目

包括感官指标、净含量、水分、食用盐、酸不溶性灰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9.3.1.2 产品出厂

每批产品须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9.3.2 型式检验

9.3.2.1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

—新产品投产前;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调味料企业标准

. .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固态调味料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滴眼剂瓶企业标准(上海)

滴眼剂用聚酯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滴眼剂用聚酯瓶的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滴眼剂用聚酯瓶(以下简称聚酯瓶)。该聚酯瓶供包装非油脂性、非芬香性、非挥发性的眼药水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YY 0057-91 固体药用聚烯烃塑料瓶 YBB00062002 低密度聚乙烯药用滴眼剂瓶 YBB00102002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 分类与标记 3.1 结构 聚酯瓶由瓶体、瓶盖及瓶嘴三部分组成。 3.2 容量及允差 聚酯瓶的标示容量为:10ml、12ml、13ml、15ml共四种规格,满口容量要求按合同规定。 3.3 材料 3.3.1瓶体采用对苯二甲酯乙二醇共聚酯为主要原料制造。 3.3.2瓶嘴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可按合同规定采用其他材料) 3.3.3瓶盖采用高密度聚苯乙烯材料制造。(可按合同规定采用其他材料) 4 要求 4.1 外观 4.1.1聚酯瓶的表面应光洁、平整、厚薄及色泽应均匀,不得有变形、突凹点和明显的擦痕。不得

有砂眼、油污、气泡。 4.1.2聚酯瓶瓶口应平整、光滑。 4.2容量及允差 聚酯瓶的标示容量、满口容量应符合3.2的规定。 4.3物理性能 聚酯瓶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4.4 化学性能 聚酯瓶的化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 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0001S-2011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 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7652八角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7900白胡椒 GB/T7901黑胡椒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22267整孜然 GB/T22300丁香 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

Q_JJSW 2.2-2017香薰液体企业标准

湖南金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JSW2.2-2017 香薰液体 2017-08-27发布2017-09-01实施 湖南金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湖南金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洁、曾婷玉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7日。 本标准有效日期至2020年08月27日。

香薰液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薰液体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香薰液体。它是本公司香薰液体产品设计、制造、使用、质量检验和制订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以及与客户签订相关合同的主要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531.3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相对浊度的测定 GB/T13531.4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22731日用香精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技术要求 3.1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感官指标 项目要求 感官指标 色泽符合规定色泽 香气符合规定香型 清晰度水质清晰,不应有明显杂质和黑点 理化指标 相对密度规定值 浊度5℃水质清晰,不浑浊

制定企业标准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

制定企业标准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孙晖鞍山市标准计量技术情报研究所 内容提要:通过对标准问题的定义、标准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及目前企业管理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几个方面阐述了标准化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标准化工作的可执行性和必要性。又提出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确定起草企业标准、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制定企业标准、根据企业产品实际准确表述企业标准 等三个企业制定标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制定企业标准 一、制定企业标准的意义 首先,从标准化的定义看企业标准推行的可行性。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企业标准化是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它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用标准化这条法规进行管理是逐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起步点,是管理战略史上的重大转变,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既然标准化工作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那么作为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很好地运用标准化这一有力武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疏通流通渠道,搞好节约挖潜,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企业标准化工作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从企业担负的职责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是从事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生产者的重要地位。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创造者,是为国家和人们创造财富的重要部门。而不同的产品生产是有着不同的过程的,即使是同种产品也可能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所以必须有适应本企业、本产品的产品要求、工艺要求、检验要求等等,这就离不开标准化工作。 通过推行标准化,产品要求,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准、储户要求、服务规范等企业标准,以达到整个生产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费品率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显而易见,企业标准化是与企业的职能相一致的,只有推行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职能,发挥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从企业管理的现状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性。 目前不少企业管理工作升级,企业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经验的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并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网络、电子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但仍有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那么,要想使这些企业从传统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就离不开标准化工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工作,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向管理现代化迈进。同样,企业管理现代化更离不开标准化。因为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基础,是互换性与通用性很强的企业准则,而离开这项基础管理和准则,实现管理现代化是

GB12695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代替GB l2695-19904饮料厂卫生规范》。 本标准与GB 12695—199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增加了原标准中未包括的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内容; ——增加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等内容; ——增加了“机构与职责”内容; ——增加了量化指标,原标准中量化指标为18个,修订后为33个; ——删去了原标准中“原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成品贮藏、运输的卫生”和“卫生与质量检验管理”等条款,相应的内容分列到修订后标准的有关条款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 12695—199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南省卫生防疫站、天津市防病中心、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广东健力保集团公司、海南椰

风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源浦、包大跃、顾清、杨斌、洪文华、徐娇、须欣、邓瑞文、李仗、杨炳坤、邓峰。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厂厂区环境、厂房及设施、设备、机构与人员、卫生管理、原料、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生产人员、成品贮存与运输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水果、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花、叶、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果肉、糖类、香精香料、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生产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檀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和其他饮料的工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7液体二氧化碳标准 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中国茶饮料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茶饮料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茶饮料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喜好茶饮料的人群类型,年龄分布,饮用频率。从而使各个品牌的茶饮料能增强自己的优点,改进自身的缺点,多生产消费者需要的类型,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更大的成功,进而取得更多的利益。 一、背景资料 中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从2001~2005年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产量达到2260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3700万吨。2002年中国饮料产量达到2025万吨,行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有825家,资产总额604亿元,销售收入551.5亿元,利润总额39.7亿元。据统计,2002年我国软饮料市场中以饮用水的产量为最高,但销售额仍是碳酸饮料占领先地位。 二、市场饮料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1998年以来,软饮料行业稳定快速发展。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从1998年的36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551亿元。 软饮料行业利润总额大幅提高,2000年之后的增长尤其显著,主要是源于果汁饮料与茶饮料产品的迅速跟进,为行业带来大的盈利方向,2002年碳酸饮料利润占整个饮料行业利润的40%。茶饮料占19%,两者成为利润主体,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而饮用水的利润不足2%。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饮料已从昔日的生

活奢侈品转为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资料,2000年中国饮料工业的饮料总产量1491万吨,比上年增长25.7%,饮料业连续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2000年,瓶装饮料产量达554万吨,居第一位,碳酸饮料达420万吨,居第二位,茶饮料185万吨,居第三位,茶饮料是所有饮料类别中增长最快的。今年,饮料市场上最亮丽 的景致莫过于享有“饮料新贵”之称的茶饮料。在人们品尝清爽可口的茶饮料背后,茶饮料市场却是波涛汹涌,鏖战正急。 三、茶饮料的功效 茶饮料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饮料更爽口、解渴,比水饮料更怡人有味,清香淡雅、回味无穷、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营养、保健疗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 四、几大茶饮料品牌分析 在现代的市场上,茶饮料不断涌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主要出现几大品牌,如:康师傅,统一,旭日升,王老吉,立顿等品牌。 康师傅:致力于品牌经营。不断提升和丰富品牌经营的内涵,是康师傅制胜的法宝。在品牌形象上,不仅大幅度地进行广告投入,而且在广告诉求的主题上每每有突破:2000年抓住“绿色旅游年”在全国推出了大型主题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的绿茶;2001年,力邀天王巨星任贤齐出任冰红茶形象代言人--展现康师傅冰红茶“冰酷”形象。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Q_140000 JBSW014-2014VEELA抑菌洗液企业标准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VEELA抑菌洗液 2019-10-10发布2019-10-10 实施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品组成与原料 (1) 4 技术要求 (1) 5 检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3)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制定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和《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WS628-2018)》。 本标准2014年12月10日首次发布,2019年01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9年10月10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版本代替2019年01月01日发布版本,同时2019年01月01日发布的版本作废。 本标准由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薛蕾、孙丹丹。

VEELA抑菌洗液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VEELA抑菌洗液的产品组成与原材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VEELA抑菌洗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2002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WS628-2018)》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产品组成与原材料 3.1 该产品主要成分为茶树油、肽类蛋白、氯化钾、氯化钙等。 3.2装在医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或玻璃材质容器中。 3.3原料级别及纯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工业级原料。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和一般性能 4.1.1 感官: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气味清香。 4.1.2 塑料瓶或玻璃瓶,外观应清洁无异物;不得有毛边、毛刺、缺损等缺陷。 4.1.3包装密封性:密封性完好,不得有内装物渗出。 4.2 理化指标 4.2.1净含量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4.2.2 pH值 3.8~6.0。 4.2.3汞≤1mg/kg。 4.2.4铅≤10mg/kg。

饮料成分检验标准

碳酸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碳酸饮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3.2果汁型碳酸饮料:含有一定量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 3.3果味型碳酸饮料:以果香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子味汽水、柠檬味汽水。 3.4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酸饮料。 3.5其他型碳酸饮料:除上述3类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 4 企业规模划分 根据碳酸饮料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碳酸饮料企业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见表2。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销售额/万元≥10000 ≥1000且<10000 <1000 5检验依据 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59.2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食品、饮料检验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T 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T 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T 5009.141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GB 10789饮料通则 GB/T 10792碳酸饮料(汽水) GB/T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7检验要求 7.1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序号检验项目 依据法律法规 或标准 强制性/推 荐性 检测方法 重要程度及不合 格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二氧化碳气容量GB/T 10792 强制性GB/T 10792 ● 2 咖啡因c GB 2760 GB/T 5009.139 ● 3 苯甲酸 GB/T 5009.29 GB/T 23495 ● 4 山梨酸● 5 糖精钠● 6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 素) GB/T 5009.97 ● 7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 GB/T 5009.140 ● 8 总砷 GB 2759.2 GB/T 5009.11 ● 9 铅GB 5009.12 ● 10 铜GB/T 5009.13 ● 11 合成着色剂d GB/T 5009.35 GB/T 5009.141 ● 12 菌落总数 GB/T 4789.21 ● 13 大肠菌群● 14 霉菌● 15 酵母● 16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 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备注a极重要质量项目 b重要质量项目 C 可乐型碳酸饮料检测项目 d合成着色剂具体检测项目视产品色泽而定 注: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使用安全的指标;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 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性能或特征值的指标。

食品包装用聚酯瓶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聚酯瓶企业标准 Q/NHL XX塑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NHL 001-2012 Q/NHL 001-2009 食品包装用聚酯瓶 2012-05-10发布 2012-05-18实施 发布XX塑业有限公司 Q/NHL 00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NHL 001-2009《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本标准与Q/NHL 001-2009《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格式按照GB/T1.1的要求进行了调整; -----标准名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增加了垂直载压检验项目。 本标准于2009年3月首次发布,此次为第1次修订。 本标准由XX塑业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 Q/NHL 001-2012 食品包装用聚酯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聚酯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酯为原料,采用吹塑成型工艺生产的食品包装用聚酯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10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种中锑的测定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7931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树脂 GB/T 16288-2008 塑料制品的标志 QB/T 1868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碳酸饮料瓶 QB 2357 聚酯(PET)无汽饮料瓶 3 技术要求 3.1 口径 用于食品包装的产品口径15mm,120mm。 3.2 容量偏差

康师傅茶饮料营销策划书

康师傅茶饮料网络营销策划书 目录 康师傅茶饮料网络营销策划书 (1) 1一、概述 (2) 2二、目的 (2) 3三、市场细分 1、按购买者的年龄细分: (2) 4四、SWOT分析 (3) 5五、竞争分析 (4) 6六、具体方案 (5) 7七、效果展望 (6)

1一、概述 在健康做主的当今社会,茶饮料的特性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清淡口味的茶饮料在各大城市销售较好。传统茶饮料、保健茶饮料、“药”味茶饮料都凭着各自的优势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不少茶饮料都极力宣扬低糖(无糖)低脂、清热降火的保健作用。在热销品牌中,老牌茶饮料显示出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传统茶饮料仍以康师傅绿茶、统一茶里王等几大主流品牌为代表. 康师傅茶饮料因其品牌形象塑造较成功,加之在情感宣传上注意与消费者的沟通,符合年轻人追求时尚健康生活的心理,所以该品牌在整个茶饮料市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与此同时,该品牌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来自各种不同品牌的茶饮料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饮料行业不断推出新理念,而使得新品种层出不穷。这么多的跟进者、响应者迫使饮料行业的同质化时代来临,同时直接导致了饮料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当配方不再是秘密,口味不再是难题,包装不存在大差距,价格拉不开层次的时候,饮料市场的竞争已经转移到促销这块天地。而在促销的背后,则隐藏着品牌竞争。 2二、目的 短期目标:通过康师傅茶饮料在夏季的宣传推广,户内户外的推介促销,加上适当的媒体宣传组合,展现追求时尚健康创新的理念,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崇尚个性。扩大目标消费群体,在现有市场成熟的基础上,求新求异,拓展市场,增加康师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市场地位。 长期目标:以品牌形象带动产品宣传,突显系列产品特性,提高促购度,逐渐步入国际市场。 3三、市场细分 41、按购买者的年龄细分: 调查显示,茶饮料的重度消费者以15-34岁的年轻人为主,占总消费人群的68%。年轻的一代思想开放,追求健康、时尚的高品质生活,因而符合潮流、天然健康的茶饮料迎合了其要求。 2、按购买行为因素细分: 茶饮料的消费主体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的主要消费群差异不大。而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场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购买茶饮料大多数是

有关饮料市场的市场细分

有关饮料市场的市场细分班级:08金融(2)班姓名:卫栋梁学号080603234 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营销意图,以需求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别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体的过程。经过市场细分,在同类产品市场上同一细分市场的顾客具有较多的共性,不同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具有较多的差异性。现对饮料市场进行简略的市场细分,并探究按细分标准进行市场细分后的每个子市场的特点。 一、饮料产品类型特征细分 首先饮料可以按类型分为碳酸饮料、水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到功能饮料、含乳饮料等等。所以可以将其分为“喝碳酸饮料的人群”、“喝水饮料的人群”、“喝果汁饮料的人群”、“喝茶饮料的人群”、“喝功能饮料的人群”及“喝乳饮料的人群”等等。我们还可以继续细分,比如“喝果汁饮料的人群”可以分为“喝木瓜汁的人群”、“喝酸枣汁的人群”、“喝果肉型鲜桃汁的人群”、“喝葡萄汁的人群”、“喝蓝莓汁的人群”等等。这些细分包括产品的功能、口感、色泽等。根据深入的市场调查,就不同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确定产品不同的个性与特征,而这些细分标准的共同点也就是它们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它们的特点就是饮料产品的类型。 二、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细分 之所以把这两大类放在一起是因为市场和消费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根据这两大类可以细分出很多方面。首先消费市场细分是根据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竞争状况等因素,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产品的目标市场、根据地市场、辐射市场及样板市场等。如果汁哪里在卖,牛奶哪里在卖?而消费群体细分指在饮料消费市场上,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品类又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如红茶哪些人在买,绿茶哪些人在买?消费市场细分的特点在于地理位置,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发布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禹国庆、姜华泉、王馨婕、李娜。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桶、盖(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桶、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桶、盖的原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色母料,经吹塑工艺所生产的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桶及经注塑工艺所生产的食品包装用塑料瓶盖、桶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13508-2011 聚乙烯吹塑容器 GB/T 17876-2010 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 3 原材料 3.1 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应符合GB 4806.6的规定。 3.2 色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 产品分类 4.1 符号及缩略语 PP ——聚丙烯; PE ——聚乙烯。 4.2 产品按材质和用途,可分为A、B两类,见表1。 表1 产品分类

5 要求 5.1 满口容积偏差 A类产品的满口容积偏差应符合GB/T 13508-2011中5.1的要求。 5.2 质量偏差 5.2.1 A类产品的质量偏差应符合GB/T 13508-2011中5.2的要求。 5.2.2 B类产品的质量偏差要求见表2。 表2 B类产品的质量偏差 5.3 尺寸偏差 A类产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GB/T 13508-2011中5.3的要求。 B类产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GB/T 17876-2010中5.2的要求。 5.4 外观质量 A类产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13508-2011中5.4的要求。 B类产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17876-2010中5.1的要求。 5.5 壁厚 A类产品的壁厚应符合GB/T 13508-2011中5.5的要求。 5.6 物理性能 5.6.1 A类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GB/T 13508-2011中5.7的规定。 5.6.2 一般B类产品的物理性能见表3。 表3 一般B类产品的物理性能 5.7 卫生性能 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其中总迁移量的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严于GB 4806.7中总迁移量的指标要求。 表4 总迁移量

企业如何制定产品标准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 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1)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法律的要求。(2)判定准则——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3)反映社会需求,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本质所在。这里的"社会需求"包括供方的所有受益者的需要,但主要是顾客的需求,它是满足其他受益者需求的 前提,所以通常讲"顾客需求"或"市场需求"。产品标准,只有它能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才能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否则,生产的越多,积压也越多、浪费也越大。产品标准只有它能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时},用它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才有意义,否则,即使合格品也毫气无价值,因为它不可能被市场所接受,这同生产废品是等效的。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是产品标准’的核心问题—产品标准的灵魂。 产品标准是表达产品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企业在采用GBH 19001-2000标准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往往因为忽视适用的产品标准而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一些审核员也往往因为忽视企业适用的产品标准而影响了审核的深度和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整体评价。为此,本文对产品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及产品标准的确定进行探讨,以期引起重视。 产品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1.产品标准是产品要求的重要体现GB/T 19000—2000族标准明确地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区分开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产品要求则是特定要求,|考试大|只适用于特定的产品。 GB/T 19001—2000标准井不规定产品要求,但它是产品要求的有益补充。任何企业在采用GB/T 19001—2000 标准时必须同时考虑产品要求;应在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体现本企业的产品特点。 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可包含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等要求中。其中,产品标准是产品要求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品标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GB/T 19001—2000标准特别强调,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规定:“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四)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标准化法》第六条明确指出:“‘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对于标准化法规体系来说,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一部分。《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调味料的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牛骨粉、羊骨粉、食盐、味精、酵母抽提物、麦芽糊精等,经分选、干燥、粉碎(或不粉碎)、调配(或不调配)、内包装、外包装而成的非即食类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461 食用盐 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调味料取样方法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料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料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料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