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8月30日彭州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30日彭州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30日彭州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2020年8月30日彭州市发生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彭州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天气实况

1.1降水特点

8月30日受高原低槽和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市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从降水性质来看,属于对流性降水,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降雨时段为29日20时—31日20时。

1.2降水实况

8月29日20时—31日20时,我市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 100~250毫米

25站,250毫米以上3站,最大累计降雨量和最大小时雨量均出现在丹景山镇东

河水库站,分别为304.4毫米和81.9毫米(11日03-04时)。

29日20时-31日20时降雨分布图

此次强降雨过程幅合区主要维持在我市西北部山丘区,随着南风的增强,强

回波区自南向北缓慢移动,其雨量分布以我市山丘区为中心大值区,我市坝区在

整个过程中降雨强度相对较小,大部分时段雨强小于10毫米/小时,其中 30日16—18时山丘区各站均有2—3个小时雨强大于20毫米/小时。

29日20时—31日20时丹景山东河水库站逐小时降雨量

29日20时—31日20时九尺双土站逐小时降雨量

2.天气系统分析

2.1中尺度分析

8月29日08时高低空配置图

29日08时500百帕上,高原东部低槽加深,槽前对流云系明显,槽后有明

显负变温,我市为高压环流外围偏南风;副高略有西进,维持在湖北东部,阻挡

作用明显,夜间青海低槽向南加深并缓慢东移,前半夜在川西北界形成低涡辐合,并在高原东部我市以东一带形成切变,我市为切变前波动南风影响。700百帕为

低槽前偏南风,盆地南风加强,将在盆地偏东一带形成急流,水汽通道畅通,我

市湿度转好,白天转为偏东南风,并在我市西部山区形成辐合;850百帕我市为

川东辐合后部的偏东北风,后期盆地东部形成急流;中低层随着南风气流的加强,比湿明显增大。整体形势都是有利于本地暴雨的产生。

8月30日08时高低空配置图

30日08时500百帕上,副高位于华北到华东地区,阻塞形式维持,南北两

支槽东移至河套至川西地区,我市位于槽前西南气流控制,后期(晚上20时)500百帕两高间南北槽东移至盆地西部合并加深;700百帕低涡东移至四川西南

地区,我市位于涡前,西南引导气流明显,川南达12m/s,河套地区有低槽发展,30日20时700百帕低涡受副高和台风的影响,略有东移,且北支槽加深至四川

地区,我市山区处于底槽尾部,偏南风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山区降雨,并造成我

市30白天到夜间的强降雨天气;850百帕我市位于低涡顶部,偏南引导气流较明

显,沙坪坝南风风速达14m/s,水汽条件较好,同时30日20时维持了较好的气

旋性曲率,有利于降水。

8月31日08时高低空配置图

31日08时500百帕上,受台风“美莎克”阻挡,副高移动缓慢,我市逐渐转

我青高控制;700百帕我市为偏北风影响;850百帕我市转为强东北风;500到850的低值系统东移至川东地区,雨带随之东移,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结束。

2.2探空图与雷达回波

29日20时温江站探空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层有一定上干下湿的状态,中低层湿层比较深厚,对流

有效位能1733.2J,沙氏指数-1.49,层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500和700百帕上西

南和偏南风虽然不是很大,风速在6-10m/s,但是随着系统的继续东移,南风在

夜间是一个明显增大的过程,850百帕以下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是有利于

强降雨产生。

30日20时温江站探空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对流有效位能为0J,但是K指数为38.9,沙氏指数-1.21,层结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受低涡影响,700百帕以下风随高度顺转,依然有暖

平流;且受低涡影响,850百帕为低涡后部的强东北风,动力条件依然较好。

成都2020年8月30日14时04分、14时44分、15时30分、16时22分、16

时56分、17时25分1.5度仰角基本反射率

由图可以看出,在30日14点04分,在彭州市和郫都区交界处出现强回波,向我市北部地区移动,此轮降雨过程开始;随着偏南风增强,在14点44分回波

强度明显增强并北移至隆丰镇,回波强度在35-50dBZ,并伴有强雷暴产生,对应14-15时隆丰炮点站小时雨强达52.3mm;在15点30分,随着降雨强回波继续沿

山北移,强回波区域影响丹景山镇,且在15-16时在我市东河水库出现了此次过

程的最大小时降水量,达81.9毫米/小时;16时22分和16时56分,随着回波

的继续扩散和北移,主回波区开始逐步移出我市,但在丹景山镇区域回波强度依

然有45dBZ,对应16-17时丹景山东河水库小时雨强依然很大,达到70.4mm;在17时25分,随着强降雨回波完全移出我市,雨势开始减小,此轮强降雨暂告段落。结合速度图看,从15时01分到16时16分丹景山镇一直处于逆风区内,辐

合明显,有利于强降雨产生,也对应了16到17时此时强降雨天气过程丹景山东

河水库的最大雨强。

成都2020年8月30日15时01分、15点59分、16时16分1.5度仰角基本反

射率

3.小结

此次降水过程是副高稳定少动,配合两高切变,中低层有低涡东移加强,南

风增强,提供持续暖湿水汽和热量,在我市造成持续性强降雨,从而形成区域性

暴雨到大暴雨的天气,是典型的两高切变型暴雨天气,主降水过程属于南风增强

后的暖区降水,降水持续时间长,小时雨强大,影响范围广。

参考文献

[1]胡萍, 冉仙果, 何佳玥,等. 2017年6月22—24日铜仁市持续性区域大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No.722(012):204-205.

[2]彭莎, 齐永胜, 桂园园, et al. 2017年6月24-25日鹰潭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江西科学, 2018, 036(002):275-280.

[3]杨迅. 秀山县2019年8月7-8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 000(011):127-128.

[4]李永华, 周彦玲. 2018年8月19—20日莱阳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 009(006):77-79.

2020年8月30日彭州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30日彭州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2020年8月30日彭州市发生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彭州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天气实况 1.1降水特点 8月30日受高原低槽和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市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从降水性质来看,属于对流性降水,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降雨时段为29日20时—31日20时。 1.2降水实况 8月29日20时—31日20时,我市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 100~250毫米 25站,250毫米以上3站,最大累计降雨量和最大小时雨量均出现在丹景山镇东 河水库站,分别为304.4毫米和81.9毫米(11日03-04时)。 29日20时-31日20时降雨分布图 此次强降雨过程幅合区主要维持在我市西北部山丘区,随着南风的增强,强 回波区自南向北缓慢移动,其雨量分布以我市山丘区为中心大值区,我市坝区在 整个过程中降雨强度相对较小,大部分时段雨强小于10毫米/小时,其中 30日16—18时山丘区各站均有2—3个小时雨强大于20毫米/小时。 29日20时—31日20时丹景山东河水库站逐小时降雨量 29日20时—31日20时九尺双土站逐小时降雨量 2.天气系统分析 2.1中尺度分析 8月29日08时高低空配置图 29日08时500百帕上,高原东部低槽加深,槽前对流云系明显,槽后有明 显负变温,我市为高压环流外围偏南风;副高略有西进,维持在湖北东部,阻挡 作用明显,夜间青海低槽向南加深并缓慢东移,前半夜在川西北界形成低涡辐合,并在高原东部我市以东一带形成切变,我市为切变前波动南风影响。700百帕为 低槽前偏南风,盆地南风加强,将在盆地偏东一带形成急流,水汽通道畅通,我 市湿度转好,白天转为偏东南风,并在我市西部山区形成辐合;850百帕我市为 川东辐合后部的偏东北风,后期盆地东部形成急流;中低层随着南风气流的加强,比湿明显增大。整体形势都是有利于本地暴雨的产生。 8月30日08时高低空配置图 30日08时500百帕上,副高位于华北到华东地区,阻塞形式维持,南北两 支槽东移至河套至川西地区,我市位于槽前西南气流控制,后期(晚上20时)500百帕两高间南北槽东移至盆地西部合并加深;700百帕低涡东移至四川西南 地区,我市位于涡前,西南引导气流明显,川南达12m/s,河套地区有低槽发展,30日20时700百帕低涡受副高和台风的影响,略有东移,且北支槽加深至四川 地区,我市山区处于底槽尾部,偏南风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山区降雨,并造成我 市30白天到夜间的强降雨天气;850百帕我市位于低涡顶部,偏南引导气流较明

郴州市夏季雷雨 天气过程分析

郴州市夏季雷雨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2020年6月6日,郴州市出现了一次大到暴雨降水天气过程,本文通过 对郴州市于2020年5月30日发生的雷雨天气卫星云图及其他气象资料的研究, 基于冷涡雷雨过程的分析理论,实现了通过卫星云图对雷雨的精确预报,预报的 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今后的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积累了 雷雨天气预报分析的经验。 关键词:夏季雷雨;天气过程;分析研究 一.雷雨天气概述 我国地处东亚地区,在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中,高空冷涡是极其重要的环流 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天气系统当中,高空冷涡对天气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冷涡的出现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正是由于冷涡的持续性的流动才会导致这种 环流所到地区会出现长时间的大规模雷雨天气的出现,并且频率的分布具有季节 特征,在雷雨多发的夏季,正是由于高空冷涡的形成并且在午后高空形成冷热气 流的对流。雷雨天气发生之后非常容易导致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对于雷雨 天气到来之前大地的环流特征以及不同天气物理动力学特征是天气气象学研究过 程中的重要内容。每年4-6月为郴州市的前汛期,期间灾害性天气频发,气象灾 害中尤以暴雨洪涝为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地形条件,强降雨带来的自然 灾害对当地工农业生产的政策运行和人民社会生活财产安全的保证带来了极大的 威胁,在对雷雨天气的分析过程当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常规观测资料、卫星 云图、多普勒雷达以及数值模式预报资料,进而对雷雨天气的成因和特点进行分 析和概括,以便于积累更多的天气气象研究经验,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的准确性 与判断的实时性。 本文主要以郴州市的夏季雷雨天气作为研究对象,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为 多丘陵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地形条件,暴雨伴随的灾害性天气往往对 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郴州处于山区和 平原相互交汇的部位,通过对近年来的郴州市雷雨天气发生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得出,郴州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七月和八月份,并且每年降水量的变化没有 表现出特定的规律性。数据表明,在6到8月的降水量占到了郴州市年降水量的60%左右,并且在这个阶段的雷暴天气占郴州时全年发生的雷暴天气的绝大部分 比例,达到了70%左右,在接近100天的降水日当中,雷雨天气所占的比例在30%左右,在夏季,郴州市的雷雨天气较为频发,并且在此时期的雷雨发生过程当中,雷暴的强度较其他季节具有明显的提升[1]。 二.雷雨发生过程 2.1天气概况 郴州市的夏季雷雨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与冷涡环流的出现由极大的关联,由于 连续雷雨过程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和活动造成的影响更为持续和严重,所以本文对 郴州市于5月30日发生的连续雷雨天气进行了分析。郴州市的雷雨天气往往受 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气流锋面、高空槽和冷涡环流等等众多的气象 因素。这些因素当中冷涡环流对雷雨天气发生的影响最为严重。 2.2郴州市大气环流的环流背景及形势分析 根据郴州市5月30日在400hPa海拔高度和气流环流,首先上空出现了快速 移动的冷涡,并且随着不断移动和加深,冷中心的到来导致了郴州上空温度的明 显降低。而通过对更高海拔地区的涡流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空中具有明

阿坝州秋季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阿坝州秋季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2.四川省阿坝州气象局四川马尔康 624000 摘要: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2年9月19日阿坝州秋季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500hPa受高原波动或切变影响,配合有冷平流,中低层湿度和能量条件好,有一定水汽辐合,在阿坝州中部地区中低层都有风场辐合并伴有较强垂直运动,地面有冷空气影响,暴雨过程在对流发展时,反射率因子强度达到47DBZ以上,发展高度在7-8km,在速度图上呈反气旋旋转或逆风区,回波顶高都在14km以上,VIL值在15-40kg/m2,Zdr和Kdp大值区高度较高,在5- 10km,且值分别为0.2-3.5db和0.2-3°/km,CC值在0.68~1。 关键词:川西高原;区域暴雨;回波特征;双偏振 引言 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低海拔区向青藏高原过渡地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复杂,降雨分布极为不均,地质结构差异较大,暴雨过程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1],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个严重威胁,有很多学者对四川地区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探讨[2-7],2022年4月阿坝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完成,双偏振参量对不同尺寸和不同相态的气象目标物偏振参量有所差异,可以进一步识别降水粒子的相态分布以及降水类型等[8-9],喻谦花[9]分析郑州“7.20”特大暴雨小时最大雨量≥100mm时,KDP≥3.1°/km的回波连成片,伸展高度超过2.2km;黄秀韶对山东高密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分析发现KDP高值区为强降雨区,对应小于3dB的ZDR和大的相关系数,以高浓度、大小适中的液态粒子为主;张红梅等福建西南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最大降水强度时,KDP 值大于4°/km,对应ZDR值也达到4~5dB,说明极端强降水中心的降水雨滴直径大而且数浓度相当大。本文通过对9月中旬出现的区

2020年8月15~17日青川县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 技术分析与模式预报订正检验

2020年8月15~17日青川县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技术分 析与模式预报订正检验 摘要: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EC细网格模式资料分析了2020年8月15~17日出现在四川省青川县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而引发的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青川县处于500hPa副热带高压和川西高原东移小槽之间的“夹心饼”地带时,容易出现连续性强降雨天气;降雨过程中低空700hPa的南风气流和切变线与850hPa的倒槽切变有利于低层辐合,高空100hPa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的分散型气流有利于高层辐散,低层的辐合配合高层的辐散,有利于大范围的上升运动;低层700hPa比湿达到13k/kg,850hPa比湿达到17k/kg是青川县降大暴雨的一个重要指标条件。 1、引言 四川省每年汛期(5~9月)暴雨多发,一般有“七下八上”的规律,多种天气系统均可引发暴雨,如台风远距离暴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暴雨、西南涡暴雨等[1-3]。2020年汛期气候异常,打破“七下八上”的规律,强降雨主要集中在8月。青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盆周山区地带,8月中旬累计降雨达436.3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4.6倍。本文主要针对青川县8月15日~17日的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其降雨特征、降雨成因,并将EC细网格模式资料与实况资料进行订正检验,以期为该县以后研究暴雨分型和暴雨预报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 8月15日~17日全县累计降雨量大部在200~400mm(如图1),全县超过300mm有9站,200~300mm有27站,超过300mm的降雨落区主要位于青川县南部。从24小时降雨分布图看,14日20时~15日20时全县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大暴雨落区主要位于青川县东南部;15日20时~16日20时全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大暴雨落区较15日向北向西扩;16日20时~17日20时青川县东部中到大雨,中西部暴雨到大暴雨。总结来看,15日和16日降水大值区主要位于南部乡镇,而17日位于中西部乡镇。本轮强降雨具有持续时间长、暖区降雨叠加锋面降雨、夜雨明显等特征。 图1 14日20时~17日20时过程累计降雨量 2、环流背景与主要影响系统 从500hPa环流形势来看(如图2),本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为副高阻挡型暴雨天气过程,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长江中下游流域,东部脊线位于30~35°N,川西高原有小槽不断东移影响四川盆地;青川县处于槽和高压的“夹心饼”地带,我国东部出现炎热高温天气,而青川县却是连续强降雨形势。700hPa上,14日20时到15日08时甘肃中南部有切变线存在,青川县受孟加拉湾西南气流的影响,并且在青川东南部有风速的辐合,辐合上升运动对14日晚青川东南部的降雨起到增强作用;15日20时到16日20时原位于甘肃南部的冷式切变线南下,东北—西南向线型的切变线正好压到青川县东部—南部;16日夜间南风加强,到17日08时切变线反压到甘肃南部,说明16日夜间到17日早上切变线主要影响我县西部地区,造成青川县西部雨量大。17日白天,切变线从甘肃南部南下,自北向南影响青川县,造成青川县17日午后中到大雨,17日20时切变线压到广元中部,青川县降雨结束。850hPa上,青川县一直受倒槽切变和南海输送过来的东南气流的影响,有利于低层抬升运动,增强降水量级。100hPa上,青川县一直处于

近30年习水县暴雨天气变化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近30年习水县暴雨天气变化特征分析及 防灾减灾措施 2、、贵州省习水县气象局564600 3、3、贵阳市白云区气象局550000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1991-2020年习水县国家基本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通 过采取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近30年习水县暴雨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 了防灾减灾措施。结果表明:近30年习水县暴雨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整体上 处于5.29%~38.40%之间;习水县暴雨日数整体上呈增加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574d/10a;习水县年暴雨日数处于1~8d之间,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4d。5-9 月为暴雨日数多发期,该时间段暴雨日数占年暴雨日数的93.06%,春季、夏季以 及秋季分别占年累计值的18.06%、70.83%、11.11%;夏季是习水县暴雨发生几率 最大的季节,春季略多于秋季,冬季基本上不会出现暴雨天气。暴雨天气给农业、交通、电力等领域均会带来严重危害。针对暴雨天气,气象部门应不断强化对暴 雨天气的监测以及预报预警,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暴雨天气 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习水县;暴雨;变化特征;防灾减灾 引言 暴雨天气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汛期时常发生的一类气象灾害[1]。习水县隶属于 贵州省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地理坐标处于25°06′35″-28°50′15″N 105°50′20″-106°44′30″E之间。境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习水县雨量充沛,汛期出现暴雨天气的概率较高,经常给习水县农业生产、 交通、电力等各个方面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利用近30年习水县国家 基本气象站降水统计资料,首先对习水县暴雨天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阐述了

2020年桂林一次连续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2020年桂林一次连续暴雨过程的诊断分 析 摘要: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5月30日-6月10日桂林发生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这次连续暴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2020年5月30日-6月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主要由500hPa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地面弱冷空气及地形的共同影响造成的,200hPa高空广西都是反气旋性环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每次过程都具有很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此次过程桂林基本处于副高西北侧,大环境背景较稳定,高空槽和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使得切变线一直在桂林及附近区域来回影响,桂林处于辐合系统过渡带,处于强对流降水带附近,天气尺度系统的频繁发展造成这次过程的连续性。降水回波的强度强,最大强度达到50dBz,降水效率高,且多次出现列车效应,是造成桂林的中部、西部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原因。 关建词:连续性暴雨;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列车效应 1 引言 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在25°N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暴雨是桂林最主要的气象灾害,而连续性暴雨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如中小河流水位暴涨,农田被淹、城镇内涝、电网受损、交通中断等,并可能引发多种次生灾害的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多年来,气象工作者对广西地区的暴雨和连续性暴雨从形成的环境条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陶诗言(1980)指出,大气中大暴雨的发生发展与低空流场的辐合和垂直运动的急速发展有关。王蕊(2020)分析2018年连续暴雨发现南亚高压稳定少动为连续暴雨提供了必要的大尺度环流条件。王艳兰(2020)通过研究桂林三次连续强降水天气成因指出,在高空急流右侧辐散、低空急流左侧辐合叠加区的有利背景形

山西2020年6月15日-17日一次稳定性降水天气过程

山西 2020年 6月 15日 -17日一次稳 定性降水天气过程 摘要:本文应用MICAPS4高空、地面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1],对 2020年6月15日-17日的山西一次稳定性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和一些物理 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于低槽移来和584线北抬配合,冷暖 空气相遇造成的一次降水过程。一定的水汽输送、水汽辐合抬升条件、较大的比 湿和强的水汽辐合上升运动,也为此次降水过程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和 动力条件[1],但能量条件较差,是一次稳定性降水过程。 关键词冷暖空气水汽辐合上升运动能量条件 一、天气实况 2020年6月15日-17日,山西省出现了一次稳定性降水天气过程。降水主 要集中在山西南部,全过程无雷电发生,即无强对流天气发生,是一次稳定性降 水天气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5日08时-16日08时,山西省中部以小雨为主,南部中到大雨,最大降水 量发生在芮城,为40.3mm。 16日08时-17日08时,雨带往北推移,但山西省北部只有局部地区出现小雨,中部小到中雨,南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出现暴雨的有两站,分别为永济68.0mm和平陆57.2mm。 17日08时-18日08时,降雨集中带往南,往东推移,雨势逐渐减小,中南 部地区小到中雨,在山西省的南部,最大降水量发生在长子,为16.7mm。而在山 西北部出现小雨,局部出现中到大雨,在山西省的北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五寨,为28.9mm。 二、天气形势分析

1、500hPa 15日08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加图 15日20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 16日08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加图16日20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加图 17日08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加图17日20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加图 18日08时500百帕高度场风场叠加图 15日08时-15日20时,山西省位于脊前,温度较高,积累能量。16日08时-17日08时位于河套南部的低槽移来,山西省处于槽前,584线略微北抬,位于山西以南。17日20时,山西北部有一槽移来,故山西北部出现零星降水。同

彭州天气

彭州天气 彭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本文将从彭州的气候特点、季节变化以及天气对当地经济、农业和居 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彭州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 润气候。全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温差较大,昼夜温差也比较 明显。彭州的气候特点使得其成为了四川盆地优质农作物的重要产地 之一。 春季是彭州的繁花似锦的季节,气温逐渐回暖,降水逐渐增多。 丰富的雨水使得大地回春,河流水位上涨,农作物迅速生长。这个季节,彭州的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花草树木开始竞相开放,花香弥漫 在空气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夏季是彭州气温最高的季节,但由于彭州位于高海拔山区,所以 夏季的炎热并不十分难熬。夏季的彭州气温在25℃-30℃之间,降水较多,多雷雨天气。夏季的雷雨天气使得彭州雷电频发,给当地居民的 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也给大自然带来了一定的灌溉水源。 秋季是彭州的收获季节,丰收的季节。彭州秋季的天空湛蓝,阳 光明媚,但气温逐渐下降,温差大。这个季节,彭州的农田稻谷金黄,果园里果实累累。丰收的彭州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农田新鲜 的蔬菜水果,还有独特的农耕文化体验。 冬季是彭州的寒冷季节,但由于彭州位于亚热带气候带,所以冬 季并不像其他北方城市那样严寒。冬季的彭州气温在0℃-10℃之间。 这个季节,彭州的山脉上布满了洁白的雪花,山间雾气缭绕,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彭州的天气对当地经济和农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丰沛的降水和适 宜的温度使得彭州成为了优质水果和蔬菜的产地,为当地农业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良好的气候也使得彭州成为了旅游业的重 要支柱。每年春季到秋季,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欣赏彭州的风景,品尝

2020年8月13—14日山东临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13—14日山东临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张蕊;吴吉哲;田原 【期刊名称】《农业灾害研究》 【年(卷),期】2021(11)11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气象数据,对2020年8月13—14日山东临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发生之前,亚欧大陆中高纬区域主要呈现“两槽一脊”的大气环流形势,2个低槽区分别处于咸海与里海,高压脊分布在贝加尔湖一带;此次暴雨天气是在高空槽、台风“米拉格”、低层切变线、低层低涡以及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在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和槽前西南气流共同影响下,凭借低空急流构建的水汽输送带,持续将丰富的水汽向降水落区输送,为此次临沂市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强降水发生之前,临沂上空区域低空属于较强的正涡度中心,高空属于负涡度中心,负涡度中心在临沂上空偏东区域,意味着这个时候低层为辐合,高空为辐散状态,临沂上层分布着很强的上升运动,同时存在倾斜性,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对流层低层湿正压项负值区反映了暴雨落区的分布情况。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张蕊;吴吉哲;田原 【作者单位】山东省兰陵县气象局;山东省沂水县气象局;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相关文献】 1.一次山东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山东聊城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3.首都机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暴雨天气\r过程预报思路总结 4.首都机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思路总结 5.2020年9月12—13日漳州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 气过程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6- 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亚欧 大陆中高纬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此次天气主要影响系统包括西平洋副热 带高压、西南低涡、中尺度对流系统、低空急流。在强降水天气出现之前对流层 中低层已构建起由孟加拉湾、南海朝四川、甘肃陇南等地区供应水汽的通道,持 续的水汽输送,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散度场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结构形成了"抽吸效应",推动了上升运动的发展以及增强,为本 次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适宜的动力条件。温度平流垂直剖面上低空冷平流为西南 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并且低层冷下垫面上主要呈"上冷下暖"的状态,这比较适宜 于大气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关键词: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陇南市 引言 暴雨作为常见自然灾害,经常会导致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以及城市内涝 等灾害,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常常带来极大威胁[1]。陇南市 隶属于甘肃省,地处北纬32°35′45″至34°32′00″,104°01′19″至 106°35′20″E之间,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暴雨是陇南市出现概率很大的一类灾 害性天气,特别是夏季较多,时常给当地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农业等领域带 来危害。本文主要对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以掌握陇南市暴雨天气形成机制,为提升暴雨预报预测水平给予科学指导。 1天气实况 2020年8月16日08:00~8月17日08:00,甘肃陇南市出现了大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其中,2个观测点达到大暴雨量级,59个观测点达到暴雨量级,

安远县2022年5月10-13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安远县2022年5月10-13日暴雨天气过 程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22年5月10-13日出现在安远县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范围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西南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满足:充足的水汽条件、强风速辐合、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动力抬升条件,其转换条件是明显的垂直风切变。 引言 暴雨是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多种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陶诗言曾经指出,持续性暴雨天气的出现需要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及再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因长江地区受到暖湿气流、副热带高压和高纬度槽脊的影响,经常会有持续性的暴雨天气爆发。每年5~6月江西省的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到了7月上旬,降水量开始快速下降,汛期结束。安远县位于华南北部、热带气旋南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形以盆地为主,而地貌则是山地和丘陵,每年4~6月是安远县汛期洪涝多发期,暴雨则是汛期内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暴雨预报一直是当地气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多年预报的物理学意义,可将安远县暴雨划分为锋面快速南压暴雨、静止锋暴雨、暖式切边线暴雨和暖区强盛西南气流暴雨。当前,针对安远县暴雨天气的研究相对较多,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安远县2022年5月10-13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此类暴雨天气过程动力、物理机制及发展机理方面的科学认识程度,增强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水平,为同类型天气预报过程提供参考借鉴。 1 天气实况

2022年8月31~9月1日楚雄州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2022年8月31~9月1日楚雄州强降水 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卫星云图,区域自动雨量站资料,通过对环流形势 场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研究了2022年8月31日~9月1日发生在楚雄州地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 果发现: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下,由于两高辐合区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滇 中地区的暖湿气流则较为强盛,云顶亮温显示楚雄区域上的系统性对流云系旺盛,造成了这次楚雄州中到大 雨局部暴雨单点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 关键字:楚雄;两高辐合区;强降水;诊断分析 引言 楚雄地处滇中低纬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区[1],干湿季分明,汛期雨量充沛,降水强度大。其中影响楚雄州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很多,而两 高辐合区对楚雄的降水有很大的影响,若配合地面冷锋、低涡或高低空急流系统,则会造成楚雄州大部分地区的强降水过程[2-3]。本文对8月31日至9月1日的中 到大雨局部暴雨单点大暴雨降水过程的降水分布特征、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 机制[4-6]和卫星云图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这对于在以后的预报工作中对此类强降 水的短临预报[7-8]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强降水天气实况 2022年8月31日08时~9月1日08时.楚雄州出现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单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8月31日20时至9月1日08时,全州210个区域自动雨量站中,出现小雨0.1-9.9mm 86站,中雨10.0-24.9mm 59站,大雨25.0-49.9mm 22站,暴雨50.0-99.9mm 8站,大暴雨100.0- 250.0mm 4站,最大雨量为大姚县博厚站155.8mm。 2 环流背景形势分析

【2022高考地理】03 洪涝灾害 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探究和特训(原卷版)

热点03 洪涝灾害 【热点常识】 一、背景知识 2021年8月2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第十场“河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省长王凯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河南省302人遇难,50人失踪。其中,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新乡市遇难7人,失踪3人;平顶山市遇难2人;漯河市遇难1人。 二、洪涝灾害 1.概念: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 2、分类: (1)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 (2)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3、成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植被破坏: 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河流的治理原则: (1)上游:调洪 (2)中游:分洪、蓄洪 (3)下游:泄洪、束水 5、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实时监测洪涝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2、全球定位系统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洪涝灾害面临风险时发出求救

陇南北部罕见大暴雨引发泥石流机制分析

陇南北部罕见大暴雨引发泥石流机制分析 陇南地处秦巴山脉和祁连山脉交汇地带,其北部山区植被较差,土石裸露,常年降水较少,一旦出现暴雨天气,必然会形成很大的泥石流,2012年8月13日-14日,陇南市宕昌县、礼县、徽县、两当境内部分乡镇遭受大暴雨灾害,陇南北部礼县江口乡累计降雨量达168.0毫米,受灾严重;本文通过环流形势、云图特征、物理量和层结曲线分析对此次过程做了分析研究,以其找到这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提前做出预报预警,为政府和群众提供尽量长的防灾减灾和抢险时间。 标签:强降水副高对流云团关键点分析 1引言 近年来,众多学者和一线预报员从暴雨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以及天气学方法等做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暴雨均是在一定有利的环流形势下,满足“暴雨出现的三个条件”时出现的。陇南地处秦巴山脉和祁连山脉交汇地带,境内沟壑纵横、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而其中北部植被覆盖率较差。许多专家对于陇南的暴雨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独特的气候特征以及复杂的地形和下垫面,使得陇南的暴雨天气过程具有落区分散、历时短、强度大、局地性强等特点。其引发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利用2012年8月13日-14日陇南市北部罕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陇南暴雨的预报积累经验。 2天气实况及灾情 2012年8月13日08时至14日10时陇南市出现雷电和强降雨,部分地方出现大暴雨;强降水主要出现在13日傍晚到14日早晨,降水主要集中在礼县、宕昌、徽县、两当等部分地方,最大雨量为礼县江口168mm,最大小时雨强为礼县崖底13日20时到21时1小时降水达到92.5mm。此次降雨过程,13日17时至14日08时礼县本站实测过程降水量101.3毫米,为礼县1957年建站以来24小时最大降水量次高值。暴雨共造成23.7万人受灾,其中死亡1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2429.173万元。 3天气成因分析 暴雨天气大部分会在有利的高空环流形势下发生。此次过程主要是副高从6日开始长期控制陇南市,引起地面气温达今年最高,陇南市一直维持在高温高湿,层结极为不稳定。12-13日,北方冷空气逐渐南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北方冷空气和陇南暖湿气流相遇,短时间释放能量,造成短时强降水引发暴雨。暴雨过程降雨迅猛,短时强降水大,礼县乡镇出现1小时92.5mm的短时强降水,降雨带集中在陇南北部和东部。

2020年汛期重庆市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2020年汛期重庆市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一、2020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一)总体预测。 2020年汛期(5-9月),预计我市气温偏高、旱涝并存、涝重于旱。降水南多北少,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均略重于常年和去年。 气温偏高:全市汛期平均气温总体较常年同期偏高约0.2Y, 较去年同期偏高0.7^0 降水偏多: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较去年同期偏多3成;有9-11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略多于常年(6-8次)和去年(1。次)。 干旱偏重:盛夏7月中旬开始,大部地区有25-30天轻到中度气象干旱,较常年(20-30天)偏多约5-8天,较去年偏多约8—10 天°

主汛期(6-8月)影响我市各主要流域降水趋势。长江上游四川境内干流及重庆江津至长寿段降水偏多1~2成,岷沱江流域和乌江流域降水偏多1〜3成,嘉陵江流域偏少1~2成。长江上游、岷沱江流域和乌江流域出现较重汛情和洪涝灾害的风险大。 二、汛期主要灾害趋势预测 (一)气象灾害。 2020年汛期我市暴雨洪涝、气象干旱和高温均较常年和去年略偏重。春末、夏初偏南大部地区有6天左右的低温连阴雨时段,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3成;汛期预计有9-11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二)洪水灾害。 2020年汛期我市洪水灾害防御形势较为严峻。长江、乌江干流防范过境洪水压力重于嘉陵江流域,主城区、江津、南川以及武隆、彭水压力较大,过境洪水易发时段预计在6~8月。受长江下游洪水影响,三峡重庆库区将发挥拦蓄、调峰、错峰作用,库区水位偏高,受长江顶托影响,部分中小河流防洪压力较大(如

巫溪大宁河、巫山官渡河、跨万州及云阳的磨刀溪流域等),防范重点时段在6-8月。 表3 2020年重庆境内洪水灾害趋势分析表 表4 2020年长江上游主要控制站汛期最高水位预报表

贵州梵净山区域两次大暴雨天气综合分析

贵州梵净山区域两次大暴雨天气综合分析 方标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雨资料、NCEP1°x1°分析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对2014年5月24~ 25日和2015年5月14~15日梵净山区域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暴雨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及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均是受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共同影响所导致,较强的西南暖湿水汽输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两次暴雨过程冷空气影响的路径不相同,垂直上升运动的条件也有差异,“5.14”过程垂直上升运动更弱,但它产生暴雨的强度却更强,这说明物理量诊断不一定都能满足强降水发生的条件;“列车效应”的出现、对流发展旺盛的回波稳定少动常常会导致暴雨的出现. 【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17(038)004 【总页数】6页(P39-44) 【关键词】暴雨;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地形作用 【作者】方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江口县气象局,贵州江口55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引言

暴雨灾害是贵州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暴雨的出现经常会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了解暴雨的形成机制,开展暴雨预报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暴雨形成已从其天气背景、形成物理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定的成果。一系列的研究[1-7]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深厚的湿层和弱风切的局地环境、 适当的不稳定条件常常会导致暴雨的发生,700hPa的涡度中心及850hPa水汽通 量散度中心对于强降雨落区有指示作用,西南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常常容易产生暴雨天气;谭德权等[8]在对湖南两次暴雨分析时发现:低空急流的维持时间与暴 雨的持续时间成正比;李明学[9]的研究表明低涡切变配合有利地形是动力抬升的 有利机制;殷雪莲[10]等对沿祁连山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得出“东高西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沿祁连山区域性降水产生的关键,特殊的地形地貌提供有利的条件。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自北向南纵贯铜仁地区中部,地理坐标27°40′50″N~ 28°1′30″N,108°45′55″~108°48′3″E,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候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梵净山区域是贵州暴雨区域的中心,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度差大,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气候,研究梵净山暴雨的形成规律,对提高该地山区暴雨的预报预警时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山区暴雨的研究,翁佳烽、莫贤清、陈锐等[11-13] 的研究表明暴雨发生前伴随着CAPE值激增,在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条件下,西南 暖湿气流北上在暴雨落区辐合汇聚,为暴雨提供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陈关清[14]等对江口县暴雨区发生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梵净山地形复杂,暴雨产生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随机性较大,还需进一步研究;罗林[15]等对梵净山周边夜雨初探发现梵净山周边夜雨比较明显,暴雨量级时夜雨量所占比例最大,梵净山区域东南坡的江口雨量比较大。 近年来梵净山区域暴雨呈现增多趋势,而对该区域的暴雨研究却较少,为此,本文

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2.0分) 2019年11月11日,罕见天象奇观“水星凌日”震撼上演。凌日是指地球上看到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的现象。如图为“水星凌日”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水星凌日”现象三个天体共同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2.与水星和地球属于同一类行星的是() A. 火星 B. 海王星 C. 木星 D. 土星 3.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并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为地球提 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据此完成3~4题。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光的形式放射能量 B. 能量全部到达地面 C. 地球表面辐射量分布较不均匀 D. 太阳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 4.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0年6月21日,我国西藏至台湾一带地区可观测日环食现象。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如图为日环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日环食发生时,肉眼可见的太阳边缘明亮光环是太阳大气层的() A. 平流层 B. 日冕层 C. 色球层 D. 光球层 6.日环食发生时() A. 太阳黑子增多 B. 太阳耀斑减少 C. 太阳辐射减弱 D. 地球出现磁暴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图为古生物学家野外科考时,在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据此完成7~9题。 7.若在三叶虫的化石层中还存在其他化石,可能是() A. 无齿翼龙化石 B. 盾皮鱼化石 C. 元谋人化石 D. 剑齿虎化石 8.三叶虫生存的地质时期() A. 海洋里的鱼类爬到陆地觅食 B. 鸟类可以在茂密的森林躲避捕食者 C.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哺乳动物成群 D. 猛犸象成群结队地向较低纬度迁移 9.化石和地层具有紧密的联系体现在() A. 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 B. 不同时代的地层可能具有相同的化石 C. 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 D. 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