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乡菜肴》第一单元教案——《特色凉菜篇》

《家乡菜肴》第一单元教案——《特色凉菜篇》

《家乡菜肴》第一单元教案——《特色凉菜篇》
《家乡菜肴》第一单元教案——《特色凉菜篇》

《家乡菜肴》第一单元教案一一《特色凉菜篇》

设计:周丽娜

修改意见【背景说明】

本单元课文是《家乡菜肴》的第一个主题,讲述了家乡常熟特色凉菜的制

作工艺、得名原由以及关于该小吃的故事。旨在使同学们从丰富的美食中感受

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到丰富的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饮食文化,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介绍饮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探寻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之

间关系的兴趣。

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提高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预设成果】

1美食地图;

2、美味凉菜讨论交流会;

3、美味凉菜研究报告;

4、美味凉菜介绍手抄报。

葱油白斩鸡

教学目标:

修改意见1简单了解凉菜的特点和制作;

2、了解白斩鸡的传说;

3、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白斩鸡的制作方法和工艺;

4、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掌握调查了解的一些方法。教学重点:调

查白斩鸡的制作。

教学准备:网上调查,寻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关于凉菜:

同学们,春节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大家都胖了不少,肯定也

尝到了不少美味儿。我们常熟人在吃饭或者是宴请他人的时候,总少不了几盆

爽口味美的冷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冷菜。

1什么是凉菜?

凉菜,在饮食业俗称冷荤或冷盘。它是具有独特风格,拼摆技术性强的菜

肴,食用时数都是吃凉的,称之为凉菜。

2、凉菜的特点及要求是什么?

凉菜切配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是熟料,因此这与热菜烹调方法有着截然的区

别,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口味干香、脆嫩、爽口不腻,色泽艳丽,造

形整齐美观,拼摆和谐悦目。

3、凉菜的拼盘形式可分几种?

凉菜的拼摆方法很多。从形式上来看有单盘、双拼盘、三拼盘、四拼盘、

什锦拼盘、花色拼盘等6种。其中花色拼盘的形式有排列式、堆

放式。环围式。码摆式等。

二、白斩鸡的由来:

1先来说说一道冷盆:白斩鸡

2、师讲述关于白斩鸡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早年苦读寒窗觅得一官半职,却终因受不得官场黑

暗,乃弃官务农。他乐善好施、性格豪爽,又有文化,深得村民拥戴。农夫生

活清贫,年过半百,膝下无儿。这年中秋又到,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杀

只母鸡,一来祈天保佑早生贵子,二来打打牙祭。妻子刚将母鸡剥洗干净端进

厨房,忽然窗外有人呼嚎哭喊。原来是小孩贪玩灯笼酿火灾。时值秋高气爽,

一些村民的家财眼看要化作灰烬。农夫二话没说,揣起一个水桶就冲了出去,

他的妻子也跟着去救火。在村民

的共同努力下,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并最终被扑灭。农夫回家时灶火已熄,

锅中水微温。原来妻子走得匆忙,只在灶中添柴,忘放佐料和盖上锅盖。而锅

修改意见中光鸡竟被热水烫熟了!于是,白斩来吃。白斩鸡做法是水开时需开盖浇淋鸡

体致刚熟,不加佐料。数百年来白斩鸡推陈出新,历久不衰。广东称“无鸡不

成宴”,主要便指白斩鸡。

三、白斩鸡的做法:

1师生介绍白斩鸡做法:

原料:三黄鸡、香菜、葱、姜。

调料:料酒、酱油、白糖、鸡精、芝麻油。

做法:

(1 )、将姜、葱、精盐拌匀,分盛2小碟。炒锅用中火烧热,下花生油

烧至微沸,取出50克分别淋在2小碟的姜、葱、精盐中,剩下10克盛

起待用。

(2 )、将鸡宰杀干净,放入微沸的沸水锅中浸约5分钟可熟,然后挂起

晾干表皮,立即扫熟花生油于皮,切成小块,盛入餐盘中、拼砌成鸡形即成。

食时以姜泥、葱丝为佐。

2、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说说此工艺关键:

浸鸡时要提出水面两次,即每隔5分钟一次,提出后立即倒出鸡腔

内的水,复放锅中,以保持腔内外温度一致,使之均匀致熟。然后用铁钩钩

起,立即放入冷开水浸没,使之迅速冷却,从而皮爽肉滑,并洗去绒毛黄衣。

3、交流风味特点:

白切鸡又名“白斩鸡”。清人袁枚《随园食单》称之为白片鸡。他

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

单。”单上列鸡菜数十款,用于蒸、炮、煨、卤、糟的都有,列以首位就是白

片鸡,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200余款之

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正是白切鸡,原质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

深受食家青睐。

四、课后延伸

1、小调查

2、你准备如何向觉得一般和不好吃的人进行推荐?

马兰头拌香干

教学目标:

修改意见

1、了解马兰头的食用价值;

2、通过调查走访,了解马兰头的制作方法和工艺;

3、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掌握调查了解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调查马兰头的制作。

教学准备:网上调查,寻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初春的田野里,处处是新芽破土而出,闲了一冬的土地上,马兰头露出嫩

叶,是采摘的最佳季节,大家可以准备一把剪刀,采回来和笋尖香干切碎凉

拌,美味自是无以言表。今天,咱们就去野外的田野找找马兰头的身影。

2、出示视频,认识马兰头

二、了解马兰头

1、学生分小组交流查找的关于马兰头的资料

2、指派代表上台交流:

(1 )、马兰头的别名:马兰、马莱、马郎头、红梗菜、鸡儿菜、路边菊、田

边菊、紫菊、螃蜞头草、鸡儿肠(南方民间)、泥鳅串(四川)等。

(2)、马兰头的营养成分:嫩茎叶含水分、钙、磷、铁、胡萝卜素、钾、

维生素B、尼克酸等。性味:甘、平、微寒,无毒。马兰头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和无机盐,超过营养丰富的菠菜。马兰头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番茄, 维生素

C含量超过柑桔类水果。

(3)、马兰头的药用价值:中医学认为马兰头性凉味辛,无毒,具有清热

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经常吃马兰头,对高血压、咽喉炎、急性

肝炎、扁桃体炎等许多疾病都有好处。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晒成干菜备用。

功用清热止血,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吐血鼻衄,急性肝炎,咽喉、扁桃体

炎,腮腺炎和乳腺炎等化脓性炎症。

3、师小结:看来,马兰头不仅装点着春天的田野小径,它还是一道极富营养的

美味野菜呢。

三、马兰头的制作

1、师生介绍马兰头的制作:

材料:马兰头、兰花干

调料:盐、白糖、鸡精、芝麻香油

做法:

(1)、择去马兰头的老梗和老叶,洗净泥沙,沥干水分备用。香干切成

修改意见0.2厘米的小丁。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放入香干汆烫。

(2)、2分钟,捞出放入凉开水过凉后沥干备用。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

放入马兰头汆烫。

(3)、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将马兰头放入冷水中反复清洗,最后挤去

马兰头中的汁水并切碎。最后放入碗中与马兰头碎末混合。

(4)、在香干和马兰头中加入盐、白砂糖、鸡精和芝麻香油拌匀,在盘

中堆成塔形即可上桌。2、补充资料:很多饭店的香干马兰头都有独特、

漂亮的卖相,这也是香干马兰头吸引人的一个地方。如果想把这道菜做好,还

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来完成,比如小的蛋糕模具或者碗碟。将搅拌好的香干马兰

头均匀地放入容器,压实,倒置,便能扣出完整好看的形状。如果脱模时担心

不容易脱好,可以事先在模具上刷上薄薄的一点芝麻香油,这样保证你能做出

出彩的形状了。

3、马兰头的药用:

[吐血,衄血,齿衄及皮下出血性紫斑病等]

鲜红梗马兰根或全草适量,洗净捣烂绞汁,以温水冲服,或大量全

草煮汁服。亦有用青壳鸭蛋与马兰头同煮,煮熟后碎其壳再煮至鸭蛋色,

吃蛋喝汤。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牙周炎等]

鲜全草60~120克(干草30~60克),水煎服。

[预防流感,白喉]

马兰头、金银花、甘草适量,煎汁代茶。

[乳腺炎,痈疖疔毒,跌打肿扁]

鲜马兰加食盐少许一同捣烂,用米醋拌糊,涂敷患处,另用马兰根

30~60克,用水和酒合煎服。

[小儿疳积,疳眼、夜盲]

马兰头炒猪肝(或羊肝)吃。

[高血压,眼底出血,青光眼,眼球胀痛]

马兰根30克,生地15克,如便秘加生大黄6~9克,水煎,一日两次分

服。

四、课后延伸

1、回家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马兰头给家人吃,请家人写出评价。

2、能根据不同的疾病制作出马兰头中药。

桂花莲藕

教学目标:

修改意见

1、了解莲藕的食用价值和与此相关的传说;

2、通过调查走访,了解莲藕的制作方法和工艺;

3、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掌握调查了解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调查莲藕的制作和传说。

教学准备:网上调查,寻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荷花图片,生介绍对荷花的认识和了解。

2、说说关于荷花的诗句。

3、教师相机补充:

莲花别名荷花、芙蕖、水芙蓉等,不仅外观美丽,还被崇为君子,认为它

是洁身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

咏颂莲花的诗句不可胜数:"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

4、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来谈的藕是莲花的地下茎的膨大部分,微甜而脆,十

分爽口,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上

好的食品和滋补佳珍。

二、美丽传说:

1、莲藕之所以小有名气,一则由于其鲜脆可口,二则由于它有着一个美丽的传

说。

2、讲述故事:

传说,玉皇大帝让“八仙”在人间修炼,需做够一定量善事,才能到蓬莱

过海成仙。“八仙”中的荷仙姑,为做善事,化身村姑,遍察人间疾苦,来到

皋山附近时,发现,当地正值大旱,汶河干涸,庄稼几近全死,尤以皋山东南

侧的一个小村最为严重。荷仙姑看到这种情况,便找到白鹤,让她点泉喷水,

以泽当地黎民。白鹤按照荷仙姑的意思,一口气点泉七十二眼,受旱最重的小

村也得到一汪泉水,虽然得到了水,但是小村里的庄稼已全旱死,连种粮也未

剩颗粒,于是,荷仙姑又助小村一臂之力,把自己手中的荷花向泉中一点,倾

刻间,长出了许多大个的藕瓜,当地村民有此为食,度过了大旱之年。传说中

的小村现在叫汪泉屯,当地百姓度过大旱之年的藕瓜就是现在的莲藕。据说,

不少妇女吃了沾有仙气的莲藕后,还喜得“双胞胎”呢!

三、莲藕的制作:

1师生介绍桂花莲藕的制作方法:

修改意见【咸鲜口味】红绿藕片

主料:嫩藕600克、青红椒少许

调味料:花椒粒1小匙,盐1/2小匙,糖、醋各2大匙。

做法:

(1 )、嫩藕洗净,切薄片泡于盐水中,泡后入滚水汆烫,捞起浸凉沥干。

(2)、热油1大匙以小火炒香花椒成花椒油后,将花椒捞掉,留油放凉备

用。

(3)、将藕片和青红椒丝加入花椒油及其它调味料拌匀,放置半天使其

入味即可食用。

果香藕片

【甜香口味】果香藕片

主料:嫩藕、果汁。

制作过程:

嫩藕洗净刮皮,切成片,在开水中婶一下去生味,立放到凉水中彻

底冲凉,捞出后沥余水,放到自己喜欢的果汁中浸,4——5小时,以果

汁没过藕片宜,盖好盖子,放在冰箱冷藏室。做一次可多做一些,随吃随取。

糯米糖藕

原料:莲藕,糯米,冰糖,干桂花,蜂蜜。

做法:

(1 )、糯米泡4小时。

(2)、干桂花用蜂蜜泡上至少4小时(有糖桂花就不用这步了)。

(3 )、莲藕洗净,刮去表皮。

(4)、泡好的糯米沥干水份,莲藕在一头切开一小块,把糯米灌进去,

不要灌的太紧实,封好,用牙签固定住。

(5)、冰糖放入高压锅,放入藕,倒入与藕齐平的说,上气后继续压四十

分钟即可!

(6)、晾凉,切片,浇上泡好的桂花蜜即可!(有糖桂花就更好了)

2、交流营养价值:

(1)、清热凉血: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

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2 )、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年级五年级科目英语备课教师吴海菊 授课时间第 1 周 2 月 28 日课题 Unit 1 This Is My Day 教学内容A、Let’s learn A、Let’s play A、Let’s talk A、Let’s find out A、Read and write A、Make a survey 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A、Let’s learn部分的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English 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r. 2.能够听、说、读、写A、Read and write部分的句型:When do you eat dinner? I eat dinner at 7:00 in the evening. When 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12:00 at noon. 教学重难点1.掌握A部分Let’s learn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五个短语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2.掌握四会句子: When do you eat dinner? I eat dinner at 7:00 in the evening. When 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12L:00 at noon.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Warm-up) A、Let’s start 用纸制钟表进行转动,问学生:What time is it? 学生应回 答:It’s six o’clock. 教师再做出get up的动作,说:I usually get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 教师出示PPT,指着图1问学 生: When do you get up? 引导学生回答: I get up at …. 并 填写具体时间。 2.预习(Preview) A、Let’s chant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 改进意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第一课时

1.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钟面上有几根针?请说出它们的名称。老师拨钟表,同学们仔细观察,走得最快的是哪根针?走得最慢的是哪根针?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主题 表内乘法(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学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 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 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 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会求商 3.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知识基础 1.加、减、乘三种运算方法 并会熟练计算连加、连减 2.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 3.在学习乘法时 有了分东西的基础 认识了一份、几份、总数 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倍"的概念 单元知识网络图 例题的知识点 例1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例2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例3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例4 体会除法的意义 初步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例5 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例1 教学求商的方法(被除数不超过12) 例2 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被除数不超过36) 例3 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例4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Unit 1 How tall are you?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英语》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How tall are you? Part A Let’s learn 课时:共6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付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明港办事处吕槐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能认读所学词语。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在词语与相应情境之间建立联想,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2.教材和学情分析 这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是一篇词汇课,重点是能够正确掌握单词heavier, smaller, stronger, thinner, bigger,并总结出形容词变比较级的第三种方法。难点是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所学形容词的比较级去描述身边的人和物。 学习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形式:heavier, smaller, stronger, thinner, bigger,并运用形容词比较级描述身边的人和事物。 2.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learn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本课重点句型做事情。 评价任务 1.找四列学生开火车读单词;让男女生PK读单词;让学生在“听听做做”“队列训练”活动中认读单词;老师大声/小声说,学生小声/大声说单词。(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两人一组在Play card games活动中进行问答;出示关键词,在师生示范的基础上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展示。(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总体单元教学目标教案

课时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主笔人:教学内容入学教育课型 教学 目标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 教具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课时 教学过程总体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 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 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主笔人:教学内容汉语拼音1-13课课型 教学 目标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 教具卡片、课件等课时 教学过程单元目标: 1.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 写。 2. 2.知道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合,能直接读出四声。 3.能准确地拼音节。 4.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拼音字母、音节。 5.认识7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难点:1.读好第二声和第三声。 2.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3. j q x 与ǖ相拼时,ǖ上两点省写。 单元教法: 1.观察图画,联系实际,认清并牢记声母、韵母的形、音,掌握整体认读音节。 2.联系生活中一些语言的发音,练习拼读音节,通过用音节组词,说话,提高 学习的兴趣,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4.运用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 堂效率。

unit2 教案

Unit 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话题。学生都能做简单的对 话,但对频度副词不是太会 用。本单元学生正式学习频 度副词,课堂上要多呈现有 关“学生课外活动频率”的 内容,让他们理解并能熟练 的应用频度副词。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1c) 类别课时要点 重点单词1. housework(n.) 家务 2. hardly(adv.)几乎不;几乎 没有 3. ever(adv.)在任何时候;从来;曾经 重点词组 4. hardly ever几乎从不 5. help with帮助 重点句式6.—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周末你干什么? —I usually watch TV. 我通常看电视。 7.—Do you go shopping? 你购物吗? —No, I never go shopping. 不,我从不购物。 §自主学习案 写出下列单词。 总是always有时候sometimes 通常usually从不never 经常often §课堂导学案 Step 1Preparation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Good morning! Today we shall take up the second unit in this new term: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9. T: Look at picture a.What is she doing? S1: She is going shopping. T: Do you usually go shopping? S2: No, I don't. T: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S3:I often play football. T: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S4:I sometimes go shopping. Step 2Presentation (自学文本,精讲解疑) Open your book at page 9. Let's look at 1a.Each thought bubble shows somethi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 1 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执教娄底华建学校李蒲秋 【教学目标】 知与能力理解青春的意;青春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行的程;青春的探索需要自 信自。 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活,学生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地解决。 情感度与价通生活例, 学生体有青春的快,在体中感悟青春的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春的意 教学点:自信自在青春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示) 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想一想: 你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描述青春? (:通同桌交流,学生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是什么) 教: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一就我来探青春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 活一:描述青春 (多媒体展示活要求)大家描述青春的。在青春的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些具有特的意。 想一想: 你青春有什么渴望? 分,合作学。 (:通学生青春的无尽遐想,感受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提示:翔、梦想、浪漫情、激情感 教:面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 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 (多媒体示)

活动二:展开想象 假如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 提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愿望 教师讲述:大家写了很多词语,比如自信、自尊、自强、激情等。我们现在就拣两个最 重要的词自信和自强来探究分享 (多媒体显示) 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常常有大人们的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 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 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分悲伤。但有些人就具备了自信,无论是别人的贬低, 还是碰钉子,他总会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所以他历尽千辛去攻克,拼尽 全力去改变,终于他的努力,造就了成功,也尝到了自信的甜头,后来,自信便一直陪伴着 他。 活动三:你选择谁 你会向他们谁学习?说说理由。 提示:生活中,我们因为有自信才能勇气,才能坚持,创造奇迹。 教师讲述: 青春为什么需要自信? (学生先看教材了解课文内容,再同桌合作交流并指名回答)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 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多媒体显示) 轮椅姑娘—李玉川 11 岁时充满阳光与快乐的李玉川因一次事故导致全身23 出骨折,高位截瘫。只能与病 床与轮椅相伴 “画画是我从小的爱好,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所以,即使再苦再 累,我都必须坚持下去。”李玉川告诉记者,为了画画,她坚持积极治疗。只要有时间,她 就会练画画,因为那是她的梦想。 由于身体的缘故,李玉川没法天天去学校,几乎靠自学,但她的成绩一直优秀。十多年 来,她先后辗转北京、江西、山西等地治疗。其间,一直有很多热心人士帮助和资助她。在 求学的第四年,按照有关规定,李玉川取得了北京的学籍。 没有向命运低头的李玉川,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自学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并考取了国 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2008 年,中央美术学院给了她一份宝贵的录 取通知书。 2013 年,玉川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 思考:( 1)轮椅姑娘李玉川给我们带来什么震撼?从她身上你学习到什么? 提示:从李玉川小时候兴趣,遭遇事故到高度截至,没有放弃梦想,克服各种困难,考取了 国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看到自强不息的李玉川。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快乐认读,集中识字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略与课例观摩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讨论 本次培训课程,是基于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而设计的。 一、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单元目标的设定是遵循从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核心素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指针,也是小学语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更是未来教育的指向标。 在一年级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核心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的呈现上,都十分突显。五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都会从课文的本身延伸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基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同时,《课标》对一至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而具体说明。所以,单元目标的制定,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到学科的层面再到教材的教学内容这三个层面来设计的。 3.基于课程性质 日本的着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论述了两种课程的模式,他把“单元设计”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单元编制: 一种是“阶梯型课程”,即“计划型课程”。课程呈现让学生有一种一层一层的递级感,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我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基于阶梯型,它是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 一种是“项目型课程”,也就是“登山型课程”。目标是山顶,但是究竟怎么走?有哪些路径?没有具体指出方向。“项目型课程”的单元编制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

这两种课型在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一至五课是基于“计划型课程”,在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课程则侧重于“项目型课程”。 所以,本次课程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上,实现“计划型课程”和“项目型课程”的交叉。而这两种课程类型的统整,连接,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的,它着眼于单元每一部分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而建立单元的整体学习体系。在制定时,要注意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外延性。 1. 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把每个课时目标统整,建构起单元学习的总体架构。 通过对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的分析,统计出前五篇课文中有35个需要正确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15个,再加上园地中正确认读的5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2个。可以制定本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正确认读40个生字,正确书写17个生字。 ②认识田字格,并依次会写: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努力按照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来写字。 2. 内隐性 内延性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两方面。 在教材解读过程中,插图、儿歌、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以及教材中呈现的图示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教育功能,基于这些内容,制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从阅读的视角来看,新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也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Unit 1 Hello!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learn &Let’s chant &L et’s sing & Let’s find out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说或认识有关文具的四个词汇:ruler, eraser, pencil, crayon。 2. 能够用英语句子描述自己所拥有的文具。 3. 会唱歌曲A B C song。 三、教学重难点 1、有关文具的五个词汇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的学习,并用英语介绍文具。 2、较准确读出各单词,尤其是crayon,eraser 两个单词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 1. 录音机和磁带 2. 书包一个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教师播放录音,师生共唱英语歌曲“A B C song”。 2.请几名学生带上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面具或头饰,表演见面打招呼并自我介绍用语: S1:Hello, Sarah! I’m Wu Yifan!

S2: Hi, I’m Wu Yifan. 3.游戏: 听声音,识朋友 教师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其他学生蒙住眼睛,讲台前的几名学生之一变换语音语调和名字说Hello. I'm... 蒙住眼睛的学生们猜是谁说的话,猜对的学生为本组加一分。 4. 将学生分为小组,可2-4人一组练习自我介绍用语。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利用课件呈现新知。本册教材主要人物之一“小棕熊”过生日,一群朋友聚集在生日蛋糕的周围。教师通过图片指引学生说出今天是“小棕熊”的生日,让学生们一起唱英文生日歌,并提示“Happy birthday to you.”是“祝你生日快乐”的意思。教师介绍“小棕熊”的爸爸、妈妈为他买了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拿出准备好的实物)。 2. 在初步了解新知后,教师向学生出示文具,教学新单词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3. 播放录音,学生跟读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和句子,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单词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4. 教师从自己准备的书包中拿出一把尺子,手举着尺子说:“I have a ruler.”再从笔袋里拿出一支铅笔说:I have a pencil. 随后再掏出蜡笔,对学生说:I have a crayon.最后掏出一块橡皮,对学生说:“I have a eraser.”。待学生熟悉了I have a ... 意思是“我有一个……”后,请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文具来编对话:I have a ... 告诉学生如果你有与别人东西相同时,可说Me too! 教师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

六年级英语第一单元三课时教案

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案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形式: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和shorter. 2.能够用句型:I’m……cm tall. He/ She’s ……cm tall. 描述自己和他 人的身高。 3.能够用句型You’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 I’m older than you. 进行 年龄和身高的比较。 4.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按不同年龄、身高排队,并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述。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是能够听、说、读、写A Let’s learn 部分五个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并能用含有比较级的 句型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 2.难点是能够听、说、读、写四会单词;并能根据某一情境使用含有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型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长度单位cm的完整形式centimeter的发音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前准备 1.准备主情景图的教学挂图。

2准备录音机、本课时的录音带。 3.准备A Let’s learn 的单词卡片。 4准备测量身高和体重的工具。 四、教学步骤 1Greetings Hello, boys and girls . Happy New Year. And 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Now, after a term, I thin you know much better about your teachers. Who’s you music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形容词thin, short, tall, old, young, funny, strong, kind 来描述这位老师。 当问到学生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时,根据学生的回答She’s tall. 2.师出示测身高与体重的量器,提问学生:How tall am I , do you know? Guess? 帮助学生用句型Are you ……cm tall? 来猜。师用up 和down 帮助学生猜出确切的数字。 3师请出猜中自己身高的学生,问:How tall are you?帮助他/她测量身高,引导该学生说:I’m……cm tall。然后师说:……is taller than me. 或I’m taller than……来结束该游戏。 4板书测量的学生的身高,师尽量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句子:A is tall. B is taller than A. C is taller than B. D is taller than C. 然后板书并领读tall-taller 。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七年级英语第一册Unit -——Shopping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丹堡初级中学毛文艳 语言技能:对照《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部分,7年级学生应当达到三~九级目标要求中的第三级目标。具体说,本单元的语法内容some与any的用法和There be句式都与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有关,所以学生要能识别陈述句、疑问句等不同句式的语调;要能听懂与购物有关话题的对话或语段;能在课堂敢于用简短的英语和老师、同伴就购物话题进行交流;能准确读出一些位于词首和词末的辅音字母组合;能正确朗读课文;能写出北城简单的与购物话题相关的短文。 语言知识:学生能根据一些位于词首和词末的辅音字母组合准确读出单词,或根据音标拼出含有相应的字母组合的单词,如:black, spring, cousin, people, garden;能熟记、读准并学会使用本单元的41个四会词汇,会读、听得懂四个带﹡号的单词,熟背并运用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能初步掌握some和any表数量时在肯定句、否定句及疑问句中的用法,尤其是在表示主动提供帮助、提出请求或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中不用any而用some的用法;能初步掌握一般现在时的“There be”结构表示存在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的用法;能运用本单元所学单词和习惯用语、固定搭配进行购物、如何使用零花钱、关注并帮助贫困地区学生等话题的情景交际。 情感态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不同于数、理、化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更不同于一般的物品,而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人际交流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人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需要,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因此,英语教学应从纯工具性走向人文性,关注律动的生命。换言之,英语老师要真正实施“人性化”教学,英语课堂要成为充满温情的课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物,不是任意摆布的“学习机器”,在重视英语知识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命性、人文性的感悟和表达。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愿望、兴奋感、困惑、焦虑及烦恼,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差异,想学生之所想,

Unit2教案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bag B Let’s learn教案 三峡工程希望小学邹群英 Teaching aims: 1.Ss can listen ,say and read new words :candy, toy, key, notebook. These are schoolbag things. 2.Ss can listen and say:What's in your schoolbag? My keys...And use it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3.Ss can copy topic vocabulary in the meaningful context.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Grasp new words: candy、toy、key、notebook . Use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My keys...”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The plural of candy、toy、key、notebook Teaching methods: Games and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tools: A schoolbag, some books, some candies, some toys, notebooks and keys. T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 up The teacher and Ss greet each other. Divide them into 2 groups, Group 1 PK Group 2, give a schoolbag picture to them, if they do well, put up a picture on the schoolbag. At last, who has more pictures ,who is the winner. Step 2 Review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1 第三课时

Unit 1 教学设计示例(3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完两个课时的知识后轻松一下,在制作英文名卡的基础上学唱英语歌曲"Hello"。复习热身环节的活动对前两个课时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名卡的制作过程需要教师亲自演示、指导,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扩展性活动设计的记忆名字游戏是让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有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学唱歌曲,复习打招呼用语:Hello! (二)能力 学会用英语向别人介绍各种文具; 学会唱英文歌曲; 通过Let’s do部分,锻炼学生听到英文口令的反应能力; (三)情感 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通过活动,师生、生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理解教师用英语讲述的制作步骤。这就要求教师要讲述与演示同时进行。 四、教学媒体 1.教学课件 2.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3.学生用卡片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游戏——抛球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由教师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Hello, I’m …,之后由教师将小球随意抛给另一名学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绍,以此类推,练习自我介绍和打招呼。 (2)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之后可请“小老师”

带领同学们进行操练。注意此时教师应多给孩子些机会,让他们展示说词水平,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3)再次用抛球游戏,此次重点练习打招呼和文具的表述。 由教师开始,将球抛给谁(Mike)就和谁打招呼说Hello! Mike. 同时说一种文具如pencil ,接到球的学生则找到相应的文具(铅笔),边出示边说“Yes. Pencil.”。随后由第二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练习。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告诉学生,英语名卡可让我们彼此了解得更快。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过程呈现给学生。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 让学生用Hello/Hi ,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与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3)让学生跟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演唱时打出相应的节拍或做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学生对书上的歌曲掌握较快较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该换成其他主人公或学生自己的名字进行演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3部分练习。方法如下: (1)教师在做活动手册之前,先做一个Show me your (pen…)的活动作铺垫。 (2)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手中的物品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告诉学生如果图中人物所拿之物与录音相同就画笑脸,不同就画哭脸。 (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记忆名字游戏 (1)每一个人在说自己名字之前都要加上和前面说过名字的人打招呼,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忆,尤其是最后一个学生要记下全组或全排学生的名字。

三年级第三单元14课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三年级第三单元14课教学设计

Lesson 14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词汇:noodles, dumplings, rice, soup 2. 能理解并口头运用句子: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3.乐于模仿,敢于开口。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能积极参与。 4.注意倾听,积极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1.词汇:noodles, dumplings, soup, and rice 2. 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交流。 教学过程: I. Warm up Greetings T: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teacher. T:How are you? Ss:Fine,thanks.And you? T:I’m fine,too. Nice to meet you.

Ss:Nice to meet you,too. Review the words in lesson 13. What is it? It’s ______. T:What do you like to eat / drink? Who cooks in your home? Do you know how to cook? Today let’s have fun learning about eating and drinking. II. New Concept 1.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介绍新词汇: Look at this famil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ere are they sitting? Who is there? Introduce: noodles, dumplings, soup, r i ce, n i ce, m i ce, n i ne, f i ne 1. Let’s chant! 2. 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介绍新句型: What does Li Ming’s mother say? What does Jenny say? Would you like some _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III. Practice 1.Play a guessing game to practice the four words. 2.Let’s do it. (part 4)

【范文】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学习句子wehaveanewclassroom.wehave6newlights;学习用near表示方位。 教学难点:学生对our和my的表达要比理解稍难些。our一词的发音对学生来说读准不太容易。 教 具准备: .学生自带一件物品,最好是有关已学过的英文单词。 2.amy,mike和zhangpeng的面具。 3.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幅图片。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unit1let’stalk/a]5.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 复习已学句型:thisis…ihave…教师手拿一个毛绒玩具,说:ihaveadog,thisismynewdog. 2.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模仿句子 3.当学生能够说出句子时,教师可提问:whereisit?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回答:it’son/in/under/the… 4.在学生回答whereisit?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near 一词,it’snearthe…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near的含义并运用。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amy和mike的面具,问:who’she?who’sshe?学生回答出amy和mike后,教师补充:amyandmikeareclassmates.让学生猜classmate的含义。教读classmate 2.教师介绍新人物并展示情景对话:出示面具thisiszhangpeng,heisamyandmike’snewclassmate.theyhaveanewclassroom.doyouwanttohave alook?ok,let’sgoandhavealook.教师出示一张教室图并把它贴到黑板上:thisisanewclassroom.提问:what’sintheclassroom? 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本部分的教学。[unit1let’stalk/a] howmanylightsintheclassroom? isthenewclassroombig? whereiszhangpeng’sseat? 4.让学生通过视听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做必要的帮助。

Unit1Hello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

Unit1Hello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题:Unit One Hello 教学重点:有关文具的五个词汇 crayon、 pencil、 pen、eraser、 ruler的学习,并用英语介绍文具。教学难点:较准确读出各单词,尤其是crayon,eraser 两个单词的发音。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2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3学生用卡片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师生共唱英语歌曲“Hello”(2)请几名学生带上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面具或头饰,表演见面打招呼或自我介绍用语:Hello,Sarah! Hi, Wu Yifan! (3)游戏游戏为“听声音,识朋友”,教师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其他学生蒙住眼睛,讲台前的几名学生之一变换语音语调和名字说Hello。 I’m…蒙住眼睛的学生们猜是谁说的话,猜对的学生为本组得一分。还可以改为让蒙住眼睛的一名学生猜,是谁说的Hello,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猜对得一分。(4)将学生分为小组,可2—4人一组练习自我介绍用语。 2 呈现新知 (Presentation) (1)利用课件呈现新知[图一] 本册教材主要人物之一“小棕熊”的生日,一群朋友聚集在生日蛋糕的周围。教师通过图片指引学生说出今天是“小棕熊”的生日,让学生们一起

唱英文生日歌,并提示“Happy birthday to you”是“祝你生日快乐”的意思。教师介绍“小棕熊”的爸爸、妈妈为他买了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拿出准备好的实物)。[图二]小棕熊打开书包,一一拿出蜡笔、铅笔、钢笔、橡皮、尺子,边拿文具边说英文crayon, pencil, pen, eraser,ruler。文具展示出来后停留在画面上,不消失。(2)学习新知在初步了解新知后,教师给学生出示文具,教新单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教学时,如果遇到有的学生能力较强,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教学生,学生检查学生。(教学时特别注意crayon,eraser 两个单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单词,教师应语速略放慢,待学生较好掌握后改为正常语速)(3)游戏 Show me your…教师说单词,如pencil 一词,教师边说Show me your pencils。边示范。这样,用同一种方法练习其他4个单词。(4)让学生听录音,跟读 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单词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口、手、心、耳”的综合运用。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小组竞赛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选一名选手上讲台前,一个学生先看一下某张卡片,记住上面画的是什么。将卡片画面扣在桌子上,让另一名学生猜卡片画的是什么。“An eraser?”“A ruler?”“A pencil?”“A pen?”“A crayon?”如果猜对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