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初稿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初稿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初稿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初稿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问题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制定和调整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手段来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负面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直接有效地调控,相继建立了以生态税制为核心的绿色税收新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点破坏,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治理和防止我国的环境污染,我们采取了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措施。税收作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环保方面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绿色税收”调控体系。因此,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实际的绿色税收制度是改善我国目前环境状况、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有关绿色税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在绿色税收应用国际经验分析借鉴和我国绿色税费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原则和设想以及相关的一些配套措施。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关于环境税收基础性问题,包括环境税收内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进行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当前国外在环境税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第五部分是对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我国环境税收设计的前提、对环境税收要素的设计、环境污染体税系的构建、环境资源税体系的构建和其它相关措施的完善。

本文的特点在于:以详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环境税收的影响因素与国外环境税收实践经验特点,提出构建以环境污染税体系和环境资源税体系为主体的环境税收体系,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环境税收;资源税;排污收费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economy,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Government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is, Western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and adjus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revenue policy. Revenue means are used to control negative external problems such as ecological dam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Then they established a core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new tax system and received good reac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occurred with the rapi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reversel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have adopted many kinds of methods of law,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on. Revenue ha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ool. But we don't have a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green taxation" at pres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green system suitable to th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sent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utilize the limited resources reasonably.

This thesis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green tax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green taxation in som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present green taxation and fee in our country, this thesis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concrete measures to perfect our green taxation system.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llustrates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choosing the subject, the present research circs in and out of country; The second part illustrates the basic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revenue, it is consist of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in theory; The third part illust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our environmental revenue and fee, then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ive factor; The fourth part illustrates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green tax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 of it; The forth par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It main includes of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essentia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resource system and other methods.

The character of this paper is: designing a tax system which mainly includ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system, on the basic of our environment revenue effective factor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former research.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revenue; resource tax; pollution fee

目录

1绪论----------------------------------------------------------5

1.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5

1.1.1选题的背景-----------------------------------------5

1.1.2选题的意义------------------------------------------6

1.2国内外研究现状-------------------------------------------7

1.2.1国外研究现状---------------------------------------7

1.2.2国内研究现状---------------------------------------8

1.3征收环境税的重要意义-------------------------------------9

1.3.1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9

1.3.2开征环境税的影响-----------------------------------9

1.3.3开征环境税体现了透明、公开、公平原则---------------9

1.3.4开征环境税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需要-----------------10

1.3.5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大大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10 2环境税收的基础问题------------------------------------------11

2.1环境税收的内涵-------------------------------------------11

2.2我国环境税收研究的理论基础--------------------------------11

2.2.1外部性理-------------------------------------------11 3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现状及问题-----------------------------------12

3.1我国与环境相关的税收制度现状及问题-----------------------12

3.1.1资源税---------------------------------------------12

3.1.2消费税---------------------------------------------13

3.1.3增值税---------------------------------------------14

3.1.4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15

3.2我国环境税收的影响因素分析------------------------------15

3.2.1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的关系-----------------------15

3.2.2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的关系-----------------------------16

3.2.3与各经济主体对绿色税收的态度的关系-----------------17

3.2.4与信息支持能力及监管能力的关系---------------------17 4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7

4.1要充分认识到环境税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7

4.2利用环境税的调节功能补充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18

4.3环境税要与其它手段配合使用------------------------------18

4.4开征环境税要从我国国情出发------------------------------18

4.5国外环境税收的特点--------------------------------------18

4.5.1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环境税收发挥作用的基础--------18

4.5.2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19

4.5.3以资源税(或能源税)为主体,税种多样化,征收范围广--19

4.5.4推行税收中性政策-----------------------------------19

4.5.5重视对原有税种进行全方位的“绿化”------------------20

4.5.6重视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的调节作用-------------------20

4.5.7绿色税收手段应与其它经济手段相互配合---------------20

4.5.8加强立法宣传,强化税收征管--------------------------20 5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构建---------------------------------------21

5.1构建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前提-------------------------------21

5.1.1我国环境税收的目标---------------------------------21

5.1.2我国环境税收构建应坚持的原则-----------------------21

5.2环境税收体系要素的设计----------------------------------22

5.2.1纳税人和课税对象-----------------------------------22

5.2.2税基-----------------------------------------------23

5.2.3税率-----------------------------------------------23

5.3其它环境相关税制及措施的完善----------------------------23

5.3.1消费税改革-----------------------------------------23

5.3.2增值税改革-----------------------------------------24

5.3.3所得税改革-----------------------------------------24

5.3.4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25

5.3.5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25

5.3.6税收征管环节的完善---------------------------------26 致谢-------------------------------------------------------------27 参考文献---------------------------------------------------------27

1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尤其突出,日趋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联合国规划署2002年在巴黎发布的《全球经济综合报告》中指出,过去十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加剧,除非大大减缓资源浪费,推行绿色经济模式,否则必然导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自然资源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全球性重大环境资源问题。

2007年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凝聚了全球1400名顶尖科学家心血的《全球环境展望—4》综合报告。为地球“会诊”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自1987年以来的20年间,人类消耗地球资源的速度已经将我们自身的生存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份报告中运用多种模式,分别对大气、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各地区以及全球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指出,环境变化的威胁是目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人类社会必须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支1/3,人类农田灌溉已经消耗了70%的可用水。预计到2025年前,发展中国家的淡水使用量还将增长50%,发达国家将增长18%,同时水质的下降趋势仍在继续,而就全球范围而言,受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原因。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中国经济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当人们陶醉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之时,其实也开始品尝到经济增长带来的“苦果”: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肃起来。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月11日文章指出,妨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也是中国的两大隐患之一“污染”。多年来经济粗放式发展,造成国家资源的惊人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开采过度,水资源大量消耗。同时,由于产业重点发展工业,直接导致了水、大气、化学物排放、固体废料、噪音污染加剧。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节能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21世纪我国要节约资源,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上述背景下,从维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保持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税收作为主要干预工具,力促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较快转变。当经

济增长带来环境破坏的时候,可以通过一系列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以及相应的补偿机制,来激励资源的使用者调节经济行为,减少资源耗用对外部环境的破坏,同时用筹集到的资金更好地治理和保护环境。

1.1.2 选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环境管理需求的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新的管理手段。环境税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已经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注意。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由于其公益性,需要大量政府资金投入,环境税可以为政府筹集资金。尽管由环境税征收的收入是公共财政资金,但是专项资金也可以用于污染治理。国外环境税收实践和研究也表明,环境税不仅可以改变污染者的行为,而且其税收收入还可以用来保护环境和改善税收结构,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赢”。因此,环境税收政策的建立和实施是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直接目标往往是追求企业近期利润的最大化,因而,企业可能不惜损害社会利益,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将其应承担的处理废物的成本转嫁给全社会和生态系统。这种负外部性虽然对污染者有利,但是对社会来说,代价是很高的。而要制止或克服这一负外部性,就必须让污染者为他们的污染活动支付所有的费用,环境税收就是有效办法之一,这可以有效的解决环境保护中的外部性问题。

同时,环境税收也是解除绿色壁垒的需要。目前,世界上经常使用的绿色壁垒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验、强制性措施、环境贸易制裁、环境许可性制度、环境配额等形式,我国在进出口方面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资源开发方面通常出现过度采掘不可再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在进口方面,出现大量进口国外垃圾,构成对环境安全威胁等现象。通过对环境税收的研究,进而对其绿化,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促使污染排放着逐步使用无污染的原材料和产品,运用税收手段对国内外的排污者课征环境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开采征税,逐步实现清理生产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使我国的产品和服务绿化,从而达到解决绿色壁垒问题。

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按照协议和规则的要求,完善国内的法律制度是每个正式成员国必须履行的一项国际义务。中国于2001年加入至今已有7年多的时间,但在环境税立法方面却仍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随着规则在我国的逐步深入,如我国仍不加强有关方面的立法,将造成那些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外国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只是在一些税种的规定中直接或间接地含有环保因素。与西方发达国家种类繁多的环境税相比,我国现有环境税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仅涉及于消费税、资源税等少数几个税种。

由此可见,在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今天,环境税收的作用越发明显,对环境税收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将税收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需措施。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税收制度之中,对环境税收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环境保护角度扩展到经济、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内容涉及到大气、水资源、生活、城市环境等多个方面,征税范围广泛,税基合理,而且将环境税收所得的收入专项用于环境保护,使得税收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总的情况来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国外对于环境税收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市场结构不完善情况下污染税的效果、不确定情况下污染税与数量控制政策的比较、信息不完备条件下污染税的实施等方面,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方面。至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环境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税制,逐步引入生态税制已成为传统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990年,Tietenberg就减污静态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就是:环境税与命令控制手段相比,环境税会产生较强的刺激,Stephen Smith在《Taxation and Environment》一文中较系统地对环境税政策目标、环境税分类及其作用原理、有关环境税效应的实证分析成果加以总结和评述。90年代以后,对环境税收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为新起点,这时期主要著作有鲍莫尔与华莱士合著的《环境政策的理论与政策设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写的《环境税的实施战略》和《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以及巴里?布雷斯维尔编著的《环境税的三种形式》等,他们除了对原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之外,更多的学者开始从模型和实证角度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实施的某些生态税收进行案例分析,并设计一种激励惩罚机制以及采用间接生态税收,探讨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用一般均衡理论和数量模型对环境税的效应进行分析,探讨环境税的征收对就业、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影响;从国际范围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角度出发,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和控制气候变暖的税制框架等。同时由于受到绿色税收“双重红利”争论的触发,次优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也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环境税的分析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后,人们对“双重红利”的论断产生了怀疑,如穆艾(Mooi)、鲍温伯格(Bovenberg)、普洛格(Ploeg)、古尔德(Goulder)等人的研究。他们指出,“双重红利”假设可能存在,但绝对不是必然产生的。比如税制的效率改善与否跟扭曲性税收是否得到削减密切相关。如果现行税制抑制了劳动供给,环境税的引入并没有配套削减对劳动供给的税负,相反,削减的税收恰恰是与闲暇成互补品的商品税。不难看出,这样的税制改革将加大劳动和闲暇间的替代效应,导致整个税制的效率损失进一步扩大。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对西方国家的生态税收实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一直进行环境税收方面的研究,试图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税收,因此多位学者将目光放在了国外成功的经验上。总的来说,从近期的期刊论文来看我国当前开展的环境税收研究,主要分四个方面:①对国外环境税的研究,其中《OECD环境与政策丛书—税收与环境:互补性政策》和OECD环境与经济丛书—环境税的实施战略》是关于国外环境税方面介绍比较全面的书籍。王志文(2007)在《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手段借鉴》中,主要对国外环境税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从国外环境税的经验中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②从环境法律角度,如王京星(2007)的论文《环境税收制度法律问题研究》,从税收一般法律特征中提炼出环境税最为突出的两大特征,即环保目标和调节功能,指出环境税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而开征,通过对市场主体行为和环境资源配置的干预及激励来实现环保目标,进而分析环境税收制度实施的意义。③从环境税的基础性角度,如杨学富、蔡报纯(2006),韦坚(2007)等,主要分析环境税的意义、实施基础、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2007年中央财大学的“绿色税收”课题组在《建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构想》中,从我国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税收体系的观点。④其他针对性角度,这部分主要是作者从自身的专业或者关注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环境规划院葛察忠、王金南、杨金田等人的文章《中国环境税的研究与实践》中阐述了国外环境税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环境税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指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环境税,只有几个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税种,政府和公众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环保投入的加大,将促使中国实施真正的环境税。2006年9月王金南在《打造中国绿色税收—中国环境税收政策框架设计与实施战略》中指出:环境税不仅可以改变污染者的行为,而且其税收收入还可以用来保护环境和改善税收结构,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赢”。环境税收政策采取先易后难、先旧后新、先融后立的实施战略,首先消除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其次,综合考虑环境税和环境收费;再次,实施融入型环境税方案对现有税制进行绿色化;最后引进独立型环境税。这些文章对我国当前环境税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我国现行税收的绿色程度,为未来的税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环境税收属于环境与经济的交叉学科,而且在环境税收的构建上涉及到环境、经济、法律等多个学科,至今对环境税收的研究的出发点、思考方式和应用的目的各有不同。由此,我们要不断借鉴国外的税收制度和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在环境调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3征收环境税的重要意义

1.3.1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中国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处理好高速增长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污染排放是我国实征收环境税的重要意义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出,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治理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务院于2007年6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其中一项具体政策措施即为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目前开征环境保护税已成为了我国政府重点推进的税收政策之一。可以说,开征环境税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同时促使企业改进工艺和加大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开发新的环保替代产品。对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产业和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3.2开征环境税的影响

开征环境税既改善环境质量又能增加财政收入、筹集环保基金根据Bosquet于2001年利用CEG模型对30多个OECD国家环境税效应的比较分析结果,开征环境税后,在OECD 国家废气排放量从短期(少于10年)和长期来看分别降低了6.02%和13.08%,这充分说明了环境税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另外环境税的开征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为治理环境污染筹集必要的资金。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的投资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单单依靠国家财政投入资金是不够的,这样既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又不利于控制污染。通过开征环境税来约束那些为获得自身经济利益而给环境带来污染的单位或个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既可以从经济利益角度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又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果将这笔资金用于环境保护项目,就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例如芬兰自1997年起,减少的所得税和劳动税(1997年减少56亿芬克)部分被新开征的生态税和能源税所补偿(1997年增加14亿芬克)。

1.3.3开征环境税体现了透明、公开、公平原则。

依据相应的法律制定环境税,纳税人根据法律中有关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等规定,可清楚地计算自己应纳的税款。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税收征纳完全公开,使环境税与排污收费相比更公开、稳定。依据环境税法征税避免了排污收费中由征费机关单方决定征收数

额而在排污者之间产生的不公平。企业向外界排放污染物,是为追求利润而将本应由企业负担的成本转嫁给社会,政府可以利用向污染者征收的税款建立特殊的补偿制度,专门用于救助因环境污染受到损害却无法得到赔偿的受害人,实现污染者与受害者之间整体的公平。政府通过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税,促进这些企业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内在化,利润合理化;对环保企业则给予减免税措施和财政补贴,减少给这些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励企业继续投资环保产业,保证在污染企业和环保企业之间实现公平。

1.3.4开征环境税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需要

从二十世纪70年代至今,发达国家的环境税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的、个别的环境税种开征到逐渐形成环境税收体系的过程,环境税功能的重心由筹集资金向激励减轻污染转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国家环境税收体系逐步建立,成为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税收及相关配套政策在改变排污者行为方面确实起到了经济上的激励约束作用,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瑞典1991征收硫税使石油燃料的硫含量降至地域法定标准的50%,轻油的硫含量低至0.076%(规定界限0.2%),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估计降低1.9万吨。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如果不设置有关的环境保护税种,那么国际上那些污染严重产品的生产就会向我国转移,这样既逃避了本国的税负,又转移了污染。因此,为了防止我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应尽快开征环境税。

1.3.5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大大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我国目前治理环境中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够,很多企业认为要想排污,要想获得排污指标,就必须交钱。他们不做相关环保支出,就无法生产。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被动环保”的状况,环境保护拖了他们的后腿,成了他们生产的累赘,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环境保护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环境税则是国家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的特点。税务机关凭借着国家政权的力量征税,具有极大的威严性。另外,新增某一税种时,都要经过国家认真讨论,并立法,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它有更多的时间被人们了解、接受。在开征环境税的过程中,人们会很自然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和单位应尽的责任,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自觉地把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轨道。

2 环境税收的基础问题

2.1 环境税收的内涵

目前,对于环境税收还没有公认可接受的定义,尚存在多种说法:

第一,根据OECD“公共开支统计”分类,环境税是指无偿的,必须向政府支付的费用。无偿一般是指政府向纳税人提供的收益与纳税人的付款不成比例。根据OECD的定义,将一种税定义为环境税并不是根据字面意思。而是根据这种税是否具有实际和潜在的环保影响。从环保的角度讲,只关注这种税对行为方式的影响。换句话说,只要是能影响产品的价格或行为的价格或成本的任何一种都称为环境税。

第二,环境税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环境目标调节纳税人行为,筹集环保资金而征收的税收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的,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及浪费资源的行为而征收的专门性税种,它是环境税收的主要内容。如多数国家针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征税。二是在其他一般性税种中为保护环境和资源而采取的各种税收调节措施。如对纳税人治理污染综合利用资源采取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加重税收负担。

第三,环境税,有人称为“绿色税”、“生态税”,是指向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仅指耗竭性资源)或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对其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或污染行为所征收的税。它是税收体系中与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

综上所述,对环境税收内涵的理解都包含着共同的方面:一方面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另一方面是一般税种中为了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各种税收调节措施。基于此,本文所指环境税收可概括为,国家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依据国家权力强制、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使生态环境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各项税收制度的总称。

2.2 我国环境税收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后来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外部性也称外部效应,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它是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的间接影响,不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指给他人带来收益

而他人并不支付代价)和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指给他人带来损失而自己无需支付代价)。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从全社会角度看:

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收益+边际外部收益

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社会成本,而企业生产的条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如果一项经济活动造成外部成本,而无外在收益,这种外部性就加大了社会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动力的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取某些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将外部于社会的潜在成本内部化,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首先使用了矫正税这一名词,被称为庇古税。他主张在价格不能传递为获取效率所必须的正确信息的情况下,政府就应对此实施干预政策,制定一个人为的价格,即对造成的污染征税以消除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距,这时的外部成本就等于最适税额。庇古的目的是通过征税改变纳税人的行为,换句话说,这种税的目的是将外部性纳入外部性产生者的决策中。庇古税收可以通过对税收制度及其相关征收的有效性进行改善,从而与环境保护目的联系起来或用于环境保护目的,以引导纳税人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3 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与环境相关的税收制度现状及问题

3.1.1 资源税

资源税是对开采地下矿藏资源和生产盐征税,对于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促进国家资源合理、有效、节约地开发利用,防止乱采滥伐资源,减少资源损失浪费有积极的作用,是保护资源的重要税种和主体税种之一。

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1993年税制改革以后,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个人)征收资源税,新资源税制从原来的3个税目扩大到了现在的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7个税目,主要是实行“调节级差与普遍征收相结合”,但实际上以调节级差为主,属于级差性质的资源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部分资源的税额标准。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全额征收;调整了对铁矿石资源税的减征政策,暂按规定税额标准的60%征收;调高了岩金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统一了全国钒矿石资源税的适用税额标准。2007年8月1日起,我国铅锌矿石、铜矿石和钨矿石的资源税又大幅上调。这是我国自1994年开征资源税以来,第一次大幅度调整上述3类矿石的资源税。2008年,财政部、国家

税务总局又调高了焦煤资源税税额,并对盐资源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这是在近期一系列税收政策调控基础上,再次对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资源性产品等“两高一资”产业加以调控。当前,我国资源税作为一个具有环境调节功能的税种对环境调节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资源税性质定位不当。我国现行资源税只是针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收,并不是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种,其目的是为了调节资源开发中企业由于资源本身的优劣和地理位置差异所形成的级差收入,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税应有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作用。同时,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又因为是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往往起到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资源税征收范围过于狭窄。资源税的课税对象很广,OECD国家课税对象除了不可再生资源外,还包括水和森林等可再生能源。而我国目前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只是侧重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而对可再生资源则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具有重大生态环境价值的水、森林、草原、湿地、地热等资源长期处于资源税的税收调节之外。这种狭窄的征税范围,难以保护所有的资源,也造成资源后续产品比价的不合理,从而必然导致非应税资源遭到大肆挥霍和毁坏。

第三,资源税计税依据有待改善。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开采和生产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对己经开采但未销售或未使用的资源不征税。这就是企业对开采而无法销售或自用的资源不用负担任何税收代价,变相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其后果就是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积压浪费。第四,单位税额偏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只反映劣质资源和优质资源之间的单位级差收入;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资源长期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销售政策,后来资源价格放开,资源税并没有做相应调整。过低的单位税额所形成的巨大利润也使得矿主铤而走险,使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

3.1.2 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我国于1994年开始征收消费税,开征的目的是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抑制超前消费,增加财政收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五大类、11种消费品其中与环境有关的有种产品分别为:烟、酒及酒精、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鞭炮焰火。消费税率、税额的确定并没有考虑这些消费产生的环境外部成本,但在销售货物统一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一些消费品另征一道消费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限制污染的税收意图。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此次政策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在原有五大类11种消费品基础上,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

税目。增列成品油税目,原汽油、柴油税目作为此税目的两个子目,同时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个子目;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调整部分税目税率,涉及税率调整的有白酒、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几个税目。

消费税在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在:首先,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方面,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或者导致环境资源严重浪费的消费品,如电池、一次性塑料袋、煤炭、不可回收的包装材料以及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产品等,并没有列入征税范围。对此类产品消费税数目的缺失给环境带来一定消极的影响;其次,消费税税率设计方面,成品油采用单位定额税率,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按每升0.2元征收消费税,燃料油按每升0.1元征收消费税。相比之下,德国和意大利每百升汽油消费税额大约是我国的30倍,柴油的消费税额是我国的34倍,即使扣除物价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两者的差距也很大。目前的成品油、乘用车的征税环节是生产环节,这使得生产商可以通过转让定价的形式避税,这不仅使实际税负大大低于名义税负,还使消费税缺乏透明度,难以有效的发挥调节作用;再者,我国目前消费税采用价内税形式,导致许多消费者负担了税款却“浑然不知”,这显然不利于税收和价格的引导作用。

3.1.3 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和产品采取低税率或者免税的优惠政策上,主要包括:第一类是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税收优惠。具体表现在鼓励废物、废气和废料综合利用方面:(1)对企业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歼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渣(不包括高炉水渣)的建材产品,包括以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2)对企业以“三废”和废橡胶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3)对油母页岩炼油、垃圾发电和废旧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4)对综合利用煤研石、煤泥、煤系伴生油母页岩等发电、风力发电、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半征收政策。

第二类是废物处理的税收优惠。具体表现在:(1)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2)生产企业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第三类是对进行清洁生产设备投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具体表现在对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产品,如安全、高效的农药原药新品种、废气、废液、废渣综合利用、环保检测仪器新技术设备制造、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及监测和治理技术、防护林工程、荒漠化防治等,在规定范围内免征进口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四类是污水处理。对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委托自来水厂(公司)随水费收取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

总体来看,通过税收的优惠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对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和再利用,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如:对生产金、银产品的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和对农膜、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规定不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因当及时取消。

3.1.4 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燃料能源。鉴于此,我国对在境内购置汽车、摩托车、电车农用运输车和挂车征收车辆购置税,税率10%。此外,还对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动船和非机动船征收车船使用税,分级实行定额税率。

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境内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境内河流、湖泊或者领海的船舶依法征收的一种行为税,其主要是为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建设、公共道路维修和航道保养提供资金,并且规定对各种垃圾车船、环境卫生部门的路面清扫车、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监测车免征车船使用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车船税暂行条例,从而1986年开征的车船使用税和1951年开征的车船使用牌照税停征。虽然新的车船税比原来的车船使用税在税额上有不少提高,但是在计税依据上机动车、非机动车主要是按辆征收高低不同的税额,船舶按净吨位和载重吨位征税,考虑到同一类型的车船由于性能、油耗、尾气排放量不同,实际使用程度不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有所不同,缺乏环境方面因素的税收很难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况且该部分税收占车船使用整体费用的比例不大,因此很难对车船使用的行为进行调节,导致该税种对缓解交通拥挤和减轻大气污染作用不明显,不如采用限制发放新车牌号、征收汽车增容费以及实行“单双号”制等交通管制手段有效。

3.2 我国环境税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税制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联系的,同时资源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环境经济的热门话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绿色税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税收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由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方面

表1 我国能源消费统计表

由表1所示,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看,2004年之前逐年上升,2004年到2007年有下降趋势,但是还是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总体上来说,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造成经济效益的日益低下;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预计在今后几年中,许多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如煤炭、石油、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和以冶金、建材、化工材料为主的原材料产业将优先发展,加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我国目前这种强调高速度增长、高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特定阶段的产物,制约着我们建设包括绿色税收在内的污染控制措施的力度,进而限制了我国绿色税制的建设。

3.2.2 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的关系

税收发挥调节作用,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是要依赖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前提条件的。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往往采取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

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承担提供该产品的责任,是需要成本的,而这种成本只能由绿色税收来承担。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接受“税收价格论”不同,我国信奉的是财政国家分配论,财政的目的是满足国家统治的需要,国家向公众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税款征收是强制性的,纳税人的利益得不到尊重和体现。人们没有税收是向政府购买“公共产品”的价格这种纳税意识。当企业和居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不能忍受时,不可能以“纳税人”的身份,以已经缴纳绿色税收为理由,理直气壮地向政府要求提供资源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而只能依赖于政府的“恩赐”。而政府也乐于保持这样一种状态:既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又可以几乎不受来自纳税人的约束随意地支配社会财富。抱着这样的想法,政府也就缺乏建设绿色税收的积极性。

3.2.3 与各经济主体对绿色税收的态度的关系

从绿色税收对消费者的影响来看,征收绿色税收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影响不同收入阶层的开支结构,二是由征税而导致的直接分配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负的(如增加消费支出),也可能是正的(如得到环境质量改善的效益)。绿色税收对消费者分配影响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包括绿色税收的负担转嫁问题、影响负担转嫁的因素和条件、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正负分配影响的归一性等。

从形式上看,绿色税收的纳税人或者说直接承担者是缴纳绿色税收的企业,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在初始时要承担一笔额外的支出,而这些支出的全部或者分将直接进入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提高。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绿色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就是个人消费者,消费者最终承担多少比例的负担也不得而知。另一方面,即使居民消费者是绿色税收的最终承担者,但他们反过来也会对这种税负转嫁做出响应,如选择那些价格相对较低的物品和服务,从而影响绿色税收税负的实际转移程度。

3.2.4 与信息支持能力及监管能力的关系

现实的市场上信息是不完全,而且往往是不对称的。这点在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明显。环境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导致治理行为的有限性和信息成本。纳税人与政府间的税收博弈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政府对纳税人滥用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信息掌握总是存在着不完全之处,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纳税人信息获取机制,尽可能多地获取纳税人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信息。绿色税收政策与其它税收政策不同,需要大量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和数据支持,需要环境资源部门的合作。我国环境监管部门的建设比较落后,检测网络不成熟,检测技术和检测人员达不到要求,这些,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绿色税制的建设。

4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1要充分认识到环境税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国外实施环境税情况来看,环境税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体现出良好的调控效果。环境税这种调节手段与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手段相比,不仅可以对减少污染产生持续的激励作用,鼓励技术的更新,采用治污设备,控制污染,还可以为环境保护筹集资金。OECD成员国的环境税统一由税务机关征收,这样征收成本低、效果好。我国目前主要是排污费,排污费在我国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缺乏强制性和规范性,征管效率和排污费用的使用效率低下,我国需要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措施,开征环境税,利用税

收手段控制环境的污染

4.2 利用环境税的调节功能补充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

税收因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有着其它措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运用税收优惠、差别税率等政策,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向环保方面投入。

4.3 环境税要与其它手段配合使用

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不同的调控手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可采取的经济手段,如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征收排污费等。目前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各种手段的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应把握好环境税与其它经济手段的配合使用。如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就是个成功的范例。根据美国的“空气清洁法”及其修正案,每个厂商都需要有一个排污许可证,每证有一定的排污量配额控制指标。国家环保局对许可证总量的 2.5%进行拍卖,厂商也可将自己未用完的配额在排污许可证交易市场上交易。

4.4 开征环境税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开征环境税要因地制宜,税负不能过重,我国人均收入低,发达国家开征环境税时人均GDP约有8000美元,而我国2008年人均GDP只有22698元,税负过重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另外我国在市场化、环保产业化、技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对行政控制手段的依赖性较强,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环境税制的构建是个渐进式的过程。

4.5 国外环境税收的特点

4.5.1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环境税收发挥作用的基础

环境税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密切联系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程度影响到环境税收作用发挥的。完善的市场体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存在众多产权关系明确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二是有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并随之波动的价格机制。这两个条件使市场上价格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而经济主体生产和消费的变动也同样会反映到价格信号中来。因此,只有健全的市场,才能使税收的增减通过价格波动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经济个体,然后经济个体再根据价格的变化调整经济决策,从而使政府能够利用税收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收政策之所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成熟的市场机制的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4.5.2 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绿色税收制度改革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根据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重新改组税制结构。以丹麦、芬兰、挪威、荷兰和瑞典等北欧国家为代表;另一种模式是对现有的税制进行增补的方式,通过增加新税和调整现行税收的方式为环境保护提供刺激作用,以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和瑞士等国为代表。OECD国家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这与不同国家的环境状况、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忍受程度、国家的管理机制等因素有关,同时这些环境税收措施在环保方面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4.5.3 以资源税(或能源税)为主体,税种多样化,征收范围广

绿色税收征收范围涉及环境污染的各个领域,还包括能源资源的保护等诸多方面。从税制结构和税种设计来看,荷兰是实施绿色税收制度中较为典型和成功的国家。荷兰政府为保护环境而设计的绿色税收有:燃料税、石油产品税、水污染税、汽车特别税、土壤保护税、垃圾税、地下水税、超额粪便税、噪声税和消费税等。种类繁多,体系较完善。多年来,荷兰政府利用税收杠杆较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国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水平。挪威也是世界上环境税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其相关税种包括能源税、汽油税、柴油税、润滑油税、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机动车相关税、飞机升降噪声税等

4.5.4 推行税收中性政策

税收中性是指国家通过对纳税人进行补偿、补贴等形式、或者以减少其它类型的税收的方式,以使纳税人获得与其所支付的绿色税收等值的款项。其目的就是在不增加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增加绿色税收。在大多数的国家,推行一种新的税种都可能遇到较多的来自于政治上和社会上的阻力。为了使绿色税收顺利施行,许多国家推行税收中性政策。政府在确定新的绿色税收的同时,要选择适当的税收返还方式。从目前国外情况看,返还的方式通常有直接返还给纳税人、返还于相关领域和减少其他税收三种方式。如荷兰1996年开始征收的能源税主要由最终的消费者(包括家庭和小型商业机构等)负担,而政府则通过改革个人收入税,如减少课征于第一收入等级之上的税率,提高免税额度,提高对老年人扣税的标准等方式,将税收收入返还给纳税的家庭;通过减少雇员工资结构中由雇主负担雇员的社会保险费部分的额度,提高小型独立商业机构的扣税标准,减少公司税率等方式,将税收收入补偿给商业机构。

4.5.5 重视对原有税种进行全方位的“绿化”

OECD成员国在发展绿色税收制度的过程中,对原有税种进行绿化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澳大利亚在开征新的环境税的同时,相应程度地降低企业的其他税收负担( 主要是所得税负担),并对原有税收进行了相应的“绿化”调整,使得绿色税收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利用税收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在开征专门的资源税和环境税的同时,也应积极对现行税制进行绿化,以作为新税种的有力补充,同时取消那些扭曲性的补贴和税收条款,避免政策之间因相互抵触而减少了彼此的作用。

4.5.6 重视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的调节作用

在税制设计中,税率和税收优惠始终是重要的部分。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存在,能够很好的引导人们的行为,因此得到各国家的重视。如德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的绿色税制改革,在确定增加能源税率的同时,规定了下列一系列减免措施:所有的地方公共交通工具只支付增加的能源税率的一半;公共的货车和铁路运输只负担电税的50%;合并生产热和电力的设备,其每月的使用率或每年的任意使用率不低于70%的,可以完全减免现行的矿物油税;直接使用由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和由此类能源制成的蓄电池或类似系统产生的电免除电税等等。又如荷兰的垃圾税是对产生、收集垃圾的业主征收。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对一些废弃物有不同的对待,如有机废弃物(指蔬菜、水果和花草废物),在荷兰,有机废弃物被分开收集并用于堆肥,这是一种有利于环境的处置方法,因而这些废弃物不用交税。

4.5.7 绿色税收手段应与其它经济手段相互配合

首先是绿色税收应与“费”相互配合。西方各国的环境保护手段中普遍包含了与资源、环境相关的各种专项收费和使用费。其原因是:“费”简便易行,且较为灵活,同时符合“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特别是当存在市场缺陷又无法确定适当的税率水平时,更应该注意与排污收费、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等较为灵活的经济手段协调应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措施均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二者有机结合,既为治理污染筹集了资金,使生态环境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又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其次是绿色税收与排污权交易和采矿权交易等手段相配合。最成功的范例是美国。根据美国1990 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每个厂商都需要有一个排污许可证,每证有一定的排污量配额控制指标,厂商也可将自己未用完的配额在排污许可证交易市场上交易,这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广泛的排污权交易实践。

4.5.8 加强立法宣传,强化税收征管

税收征管涉及到征管部门和广大的纳税人,这就需要二者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如美国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和纳税意识,将主要由政府进行的环

关于环境税收几个问题的探讨_1

关于环境税收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环境税收在政府实现环境政策目标方面的有效性随着可持续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受,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一般来说,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主要包括管制手段(Command and control instrument)和市场机制(或称为经济手段)(Market—based instrument)两种类型。管制手段是指采取禁令、法规等形式,规定排污标准,禁止或限制某些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把某些污染活动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最终实现控制污染、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具体包括规定排污标准和技术标准等。市场机制是通过污染者备选活动(如安装排污设施以减少污染、缴费以获准污染等)的成本与收益,引导经济行为主体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选择。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些手段在运用时需要由法规制定者对排污量进行监督,称为“直接政策工具”。而其他手段只需政府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对或个人污染行为进行引导,属“间接政策工具”,如规定排污标准、收取排污费和颁布市场许可证等,都属于“直接政策工具”,而征收环境税和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则属于“间接政策工具”。管制手段和市场机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强制性的,污染者别无选择,要么服从,要么面临仲裁和行政惩罚;后者是非强制性的,污染者可以对政府提供的某种经济刺激作出灵活的反应。与市场机制相比,管制手段的优点在于管理的权威性、指令的严格性和迅速有效性,但同时也造成了效率上的损失,主要表现在:(1)管制手段对生产和消费过程所涉及污染活动进行直接干预,没

有考虑企业之间成本与收益的差别,对所有企业采取“一刀切”式的做法,妨碍了企业对污染的自由选择,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2)管制手段缺乏对企业技术革新的刺激。污染者如果达到了政府规定的排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不会再努力治理污染,因为这样做只会增加企业本身的成本,却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好处。但如果采用市场机制手段则不同,例如政府对污染征税,污染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排污量都需支付一定数额的税收,这会促使污染者想方设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直至使排放量低于规定的标准。同时,征收环境税还可以持续不断地刺激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以便减少纳税,增加盈利。由此可见,市场机制更有利于进行成本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各国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在市场机制方面,采取征收环境税以加强环境保护的优点更为突出。(一)征收环境税能取得“双重收益”一方面,征收环境税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征收环境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中,所得税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对所得征税,会影响人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抑制储蓄和投资,把对所得征税称为“扭曲性税收”。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得税所占比重越高,超额税收负担越重,税收效率越低,越不利于经济的有效运行。而环境税则属于一种“矫正性税收”,不仅可以通过征税增加污染企业的成本,使其外部成本内部化,同时,政府还可以把征收的环境税收入用于对所得税等扭曲性税收的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实现所谓的“双重收益”。在欧洲一些

我国税收环境浅析

内容简介:本论文针对我国税收环境的现状,从税收政策、征管手段、公民纳税意识三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同时提出了作者个人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如何改进当前的税收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我国税收、环境、浅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额的大小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因而各国对税收的征管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采取了严格的征管措施和手段。美国就流传着一句名言“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死亡和纳税”,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历史背景不一,税制总体设计和实施中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拟从我国的税收环境方面,谈一点笔者的观点和看法。税收环境是由国家一系列的税收法规和相应的政策以及民众的纳税意识所决定的。在我国由于以上两方面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税收环境也与主观期望的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一.税收政策方面税收政策在制定时,应本着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的原则。做到普遍征收,税不重征。但在我国流转税中最主要的增值税却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主要有:1.类型差异造成的重复征税。我国增值税法规规定:资本性货物的进项税不能抵扣,纳税人在资本性投入时,其进项税构成了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最终也构成了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主体中,由于高新技术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产品中相对较高的折旧费得不到抵扣,这部分税额使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且分期转移到货物的价值中去,该货物的销项税额中还包含一部分购进环节的增值税,货物流转次数越多,其中已征税的重复征税就愈重。这种情况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从客观上限制了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也限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发展策略不相吻合,更不利于治理当前的通货紧缩。2.不同时期的政策造成的重复征税。国家往往根据不同时期产业政策的需要进行政策调整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如我国曾将出口退税率调低,使出口产品不能完全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就不符合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的出口退税原则。这种重复征税完全是由政策调整所致。又如价外费用中代收代垫款要作价外费用计提销项税金,但有些非受益性代收款(如汽车维修行业代收的年检费、手机销售行业代收电信部门的入网费等等)就因为无抵扣税(多数是征营业税而无法取得专用发票)就必然导致重复征税。再如废品、下脚料的出售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游艇、摩托车,应征消费税的汽车都有存在着重复征税的情况。3.技术性造成的重复征税。增值税是一种技术要求高的税种,实行以进项税专用发票抵扣其销项税的征收管理方法。但在实践中有些行业还不能完全取得抵扣联进行抵扣。这样,货物或劳务的实际增值就与发票增值不一致,导致销货发票与进货发票的差额大于实际增值。此时重复征税就不可避免。这主要体现在当前自然资源采掘中的高附加值和部分基础工业等行业中,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业等。税收政策的制定应体现公平的原则,但在技术性重复征税中,同一行业在采掘与加工、流通环节的税负就远不一样,使采掘业在市场竟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empirenews.page--] 4.税种差异造成的重复征税。我国增值税中对混合销售和兼营业务征税的规定,营业税中也存在对混合销售和兼营业务征税的规定。因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为主的纳税人,其涉及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但是,当对该项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时,其中的营业税项目因无进项税金抵扣而税负加重。如对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缴纳增值税的公司,同从事软件所有权或专利权转让征收营业税的企业相比,因后者缴纳营业税使得前者得不到进项税专用发票抵扣而税负明显加重,这主要是因为增值税未实行普遍征收引起的。二.税收征管方面税收法规和政策制定之后,还些相关的法规、政策又不断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更。曾经有一位税务法规处官员在税务师的培训班中说到:“我如果半年不上班,恐怕我也会跟纳税人一样,不知道当前的政策。”此番话说明了税收政策变化的速度,由于新的政策不断出台,而纳税人能知晓的渠道不畅通,致使目前的税收全由税务人员一方说了算,其征收的文件依据在当时是否仍然有效,纳税人员无法得以证实。1.税收征管的随意性。税收必须依照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第10期(总第239期) 2003年10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10(General Seri al No 239) October,2003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杨晓萌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而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消耗和惊人的损失浪费,并由此带来了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协调发展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关键词:生态环境;税收制度;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 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3)10-0077-0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同样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方面,经济 持续、稳定、高速 增长是我国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状况的形势十分严峻:人均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和森林蓄积量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1/5,1/4,1/10。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其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有的资源甚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这种极大的数字反差已经反映出我国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据估计,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0亿元。基于以上国情,积极探索并使用税收政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超乎寻常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税制中环境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运用税收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在许多税种的具体规定中都体现环境保护的意图或作用。 1 增值税 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或减半征收。如 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余弃物油母页岩生产加工的页岩油及其他产品,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废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再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 以上货物的增值税即征即退。 利用煤矸石、煤泥、游牧沿河风力生产的电力 其增值税减半征收。 2 消费税 消费税的税目分类已经充分体现出 寓禁于征 的税收目的。如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卷烟、鞭炮、焰火、汽油、柴油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入征收范围。从消费税税率设置上也体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如对小汽车按气缸容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3 内资企业所得税 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物为主要生产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1)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在 资源综合利用目 收稿日期:2003-09-01 作者简介:杨晓萌(1981-),女,辽宁大连人。

最新优化营商环境自查自纠报告大全最新

现阶段,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优化营商环境自查自纠报告大全最新供大家参考选择。 优化营商环境自查自纠报告大全最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迅速行动,争创最优的交通营商环境,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xx至xx324线x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该项目对于缓解xx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对外形象具有重大作用。我局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今年实施、明年竣工的要求,明确时限、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服务好x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根竹至平天山林场二级路、居仕至樟木三级路和精准扶贫道路等项目建设,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二是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推行交通路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实行阳光执法,依法向社会公开法规依据、工作程序、处罚标准、处罚结果等相关内容,确保执法对象享有“知情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并自觉接受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监督。 三是提升交通窗口服务水平。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办理制度,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上岗、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对全区11个渡口码头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乘船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xx渡口被评为20xx年xx“安全便捷文明”示范渡。 二、存在困难 1、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建设方面,安防工程、窄路加宽等项目要求区本级配套资金都较多,尤其是乡道安防工程,本级配套占大部分,上级才补助30%,区本级需配套70%,我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公路养护方面,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大量重型汽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同时管养里程不断增加,而养护资金没有相应增加,造成公路养护压力增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和水毁等紧急情况投入大,资金难跟上。 2、我局目前还没有交通运输职能,对运输企业的服务工作不便开展。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 电子商务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中又一个经济增长的亮点,电子商务表现出来的无纸化、无址化、无形化、无界化、虚拟化等特征,从理论上和技术上给建立在传统贸易方式和有形产品交易对象基础上的税收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现行的税收的冲击和挑战,各国政府、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税务学界在分析和研究电子商务引起的各种国际税收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和方案。 一、电子商务对税收制度的挑战信息革命在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提高征税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使传统的税收理论、税收原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电子商务所具有的无国界性、超领土化以及网络化、数字化等特点,使现行税法落后于交易方式快速演进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现行税制要素的挑战(1)纳税主体不清晰。纳税主体是税法的首要构成要素,在传统贸易方式下,交易双方谁是纳税人都很清楚。而网络经济超越了国家界限,交易迅速、直接,交易的主体具有虚拟性,使纳税主体国际化、边缘化、复杂化和模糊化。(2)征税对象不明确。电子商务中许多产品或劳务是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电子传递来实现的,传统的计税依据在这里已失去了基础。由于数字化信息具有易被复制或下载的特性,很难确认是商品收入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还是特许权使用费,使得课税对象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3)纳税环节将改变。网络经济贸易的一个特点是交易环节少、渠道多,这对流转税制中的多环节纳税产生挑战。

2 、对现行税收管辖权和国际避税的挑战(1)税收管辖权难以界定。网络贸易中,无法找到交易者的住所、有形财产和国籍,网址与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处于虚拟空间中的网址并不能作为地域管辖权的判定标准。(2)国际避税问题加重。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商业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税国或低税国的站点轻易避税。 3 、对现行税收征管的挑战(1)税务登记的变化,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现行的税务登记是工商登记,但是信息网络的经营交易范围是无限的。不需要事先经过工商部门的批准,从而加大了纳税人的确认难度。(2)发票的无纸化和加密技术的发展,使得税收征管工作受到制约。传统商业活动征税是以审查账册凭证为基础,而网络贸易中的账册和凭证是以网上数字信息存在的,易修改和隐匿资料而不留任何痕迹。(3)代扣代缴的税收方法受到影响。传统的税收征管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代扣代缴来进行的,由于交易双方的隐蔽性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商业中介机构代扣代缴作用的弱化,将会对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加强我国对电子商务税收的建议我国目前尚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从国内情况看,相对于传统商业创造的财富而言,网上交易仍只占相对从属的地位,当前为了尽快缩小我国电子商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宽松税收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但从整个国际大环境看,我国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可能是电子商务的消费国,如果免征互联网贸易的关税和增值税,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利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税务机关要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尽早研究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要从税收

环境税收制度论文环境税收实践论文

环境税收制度论文环境税收实践论文 浅析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实践及其完善 摘要:针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并不健全的现状以及环境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我国环境税收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在没有完整、独立的环境税的前提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指出了其所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环境税收实践完善 一、环境税收的概念及其实践 (一)环境税收的概念 环境税从名称上看主要有三种表述方法,即环境税、环境保护税、生态税。它是指一国或国与国之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资源枯竭,保持生态平衡,而对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再生以及生态平衡的行为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及配合其他税收手段来达到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措施。但目前对于环境税的概念还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环境税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作为理念层面的环境税概念,主要是指税制的绿色化,即税收制度应该朝着有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发展和改进。二是作为制度层面的环境税概念,主要针对具体的以保护环境为导向的具体税收客体。 (二)环境税收制度在我国的实践 我国尚未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税种,现行税制下与环境相关的税种包括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以及与环保密切相关的

排污收费政策中。 1.资源税。我国资源税是一种级差资源税,实行差别定额税率,征税范围仅包括初级矿产资源和盐等。其在我国开征于1984年,开征的目的是调节资源开发者之间的级差收益,促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税的开征实现了资源的有偿开采和使用,总体来说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能源和环境压力。 2.消费税。消费税在我国开征于1994年,是对货物征收增值税以后,再根据财政或调节目的对一些特定产品征收的税种,当时主要选择了小汽车、摩托车、香烟、轮胎等11类应税产品。以此为基础,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环保消费税政策。其中有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机动车辆排气污染,从而调高含铅汽油税率;对低污染机动车减税,并逐步提高其征收标准。 3. 增值税。增值税其实是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的出台主要是在于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清洁能源和环保产品生产、促进废旧物资回收,以及鼓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的优惠方式有免征、减半征收、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抵扣等。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生产性增值税,自2009年1月1日起,由生产性增值税改为消费性增值税,即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4.排污收费政策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浅析关于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论文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所得税收入近儿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儿年一直维持在近70% 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LI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 35%、52.32%、54.13%, 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税负轻重不一,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致使偷税、避税、逃税现象大量存

优化营商环境自查自纠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自查自纠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优化营商环境自查自纠报告 篇一 县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中共宽甸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部署和《xx县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八个凡是”要求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自查整改阶段任务要求,xxx镇政府认真对照“八个凡是”的要求,在3月19日、3月28日分别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及全镇镇村干部大会,传达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全面安排布置了我镇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的相关事项,在3月30日召开相关站办所负责人会议,根据工作实际,对照问题清单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经自查,我镇目前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规章、文件,不存在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现象。 (二)我单位不存在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承接下放权力履职情况全部到位,不存在涉企项目核准范围大、前置条件多、多头审批、多部门盖章,核准条件和标准不明确、审查周期长、中介服务不规范,项目备案变相成为行政许可的现象。审批服务窗口均按照“三定方案”正确履行职责,实现“一站式服务”,审批服务窗口单位办事程序和标准公开透明,执行信息公开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文明服务制,审批服务人员政策水平、业务、服务到位,无

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问题。 (三)无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门槛和限制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全部做到公开、公平,均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四)无政府侵占企业财产的行为。政府部门无滥用职权,利用公权力,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借用企业资金,占用依法应当划拨给企业的资金以及依法应当退还企业的税费、土地出让金、保证金、政府性基金和补助资金等问题。 (五)无违规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无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目录及收费标准规定,额外设立收费项目及高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缴纳会费、活动经

环境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环境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许多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来控制环境污染。其中,环境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税收政策也与环境税有关,环境税是当前税收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的环境税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革和调整,以改善中国目前的环境税收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关键字:环境污染环境税收策略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common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Many governments have taken various means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mong them, the environmental tax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government as more and m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tax policy is also concern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tax, environmental tax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rrent tax, China environmental tax has many deficiencies, the need to reform and adjustment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tax policy improv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tax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 tax strategy

我国税收环境浅析

内容简介:本针对我国税收环境的现状,从税收政策、征管手段、公民纳税意识三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同时提出了作者个人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如何改进当前的税收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我国税收、环境、浅析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额的大小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因而各国对税收的征管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采取了严格的征管措施和手段。美国就流传着一句名言“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死亡和纳税”,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历史背景不一,税制总体设计和实施中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拟从我国的税收环境方面,谈一点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税收环境是由国家一系列的税收法规和相应的政策以及民众的纳税意识所决定的。在我国由于以上两方面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税收环境也与主观期望的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一.税收政策方面 税收政策在制定时,应本着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的原则。做到普遍征收,税不重征。但在我国流转税中最主要的增值税却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主要有: 1.类型差异造成的重复征税。我国增值税法规规定:资本性货物的进项税不能抵扣,纳税人在资本性投入时,其进项税构成了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最终也构成了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主体中,由于高新技术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产品中相对较高的折旧费得不到抵扣,这部分税额使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且分期转移到货物的价值中去,该货物的销项税额中还包含一部分购进环节的增值税,货物流转次数越多,其中已征税的重复征税就愈重。这种情况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从客观上限制了企

业加大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也限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发展策略不相吻合,更不利于治理当前的通货紧缩。 2.不同时期的政策造成的重复征税。国家往往根据不同时期产业政策的需要进行政策调整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如我国曾将出口退税率调低,使出口产品不能完全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就不符合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的出口退税原则。这种重复征税完全是由政策调整所致。又如价外费用中代收代垫款要作价外费用计提销项税金,但有些非受益性代收款(如汽车维修行业代收的年检费、手机销售行业代收电信部门的入网费等等)就因为无抵扣税(多数是征营业税而无法取得专用发票)就必然导致重复征税。再如废品、下脚料的出售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游艇、摩托车,应征消费税的汽车都有存在着重复征税的情况。 3.技术性造成的重复征税。增值税是一种技术要求高的税种,实行以进项税专用发票抵扣其销项税的征收管理方法。但在实践中有些行业还不能完全取得抵扣联进行抵扣。这样,货物或劳务的实际增值就与发票增值不一致,导致销货发票与进货发票的差额大于实际增值。此时重复征税就不可避免。这主要体现在当前自然资源采掘中的高附加值和部分基础工业等行业中,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业等。税收政策的制定应体现公平的原则,但在技术性重复征税中,同一行业在采掘与加工、流通环节的税负就远不一样,使采掘业在市场竟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税种差异造成的重复征税。我国增值税中对混合销售和兼营业务征税的规定,营业税中也存在对混合销售和兼营业务征税的规定。因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为主的纳税人,其涉及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但是,当对该项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时,其中的营业税项目因无进项税金抵扣而税负加重。如对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缴纳增值税的公司,同从事软件所有权或专利权转让征收营业税的企业相比,因后者缴纳营业税使得前者得不到进项税专用发票抵扣而税负明显加重,这主要是因为增值税未实行普遍征收引起的。

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本文分析了征收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外环境保护税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污染;法律的思考 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使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面临严峻挑战,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目前我国较多采用的是直接管制措施,例如规定排污标准、征收排污费,这些措施将污染者置于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其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环境保护税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措施,能够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取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种。本文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一、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 (一)外部性理论

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最主要的经济学依据〔1〕(P29)。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2〕(P569)。根据外部性理论,企业或个人在追求利润或利益最大化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得其他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或个人)的福利减少,形成外部不经济;同时,在代际之间也存在外部效应,上代人对资源的过度浪费和污染,也会造成下代人福利的减少。按照庇古的分析,自然环境为生产者提供的服务,并未在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中反映出来,因而会造成生产企业花费的成本与社会花费的成本之间的差异,这种边际净私人产品和边际净社会产品的差额即私人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成本。这种以危害自然为表现形式的外部性成本发生在市场体系之外,因而不能在市场上自行消除,只有政府采取税收形式,才能把污染成本增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假定政府征收等于边际污染成本的税收,那么可以使污染者的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即把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内在化〔2〕(P576),使其面对真实的成本和收益。如果没有内部化,一些行为的经济成本就不会被考虑,如果外部费用没有成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素,就会引起严重的市场扭曲。〔3〕理论上把对单位污染所征的等于污染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的税收称为庇古税。此后,学者西蒙斯进一步发展了外部性理论,提出“社会成本”概念,认为企业应当承担其所造成的外部社会成本。因而,降低资源的社会成本,需要把外部性转移至企业内部,提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今年来,xx县将深化机关作风整顿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全县工作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四方面整治工作重点发力,以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举全县之力达到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发展动力明显释放、辐射功能明显提升、基层群众明显受益的良好效果。 一、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强化政策支撑。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xx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大力支持xx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集中办公的通知》《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挂帅、县四大办主要领导为副组长,12个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聚焦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部门和阶段责任分

工,以此作为推进营商环境整治的抓手,扎实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领导小组确定每半月召开一次汇报会,小结前期的工作推进情况,商讨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拟定出相应的工作清单,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强化作风建设。针对黄石电视台《查六病记者六问 xx:市民之家成了娱乐之家》专题片,曝光揭丑出我县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后,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建设动员会,安排部署全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动员,提出时间、任务、节点要求,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推进。县直各部门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 (二)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县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县级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后,县大数据管理局组织梳理县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全县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xx个,其中涉及事项较多的为市监局xx项、人社局xxx项、公安局xx项、民政局xx项。二是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目前,xx市民之家共入驻单位xx个、服务窗口xx个、窗口工作人员xxx人,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和服务事项xxx项,较往年翻了一番,网上办理事项xxx项,年办件量xx万件以上,按时办结率98%以上。建成运营 12345 公共服务热线平台,共接群众咨询、求助、投诉等工单xxxx余件,已办结近xxxx 条,办结率90%左右。县发改、国土、住建、环保等xx个具有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的县直部门共认领行政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xxxx条,已发布xxxx条,应进驻窗口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已全部对外公布,县直两级政府权力清

完善论文: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问题研究

关税种的整合、增设具体的环境保护税种、改革现存的排污收费制度及相关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等。 【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y which has negative effects, while we can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such as direct control by the government, fiscal subsidy, emission charge selling or impo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etc. But in market system economy, not every policy could take effects. It turns out that impo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is the most optimal method. The author holds the opinion that by impo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we can take a better advantage of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rom further pollution, so contributes to both theory and reality.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then analyzes som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some countries, meantime points out the contribution and shortcoming of China, and stresses the necessity of perfecting the tax system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then put forwards some assumption and advice.Based on research and anises, the paper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lthou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is not the only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tect the

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分析研究4200字

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分析研究4200字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税也是全世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我国今年召开的“两会”上,环境税收制度已是热点话题,同时也是“十二五”期间要重点进行调整和完善的税收制度。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全以环境保护为主的专项税收政策,使这方面的工作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很难保障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本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相关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积极措施,以期望对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税收 在我国目前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扩大绿化面积已经是我国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税收制度在保护环境方面已经具有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经济手段,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必须快速建立起一套以我国经济为背景、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然而在经济学界,对于环境税制的制定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就必须要在已有的环境税制上进行优化和完善,调整相关的优惠政策,形成一套既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国民生活的专项环境税制。 新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会带来很多争议,但各类观点都是希望环境税制能够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为只有专项规定才能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无形的保障。比如荷兰实行的环境税收制度,荷兰政府在制度中专门制定了一些基础措施,以保证生态环境和税收之间的联系。而且因为荷兰的饮用水大部分是来源于地下水,所以荷兰政府为了保护土壤和水源不被破坏,专门成了地下水保护区,同时对于在保护区内进行生产经营的个人和企业征收土壤保护税,并将这些税收收入应用到那些因保护环境而受到经济损失的个人和企业当中。 一、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 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经济发展以及税收制度的差异,每个国家的环境税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有所差别,但整体结构通常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指对环境的污染、消耗和破坏等相关行为进行征税的税种,统称环境保护税,也是环境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环节。比如荷兰的地表水污染税、燃料使用税等;德国实行的汽车税、矿物油税;奥地利实行的标油消费税;还有一些共同合作发展的成员国征收的二氧化碳税等一系列小税种。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协调措施,包括鼓励纳税人进行环境保护所采取的各项优惠政策,还有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提高税收负担的措施,像荷兰的土壤保护税就是既惩罚了污染环境的人,又奖励了保护环境的人。从实际作用的角度来看,后者一般是作为辅助性工作进行开展,配合专门的环境税收制度而实行。 环境税收制度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够提供改善环境污染的资金、能够抑制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所以我国要实行环境税收制度;因为我国有坚实的政策基础、能够借鉴大量外国优秀的税收经验、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有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有优质的税收征管制度,所以我国要实行环境税收制度。所以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及税务部门要将建设环境税制和税制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同时与相关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进行相互配合,既要完善当前税制中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又要建立起新的环境税收制度,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基层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反映.doc

基层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基层反映 基层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

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一篇:基层反映跨境跨区域“骗婚”问题向中部山区蔓延下一篇:基层反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